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女要种田-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猫看到了鸡蛋,这才破涕为笑。
苏攸禾把鸡蛋给母亲的当儿,外面便喊道:“阿禾,阿禾,婶婶来了,过来,来,让婶子看看,看常婶给你带什么东西了。”
苏攸禾一听,转身就跑了出去,虽说不是很喜欢亲昵的黏人,可是,来到桃源村之后,常婶是对她们娘俩最好的人了,苏攸禾是打心底里感激。这不,一听到常婶的声音,就迫不及待的出去了。
“慢点,慢点。”蓉娘跟在后面提醒道。
“常婶。阿禾来了。”苏攸禾一跑出去就扑进了常婶的怀里。
“哈哈,还是阿禾乖。”常婶说着便腾出一只手捏了捏阿禾的脸蛋。弯腰道:“来,亲一口。”苏攸禾二话不说就抱住她的脖子亲了一下,许是习惯了这种见面方式,苏攸禾也没有之前的那种扭捏和郁闷了,表现的自然而然。
“看婶婶给你带什么东西了?”常婶说着,就将手里提着的小篮子往前一放,道:“看看。”
苏攸禾也很想知道,就迫不及待的打开了。
白花花嫩嫩的豆腐放在碟子里面,下面好像还有东西。
“豆腐啊,阿禾最爱吃了。”苏攸禾尽量的表现高兴一些。这还是来到这里第一次见到豆腐,之前她可是最爱吃的了。
“爱吃就好。”常婶说着便将篮子拿到了蓉娘的灶房里面,蓉娘要接过去,常婶还不同意。
放下竹篮,这才开始取出上面的碟子,便露出一大老碗的豆腐脑。
几个孩子这时候也围了过来,看到豆腐脑,立马兴高采烈的大呼起来。
“我要吃,我也要吃。”小猫和苏攸禾异口同声的喊道。大牛和拄着拐杖的二牛站在旁边也看起来嘴馋的样子,二牛还忍不住舔了舔嘴唇。
“都吃都吃。”常婶沉溺的看着几个孩子,笑道。
“看你,带这么多豆腐和豆腐脑要花多少钱啊?”蓉娘嗔怪道。
“你不知道,这几天家里不上工,就做了豆腐去卖,今儿有一人预订了好几板竹的豆腐,家里的做的有点多了,这不,想到石材的三个孩子和阿禾就拿了过来。你们就用吧,也不值几个钱。”
“没想到常哥还会做这个,真是个能人。”蓉娘一听,夸赞道。
“是啊,师傅可厉害了啦,还会刷墙呢,盖房子呢。木工活儿就更不用说了。”大牛站在旁边自豪的说道。
“是是是,到时候你可一定要去跟着你常叔好好学木工的手艺。”蓉娘微笑着回道,
“请蓉姨放心吧,我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一片心意的。”大牛憨厚的说道。
“大牛这孩子,是个乖孩子。”常婶夸奖道。“你们这过年的都准备的怎么样了?”
