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路-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的曹操已经快完全被贾诩牵着鼻子走,唯一还在抵抗的就是心中的一点点不甘,于是对贾诩说:“文和,你先回去吧,这些事情容我再考虑一下,还是需要从长计议。”
  贾诩也知道不能逼的太紧,以眼前的形势看,自己和郭嘉的说服都是很成功的,如果逼的太紧,恐怕曹操会有其他的想法,于是也就起身告辞。
  曹操又在屋里翻来覆去想了半天,终于在次日离开书房。休息两天以后,他才秘密召见郭嘉。当郭嘉一看到曹操的表情就知道眼前的事情有希望,果然,曹操虽然没有什么信誓旦旦的表示,但是在言语中已经明白无疑的表露出来,他对郭嘉的建议十分在意,然后他又向郭嘉表示,这些事情需要从长计议,但是他答应的事情一定做到,请郭嘉回去听好消息,过不了多久就会有各分晓。
  郭嘉在心中对曹操的为人充满了一种迷信,既然他答应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心情一好就连病情也好上了几分,不顾曹操一再挽留,就要起身回去向程玉复命——当然也是为了消除程玉对自己安全的担心,曹操也知道他的心意,既然自己已经作出决定,以后定然还有相见的机会,于是也就派人护送郭嘉归去。
  却说一边等待良久的蜀中使者廖立,几次求见曹操都被以曹操身体状况不佳的理由拒绝,心中虽然着急,可是身负使命不能就此拂袖而去,只能耐心等待。可是突然间听说程玉的使者也到了长安,并且已经与曹操大张旗鼓的会面,当下心中又急又怒,马上找来杨修。此时的他与杨修已经成为朋友,言语之中也不客气,质问杨修道:“德祖,你不是说曹丞相身有微恙不能见客吗?为什么他可以会见程玉的使者?难道是你在骗我,还是你根本就没有回报过曹公?”
  杨修知道事情已经败露,也是一阵尴尬,对廖立说:“公渊,你不要着急,你的事情我一直在帮你催主公,可是主公一直不愿意见你,我也没有办法,我在尽力帮你争取,你也不用太过着急,车到山前必有路,一定会有办法的。” 
  廖立却没有注意到杨修安慰他的内容,只是喃喃的说着:“为什么?为什么曹公不肯见我?难道他不知道这是一件对两面都有利的事情吗?我还有很多话没有机会对他说啊。德祖,他有没有对你说过什么?”
  杨修欲言又止,廖立又哪里会看不出,急忙问他:“你不用顾忌,尽管对我说。”
  杨修叹了一口气,对廖立说:“主公说你……说你……竖儒不足与谋。”
  廖立听过这话,犹如晴天霹雳,自己一直都是被人捧的对象,哪里受过这个,气的两眼一翻当场晕了过去。
    终章 第四节:变
     更新时间:2009…12…7 18:12:41 本章字数:4699
  我的新书:重生驸马陈世美
  ID:35478
  本书暂时没有后转,以后几天更新的内容都是尾声,昨天更新的内容是我的第一个结局,大概明天是第二个,至于第三个我还不知道哪天更新出来,但是都没有什么跨度,只是说明的详尽程度略有区别
  ===============================================
  月黑风高长安城。廖立彻夜难眠。以他的性格和发下的狂言到现在没有自裁还真是个异数,这也多亏了杨修的功劳,虽然廖立醒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觉得无颜再见刘备,就要横剑自刎,多亏杨修劝住他,告诉他曹操还没有明确的答应过郭嘉什么,只要他坚持,还有一线机会见到曹操,可以力挽狂澜。
  虽然这一线机会是如此渺茫,可廖立还是愿意为此等下去,他相信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只要见到曹操,一定可以向他摆明利害,但是眼见这么久的时间过去,廖立一颗热切期盼的心变得越来越凉。
  看着镜中的自己,他不由生出一种顾影自怜的感觉,短短的功夫就让自己由一个意气风发的壮年变得形容枯槁两鬓斑白,难道这长安就真应了自己的话,成为自己的葬身之所吗?
