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骨-第7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回轮到中***队打照明弹了,日军作战意志极为顽强,虽然整个宛平城东面的日军被分割包围,但他们却三五成群,借着黑夜、倚靠房屋逐间与***旅将士展开血战,让急于***的安家军将士折损不少人手,这才不得已耐着性子,一间间屋子地清除落单的敌人,以减少伤亡。
安家军的火力配置合理,每个班都配有冲锋枪、手枪等近战武器,因此尽管缺少弹药的日军官兵拼刺刀的技术无比高明,但安家军将士却不给他们这个机会,总是靠近了用冲锋枪一阵乱突,小鬼子就不甘心地倒在了血泊中。
待李君带着特务连肃清完毕抵达城中的县衙时,却惊讶地发现此地已经是人去屋空,大院里满地都是丢弃的纸屑和垃圾,李君暗叫一声不好,立即通过步话机与团部联系,团长张大魁焦急的声音传来:
“狗日的河边正三,居然趁着咱们***师从东面和南面发起总攻的时候,带着四千多人和所有的车辆,利用其战车队的四辆装甲车开道,从西门冲了出去,与发起进攻的三十七师撞在了一起。由于形势一片混乱,我们的炮兵根本就无法帮忙,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厮杀,硬是让他们杀出一条血路,现在正在向卢沟桥逃窜。旅长刚刚打来电话,命令咱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追上河边师团,围而歼之!”
李君有些奇怪:“卢沟桥西面的刘庄子至沙锅村一线,不是驻扎了石友三的三个旅吗?我记得开战前,师长还通过战区司令部下达了命令,让石友三严防死守,堵住卢沟桥,为的就是将河边旅团聚歼于宛平城内他们向那儿逃,不是自寻死路吗?”
张大魁没好气地回答:“我哪里知道那么多?你有这个精神问,还不如立即把咱们攻入城内的三个营组织起来,向日寇衔尾追击,其他书友正常看:。好了,不说了,我马上就要带着模范营出发,你最好尽快跟上来。”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李君摇摇头,放下送话器后立即吩咐通讯员和几个战士去叫人,力争在最短时间内集结齐人马
两个小时前,刘庄子,冀北保安司令部临时驻地。
“司令,战区司令长官程颂公来电,要我们立即出兵卢沟桥,抢修防御工事,严防河边旅团从咱们这里突围。”参谋长程希贤拿着份电文,快步来到低下头紧盯着地图发呆的石友三身边。
今年四十六岁的石友三,堪称当代吕布,他曾三次叛冯、附阎倒阎、降蒋反蒋、投张讨张、联共***,其朝秦暮楚反复无常,稳坐诸多倒戈军头中的头把交椅,被人“誉”为倒戈将军。这位曾火攻少林寺、炮轰南京城、抢劫浦口兵站与安家军交恶的军阀头子,最让人不齿的,是他在三一年夏天的所作所为,给国家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三〇年张学良挥入关助蒋,一举锁定了中原大混战的战局。此后,做为奖赏南京方面委任张学良主持华北全局。中原大战期间割据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地区的石友三部,本属反蒋联军的重要支柱之一,加之他曾经炮轰南京城,又派兵劫掠浦口兵站,与安家军结下了不共戴天只仇,按理本该在解散之列。
可石友三却以其“识事务、明进退”,颇得张少帅的欢心。三一年春,石友三部被少帅报请南京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三路军,全军扩编至六万余人,该部指挥部旋即进驻京畿重镇邢台,其他书友正常看:!其时天津有民谣称平津两地为“张家天下,半个石”,由此可知,张学良对石友三这个出生于吉林长春农安的老乡倚重之深、期许之切。可野心勃勃的石友三仍贪心不足,妄想趁张学良吸食鸦片无心理事之机图谋整个华北。
