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路-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国路》
作者:天狼01
    '三国路 / 天狼01 著 '
     ;:/
    书籍介绍:
            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
  没有绝世武功,
  没有超绝智谋,
  甚至连原子弹都不会造。
  风云际会之下,
  他会走出一条什么样的路。
  他的三国路,
  每个人不同的三国路。
  
 章节内容开始…
    作品相关 程玉其人
     更新时间:2009…12…7 18:10:37 本章字数:343
  这节主要是介绍程玉的身世。
  程玉在本来的世界里不过是一个普通人,他的父母都已经不在了,其实他的家族有遗传性的不治之症,一直以来他的生活靠的是父母原来的小公司交给国家托管以后分给他的红利,喜欢三国和三国游戏,最引以为傲的是每个三国人物他都用过,因此比较熟悉三国历史。
  另外他的身体不错,身高1。85米,体重75公斤,长发,长的比较英俊,就是你想长成的那个样子,或者你梦想中老公的样子。平时经常锻炼,体能较好,还会一点剑术,不过不是很高,古剑术五段。
  有一点完美倾向,比较变态的就是玩三国游戏一个武将也不杀,包括武力10智力10这种垃圾。
  本来这个故事有另外一个二版的契子,但是太长了,连我都看的不耐烦,所以对这些人物背景就没有介绍
    作品相关 程玉会回去吗?
     更新时间:2009…12…7 18:10:38 本章字数:142
  答案是否定的,其实这里有一个隐藏情节,外星人象观音一样一共可以救程玉3次,如果程玉总是遇到危险的话,实验就会被取消,但是后来已经完全热爱上这个时代的程玉决定放弃回去的机会了。而且三次机会很快就会用完的,一切的一切,还要靠他自己来面对啊。
  请帮他加油吧
    作品相关 公元193年背景兼答读者问
     更新时间:2009…12…7 18:10:38 本章字数:488
  今天因为要参加自考,白天没有更新内容在书评区回答的问题又因为机器原因没有发上来,这里回答大家的质疑,顺便把193年的势力情况说一下
  首先是问题,石灰的问题是我没有说清楚,其实我想说的是熟石灰,即生石灰和水反应后的产物,成分为碳酸钙刷墙用的,和水无反应,是我没有注意说明,曹操兵马为家兵的问题是我想当然了,对此表示歉意,我以为讨黄巾的时候曹刘都没有官职,他的兵就也和刘一样是义兵呢。
  下面是主要的内容,公元193年的背景:
  在公元192年的时候,就发生了连环计,董卓已经死在了吕布的手中,而吕布也被赶出了长安此时正在流浪。
  这一年曹操的势力有了很大发展,兵多将广,正在进攻陶谦,原因大家都知道。徐州的战斗主角也会参加。
  此时的刘备还是平原令,正带着兵往北海来,大家马上就可以看到他和他的三个兄弟。
  孙坚刚刚死在黄祖的手中,孙策刚投靠袁术他还没有借兵打江东,也是很快在第二章就有机会和主角见面。
  其他方向暂时还没有什么大事。以后每过几年我都会介绍一下当时各势力的情况,当然会有演义和本小说两条线了。
    作品相关 一点搞笑的原稿风格
     更新时间:2009…12…7 18:10:38 本章字数:475
  今天打字打的太累,我一个小时也就打个一千字左右,加上还有修改原稿,累死了,打一份原稿当笑话给大家看
  以下是张飞出场的原稿
  两个人顶盔挂甲罩袍束带,全身上下收拾的紧趁利落,各自上马领着一彪人马就迎了上来,不过五六里,就看对面一员将,这个人,简直就象黑碳一般,黑盔黑甲黑战袍,跨下一匹乌骓马,手中丈八点钢矛,再看脸上,豹头环眼,一部虬髯,威风凛凛相貌堂堂,千丈的杀气,百步的威风
  赵云出场的原稿
  这员小将,头带银盔身披银甲,月白色绣花战裙,跨下白马手中亮银盘龙枪,脸上恰似粉团一般,肤如润玉脂似凝霜,如不是一团英气逼人怕真的被当成女扮男装,与张飞两人站在一起,恰如乌云遇白云,木炭逢雪霜
