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造地设-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走到近前,侯政手指一扣刚要敲桌子,却被两个凑热闹的激动地抓住了胳膊。
“来来来,我告诉你啊,这小子谈恋爱了!”“哎呀……侯政?”
两个倒霉蛋对觑一眼,讪讪放开手。
是好消息。这年头军人找对象困难,何况他们。并且侯政到了近前才发现,杨队也在——刚才被人挡了。而当着这群臭小子的面,连杨队也给训了,那可不行。
所以侯政不着痕迹收回了手背去了身后,还跟唐劲点了点头以示嘉许与鼓励,而后背着手踱了开去。
一群人齐齐松了口气。
不过,一贯的积威在那儿。侯政这一来一去,热闹就消停了一大半。于是他们调侃几句,匆忙吃完,抓紧时间回去休息。
……
当静谧的夜色拥抱了大地,当头顶的穹宇中繁星闪耀,同一群人,全副武装,背囊挎枪,带着二十公斤全副战斗负荷,一个接着一个,奔跑在山野间起伏曲折的泥径上。
汗流浃背,默不吭声。
因为杨队又折腾上了——老规矩,这次不仅是武装越野,还是夜行军:只许手势、严禁开口。
前方走低,又是一个山涧。这路他们跑熟了的,可前些天下了雨,山里草木多蓄水强,山涧比平常宽些深些。
杨队让到一边暂候,也是把自己当路标,给兄弟们提个醒。
一个又一个迷彩跑下来、跨过山涧。
杨队心里默记着人数,十之八九都过去后。他看到了韩青扬。
韩青扬其实还有余力,不过紧跟着他的唐劲就惨多了。所以韩青扬才会拉在后面:他们出任务时从来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地去,故而若有余力,带带自家兄弟的弱项,对彼此都有好处。
何况这是唐劲。
同一屋儿的唐劲。
杨队望着唐劲那模样,无声一笑。
唐劲看看杨队,酒窝冒了冒,埋头埋脑跟着韩青扬越过山涧。
杨队微微意外——以往这种项目里,唐劲总要冲他来个鬼脸苦脸之类,今儿怎么这么……
逆来顺受?
心甘情愿?
不多杨队并没有空儿思考,因为下一个过来了——一瘸一拐地过来了!
……
与此同时。
房间里的日光灯着,照得一无它物的写字台格外光洁。电脑开着,音响反复播着同一首音乐,轻快激越。
简丹在工作。
简芳早已问过了简丹的男朋友。当时简丹干脆利落,当即上报了唐劲的职业与年龄,唐劲父母的职业——她电话里刚问的唐劲,就是准备汇报用的——此外,简丹也给了一句自己的评述,“性子痛快,直,孩子气,相处起来轻松”,并没说什么别的。
简芳一听就明白了——吕一鸣可不痛快、也不直,更不孩子气!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吕一鸣孤身一人赴京求学,可不得事事为自己打算!包括婚姻。
这两者并没有好坏之分,端看具体情况。简丹只是怕了。
简芳懂,因为她也是怕了。所以简芳对唐劲的性子没意见,也觉得不错。
不过性子归性子,简芳还是认为。唐劲年纪大得实在多了些;然而简丹幼时家庭遭变,比同龄人早熟,她这当**,对此心里有数,所以简芳什么也没说——静观其变吧。简丹才第一次谈恋爱,谁知道以后怎么样儿呢!
处得好,那年纪大些又有什么关系,还知道疼人呢;处得不好,分也分了,又何必在乎几岁不几岁的问题!
此刻,简丹用的是电脑椅,却只坐了前端半个,腰背笔挺、肩平头正,典型的标准军姿。
屏幕上显示的文档不断变长,简丹聚精会神,手指在黑色的键盘上翻飞敲击;间或手指随着思路略有一顿,就按一记“Ctrl+S”保存:她早就盲打了。
而后九点二十,简丹收工,一拉文档,看了字数,一减开工前的记录:新增一万一千四百二十八字。
晚上这一段工作,是六点半开始的。所以对这个效率,简丹感到满意。
是的。光打字她能更快,一小时五千轻松至极,可这毕竟是打报告……呃,写小说,需要动脑。
这一年的夏天,简丹在高考志愿里只填了一个学校、一个专业;而几周后,简丹收到了紫荆红的录取信封。
信封里面的录取通知书,令简芳兴奋至极,捧在手里看了正面看反面,看完还不够,还狠狠地与女儿交换了一个拥抱。又去抱孙兴华。
“来来来!”