“都差不多了。今儿你拿来的豆腐刚好结了急,可以油炸一些,放在面里吃。”蓉娘一说道‘油炸’,这便想起刚刚做好的菜籽油,便将豆腐脑倒进自家的碗里,然后擦干净常嫂的大老碗,从灶台上一个黑瓷坛子上倒进大老碗里面一些菜籽油,道:“也没什么好东西,上次去你家里听常贵说喜欢吃这菜籽油,今儿就给嫂嫂一些,这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蓉娘边将碗递过去,边说道。
“你看你,这讲究的还不行。”常嫂推辞一番,最终收了下来。
“就这,我也没什么事情,回去还要准备准备一些食物,你们忙,我先走了。”常嫂说完,拿起蓉娘取出的豆腐的碟子放进了篮子里面。
“那行,常嫂路上小心。”蓉娘说道。
常嫂走到土地堂的时候,忽而想起什么,转身道:“明儿你们四个过常婶家来,常婶家里安静,也就你们常贵哥一个孩子,每年都没什么意思,今年你们要过来看看常婶啊。”
几个孩子一听,连忙点头。常婶这才提着竹篮子回去了。
蓉娘重新回到灶房,将豆腐脑在锅里热了一下,跳了蒜汁水,放了盐醋,这才给孩子们每人碗里均匀的分了一些,看着他们高兴的吃起来,这才将豆腐用水洗干净,切成片,放在菜籽油里面油炸了一下,取出来放在木盘里面,端到了外面去晾凉。
石材今儿跟旗的时候,买了四片红色的砂纸,这不,正蹲在那里不知道在鼓弄什么玩意儿。
不过,过了一会儿,当石材手里的东西成型后,才发现,原来是用红砂纸做灯笼来着,只不过两个大的,两个小的。
蓉娘将锅里的菜籽油刮出来,放了红辣椒进去,开始烤起来。随后,刮在盆子里面,大牛和二牛便开始轮流摸起辣面子。
之后,开始炒肉了。
正文 第六十四章 过大年了(下)
蓉娘将炸好豆腐的菜籽油又倒进了锅里,重新烧好后,将葱花,蒜末倒进了油锅里面,翻炒之后,过滤了水分的猪肉倒了进去。用铁勺子开始不断的翻炒直到油全部浸入,开始倒一些水,快熟时又加点醋,再加点刚刚磨出的新辣椒面。盖上锅盖慢慢的焖煮起来。
石材开始和大牛两个人贴对联,门神,神爷像。将做好的灯笼挂在外面屋檐两角的弯钩上面。又给里面放了少半截子蜡烛,待晚上的时候只需要点燃就可以了。而小猫和苏攸禾没事可做,只得偶尔帮帮下手。
蓉娘随后开始切了冬瓜,野菜,以及蘑菇,金针菇,顺便还将大辣子也单独切了一些,又泡了黑木耳。不过这些菜基本上都切成几乎是豆丁般大小的样子。这才又看了看锅里的肉,翻炒几下。然后放上叉子,又放了几个窝窝头和包子在锅里。不一会儿,肉香味就从锅里溢散开来,扑鼻而入。
其实这过年的也没什么可以做的,不过就是那些琐碎的事情比较多,这不,待石材贴完对联,放好神像之后基本上天已经入黑了。
而蓉娘将猪肉早就炒好放在一个盆子里面,又炒了大烩菜。然后将油炸豆腐切成丝放在盘子里面,随后切了一个葱根,切成细细的碎末打算放在面里做漂菜。
将面擀完,见大家都完了,这才开始烧水下面了。
只是这次做的是臊子面,孩子们好久都没尝到猪肉味了。因此,这臊子汤里面也倒了猪肉汤汤,以便吃起来更香浓些。
这时候,山下已经想起了鞭炮声,花炮,响炮一起开放,过年的喜庆之气渐渐的浓郁起来了。
孩子们也欢呼着在外面大喊大笑。小猫和苏攸禾手里也挑着灯笼算是过一把瘾。