  看出风格来没有,有识货的没有,那个兄弟,就是你,你说对了,我是说评书的,写原稿的时候我还在疯狂的收听单田方书场,所以当时的原稿有很多评书话的语言,现在改起来总是不通顺,所以请大家慢慢忍耐,等评书过去大概语言就能流畅点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谢谢大家的收听,明天的这个时间再见
    作品相关 有关程玉设定的具体数值
     更新时间:2009…12…7 18:10:38 本章字数:256
  按照游戏中的习惯,我们常常用一些数值来表示三国人物的能力,对于程玉的能力值大概如下:
  武力:85+3学习枪法以后+4?以后经验很多了以后
  智力:80+10两千年的经验+6一点点超时代的知识+4?对有些人物的理解
  统帅:60+20后世的经验+15学习能力的高超
  声望:0+20和孔融结义+10治理东莱+30乔玄义父+?以后的战无不胜
  魅力:80(长的帅啊)+10迷一样的气质(谁都算不出来没有过的人)+9有时候孩子气有时侯又冷静的让人害怕
    作品相关 195年的中国
     更新时间:2009…12…7 18:10:38 本章字数:187
  公元 195年,建安元年
  史实或演义中:陶谦病逝,刘备继任徐州牧,吕布在蒲阳战败,来徐州投靠刘备,被安置到小沛,曹操打败吕布后西进洛阳,迎接被李郭战乱驱赶的献帝,孙策横扫江东
  我的小说中:陶谦病逝,二子争权,程玉乘机西进徐州,吕布被曹操赶到徐州后,用貂禅换了小沛,但和程玉决战失败,曹操继续 迎献帝,并对程玉产生了戒心,其他继续原样
    作品相关 伪陈琳《讨逆檄文》
     更新时间:2009…12…7 18:10:38 本章字数:1255
  本来此章应是一个单独章节,但为了文笔的统一,特将他提出作为一个附件,其中删改了不少,本来想全文重写的,但太耽误时间,大家喜欢看古文的就将就着看吧。想看全文,请参照《三国演义》或者《文选》
  ====
  余尝闻逆贼起而贤人生。昔诸吕为乱,平勃奋起;莽逆篡朝,窦融忧心。盖因其忠臣不发,则社稷难安。余曾读秦纪,赵高跋扈而李斯附逆,则百二秦关一朝易主,非丧于楚汉,但毁于权奸而已。
  司空曹操:尝自称忠良之后,然细数其实,大谬而非:其父嵩,本夏侯之姓,为谋富贵而忘其宗,以权阉曹腾为父,因赃假位,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腾者,籍天子之宠而任中常侍,不思报恩,而与左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为君子所不齿也。
  幕府尝与曹操识,盖因其虚拂阉宦,以为忠义;臂助讨逆,掩其野心。故董卓服诛,表行东郡,领兖州刺使,重其权柄,以为爪牙。
  而狼爪蛇齿终难掩盖,方以操为诸侯,辄承资跋扈,肆行凶忒。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自是士林愤痛,民怨弥重。一夫奋臂,举州同声,故躬破於徐方,地夺於吕布,彷徨东裔,蹈据无所。幕府惟强幹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拯其死亡之患,复其方伯之位,盖因其为国之羽翼也。
  自群凶犯驾,天子东狩,操劫车驾于许,幕府尚以其有藩属之心,将为国而翊卫。然豺狼野心,潜包祸谋,卑侮王室,败法乱纪,坐领三台,专制朝政,爵赏由心,刑戮在口,所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百寮钳口,道路以目,尚书记朝会,公卿充员品而已。
  皇妃董氏,贤良淑德,其弟为臣,忠贞坚忍,愤曹氏之专毒,感圣朝之危难,欲为天子彰逆贼之心,不意为操所知,竟至屠戮,尚有皇子未娩,并受其祸,为人臣者极也。故太尉杨彪,典历二司,享国极位。操因缘眦睚,被以非罪,榜楚参并,五毒备至,触情任忒,不顾宪网。又议郎赵彦,忠谏直言,义有可纳,是以圣朝含听,改容加饰。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擅收立杀,不俟报闻。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虏之态,汙国虐民,毒施人鬼。加其细政苛惨,科防互设。罾缴充蹊,坑阱塞路,举手挂网罗,动足触机陷,是以兖豫有无聊之民,帝都有吁嗟之怨。
