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风暴-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子仪想起那rì之事,还是心有余悸,不过她抿着嘴笑了笑,谢过周皇后的关怀,一时之间,气氛有些尴尬了。
    周皇后不知道该怎么样同这个看去质朴而满是卷气息的姑娘说话,她此前接见那些贵妇人的说辞。显然在她身用不着的。女人家最容易拉近距离的,是互相讨论自己的孩子,这也是无法开口的话题,毕竟方子仪嫁与俞国振才只是几个月的时间。
    沉吟了一会儿。周皇后问道:“子仪,听闻桐城方氏多出才女,不知你在家中读哪些籍?”
    方子仪对这个问题有所准备,罗列了一堆她在看的,其中并无女诫之类让周皇后耳熟能详的作品,倒尽是《徐霞客游记》、《物理小识》、《生灵纲目》、《天演进化论商榷》之类的作品。
    “其余几本。本宫倒也听过,唯独这《生灵纲目》,不知是何也?”
    周皇后也是个爱读的,她所提的问题便问到了点子。方子仪jīng神一振,笑着道:“这《生灵纲目》乃是道人癸泉子所著,他曾随前太医院太医李时珍编《本草纲目》,专著医道数十载。乃有此文。生灵纲目将世生灵分为动物、植物两大种……”
    癸泉子的《生灵纲目》放在后世,还是非常浅陋甚至错误百出的著作,但此时却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而且其中俞国振出力甚少,只是在与癸泉子闲谈时,觉得他可以模仿《本草纲目》将天下所有生灵也分门别类梳理一番。癸泉子花了两年时间,总算完成了这部作品的第一卷总纲,目前市面尚没有卖,只是俞国振先印刷了些,作为家卫的业余读物发放。
    “竟有这等说法,这动物与树木,同属一源?”周皇后听这个倒是很有兴趣,她再贤淑,可后宫之中的生活还是比较无聊的,不仅是她,在她身边的小媺娖,也听得津津有味。
    方子仪心中一动,想到一件事情:“娘娘,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臣妾此次来,为坤兴公主殿下准备了一件小礼物,如今就在外边。娘娘可亲眼辨析,这《生灵纲目》总纲的说法是否正确。”
    周皇后听得是一件小礼物,正犹豫是否收下,朱媺娖先拍起小手叫好来。她也从周皇后身边跑到了方子仪身边,扯着方子仪的袖子连声道谢。这小模样儿,让方子仪想起子柠小的时候,对她更生好感。
    至少这位小公主身,并没有天家贵女的那种傲气,周皇后教育得非常好。
    不一会儿,小太监将礼盒搬进来,放在一小几,方子仪请将门窗尽数打开,这样光线就好一些,然后将那礼盒里的东西搬了出来。
    这东西,就是一架显微镜。
    在花费了大量时间研究出透明玻璃之后,玻璃产业就是俞国振重点研究的一个方向。这个时代,这可是独家生意,即使是欧洲人,也无法在大明与新襄进行玻璃制品的竞争。而且俞国振也很清楚玻璃产品在军事与科研的价值,比如说望远镜,再比如说显微镜。
    “这是什么?”朱媺娖看到这个由钢铁和玻璃组成的东西,好奇地问道。
    “这是显微镜,是我家相公造出来的。”
    方子仪很是自豪地说出“我家相公”四字,周皇后抿嘴微微一笑,果然,那个俞济民倒是个谈话的好话题。
    “显微镜?那是啥用的?”朱媺娖满脸都是不解。
    “就是将小的东西显得大来,这座显微镜,可以将东西放大一百倍!”
    “啊?”周皇后的好奇心也起了,她有些惊讶。方子仪肯定不会当面骗她。那这个由一些铁管和部件组成的小玩意儿,真有这样神奇的妙用?
    方子仪向周皇后道:“娘娘,请遣人摘一片树叶、取一根发丝来。”
    不一会儿,便有人从御园里摘了一片树叶,而发丝就更简单,直接从一个小宫女头摘下,吓得那小宫女瑟瑟发抖。方子仪将树叶放在了显微镜下,调好之后。对朱媺娖道:“公主殿下,你来看看?”
    朱媺娖倒是很想过去看,但周皇后却拉住了她,略有些担忧地道:“这东西……可有危险?”
