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逍遥无为-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母亲一生默默无闻,读书不多,但他们的确说了一些改变我命运的话。她说:‘做父母的无权要求孩子将来做什么,只能希望他们将来做什么,一旦子女有了他们自己的理想、目标,只要这些目标不违背自己的良心与道德,做父母的就要给予支持。
“高三那年,我对母亲说我不想上交大了,那好累好累啊。母亲冷静地说:‘其实上学并不是完全是为了考大学,上学的真正目的在于明理。’刹那间,母亲这话让我激动,我说:‘妈,我努力考交大,纵使苦些累些我也能忍。’母亲却说:‘你考虑清楚,你的事情应该你自己拿注意。我知道你这时很激动,也许是一时冲动。你要知道你的勇气让我感到很欣慰,可是勇气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持久的行动。你想过没有你若考不上又如何?’我当时心里一惊:‘考不上……’母亲说:‘有一句话说凡事要做出最坏的打算。’
“之后,我考虑再三,我对自己说纵使将来考不上交大我也无怨无悔。就这样我一直保持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后来我终于考上了交大,拿到通知书后我欣喜万分,父亲乐开了怀。而母亲却不以为然,她说这只不过是个好事的开始,以后的路会更难走。母亲真的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连我这个大学生也自叹不如。”
这师姐一番话使众生恍然大悟,知道自己学习不好的原因不是因为自己太笨,也不是自己没有努力,而是自己没有一个好母亲。可怜天下做母亲的又多了一重负担。这女人越来越难做了,怪不得现在许多女人都不好好做女人了。
那师姐话音刚落,又有一女生问道:“请问你对出国留学有何看法?”
“出国留学对我来说只是一种机遇,让我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对于这次出国留学我是一个幸运者。我们学校在前一百名学生中只选二十五名,比例是四比一,就是说四个人中只能有一个人有出国留学的机会。在那段日子里我很担心自己会从那四人之中脱离出来。我打电话给我妈说了我的心情,我妈说要我放一颗平常心去面对这一问题。她说:‘出国有出国的好处,留下来有留下来的好处。你不能同时看到两个地方的风景。’正是我怀着一颗平常心去应考,在一百人中刚好考了第二十四名,真的很险。我想若没有我母亲那番话,我肯定会落选的。因为我当时的思想压力很大,就是一种很强的欲念。”
“请问你母亲从小是如何教育你的?”又一女生问。
“母亲是如何教育我的我说不清楚。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大家可能从中能得到想要的答案。我六岁那年,刚上学不久,母亲带我去姑姑家里玩。那是一个星期天,天湛蓝湛蓝的,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就像今天的这一种。当时公路上有位大叔正吃力的蹬着脚踏车,有一辆汽车从旁边经过。当时汽车是很少见的。我告诉母亲说:‘妈妈,蹬脚踏车多辛苦,我长大了要开汽车。’母亲笑着摸摸我的头说:‘好,长大了开汽车。’顿了一会儿,母亲又说:‘蹬脚踏车的未必就没有开汽车的快乐,人只要快乐干什么都一样。’可惜我当时不太懂母亲那话,母亲说的其实就是一种乐观的精神。直到现在我还未能真正领会到乐观的精神。拥有一颗乐观的心可真难。”那师姐满脸充盈着惋惜。
“国外校园与我们的校园有何不同之处?”有人问道。
“国外校园在硬件软件设施上比我们好些,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国外校园最大的优点就是让你感不到被四堵墙围着。当然我只就新加坡而言,至于其他国家我没有去过,自然无从知晓。在新加坡老师会告诉学生‘世界是属于你们的,展翅高飞吧。’他们决不会把鸟儿养在笼子里,他们要把鸟儿养在天地之间,让他们尽自己最大努力认识这个世界。新加坡校园是面对社会的,人终究要进入社会,走向社会,人是社会的人,离开了社会人便不在是人了。因此,我们不能脱离社会与外面的人接触。
“我知道,国内现在有很多学校都在实行封闭式来加强教学管理。这正说明了我们的教学有问题,如果没有问题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我们学校就是封闭式管理的吧。”
此话一出,众生哗然。
“大家静一下。”那师姐等众生静下来,说:“封闭式管理在我国只是一种现象,我们的教育体制还没有完全改革。说句让所有人都信服的谎言吧:‘教育的改革是一个艰苦长期的奋斗使命。在奋斗中他会一步步健全。’当然,这话只当笑话说说,大家不必借题发挥。再说,面对我们的的确如此,又没有更好的办法,我们只好将就行之了。我奉劝大家一句,努力学习,不为别的,只为改除教育的弊端,让我们齐手奋斗吧。”
这话刚说完,下面一片震天动地般的掌声。
掌声过后,有人问道:“请问你的最终理想是什么?”