  历观载籍,暴逆不臣,贪残酷烈,於操为甚。幕府奋长戟百万,胡骑千群,中黄育获之士,良弓劲弩之势,陈兵许下,以挽将倾。
  州郡各整戎马,罗落境界,举师扬威,并匡社稷,以立贤名,於是乎著。其得操首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广宣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逼之难。如律令。
    作品相关 程玉的连环计
     更新时间:2009…12…7 18:10:39 本章字数:776
  这节主要是说明程玉破清河郡的计策
  写法主要是为了好玩+尝试
  那天,袁谭带领兵马离开了清河郡,他哪里想到,这次离开竟然成了永久。
  天,还是那么晴,忍耐也依然难受。叫了半天的袁谭却不见一个敌将出来应战,心中的失望不言而喻。突然对面的营门打开了,来了总算来了,袁谭摆好架势等着敌人的到来。
  一匹两匹三匹四匹,越来越多的马。难道程玉真的如传说中般,——战将千员?错,迎面而来的阵型说明他们不是武将,而是传说中公孙瓒借以打遍天下无对手的白马阵。
  真的能挡住吗?袁谭看着身后的兵士。他们都是河北的骄傲,他们战无不胜,但今天,他们的神话被打破了。
  裹在逃窜的人群中,袁谭也一样没有了斗志,他现在希望的只是能够活着回到清河城,即使城里的审配是老三的人。
  眼前的联营宣布了他的失败,看来敌人早有预谋,自己却不在城内。
  晚上,袁谭的军营中:“大公子,我受审大人的嘱咐,给大公子送信来。”袁谭接过书信,上面却是约他明日三更由东门夹攻程玉大营,借此杀透程玉的军营。
  虽然审配和自己不和,但他不会陷害自己吧?袁谭想,有个重要的问题他却没有想,送信人回的是程玉的军帐,却不是清河城。
  次日三更,徐州军营外。时间应该已经到了吧?那就开始吧。袁谭的兵马杀进了对面的营寨中,看来敌人真的没有防备,一路上的抵抗少的可怜,只是为什么审配的接应兵马还不到呢?难道他为了老三准备陷害自己吗?
  这时,冲在最前面的一员偏将回来禀告:“大公子,审配反了,末将带领兵马杀透了重围,却被审配射了回来,我们中计了。”
  袁谭勃然大怒,审配,我今天非杀了你不可!
  南门,“太史将军,袁谭已经杀进了东门的军营中,我们是否也要开始了?”听了这话,太史慈一挥手:“全军进发,目标南门!”
    作品相关 说说八阵
     更新时间:2009…12…7 18:10:39 本章字数:468
  今天晚上的内容里提到了八门金锁阵,但破法和演义里的不同,特意解说一点
  三种八阵
  乾 坎 艮
  兑    震
  坤 离 巽
  天 蛇 云
  虎    龙
  地 鸟 风
  休 生 伤
  开    度
  惊 死 景
  第一种是后天八卦,这个大家已经很熟悉了
  第二个是传说中诸葛亮的八阵图,纷纷和八卦相对应但意义上已经有所不同了
  第三种就是八门,他们在静止的时候是如图和八卦对应的,但事实上这个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奇门遁甲里面他是转动的,每五天就和原来有变化,所以方位不是固定的,比如我小说里就编他是生门在东北,大家也可以看到破阵的途径是先生后开,如果按照奇门遁甲的说法这条途径是大吉的。
  其实八门金锁阵是由两部分组成的,除了八门还有九星的说法在里面,但演义里说曹仁不会九星,所以阵法比较容易破,如果加上九星的话,这个阵的变化将会更多
  还有,我对奇门遁甲其实也不是很在行,如果有什么地方理解的错误的话,请大家留言告诉我
    作品相关 有关计谋成功率
     更新时间:2009…12…7 18:10:39 本章字数:573
  计谋这个东西是很难一概而论的,举个简单例子,诸葛亮的空城计能骗倒司马懿却骗不到张飞,因为司马懿的思考和张飞大大不同,有时侯简单的计谋也会产生一些特别的效果,因为对手如果考虑的比较多的话,反而不会信你会想出太弱智的招事来,如果本文前面赚糜芳的计策,如果用到曹操身上恐怕成功率低于10%,再来说说程玉和庞统判断失误的原因。
  1,对方悬羊击鼓,常看这类古代小说的人都知道,这种撤退方式大多是要真心撤退的,因为这样一做,如果没有意外发生的话,对方知道你撤退已经是一两天以后的事情了,要是为了诱敌的话,是否太过迂了?
