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秦-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呢?而且作为皇帝身系天下百姓,若是你有什么……可如何是好啊?皇上还是守在咸阳城中比较好。”
    如果这话是其他人所说,扶苏此时必然已经大怒,但是小桃却只是一个关心自己的人罢了,心中只想着自己能平安,所以扶苏知道她的话都是出于真心的。扶苏一笑道:“朕现在在做的不是去抢别人的国土,而是将原来就该属于我们中国…大秦人的国土重新夺回来。始皇帝在时,六国之土都在我大秦的统治之下,若朕为帝却将他拱手还给了楚人,那大秦的子民会如何看朕,朕死之后也无脸去见始皇帝于地下了。所以朕这次是一定要将楚地重新夺取回来,重现始皇帝时的荣光!”
    小桃看着扶苏说到要将楚地夺回来时的那种摄人的风采,才知道自己是真真正正地爱上了这个人了。不是因为他是自己的主人,不是因为他是皇帝,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值得自己托付的有抱负,有理想的男人。“既然皇上的心意已经定了下来,那臣妾只能祝皇上早日得胜归来,宫中的一切小桃都会努力学着去管理的。”
    扶苏一把将小桃紧紧地搂住:“小桃,朕答应你,一定早日归来。当朕归来之时,就是封你为后之日。”两个人就这样静静地抱在了一起,没有一种语言可以来描述两人之间的感情。
    第二日,咸阳城中的百姓就已经知道了楚人三路大军被秦军各个击破的消息了,而在五日之后,整个中原都已经风传楚人必会为大秦所灭的传闻。这当然也是扶苏他们在战争开始之前所用的一个计策,为的既是让秦的百姓深信大秦雄师必然会将楚国灭掉,又让楚人心中害怕,从而在战场上无法全力与秦军一战。
    在消息散布出去之后,在一日的朝堂之上,扶苏就将自己要亲自带兵出征楚国的意思当着众臣的面说了出来。当时就有不少的保守之臣提出了反对意见,其中最有力的借口就是当年秦始皇灭六国时也不曾御驾亲征,如今扶苏的地位更是皇帝之尊,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他不应该前去。
    但是扶苏却说他们不过是因循守旧,不明其中的道理,并说自己这次亲征的主意以定。那些臣子本来就有大半是刚刚才投顺过来的原来胡亥时的人,自然不敢与皇帝真的闹翻了,所以他们便将希望寄托在了张良和陈平这两个跟着扶苏打天下的人身上了。
    看到众臣都看向了自己二人,陈平和张良只能相视苦笑,然后就不再做声了。那些大臣看到他们二人居然不提出反对的意见,就知道扶苏的心意已决,不是他们能够左右的了,所以最终只能同意了扶苏亲自出征的决定。
    扶苏看着群臣还是同意了自己的决定,对自己一开始就先将陈平、张良二人说服的做法很是满意。如果自己并没有与陈张二人先行谈妥,而是现在提出来,那么这二人也必然会同其他的臣子一般反对自己亲征,而如此一来自己要说服的可就是所有的臣子了,张良二人有了群臣在身后支持,只怕就没有那日一般容易说服了。所以看到群臣已经没有了意见,扶苏便立刻下达了圣旨,表明自己的决心,他让各地驻守的秦军在半月之内都赶到南面的几个郡中,一待人马都准备妥当,自己便从咸阳出发,往楚地而去。
    直到圣旨下达,使这次的出征成为不可改变的既定事实之后,扶苏才算是完全放下心来。其实他心中还有一个不能诉诸于口的原因,那就是他要在战场上与项羽战上一次,用自己真正的实力去将这个西楚霸王击败,从而在历史上留下一笔。当然一直待在宫中气闷的不行,也是他要出征的另一个原因。
    六月初五,在烈日当头的这一天,扶苏带着三万禁卫军离开了咸阳,往南面而去,秦楚之战的第二个阶段也终于到来了。
    PS:继续两更,晚上还一更
第二百四十章 筹谋反击(3)
    扶苏一声令下之后,整个大秦的人都开始动了起来,各处的郡县其中的守军有大部分被抽调了出去,一些原本就应该服兵役的人也被在同一时间征召到了军中,不过是短短半个月的工夫,十多万人马就已经集结完毕,再加上如今还在河内等几个位于楚地边上的数万人马,大秦此次的确是倾尽全力,将举国的二十万人马都出动去灭楚了。wwW。原本秦国的实力远不至此,但是连年的征战和内乱,终于将秦始皇时的上百万大军都折腾得剩下这二十余万人马了,但是这二十余万存留下来的秦军却是秦军中最为精锐的一批人,所以扶苏并不认为这二十万人马就灭不了有着十余万大军的楚国。
    因为天气已经很是炎热了,所以全军进发的速度并不是很快,而扶苏似乎也并不急着让军队快些赶到南边的几个大郡,所以他的三万禁卫军皆是早晚赶路,而白天就支起帐篷休息。这一点让随行的一些将领和张良都很是不解。终于在走了近半月之后,沧海君就有些忍不住了,于是就委婉地向扶苏提了出来。
    自从扶苏称帝之后,沧海君也成了守在咸阳城中的一名将领,但是他那魁梧的身材,有些焦急的脾气却没有丝毫的收敛,即使是与皇帝说话,他的嗓门也没有放低:“皇上,臣觉得我们的大军应该尽快往南边赶啊,这样才能尽早对楚地发起攻击。若不然,楚人就会做好一切准备,那我们想要攻打他们就有些困难了。兵贵申速啊皇上!”
