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强秦-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旨,得意洋洋地道:“蒙将军,啊不,蒙恬接旨谢恩吧。”说完又发出了得意的笑声。在他想来连扶苏都在接到圣旨后自尽了,那蒙恬就完全不会抗旨了,所以显得很是嚣张。
突然旁边一人问道:“这圣旨是始皇帝下的还是二世下的啊?”
“这当然的当今二。。。。。。”那太监一时嘴快说了出来,但他也算机灵只说了一个字就收住了,恼怒道,“你是什么人敢过问这等国事?”
扶苏慢慢地去掉了戴在头上的宽大帽子:“你看我是什么人啊?”
“扶。。。。。。扶苏皇子!”那太监惊鄂地看着扶苏的脸,一脸的不敢相信。
“你当本皇子已经死了,是吧?”扶苏大踏步地走到他面前一手揪起他的领口,将他扯到自己身边,“说,到底那两道圣旨是不是胡亥和赵高下的?”
那太监完全被扶苏的气势所压倒,哆哆嗦嗦地道:“这道圣旨的确是二世皇帝所下,但那。。。。。。前面那道却是始皇帝下的。”
“是吗?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啊,到现在这时候还不肯讲实话啊。”扶苏一把抽出了长剑架在了他的脖子上。那太监带来的侍从在看到扶苏出现时就想上来保护他,却被早已经埋伏在门外的蒙恬和扶苏的亲信围了起来。
“小人确是没有说谎。这圣旨是在回咸阳途中所发,但皇帝是在回咸阳后才。。。。。。”
听了他的话,扶苏倒是相信了他,的确以他的身份还不可能知道胡亥和赵高的计划。他一把将他推了出去道:“将这些人都看管起来,别放他们走了。”
众军士忙上来将他们带了下去。
“现在蒙将军应该相信我的话了吧。”扶苏微笑着看着蒙恬。
“看来胡亥和赵高的确是想篡位然后把我们都除掉啊。”蒙恬也不禁叹了口气,“可是如今他们已经在咸阳了,我们若是起兵在道义上就说不过去,我们是造反啊。况且现在天下才平静了没几年我哦也不想再起争端,让百姓受苦。”
扶苏走到桌边倒了两碗酒递给了蒙恬一碗道:“将军认为我们不起兵,别人就不会起兵了吗?你不要忘了我们看到的消息,胡亥倒行逆施,必会将本来就不服我大秦一统的六国人逼反,到时候我大秦才真的到了危亡时刻。只有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打下咸阳城,将赵高胡亥等一干为祸之人除去才有可能平息他们的怨恨,然后我们可以给民以休养生息,最终让天下苍生都过上好日子。”
蒙庭听到扶苏的话,眼睛不禁一亮,他想到不扶苏会有这种为民的思想。但是随即他又眼光一黯,想说什么,但是李恒的声音却先一步响了起来:“皇子的想法固然好,但是现在我们是以一地对抗天下啊,兵力上我们吃了大亏,况且还要留下一部分人守着北边疆域以防匈奴趁火打劫啊。”说话间李恒带着张武、周行和郑德三人走了进来。原来刚才那太监来宣旨时李恒等人正在外面,他们的对话四人都听了个清清楚楚。
三名将领也是直直地看着扶苏,在得知秦始皇已经驾崩之后,他们心中的包袱已经扔下了一半,但是却还是怕自己起兵一旦失败就会连累家族被屠灭。
扶苏笑道:“这用兵的事情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的清楚的。但是我可以肯定只要我扶苏举起旗帜来,总会有不少人加入到我们的阵营中,再加上胡亥赵高之流将朝政搞的乌烟瘴气,我大秦军队的战斗力自然也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出现某些关隘不战而降也说不定。但是要说危险也一定是有的,但是你们认为在这里就一定安全吗?赵高就会放心你们这些一直追随着我和蒙将军的将领吗?现在只有一个问题就是匈奴方面了。”
仿佛老天也在帮着扶苏一样,就在他提到匈奴时,一个蒙恬的亲兵走了来到了大堂外道:“将军我派往匈奴的探子有飞鸽传书送来。”
第二十五章 定计
“我扶苏的为人大家也应该知道,”扶苏站在一座刚刚搭建出来的木台上向下面的苦役们说道,“倘若我做天下之主一定会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不会再大兴土木让无数人家破人亡。wWW!”
