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思考,快与慢-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起初脑海中就有钱的概念的人比自己没有这方面联想时更独立。他们会持之以恒地解决一个非常难的问题,付出双倍的努力也在所不惜,实在迫不得已时才会向研究人员寻求帮助。这一做法清晰地表明其自力更生能力的提升。脑海中总有钱的概念的人更自私:他们更不愿花时间去帮助另外那位假装对实验任务不大清楚的学生。当一位研究人员不小心将一捆铅笔掉到地板上时,脑子里想着钱的那些受试者(他们自己是无意识的)捡起的笔相对较少。在另一系列的一项实验中,受试者得知他们过会儿会和另一个人进行一次简短交谈,彼此熟悉一下,他们负责摆两把椅子,而研究人员则离开去找那个人。潜意识里有钱这一概念的受试者摆放椅子的距离(118厘米)会比没有这一概念的人摆放的距离(80厘米)更远。那些满脑子都是钱的受试者表现出更强烈的独处意愿。
上述所有发现有一个共同主题,即钱这一概念会滋生个人主义:不愿和他人在一起,不愿依赖他人,也不愿接受他人的请求。心理学家凯瑟琳·沃斯(Kathleen Vohs)完成了这项意义重大的研究,值得赞赏的是,她并未将自己的众多发现向公众和盘托出,而是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凯瑟琳的研究意义深远,她的发现表明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中有很多能让人想起钱的事物,这些事物以我们意识不到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态度,这些方式也许并不那么光彩。有些文化常常提醒人们尊重他人,另外一些文化则常让人们想起上帝,还有一些国家的人们会对着伟大领袖的照片顶礼膜拜。在一个专制国家中,到处挂着领袖的肖像不仅能向你传达“老大哥在看着你”的感觉,还会使你逐渐丧失自主的思想和独立的行为能力。
启动效应的研究证据显示,使人牢记“人终将一死”这一说法能让独裁的主张更得人心,因为在人们恐惧死亡的情况下,独裁的主张会让人心安。其他实验证实了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关联中符号和比喻作用的见解。比方说,你可以看看下面这两个不完整的单词WH和SP是什么。如果有人近些天想起了自己某个难以启齿的举动,这些人往往会把这两个不完整的词填成WASH和SOAP(“洗”和“香皂”),而很少会填成WISH和SOUP(“希望”和“汤”)。此外,只是想到背后中伤某位同事就会使人更想去买香皂、消毒剂或清洁剂,而不是去买电池、果汁或者糖果。当人们感觉自己的心灵受到了玷污,往往也会引发他们清洗自己身体的想法,这种冲动被称为“麦克白效应”。
人们清洗的身体部位往往是那些令他们深感罪恶的部位。一项实验要求受试者通过电话或者电子邮件对一位假想中的人“说谎”。在随后对不同产品的需求测试中,那些通过电话说谎的人更想要漱口水,而不是香皂;而那些通过电子邮件说谎的人更想要的则是香皂,而不是漱口水。
当我向听众阐述关于启动效应的各项研究时,他们的反应通常是将信将疑的。这也不奇怪,因为系统2认为自己掌控一切,认为自己知道为什么要作出这样或那样的选择。你的脑海中也可能会突然出现一些问题:对情境进行微调怎么可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呢?这些实验是否表明我们完全任由情境摆布,随时要听从它的指示呢?当然不是。启动思维的影响力虽强,但并不见得很大。在100位投票者当中,只有几位开始时并不确定要选谁,如果投票点设在学校里而不是在教堂里,他们对与学校相关的问题会就作出不一样的选择,但也不排除有那么几个人会作出相反的选择。
然而,问题的关键是要接受相关研究的结果,而不是对此心存怀疑。这些结果不是捏造出来的,也不是统计上的偶然现象。你别无选择,只能接受这些研究的主要结论是正确的这一事实。更重要的是,你必须承认这些结论对你自己来说也是正确的。如果你看到电脑屏保上有浮动的美钞,你帮那位笨手笨脚的陌生人捡起的铅笔数量可能比你没看到这些钱时更少。你不相信这些结论适用于你,因为这些结论与你的主观体验不相符,你的主观体验主要是由系统2决定的。启动效应来自系统1,而这个效应发生时,你根本就意识不到。
我用一个关于启动效应的完美展示案例来结束上面的阐述,这个案例是在英国一所大学一间办公室的茶水间进行的。多年来,这间办公室的职员一直都是自掏腰包买茶或咖啡,他们把每杯茶水和咖啡的建议价格写下来贴到墙上,上班时每次去接茶水或者咖啡时都会把相应的费用投到一个“诚实盒”里。某一天,有人在价格表的上方贴了张横条,上面既没有什么警告,也没作什么解释。在接下来的10周时间里,每周横条都贴有一张新的图片,图片上要么是一些花,要么是一双眼睛,好像盯着看着图片的人。没有人对这些新装饰发表过什么评论,但“诚实盒”里的钱却有了明显变化,如图4所示,这值得仔细研究一番。
实验开始的第一周(从图底端你可以看到相关信息),有一双睁大的眼睛在盯着来喝茶或咖啡的人,他们投进“诚实盒”的钱的平均值是70便士。第二周,图片上是鲜花,盒子中的钱的平均值少了15便士。这个趋势持续着,凡遇到有鲜花图片的那一周,盒子里的钱数就会减少。从平均水平来看,“眼睛周”时盒子中的钱是“鲜花周”时的3倍。显然,仅仅是一种象征性的监视符号便可促使人们改善自身的行为。正如我们预料的那样,产生这个影响的过程中没有任何意识的参与。现在你相信自己也难逃同样的模式了吧?
