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豪门医少-第3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萧只是草草地看了一下,就发现凯瑟琳的公司里,还有中央情报局和国防情报局的大量订单。
而且,这里面甚至还有客户反馈回来信息,比如说被接触过的采访对象中,就有人读过凯瑟琳公司给美方的报告,对方评价说这些内容确实不错,路子不一般,很多东西是美方本身做不出来的。
另外,凯瑟琳的公司不仅承担美国政府委托的课题,还承接世界其他国家政府或私人机构委托的课题,比如英国、法国、德国、菲律宾、日本、韩国等都曾是客户。
不过,这些国家多是美国的战略盟友。
“我们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对未来事件和方向的预测。”凯瑟琳说,“预测并不是简单提出几种可能性,而是努力确认影响未来的力量来源,以及未来最有可能的演变方向。因此,我们公司最具核心价值的产品,就是战略预测。我们公司的最大特点就是,只提供分析方法和分析内容,即只提供情报,不提供结论。”
林萧听了之后,深以为然。
凯瑟琳的公司,在情报方面确实做得很有特色,他们只提供原始素材,很少会发表自己的观点,除非是得到了对方的大笔投入之后,可能才会做深入的研究。
但是这个价格方面,自然就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了。
“那你们做情报行业做得好好的,怎么就突然想起来,要跟我搞超级电池了呢?”林萧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无论是哪一个行业,只要是做到了极致之后,都是很有搞头的嘛,你们何必放弃自己熟悉的领域,却要进入一个全新的陌生的行业呢?”
超级电池虽然前景看好,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确实是吃不下来的,这一点谁也无法否认。
凯瑟琳的公司在情报界虽然有点儿名气,可是要跟那些能源大亨们比较起来,他们在推广超级电池方面,压根儿就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正因为如此,林萧才没有轻易答应凯瑟琳的要求,给她提供技术,或者销售代理权。
“因为,现在这个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凯瑟琳听了林萧的话,不由得微蹙眉头回答道,“我不得不考虑转行儿。”
事实上,凯瑟琳面临的主要挑战跟传统的情报机构差不多,问题都在于提供情报的准确性、多样性和即时性。
情报准确才是生命,一旦预测分析不准确,生意就没有了。
企业失误,损失可能是自己的生意,但国家机构失误,损失的可能是生命。
情报的多样性,来自多层面的、自由的交流,没有政治正确,只有最真实的事实。
在凯瑟琳的公司里面,实习生可以挑战董事长,内部研讨非常动态,外行领导内行并不新鲜,情报的及时性则要求团队越小越灵活,能够及时报告、滚动报告,所以公司的人手一只保持一个较为恒定的数字,也是担心摊子太大了之后,运作就不灵活了。
最让凯瑟琳的父亲感到风光的预测,是在1999年,他比美国情报机构提前获悉俄罗斯军队将抢占科索沃机场。
当时,公司在战场上的线人从不同渠道获悉了俄罗斯军队的动向。
除此之外,他们也曾成功预测过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等。
只是凯瑟琳的父亲,一生当中最大的一次预测失误是,预测伊拉克战争打不起来。
当时,公司内部有两派意见,争论非常ji烈,凯瑟琳的父亲作为董事长,非常坚信伊拉克战争打不起来,由于他一再坚持自己的立场,预测失败后,他自己承担了全部的责任。
“那次失误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在进行战略预测时,没有注意到当时某个地方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提到这事儿的时候,凯瑟琳也引以为恨,“不过,在我看来,我们公司八成以上的预测都是准确的,这一点很难得。毕竟预测不能怕失误,但一定要从失误中吸取教训。因此,我们公司最在意的不是预测的准确性,而是不准确的那一面。”
“说的不错。”林萧听到了这一句话,不由得点头赞同道。
情报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避免自己重蹈覆辙,这一点非常关键,如果搞不懂这个的话,或者以后总有一天就会碰到硬钉子,毁掉了自己。


第952章 考虑2天
林萧和凯瑟琳谈了很多事情,有些是关于凯瑟琳那个情报组织的,有些是关于超级电池合作方面的。
原本林萧以为凯瑟琳就是一个单打独斗的情报贩子,此时参观了她的公司之后,这才发现,欧洲的私人情报组织,早就过了单打独斗的时段儿,她们现在完全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理想、有目标、有方法、有手段的庞大情报组织。
这样的组织,基本上跟一些政府的情报机构想必,也毫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更是犹有过之。
所以林萧忽然就有了一个想法,如果说情报组织给收编了的话,岂不是说自己对于欧洲这边儿的情况,就会变得了如指掌吗?