“我最终理想是做一名老师,而这个理想却不是最初理想。我小时侯喜欢唱歌,梦想着长大了做歌手。后来又爱上了写字,是毛笔字,又想当书法家。再后来想过做医生,军人作家等等,好多好多的想法。那些只不过是随感而发。上了高中,遇上了几个庸师。在座的各位老师请见谅,恕我口无遮拦。我当时觉得庸师是无比罪恶之徒,悔人前途不说先是误人青春便是万恶不涉。好了,不说此话了。自我上高中后便立志将来做个好老师。我也知道要想做一位好老师是很难的,但我相信自己可以的。事在人为,我最终会成功的。
“经过这些波折,我终于明白了,人的理想是可以改变的,但一个人在十八岁以后还在改变理想,他的成功几率便会很低。要知道,一个人想做什么和他能做什么完全是两码事。但是只要他做的是对社会有意义的事,那便是好事。不管他在国务院做领导还是在大街上做清洁工,他们在人格和尊严面前都是平等的。如果有人硬要做出比较,答案便是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不同。
“人心难料,有很多人都向往大富大贵位高权重,难到这些真的会使人快乐吗?人要寻找快乐就必须图个心安理得,受人尊重。具体来说便是做人,我们读书也便是为了做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又是一阵惊鸣不断的掌声。
掌声过后一个女生站起来有礼貌的问:“您出国后还会回国吗?会不会改变国籍?”
“我不会改变国籍的。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也困饶了我许久。现在大学生留学不归已成为一种恶劣的现象。我当初的想法是毕业后先在国外干,等事业有成再回国。后来我具体分析了一下我不回国就业的原因,那便是薪金——钱的问题。找到这个原因后我非常痛恨自己,只因钱我就放弃了我的志向,抛掉了我的信仰。我的信仰是改除国内教育的弊端,怎能因钱而放弃自己的信仰呢?直到有一天,我见到了这样一句话:‘你的价值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因为你不是商品,唯一能衡量你价值的是你对人类社会和你身边的人所做出的贡献。’我的价值便是要为国内教育做贡献,为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那你对大学生留学不归有何看法?”又是那位女生。
“我对此真的无话可说,这完全是个人问题。归结又在教育,我们从小就学习爱祖国爱人民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社会主义等等等等。可那些学业有成的学子们却来一句:‘现在是什么时代了,经济社会,没钱靠边站。’又有谁能否认这不是一句实话。稍微有素质有良心的说:‘人各有志,所归不同。’既然人各有志,有何必强求。总得看来还是因为中国穷啊。中国有句俗话,叫做‘狗不嫌母丑,儿不嫌家贫。’又有‘穷在街头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可见我们的祖先早已看清了人情冷暖。”
那师姐后来再说了一些鼓励学生的话语。她说:“我祝愿高一的同学有鸿图之志,高二的同学有坚定之念,高三的同学有不饶之躯。”
曹文宾此时想说的大部分已被那师姐说了,他现在越来越沉默了。
他说:
高一充满理想;
高二充满梦想;
高三充满幻想。
幻想之后便是现实。
又有谁能忍受得了现实中的辛酸苦辣,讥言讽语。恐怕那位师姐也不知晓。那师姐现在功成名就,可以在这里高谈阔论,如果她现在只是一小小女生,她还能那么轻松自如的高谈吗?