蓉娘在石材进来帮忙烧水的当儿,这才有时间去屋子里面取出五件新衣服,分别给了大牛二牛小猫以及阿禾,算是过年的新衣服了。
只是没想到大牛和二牛拿到这衣服,乐的嘴都合不拢,特别是看到口袋上拧着的腊梅更是爱不释手,甚至都舍不得穿了。
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过年的时候穿新衣服了。每次都是将先前的旧衣服洗干净去穿,哪里穿过这么新的衣服?几个孩子一见顿时都兴奋的喊叫起来了。
蓉娘将石材的衣服放在了他们的炕上,这才分别给六个神爷上香。当山下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的时候,蓉娘也做好了面,这第一碗面先敬石材灶房里面的灶王爷,搁双筷子,放在凳子上,叫做献饭。而后蓉娘又舀了一碗面,给每个神爷像面前开始泼一点臊子汤,算是奉祭了。
随后蓉娘开始给神爷们烧纸,这每件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条。待一切完毕之后,才开始给家里的几个孩子剩面了。
坐在石材的炕上,每个人都高兴的吃着臊子面,孩子们许是很早没吃过这般好吃的东西了,就大牛一连吃了四晚。后来见没擀的面了这才悻悻的放下碗筷露出意犹未尽的样子。蓉娘见状便叫大牛将献给灶王爷的献饭吃了去。大牛一听,这才眉开眼笑的端了吃完。
其实,大年三十就算除夕了,这除夕守岁是必须的,也是农村人最为重视的,必须守夜到午夜。
蓉娘让孩子们穿上新衣服,算是辞旧迎新,以便换来来年的安康福禄了。
随后,石材便将之前买的瓜子,糖果,花生以及核桃取了一些放在盘子里面,大家坐在炕上开始边吃边说话的去守岁,当然,蓉娘是不可以长时间呆在石材屋里的。
她便去自家屋里守岁,而苏攸禾就和大牛哥们在一起。只是,这压岁钱也是必不可少的。
石材将早先就准备好的铜板放在红帖子里面,总共五份,四个孩子各一个红包,蓉娘也少不了的。
至于蓉娘,在收到那绣活钱之后就将红包早早的包好了。每个红包里面包了十文钱。依然是人手一份。
终于,到了敲钟的时候,石材领着孩子们在院子里对着土地爷磕了三个响头。随后,又和大牛放了两挂鞭炮后,这才回屋里休息了。
到了第二天,这便要去拜访长辈了。苏攸禾在这里没有什么亲戚,昨儿常婶过来了,这便心里有数,准备去常婶家里拜访。
穿好碎花的布衣,就兴高采烈的准备去婶婶家里。
不过,走之前,石材叮嘱几个孩子待会儿他要带他们去趟大伯家里。孩子们一听,似乎很不情愿的样子。但是一听爹爹也要去,这才都点了点头。
几个孩子精神劲足,一口气就跑到了常婶家里。
“常婶好。”大牛,阿禾和小猫一见穿着粉红棉袄的常婶就赶紧跪下来磕头道。二牛最终还是因为腿脚不便的缘故没能过来。
“来来来,赶紧起来,进婶子屋里吃点花生瓜子。”说着就拉住大牛和小猫的手,将他们带进了屋里。
果真,屋里新买的竹制碟子里面放了好些零嘴儿。常婶抓了一大把给三个孩子的衣兜里面塞,还嫌弃不够,就又往裤兜里面塞。直到实在憋不下了,苏攸禾才看着四个圆鼓鼓的大口袋道:“常婶婶,够了够了,你不要再塞了。”
“常婶,常叔去哪里了?”大牛见自己的师傅不在,便忍不住问道。