想到了这件事情,林萧的心中顿时一动,就有了一个比较初步的想法。
那就是,彻底收编凯瑟琳的公司,把它作为自己在欧洲的一个情报据点,这远比自己打造一个情报组织,渗透进入欧洲要强太多了。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身为土耳其人的凯瑟琳,自然更容易融入欧洲的情报行业,而不很担心会被发现有什么值得警惕的地方。
于是林萧就跟凯瑟琳提起了这个问题,要求将凯瑟琳的公司买下来,或者可以用超级电池的销售代理权来跟她进行置换。
“你居然看上了我的情报公司?”凯瑟琳听到林萧的意思之后,不由得有些吃惊道,“相对于超级电池而言,这个情报公司不过就是一个鸡肋而已,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呢。”
私人情报组织能赚钱吗?自然是可以的。
但是欧洲的私人情报组织比较多,即便是凯瑟琳的情报公司盈利能力算是相当不错,但是也远远达不到凯瑟琳心目当中的数字,所以他才会千方百计地跟林萧拉上关系,以往能够得到超级电池的销售代理权。
现在看起来,这个目标似乎有可能达成了,因为林萧看上了她的情报公司。
现在凯瑟琳有了跟林萧谈判的筹码,心中自然有些高兴了,毕竟她的手中,有林萧想要得到的东西了,这可以为她在同林萧的谈判中,获得一些有利的条件。
但是,林萧手中的超级电池的,实在是太大了,再加上林萧本来就是一个善于谈条件的人,所以凯瑟琳谈了一阵子之后,就发现自己一点儿便宜都没有占到,反倒是让林萧占了上风。
“不谈了,不谈了!”凯瑟琳赌气道,“再这么继续下去的话,我的公司都白送给你了,而我却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好处,你在超级电池销售代理权方面的,实在是太死板了,这么搞下去的话,我根本就赚不了多少钱!”
林萧却不是这么认为的,他笑了笑道,“说实话,你可是第一个跟我谈超级电池销售代理权的客户,以前虽然有很多人来找上门问我,但是我一概都不见他们的。”
“我应该感到非常荣幸吗?”凯瑟琳听了就反问道,“哦,应该是这样子的,毕竟你在华夏国内也是顶级豪门的继承人,而且还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人物。能够跟你这样的大人物谈生意,我确实应该感到非常自豪。”
“这样的话,就没有必要说了。”林萧在纸上又写下了几个数字,然后推到了凯瑟琳的面前,“这个条件,算是我特殊照顾你的,这下子应该满意了吧?”
“什么,真的是这样子吗?!”凯瑟琳看到了新的条件之后,不由得大为惊喜道,“林先生,你不是故意逗我玩儿的吧?真的可以按照这个条件来签署正式的合同吗?如果是这样子的话,我现在就可以接受,立刻签约!”
“你的性子太急了,我可以给你两天的时间,好好考虑一下,然后再跟我签约,也省得你以后突然觉得后悔,认为是我故意欺骗了你。”林萧笑着回答道。
虽然凯瑟琳担心夜长梦多,担心林萧突然又反悔,不愿意签署合同,强烈要求跟林萧立刻签署合同,但是林萧还是拒绝了她,声明两天以后才会签合同,现在如果签署了合同,那就跟他的行事风格背离了。
最后凯瑟琳是极不情愿地离开的,看得出来,她一路上都是有些魂不守舍的样子。
毕竟,超级电池的,实在是太大了,跟她那家情报公司比较起来,孰轻孰重,一眼就看得出来。
林萧回到了自己房间,好好地睡了一觉。
第二天一大早,总理就让他陪同自己,一块儿去参观当地的景点,并且准备前往下一站法国。
不过林萧路上就听人说起过,这一次去法国,可能也会前往空客公司参观,没准儿,也有可能会签个飞机采购合同什么的。
对于这一点,随行人员的说法,都不尽相同。
有的人说去采购空客飞机,是例行手段,也有人说,这一次可能不会采购空客飞机了,因为最近华夏跟法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并不是很融洽。
对于这一点,随行的民航局内部人士透露,说华夏的领导出访欧美,基本上每一次都要签回飞机订单,目前有些航线已经塞不下哪怕多一架飞机了,很多飞机只能停在机库里。
所以他们有点儿担心,这一次法国之行,总理会不会也来一笔订单呢?