    扶苏看了一眼沧海君因为炎热而散开的衣襟,又看了看在一边也是深以为然的其他将领就笑了:“哈哈,你们看到朕下令让大秦的所有人马都集结起来,而朕又立刻带着三万人马出了咸阳就认定朕要即刻对楚地发起攻击吗?”看到这些人都点了点头,扶苏接着道,“这就对了,朕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就连你等就认定了朕在短期内就会对楚地发起攻击,那楚人必然也会如此,他们现在应当已经在准备着如何将人马安排在各个要隘之处等着阻挡我大秦之军了吧。但是朕却并不急着现在就赶去楚地与楚人一战,朕要先消磨他们的锐气,等到他们开始放松的时候,我军便可出击了。”
    众人的脸上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他们想不明白扶苏为何要如此做。若说只是为了拖垮楚军的意志,也不须大家顶着烈日从咸阳出来啊。彭洪也犹豫了一下说道:“皇上,臣只知道趁胜追敌,我们刚刚在三郡都大败了楚军,他们的军心必然不稳,此时若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攻向楚人,他们势必来不及做出最恰当的反映,我大秦的军队不就可以一举拿下几个楚人的郡县吗?”
    扶苏摇头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虽然楚军这一次大败,但是三路人马中只有攻打颖川的那一路损失较大,其他两路还是安然退回去的。而楚军中也多的是善于用兵的将领,他们难道不懂得趁胜追敌的道理吗?他们一旦退回楚地,必然会将人马留在险要之处以防我军的进攻,所以若说趁胜追敌,恐怕只是让我军在气势上胜过敌人而已,真正对楚军的打击并不会太大。而且现在对楚用兵对我大秦的将士还有一个极度不利的情况……”说着扶苏停了下来,打眼看向了张良,似乎在等着他接自己的话茬。
    张良此时已经明白了扶苏的用意,接着他的话说道:“皇上指的可是如今这炎热的天气吗?不错,如今正逢酷暑,我军多半是从北边和中原收来的兵,并不习惯南方的酷热,就连在日头底下走上一段路就已经受不了了,更别说在如此烈日之下与楚军进行战斗了。而楚军则不然,他们都是在南边生长之人,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酷热,若是两军交战,我秦军未必会是楚军的敌手。”
    扶苏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子房已经看出了朕的用意了。朕这次大张旗鼓却没有急着赶去楚地的第二个原因就在于此。朕要待到出了夏后才让大军对楚地发起攻击,到那时天气已经开始转凉,那些楚军的锐气也已经消磨殆尽,我大秦将士正可趁机攻打。而且这一路的行军朕也不是全无用意的,一路行来可以使军士们的感情更加深厚,待到战斗开始的时候,大家的配合才会更加默契。所以此去南边的路上,你们也要多练兵,一等天气凉快下来,就是我军攻打楚地的时候了。”众将领连忙领命。就这样,路上的秦军不再有猜疑,而随着后面的秦军不断地赶上来,扶苏的军队人马也逐渐多了起来,此时已经到了六月下旬。
    此时的河内郡中,蒙恬与韩信也已经知道了扶苏要出兵攻打楚地的消息,他们已经将尚可作战的将士都集中在了一起进行训练,为接下来的伐楚之战做好准备。但是他们在等了十来日之后却孩子看到一些从其他各郡赶来的秦军士卒,却并没有等到扶苏和他的亲军,这就让两人很是不解了。
