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意三国-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鲁肃是一个老实的君子,他怎么能受得住这样的眼神,当下却是低下头去,无言的认错并不敢再与刘备相视了。“主公和公瑾的想法实在是有些错误啊。”他如此想着。尽管他也明白失去的淮南就等于失去了自家北上的道路,可如此的步步紧逼,又是在人家居丧哀痛的时候,真是有些不应该了。在他看来就算要向刘备讨要淮南之地,也该稍过些时日才对,断不应该在现在就如此的。
看着刘备那伤痛的模样,鲁肃心中直有些不忍,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始终发不出声音来。正自迟疑尴尬之间,突然一个反驳自己的声音响起:“子敬兄好没道理。若说赤壁之战,我家主公也是将士用命并立向前的。曹操之下江南,独为我家主公乎?恐怕目视你江东的可能,要远远大于我家主公吧。三家会盟之成,本就是为了三家自己的利益,何谓曰东吴救了皇叔?况淮南之地非属东吴,以非属曹操,乃大汉疆土也,曹操昔日不过是窃居耳。既然是窃居,这无论是你东吴还是我这边,要想夺之不过是各凭手段罢了。更何况我家主公取淮南之时,汝家主公已退,其地其城皆我家主公麾下用力而为,何言我家主公只是安受其力哉。子敬兄所言,真有些强词夺理了。”
一番义正词严,偏偏又有些挖苦的话,刺得鲁肃好生难受。他抬起头来遁声望去,却见说话之人却正是刘备手下那位极其年轻的军师,年未满二十的马谡马幼常。
“幼常此言差矣。若单单将一事一事单独的拿出来考虑,似乎你说的并没有错。可将整个事情联系起来,幼常不觉得你所言的也是太过了吗?”鲁肃反驳道。他是一个老实的人,但他也是一个聪明的人,对于激辩上的事情他很少做,却也不是完全没有做的能力。事实上聪明如他者,除了几个例外的,大都善于此事:“赤壁之前,皇叔之兵败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情形,你们都应该知道。东吴的水军与李使君的人马再其中出了多少力,皇叔也不应该否认的,故此三家分荆究竟皇叔是得多了还是得少了,平良心说皇叔应该也不会太欺侮世人。淮南之事,我东吴围城半载,调动了多少兵马于彼,天下人都看得。若非淮南之军尽集合肥,皇叔怎么能够那样迅速的袭取寿春?这其中的关键究竟如何,我想皇叔也不能否认我方的出力远较于皇叔之上吧。”鲁肃条理明晰的说道,他并没有直白的指责刘备,只是将事情适可而止的点出来,让刘备自己去思考去想。他知道像刘备这样的人,爱惜名声如爱惜羽翼者是不太可能做出强违公理之事的。
马谡沉默了,他好像已经被鲁肃反驳的说不出话来。事实就是事实,他不可能靠怎样说瞎话来辩驳事实的存在。虽然他对此很不甘心,因为是他像自己的主公建议夺取淮南尔后伺机占领的徐州的计划,但面对鲁肃那大义凛然的指责,他却实在无法就这样将一切都甩开。因为与东吴的联盟还要继续,所以刘备一方即使要得罪东吴也不可能得罪的太过。换句话说,他们是不能够触及东吴之底线的。
“唉……话是这么说没有错,但也请子敬先生体谅一下我们如今的窘境吧。我军在未得淮南之前,所拥有的地方不过是南郡、南阳、西阳、汝南等地,在曹操的掠夺之下已是残破不堪,不足以应付我十万大军的修养。若无淮南可供粮草的话,只怕我这边的将士们真要死无葬身之地了。”刘备哭丧着脸哀诉道。
“这诚然是一个问题,但……”鲁肃还想说些什么,却被马谡给打断了。
“子敬先生,不如这样吧。请你给我家主公做保就说,暂借淮南郡数年给我家主公养兵。一矣我家主公夺了新的的地方,便将这淮南之所归还东吴。”马谡想了想如此建议道。
“作保,这怎么可以?”虽然周瑜在来时明确提出自己可以用这么一个理由来给自己,来给刘备做一个台阶下,但鲁肃明白在眼下,自己是绝对不能答应的太过迅速的。于是,他犹豫起来。