事实上,客机订单在华夏外交舞台上崭露头角,最早可以追溯到1972年尼克松访华。
那次开启华美关系正常化的破冰之旅中,一个并不为人注意的附带成果就是,尼克松顺手向华夏推销了十架波音飞机。
当时尼克松乘坐的“空军一号”就是一架波音707飞机,成为最好的促销广告。
据说,迎接总统的车队刚走,一群华夏人就迫不及待登上了“空中一号。”舒适宽敞的内部空间、自动化的电气系统、布满精确仪表的驾驶舱,给这些华夏航空领域的专家和官员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七年后,二代领导人访美,不但订购了三架波音747客机,还特意绕道西雅图,参观747客机生产线,此举开创了华夏领导人参访西方飞机制造商的先例,也奠定了波音这类大公司的在华利益。
后来,华美关系一度降至冰点。
为打破外交困境,三代领导人亲自抓外交,寻求与美国的外交突破,波音订单成为华夏政府手里的一张大牌。
1990年华夏与波音签订了波音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民机订单,36架确认订购,36架意向订购,总价值为90亿美元。
波音投桃报李,自觉担当起华美间的斡旋角色,在华盛顿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研究和游说团队,为促进两国关系铺路搭桥。
三代领导人造访波音西稚图总装配厂的时候,波音组织了三千多名员工列队欢迎,场面浩大,给足了华夏领导人面子。
随后,华夏掀起一波儿订购波音飞机的热潮。
1994年,波音向华夏交付了第200架飞机。
此后多年,波音多次以强大游说能力促进华美友好并不断获得巨额订单回报的案例,进入了世界顶级企业公关模式的教材。
等到四代领导人访美的时候,欧美国家正深陷金融危机难以自拔,而华夏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上名副其实的金主,出手极为阔绰。
四代领导人的美国之行,给波音带来了两百架飞机的大单,相当于为他们提供了十万个就业机会,波音方面毫不隐讳地说,维持对华友好,对员工来说则意味着更稳定的饭碗。
事实上,飞机订单,之所以从纯粹的商业行为上升为外交工具,有其便于操控的特点。
与国际航空界通用的订单程序由企业主导模式不同,华夏航空公司的飞机订单由民航局统筹管理,参与订单审批的部门主要有民航局、发改委和外汇管理局等政府部门,但订单的最终决定权在政府层面。
华夏的航空公司采购客机一般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出于航空公司自身需要,直接与国外飞机制造公司接触并协商,就有意向购买的机型、数量、付款方式达成一致,同时签订意向书;其后,航空公司向交通运输部民航局提出申请,民航局批准后提交到国家发改委,然后由国家发改委会签外交部,并征求其他相关方意见。
华夏政府关于飞机订购的考虑,就体现在这一环节的外交部会签意见中,最后由发改委将申请提交至国务院。
航空公司只有在获得国务院批准后,才可以签署框架协议。
因此,为了规避商业违约风险,华夏的航空公司跟飞机制造商签订采购合同时,都会附加“交易有待政府主管部门确认才可正式生效”的声明条款。
这样,万一合同没有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认可,可减少赔付责任,最多只损失定金,不需要支付毁约费。
第二种途径是根据国家总体需求,由民航局下属的航空器材集团公司等机构出面,统一购买,再分配给各航空公司。
这种采购更多出于外交上的考虑,而不是根据商业需求,这使航空公司有些吃不消。
因此民航局一位人士就在私下里表示说,每一次国家领导人出访美欧,他们都是一哆嗦,因为基本上他们每次都会签回飞机订单。
结果到了现在,因为航线上的飞机数量有点,所以很多新购置的飞机,就只能停在机库里面了,并没有什么用武之地。
“这个你不用担心。”林萧问起总理的时候,总理的回答,却是让林萧更加捉摸不透了。

第953章 震撼的消息!