  突然间,长安寂静的夜里竟然发出了一丝的混乱,廖立侧耳倾听,感觉混乱的强度越来越大,范围也越来越大,他不是长安人自然听不出,可所有长安长久以来的居民都突然间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因为混乱的根源,听起来竟然像是由宫城那边传来。
  镜头渐渐拉近,在众人瞩目的焦点中心,也就是皇宫的最深处,现在已经有多处宫殿燃起了熊熊大火,整个火势连成一片,彻底阻绝了里面与外面的联系。
  多亏了有外面的大火,很少人注意到虽然外面人声沸腾,在漩涡的最中心,却安静的有些让人难以想象。虽然众人都在努力的控制着火势,可是在这天干物燥的季节,已经如此猛烈的火势又岂是人力所能抗衡的,大家也只有眼睁睁的看着烈焰的范围越来越大,渐渐吞噬掉越来越多的房屋和生命。
  可即使这样,还是有无数的人在费尽心机想要冲到火场的最中心,是什么让他们这样舍生忘死?原来着火的地方竟然是未央宫,而皇帝今天正下榻在未央。
  这场火几乎惊动了京城内所有的人,就连长久以来就抱病家中的荀彧也被惊动,抱着缠绵的病体,不顾家人的反对,强行命令下人驱车将自己送到未央宫外。可等他到来的时候,一切更是晚了,火势已经快将整个未央宫都笼罩在里面。荀彧拖着病躯拉住一个正在救火的宿位军卒急切的问道:“圣上呢?圣上在哪里?今夜有没有在未央留宿?”
  那士卒虽然不认识荀彧,可是看到后面跟着的家丁侍卫,也知道定然是一个官员,赶忙回答:“圣上今夜就留宿在未央宫……”犹豫了半晌还是说出最后的判决:“生死不知。”
  荀彧在听到前面半句的时候,心中就已经知道不好,等后面的半句说出来,更是身子一软,幸亏后面跟了很多家人侍卫,马上接住他的身体,才没有让他坐倒在地上。
  荀彧口中只是喃喃的说着:“圣上……大汉……大汉……”突然间一挣站起,甩脱了身边扶住他的众人,径直向宫门内冲去。
  大家都没有想到竟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都是一愣,又不敢拉扯荀彧,竟让他跌跌撞撞的身躯冲过了宫门,守门的人都忙着救火去了,乱糟糟的情况下又有谁会来阻拦他?这个时候,有一个家人警醒过来喊道:“不好,大家快拉住大人。”
  可是等他们追进宫门内的时候,荀彧早已经被嘈杂慌乱的人影挡住,又到哪里去找?
  荀彧一路上也不知道撞到了多少人,终于来到距离火场比较近的地方。此时大家都已经被炽热的火势挡在外面,没有人可以靠近,只是尽量的将水泼的远一点,希望可以阻挡住火势。荀彧颓然跪倒在地,面向火场的方向三跪九叩行过君臣大礼,然后站起面对火场哭喊道:“圣上,罪臣荀彧为您尽忠来了。”
  此时后面的家人已经有看到荀彧的,远远喊道:“大人不要。”就想冲过来。可是已经晚了,荀彧突然仰天大喊一声:“天亡我大汉啊。”说完一撩衣襟,蒙住自己的脸,竟然冲入火场之中,众人拦之不及,只有眼睁睁看着荀彧的身影为烈焰所吞噬。
  就在荀彧得到消息而出门的同时,另外几个人也得到了未央宫失火的消息,不过他们的表现却各不相同。荀攸在得到这个消息以后,一脸凄苦的的神色,众人半晌也不见他作出个反映,最后终于还是有一个心腹低声问他:“大人,我们要不要去救火啊?”
  荀攸脸色变了变,然后对众人说:“不用了,外面这么乱,你们闭好门户,小心有人趁乱骚扰。”
  等众人都退出去以后,荀攸的眼角却有一滴泪水留下,口中低声说:“叔父,我对不起你,人各有志,你也遂了为国尽忠的心,就安心的去吧。弟弟们我会替你照顾……”
  贾诩此时却在悠闲的望着皇宫传来的火光,从长安开始乱起来的一刻起,他就知道该来的事情终究来了,马上约束家人呆在房中不要乱动,只有自己站在院内望着被火光映红的天空,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来了,来了,这个乱世终于要结束了。主公,也许这是一件好事情也未可知,您终于可以放下所有的包袱,对天下万民来说,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情,只是可惜皇帝了,要怪也只好怪他生在帝王之家吧?”