“怎么不可以?”马谡的脸色微微的有些变了,话语也激昂起来:“若是这样也不行的话,便是你们不通事理了!自我高皇帝斩蛇起义,开基立业,传至于今;不幸奸雄并起,各据一方;少不得天道好还,复归正统。我主人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玄孙,今皇上之叔,岂不可分茅裂土?况淮南之地虽说有你东吴的功劳,但却是我家主公亲自攻占的城池,有何不可占据的?汝主乃钱塘小吏之子,素无功德于朝廷;今倚势力,占据六郡八十一州,尚自贪心不足,而欲并吞汉土。刘氏天下,我主姓刘倒无分,汝主姓孙反要强争?且赤壁之战并淮南之战,我主多负勤劳,众将并皆用命,岂独是汝东吴之为?江南一破,休说二乔置于铜雀宫,虽公等家小,亦不能保。适来我主人不即答应者,以子敬乃高明之士,不待细说。何公不察之甚也!如今,我等已说只是暂借淮南一用,白底黑字又是明文书写,已是忍让多了。若是贵方连这等最后的条件都不答应,只恐怕真的要把我家主公给气坏了。到时十万大军旦戈而下江南,且不说你东吴究竟守也守不住,之说这贵我两方的争斗,却是给外人看了发笑。需知这曹操犹在北方,贵我两方以疆土而与曹操对峙,却是合着两利分则两败啊。”
马谡的言辞还是非常犀利的,他半是说教,半是威胁的将事情说了这么一通,却是把鲁肃给卡在了那儿。鲁肃怔怔了半晌,似乎有些发愣了,良久之后才诺诺的问道:“既然如此,我也只好担待一二了。不过皇叔说去了他地便归还淮南,不知这他地究竟在何处?”
“持强而淩弱者,乱世至理也。今北方的曹操虽败,但实力犹存,实不可以与其争风。西川刘璋暗弱,我家主公本欲取之,然道路不通是其一也,刘璋与主公同宗不可轻侮是其二也。故我家主公打算先收复荆州西北的房陵郡,而后由房陵郡而至东川,最终夺取东川。眼下,我便与子敬约定下来,若是我军收了东川,便把这淮南还于贵方。毕竟东川乃汉中天府之地,也是能够养的起我家主公的这些人马。”马谡从容的说道。
“那好吧!”鲁肃无奈,只得听从马谡的意见。当下由刘备写得抵押书纸一封,又由那马谡也画了压,再加上他自己的画押,却以那民间当物抵押的规格完成了这么一通事宜,便由鲁肃将之收起。似乎心里还有些担忧,鲁肃便反复叮嘱刘备:“某知皇叔乃仁义之人,且勿要相负我等啊。”
“那是自然。”刘备连连点头。边上却又有马谡言语:“一切还请子敬兄代为周旋一番。见了吴侯善言伸意,休生妄想。若不准我文书,我翻了面皮,连八十一州都夺了。今只要两家和气,休教曹贼笑话。”当下刘备便令人摆宴席与鲁肃,与他好生欢畅一番,便应了鲁肃的辞意,将之送到江边,由江东的船接着,挥手告别,却因是各自都得到了心中的所想,皆是笑意连连。
当时,消息刘备与鲁肃会面而签下盟约的消息传到长沙,负责编撰《汉史》的庞德公命人在《汉史》的竹简上刻下这么一段:“建安十五年三月初三,吴侯孙权遣使鲁肃赴荆州与刘备相谈淮南之事,最后以刘备实得淮南之地,吴侯虚得淮南之名而告终。因当是时,曹公犹在北方虎视,故无论是刘备还是孙权都不欲在淮南问题上纠缠太多。然而名实之不符,淮南之地的重要,却是始终成为东吴和刘备两边心中的一根利刺。”
第一章 美人计
作者:易飘零潺潺江水滔滔东逝,却如那怎么也留不住的光阴一般,让凭空想象这一切人,不住的往其中寄托了无限的哀思。于早已过去的建安十四年相比,建安十五年的春天实在是平静的很,活跃于天下的几个诸侯们仿佛是互相之间都约好一番,各自收兵停战,仅维持着自去年年末定下战线不提。由于没有了战争,和平似乎又回到百姓的手中。面对总算可以平安耕种的一年之春,为了朝夕之食而劳作的人们,对于今年的收成总是抱有这不错的期望。他们是平头百姓,想到的东西和看到的东西都是很实在的。作为他们,却是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份难得的和平,只是几个大势力互相之间的制约而形成一种无奈。尽管在表面上一切都平静了下来,但是这看上去几乎没有什么波涛的江水一般,一切的汹涌都是潜藏在底下的。
“我还真是劳碌命啊。”鲁肃叹息着。他今夜于船舱之中竟是睡不着觉,便只好命人于船舱之中点起了油灯,拿起了随身携带的书卷,来一个秉烛夜读起来。他本以为自己可以迅速的融入书中,好生的静下心来,却不想今夜真的是有些令人不解了。他自端起书卷以来却是心中的烦躁日盛。他自然是明白,这烦躁究竟是出于何处的:
相较于对刘备的理解,鲁肃对盘踞了江陵、荆南和交州,仅以而立之年便创下如此基业的年轻人实在是所知不多。虽然他也在来之前尽可能的阅读资料尽力的去了解他的种种,然而这一切似乎都只是临时抱佛脚,怎么也无法让鲁肃心安起来。他知道自己这次的事情实在是太过重要了。这既关系到江东和李晟两家之间的联盟,也关系到江东对这个淮南之地的战略布局。