三一年七月,遥受广州汪精卫改组派政府委任的石友三发动了兵变,将部下各师旅升格为九个军,兵锋直指北平!石友三所部起兵后,立即遭到中央军、东北军的南北夹击,短短旬日间便被打得溃不成军,石友三仅以身免,逃至山东德州托庇于西北军旧友韩复渠麾下。就事论事,石友三这一自不量力之举,充其量是一场闹剧罢了,但这次兵变对中国国运的影响之恶劣,却超过了其本身!为了应付这次兵变,张学良被迫从临近华北的辽宁境内抽调了大批精锐部队入关参战,此举直接极大地削弱了东北三省的整体守备兵力和造成了东北***中心沈阳的半真空化(警备兵力仅剩两个旅)。这种情形落在时刻觊觎着东北沃土的***关东军眼中,无异于天赐良机,随后便有了九一八事变的发生。石友三一手策划、组织的邢台兵变是国难的导火索,单从这一点上说,石友三就已是万死莫赎其罪了!第四厅还有这么一个怀疑:该次兵变石友三是否是在***关东军特务机关的挑唆、策动下发起的?关东军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调虎离山!但苦于没有证据,因此安毅一直无法对石友三下手。
石友三也知道自己与安家军、东北军乃至中央军之间的龌龊,故三二年他在土肥原贤二的支持下,在河北东部组建汉奸武装,后来又在三三年长城抗战后,在***人的帮助下出任国民政府的冀北保安司令,一直都显得很低调。卢沟桥事变后,他一度准备投靠***人,但随后安家军取得了廊坊大捷,又让他犹豫了,一直到现在,他都缩在自己的老巢里,静观时局变化,以决定自己的归属。
“参谋长,你说我们应该听命而行吗?河边正三少将我们以前可是见过面的,当初我就任冀北保安司令,***人在背后出了大力气,现在我们恩将仇报,会不会落人口实?”石友三没有抬头,眼睛依然直直地盯着地图上的卢沟桥。
第二旅旅长吴振声毕业于黄埔,曾在胡宗南的第一师供职,被发配到杂牌部队担任旅长心中早就有所不满,听到石友三这么说,腹诽不已——冯玉祥、蒋介石、阎锡山、张学良,哪一个对你不是有恩啊,你还不是一样恩将仇报?不过他可不敢表露出来,有些迟疑地问道:“如果我们不听从命令,会不会出问题?现在随着宛平的光复,整个北平周边地区都控制在了安家军、中央军和二十九军手里,我们以后怎么在这里立足?”
与石友三同为西北军十三太保的程希贤不乐意了:“怕什么怕?明轩兄不是高调就任战区副司令长官了吗?只要他在华北一天,不管是中央军和安家军,都会给我们面子的。这个时候,我们最好谁都不要得罪,置身事外最好。”
这时,石友三的弟弟石友信匆匆从门外走了进来,左右看了看,几步来到石友三的身边,附在他耳边一阵低语。
石友三微微点头:“参谋长留下,其他人立即赶回部队,整装待命吧!”
“是!”
第一旅长陈光然、第二旅旅长吴振声及一干参谋,立正敬礼,转身离开。
石友信知道参谋长程希贤也是亲日派,冲着他点头笑了笑,然后对石友三道:“哥,我刚从天津赶过来,我这里有封香月司令给你的亲笔信。如今包括土肥原先生在内的皇军多个师团正在开往中国,眼下华北的胜利不过是昙花一现,你可千万不能干傻事啊!”说着,石友信解开上衣,露出腰间缠绕多层的染着红色斑点的纱布。
石友三惊讶地看着,只见石友信小心翼翼地解开纱布,一层层松开,最后露出帖在肚脐上的信件。石友信把信塞到哥哥手里,恼火地道:“没办法,现在北平及周边地区皇军不在了,各个路口盘查很严,我只有化装成伤兵,才侥幸蒙混过关。哥,不如我们跟着河边太君,一起去投奔皇军吧,现在皇军四个旅团云集于平绥铁路居庸关以北地区,香月司令承诺,只要你过去,至少给你个师长当当。”
程希贤眉头一皱:“香月清司没有开出其他什么条件?伪军的师长?这也太小瞧人了,想当年,汉章兄可是拥兵十数万,雄踞华北的一方豪雄,这个承诺不痛不痒”
石友三拆开信看完,沉思一会儿,连连摇头:“不妥,不妥无论如何,咱们现在不能做汉奸,谁知道以后局势会向哪个方面发展?至少日军在没有表现出绝对的实力面前,我们不应该轻举妄动,书迷们还喜欢看:。眼下中日大战开始,说不一定南京方面会开出更好的条件,咱们带兵的,自然是谁给的好处好,就听谁的!”
石友信急了:“哥,当断不断,必有”
石友三打断了自己弟弟的话,转向程希贤:“参谋长,马上传我命令,第一旅严守沙锅村防线,堵住日军的西撤道路,第二旅调往崔村,不让日军向南流窜参谋长,这回只有麻烦你亲自走一趟了,你的***旅必须尽快赶赴卢沟桥,就地抢修工事。以上各部将领务必坚守岗位,不让河边旅团从我部防区逃遁!”