    “娘娘请放心,且看臣妾试用。”方子仪凑到显微镜那边,看着衬在铜板之的树叶,放大一百多倍之后,那树叶极为清皙,就是细胞都能观察得到。方子仪虽然看过不只一遍了,但每每看到之时。都还是忍不住目眩神迷,感叹造化之玄妙。
    每当这个时候,她就非常庆幸,自己嫁给了俞国振。若不是俞国振。她哪里看得到这么玄妙的微观世界?
    见她试用并没有什么问题,周皇后还是让一个宫女前去试看,那宫女小心翼翼凑去后,然后惊呼出来:“真……真的,好大!”
    这一次朱媺娖再也按捺不住,她挤开小宫女。自己搬了个锦凳垫着,爬了观察台。旁边的宫女太监们慌忙将她扶住,但这时她已经凑到了显微镜前,哗地惊呼不断了。
    这座显微镜,原本是荷兰人虎克发明的虎克显微镜,而此时虎克才四岁,俞国振便将他的伟大发明夺了来。虎克是如何制造出镜片。一直是不解之谜,以当时的磨制技艺,他根本不可能制造出如此jīng巧的镜片,俞国振恰恰知道他的秘密,他无非是利用了熔融的玻璃液自身张力。知道这个原理,多做几百次试验,自然就有了现在的镜片。
    朱媺娖看得欢呼不停,先是看树叶,然后看发丝,再然后摸着什么都往显微镜下塞,甚至连自己的小手也塞去试了一试。听得她大呼小叫高兴无比,周皇后对方子仪的好感更是大增,她自己也忍不住凑去看了看,然后极为惊讶地道:“俞济民当真是巧手,这样jīng妙的东西,他竟然也能制成!”
    “其实说穿了也就没有什么神奇的,如今番人在海航行,多用千里镜远眺,据闻军中也有用此物。显微镜不过是依着这个原理而制,当不得娘娘如此夸赞呢。”
    尽管俞国振被夸让方子仪非常高兴,但她还是很冷静,她知道巧手固然可以让人赞叹,但在某些时候也会变成惹祸的原因。比如说,若是有个老顽固以木匠皇帝天启旧例,说这是奇技yín巧会引得天子玩物丧志,那么自己这次送礼,不但没有帮助俞国振结好皇族,反倒是惹来祸患了。
    “哇,水里好多虫子!”
    周皇后听出了方子仪话中的意思,正一笑yù言,突然听得朱媺娖嚷了起来。原来朱媺娖看别的都看厌了,便要宫女去大殿前防火的水缸里打了点水来,一看之下,顿时惊住了。
    周皇后凑过去看了看,脸sè沉了下来:“这是怎么回事,水中……怎么会有这么多虫?”
    她倒不是对方子仪发怒,而是对着那些太监宫女。一个太监应声道:“奴婢就去吩咐,把水全换了……”
    方子仪却道:“娘娘,臣妾也曾经看过,发觉几乎所有水中都有虫,但水若是煮沸了,那虫子便死了,喝下去并不碍事。”
    周皇后将信将疑,唤人打来干净的井水,还有玉泉山的泉水,在显微镜下一一试过之后,她才感慨地道:“原来如此,坤兴,你以后喝水,再也不能喝生水了!”
    朱媺娖也被那些虫子吓到了,闻言点了点头,她歪过脸来,看着方子仪:“这些道理,都是那位本领很大的俞济民教你的么?母后,能不能请俞济民也来教媺娖?”
    孩子的童言,方子仪并没有往心里去,而周皇后却是心中一动。未完待续。。
三三一、勘破执念思后手(一)
    崇祯下朝后,得知俞方氏还未离宫,便没有急着来见皇后,后来听说皇后还留了方子仪用午饭,他心中不免也有些好奇。
    召见方子仪以示恩宠,完全是因为俞国振的缘故,在崇祯原来的设想中,留她半个时辰左右就很了不起了,没有想到最几乎是一整天。
    这让他越来越好奇,到后来干脆派了个小太监去守着,自己则将几位分守城池的文臣武将一一召来询问警戒情况。都是些每日问几遍的东西,崇祯也觉得有些厌烦,可是若不盯着,又不知道这些人会玩出什么花样来。
    到了傍晚,那小太监终于来报,俞方氏已经出了宫,崇祯这才放过那几个被弄得精疲力竭的大臣,匆匆赶到坤宁宫。
    远远地就听到了朱媺娖欢快的笑声,这声音极是悦耳,听得崇祯也被感染,即使是在如今局势下,他也苦中作乐地笑了笑。
    “看来那位俞方氏人挺不错,皇后竟然还留了她用饭。”跟着朱媺娖玩了会儿显微镜,崇祯向周皇后道。
    周皇后点了点头:“确实是大家闺秀出身,举手投足都知礼仪,而且甚为谦和,坤兴很喜欢她。便是臣妾,也觉得其人如芝如兰,虽言语不多,却自是芬芳迷人。”
    在周皇后的口中得到这样的评价,那是相当了不起的事情了。
    周皇后沉吟了半晌,轻声问道:“有一件事情,今日坤兴想让俞济民给她当师傅。”
    崇祯听了哑然失笑:“孩子话儿,外臣如何能来给公主当师傅……嗯?”