  2,追击一天没有什么危险,如果是伏击的话,不一定要跑的那么远,一天的路程说来不近,追击的时候如果是在对方的地盘上,很少会有人带领少量军队追击超过一天路程,这样的情况即使没有埋伏也会十分危险,当追了这么久没有什么危险的情况下,一般大家就可以放心了
  3,曹操其实本来没有这一计,后文将说明,其实是另有高人指点,曹操本来目的就是要快回许昌,他还不知道许昌的情势怎么样,没有必要和程玉在这里兜***,万一敌人不来的话,自己两头吃亏就更不划算了
  说来说去跑题
  我再说一个比较复杂的例子,如果你猜拳,两个人都出了3把石头,你下一把出什么?从多个角度想,你会发现这个问题简直是天下难题。
    作品相关 神武二年势力分布状况兼打读者问
     更新时间:2009…12…7 18:10:39 本章字数:428
  这是网上流传的最全面的三国地图之一,我就在借此说明一下小说中现在的天下形势,程玉的小朝廷战据的地区为,太行山一线以东,北部与曹操的分界在长城,但山东的朝歌牧野一线以西依旧在曹操的控制下。
  由这个分布已经可以看出兖州的全境都已经在这个范围之内,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只有放弃兖州,事实上他好象也这么做了。现在东线的形状已经不是很狭长了
  南面扬州的淮南部分和豫州都与荆州接壤,除宛城附近地区外,其余的荆州都是在刘表的控制下,程玉的目标就是这里,但为了避免过分的压制孙策导致自己成为孙策唯一一个面对的敌人,程玉可能会考虑不收取荆南既放弃长沙以南的地区,以转移孙策的注意力,按照周瑜或者鲁肃的既定策略来看,这个似乎是可以实现的。
  其他的势力基本上就在他们自己应该在的地方了,值得一提的是北地金城两郡都在曹操的控制下,而马超剩余的地盘只有黄河以西,以北部群山为界,分开了张鲁与曹操。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作品相关 让人汗颜的文章(转载)
     更新时间:2009…12…7 18:10:39 本章字数:4782
  三国小说越来越多,可堪入目的越来越少。随便挑出一本来,真是破绽百出。故事情节的合理性暂且不提,这里仅就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说说。
  人名称呼:在有些小说里,人物之间的对白,往往直呼其名,可在秦汉时代,双方在交谈中是绝不能直呼对方的“名”,否则就是严重的失礼。比如刘备投靠曹操时,若曹操和刘备交谈,可以称呼刘备的字:玄德(公),但绝不可以直称刘备(公),否则就算大耳贼城府再深,也会勃然大怒,拂袖而去的。反过来,刘备是不可以称曹操的字。因为上级称呼下级的字,可视为一种亲切。下级称呼上级的字,则被看为是一种桀骜不逊的表现。马超入蜀后,备受礼遇,就有些得意往形,一次和刘备对话时就不小心说了刘备的字,气得关羽和张飞要“拔刀杀之”,便是一例。晚辈对长辈,也是一样的。不但如此,就算是同辈或身份相当的人之间,除非熟不拘礼,否则最好也不要称呼对方的字,在对方的亲属或朋友间也不要叫。司马朗(司马懿的大哥)九岁的时候,家里来了位客人,就直呼了他父亲的字。司马朗当时翻脸,说道:“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人也只好向他道歉。称字尚切如此,称名更是不可接受了。称对方的名,往往带有轻视、辱骂的味道。如袁术看不起刘备,在给吕布的信里就写道:术生年以来,不闻天下有刘备。就算是主君,也最好不要称臣下的名。南朝的梁武帝,在一次宴会上就冒失地叫了他手下一个尚书蔡撙的名。