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疲劳之城-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文
第一回 李大文存款记
    李大文是个老百姓。做点小生意,这个月月结赚了两千三百三。开始担心这个社会治安的不稳定因素影响到自己头上。便顶着烈日跑到四大国有银行之一存人民币。
还好,银行里有空调,马力强劲,比一般商场都凉快。空调开得大,是一般公家单位唯一的好处,不过,这个好处主要是用来安抚客户不满的情绪导致的烦躁心情。如果这些办事机构能让黄振龙(凉茶连锁企业)开在里面,一定比大街上的黄振龙生意都要好。
李大文排在见尾不见首的队伍里面,翻阅自己的存折,回忆一笔笔流水帐出入的原因,沾沾自喜,因为存上这两千三百三,他的存款就到达三万。这个数目啊,即使马上离开广州回乡下,不劳动也能生活四五年。
他一边算帐,脚步一边在后面队伍的催促下缓慢挪动。半小时过去,始终举步维艰。
李大文倒不急,他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春运时期买火车票回老家,他和老乡在火车站排队一宿,轮流睡觉。相比之下,这些只是小状况。
可是见尾不见首的这条神龙突然不移动,并不断在抽搐。因为神龙之首的存户和营业员吵起来,女存户声泪俱下地控诉男营业员坏了她的急事。神龙之尾的女存户和女存户又就排队先后顺序问题起了争端。
李大文并没有因为这么糟糕的环境和气氛破坏存款数目到达三万引起的春天般的好心情。
他见队伍不前进,心想反正站着也是没事,就拔出一根香烟抽起来。红塔山新势力。十块钱一包。心情一般时,他只抽七块钱的红塔山。
前半支烟时,保安在队伍后头调解和制止存户间的纠纷。后半支烟,保安来到他面前,打算严肃地批评和制止他在公共场合的不文明行为。
保:这是银行,请你马上出去外面抽烟。
李(笑嘻嘻地向保安递上一根香烟):这里凉快,大家都一起在这里抽得了,何况我这一出去,又要多排一小时的队。
保(接过香烟放进胸前的口袋里):我工作这么久,从来没见过有人在这里面抽烟。请你马上出去!
李:我文化低,但也知道凡事总有个先例。反正我站着排队也是闲着,你们办事也不利索一点,害我烟瘾犯了,你看我也不是一进门就抽烟吧。
保:(耐心地教导)你污染了这里的空气。对其他存户影响是不好的。
李:没事的,我买火车票排队时也是可以抽烟的。
保:可那是露天,这是室内。
李:你们银行这么多钱,怎么就不买个好点的排气扇呢?
讨论之间,香烟已经熄灭。李大文说:“那好那好,我不抽了”。掐灭烟头,放在自己胸口的口袋里。
半小时后,李大文终于来到神龙之首,从裤袋里小心地掏出两千三百三,连存折一起交给营业员。
营业员留心地帮他数钱,他从烟盒拔出一根烟,在柜台防弹玻璃下面的凹位递了过去。
李:来,同志,我看你也工作了一下午,辛苦了,抽根烟提提神。
营(把烟从凹位递出来):对不起,我们工作时间是不能抽烟的。
李(把烟从凹位递进去):没事,你在那里面抽,有玻璃挡着,也不污染这外面的空气。
营(坚决):确实不能啊,我们经理看见我们在柜台抽烟,是会处罚我们的。
李:没事,你们工作效率这样都不被处罚,还有什么可被处罚的。
第二回 李达闻交通意外记
    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李达闻最喜欢凌晨三点。因为在这个人满为患的城市里,这个钟点就像没有窗户的厕所里的一道排气扇,让人勉强喘口清新空气。
往往在这个时间,他会开着月供的车子在城市里四处游荡。听着网上免费下载的音乐,挥发着公司报销的汽油。
根据无常的心情,他或许会在某一间通宵营业的场所边停下车,进去做消费者。可能是酒吧,可能是酒店,可能是桑拿,也可能是网吧,甚至是24小时便利店——买份杂志和一些零食看上个把小时。
某凌晨三点,李达闻在城市郊区漫无目的的驾驶,为了驾驶而驾驶。