简芳是大学里教英语的,工作环境氛围开放、多元化,又出国交流过,礼节人文多多少少受到一些影响,放得开,然而孙兴华可不是!他正高兴呢,登时窘迫——这这这……不是不可以,但这当着女儿的面那!
只是孙兴华怎么舍得躲,无奈看了一眼旁边简丹,回以笨拙拥抱。可怜他喝半打啤酒脸色都不会变、这会儿却生生闹了个关公第二!
至于简丹,她在一旁大瞧热闹,瞧得兴高采烈。
这一年的夏天,简丹提前完成了她的“考后训练计划”,两路太极也被她练到了流畅如水。
这一年的夏天,简丹跟潘静、罗悦一起去学了车,三个女孩儿愈发交好。潘静最后选了清华的汽车工程系。罗悦成绩比潘静要好,又向往欧洲的艺术与历史,去的是北大的法语系。
这一年的夏天,简丹拿到了她第一笔稿费,网络VIP的。
因为简丹放的是存稿,更新稳定、份量充足,所以成绩不错,四千少一百来块,税后;同时,台湾长信社的编辑橘子皮,也开始与简丹商议出版事宜——商谈用QQ,稿子附邮件,合同走快递。
同样是这一年的夏天,简丹写完了她第二部小说,一百八十二万多字。
……
这一年的夏天,唐劲开始抱电话:打给简丹。
他还特地划了张作息表,仔细问了一遍简丹,填好,想要打电话了,先去对一对表,十二分地有效率。
简丹从不拨回去。唐劲他们训练量大,时间紧张。她即使打过去,也难以找到唐劲来听。简丹只是每次都欣然接——不为什么,只为这年头,像唐劲这么神经大条脾气不坏的帅哥兼好男人,实在很难找得到了……
稀有。
很稀有。
比大熊猫还稀有。
韩青扬旁观者清,额外有一个发现——唐劲不看他那些片儿了!有一次撞见别人在看,唐劲也只是胡乱扫几眼,没什么兴致。
这太不寻常了!
要知道,唐劲乃是看尽天下有码,心中已然无*!他有空儿了不去练两趟,还可能是感冒发烧拉肚子……
他有空儿了不看片儿,那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
可惜这种事,只有同屋的人能发现。这要是换个人,八成会问问唐劲“一垒二垒三垒本垒”到了哪一垒。然而韩青扬自己也糊涂:他也看过片儿,他有该有的常识,但他不知道“四垒说”这类东西。
因为韩青扬中学六年,跟全班同学说话不超过五千句,跟女生说话不到五百句!
后来?
后来他就进了军校,当了兵;又刚好碰上了选拔,成了狙击手。
所以韩青扬瞅着唐劲在那儿乐滋滋划拉表格,在心底里骂了一句“臭小子鸟枪换炮”,却连羡慕都找不对感觉!
于是韩青扬只剩默默挎上他那把八五狙,到军械库签个名登了记、领了子弹,趴狙击场慢慢儿喂去了——攒枪感。
风速表,固然可以背出来、可以机械化,但枪感,还得靠一点一滴的功夫,一天天一日日地攒出来!
50、报到
2004年08月18号。
简丹与潘静一同。去学校报到。
手续场地设在综合体育馆内;各系的迎新台,则安排在体育馆西侧的网球场。
餐卡、澡票,热水瓶、被褥。
潘静又兴奋又新鲜,简丹纯粹看热闹,脑子里还转着第三部小说的构思。
潘静来过,不止一次,但今天又不一样。所以她们特地走了主干道,一路观望各系院所。这就先到网球场、再到体育馆。
网球场很热闹,新生、家长、各系迎新的学长与辅导员。二十九个院系,桌子拼在一起,上面打着大字横幅,有的还点缀着彩旗、气球。
简丹上辈子好歹也来玩过逛过,听过报告,还合作过项目,熟门熟路!所以简丹只是瞧热闹:一身及膝裤、白体恤,背着她的米奇小包,戴着唐劲给她买的遮阳帽,拇指扣着裤子口袋,径直走了过去,去体育馆办手续。
潘静踮踮脚,老大远地看了看打着“汽车系”横条幅的那台子。又看看简丹,蹭蹭蹭,也跟着简丹走了过去。
她们两人又没带什么行李,轻装上阵,排了几次队,交了学费领了卡。
然后潘静拉着简丹去了迎新台那边。
……
时值夏天,阳光灼热。
网球场是露天的,也就能弄个遮阳伞,躲躲阴凉。
因此,迎新便成了一件很辛苦的事儿。不止天气酷热,还有人手欠缺。新生送了一个又来一个,又要办手续,又要做介绍,还要帮着拎行李、送到宿舍,甚至连带打扫、安顿。
但迎新也是有福利的。锻炼能力之类且不去说它,仅仅是第一时间接触到师妹们这一项,就足以令很多师兄精神一振了——这毕竟是个男女比例大为失衡的学校,又都是年轻人!