“去外面看村里那些叔叔伯伯下象棋去了。”常婶将手里最后一把零嘴儿塞到了小猫口袋里之后,终于长舒一口气道。
“叔还有这种喜好。哦,对了,不知道常贵哥在不?”大牛在屋子里面扫了几眼,不见常贵,便好奇的问道。
“这孩子,不知干什么去了,昨晚上大过年的,也没回来。我和你叔还担心着。”常婶一听常贵的名字,面上的担忧之色顿时显露无疑。
“别担心,常嫂,常贵哥可能是和那些牙子们出去做生意去了。这可能没来得及告知叔和婶。或许过会儿就回来了。”
“唉,你别提了。那次回来竟然慌慌张张的,好几天都没出去。结果这一出去,竟然就又没了踪影,真是难啊。”常婶说着,又是不住的叹气。
苏攸禾见状,也觉得不好安慰,便道:“婶婶,我们出去玩儿了。下次再来看婶婶。”
“婶婶,我们走了哦。”小猫也说道。
“那就不打扰婶婶了,下次再来。”大牛应和道。
“看你们这些孩子,还在婶婶这里没呆多久就要走了。”
“哎呀,常婶婶,我们可是最爱婶婶了,待玩够了就过来找婶婶哦。”苏攸禾站在旁边撒娇道。
“你呀你。”常婶说着就捏了她的鼻子一下。
“走了。”三个孩子异口同声道。
“等会儿——。”常婶说着,就从炕上的席子下面取出四个红包,道:“婶婶也没什么给你们,今儿你们能来,婶婶已经很高兴了。这四个红包也没多少铜板?你们每人一个,剩下这一个,大牛拿好,回去给二牛。婶婶希望下次来的时候,二牛也能过来。”
孩子们坚持不要,无奈常婶死活不肯,便也图个喜气,就收下来,这才高高兴兴的走了。
常贵的事情,倒真是让常嫂操尽了心,可是谁知,这命有祸福旦夕,人有不测风云,没人会料到大过年的即将发生一件晦气的事情。
正文 第六十五章 登门拜年
快到晌午的时候,石材穿戴整齐,便下了山。手里提了一包糖果,一包饼干,还拿了一包茶叶,来到山下,准备给大哥石青拜个年。
这石青因为身体的缘故,一年四季都爱生病,但是为了养活媳妇和两个儿子,就整日里在那田地里拨弄,却也没做出个什么成绩来,还总是遭受媳妇翠莲的嘲笑,谩骂以及蛮横,心里憋屈,却是无处发泄,就连父亲临死前平分给亲弟弟石材那仅有的四亩田地被媳妇硬是强过来三亩,他心里不乐意,可是媳妇脸一黑,脚一跺,他就真的不敢说话了。
石材心里知道,自己这大哥心眼里对自己好,可是,碍于当时为了给大哥冲喜,娶得大嫂翠莲。便让大嫂对大哥是呼来唤去,平日里虽说没见过几次,可是每次探望大哥,总是见他有口难言的样子,石材就知道大哥心里的苦,说不出啊。
这不,为了让大哥没事了吃几颗糖果润润肺脏,那天跟旗的时候又买了一大包糖果,专门给大哥特地买的。就算平日里不怎么爱去大哥家里。但这大过年的,就算再怎么心里不乐意见到大婶,还是免不了要去拜访的他惦念的大哥的。
下了山,走到东庄口,见到几个孩子和村长的孙子狗蛋,汪郎中的宝贝蛋汪小菲在玩耍,嘴里便吆喝了几句:“大牛小猫跟爹爹去给你大伯拜年去。”
“不去,不去。”小猫撒娇道。
“不想去,爹。”大牛小声回道。
石材走进他们,眉头一皱,“你们这孩子,今儿初一,平日里那见得着你的大伯,这过年了,去看看大伯。”说着看了旁边的阿禾一眼,又道:“阿禾跟着叔也去拜个年。”
苏攸禾一听,这大伯应该就是翠莲家了,便连忙摇头道:“阿禾不去。”
小猫见状,也搀和一句道:“阿禾妹妹都不去,我也不去了。我们在这里玩耍,爹回去的时候叫上我们就行了。”