  就在贾诩露出笑容的时候,另一个方向上也有一个人露出微笑:“终于决定了吗?有些遗憾啊,如果我早一点生出来恐怕不会是这个样子吧?不过没有关系,以后的日子还长,总有一天我会让司马仲达这个名字在天下无人不知,你们看着好了。唉,又要收拾东西准备出发了……”
  ======
  这里是第一结局
  =
  面对着不远处的江夏城,刘备心绪不宁,都几个月了,本应处于进攻状态的敌人却依旧毫无声息,自己的粮草已经快接济不上了。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程玉竟然让本是绝对敌对的马超张鲁两人讲和,现在一直在上庸一带进行骚扰,自己本以紧张的粮道更是四处告急,难道他在等自己粮尽退兵?如果是在自己兵势强盛的时候,或许自己会接受这种说法,可是现在比较起来自己的兵力上已经不占据一点优势,眼前的平静反而更让自己担心,生怕对方会有什么诡计。
  这个时候,刘备的身后突然传来脚步声,刘备并没有回头,他知道在自己的军中能够不经过通报来到自己身后的不过就是那么几个人而已。果然,一件披风搭在了他的肩头:“大哥,天色已经凉了,还是回帐休息吧,军师有话想和您说。”
  刘备“哦”了一声,一回头却发现诸葛亮原来已经等在身后,于是问道:“军师这么晚还有什么事情吗?”
  “回禀主公,刚刚有细作来报,郭嘉并没有在宛城养病,早就回到了江夏城,我想请主公马上下令撤回蜀中。”
  “哦~”刘备双眼猛睁:“你是说郭嘉游说曹操不成病于宛城的消息不过是个烟幕,他们已经达成某种协议?”
  “正是,主公。眼下恐怕正有一个针对于我们的阴谋,要当机立断马上撤回蜀中。”
  “军师不是已经严令各处隘口备战了吗?只要我们撤到蜀地应该就没有事情了吧?”
  “但愿还来得及。”
  蜀军有诸葛孔明在,至少步个疑阵还不成问题,眼见离开江夏已经有百里之遥,刘备的心中略微安定了一点,不管这一次自己败的多惨,只要能够保存有生力量,自己永远相信还有一线生机。
  可是这线生机却变的越来越渺茫,一个又一个的晴天霹雳落在刘备脆弱的心灵上。不过刚刚得到消息曹操以廖立悍然刺杀皇帝为由宣告天下讨伐刘备,另一面已经有散关紧急战报传来,曹操大军已经由汉中对西蜀发动了攻击,从时间上来看,这完全是个早有预谋的事情。刘备气的连吐血的心思都快有了,好个曹操,就算你不肯帮我对抗大敌,怎么可以趁火打劫,难道西蜀灭亡以后就不会轮到你了吗?
  可是刘备也不愧是一代枭雄,马上就醒悟过来,长安的汉帝遇刺,多么明显的一个信号,看来曹操已经下定决心要上程玉那条船了。
  不能,我还不能认输,蜀中正是当年高祖龙兴的地方,就算时不予我,也要逆天而行。
  刘备就是靠着这样的信念支撑着自己催军西进,刚行到江陵,却又得到致命的消息,秭归已经为徐州军攻下,这下刘备更是慌了手脚,自己得到的消息不是马超张鲁还被牵制在上庸一代吗?为什么会有敌军出现在自己背后?他哪里知道有擅行山林的南蛮军在,天下又有什么地方是走不到的,秭归等地的蜀军虽然得到孔明将令要多加防范,但他们以为前面尚有数个城池,自己又在大江与崇山之间,竟没有多加防范,被突然出现的敌人所乘,不到一天的功夫便已经丢了秭归城。
  刘备听罢这个消息,仰天长叹:“莫非天绝我刘备于此?程玉小儿,我和你拼了,传令下去,全军就地休整回军江夏。”
  孔明忙劝谏刘备:“主公不可逞一时之气啊,我军士气本就不旺盛,如今得到归路以断的消息,怕更是人心惶惶,此时与敌人决战,无异取死。”
  刘备怒道:“难道我军就坐以待毙吗?还是去硬攻秭归?”