突然,他中止了汽车的前进,正前方狭窄的道路上有两架汽车的驾驶员在吵架,堵死了能前进的通道。一架是漂亮小汽车,驾驶员是个衣冠楚楚的干瘦凶恶中年男人,旁边坐着个漂亮风尘的女孩子。另一是架大货车,那驾驶员是个大汉,场面上却被对手压得毫无还口之力。
李达闻被他们挡住自己的道,不能前进,心中郁闷。就打开车窗,听他们什么时候吵完。
原来是小汽男和小汽女一致要求大货男马上赔款现金两千,大货男不干,他说他身上既没有两千现金,也没有手机呼叫交警到现场。小汽男女却坚决要求私了,不叫交警。还扬言要打人。大货男也生气,但没有下车和小汽男动手。
这个时候,也没车往这偏僻的地点开来。纠纷者就这么耗着。旁观者李达闻,却越来越急了。
李达闻的车子静止了45分钟后,他见事态无进展,下车了。他希望能调解这场纠纷,做见义勇为的好市民,维持城市交通的良好秩序。
他绕过骂骂咧咧的小汽男女,向大货车走去,本想借个手机让大货男报警。
他叫了声师傅,大货男伸头出车窗,在黑夜中,两人心中都是一惊。
原来这个货车司机就是李大文。
第三回 李达闻李大文巧遇记
    在这座城市里,庞大的人流每天都在涌动,在海陆空客运站输入和输出。每小时,这些客运站都以急剧的速度大量吞吐一个个乘客,只因为他们拥有一张票的编号,并不是因为他们有抵达某地或离开某地的动机。
今天的李达闻,人模人样,洋装洋车。翻开他的历史,也曾经在拥挤的火车上站好几天才抵达这城市。对于这城市,他只是个来客。若然日后混不下去,就叫做过客。
他来自好远的一个省一个县一条村,来本市的一所名牌大学就读,咬紧牙关把中国枯燥的教材深印在脑海里。作为优秀的学生,他顺利地在一家地球五百强的外资企业就业。
他在故乡时,有个爹。他爹有个亲弟弟。他爹的亲弟弟有个亲儿子,叫做李大文。李大文比李达闻大六岁,自小不爱读书,爱做家务和农活。也爱替李达闻报复欺负他的小孩。
李达闻还记得,李大文很年轻就匆忙地跟随南下打工大潮离开了那富裕不起来也饿不了肚子的乡村,偶尔寄信回乡。在李大文离开三年之后,李达闻也考上了大学。
李达闻见是李大文,心里又惊喜又奇怪,真是个“不见五指夜,荒郊遇故知。”可是后面的小汽男女还在乱七八糟大骂和胡乱堆砌论据。他急忙打眼色示意李大文不要作声,说认识自己。
他掏出手机,给了李大文。又向小汽男女走去。
李达闻说:那师傅确实要叫交警来。我叫他先等等,你们两位没有喝酒吧?
小汽男女听这话确实愣了一下,李达闻暗自得意,心想正所谓:“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车在凌晨漂,那有没喝酒。”这对狗男女三更半夜,欲行不轨之事,必先找酒精或迷幻药物先催催情。自己开车不小心还想吓我哥赔钱。
小汽女急着说:算了算了,你叫他不用打电话了,已经挡住其他车辆的道,这影响多不好,我们也不继续跟他纠缠不清了,明天找保险公司赔算了。
小汽男说:好,给面子你。。。你你这位先生,我就不。。。不不跟他算这一。。。笔帐,老子记下他狗日的车牌,等着瞧。。。。。。妈的,耽误了老子的好。。。好事。
小汽男并没有用手机记录李大文的车牌,开动汽车,绝尘而去。
李达闻目送小汽车远去,就上货车跟李大文说话。
还没寒暄,李达闻就问李大文:“哥,怎么你这年头也不配备个移动电话,你看多不方便,遇上吵架的还没事,遇上贼也方便报个警吧。”
李大文说:“我有手机,还是三星的,不过这电话不能打,我晚上十点多才喝了三两白酒,估计还没散,警察来了麻烦就大了。”
第四回 李大文李达闻进餐记
    改革开放是春天的故事,春雷春雨,过后遍地开花的,是无数的商业符号。在欧美架构了过百年的品牌都纷纷在十年内以剧烈的广告攻势占领了中国人的生活、视野、意识。而中国的品牌也迅速以火箭的速度发育,各领数年的风骚。
前两年流行一个词语:格调。格调是个大问题,有文明以来就为风雅及附庸风雅之士茶余饭后所正视。低级趣味就是饱暖思淫欲,高级趣味就是饱暖思格调。
在格调的培训下,消费者们热衷于接受商家教育自己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卖可乐球鞋的教你要热情奔放,卖洋酒豪宅的教你要优雅时尚,卖白酒的总是在大声吆喝,教你做个豪迈的男子汉,多灌几两。