    他知道周皇后说话不是没有理由的,提朱媺娖的这话,可不仅仅是让他发笑。他偏过头去,周皇后却又抿着嘴,什么都不肯说了。
    “慈烺啊……”崇祯恍然大悟。
    周皇后之子朱慈烺,在崇祯三年便被立为太子,他现在也已经七岁,按民间虚岁来算,应该是八岁了。崇祯这些年来一直为朝廷的事情焦头烂额,对这个儿子的关注未免要少了些,到这个时候,他猛地想起,该为太子选侍班讲读官了。
    “这倒是个好主意!”
    崇祯此前一直在伤脑筋,除了赏赐田宅之外,还有什么办法来笼络俞国振。皇后的提醒让他精神大振:若是任命俞国振为太子的讲读官,那么便算是太子的老师,两人有了师生关系,还愁他今后不殚精竭虑为朱家皇室效力?
    而且,俞国振今年才二十岁,比自己要小近十岁,大明的天子少有长寿者,若是自己有什么意外,有俞国振辅佐太子,何愁朝中有什么动荡?
    “皇后所虑之事,朕已经明白了。不过,想让俞济民为太子讲官,这可不大容易……”
    崇祯想得更多一些,他后宫里佳丽不多,除皇后外,就田贵妃最有宠,而田贵妃子嗣也不少,皇后虽然是个大度的,却总得为自己的骨肉做些打算。若俞国振真成了慈烺的讲官,那么太子手中便有了一个可用的人……然后崇祯就从自己的想象中清醒过来。
    八字还没有一撇呢,俞国振对当官没有兴趣,他的性格也有些偏狭,杀性过重,不适合为太子师。
    很短的时间里,崇祯便在俞国振身上又找到了许多缺点,这让他犹豫起来。
    俞国振并不在意崇祯在宫中琢磨着是否要让他当太子讲官的事情,他的主要精力,还是集中在建奴身上。
    自上次枣林村之战过后,建奴谨慎得多了,俞国振迟迟也没有找到作战的机会。反倒是建奴,颇有斩获:七月二十一日,他们围攻定兴,到七月二十七日,攻破城池,杀了致仕在家却愤然入城助守的前光禄寺少卿鹿善继。
    “且看仔细,建虏大队人马是不是真离开了!”
    定兴距离京师就有些远了,而且定兴四周,尽是平阔的田野,此时又已经过了麦收时节,田里空落落的,想要接近建奴而不被发现,需要一定的技巧。因此,当霍彦向身边的同伴询问时,他们离建虏人马足有一里多远。
    好在透明玻璃研制成功后,望远镜这种装备,已经配备到了虎卫的每一个棚,所以霍彦在一里之外,伏在地上,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建虏的行动。
    “小心,小心,一队建奴向我们这边过来了,有……十八人,看模样,是一条大鱼!”
    听到身边的同伴急促的声音,霍彦又举起了望远镜。他们一共是六人,全都伏在地上,身上穿的衣裳都是灰黄色,与周围土地的颜色一般无二,隔远些不仔细看,根本察觉不到他们。
    在望远镜里,他看到十八名建奴分两队,正骑着马向他们这边过来。
    “都低下头,不要出声!”霍彦自己的心都紧张得怦怦直响,但按照平时训练的要求,他还是向自己的部下下达了命令。
    不一会儿,那十八骑建虏到了距离他们只有百余丈之处,他们高声谈笑,语气粗野,因为说的是满语,霍彦听不明白,自然不知道,自己看到的,正是建虏中谭泰、阿山这两位高级将领。
    “明人当中也是有勇士的,但这些勇士都是老头啊。”
    “你说的不错,那个鹿善继竟然宁死不降。听说定兴城的守卫,便是他安排的,区区一座定兴,我们打了六天,啧啧……”
    两人相视笑了笑,阿山这话里的含意,其实就是对阿济格的能力有所不满。莫要以为建虏就是粗肠子直人,事实上自努尔哈赤起,建虏就已经精通各种凶残的内斗手腕。
    “方才军议时,多罗贝勒说要分兵抄掠,你为何不出声?”谭拜对阿山道。
    “额驸都不开口,我能说什么,我是奴才,你们是主子啊。”阿山哈哈大笑起来。
    扬古利是额驸,也是谭拜从兄,阿山虽然有心亲近扬古利,但也不愿意去当出头鸟惹武英郡王的怒意。
    “如今来看,明人不足为虑,唯有王朴敢战,不过上回与咱们一战之后,他也缩了回去。”谭拜冷笑了两声:“分兵抄掠,只需要多派侦骑,发觉明军异动便聚兵灭之,这才能有更多收获,象如今这般,入关都一个月了,却还只是劫得三四万人,有何用处?”