“不行!一年就这一天可以见到你大伯,你们这不去,你大伯心里会难过的。”看看,这就是石材,总是惦念着别人的好,对于自己的情况却不去掂量。
“不想去,我不喜欢大妈。”小猫嘟囔道。
“走吧,看爹爹为难的样子,只一会儿我们就回来。”大牛看到爹的眉头紧锁,便改了主意,劝阻小猫。
“那阿禾妹妹去,我也去。这样子我好有个伴,省的去了大妈家里没人玩儿。”小猫拉住苏攸禾的胳膊道。
“好好,都去都去。”石材这才舒了眉头,满意的回道。
“拿走吧。”说着,小猫牵着苏攸禾的胳膊就走了。
“喂喂喂。等会儿回来和我们玩耍啦。”汪小菲在后面冲着小猫的背影喊道。
“才不和你玩,你老欺负我们。”小猫背转过身子,冲着汪小菲坐着鬼脸,不满的回道。
“谁欺负你了。”汪小菲看到小猫的样子,不解的回道。
“就你欺负我们了。”小猫说着,还吐了吐舌头,以示不满。
“阿禾,阿禾,你也记着找我们耍啊。”狗蛋追上几步大声喊道。
“知道了。”苏攸禾也回应着。
狗蛋一听,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却又洋洋得意的对着汪小菲一笑,道:“看看我这小媳妇儿,对我多好。”
“去去,人家那哪是你小媳妇儿?她们都是我的小媳妇儿。”汪小菲这么一说,周围的其他孩子也跟着起哄起来。狗蛋脸一红,便扑向汪小菲。那汪小菲也不是吃素的,平日里被汪郎中娇生惯养够了,才不管狗蛋是谁家孩子,只觉得自己受了打,也就狠狠的揍起狗蛋来。
这不一会儿,两人就打起架来。
石青家在东庄的中间,是一院老庄子,也是石家的祖宅。
听说当年石材的曾曾祖父还是一名当官的。不知道官小不小,可是进了石青的院子,苏攸禾这才发现,比起村长家里和常婶家里,这石材叔的祖宅应该居于两者之间了,或者说,仅次于村长家,比起常婶家倒真是宽敞好多。
最重要的就是石青家里竟然还有院墙,只是门旁处缺了一个口子。这在桃源村里面,几乎是很少便有的事情了。看来这石材叔的祖辈儿还算是有钱的主了。
直到后来这祖屋归石材一家之后,苏攸禾才听石材叔说起这老宅子的事情。
原来,在石材叔曾曾祖父那一辈儿,打仗是常有之事,几乎每年都是颗粒不收,路上一路走过去竟然处处都是饿死的人,让人无不潸然泪下。而石材的曾曾祖父就是这些即将饿死的人中的一员,看到挺着大肚子的媳妇,他便一狠心,卖身军营。谁知,许是运气的缘故,他一进军营便不打仗了。这手里拿着官家的钱,还因为保国,他们那个营的人都有封赏,而石材叔的曾曾祖父就得了一个千户的名头。虽说不大,可是也毕竟是个官儿,在百姓的眼里,那就是很厉害的人了。
这些官兵们也就在桃源村落脚了。
这屋子,就是当时上面封赏给石材叔曾曾祖父的房子。这不,外围的墙还是用泥胚砌成的,倒是坚固,一直没倒过。可是,到了石青手里,就不行了。毕竟石材叔的爹先前还是个教书的,这有些积蓄,修葺了一下祖屋。可是石青自从住到里面之后,哪有闲钱收拾屋子的破败。结果,暴雨的时候,外面门口的地方因为安着门的缘故,长年累月的被推来推去,一下雨,就倒塌了一片子,也就是苏攸禾看的情景了。
石材敲了几下门,见没人应答,又见门虚掩着,这才推门进去。
屋里锅灶都是一片冷清,哪有过年的气氛?