人贱如草,风吹便折。
每个人每天每刻都在变化,即使植物人一动不动的也在衰老。几年间,李达闻已经从刚来大城市的穷学生变成一头大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同事们总是说他是金领。他总是说,哪里哪里,我是“淫”领。
他的直属上司是个德国人,下班后总是拉上他去吃高级的西餐,听高雅的交响乐音乐会。一来是赏识他,要多跟他谈工作上的事。二来也为了生活上有个翻译,避免在大街上给中国人贩子用个麻包袋打包,卖到农村里做农活,或者给中年未出嫁的女人做丈夫。
开始的时候,李达闻还在交响乐音乐会上睡得死去活来,鼾声如雷,连乐队的指挥一场下来都为这不协调的声响侧目好几次。不过耐不过上司的长期薰陶,他最终也喜欢上了这门艺术。逐渐蜕变成一个高雅的人。常常也和上司和上司的朋友讨论些贝七柴三拉二的意境。
凌晨解围后,天也快亮了,李达闻匆匆约好了李大文,晚上下班后一起吃饭,再详叙离别之情。地点定在李达闻公司附近的一间高级西餐厅。这里是李达闻和他上司常来的地方,有威艾屁卡。可享受折扣优惠。同时,李达闻也想帮他堂哥开回洋荤。
晚上李达闻按时赴约,刚坐下,就接到公司的一个电话,某女文员说有个文件要他回去处理一下。李达闻就马上回去了一趟,同时电联李大文,说他刚好有点急事,要比约定时间推迟十五分钟。
二十分钟后,李达闻回到西餐厅,李大文已经在那,看样子仔细梳洗过,干干净净,穿着崭新的中档衬衫,比工作的时候整齐多了。
李大文一看见李达闻就抱怨:这地方太没意思了。
李达闻说:怎么了?我平时天天来,这地方还可以啊。
李大文说:我一坐下来,服务员就特热情地问我要吃什么,我顺口点了几个平时爱吃的菜,她说没有,她们这里是西餐厅,不炒中国菜。我说那好吧,你给我来个汉堡包吧,里面有个鸡腿的。服务员还是说没有,说对不起。我说别对不起,不用对不起,等会我朋友来了再点菜,我看不懂你们本子里面的英语。
李达闻笑了:这西餐厅没有汉堡包,麦当劳那叫快餐不叫西餐。
李大文奇怪了:麦当劳不是西餐?站在门口那红头发的怎么看也不是中国人吧。
第五回 李大文李达闻进餐记二
    风卷残云,由于不惯使用西餐刀,李大文把叫做牛扒的一大块牛肉鲸吞下去。然后语重心长地说:兄弟,家里大家怪想你的。
李达闻的心脏像汽车高速通过减速带时一样震了一下。他喝了一口果汁,思绪陷入回忆之中。
李达闻上大学的时候,虽然不至于饥寒交迫,经济条件也不允许他每个假期都回去遥远的故乡,支付昂贵的旅费,即使学生票对当时的他来说也是奢侈的。整个大学期间他只回去了两次。
就业的第一年,工作尚算轻松,他第一次买卧铺票回到故乡所在的省,再颠簸好几个小时的汽车,才回到村子里。他行李还没放好,村长带着几个村干部就尾随进来。李达闻诧异,想村委会现在是不是有专门的哨兵站岗,监视鬼子进村的,消息居然比搜索引擎还灵通。
村长一见李达闻,就兴奋地勾肩搭背:“哦,长这么大了,生长发育啊,生长发育啊。”又对李达闻的老父说:“光耀门楣啊,光耀门楣啊。”李达闻的老父说:“哪里哪里,村长太抬举了,还是小孩子,读几年破书,在社会上一点成绩也还没有,千万别把他给夸坏了。”村长满脸堆笑说:“名牌大学啊,达闻那学校,报纸上也是经常报道的,现在一毕业,在社会上,就是精英了,将来出人头地,要支持家乡建设啊。”
李达闻脸上陪笑,心中冷笑,暗想:什么社会精英,现在社会上,精英比精子还多,比阴毛还平常。还叫我支持家乡建设,你们贪少一点,什么都建设起来了。
李达闻还记得离家起程的时候,村长也来了送他。给他回忆中对严慈父母故乡热土的留恋之情离别之景平添上两三分的厌恶,成为不和谐的元素。
就业后,李达闻步步高升,工作也渐渐繁忙。工作时间忙工作,休息时间忙应酬,有时间死没时间病。确实有点空闲的时候,德国上司也空闲了,要李达闻陪同着去游山玩水,品美食,闻雅音。要是推搪他吧,万一他找其他同事玩,和其他同事关系密切起来,和自己疏远了,又是一个不利的后果。