几年前,心理学家蒂莫西·威尔逊(Timothy Wilson)曾写过《我们是自己的陌生人》(Strangers to Ourselves)一书。现在你已经认识了自己身体中的那个陌生人,它也许在很多事情上都会为你做主,尽管你几乎从未察觉到它的存在。系统1带给你的各种印象经常会变成你的信念,而且是你作出选择和展开行动的动力源泉。它可以将当下的情形与新近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再结合对近期的各种预期考虑,对发生在你身上或你身边的事作出心照不宣的解释。系统1包含了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模式,能立即估测哪些事情是正常的,哪些是出人意料的,它是你作出快速直觉性判断的依据,且这种判断十有八九是准确的,而你的所有判断活动几乎都是在这一系统的指引下毫无意识地完成的。然而,系统1也是你直觉中很多系统性错误的根源,这一点将会在后面几章中得到佐证。
示例:启动效应
'文,'“这些人都穿着刻板的制服,看到他们时我们的大脑中是不会有什么创造性想法的。”
'人,'“这个世界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能否对它有个清晰的认识多半要看你的大脑的工作方式。”
'书。'“他们的作用就是发现问题,而他们也的确发现了很多问题。”
'屋。'“系统1编了一个故事,而系统2也相信了这个故事。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种体验。”
“我让自己微笑,这样做我也的确感觉好多了!”
第5章 你的直觉有可能只是错觉
在头脑清醒的时候,甚至在思绪并不那么清晰的时候,你的大脑一直在进行着多重运算,这些运算可以保留和更新一些关键问题的答案。例如:有什么新情况吗?存在危险吗?事情进展得顺利吗?我需要转移注意力吗?完成这个任务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吗?你可以将大脑想象成飞机驾驶座舱,里面有一套刻度盘,上面显示着这些重要变量的当前数值。系统1会自动对当前这些数值进行评估,因为这些数值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决定是否需要系统2提供额外帮助。
其中一个刻度盘测量的是认知放松度。认知放松度介于“放松”和“紧张”之间。放松是事情进展顺利的标志,没有障碍、没有新情况、没必要转移注意力或投入更多精力。紧张说明存在某种问题,且需要不断调动系统2参与其中。如若事情进展不顺利,你便处于认知紧张状态中。认知紧张同时还会受当时的努力程度和未得到满足的需求的影响。令人惊讶的是,一个简单的认知放松过程却与有着多种输入和输出活动的庞大网络相联结。图5对此作了解释。
说明如果一个句子印刷清晰,或是被多次重复,或是已经深植于脑海,人们就能在认知放松的状态下顺畅地将其解读出来。听别人说话时,如果心情好,或者咬一支笔迫使自己“笑”,都能使认知放松。反之,若说明书印刷模糊,颜色浅,句子冗长,语言晦涩,也许心情也不好,甚至在皱眉,这些情形都会使人处于认知紧张状态。
造成这种放松或紧张状态的不同原因会相互影响。处于认知放松状态时,你有可能心情不错,因此会喜欢你亲眼所见的事物,相信你亲耳所闻的消息,相信你的直觉,感到当时的状态是舒适而熟悉的。此时,你的想法也有可能相对随意、肤浅。当你感到紧张时,你更有可能警惕、多疑,会对手头上的事情投入更多精力,感觉局促,较少犯错,但你的直觉和创造相较平时会下降。
由记忆造成的错觉
错觉这个词会让人马上联想到视错觉,因为我们都很熟悉那些令人产生误解的图片。不过,并不是只有视觉才会产生错觉,记忆也容易产生错觉,并且这种现象更加普遍。
戴维·斯滕比尔(David Stenbill)、莫妮卡·比格特斯基(Monica Bigoutski)、莎娜·蒂拉纳(Shana Tirana),这些名字都是我自己编出来的。如果在接下来几分钟内再次看到这些名字,…》小说下栽+wRshU。CoM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