程希贤眼珠子一转,立即明白石友三安排的妙处,含笑领命而去。
石友信疑惑地看着自己的兄长,石友三拍拍他的肩膀:“你的谋略还稍微差了点儿,若是我们公开与中央对着干,肯定没有好果子吃,但是,如果我们的防线是被日军光明正大攻破的,谁也挑不出咱们的不是。你想想看,日军能冲到咱们的防区来,只会有一种状况,那就是他们击溃了冯治安的三十七师,顺理推知,连三十七师都无法阻挡日军的攻势,咱们这个地方杂牌不敌也就是顺理成章之事,你说对吧?”
石友信兴奋地连连点头,石友三又道:“你马上带着工兵营,去永定河上游的浮桥看看,我估计河边旅团会从那里渡河,只要礼送他们出境,我们立即向南开拔,到石家庄去投奔宋明轩。他现在成了光杆司令,手下四个师全让老蒋分了,咱们去投靠他正当其时。这次咱们私自纵放河边旅团,虽然明面上谁也挑不出毛病,但与咱们素有仇怨的安家军肯定会借机收拾咱们,咱们不给他动手的机会,只有有兵在手里,谁能奈我何?”
目送石友信高兴离去,石友三再次低下头,仔细观察地图,嘴里喃喃道:“战局究竟会向哪个方向发展?看不透啊,其他书友正常看:!”
河边旅团以战车队残存的四辆装甲车开道,后面跟着二十余辆车头架上歪把子机枪的卡车,再后便是三千余发出野兽般嚎叫的日军,聚集成一股锐不可当的洪流,刚刚冲出西门,就与奋勇攻城的三十七师将士撞在了一起。
日军集中力量于一点,一下子就撕破了三十七师的线型攻势,几乎没有任何停留,迅速向卢沟桥方向冲去。
冯治安接到前线急报,第一时间派出作为预备队的特务团堵住缺口,并迅速命令三十七师各部回援,力争将河边旅团残部聚歼于卢沟桥以东地区。
日军在强烈的求生意志的支配下,很快便冲到了由三十七师特务团沿着永定河边展开的最后一道阵地前面。
虽然在前几道壕沟处,日军已经扔掉了所有的车辆,但这丝毫没有减弱日军的战斗力。河边正三拿着望远镜略一观望战场形势,便派出一个大队的日军抵近攻击,逼迫特务团不得不拿出所有轻重火力迎敌,河边正三这时马上又投入两个中队,从战线左右两端实施侧翼迂回。
就在特务团防线遭遇全面打击、岌岌可危之时,正面攻坚的日军大队迅速呈楔形***,利用掷弹筒、轻重机枪的火力,与步兵间交替掩护前进。在天空明亮的照明弹下,日军步兵出色的射击技术得到了完全的展现,在攻击行进中大量杀伤试图向日军射击的特务团官兵,并且日军侧翼进攻使得情况急剧恶化,终于引发特务团防线的全面崩溃。
若是以往,河边正三肯定会让迂回部队抽出多个小股部队再行迂回至特务团撤退的路线上,对溃退的散兵游勇进行突袭,不过现在逃命要紧,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一声令下,残存的三千余日军乱哄哄地向大桥冲去。
第一二七四章 煮熟的鸭子
第一二七四章煮熟的鸭子
河边正三带着旅团指挥部一干将佐,刚刚冲到卢沟桥中间,拥挤桥头争先逃窜的日军群中便落下一片迫击炮炸弹,顿时倒下一片。
河边正三连忙停下脚步,回头一看,只见远处黑压压一片中***队,向卢沟桥桥头压来,当下不敢怠慢,连忙指派第一联队联队长牟田口廉大佐折返回去主持桥头的阻击战,要求不惜一切代价,确保旅团部的绝对安全。
谁都知道按照眼下的局面,负责殿后绝对是有死无生的结局,牟田口廉虽然心中有些不情愿,但还是领命而去,冒着中***队源源不断的炮火攻击,迅速召集联队下属各大队和中队长,利用三十七师原来构筑的防线展开队伍,迎头痛击尾随追来的中***队。
河边正三匆匆过河,刚刚喘了口气,突然发现前面距离桥头四百余米处,竟然还有一道中***队构筑的防线,不由心里一沉。这个时候,河边旅团的重火力武器几乎丧失殆尽,随身携带的弹药也不再宽裕,仗如何还能打下去?