下面的苦役们的眼中并没有多少兴趣,他们只是麻木地看着扶苏,他的话似乎根本没有进到他们的耳朵里。
“我可以向你们保证,只要你们帮我守着长城的关隘,一旦我成功了你们都可以脱去奴籍成为和我大秦的子民一样的人,立了功的也一样有封赏。”听到扶苏的这话,那些苦役们似乎有点兴趣了,但是不是很来劲。
“而且大家也应该知道如果让匈奴攻破防线,你们也是死路一条,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够担负起守卫的职责,和我大秦的将士们一起抵抗来犯的匈奴人。”扶苏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地和这些人说着,连一边的李恒都很不能理解他的行为,他这样的话已经说了三天了,但真的肯站出来做守土之则的却不到千人。
说完之后,扶苏疲惫地回到了行馆中。他丧气地脱下了盔甲道:“想不到六国的人已经和我大秦离心离德到如此地步,就算我晓以大义还是诱之以利都不能让他们动心啊,这可如何是好。”
“皇子是如何对待那些愿意守边的苦役们的?”李恒问道。
他这一句话点醒了扶苏;“对啊,我怎么就没有想到用事实说话呢,看来这些天忙着兵员和调动苦役以及如何对付胡亥的问题已经让我不能很好的思考了。”想到这里他忙下令道:“给那些肯守卫长城的苦役们准备些赏赐,同时为了表示对他们的信任将这千人编成一队,要善待他们,快去。李先生,多谢你的提点啊。”
李恒忙道:“这只是学自商君变法的立木取信的做法而已。”
这虽然是一个老办法,但是却也是一个好办法。不知是因为被扶苏几日来不断劝说的诚心感动还是被那些肯站出来守边的苦役们的待遇而知道扶苏的诚意,在之后的几日内居然有两万都人松口答应了,而人数还在增加,这使得扶苏很是高兴。
同时在上郡城里流传着这样的话:“你知道吗,原来扶苏皇子受到奸人迫害并没有死。”一人道。
“我也是刚刚得知,说是二皇子为了抢夺本属于扶苏皇子的皇位而屡次对他下毒手,但是天佑皇子,在最后终于没有被害死。”另一人也忙说着自己知道的事情。
“嘿,事情还没有这么简单。听说皇子在接到圣旨后自杀,却因皇帝的英灵所阻止而没有死成,从而得知了胡亥的阴谋,现在他是得到了皇帝的旨意要夺回皇位呢。”第三个人忙也凑过来说着自己知道的真相。
一条条消息开始向四下里传去,但是这种消息只是在民间广为传播,并没有引起那些官员们的注意,同时随着消息越传越远,这消息也变得越来越离奇,有人说是扶苏自裁时长剑被秦始皇的英灵打断,秦始皇亲口告诉了扶苏这事情,从而使他坚定了夺回皇位的信心;也有人说是在扶苏死后灵魂和秦始皇的灵魂相遇而得到他的帮助返回人间。一个个的消息使得扶苏也不得不佩服人民群众那不尽的想象力。
趁着这样各种消息满天飞的时候,扶苏决定动手了。
“我们必须趁着现在民心有向着我们的时候进攻胡亥他们了。”扶苏道。和他在一起的还是那三员将领以及蒙恬和李恒。
周行附和道:“皇子说的极是,现在正是我们讨伐胡亥的最佳时候。”
“是啊,我们完全可以趁他们立足未稳而杀他们个措手不及。”郑德也说道。
看到大家都同意自己的意见,扶苏又看向了李恒和蒙恬:“我们该如何做呢?”