这位蔡尚书也很有个性,压根不搭理皇帝陛下,竟“不答,食饼如故”,梁武帝喊了好几声,见他置若罔闻,知道他生气了,就改喊“蔡尚书”,这位老兄才放下餐具,捧起笏板,应了一声。皇帝也有点生气,就问道:“卿刚才耳朵那么聋,怎么这次就灵了?”蔡老兄却回答道:“我是朝官,陛下您不应该’以名垂讯’”弄得个皇帝老儿“面有愧色”,不好说什么了。蔡撙敢于对皇帝称呼他的名字感到不满,就基于当时君臣关系还保留着先秦两汉时期互相礼敬的遗风。直到唐代以后,皇帝对臣下称字而不称名的现象才不多见了。对此顾炎武就感慨到,唐以前,“天子常称臣下之字,故而其时堂阶之间,未甚阔绝,君臣而有朋友之义,后世所不能及矣!”那么如何称呼才是合体的?答案很简单,称官职。大体上双方身份相当,又不是太熟,以称呼对方的官职为佳。比如在对别人提起刘备时就可以称其为刘将军或刘豫州(刘备前期的官衔为汉左将军领豫州牧),孔融可称为孔北海(注意一点,孔融在任的是北海国的国相而不是太守,当时北海还是个诸王国,称北海国,没有北海郡一说。同理,平原也是个国,刘备早期任的也是平原国相,而不是太守)。陶谦可称陶徐州,吕布可称吕温候等等。
  小记:在一本书里我就看到,两军阵前,一人自称道:“我乃徐州刘备手下×;×;×;×;”估计这位仁兄不用对方动手,后面暴跳如雷的关羽和张飞就会冲上前去,一刀(枪)将其砍(挑)于马下了。
  礼仪:许多小说里,主角都会拜访些名士,谈天论道,顺便收些小弟。姑且不提那些“名士”的IQ到底有多高,怎么那么好骗。仅就主角的拜访礼仪来说。先假设一下。你生活在现代的一个书香门第,家教良好,高等学历。一天,突然一个不知从那儿冒出来乡下小子,连招呼也不打一声就推门而入,闯进你家里,站没站相,坐没坐相,放着沙发不坐偏得坐在桌子上,光着脚丫,二郎腿翘得老高,大言不惭。你压下火来想和他谈些高雅理论,如存在与死亡拉,人生感悟拉等等。却看到对方白眼一番,拉着土腔说道:“俺不懂那个,俺也不想学。学那个还不如去学杀猪,好歹是门手艺。”你会有何感想?同理,一个汉代的名士,看到一个不懂礼仪,不通诗书之辈,又会如何?在先古的士大夫交往中,时时刻刻都围绕在一个“礼”字来运行。以正式的登门拜访为例:首先,要托双方都认识人去通知:某某人想要去拜访你。再在登门数日派使者送去名刺,告诉人家我某某要在某某天某某时刻前去拜望先生(当然,如你不怕吃闭门羹,也可直截了当的在当天去“投刺”。)在当天,客人要带上“贽”即礼物,准时到达。贽也很有讲究,诸侯王用玉器、帛,公用兽皮,卿用羔羊,大夫执雁,士执雉即野鸡,平民拿骛(野鸭),工商业者拿鸡。不同身份的人拿不同等级的贽,主人也按不同等级的礼节来招待。客人到了,主人出迎,一切都要符合儒家经典“仪礼”的要求。(宾曰。某也愿见。无由达。某子以命命某见。主人对曰。某子命某见。吾子有辱。请吾子之就家也。某将走见。宾对曰。某不足以辱命。请终赐见。主人对曰。某不敢为仪。固请吾子之就家也。某将走见。宾对曰。某不敢为仪。固以请。主人对曰。某也固辞不得命。将走见。闻吾子请挚。敢辞挚。宾对曰。某不以挚不敢见。主人对曰。某不足以习礼。敢固辞。宾对曰。某也不依于挚。不敢见。固以请。主人对曰。某也固辞不得命。敢不敬从。出迎于门外。再拜。宾荅再拜。主人揖入门右。宾奉挚入门左。主人再拜。受。宾再拜。送挚。出。主人请见。宾反见。退。主人送于门外。再拜。主人复见之以其挚。曰。向者。吾子辱使某见。请还挚于将命者。主人对曰。某也既得见矣。敢辞。宾对曰。某也非敢求见。请还挚于将命者。主人对曰。某也既得见矣。敢固辞。宾对曰。某不敢以闻。固以请于将命者。主人对曰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