回过头,桥的另一边,战斗异常的激烈,中***队的炮弹如雨点一样落到负责殿后阻击的日军官兵头上,以往以强凛弱欺负中***队的情形现在颠倒过来了,估计要不了多久,防线就会被攻破,其他书友正常看:。
不过不管怎么样,也要先攻击一下当面的敌人再说!河边正三打定主意,就算全体玉碎,也要给当面之敌以惨痛的打击,让他们明白河边旅团的厉害。当下,他立即命令刚刚过河的旅团炮兵联队残部,立即集中所有的迫击炮和掷弹筒,向对面的阵地轰击。
在四五十门迫击炮和掷弹筒密集的发射声中,对面中***队的阵地上,很快便传来连串的爆炸声。
“兄弟们,快逃啊,鬼子来了!不想死的快逃啊!”
夜色中,不知道谁凄厉地大喊一声,对面阵地上的中***队突然放弃阵地,转身就跑,密密麻麻逃溃的人群中,不时有人被飞舞的弹片击中,倒地时发出声声哀号,看得河边正三和身边一群将佐目瞪口呆。
“要是支那军队都是这种货色就好了”驻屯旅团第二联队联队长萱鸟高大佐喃喃说道。
还是河边正三头脑比较清楚:“这部支那军队应该是驻守卢沟桥东面的冀北军石友三部,该部由我大***皇军一手支持成立,曾经受帝国派驻教官的训练,拥有一定的战斗力,至少不该一触即溃。石友三我见过,尖嘴猴腮,后脑微凸,一看就知道有反骨。可能是香月司令他们有所动作,所以才会这样,马上传达命令,不要乱开枪,若是找到活口,立即带来见我,我估计石友三还有进一步的安排。”
一群将佐纷纷点头,立即把河边正三的命令传达下去。很快,前出的一个小队日军便带回了一个冀北军军官来到河边正三身边。
军官点头哈腰地陪着笑,从随身携带的行军包里拿出一份图纸,双手递上:“河边太君,在下孟威,曾在***仙台大学留过学,一向倾慕帝国的繁荣富强,目前在冀北军***旅程希贤旅长手下担任营长。我们旅长让我带给太君一份行军图这儿,在永定河的上游,我们冀北军铺设有一条浮桥,平日来往昌平、南口等地,我们都喜欢在那里渡河,可以减少不少路程。目前北平周边地区已经全被安家军和二十九军控制,唯一的出路就是向北,突破中央军汤恩伯和卫立煌两部的结合处,只要到了居庸关,就会有皇军接应了。”
河边正三接过行军图,仔细看了一遍,冲着露出卑微笑容的军官露出个大拇指:“哟西,你的,良心大大地好。皇军是不会亏待孟君的,孟君,能否请你带路,引我们去浮桥啊?”
孟威连忙九十度鞠躬:“愿为皇军效死力!”
河边正三欣赏地点点头,挥挥手示意孟威带路,很快队伍便再次开动,沿着永定河向北面进发
卢沟桥头的战斗依然十分激烈,失去重火力支持的日军,只能利用为数不多的迫击炮和掷弹筒,与四面追击而来的三十七师官兵对抗。
三十七师的阵地白天曾加固过,有几段还特意挖掘了避弹洞,因此一时间日军还能坚持。鬼子兵的枪法奇准,再加上机枪、步枪之间点与面的配合,给三十七师将士以巨大的杀伤。
这个时候,张大魁终于带着模范营和团直属各连杀到。眼见着三十七师的进攻受阻,张大魁连忙吩咐迫击炮连,立即瞄准日军的火力点,先把其轻重机枪的威胁打掉再说。很快,日军的歪把子机枪纷纷哑火,压制火力一下子没了。
日军装备的三八式步枪有几个缺点,其中之一便是射速不快,尽管五发的装弹量已经不少,但在黑压压冲上来的中***队面前,他们根本就没有装弹时间,只能呐喊着跳起来,端起刺刀,与中***队展开血腥的肉搏战。
张大魁冷静地观察战场,发现大概有四五百日军,一边打着冷枪,一边撤向卢沟桥对岸,张大魁揣测这部分日军应该是其指挥中枢所在,当下立即命令,不要管混战中的日军,只管追击逃遁之敌,其他书友正常看:。
撤过桥的日军在留下引路的旅团部参谋的指引下,立即加速逃离战场,张大魁带着模范营官兵紧追不舍,这时李君也带着一团三个营官兵,冲出宛平城东门,赶到交火地点。和张大魁一样,李君看了看河对岸天空缓缓下降的照明弹,也没有选择停下消灭敌人,而是冲上桥头,加入到追击的行列。
