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路-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散奔逃。
也许在他们的心中,此时的真实想法是要告诉营内的兄弟们作好御敌的准备,但也许一个更大的声音是在叫他们跑的快一点,好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吧?
第二十四章 好运逼人 第四节:粮草
更新时间:2009…12…7 18:11:44 本章字数:1736
这会曹军可是结结实实的吃了个暴亏,忙碌了一夜,每个人都已经睡的和死猪一样,这个时候的偷袭无疑是致命的。而更致命的是这次偷袭的目标不是针对某个人,是整个军营,当这些徐州最精锐的骑兵杀进敌营的时刻起,手中的火把就已经落到了他们应该在的地方,虽然这些地方在曹军看来都不是很适合点火。
转眼之间,整个曹营都青烟袅袅,烈焰腾空。曹彰刚刚解下甲胄,还没有睡着,虽然他是大将之才,但在谋略方面,还是几个兄弟中比较差的一个,没有想到一个夜晚之内会被敌军偷袭两次。事实上,这次偷袭就算是真有神仙的话也不一定能算的出,毕竟这只是赵云突然间的一个想法,这里已经是一个历史的分岔。
当他听到营中嘈杂的声音,他也几乎快听到烈火燃烧的毕毕拨拨声,慌忙掀开帐帘,满眼都是美丽的烟火,——一种残酷的美丽。
可惜被偷袭的人全然没有去欣赏的念头,他一看到四处的火光,急的大叫一声,连甲都不及穿,就抓过马来,翻身跨了上去。
不过却没有向东面的营门方向,而是先奔南查看下去。
赵云从来没有想过,他今天不但完成了自己的目标,还误打误撞的扭转了整个战局的走向。如果只是曹彰一营为他所破,自然无法彻底的击败敌军,但他不知道现在曹军的粮草正屯放在曹彰营中,如果知道的话,也不过是更坚定他攻打曹彰部的决心。
虽然徐州军并不知道这里的状况,火却还是丝毫无情的卷向了储备在这里的粮食。
所以,当曹彰看的时候,也没有任何的意外发生。有一半的临时仓库已经为火势包围,而火势已经在向另外一半蔓延。
且喜的是,敌人并没有发现这里的秘密,而手下尚保持清醒的士兵都自发的去抢救火情,毕竟他们也知道如果没有了粮草,饿肚子的还是他们优先。
正在这时,突然魏延带领兵马由南边又杀了过来。原来赵云和魏延两个人是分兵行动,进入营中心以后,赵云带领一部分人向北杀,而魏延则向南,两人力图将骚乱撒播到更大的面积中去。恰好魏延一路放火回去,等接近了营边,又带领军马杀了回来,恰好见到正在指挥救火的曹彰。
虽然看不清对方的脸,但既然在马上,又能指挥周围的人,想来也不是什么普通人,杀上几个,总是有点功劳。于是魏延也不打话,径直纵马就向他冲了过去。
曹彰正在指挥军士救火,如果这些粮草被烧,不只只是自己,就连夏侯敦和自己大哥两寨恐怕都无力再战,敌人过去就让他过去,等自己将火扑灭再和他们算帐。
他却没有看见魏延已经悄悄的接近了他,不过当魏延进一步靠近的时候,马蹄声还是泄露了他的行踪,虽然曹彰没有想到是敌人偷袭,不过还是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当他看到这个手执利刃的人,马上反映到不是自己人,一抬手将已经挂在马鞍边的大刀摘了下来。