    这日在训练好士卒之后,韩信便与蒙恬站在了一起。韩信说道:“蒙将军与皇上所处的时日最是长久,你可能猜出皇上如今的想法吗?说了要以大军伐楚,可许多更远的人马都已经陆续赶到了,但皇上的大军却迟迟未至,我们难道就要这样等着吗?楚人可是也已经得到消息了,再这样拖下去,他们能够调配的人马也会越来越多的。”
    蒙恬心中也很是迷惑,但他却坚信扶苏这么做必然有其道理,便道:“韩将军,皇上在旨意中也不过是命各处人马都赶往南面来而已,可并没有说立刻就要对楚用兵啊,或许皇上有他的用意吧。我们为将者只需要遵照旨意做事便可,一旦开战之后才是我们各展所长的时候。而我们现在当做的是将士卒练得更加的精锐,也好让此次伐楚的速度更快上一些。”
    韩信看了蒙恬一眼,心下对蒙恬如此忠心也很是钦佩,最终也不能提出什么别的意见了。
    但是随着各地的兵马不断地赶到河内郡,韩信心中的疑惑再次出现了,只因为这次赶来的人马当中有不少是骑兵,不但来了数万士卒,还有数万的骏马,每日里的消耗是成倍的增加。就这一点连蒙恬也无法想出个所以然来,只能劝韩信不要多虑,等到扶苏来到的时候必然会让他们明白的。
    在这样的疑惑之中,在七月初三那一日,扶苏终于带着八万人马来到了河内郡。因为在路上耽搁的行程太久的缘故,所以北边的一些人马也在半路上追上了扶苏的人马,而扶苏则很自然地将他们并进了自己的人马当中,并没有让他们急急往南而去。这样一来,到了河内郡时,扶苏的三万人马就扩大成了八万之众。而在一路上扶苏也没有歇着,不断地将各路人马打散了重新编排,然后进行训练,这样一来,这八万人马赶到河内的时候,他们已经配合默契,完全看不出他们是由许多不同郡县的士卒所组成的了。
    蒙恬二人出城将扶苏迎进了河内郡,扶苏看着这新建的河内城,频频点头。虽然这城池没有原来那般规模,但是却也是处在一个要道之上,城墙由夯土打成,很是结实,正是这个时代城池的特色。扶苏一面走进城去,一面问着蒙恬这些时日从其他郡县赶来的人马的情况,蒙恬全都一一做了回答。
    当扶苏问到他们有什么困难的时候,韩信终于将自己留在心中的两个疑问提了出来。扶苏呵呵一笑:“韩将军终于是忍不住了,朕一见到你就发现你有什么话要与朕说,原来是为了这事啊。”说着扶苏就将自己对张良他们所说的话又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韩信二人,“所以虽然我们的大军都已经到了此地,但是去还不是对楚用兵的时候。”
    韩信对扶苏的解释还是很理解的,他甚至有些责怪自己怎么这么愚笨,然后他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皇上,虽然河内郡有大秦各地的粮草调拨来,但是让这么多战马也留在此地是否太过浪费了。我们接下来可是攻打楚地啊,可是要攻打城池的,骑兵在这里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啊。”
    扶苏笑着摇了摇头:“你错了,这次朕不但将我大秦所有的骑兵都调到了此地,就连那从未在战场上与敌交战过的铁甲骑兵也都带了出来。朕料定与楚人的战争必然会在城池之外,到时候就要靠着我们的骑兵与铁甲骑兵出奇制胜了。”
    “什么?”韩信和蒙恬二人都呆在了那里,他们的确没有想到扶苏居然会将骑兵都调了来,不知道他究竟是因为什么才有如此的信心认定这一战必然会在城池之外。
第二百四十一章 开战