于是,这几年间,李达闻有事也奔忙,无事也奔忙,还真的抽不出几天回家乡。打电话叫家中两老来享几天清福,他们又死活不肯来,说在电视上看见城里满街都是车,已经害怕极了,来了会把胆子吓破。
李达闻喝了口果汁,对李大文叹了一声:“人浮于事啊。”也不管李大文懂不懂这句成语
第六回 李大文之恋
    李达闻沉重完,又轻松地对李大文一笑:等你结婚吧,届时我必须回家参加你的婚礼,即使发生战争死亡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也阻止不了。
李大文听得懂这个笑话,却并不轻松地还以一笑,他开始沉重了,他吞了一大口可乐,点起一支烟。
香烟弥漫,在空中如舞姿一般缓缓扭动,然后消散,无影无迹,污染一方的空气。
香烟是邪恶的,无益处的,腐蚀健康的,像影子一样跟随着广大烟民。人类总是不理性,小害如香烟,大害如赌博吸毒,总是无法根治。李大文一天抽一包半烟,三十支,约三分钟一支,香烟燃烧的九十分钟,是他一天里最轻松写意的时刻。李大文一直反复尝试戒烟然后宣告失败,就像他一直想忘记那个糖衣炮弹一样的女人忘记不了。
李大文刚离开家乡后,来到这个大城市工作,进了一间私营工厂当工人。
对于那个年代离乡别井的打工仔打工妹来说,工作之余和同事谈谈恋爱,是枯燥的生活和有限的经济下比较适合的事情。现在,则可以到网吧打打网络游戏。
李大文和厂里比自己小三年一位女同事好上了,每天晚上都乘着月色,在工厂附近的公园草地幽会,说是幽会却也不幽静,附近也几乎是挤满了其他的情侣,嘻笑声呻吟声吵架声哭泣声此起彼落。在后来李大文回忆里的环境,并没有其他这些滑稽的布景,只有天上皎洁明月地下幽幽绿草和他曾经深爱的意中人。很可惜,意中人只在意中,不在身边。
感情事业两得意。当时李大文凭借自己的勤劳和肯开动脑筋,在工作之余也密切留意社会上的商机,比如卖假发票,倒卖火车票,帮人弄身份证炒股之类。迅速地拓展了自己在本市的人脉和营业范围。人往高处走,当他存款到达三万元的时候,他辞职了,离开了那个月薪几百的职位,另觅高枝。他女朋友也辞职了,她的高枝就是他。
双双收拾了在工厂宿舍的行李,他们搬进了自己租的房子。告别了在野外风声鹤唳地缠绵的生活,开始了在私人空间任意放肆地享乐的二人世界。
好景不长,所以古人叹息良辰美景奈何天。后来李大文总是遗憾他们纯真懵懂的爱情开始于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就像大旱天里的庄稼一样容易夭折。
女人脱离了生产战线后,便逐渐沉沦于物欲里面。每天不把她所认识的所有牌子的专卖店巡逻完晚上就意兴阑珊,就连那个也不来劲。身上的时装档次从几十块进化到几百块,并密切留意上千块的,常常要求李大文代购。起始,李大文还发自内心去竭尽全力满足她的种种不合理要求,后来吃不消了,但出于多方面的考虑,还是一再满足她。
李大文想:不也是个劳动妇女出身嘛,怎么就迅速腐化了。
在良好的经济气候下,李大文的收入继续逐渐提高,但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的只有他女人。并且还在继续抱怨。因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李大文谋生的速度总是赶不上他女人虚荣心的膨胀。
于是矛盾日益升级,如同点燃的引线上的火星,朝糖衣炮弹的火药奔去。
女人越来越不温柔,总是为点小事吵得鸡犬不宁,然后一摔门花枝招展地上街游行,留下李大文在家中环顾四壁,慨叹本以为同居生活是温柔乡,谁料还不如当初花前月下的野鸳鸯。
某一天,日落而息,李大文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等着他的是空荡荡的小房子,还有女人留下了和一张纸条,用他的存折压着,李大文读了纸条,又看了存折的余额,骂了声:“妈那个逼,婊子。”滴下几滴泪。