饶是如此,似乎还是略微慢了那么一点,魏延已经靠近了他身边,双膝一夹马背,战马人立而起,双手轮刀自上而下借战马之力,想一举击杀对方。
曹彰一看对方的架势,就知道事情要不好即使对方不是什么太大的高手,但人马合一的力量和不会小,但现在自己要么滚下马去,要么就挡住敌人这一刀,他一向心高气傲,又如何肯作出丢人的举动。于是一咬牙,举刀硬封了上去。
魏延也不用躲闪,他对自己的武艺同样有信心,这样的一刀,就算是神仙也未必能挡的住,不过为了保险,双膀又加了两分力气。
只听“镗”的一声想,然后是一声凄厉的马鸣,曹彰坐下的战马踏踏的后退了几步。虽然这巨大的震荡它还挺的住,但曹彰在全身发力的情况下,双腿也夹的格外紧,几乎要将马的肋骨夹折,这才让战马都发出了哀号。
曹彰的身上也同样不好受,突然间承受的巨大力量让他的胸口一闷,腹内翻滚沸腾,这可是要吐血的前兆。所有的武将都坚信如果吐血的话,将对身体造成重大的伤害,曹彰硬生生的将这口鲜血又压了下去。
魏延这一刀没有得手,也同样的陷入了僵直状态之中,也是双手发麻,腹中翻腾,不过程度上却是比曹彰轻了很多,很快就恢复了过来,又举起手中刀追杀了过去。
他的目的很明确,既然没有能秒杀掉曹彰,就要抓住机会让他恢复不过来,而更重要的事情是,他已经发现了自己的对手是哪一位。如果能够借此机会斩杀曹操的儿子,无疑是大功一件。
第二十四章 好运逼人 第五节:扰敌
更新时间:2009…12…7 18:11:44 本章字数:1854
曹彰虽然神志还有点模糊,但这点危机感还是有的,哪里敢停,拨马迎着魏延的方向就跑了下去,他的目的很明确,先保住自己性命要紧。
魏延没有料到对方这么快就逃走,马冲了过来,却恰好与曹彰擦身而过,距离又比刀身要长,只能眼睁睁看对方撒马跑过去。待他拨转马头,曹彰却以是在数十步之外。
要说曹彰怎么会这么快,原来他的马刚才就已经被曹彰夹痛,昏乱之中手上更是没有轻重,刀纂在马股上划出一道近尺长的血槽,战马怎会不狂奔。
魏延还想追上去,这里乃是曹营,虽然混乱,却也有清醒的曹军,马上有人围上了魏延,等魏延杀开敌军,冲到圈外,眼看就要被曹彰跑掉,搭弓上箭,瞄准曹彰背心就射。
这下曹彰可没有躲开,被利箭直插后心,当场倒在马背之上,连压制多时的鲜血,也终于吐了出来,昏迷当场。
且喜他跨下马已经略为受惊,没有管背上的主人,径直跑了下去,魏延追了一程,距离却在曹军士兵的干扰下越来越远。
虽然不能将曹彰的首级取回,不过既然已经射中了曹彰,想必不死也是重伤,也不必非和他纠缠下去,干脆就放弃了追赶,专心的在敌营内破坏。
就算不知道曹彰营中是囤积粮草的地方,尽凭程军自己到处放火,给曹军照成的损失也不小。而很多曹军在营内被往来冲突的骑兵击杀或者重伤,更有甚者于熟睡中就被烈火带走了生命。
这边火光冲天早就惊动了南面的李典等人,他们可是知道粮草就存放在曹彰的军营,见此情景以为敌军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是一次有目的的行动,忙带领兵马前去救援。
等他们杀到曹彰的南门,突然有个偏将眼尖,对几人喊道:“那个不是二公子的马吗?”
果然曹彰的马就散放在营门边,离它不远,围了一群曹兵。李典见此情景,知道事情有所不妙,赶过去一看,果然曹彰正趴在地上,身边围着一群不知所措的士兵。
李典一见曹彰的伤口,真真的吓了一跳,因为没有盔甲,羽箭也不知道没进肉里几分,整个后背的衣服都已经被鲜血染红,别是已经不行了吧?