    他们私下里发牢骚,却不敢拿到阿济格面前去说,阿济格虽然年轻,心气却高傲得紧,拿到他面前去,只能是自取其辱。
    “嘘……”
    看到他们从自己身边渐渐远去,霍彦舒了口气,这伙建虏最近时,离他还不到十丈,若不是家卫平时练习中有专门的训练,他几乎要按捺不住跳走逃走了。
    “这似乎是个机会……只有十几个鞑子,他们这是去哪儿?”
    霍彦略微犹豫了一下,他们是六个人,在远处还能召四个人来,对方是十八个鞑子,看模样都是精锐。若是暴起发难,或许可以有所收获,但自己也必然会有损失。
    看了看周围的同伴,他眼里的野心之光微微淡去。
    陪他来的是他辖下的一个伙,平日里众人的关系都很近,就算是有些小争执之类的,也都不伤感情。他看到这几条大鱼,很想打一下,在俞国振面前露露脸,向他证明自己并不比田伯光、张正等人差,也可以独当一面。
    但若让他以自己身边人出现伤亡为代价,换取这个结果,他实在心有不忍。
    就在这时,他身边的一个家卫突然道:“动了,却了,快看!”
    从远处残破的定兴县城中,传出了悲泣哭嚎声与放肆的笑声,霍彦举起望远镜,只见大队人马出了城,在最前的是鞑子的一队骑兵,从旗号上看,应该是正蓝旗。紧接着是大量被掳获的明人,一路悲哭,三步一回,被驱赶离开家园。
    霍彦紧紧盯着建虏,心中默算其数量,当发现护送的建虏人数超过了三千,他只能微啧了一声。
    俞国振早说了,敌人人数超过五百,便是机会再好,也不能动手,这是死规定。因此虽然可怜这些被掳的百姓,霍彦也只能一声长叹,放弃这次机会了。
    定兴县城中被抓走的百姓有一万多人,这已经是鞑子后部,霍彦正准备撤时,却听到身后传来警讯:“那十八骑又来了!”
    他们伏在田野之中,谭拜与阿山等人又转了回来,也不知道他们跑去做什么了。霍彦心中有些好奇,在这十八人离开之后,打了个手势,众人匍伏而行,顺着谭拜等人方才消失的方向而去。
    “这里……这里!”
    他们所见,是一座被毁弃了的小村,但才到村口,霍彦就注意到地面上有大量的车轮痕迹,证明有许多车子曾出没于此。
    然后,他们便看到一群默不做声的建虏,数量约是一千余人。
    “原来建虏在这里还埋伏了人手!”霍彦喃喃地道:“你们瞧得出那是在做什么吗?”
    “似乎是将抢来的东西藏在这里了。”一人道。
    “我觉得象是粮食。”另一个家卫道。
    “也是,建奴十万人众,人吃马嚼……等一下,那是什么?”
    他们爬在树上,借着枝叶隐蔽窥探着村子里的情形,霍彦突然看到了一样他事先根本没有想到的东西。
    看到这个,让霍彦喜出望外:这可是比那几个建奴头目还要大的鱼啊!