  “主公,我军现在最大的任务是保存实力,既然江北行不通,尚有江南,既然归路已断,恐怕敌军不日而至,现在就算是取道江南,穿越五溪也要赶回蜀中。” 
  刘备既然已经将自己的安危全部托付给了孔明,在这种时刻,也就只有继续信任孔明,于是下令不要休整,全力抢渡长江。
  也多亏他跑的及时,当最后一艘战船渡至江心的时候,远远已经可以看见敌人前锋所带起的烟尘。虽然程玉为了增大冲击力,追击的部队全数都是骑兵,可想来步兵也不会在太远的地方。
  渡过长江没有多远便是公安,这里很有可能成为刘备对抗程玉的最前线,可是大军行至城下,却见城门紧闭,开路的张飞便到城下叫门,可是任凭他喊破喉咙,城上却是鸦雀无声,气的张飞几欲挥军攻城,突然这个时候,身后一马飞至:“三将军,军师要你不要靠近城池,小心有变。”
  话音刚落,城上一阵笑声响起:“孔明先生真神人也,某已受百姓所托,将城池献与了齐王,你们却是来晚了。”张飞向城上一看,却正是公安的守将孟达。张飞忿恚,便要引兵攻城,却被廖化止住:“军师有命,敌军不日而止,拖延过久,怕有危险,如果公安有变,马上撤离。”
  张飞还待不依,却被廖化等人牢牢抱住,生生的拖离了城下,孟达哪敢追赶,只是严守城池以待徐州军。
  就算刘备逃得再快,怎么能比的上后面追赶的骑兵,离武陵尚有一半的路程,突然后面烟尘又起,喊杀声已经能听得见,刘备不由仰天长叹:“想不到天意终是如此,看来我已经无法再回蜀中了。”
  一边张飞大叫道:“气闷死我也,大哥,我们在此与他拼了也好!”说罢就要扭转马头。
  一边又是廖化一拉张飞的缰绳,气的张飞挥鞭就打。廖化满脸流血却是丝毫不放,对刘备喊道:“主公千万不可功亏一篑啊,三将军,主公尚要你来保护。主公,请你带领轻骑先行,留下步卒给我,我来为您断后,只要我廖化不死,就一定不会让敌人过去。”
  周仓听罢也是豪气顿生:“主公,我也留下陪元俭御敌。主公,二爷,多保重!”
  刘关张三人都是一声叹息,被众将簇拥而行,前队以及骑兵继续向武陵进发,留下万余人马随二将御敌。
  周仓看了一眼廖化说:“元俭,只恨我当年当贼的时候怎么没有认识你,让我们平白少了这么多相聚的时间,要是有来世,一定结识你这个兄弟。”廖化紧握他手说:“什么话,我们现在就是兄弟,一时的兄弟就是一世的兄弟。”两人相顾一笑,顿觉此生无憾。
    终章 第五节:终
     更新时间:2009…12…7 18:12:41 本章字数:5633
  有很多件非常不好意思的事情,
  第一,我这里每天晚上十一点以后不定时停电,以前我所擅长的熬夜战术没有用了,大家间量
  第二,我最近要自己做老板了,虽然不是一个很热的行业,不是有很高的资本,但我还是要全力以赴
  第三,因此我的时间变少了,最后一章的内容竟然又要无限期的拖下去,不过以后我自己做老板以后每天起码就又有时间了 
  但在每天晚上停电前,我还在继续努力中
  ================================================
  就在廖化周仓等人奋力为刘备争取时间的时候,刘备也在众将的挟持下疯狂赶路,一路上蜀军已经抛弃了所有可能会妨碍行进速度的东西,接连的挫败已经完全剥夺了他们野战的能力,现在也许只有到了某一座城池之内休整一下才有可能出现一线生机。
  可是接连这么撤退下来,蜀军的行进速度也已经无法与正常相比,所有的战马都是一路不停的跑下来,与后面一直在换马追击的敌人想必,他们的形势实在太恶劣了。
  就算廖化等人的牺牲也不过为刘备拖延了一半的路程,就在距离武陵还有数百里的时候,徐州军又一次赶了上来,刘备看了看自己身边这些士卒,大多已经失去了战斗的欲望,估计即使再分兵下去,也不过是被敌人一冲而散,与其继续消耗下去,还不如拼尽剩下这点家底,或许能够战胜追兵也未可知。
  看到前面已经跑成丐帮子弟的敌人竟然原地结阵,作为第一路追兵的赵云也有些惊奇,但是想想自己落到这副田地恐怕也就这么一条路而已。