不能。她不知道失败者的苦辣辛酸。
所以,没有走过的路就别言宽窄酸甜。
第二十一章 理由
    虽然有那位师姐的一番言语的鼓励,但曹文宾的鸿图之志却杳无黄鹤。教室里越来越乱了,还好有齐玉的高压之测,无人敢正面捣乱。前些日子七班有人打架被学校记了大处分。齐玉借题发挥严整班风,说:“打架是野蛮的行为,我不希望这种行为在我的班级里出现,如果有人要打架,那么我就要他从这个学校消失。”齐玉说这话的时候丝毫没有考虑到她打学生是否也是一种野蛮的行为呢?也许她认为不是,也许他认为这是天经地义,心里不会有丝毫罪恶感。这如同刽子手和贪官一样。杀人的人心中总会有不安,但刽子手杀人却没有丝毫不安的感觉,他们认为这是天经地义。贪官也是如此,贪官总认为是官就要贪,不贪就不做官。这同样也是天经地义的事。不管是刽子手还是贪官,他们做事总认为自己是名正言顺的。齐玉打学生对她来说也是名正言顺。
那打架的学生又有什么理由,又图个什么呢?又有谁听他们的名正言顺?
没有人。
曹文宾无心理这些事,手里的杂志翻了半天只翻了一页,映入他眼帘的是几行触目惊心的文字:“榆林三小学生因老师之压力集体服毒自杀”。
大致内容是:三小学生因放学后贪玩未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由于害怕老师的责罚,服了老鼠药。还好,因家长及时发现,三小学生无生命危险。
曹文宾对此想说些什么,但什么也没说。既然有这样的老师,即便有这样的学生,大家会给个说法的。究竟是什么样的说法呢?无人知晓。大家只是把它当作茶余饭后的闲谈而已。
一时无事可做,并不是他真的无事可做,而是有事不想做。曹文宾随手抓来《明月新刊》。新刊上有一首诗,题目是《真雪之恋》:
一直梦想着一个真雪之恋
一直守侯着一个童话圣诞
一直渴望一段放荡不羁的青春
一直等着你
然而等来的却是一个笑话
相约一生的旅程却是一个梦
梦醒的时候
所有的雪都在哭泣
所有的树都在抽泣
所有的鸟儿都在悲歌
只因是师生
所有的激情都已熄灭
所有的一切
所有的开始
只是一个梦
忽然想起
我们的开始
是一个悲剧
这是一首师生之恋的情诗,曹文宾不知这诗是真是假。诗无作者,是学生摘抄上去的。学生如此爱上老师的故事曹文宾除了在琼瑶小说《窗外》中见过以外,其它地方小说杂志之类的刊物中从未见过。如今值得学生去爱的老师太少了。园丁太阳蜡烛的称号对他们来说已成了一个冠冕堂皇的桂冠,用以取而代之的是“眼镜蛇”的称号。
在小学的时候,老师在学生眼中是威严可敬的;初中时老师在学生眼里和蔼可亲;到了高中一切都变了,老师在学生眼里举无轻重,学生和老师之间只是一种利益的交换。也许这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发展。
在人类前进的道路上,这种发展微乎其微,但它完全能体现出一个时代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利益决定关系。
周五那天下午,曹文宾接到一个电话,是马忠打来的。马忠鬼声鬼气地装神弄鬼似的说:“文宾,知不知道我这次给你带来什么消息?”
曹文宾不是鬼,猜不出来,没好气的说:“我怎么知道?”
“猜一下。”
“猜不出来。”
“只猜一下。”
“哎,我说你几日不见怎么变得如此婆婆妈妈。”
“别生气,不猜就不猜。”
曹文宾问一句:“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好消息就说,坏消息就免谈。”
“当然是好消息。”
“说吧。”
“杜宇来信了。”
曹文宾一惊,忙问:“信里怎么说?”
“杜宇说他在那边很好,那边华人多,举目皆是。他说他在那边不会孤单,让我们别太挂念。哎,杜宇在那边上了体校,现任篮球队队长,很牛的。”
“那很好呀。”
“可不是吗。”
曹文宾忽想起一件事情,问马忠:“有来世雄和牛平的消息没?”