石材纳闷,带着三个孩子穿过走廊旁边的柴房,又过了灶房,路过西边的三间屋子,这才到了东屋门口。
一般以东为大,石青就在东屋和媳妇住着,两个儿子一人一间屋子。若是石材的爹爹活着的话,东屋本是爹爹住的,而西边的最边上的屋子是石材的,剩下两间才是结了婚的大哥和大嫂的。可是,这没了爹,也就被赶了出来。因此,当石材熟门熟路的走到东屋的时候,心里不免泛起一阵酸。
推门,一个茶杯‘啪’的就落在了石材的脚下。吓得身后的三个孩子立马闪开,倒是石材,因为急着见到大哥,这茶杯里面的热水一下子就溅到了黑色的缠脚鞋上,烫的他眼泪差点就流了下来。
但是石材还是在护住脚的同时,抬头看清屋内的情景。
(手里有票票的亲们,请投上几张,多谢了哦^_^。。。)
正文 第六十六章 不孝之子
好热闹的一番场景,顿时让一向木讷的石材火冒三丈。
“玉眀,玉柱,你们在干什么?”石材顾不得脚上的疼痛,立马冲过去,拉开正在扭住哥哥石青的两个侄儿,冲着他们训斥道:“干什么?怎么对你们爹动起手来!”石材本身力气就大,身材也是人高马大的,这胳膊有劲,左右一挥就将两个侄儿推开,按住哥哥石青道:“哥,你没事吧。”
石青此时身子正在不住的颤抖,双手抓住石材的胳膊,脸色竟然苍白的可怕,脸嘴唇都毫无血色。这让石材不禁心疼起哥哥来。见哥哥不说话,石材又问了一遍。石青这才抬起头,眼睛上一块青色赫然入眼,右脸颊处五个手指印更是清晰可见,其中一条指印处竟然还隐约冒着细小的血迹。因为站得近,石材将大哥面上的一丝一纹都看的清清楚楚。
不禁心里再度冒出火气来。
“你们这是干什么?把我大哥怎么了?”石材的声音浓厚,底气洪蕴,声音更是带着怒气,似一道巨大的响雷砸下来,让站在旁边的玉眀玉柱以及翠莲都是呆怔半天。倒是翠莲反应的快,登时回道:“这是你大哥刚刚撞在门槛上的。”
“那玉眀玉柱刚刚在干什么?”石材一字一顿的问道,语气冷的人心里发寒,眉头更是紧皱不已,眉心处都出现一条深深的竖纹来。
翠莲何曾见过一向尊称自己大婶的石材这般表情和生冷的语气,身子感到发麻,但还是硬着头皮道:“你大哥这不是撞到了吗?他们两个去扶扶。”
“扶人用得着将大哥的手反绞在身后吗?”石材依然皱着眉头,边扶大哥坐在炕沿上边说。
“没有啊,要不你问问你大哥。”翠莲说着瞪着石青,眼睛里面含着警告,道。
石青一眼看去,身子又是一抖,满是老茧的手忽地握住石材的双手几欲哭起来,却最终还是说道:“这不小心撞到了,两个孩子帮忙扶了一下,结果被你给看见了,没什么,唉,没什么。”语气软软的回道,叹气不断,让石材心里再度泛起酸来。
待大哥坐好后,这才站起来,对着大侄子说道:“玉眀,你也不小了,听大婶说今年也在不停的相亲,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能对父亲动手呢?”
“娘让我……。”玉眀正要回答,翠莲立马抢先道:“大兄弟这是不相信你大婶我了?”
“石材一向敬重大婶,望大婶还是好好对待哥哥。今儿是碰巧看见了,也就算了,毕竟都是一家人,再说,今儿大过年的,家里发生这种事情,也是不见彩的,若是外人见了,准说是大婶联合着两个侄儿打大哥,这丢了咱们的老石家的脸面不说,若是大哥被打出个三长两短来,我这个做弟弟的第一个不放过她!”石材说完死死的盯着大婶翠莲。
平日里石材总是谦虚有礼的样子,从没和翠莲说过硬话,今儿这一番话,愣是生生的让翠莲心里开始害怕。
“这说的是哪里的话?两个孩子平日里总是听你大哥的话,看这大兄弟说的,我们这可是一家人,怎会做出这般事情呢?”说着,便对着旁边的两个儿子使了一个眼神,继续道:“你们这两个崽子说是不是?”
“是啊,叔,刚刚你看错了。”玉柱看到母亲的眼神,立刻会意,机灵的应道。
“爹爹,今儿大过年的,我们是来看我大伯的,爹爹莫要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