当把曹彰扶起来一看,李典的心提的更高,曹彰面色蜡黄,嘴角正在不停的流血。忙吩咐手下人将他先抬回自己的营寨,马上找人治疗。
虽然赵云魏延两个人不知道曹彰军营中屯放曹军粮草的事情,但四下放火又有什么区别,大部分的粮草在火焰中化为灰烬,无数的曹兵刚刚出离营帐就被徐州军击杀,甚至有人发现的晚,被活活的烧死在帐篷中。
有了李典等人的支援,也不能很快的稳定形势,徐州军虽然兵不满千,但都是骑兵,在营中来去如风,一触既走,不与曹军硬拼,就算曹军数倍于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而每当有落单的曹军被碰到,就只有死路一条。
李典见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干脆传令下去,命士兵集结起来,压缩徐州军的活动空间,北面的韩浩也带领兵马赶到,两面夹击之下,终于将形势稳定下来。
赵魏两人已经在营中会合,见到四面的敌军已经逐渐控制了环境,交换一下意见,目的已经达到,干脆撤兵回城。曹军见敌人退去,也没有时间追赶,忙着抢救剩下的粮草,其实就算他们追也不会有马跑的快。
不过此时就算抢救,也没有多少粮草给他们留下来,毕竟粮草都是干燥的东西,稍微有一点火星,就会将一片都引燃,这一场偷袭,曹军囤积的粮草损失掉一大半,士兵也有数千人的死伤。而徐州军不过损失寥寥数十人而已。
清点过损失之后,李典乐进都有点承受不住,一夜的战斗而已,夏侯敦曹彰两员主将都受了重伤,士兵粮草都有重大损失,军心已经涣散,再打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两人一商议,干脆向曹丕请示撤兵回去。
曹丕本在军事上并非所长,如今引为支柱的夏侯敦又身受重伤,自然以大家的意见为主,于是一面派人向曹操报信,一面下令撤军。
终于曹军放弃了对魏郡的围困,由李典亲自断后,开始向西撤退。城内的赵云得知曹军退走,尚想追杀一程,但一见曹军后队的军容,也只有放弃这个想法,其实说来也是李典不想再节外生枝,不然很可能又有什么埋伏与反埋伏,追袭与反追袭的事情发生。
魏郡之围一解,冀州震动,附近郡县的袁军降将更是开始动摇,有心改换门庭。赵云确定敌军以后远离之后,开始四下骚扰,连曹军的夏侯敦部都败在了他的手上,地方上的军队又哪里有信心抵抗,反应快的不过是闭门迎敌,反应慢的就被一鼓而下,或者举城投降。
不过十数日的功夫,魏郡附近的县城已经大半落入了程玉的手中,赵云这一路奇兵也招降纳叛实力大增,曹军的冀州据点整个陷入了混乱之中。
第二十四章 好运逼人 第六节:虚兵
更新时间:2009…12…7 18:11:45 本章字数:1717
我因为宿醉有些头痛,但很快曹操就比现在的我要头痛很多。他从来没有想过南面的形势会发展到这个程度,自己本希望可以凭借南面的胜利给程玉军一点压力,但没有想到这个压力竟然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如果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自己当初一定会先彻底消灭敌人的骚扰部队再北上的。
但现在需要的不是后悔而是补救,曹操正百思不得其解,忽然军兵进来报告贾诩荀攸求见,曹操知道这两个人一来,必是对自己有所指教,忙说了个“请”字。
一见两人的面,曹操也不管什么礼仪,迎下帅俺,拉住两个人的手说:“两位先生快帮我想个办法。”
贾诩一向阴冷沉静,对曹操说:“却不知道主公想的是进是退呢?”
曹操愣了一下,但既然贾诩问了,他也没有隐瞒,说:“我当然是要进了。”
“那么主公要往何处去呢?”
曹操更是奇怪,怎么自己问计,贾诩反而盘问起自己来了?但他对贾诩十分重视,于是回答了这个问题:“按照我的想法,我应该去夺回魏郡。”他知道后面还要问,干脆将答案全说出来:“可以留一员上将在这里抵挡徐州军,本相亲自带领兵马南下,只要打通魏郡一线,这危局就解开了。”
贾诩反驳道:“主公,如果程玉不在这里与您对峙,您又要怎么办呢?西面的赵国,东面的清河都已经落入徐州军的手中,如果主公贸然南下,敌军如果求稳,可帅军东行,绕过广平郡,邀击主公于魏郡城下。”
顿了一顿,用更严重的语气说:“如果敌军再走西线,先截断退往壶关的道路,再于我军背后发起攻击,那主公这数万人马就要全数损失在冀州了。”
曹操听完身上也出了一身冷汗,忙对贾诩说:“那么如果我分兵防守这几个地方呢?”
贾诩摇了摇头:“主公,我军与敌军相比,兵力上已经没有什么优势,如果分兵,不过是徒然给敌人各各击破的机会,于大局无益。”
曹操的心这回彻底凉下来了,对他们两个人说:“难道此役已经注定了我的失败?”
一边的荀攸也说话了:“非也,主公,此时论成败尚早,关键看您有没有断腕的决心。”
曹操是何等聪明的人,荀攸这一提醒,马上明白他说的意思:“你是说,要我放弃冀州?”