“有。本来这事我早想说与你知道,可……”
“别可了,快说吧。”曹文宾有点儿不耐烦。
“牛平在街上开了间营运铺,做点小生意,挺好的。来世雄的军旅生涯稳健,平步青云,现任班长,听他说自己还有升职的机会。”
“那你过的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马马虎虎不好不坏。”
“你要好好活啊。”
“你也一样。”
两人后来说了几句礼尚往来的话语便自挂了电话。
下晚自习后,曹文宾心情无比烦闷,大概是因为马忠那个电话吧。本来曹文宾想问马忠一点儿有关辛颖的事情,可话到嘴边又落了下去。
铃声刚过,学生如赦重罪的犯人蜂拥而出教室,吵嚷之声满耳皆是。有人叫曹文宾上网去,曹文宾推辞说不会。那人嘲笑文宾,说:“上网都不会,社会淘汰者。”曹文宾对此话毫无反应,一笑了之。
想如今学生多厉害,不会上网就成了社会淘汰者,那些整天上网泡吧的肯定是些社会的先驱者。不对,他们是社会的牺牲品,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何等空虚,大鱼大肉山珍海味是不能填平他们的空虚之处,他们只能寻求刺激来麻痹自己那受伤的灵魂。
一网连天下,这是何等豪论。
交网交网,上网已成为上网者的一大要事,借于网络而产生的一大批网络小说风卷整个文学网站。痞子蔡似的妄言妄语成为博取大家一笑的“饮料”,这还不算网络小说的良类。还有些网络小说 污浊不堪入目,入目一片惊心,也不知道那作者怎么忍心连累中国的文字。
如今的事更有奇怪的,我们人类善于结交的本性在网络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古人结交志于义气相投;前人结交意于志同道合;而今人结交更胜古人,兴于游戏,玩于游戏之间。想两个从未相识的人只通过言语便可成为倾心相交,义气相投的知己朋友。更奇怪的事不止这些,今人和自己身边的人犹如隔世,除了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人交往外,与其他人形同陌路,视若生人。有同在一个院子里生活好几年的竟不知邻居姓什么的;有同在一个班里生活大半年的却喊不上同学名字的;有认人只认衣服的;更有人认人只认钱的。
网络交友胜过古人无数,古人说什么一见钟情,而今人不见也钟情。
曹文宾与网生不了情,独自游走在杂乱而空荡的大街上,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游荡。
街上行人来来往往,曹文宾心里晃晃悠悠。天气很闷,五月的空气中已能寻觅出夏天的气息,街灯如炬,整条街被照得宛如白昼。
街上有家歌厅正放着音乐,那音乐好象是周杰伦的声音,整个乐曲只能听见各种乐器叮叮咚咚的乱敲和一个像人的声音在狂吼。至于歌词什么的,听者绝对听不出来,恐怕只有歌手自己和见过歌词的人才能大显神通的听个明白。
现代音乐越来越奇歌都唱得让听者听不出歌手到底在唱什么的出神入化之境地了。估计那歌手肯定成仙或者成魔,再或者成妖。总之那绝对不会是人,因为那是人力所不能为之为。
曹文宾没有本事欣赏这非人类所能听的歌曲,只好自顾走路。
路是无限的,曹文宾的脚力有限,走了约莫两个小时,曹文宾行至街心公园找了张石椅坐下。正此时街钟响了十一下,再过半个小时校门就要关了,此时就算曹文宾乘车返校那也是徒劳之事。这地方离学校还有一段距离,况且此时找车也是不易,更何况曹文宾他不想找车回去,既然来了又何必回去?既然选择了,又何必后悔?
曹文宾此时思绪万千,辛颖、常乐儿、杜宇、牛平、来世雄、马忠、付兴汉……他们都有自己的打算,而自己呢?他的命运之手永远掌握在父母手中,他早已厌倦了学习,厌倦了这些教条主义般的学习。学而无用,不如不学。有用却不能用等于无用,无用却能有用方为有用。有用无用全在人心,随心所欲,逍遥无为,有用无用,俱在人心。
大众的路虽然平坦,走者却不能感受到任何奇异。崎岖的小道荆棘丛生,走者却能破荆开道,领略新奇。所做之事俱由心发,而这心,却是一种心慧。
人类与生俱来的智慧便是这种心慧。
这是人类值得骄傲的所在。
这也是人和动物的最基本的区别。
鹦鹉之所以没有自己的语言是因为它只会模仿人说话,失去了心慧。大猩猩之所以不能从事创造性劳动原因也是如此。它们失去了心慧。