  当他看到被众人簇拥在中间的刘备时,心中竟然也产生了一丝不忍,眼见当年意气风发的刘使君如今却落到这样凄惨的程度。难免的,赵云心中在瞬间曾经闪过想要放刘备一马的念头,但是下一个瞬间这种想法已经被他排除出了脑海,毕竟现在的他已经不同于当初,刘备对他的提携与关爱和程玉比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刘备最近的做法也伤害了赵云的感情,没有理由因为这样的人而丧失掉帮助主公建立功业的机会。
  虽然刘备有勇冠三军的猛将,有智谋通神的军师,可是任他们谁也无法指挥一群绵羊去战胜猛虎,现在的蜀军已经完全变成了待宰的羔羊。虽然在众人的努力下,这支军马已经可以成功的列出阵型,但是对于战场搏杀来说,这种程度显然不够,徐州军刚刚一次冲击,这支人马就整个陷入了混乱中,开始四下奔逃,就算关张等人勇冠三军,又能有什么办法,大家只能尽自己的力量来让失败尽可能的晚一些来。
  但是既然用到了尽量这个词,意思就是说他们已经没有力量维持情势的稳定,随着越来越多的蜀军逃离这个序列去求得自己的安全,渐渐已经没有了阵型的概念,越来越多溃散的徐州军更间接影响了自己人的士气,大家心中求生的欲望已经足以战胜某种为国捐躯的想法。
  很快的,诸如关张之类的大将都发现了这个问题,不能再继续坚持下去,趁着现在有这些败兵纠缠敌人,自己还可以逃的远一点,如果再纠缠下去,难免情势会更加被动,于是众人奋力杀出重围,与刘备等人会合向武陵方向又一次败了下去。——不误讽刺的是,以人数占优的蜀军,竟然需要突破的是敌人的包围。
  没有了关张以后的战场终于成为赵云一个人发挥的舞台,还留在战场上的大多都是低级军官,这些人已经很少赵云的数和之将,在赵云势无可挡的气势下,望者披靡,就连没有被关注到的敌人也一样披靡。唯一遗憾就是到处都有逃散的敌军,让他们束手束脚无法放开马速,只有眼睁睁的看着刘备等人逃逸,而后将一腔委屈发泄在眼前的敌人身上。
  刘备终于已经心如死灰,自己身边剩下的只有寥寥千余骑兵,便是关张现在也只能做个百夫长之流,从来不畏惧失败的刘备心中竟然也产生了一丝阴影,虽然人人都说自己越挫越强,但眼下的形势天下之大哪里还有能让自己风云再起的地方呢?不要说力挽狂澜扭转局势,就算这些人马到了武陵能否在敌人的猛攻下坚持下来就很成问题。
  不知是上天的眷顾还是戏弄,虽然帮刘备解除了心中的犹豫,可这种解决方式却让孔明都欲哭无泪,还没有到达武陵城下就已经见到城内黑烟四起,等临近一点,更是可以听到喊杀冲天,随着风势,远远可以听到几声“向宠已经伏诛”“降者免死”之类的宣传口号。
  原来刘备与孔明两军会合之时,留将军向宠为其守卫武陵,这段时间刘备军那里接连不利,武陵中已经有人开始蠢蠢欲动,只是向宠向来治军森严,众人也不敢轻举妄动。
  可城中前两日刚刚得到消息,徐州军已经开始反攻荆州,现兵分两路,一路南下长沙等地,另一路直取荆州,而且又得到消息,公安守将孟达已经将城池献给了程玉,并派人来联络自己军中众将,这让向宠万分不安。
  果然,到了日见,有自己手下的人来游说他也将城池献给程玉,为了稳定住武陵的形势,向宠假意应承,并说要将为首的众人请来商量细则,这些武将信以为真,被向宠诱至府中一举擒拿,军法处置。
  可是纸里包不住火,就在向宠调集军队准备一举平叛的时候,这些人的属下等已经得到了消息,他们早就集合起来做起事准备,如今听到自己的上司都已经为向宠所害,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先下手为强,就在城中造起反来。
  向宠那边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做好,竟然还是没有抵挡的住,被这些人杀进府内,力战而死。
  虽然向宠以身殉国,可是他还是改变不了事情的结局,刘备在城外听到城内的喊杀声后,再也无法坚强下去,颓然倒地。
  虽然很快就被手下众人七手八脚的救醒,可是刘备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凄苦,黯然流泪:“想不到我刘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