三三二、勘破执念思后手(二)
    莫尔庚额猛地站了起来,向四周望了望。
    夜幕还未完全退去,虽然东方已经露出了鱼肚白,但看远处时仍然显得有些阴暗。莫尔庚额隐约觉得,方才似乎听到了什么声音,但他确信自己在值夜时并没有睡着,所以那声音可能是风吹折了树枝发出的吧。
    对于不能去象别的满人一样劫掠,莫尔庚额并不遗憾,根据此次出兵之前天聪汗——不,现在该称皇帝陛下的旨意,凡是劫掠所获,出手者与留守者都须有分,因此能在这里睡大觉,免得去风尘卜卜的奔波,倒也是件好事。
    若是自己的弟弟席特库,只怕就会觉得失去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吧。年轻人就是这样,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自己十多年前也是如此啊。
    “莫尔庚额,吹响号角,让他们都起来!”
    他听到身后的札兰章京命令道,莫尔庚额抓起牛角,吹出呜呜的声音,不一会儿,住在村子里的满人都纷纷出来,在各个牛录额真、达旦章京的命令下,开始整队。
    自成努尔哈赤立八旗制度之后,这些满人入则为民出则为兵,每日都得操演骑射与搏击之术,因此人人悍勇。即使是在外出征,只要驻扎休息,也少不得操演。与他们相比,反倒是明军现在的操演形同虚设,固此明军此际不仅在单兵战斗力上不及八旗,就连原本农耕民族最擅长的团队战斗力上,也已经远远逊色于八旗了。
    看着那些建虏相当正规地操演着骑式与队列,隐伏着的俞国振心里微微凛然。虽然此时皇太极已经在为八旗兵的堕落而大发雷霆,但总体来看,八旗兵仍然保持着他们的传统。
    想想就在不到四十年后三藩之乱,这支部队就已经不堪大用,不得不借助于绿营,俞国振的心中更是大为警惕。兴亡勃忽的教训,必须要谨记,新襄虎卫现在虽然纪律严明,但随着他控制的地盘增加,人数增多,终有他无法完全顾及之时。
    所以要预先拟好约束制度,练兵、用兵,都要直接关系到军官的升迁,完善的典章制度,再加上相应的考核制约机制,应该能将战斗力下降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
    想到这,俞国振向着众人做了一个撤退的手势。
    远离了这座村子之后,他沉声道:“霍彦,你果然找到了大鱼,建奴竟然将大炮都留在了此处!”
    “真不知建奴是什么意思,有炮不用,却全部堆在这里。”霍彦得到俞国振的肯定,也是非常兴奋。
    “想必是要加快行军速度,他们连克宝坻与定兴,都没怎么用上大炮吧。”俞国振沉吟了会儿:“只是村中有数千建虏,想要袭击,极为不易,得另外想个法子。”
    “乘夜摸入其中,烧完了事。”田伯光道。
    “我觉得还是盯着,建虏绝对不会放着大炮不用,当建虏攻城时,定会调动大炮,从戒备森严的村子里出来,那个时候或许会有机会。”
    “建虏调动大炮,必然会遣众多军士护卫,怎么会给我们机会?”田伯光摇头道:“乘夜入袭,一击便走,这才是最好的方法。”
    两人说的都有道理,俞国振犹豫了好一会儿。在无法找到小队建虏进行袭扰的情形下,攻击对方炮队,确实能极大地重创敌人。但若是需要他付出极其惨重的伤亡,那就绝不可能了。
    商讨了好一会儿,双方都是各摆理由,却谁都说服不了谁。俞国振心里也犹豫不决,就在这时,他听到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其实……为什么非要打建虏的炮队,为什么非要此时与建虏交战?”
    说话的是纪燕,他如今的职务与霍彦相当,此次北上,俞国振身边带的主人家卫首领,除了齐牛、田伯光,就是霍彦与纪燕二人。在俞国振心目中,这二人虽然还不如田伯光他们成熟,但只要再经历个一二战,便可以提拔了。
    他这话说出来,让俞国振微微有些惊愕。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田伯光与霍彦齐声道。
    纪燕顿时有些窘,见俞国振冲他一笑,他迟疑了一下,这才道:“咱们来此,虽是保国安民,却不是要把自己的一点本钱全折进去。初时官人不是说了,咱们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走,决不争一时胜负。既然如今咱们无机可乘,为何非要现在动手?”
    “那你意思就是说,放着这些大炮不管?”
    “便是这次我们将炮炸了,建虏就不攻城了?若是这些大炮真如此重要,建虏也不至于将之放在此处!”
    “可咱们总得要打建虏……”
    “要打是要打,却不是非要现在打,也不是非要在这里打。这里没有机会,我们可以去别的地方寻找机会。”
    俞国振哑然失笑,发现自己果然是太过执著,险些就失去了本心,幸好纪燕的话提醒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