什么叫不用担心呢?
难道是说,觉得我管得太宽,有点儿越俎代庖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林萧对于这个回答,是有点儿不大满意的,毕竟这算是轻视他了,这是让林萧感到非常不爽的事情。
总理虽然看到林萧有点儿不大高兴,但也只是一笑而已,并没有做什么解释。
一天后,华夏访问团就到了巴黎。
毫无例外的,访问团在巴黎也受到了各界代表的热烈欢迎,其热烈程度要比在安卡拉更加令人心情愉悦,空客公司的人也到场了,而且抱着很大的热情。
由于林萧怀疑自己随团行动,会遭遇欧洲情报组织的严密围堵,所以他索性没有随团同机而行,而是选择留在安卡拉。
果然,各方面汇总回来的消息,就很清楚地表明,安卡拉的那些情报人员,并没有因为华夏代表团的离开,而追随过去,反倒是像牛皮糖一样,死死地钉在安卡拉,那么他们的目标究竟是谁,就很清楚了。
“你玩这一手儿,实在是有点儿太令人吃惊了,现在整个欧洲最顶尖儿的情报组织都开始抓狂了,因为他们的人很有可能已经完全暴露了。”闻讯赶到的凯瑟琳,显然对于林萧的举动,也有点儿佩服。
因为林萧这么一搞,对方那些情报人员也不得不按兵不动,跟着林萧继续留在安卡拉。
但是因为大部分跟随华夏代表团一起离开的新闻媒体记者们,此时已经去了巴黎,所以他们的行藏就立刻暴露了,很容易被人发现他们的真实身份。
可这对于他们而言,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他们的首要目标是林萧,并不是这个华夏代表团,他们是想要盯住林萧,寻找超级电池项目的机会,而不是关注华夏同欧洲各国之间的关系,是否产生了新的变化?
“这有什么呢?我只是不希望自己的身后,总是跟着一群苍蝇而已。”林萧对此倒是有些不以为然。
如果随团行动的话,这些盯着他的情报人员,肯定会跟着代表团一块儿,将整个欧洲逛一遍,那样就成了跗骨之蛆了,确实是很讨厌的。
所以林萧就突然来了这么一手儿,迫使很多情报人员不得不退订了飞机票,无法追随华夏代表团一块儿去巴黎。
这么一来,不仅凯瑟琳名单上有记录的那些情报人员被证实了身份,同时还有一些凯瑟琳没有掌握的情报人员,也暴露了身份,所以在林萧这一次行动当中,凯瑟琳的收获也是巨大的,因为她根据这些新暴露出来的情报人员的身份,很容易就能够顺藤摸瓜,找到一些竞争对手的线索。
做情报组织,想要将这种事情企业化运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了解市场需求,以及掌握竞争对手的动态,这一次的发现,等于是揭穿了好几个竞争对手的底牌,所以凯瑟琳的收获是巨大的,连她自己也没有想到,林萧随便这么一动,就搞得这些难缠的老对手们,一个个手足无措,失去了应对的计划。
至于说是否能够跟随上总理他们,这并不是什么问题,对于会御剑飞行,瞬息千里的林萧而言,去往巴黎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而已。
林萧现在不爽的事情,只不过是总理有可能去空客公司,再签署一些飞机订单而已。
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支线飞机方面,华夏虽然可以自产自销了,甚至还可以出口一部分到国外去,但是干线飞机也就是大飞机方面的技术,就一直没有得到突破性的的进展,所以像空客a380等干线大型客机,还是需要从外面进口的。
既然没有可替代品,选择也只有在空客公司和波音公司之间做出,所以价格方面就不大好谈了,并没有多少谈判空间。
所以,林萧干脆留在安卡拉,一方面是可以牵制住这些意图不明的欧洲情报组织,另一方面也是不愿意看到总理他们跟空客公司签订购机合同什么的,省得看了闹心。
虽然他是修真者,但是在解决干线飞机上的能力,基本上是等同于零的,即便是华夏在制造技术储备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基础制造工业就要跟人家有较大的差距。
这个情况,一般就可以叫作眼高手低,能力达到了,实力达不到。
不过,林萧正在这里纠结于这个飞机订单的事情的时候,就接到了他老子林正南的电话。
“你怎么没有随同总理出访巴黎呢?”林正南在电话中询问道。
“不想去呗,听说又要签订购机合同了,白白地让人家赚钱。”林萧意兴阑珊地回答道,“再说了,我可是听民航方面的人说,签订的购机合同数量太多,现在机库里面都快装不下了。”
“傻瓜,这一次总理过去,只是参观空客公司而已,并没有签订购机合同的意思。”林正南听了,顿时就笑了起来,“你如果看了新闻的话,就会发现已经有大事件发生了!”