江南如今是三家鼎立的局面。因为淮南的问题,江东对于刘备实在是有所图谋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拉拢眼下作为第三势力存在的李晟一方就显得很有必要了。为了能够让李晟在今后江东与刘备的斗争中偏向江东一方,也为了解决掉自己主公那一直很头痛的一件事情,鲁肃便被打发往着长沙而来。当然他也不是一个人来的,除了他这个正使之外,还有一个副使吕范和几十个随行的军士。他们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说服李晟与江东的联姻。
这是吴国太亲自定下的亲事,但作为男方的李晟那边并不知晓。本来按周瑜的安排是要以将仁公主以许配给刚刚丧偶之刘备的名义骗刘备来柴桑,将他软禁起来,并以此挟要刘备以淮南来换取其自由。本来只是暗地里的小动作罢了,哪想这计策还没发出,却不知被什么人传的整个柴桑城的人知晓,连一向疼爱女儿的吴国太也听说了这件事情。
当下,吴国太自然就不愿意起来,恼火的将孙权和周瑜找来大骂一通。一边是那周瑜把自己的女儿拿来使美人计,若以此害了刘备,却是要要让自己的女儿做望门寡的。虽说这个时候即使是真的寡妇也不愁嫁的,但其名声必然有些碍处,尤其是“望门寡”和“美人计”那更是令人联想到某些不好的方面。当然,这也只是恼火的一个方面罢了,而另一个方面则是有些嫌弃刘备。毕竟刘备虽然英豪,却也是五十过半的人了。用吴国太的阳光来看,其是与自己同辈的人。要把自己那儿如花似玉的女儿嫁给一个就年龄来做足以当他父亲的人,这做母亲的心里总是有几分不乐意吧。两厢考虑之下吴国太自然分外的不允许这计策的发生了。
本来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但对于吴国太来说却是还没结束的。若孙权不称提起自己妹妹的婚事还好,这一旦提起了,吴国太的心里不禁就有些挂念起来。仁公主的个性实在是刚强,又颇喜欢舞刀弄剑,虽然他长得十分漂亮,可是江东的小伙子们却十分害怕与她相会。
前几年的时候,孙权也不是没有想过为自己的妹妹寻一门亲事。当时他的目标,是瞅着自己的臣下和江东的那些名流大族之子弟的,然而对方一听说要嫁给自己的人居然是仁公主。当下却是连连摆手,道一句:“我已经娶妻了。”便飞也似的逃了。
知道这事情之所以没有结果的吴国太,在抱怨那些人太没眼光的同时,偶尔也曾说自己的女儿两句。但仁公主却是满不在乎的一甩头:“我的丈夫必须是天下的大英雄才行。如这般碌碌之辈,怎么能放在我的眼里呢?”于是,仁公主的婚事就这样被拖了下来。
眼见如今她已将近二十了,却依旧没有对象,这做母亲的吴国太不由得心急起来。此刻听得孙权闹起这样的事情,她在气恼的同时,也暗自下定了决心,是要给自己的女儿寻一门亲事了。
有了这个念头,那自然是好的,但以孙仁那高高在上的条件,想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亲事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吴国太这母亲还问过自家女儿,究竟要找什么样夫婿的时候。孙仁这位当事人依旧是大大咧咧的回答:“我的夫婿必须是天下的大英雄才行。”
面对如此坚定的回答,吴国太也没辙了:天下风头正键的大英雄也就那么几个,刘备、曹操、孙权。孙权是孙仁的哥哥,那是连想都不能想的;曹操是孙权眼下最大的敌人,自然也是不行,而且他的女人颇多,听说有十几二十个,吴国太是断不允许自己的女儿过去受罪的;至于刘备那已经被吴国太亲自给否决了,这不仅仅是因为刘备的年纪太大,更重要的是刘备昔年说得一句话令吴国太耿耿于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手足不可断,妻子旧可换。”
“这也是让女儿过去受罪的主儿,绝对不允许。”吴国太恼火的想道。尽管明理的他也明白,刘备再说这话时有他相应的环境,可是话既然说了出来,那厌恶自然也就不可避免的存在了。
“怎么办?难道真要把女儿嫁给自家的手下?”吴国太迟疑着:“那女儿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无可奈何的她把自己心中的这份懊恼给孙权说了,逼迫孙权去想想办法,却把孙权也给难住了。孙权头痛起来。恰好周瑜来见,看孙权这么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便询问起来。孙权正发愁呢,便把这事情给周瑜说了,问他:“公瑾,你看这事情……?唉,母亲可是逼得紧啊!”