    就在不久之前,扶苏带兵攻打咸阳和其他几个郡的时候,就曾带了骑兵与那连环战马的甲胄,可是结果却是一路战来都没有骑兵的用武之地,就更不要说让连环马排开一字与敌在沙场上正面冲锋了。WwW。所以在这些将领看来这次伐楚与攻打咸阳是没有任何区别的,楚地也是需要一个城池一个城池地攻下来,而骑兵在这个时候就只能下马与步卒一同作战了。这样一来,他们的战马就变得毫无用处,甚至成了全军的拖累,因为战马的消耗是十分惊人的。
    如今听扶苏话中的意思却是这一次伐楚却是要在平原处与楚军交锋,这就让众人摸不着头脑了。扶苏看到众人讶异的表情以及充满疑惑的一句“什么”,只是淡淡地一笑,过了半晌,看众人已经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了才道:“朕敢如此说是因为有大量的情报提供了楚地现在的情况。其一就在于如今的楚地虽然表面上看来团结一致,实则有许多原来的楚臣对项羽的作为很是不满,再加上他在我大秦吃了败仗,必然有不少反对他的人适时地跳出来,这就逼得他不得不与我军一战,并将我们打败后重新得到众人的拥护。其二则在于项羽这个人的性格,他向来崇尚的是进攻,对防御是不屑一顾的,上次章邯的人马伐楚的时候,在兵力上是他的数倍,他都敢于进攻,现在我们双方的兵力相差并不是太大,他必然不会甘心就只是死守而不出战的。”这一点除了扶苏对以前项羽的一些行为的判断之外,还夹杂着他对历史上的西楚霸王的了解,这么一个战败之后会感到无颜见江东父老的人怎么会只守不攻呢?
    众将领觉得扶苏的这两点虽然很对,但是若说因为一个人的原因就判断此战必然会在城池之外,就有些太过武断了。看到众人并不是十分信服的神情,扶苏接着说道:“这些不过是内在的因素,其实决定楚人必然会出城来与我一战的还有其他原因。其三,如今的楚地毕竟不是数十年前的样子了,其中的许多城池都是新建的,其防御能力并不足以挡住我大秦的精兵。所以楚人可以凭借的城池之坚固也并不存在,他们只有出来与我一战。况且楚地多河流,南人善舟楫,看到我们进入了他们的地盘,他们必然会用自己擅长的一套来对付我们的。有此几点原因,朕料定那楚军必然会出城与我军一战,而一旦在城外能够歼灭他们的大部人马,接下来的攻城之战便简单许多了。”
    张良、韩信和蒙恬三人从扶苏开始说第一个原因就已经认同了扶苏的看法,他们毕竟也是善战之人,对情势的把握也是很在行的,而其他将领则要当扶苏将一切都说完之后才算是同意了扶苏的看法。
    就这样,在扶苏的大领下,众秦军就在这河内郡中驻扎了下来,每日里就是练着怎么在平地上与敌交锋,怎么攻城,却没有一人提出要立刻攻打楚人。虽然士卒们对此还是很不理解,但是自己的将领已经下了严令不得随便说出战之话,便让那些秦兵都不敢再好所什么。
    楚国会稽郡中,项羽正在和范增等人说着如今秦人的动向。他一败退回楚地之后就有不少原来支持屈斗,后来又归顺于他的楚地官员跳了出来,要不是他以决断之心杀一儆百,恐怕会有更多的人跳出来。但是项羽也知道自己这么做必然会引起更多的人的不满,现在他最需要的就是一场大胜,这样一来,楚地的人就会重新确立对他的信任。所以自从他回到会稽后不久,他便派出了不少的探子前往秦地探察消息。不料这些探子才刚出发,秦国的动作就已经大得连楚国的百姓都已经知道了,那就是秦国皇帝扶苏御驾亲征了,二十万大军已经开到了河内郡,随时准备攻打楚地。
    看到这些消息的时候,番增等人的第一句话便是:“原来这一切果真都是秦人设好的圈套,先假意派军往北,诱使我军去攻,又依仗着地形将我们击败,然后趁胜追击。想不到秦人现在已经变得如此狡诈了!”
