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别了讲坛-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学前体育教研组长,一星期就带两个班初中体育四节课;徐光文、冯长伟、杨丽华于2005年9月调入西湖中学;石德厚、曾小红依然是西湖中学的“借调”教师。
西湖中学其他人和叶县其他学校的“借调”老师,其生存状态可想而知。多是像薛大勇一样,住在城关,回乡下上课,所带课时均为三五节不等。在吴雁南几个富农镇老乡中,叶家宝带两个班美术四节课,秦明阳带主科数学,一个星期也只是一个初中班的六节课,两人多数时间是呆在城关,同时在私立中学兼课。
浪费,一边是惊人的师资浪费!我们再看另一边。2005年招调进城的老师,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农村中学老师。完全中学的还好,但也有一些压根没带过高中的,还有一些中途接班,与学生关系很快陷入僵局的。尤其像金成龙那样的,据说他的走,一方面因为上海的工作和家庭,一方面和在西湖中学教高中语文力不从心有关。当然,他的出门,绝无后顾之忧,不像吴雁南、江远明必须辞职,因为他是“研究生”。我们这里也不是特意要指责他的两个叔叔,因为,在某种体制和政策之下,我们不可能度绝某种事情的发生。
叶县在招调考试之后,对在职不在岗人员做了一次大手笔的整顿,但以金成龙、黄大贵为代表的弄虚作假者,丝毫不受影响,因为他们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于是,叶县对在职不在岗人员的整顿,也就只局限于曾在城关高中一度成为中流砥柱的吴雁南们,唯一的结果是把真正的教育者逐出了真正的教育。
但是,遭受了最大伤害的,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莘莘学子。八月份,吴雁南从市电视台何涛何记者那儿得到消息:因为高考空前糟糕的本科达线率,叶县成为全市重点批评的一个县。叶县教育主管单位又对叶县城关几所学校作出了通报批评,同时,准备今年再进行一次的面向全县农村中学招调教师的计划也匆忙取消。叶县的高中教育走进了一片荒草地。
这就是政策,我们不能不肯定政策制定者的初衷也许是好的,于公,他们想造福一方百姓,于私,他们想留下有口皆碑的政绩。但就教育方面的人事体制来看,他们失败了。他们失败了,可以进行新的尝试,但是失败的园丁们呢?但是,失败的学子们呢?
吴雁南一直在心里希望这样的结果出现,因为他有这样的预见,好让这一结果证明自己在叶县工作五年的价值;他同时又不希望这样的结果出现,毕竟叶县有那么多孩子,他的几个姐姐的孩子,比如小玉,他们都要在叶县教育的光辉下成长。如果叶县的教育只有阴霾,那么岂不会夭折更多的花朵?
大家一定想知道远在北京的芮敏现在怎么样了吧?她和吴雁南也有一些联系,她告诉吴雁南,她的丈夫的书已经完成了。他们对教育体制改革的见解很深刻,结合了方方面面的因素。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教育政策不论看上去多么美好,但首先不能伤害真正的园丁和无辜的孩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