二战中前期参战的***兵,均要受过最少十一个月的军训,这一年军训的前五个月是新兵集训,训炼课目包括队列、刺杀、打靶及拉炼。这期间,最少要有一次在严冬条件下的五天野营拉炼,训炼士兵严寒耐力及夜间应战能力。接下来的两个月是常规单兵综合素质训炼,强调小队、中队一级作战协调。在这期间,每天必须有三十公里以上行军耐力训炼,由教官掌握其中强行军比例,但不得低于每日五公里强行军。再下来一个月是大队级作战训炼,此时的新兵打靶成绩已趋稳定,基本要求是应在四百米打出十枪80环的成绩。新兵从这个月开始接受野战射击训炼,游泳训练及强化刺杀训练,除此之外,另有每天40公里行军。再下来两个月搞大队、联队级作战协同,高级技战术动作及火线机动,经此训炼,***普通士兵除具有出色的单兵技能,而大多能对更大的战局有很清醒的认识,这就是为什么日军常常能在失去指挥官的条件下保持其战力的原因。
故此,鬼子兵持续作战行军能力在每日五十公里左右,若是加上有限舟车辅助,其战役机动能力平均可达每日一百公里以上,强行军每日可达到八十公里以上,并能于当日再战斗六小时,这样的战斗可以持续约一个月。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一般***部队持续行军能力在每日三十五至四十五公里左右,强行军一天也可达到六十公里左右,再快了就会造成大幅减员,简而言之,日军机动能力相对普通***一直有明显的优势,这就导致了***在大多数情况被动受攻的态势。
当然,现在正在逃亡的鬼子遇到了经受比自己训练更为严格,跑路比自己更多的安家军王牌***师,自然有苦头吃了,其他书友正常看:。很快,带着联队部逃亡的第一联队联队长牟田口廉大佐发现情况不对,中***队竟然越追越近,连忙命令一个小队的日军留下阻敌,然后继续逃跑。
建制已经不齐的三十多个鬼子凑近商量一下,就向道路两边散开,准备趁着夜色给追兵来一记狠的,尽量延迟追兵的速度。
不想,张大魁早就通过不断升空指明后续部队追击方向的照明弹照射下,发现了鬼子的异常,当即停下脚步,让迫击炮连一通猛轰,再让枪法好的战士进行精准的点射,很快便将殿后的日军肃清,然后再次追了上去。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看着刚刚与追兵拉开的距离,又一次缩短,牟田口廉大佐皱起了眉头。他一边跑,一边回过头观望,发现追兵大概在后面六百余米的地方,他想了想干脆停下脚步:“诸君,如果我们继续聚在一起,难免被支那军队歼灭,还不如趁着夜色,四散撤离。这里是冀北军石友三的地盘,他们对皇军态度非常好,对支那自己的军队,却无比警惕。因此,只要我们躲过追兵的眼线,就可以安全转进,然后自行前往渡河地点集合即可。”
“哈伊!”
原本几乎所有的鬼子都陷入绝望的境地,听到牟田口廉这么一说,大喜过望,齐齐应是。说到底,鬼子也是怕死的,以前之所以不怕,那是因为对自己军队实力的自信,可是自开战以来,日军频频遭遇挫折,原先对中***队的轻视一扫而空
紧赶慢赶中的张大魁,发现残余日军忽然分兵而逃,隐入西面、北面的黑暗之中,担任封堵任务的石友三部竟然没有任何动静,不由大为惊奇,疑惑丛生,等了十几分钟仍然没有听到任何交战的声响,转念一想,破口大骂:
“***你妈的石友三……”
第一二七五章 怒火万丈
第一二七五章怒火万丈
“嘭——”
一声巨响之后,接着便是一连串木头断裂的声音,胡家林愤怒之下击出的一掌,将五米长、两米宽的长桌一头拍得轰然倒地,长桌上的茶杯尽数弹起掉落地面,在卷起的木屑尘烟中发出“噼里啪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