“什么大事件?”林萧懒洋洋地反问道,“美国和俄罗斯打起来了?”
“错!是我们的干线飞机终于已经下线了!”林正南笑着回答道,一点儿都没有因为林萧的态度不好,而感到生气什么的。
“什么,我们自己的干线飞机已经下线了?”林萧听了,却是有些愕然了,因为这个消息对于他而言,确实是有一些振聋发聩的作用。
“你上网看一下就知道了,这一次总理过去参观空客公司,顺便就宣布了这个消息,现在空客公司那边儿大为震动,都被这个消息给吓到了!”林正南说道。
林萧挂了电话之后,就忍不住赶紧连上网络,然后开始搜寻这方面的消息。
果然,各大网站的首页上,基本上都提到了这件事情。
新闻上说,华夏首架国产大飞机龙翔,在华夏明珠公司新落成的总装制造中心开始机体对接工作,首架飞机首先进行的是前机身与中机身的机体对接。
所谓的机体对接,是将飞机机体结构大部段的附属部件和系统件进行安装后,在部段对接面处进行装配连接,最终形成完整的飞机外形。
而龙翔的总装将会在华夏明珠公司基地完成,主要包含机头、前机身、中机身、中央翼、中后机身、后机身前段、后机身后段、垂尾、平尾九大部段和相关部件。
目前,首架龙翔机前机身、中机身/中央翼、中后机身、副翼已经通过华夏民航局的适航检查,运抵明珠交付,其他部段和部件将在两个月内陆续进入总装。
华夏明珠公司总装制造中心总工程师介绍,机体对接工作厂房由中央翼装配、中机身装配、水平尾翼装配和全机对接四条生产线组成,生产线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总工程师还透露,未来五年,华夏明珠公司将具备150架龙翔大型客机和50架arj21…700飞机的年批产能力。
“这个牛逼啊!”林萧看了,也不由得有些兴奋起来了。
长久以来,华夏对于大飞机项目,就有一种非常难以割舍的热情。
当年因为实力达不到,以及国内某些人的从中作梗,导致第一代大飞机项目半途夭折,这是无数华夏飞机人心中永远的痛。
如今国力强盛了,大飞机项目终于得以实现,确实能够让很多人老怀大慰。
更重要的是,一旦龙翔大飞机投入了运营,华夏这么大的市场,立刻就可以满足企业的一切需求,甚至还能将龙翔大飞机给卖到海外去。
相对于法国和美国的人工成本,华夏的人力成本还是具有比较大的优势的。
林萧又看了一下详细的说明,就发现龙翔大型客机的机体结构总长38。9米,翼展35。8米,主要包含机头、前机身、中机身、中央翼、中后机身、后机身前段、后机身后段、垂尾、平尾九大部段和相关部件,前机身与中机身对接是总装第一步。
龙翔的铁鸟试验、航电系统试验和适航取证等相关工作正在同步开展,力争年底完成首架机机体结构对接工作,明年将进入机载系统安装和全机集成调试等挑战更大的研制阶段,力争明年年底实现首飞。
消息上也提到,龙翔全机的每一个零部件,都需要接受华夏民航局的全面体检,包括针对设计的审查和针对产品的审查,要达到零部件的所有文件与产品相符,文件间不能有矛盾。
这项审查为全流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证据以表明其安全性,数据要有出处,计算要有依据,不能够篡改数据或自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