其实大家当年都曾经是新生,都曾经受到过师兄师姐的欢迎与照拂,出于感恩,出于对自己的院系、对这个学校的归属感与自豪感,大多数人愿意做相同的事,所以迎新的师兄们也好,师姐们也好,并不是专为了小师妹们小师弟们而去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大家的确受到这一条的鼓舞!
所以此刻,汽车工程系的三个师兄就眼睛一亮。
因为潘静走到他们的台子前、停了下来;还跟着个简丹。
这三个师兄里。一个身材中等,只是长了不少青春痘。他本人大概也为此困扰,有些内向,瞅瞅两个女孩儿,扣了扣自己的棒球帽,没开口。
另外两个人高马大。其中一个比较壮,肉也多了一些,大约嫌热,新剃了个平头;另一个骨架颀长,身材还行,可惜架了一幅厚厚的眼镜,头发也有点乱。
潘静一到,平头就站了起来:“欢迎欢迎,我们系的吧?”
潘静甜甜微笑:“是啊,谢谢师兄。”
简丹淡然一摆手,言简意赅:“我不是。”
平头一怔:“啊,那你来送朋友?”
简丹头也不回、拇指朝肩后一指:“也不是。我是物理系的。”
最热门的系是经管、建筑、电子这些,看历年录取分数就知道;可最难学的,却是数学与物理。其中又以物理为最。
这是学生们之间普遍公认的,大概也有高中物理课的阴影在起作用。但是对于教授们而言,要研究要创新。这就没有一门课是容易的。
所以平头哑然,棒球帽跟眼镜对看一眼,不由望向对面——南北走向两排院系,物理系恰恰跟他们分布东西两侧,桌子对着桌子。
而潘静望着简丹,笑了,越笑越厉害了,偏偏还强忍着,结果憋得几乎打颤。
简丹起先没在意,而后觉得不对,便看潘静。
潘静使劲挤挤眼,朝简丹背后示意。
简丹回头。
是卢盛。他被潘静笑得微微尴尬,但并不窘迫,跟两个女孩儿一点头笑了笑:“嘿。”
既然如此,简丹也不刻意避讳,回了一颔首:“你也这儿?”
“嗯。电子系。”
毛杨伫立在主干道两旁,白的枝条、浓绿的叶,洒下一路的荫凉。
平头师兄叫汪魁,很热情,推了他的自行车,主动送三个新生去宿舍。
简丹认识路。潘静与卢盛也提前来瞻仰过了。不过盛情难却,他们并没推辞。
从网球场到紫荆宿舍的一路上,汪魁侃侃而谈,三个新生听了一堆八卦,也了解了学校的一些传统活动,还一同念了一遍东操体育楼外挂的十个大字——“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又跟汪魁互相交换了姓名手机号。
被褥与军训用品是在宿舍这边领取,在宿舍区前方的马路边。蓝色的卡车,北京1041。直接停在那儿。
领东西时,简丹顺带饶有兴致地瞅了几眼车子——古董哇!
简丹的宿舍在五号楼227B,潘静的在六号楼302A,卢盛的则在一号楼103A。
卢盛怕被简丹婉谢,没敢跟简丹献殷勤,提了自己的被褥包,又帮潘静拎了她的。
潘静抱起两套军训用品,一手就提了两个热水瓶。
而汪魁想帮的是潘静——也不是说他打算泡这小师妹了,那啥,表现一下风度嘛,尽尽师兄的义务,给人留个好印象。
这不美女吗!
当然,如果潘静有意思,那是再好不过了……
可惜卢盛与潘静更熟、手更快,汪魁便转向了简丹——这个不是本系的,还冷了点,但也是美女哇!