“如今广平已经是我们在冀州保有的最后一块土地,三面受到敌军的包围,只有西面还是一个险要的壶关口,如果被敌军扼守住,那么我们这数万兵马进退无距,即使能够强行突围,损伤也定然惨重,不如修养军力,等待时机。”
虽然曹操有点不甘心,但两个人都这么劝他,让他不得不冷静的考虑一下,确实现在他的形势十分尴尬,如果不能尽快的做出反映,怕是全军覆没的可能也十分大。
经过一夜的思考,最后曹操还是忍痛做出了十分不甘心的决定,撤军回并州。
贾诩又为曹操定下了阻挡敌军的策略,大军这才缓缓撤离。
当程玉听说魏郡的夏侯敦部败绩,就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做准备,不过他也知道,往往撤退的时候,是最关键的时候,很多古代战役的胜负,都是在进退之间分出的,自己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忙派探马四下打探。
果然有探子回来报告说北面山中隐隐有旌旗炊烟隐藏,怕是埋伏了不少敌人,程玉一听,不由露出了笑容,曹军果然不甘心就此撤退,还想再搬一句,这种调兵夺城的把戏,自己不知用多少回了,又怎么能轻易的上当呢。反正自己的目标也不是全歼敌军,干脆等曹军主力走的稍微远一点,就将这一小股敌人吃掉,看看曹操会不会心痛。
他既然已经打下了这样的主意,命令三军只是备战,却不出发。不过等了数日,却不见曹军有什么动静,程玉的心中渐渐有些觉得不对劲。此时不止是他,身边的徐庶更是发觉不妙,忙求见程玉,请他派一只人马去将山中的敌人驱赶出来。
于是,程玉派太史慈亲自带领人马去剿灭敌军,但事实证明,程玉果然中了敌人的计策,等太史慈到了山中士兵所指的地方一看,满山遍野不过漫插旌旗,隔一段距离有一片烧过的灰烬,却是一个敌人也没有。
听到二哥回来向自己报告,程玉只能长叹一声,不过是这样一个虚兵之计,就让自己错失了痛击曹军的机会。再派人马下去打探,敌军却早已经快到壶关了。只能大兵出发,为曹操送行了事。
第二十四章 好运逼人 第七节:凯旋
更新时间:2009…12…7 18:11:45 本章字数:1746
曹操经此一役,虽然没有伤到元气,但短时间以内已经无暇东顾,只能死守壶关。程玉虽然击败敌军,同样不想这么早就与曹操战略决战,也乐得班师回徐州,修养生息。
军马行至魏郡,赵云领魏延胡班沮鹄等到城外迎接,让程玉等人让到城内。等程玉一见到魏郡的城池,不得不赞叹魏郡之战的惨烈。整个城池的城墙到处都有破损烧焦的痕迹,四处的民居也有很多被拆毁用于城防,如此的艰苦却没有百姓发起叛乱之类的事情,可能也多靠沮家在此地的威望,但为了感谢本地的百姓,程玉还是下令出钱帮助百姓重修房屋,并免此地一年赋税。
当地的百姓听说这个消息,都感恩不已,对百姓来说,房屋既然能帮助重盖就算拆了也没有关系,至于一年赋税,就纯粹是大人的恩赐了,都对程玉交口称颂。
到了城内临时的议事厅,赵云不敢再上座,先将程玉请到了居中坐下,然后为程玉介绍几个人。程玉对胡班沮鹄大加赞扬,当场加封胡班为奋武校尉,随军听用,加封沮鹄为中郎将,随沮授镇守河北。
不过到了魏延这里,程玉却多少有些为难,魏延本是来河北领罪来得,虽然也立下了大功,但有过不罚难以服众,最后决定将魏延功过相抵,继续发还郭嘉手下听令,不过程玉还是在众人面前表示了对郭嘉的建议也就是他的决心:“以后告诉郭先生,将在外,君命又所不受,前方的事情,他尽可自专,以后但凡有违反军纪的,可任意处置,免得送到这里来给我留下一个治军不严的名声。”
其实他这么说自然没有怪罪郭嘉的意思,只是想魏延等人表达一下郭嘉的权威。
安排过这里的事情以后,程玉又在魏郡修养了数日,然后兵马起程回到徐州。
其实他不在的时候,徐州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他当年所颁布的政令早就已经受到百姓的认可,虽然屡次有官员进言说要恢复汉朝旧制,但都被孔融等人压了下来,一来二去,这些事情已经没有人再想的起。
听说大将军班师回朝,赵王殿下也突然间有了雅兴要亲自出城迎接,任凭孔融等人如何阻拦,他是已经打定了主意,无奈之下,孔融只得派人通知程玉,并亲自准备赵王出城迎接的礼仪。
程玉听到这个消息多少也有点受宠若惊,这几年自己一直征战在外,竟然还能受到赵王如此的重视,其实这都是他选派这些伴读少年的功劳,这段时间的潜移默化,已经在赵王的心中形成了一个英雄大将军的形象,如今这个英雄凯旋归来,又怎么能不亲自去迎接呢?