“天下的几个英雄可不只是我们和曹贼以及刘备哦。主公何必为此事烦恼呢?须知,长沙那边还有一个英雄啊。”周瑜一听居然是这件事情当下便微笑的说道。
“长沙那边?公瑾说得是李交州?”孙权的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暗淡下来,“我听说那李晟也是有数位妻妾了。我妹妹就这样过去,可是做小,只怕母亲不许。”
“这自然会有些影响,但影响的也不是很大。我听说那李晟曾经有‘在我之家中,无妻妾之分,皆为平等。’之语,可见其之心性也是不错。在加上他的那些妻妾大都出身平凡,怎么也不若主公之妹这般高贵,故我想仁公主若是过去了,也是不会吃什么苦头的。”周瑜思索了一下说道:“而且若是能与李晟结盟,则我江东在对待刘备的时候又将多几分胜算。即使不令李晟相助我等,却也不会让他在后面拖我们的后退。在眼下我们与曹操敌对,又费心图谋刘备的时候,有一个对我们并不抱坏心思的盟友实在是至关重要的。”
“这倒也是。”孙权似乎有些被说服,不过这事情他也无法作主:“我还是得去问问母亲才行。”他是一个孝顺人,前番又被母亲那样责难,眼下自是越加不敢大意了。在周瑜走后,他便迅速的拜见了自己的母亲,将可以把妹妹嫁给李晟的事情与母亲说了。他对自家母亲的说辞,完全是周瑜对自己所说的那些话的翻版。在一切该说的都说过了之后,他便恭敬的退在了一旁,静候自己母亲的裁断。
“不知那李晟年纪几何?”吴国太关心主要是这个,她怎么也不希望自家女儿嫁给一个老头的。
“听说只比儿臣大上一岁。”孙权轻声答道。
“只大一岁?那他今年才二十九了?三十未立,便已白手起家创下如此基业,这李晟可不比你兄长伯符差上多少啊。”吴国太满脸欢笑起来:“嗯,仲谋可派人去看看了。若是合适的话,便促成这门亲事吧。毕竟,你妹妹也已经不小了。实在不应该让她在蹉跎下去。”
“遵命!”孙权朝自己的母亲拱了拱手,心下却是暗自松了一口气,“总算把这麻烦事个定下了。”
当下,他命人找寻可以担待此事的使者最终确定下来的便是鲁肃和吕范:选择鲁肃是因为他是整个江东对于李晟最熟悉的臣子,而选择吕范则是因为吕范擅长这些礼仪规章,算是媒人的好人选。计议半天,孙权把两个正副使者确定下来,命人备了些礼物之类的,让鲁肃带人前往长沙了。这便有了鲁肃如今的行程。
“但愿,不要让我失望才好。”鲁肃小声的嘀咕着。他知道每个人的脾气都是不同的。虽然一件找上门的婚姻,女方又有这很不错的容貌和身家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好事,但对于某些人来说却并非是那么容易令人接受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鲁肃也只有祈求自己将要面对的李晟最好是向大多数人那样不会反对这样自找上门的婚姻了。
“也许……我的运气并没有那么差呢?”鲁肃念叨着这一点,企盼已久的倦意终于涌上心头,令他不由自主的闭上了那细长的眼睛。
从柴桑前往长沙的使者之船,在江上逆流的行驶了三天三夜,终于在长沙城东北的民港上停靠了。鲁肃带着吕范和随从从船舱中步行出来,抬头看看了天上那刚刚升起的日头,心中不由得又是祈祷一番:“……希望一切都会很顺利吧。”
带着对于结果的未知,鲁肃走在了长沙城的大道上。因为并没有事先将情况通报给李晟这边的缘故,这一次前来长沙的他和上一次为了周瑜的病而偷偷跑来一般,根本就没有得到使者的待遇——有人专车接送他的来往。