还是氧气美女:运动型。
然而简丹早已经拎起了自己的,看着行李都逐一落实到了人手里,轻轻松松,直接开步走了。
结果汪魁只好去卢盛那儿抢被褥包。
卢盛笑了笑,递过去一个。
简丹在前面,头也没回,却是莞尔。潘静回头看了看。几步赶上简丹,也是乐了,笑个不停。
到了一号楼前,潘静把卢盛的军训用品给他,两个女孩儿与卢盛道过谢,四人分开走了。
而后简丹也上楼了,留下汪魁推着自行车、载着被褥包,去送潘静。
……
这一届物理系照例是六十人,七个女生,全在一个宿舍——宿舍一个号儿分AB两间,每间各有阳台。四个床位,共享一个客厅。
盥洗室、卫生间公用,其中盥洗室外面是洗衣槽,里面是浴室,只有冷水,热水还没装好;每层楼长室对面的房间,为水间或洗衣间。
第八个女生是数理基科班的,也属于理学院;而且,至少大一这一年,有许多平台课会一起上。
除了简丹这个外嫩里焦的,大家都是年轻人,家长们也都正高兴,所以气氛很好。
打扫房间的打扫房间,买生活用品的买生活用品,还有两个爸爸商量了一下,一同兴冲冲找地方订席面去了——吃一顿联络感情。
女孩子们之间很快便混熟了。
5号楼227B四个女生,除了简丹,还有来自江苏省镇江一中的康柳怡;重庆八中,俞灿;武汉外国语学校,常宁远。
……
只有简丹是本地的,也只有简丹一个人来。
可简丹收拾地方却是最快的:她三下五除二就把桌子柜子擦了一遍;床铺都在上面,在各自的写字台与书柜上方,简丹爬上去也抹了一回,抹完看看抹布上的木屑,从背包里取出一卷报纸,铺床,接着铺褥子、床单。
“嗖嗖嗖、刷刷刷”——完工!
至于报纸,习惯使然:六月份那几周,简丹跟唐劲出门玩时,总是在背包里塞一卷;带了那么些天,效果颇好,简丹便保留了这个习惯。
简丹收拾抹布的时候,常宁远的妈妈正擦第三遍床铺:“这怎么擦不干净啊?”
简丹莞尔,只觉这常妈妈跟简芳一样可爱,一边端了水去盥洗室,一边道:“那床板是胶合的。”结实,可是表面没处理精细。不停擦,不停会有木屑下来。
“我说呢!”常妈妈刮了刮床板,爬下床,抹布往水桶里一丢,“哎呀这怎么办……你铺了报纸?好办法!我也去买去,楼下就有一个报亭!刚我看见了!”
于是这头简丹进了盥洗室,那头常妈妈风风火火下楼去了。
简丹更莞尔了,常宁远在盥洗室接水,探头一瞅:“我妈又去买什么啦?”
“报纸。铺床。”
“噢。”
“常宁远,没错吧?”
“嗯。简丹——你的名字真好记!”
“你的也很好。宁静以致远?”简丹由衷赞了一声,“真正不错!”
常宁远笑了:“都这么说!不过我总觉得,更像是男孩子的。不是那个什么,宁远、靖邦、安国、镇海、定华——”一边一边拿手指在洗衣槽上方的镜子上写了出来,“你看看,听着就像那些古代的武将!”
简丹一笑:“后面几个的确刚硬,适合男孩子,但‘宁远’不。都能用,并且非常好——至少我很喜欢。十分喜欢。”
她难得强调,又说得由衷。常宁远瞧了瞧简丹,乐了:“谢啦!其实我也蛮喜欢的。”端起水哼着歌儿回宿舍去了。
简丹搓完了抹布又冲干净脸盆,目光扫过镜面上的“靖邦、安国、镇海、定华”,也抬手写了一行:宁静以致远。
与常宁远流畅漂亮的字迹不同,简丹的有点儿生涩——过去的一年里,她虽然准备了高考,但要写很多汉字的功课,也就语文一门;况且最近两个多月,简丹几乎不曾握笔。
但是,这五个字,却构架中正、笔划遒劲。与旁边那八个字,截然不同。
简丹望着这行字微微一笑,而后便拿了东西,回宿舍去了。
……
这句话,但凡读过几年书的,人人都知道;可在此之中,又有几个能做到?