等到程玉真正归来的时候,迎接的场面比想象的还要热闹,城中的商贾百姓听说程玉的大军归来,也都自发的出城迎接,加上各种官员以及维持秩序的士兵,人流直排到十里长亭。
远远的见到程玉的军马到来,最前面的赵王和百官由路边的草亭之内出来,亲自在大路之上迎接,程玉的战马到达近前,见赵王果然恭敬的迎候在路上,慌忙下马行礼,行过君臣大礼之后,赵王在前,文武百官在后,一行人马浩浩荡荡的向徐州城行去。一路上,路两边的欢呼声不断,在百姓的心目中,程玉现在简直就是神仙一样的人物。
虽然程玉觉得和这些官员贵族在一起很有迷失自我的感觉,但这是封建年代,该有的应酬还是有的。在酒席上,孔融为程玉介绍“朝廷”里新任命的官员,果然是“物以类聚”,弥横已经在孔融的推荐下入朝为官,现在作为御史中丞,既然是孔融当政,其他人自然不敢说什么。
程玉对这个人的印象很一般,觉得他为人太狂傲了点,不过作为御史,他的臭嘴正好可以发挥所长,尽情的批评。
但是还有另外一个人就比较吸引程玉注意了,原来,新任命的官员里还真有比较难得的人物,陈群不知从什么地方被孔融翻了出来。说起来程玉在青州的时候也曾经寻访过陈群,不过却一直无缘相见,他可是魏国的名臣,程玉自然要好好的套套近乎,这种内政型的人才,才是以后国家的柱石。
等这场宴席结束,已经华灯初上,程玉终于可以回到久别的家中。他离家门尚有一段距离,突然无瑕溜到他的马边,拉着他的衣襟对他说:“夫君,我有一点害怕。”
程玉一向见到的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无瑕,还是第一次见到她这种小儿女神态,有点夸张的奇怪表情问:“你还有什么害怕的事情吗?”
无瑕终于被他这句话打回了原形,一脸恶狠狠的表情对程玉说:“竟然对我说出这种话,看我怎么收拾你。”说完作势要拔刀。
第二十四章 好运逼人 第八节:家事
更新时间:2009…12…7 18:11:45 本章字数:1802
当程玉做出怕怕的表情;无瑕也扑哧的一声笑了出来;不过瞬间又眉头紧锁;对程玉说:我是怕貂禅姐姐那里不知道会不会认同我。
程玉知道她的担心;说起来,既然有一夫多妻制;就相有继承制度一样;难免会有内眷的互相排挤倾轧;但他的心中对貂禅有一种莫名的信任;安慰无瑕说:“你不要担心,婵儿是一个温柔贤淑的人,绝对不会对人有什么坏心眼的,我还要小心你这个小坏蛋欺负她呢。”
“哪里会啊,难道人家是那样的人吗?”无瑕又可爱的皱起了鼻子。
不过程玉虽然话说的轻松,心里还是有一点担心。
自己当时告诉貂禅随意去处置那个谁——因为是没有计划的事情,程玉已经忘记了中招的是哪一位,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处置他们母子的。
虽然对这个孩子的不期而至有点气愤,当时自己在信中已经明显流露出不想再见到他们的意思,但冷静下来以后,毕竟还是自己的骨肉,就算是没有出生之前,自己都不一定能够狠下心来作掉这个孩子,何况现在已经生下来了。
当程玉到达府门的时候,门前的卫兵和家人还是慌乱了一阵子,即使他们早就得到了程玉即将回来的消息,但见到主人回来,兴奋的心情还是让他们有些手足无措,他们倒真是关心十分爱戴这个平和谦谨的主人。
程玉进入府门,第一件事情也是先到内府去看望貂禅,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直非常好,程玉是真的逐渐喜欢上了这个苦命的女子。刚行过内宅门,貂禅早已经听到消息迎接出来,见到程玉进来,慌忙问安,她对这些礼节非常注重,即使程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