不过这对鲁肃来说并没有什么不适的。他带着他身后的人们漫步走在由码头通往城中的大道,两眼灵动的张望着这四周的情况。长沙城很繁华,这是他上一次就知道的事情。虽说他也曾去过号称是能够跟昔日的洛阳相媲美的襄阳城,但就他看来襄阳的繁华度并不如李晟所领这座长沙城。
鲁肃是第二次看见这样的繁华了。可尽管如此,他依旧被这样的繁华给吸引住了心神。事实上不单单,他自己是这样,就是他身后的那群人也毫不例外的如此。他们都是第一次看见如许繁华的城市。那些在自己的身前左右不断来往挪动的人群,总是时不时的遮住了自己的视线,却是给自己对这座城市繁华的认知做了很好的注脚。
“子敬,这儿真的是长沙城吗?”见到如此的景象,跟在鲁肃身后一步的吕范不由自主的发出如此的呓语:“我总觉得除了规模,他可是比我昔日所见的洛阳城要热闹多了。”吕范的年纪比鲁肃要大上一些,在年轻时的游学中他曾经见过那还不曾被人毁坏的洛阳城。那时的洛阳城可是天下第一的城池,而眼前的长沙城在他看来除了城池的四围因为三角洲的地形限制而无法达到洛阳城的那种规模之外,实在是比他昔日所见的国都要更好许多,也更热闹许多。“这是一座商贾之城。”看着从城内到城外那满满一条街的商铺,吕范这样觉得。
“是,又不是。”鲁肃看着吕范那吃惊的模样,微笑着给了他这么一个似是而非的回答。
“怎么说呢?”吕范不解了。
“这里算是长沙城的范畴,却不是长沙的主城。事实上我们现在所待的这个地方,是原来的长沙城,现在的长沙市。自从建安九年之后,长沙城的人口渐渐突破五十万之数。原来的这里已经不在能够容纳百姓的居住。于是,作为长沙太守的李晟便以巨资在眼下这个长沙城的南边建筑了一座新城。长沙的太守府和百姓的居所都已经移到那儿,而此处的这个长沙城这被该做的长沙市,成为长沙与外界的交易所在,妓院、酒楼、茶座、客栈、饭馆、仓库、店铺,如今的长沙市大都是以这些为主。虽然相应的设施在长沙城里也有,但绝对没有这里这么多。就像是以前襄阳城的大堤区一般,这外头的长沙市,无疑就是长沙城的大堤区。”鲁肃微笑着向吕范解释道。他是来过一次长沙城的,对于长沙城的这些事情自然就比吕范知道的更多了。
“原来如此。”吕范了解的点了点头:“那这里不就是长沙的外城了?”
“真是这样。”鲁肃微笑着应道,当先一步往前方那高高大大的城门走去。
那是外城的“南直门”。过了这里,再经过一段大约一里长的空旷之地,便是到了长沙新城的“新北门”下。所谓“新北门”不过是对长沙城北区层楼的一个统称罢了。事实上在长沙新城北面的这三个城门,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称呼,只是笼统的按照各自的方位由数字编排而成。虽然后来有人看出了李晟野心,建议他把自己的居城如国都一般,给城门上不同的封号,但却是被李晟坚定的拒绝了。
“与其花这个精力去想这些华而不实的事情,倒不如费上一些精神去构思更完善的城池呢。”李晟撇撇嘴却是坚定的拒绝了这一点。
“李晟好造城。”这是这些年来一直流传在长沙城坊间关于李晟的一个说法。谁也不知道这个说法是从哪里传出来的。不过长沙城的百姓们,看着自家主公居然专门成立了那么一支只负责建造而不负责作战的队伍,整天在这新城的城头上忙活着些什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