心慧是一种创造,想象的创造。
孩子说太阳是蓝的,又有谁能否认这种说法呢?如果你要否认,那么这个孩子永远都不会说太阳是蓝的了。可是太阳是什么颜色的呢?你也不知道。你却在无形中使一个孩子丧失了一份心慧。
曹文宾心慧俱丧,他是一只笼中之鸟,一出得笼子他无法生存。他静静地坐在石椅上,想这时杜宇一定刚打完篮球正在冲凉水澡准备睡觉;牛平的店铺恐怕早就关门了吧,暑假回去一定去看他;来世雄此时也许正在津津乐道自己的学习生涯,可惜的是他临走时也没有女朋友,这便少了许多谈资;付兴汉虽身在学校心在技校,有了自己的目标。而他曹文宾呢?还是茫然不知所措。
有时候他很想离开学校去遥远的远方过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他不知道自己现在为什么变的如此心灰意冷。也许这不叫心灰意冷,他只想休息休息,如同人在疲惫的时候渴望有一张床休息一样。
人走累了想找个地方把两条劳累的腿放松放松。
但是不能放松,有很多人不允许你放松。
曹文宾现在很想放松自己疲惫劳累的腿,他很累。他只是想要一种平常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可能很平淡,但世界上的奇迹都是在平淡中发生的。泰森现在一拳打死一头牛那没什么希奇的。倘若现在有一个很平常的人也一拳打死一头牛,那便让人称奇不绝叹为观止。
奇迹往往在平淡中发生。
曹文宾没有想过发生什么奇迹,他只想平静一下。也许这是一种冲动的想法,如同人在绝望的时候想寻死一样。
三毛说:“当美丽不再美丽,当诗意不再诗意,当幸福像火花般闪去,当未来只剩下丑陋和空虚,那就只有安详地沉沉的睡去。且莫为生命的终止而叹息,更无需为死而悲泣。生命的无奈是深沉的悲剧,让一切都静止!静止!静止!结束生命才是永恒的美丽!!!”
三毛何尝不是一种冲动,她的冲动持续之久让人叹止。她为生命的结束找到了一个美丽的理由。她说死亡是一种美丽,这也是她的一相情愿。谁也不知道她在生命结束的那一刻是否后悔,她的这种美丽对别人来说是个美丽的悲剧。
三毛有一个美丽的理由,而他曹文宾没有任何理由,他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他知道他什么也不能做。
有时候人不能质问自己的经历和命运,既然要走下去就要坚定不移的往前走,面对迎面而来的各种困苦磨难都要坚强的挺住,越过磨难的鸿渊就会出现平坦大道。
街灯已熄,已到了午夜。
街风微微的吹着,四周漆黑一片,天空中的星光不知何时已隐去。
街风越吹越大,曹文宾感到几丝冷意。五月间的夜晚依旧冷气十足,曹文宾因出门太急,未加衣服。此时寒气逼人,他早已冷得瑟瑟发抖,抖成一团。再加上石椅上寒气更甚,不能久坐,他只能站一会坐一会,如此反复的挨着时间。
让曹文宾忍受不了的并不是气温的寒冷,而是在他不远处的石椅上的一对情侣。那对情侣先是说了一阵情话,然后便搂在一起亲热起来,对身边曹文宾的存在视若无睹毫不理睬。
爱情是盲目的,但也可以使人目盲,更甚者可以使人耳盲、心盲。曹文宾干咳了两声想引起那两人的注意一点。不想此方法全然无效,可见那两人心盲的厉害,一点也不懂得三个人抱着一起取暖远比两个人抱着一起取暖更暖和些。
曹文宾被他们引得越觉发冷,只得离开石椅去街上走走,这样也可以驱驱寒气。
行至一家夜间酒吧门口,曹文宾伸手在衣袋里摸了一摸,还有十五块钱,足可以进去吃些东西,顺便可以取取暖,驱驱寒气。
正当曹文宾刚要进去之际,忽然迎面走来一个十三四岁的孩童。那孩童一见曹文宾就叫哥哥,他说他一天都没有吃东西了,恳求曹文宾大发慈悲可怜可怜他。曹文宾见那孩童可怜,又同是深夜不归人,怜悯之心顿生,取出五块钱给了那孩童,那孩童千恩万谢的走了,整个身影消失在黑夜里。
曹文宾进了酒吧,要了瓶啤酒和几片面包独自享用。酒吧里多是赌徒网虫之流,半夜里肚子饥饿,来此进餐。那些人用餐一毕个个脚不留步,又奔赴赌场网吧。
曹文宾边吃边回想那个孩童,那孩童在曹文宾看来是可怜的,可他曹文宾又何尝不是?他的可怜又有谁知道?
在世人看来他应该是幸福的。
然而在曹文宾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