纸条上写:对不起,我和别人好了,拿了你的钱,就算是跟了你这么些年的报酬,咱们两清吧,你也不用太伤心,找个比我好的姑娘。
存折里显示今天取出五万四千五百元,余额三百元。
哭了几分钟,李大文呆坐着看电视,不停地转台,直到夜深。
有点饿了,厨房里没有剩菜,只有昨天的剩饭,冷的。
李大文捧着一大碗冷饭吃了起来,没菜,他点了一根烟。吃两口饭抽一口烟,把饭大口吃完。
第七回 李达闻之恋
    在中国,上档次一点的西餐厅总是请人来弾钢琴,摆着庄重的架势,弹一些轻佻的情歌。其实各种乐器应有各种乐器的用途,否则世间有一种乐器已经足够,轻佻的情歌,找架电子琴来弾就好了。用二胡拉《马赛曲》(法国国歌)只能是滑稽,只能是恶搞,只能是煮鹤焚琴。
李大文在轻佻的钢琴情歌里给李达闻讲了他那个恋爱故事,平淡得像李达闻面前已经喝完了的果汁。果汁只剩下残渣和在融解的冰块,李大文的故事也只剩下回忆和慢慢好转的伤势。
故事简单,三言两语可以说完,只有面对面可以观察到的悲伤真实无比。
既然如此,李达闻也开始向李大文打开心窝,倾吐心声,讲述自己的故事,述说一个真实无比的个案。况且,他这些心里话也没人说去,说是交游广阔,可平时拱手作揖,高谈阔论的,无非也只是些泛泛之交而已。
李达闻的家乡和这个城市,隔着长江和黄河。来这个城市入读大学时,是李达闻第一次出远门。即使他连一个座位都没有,还是兴奋无比,沿途留心地听着列车的广播,注视窗外的风景。只见历史和地理课本上学到的壮丽山河在火车两边飞逝而过,多么优美怡人。
火车抵达本市后,李达闻跟着到站的乘客们来到火车站的广场。他吓呆了,想:这么多人,原来中国真的有这么多人,随便一块小地方就能挤满人。
人潮涌动,来回穿梭。李达闻在找来接他的那个学校的牌子,四顾茫然。发觉周围的行人也是眼神也同样地茫然,脚步匆匆,神色惶恐。突然,有几个衣衫褴褛的少年,抢了一个中年女人的背包,飞奔逃去。女人呼救,无效,坐在地上嚎啕大哭。经过的群众大多看了一眼,便加快了脚步,害怕危险还潜伏在他们左右。李达闻怀疑地看了看广场上几个大字,确认自己没有下错站。涉世未深的心在想:“这就是这城市真实的一面吗?怎么和课本和媒体所说的都不一样?‘
这些年,无亲无故,他孤单地在这个都市拼搏。火车站的回忆和他每天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密集的高楼,堵塞的交通,无孔不入的广告。总是作为一种麻木的寒凉的感觉,包围着他。
他也曾经在这个城市里内心充满温暖开怀地大笑。那是他和于芸恋爱的时候。
于芸是班上第一个对他微笑的女生,也是这个城市第一个对他微笑的市民。在第一学期的某一堂课下课的休息时间里。李达闻看见于芸对他微笑了。这微笑让他首次滋生起一种恋爱的感觉,他希望这个女同学也和自己一起堕进这种感觉,天天对自己微笑。在和同室的同学精心的策划下,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李达闻终于追求成功,在这个过程中,李达闻掌握了写情书、唱英文情歌、弾吉他等等各种技能。对于他来说,是不容易的,因为他还得兼顾学习,让奖学金落入自己羞涩的囊中,补助拮据的生活。
虽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人的审美观都不一样,但男生们都公认于芸是班上综合条件最好的女生。按追求者算,她不出前五。按成绩算,她不出前五。按家境算,她父亲是本市某局级干部,看来也不出前五。
像于芸条件这么好的女生,还品学兼优,实在不是一件高概率的事情。李达闻也常常在心中暗想:如果我家也像她家条件那么好,我是必定没有这么好的兴致来读这些骗分数的教科书的。
于芸也欣赏李达闻,他身上有种涉世未深的纯真,连学生会都不参加,因为不热衷搞人际关系。她自小在干部家庭长大,家庭生活就是官场微缩的投影,她爸爸是实权单位的,家里经常有备上厚礼来家里拜访的客人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