    项羽却是极想与秦军再战,洗刷自己的耻辱,所以听到这个消息时却很是兴奋:“上次我们失败是因为那里是秦地,他们的士卒死守再加上援军的及时赶到,但是这次他们来到我楚地,可就不是他们说了算了。你们也不必太过担心,范先生不是在将大军退回会稽之时留下了三万多人在陈郡、东郡和砀郡吗?一旦秦人来攻,他们便可阻挡住秦人,而我们则可以及时带人马前去救援。这样一来,我们便可学着秦人一般对付他们了。”
    项庄、项他、龙且等人听项羽说的也很是在理,心中的担忧不觉也减少了许多。只有范增依旧是紧皱着眉头,他可不信秦人会在刚刚取胜之后就给自己以可趁之机,但是现在他也看不透秦人的打算,就也不多说什么。
    然后接下来的事情就大大地出乎了楚地各人的意料了,秦军居然就这样只是屯兵在了河内郡,不再有进攻南边的打算。而从各个探子那里得到的情报则是秦军在那里也只是演练一下攻城作战而已,完全没有大战即将开始的样子。
    迷惑不解的楚人只能忐忑不安地等待着,等待着秦军在某一天突然攻来,但是一个月过去了,秦军也完全没有一丝攻过来的意思,这让他们都猜想是不是秦军只是想驻扎在那里啊?但是连皇帝都已经赶到了河内郡的消息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绝不相信秦人将二十万人马开到河内就是为了耀武扬威一下,他们一定是在想着如何攻打自己。
    种种猜测在楚人当中四处传播,有说是秦人此次不过是来祭奠那些战死的士卒的亡魂的,也有说是因为咸阳那边闹了大瘟疫秦国皇帝才跑来这里避难的……反正经过这一个月的等待之后,许多的楚人已经开始不相信秦人会来攻打自己了,就连那些守在陈、砀、东三郡的楚兵也开始大意了。
    就在楚国上下尽皆已经麻痹的时候,九月十一这一日,扶苏就命沧海君田霸带着一万人马突袭东郡。城中的楚兵完全没有想到在沉寂了近两个月之后,秦兵会突然攻来,在心里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不过守了半日,东郡就落在了秦人的手上。然后沧海君就按扶苏的意思,留下了一半人马在东郡,自己带着其他人赶去了砀郡,那里韩信已经带了人马在攻打了。
    砀郡的守卫比起东郡来要好上不少,但是在韩信和沧海君的连手攻打之下,城中的万把人马也抵敌不住了,最后楚军只得退出了砀郡。
    随后秦军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以最快的速度进兵陈郡,结果就是再次成功,陈郡也落在了秦军手上。三个郡不过用了十天不到的工夫,就尽都落在了秦人手上。
    当项羽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真不敢相信的自己的耳朵:“什么?三郡有着近三万人马的守卫,居然在十日之内就全丢了?”他大声地对着来报信的人咆哮道。
    那人很是畏惧地看着面色血红的项羽,结结巴巴地道:“回霸王,秦…秦人的这次突袭实在…实在是太过突然了,城中…城中的守军大多还没有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情的时候,秦军已经攻上了…城头。虽然将士们…将士们拼死抵抗,但是却还是…还是不敌秦人,最终…最终使城池被秦人所占。”
    项羽气冲冲就要上去给那人一下,却被范增给一把拉住了,他对那人道:“你先下去吧。”那人才如丧家之犬一般逃了出去。待那人出去之后,范增才道:“这也怪不得守那三郡的将士们,这段时日秦军完全没有行动,任谁都会放松警惕的,老夫不也是如此吗?”
    项羽却依旧大声道:“十日被取了三城,怕是孙武来取我楚地也不会如此轻易吧?这真是我项羽的耻辱啊。”
    范增道:“其实我从一开始就有些奇怪秦人为何会挑七月这个炎夏来我楚地,原来他就是为了麻痹我们,使我们放松警惕,然后突然袭击,杀我们一个措手不及。霸王,现在不是追究什么责任的时候,更不是发怒的时候,我们应当赶快做好一切准备,与秦军一战。若我所料不差的话,在取下三郡之后,秦军很快就会以这三郡为点,兵分三路对其他几处要地进行攻击了。所以我们当务之急是让将士们做好死战的准备啊。”
    项羽慢慢地也冷静了下来,点了点头:“好,那我即刻就去点将,聚兵,明日就带着人马去与秦军决战,我就不信以我大楚的精兵,就不能击败秦军。”说完话,也不等范增再说什么,就直接往门口走去,现在他心中只想着好好地与秦军在沙场上一战,以泄自己的心头之恨。
第二百四十二章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看到项羽大步走出了大堂之后,一直没有说话的项他突然开口了:“不对,秦人未必会如我等所想一般分兵攻打薛郡、泗水郡与九江郡的,我怕他们会集兵一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