这世界纷纷扰扰、熙熙攘攘;这世界五彩缤纷、日新月异;这世界,有太多诱惑太多压力,会令人抛却与忘记自己的初衷、自己的理想。
在这样的世界上匆匆走一遭,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宁静”下来、去达致那个“远”。因为这需要智慧与勇气、刚毅和从容,需要自己的坚持,还需要环境的成全。
所以,简丹觉得,“宁远”这个名字,真的是很好。
很好很好。
也所以,她喜欢唐劲。
因为唐劲傻乎乎乐呵呵,靠直觉过日子,却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扎扎实实付诸了行动。
或者说,正是由于唐劲想得少,所以才不会瞻前顾后、才会一路笔直往前吧?
51、租房
简丹回到宿舍里。开始打扫阳台与客厅。
常宁远擦桌子没她老妈麻利,此刻便去给简丹帮忙扫地。
简丹留意到常宁远扫地不扫门后,莞尔一笑,什么也没说。
与此同时,宿舍里的话题正绕着名字打转。
俞灿出生时正值晴朗的下午,阳光灿烂。俞爸爸之前为了女儿的名字,已经纠结了两个多月,当时灵光一闪,就起了这个——而俞妈妈也觉得好!
一者,又亮又暖又明快。
二者,想想看,俞爸爸先前已经绞尽脑注想出了几十个名字、又逐一丢到垃圾桶里!现在他终于敲定了一个,作为妻子,你难道还要推翻这个、继续折腾吗?
康柳怡则笑称自己是“典型的纪念品”——她的爸爸姓康,妈妈姓柳,两人都是知青,晚生晚育,一个三十一、一个二十九才得了这个宝贝女儿,别无所求,只要自己的孩子快快乐乐。
按着这个宗旨,这对父母在考察了乐、悦、欣、馨、怡、恬、幸、甜、欢等等一系列字之后。最后敲定,还是“怡”最好听。
结果她就叫康柳怡了!
这话引发了一阵欢笑。
笑声未尽,简丹的手机响了——是潘静打来的。
简丹接了起来;她刚刚走到阳台去听,常爸爸与227A的张爸爸回来了——他们订好了位置与菜单,招呼大家一起去。
好巧不巧,潘静那边也是叫简丹去吃饭。潘爸爸特地开车过来,同样是订了一桌席面,连带辅导员都请了去,又让潘静喊上简丹。
结果简丹两边都没去。
简丹去看房了。
她今天有两家可以看,一家在清华东门口的华清嘉园,一家在清华家属区。
其中家属区的是私人出租,房东乃上班族。八月十八号当天是周三,房东中午抽了空赶过来,招待简丹。
简丹虽然保留了宿舍,但却只是为了军训,以及偶尔一用:反正一学期一千五百块,简丹认为,还是很便宜的——对照她的收入而言。
自从六月中开始上传第一本小说,《金鳞传》,简丹每天晚上六点固定更新,更新四章一万二千字;并且每周五、每周一各加更两章六千字,理由分别是“周末愉快”和“工作愉快”。
后一个理由被绝大多数人所唾弃——工作愉快?!
愉快个屁!
不过唾弃归唾弃,大家还是很高兴有加更的,于是他们就把这当调侃了。
殊不知,简丹是真心诚意如此认为。
……
不提这小误会,开始上传后没几天,因为更新速度前所未有。简丹多了一个外号,叫“打字员”;又没几天,被人怀疑是一个团队、而非一个人在创作;再没几天,有人在书评区叫骂。
对这些,简丹看看就丢开了,一概不理——哪怕叫骂的。
就当有人帮你炒作了嘛!
简丹依然故我,干该干的活儿,上传该上传的章节,并申请了一切可以申请的官方推荐与宣传。
这样到了六月底,简丹已经喂出了一批定时定点追坑的读者,书的榜单成绩很好,并且呈加速上升的趋势。
对关键指标,简丹做了个表格统计。表格内嵌的图像上,红的蓝的黄的线,缓缓拐了个弯,加速冲了上去!
之后,七月十二号,简丹进入VIP,后续章节上架出售;至七月三十一号,订阅收入,达到税后四千少一百来快——也就是三千九百多块。
此外。简丹还拿到了新书月榜第三名,六千块。第二名也是六千,第一名一万块的奖金,则被一位老作者收入囊中——老作者发新书,原先有人气积累;反观简丹,毕竟是半路追赶。
只是这笔奖金,要延迟一个月给付:与八月的稿费一块儿,到帐。
而从八月一号到现在,关键指标依旧呈加速上升的趋势。对着图表,用面积法估算,很容易就估得出八月份的稿酬:至少是七月份的三倍。
……
至于租房,简丹也是没办法。
每天早上有晨练压着,简丹晚上必须在十点前上床睡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