“末将仔细研究过我大秦的郡县防布图,发现我有两条路线可以进咸阳。一条是以最快的速度突袭北地郡,然后再长途奔袭咸阳。这一路的好处是可以突然发起袭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但同时也因为一路上没有城郭,粮草等补给的运送可能会跟不上,进攻的部队很容易变成孤军。咸阳城又是易守难攻,只要他们守上一时就会有各处的援兵赶来,我军就成了被人内外夹攻。”蒙恬说到这里一顿。
另一边的李恒知道他把另一条线路的优劣交给了自己,也不推辞,道:“另一条路就是先就近攻下太原郡然后再缓步取上党、河东、三川三郡,打下函谷关后直逼咸阳。这条路线可以让我们步步为营,甚至在每攻下一郡后壮大我们的实力,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在每攻下一城我们就要派兵驻守,同时函谷关极其险峻,想攻下它也不是一件易事。但这样即使我们一时打不下咸阳也不会让我们完全陷于被动。”
扶苏知道他们的话是中肯的,现在就轮到自己做一个取舍了。他思索了好一会儿道:“我们现在已经有至少十二万的军队,而匈奴方面因为冒顿弑主而产生了一段时间的内乱,可以说我们的后方还是安定的。但是时间上我们却没有多久,所以我想还是冒险试一下第一条线路,直插咸阳腹地。”
“可是咸阳城易守难攻我们该如何攻打呢,要是让他们来得及调兵马来援恐怕我们会有全军覆没之虞啊。”李恒道。
其实扶苏何尝不知道这条路线的危险,但他还知道要是自己动作慢了,马上其他的人就会纷纷揭竿而起了,到那时自己恐怕就会面对更多的敌人了。他现在很后悔自己以前为什么没有多读关于秦朝末年的历史书籍,只要自己能够清楚那些农民起义的正确年份和月份,那完全可以借助他们的影响来使更省力地取得胜利。
“我倒是有一个办法。”一直没有说话的张武突然道,“我们可以先取下北地郡,然后诱使咸阳的守军来攻击我们,从而削弱他们的守悲力量,这样咸阳或许就容易攻取了。”
扶苏听了他的意见倒是眼前一亮,他们只顾着说自己是如何进攻,完全没有想到让人进攻自己然后歼灭敌人。同时他还想到胡亥毕竟是不得人心的,只要在咸阳城里还有忠于自己的人,比如李斯等,就有机会突然攻进去。想到这里一条快速攻下北地的方法也出现在了他的脑海里。
李恒一听张武的话,也明白过来:“是啊,只要我们顺利攻下北地郡,以胡亥的为人一定会心有不甘,他会派遣咸阳的兵马来攻击我们,这样我们就可以减少咸阳的守护力量而使它变的不再那么难攻了。只是如何取下北地郡呢?”
“其实北地郡并不难下啊,只要我们利用一个人就能够兵不血刃地取下它。”扶苏道。
“什么办法?”听到兵不血刃四字,其他几人都来了兴趣。
“那个传旨的太监。只要有他带着人进了北地郡,我们可以在里面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好主意,”李恒一拍手道,“只要他说这支军队是奉旨回咸阳而路过北地郡的,守军必不怀疑,到那时我们守住城门,大军进入后,北地就破了。”
众人不觉佩服地看着扶苏,想不到他会想到如此计策。
这是一间昏暗的木房,一人披头散发地蜷缩在角落里,他正是奉命传旨的太监——宰极。他已经被关了十多日了,他从一开始的嚣张到后来的哀求到现在的绝望,使他整个人都似乎一下子苍老了十多岁,他算是真正感觉到了度日如年的感受。
突然门开了,他小心地用手遮住了眼睛。一人来到宰极面前,他抬眼望去却是大皇子扶苏。“皇子你是来告诉我,我的死期已经到的吗?”
“如果想要让你死,还用本皇子亲自来吗?”扶苏一笑道,“今天我来就是为了问你一句话,你是想死还是想活。”
“我当然想活了。”宰极一听自己能有活的机会撑起了虚弱的身子道,“皇子肯放我回去?”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可是只要你能帮我做一件事情,我可以保证让你好好地活下去,你愿意做吗?”扶苏觉得自己是一个诱惑人犯罪的魔鬼。
“什么事?”宰极的眼中露出了对生的渴求。
扶苏俯下身去轻声地对他说了一番话,然后盯着他道:“你是和我合作呢还是想要我拿你祭旗?”
“我。。。。。。。”宰极的心里转了良久,最终对生的渴求超过了对别人的忠心,他点了点头,“我愿意配合你们,但你也必须答应我不能让我死。”
“当然,我以大秦国的名义保证你一定可以安享余下来的日子,只要你能够完成我交给你的任务。”说着扶苏大声道:“来人,搀宰大人出去沐浴更衣,我要好好地款待他。”
几人应声进来搀着已经全身瘫软的宰极出去了,扶苏看着他被人搀扶的虚弱背影知道自己的计划的第一步已经完成了。
第二十六章 计夺北地郡
清晨升起的太阳照耀着高高的城墙,刚从床上起来的王二一边伸着懒腰一边走上了北地城的城头,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戍守城墙并撩望远方。wWw;突然他发现有一支千把人的队伍出现在了他的视线里,忙大声地对下面叫道:“大家提起精神,有军队朝我们这边来。”其他也刚刚过来的人忙手持戈矛分列在了城门的两边,以防是有人对本城发起攻击。
北地郡是秦昭襄王三十六年灭义渠后所置,由于本身就是一个小国的都城,所以城墙的高度厚度,城门的建造都还算是坚固的,如果有人想要攻下北地郡,没有个万把来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再加上现在城里还有八千守卫,故此对这千人队伍还不太放在心上。
可是必要的准备还是要做的,王二向下传递了消息后,一人已经骑着马冲着那千人队伍过去了。他来到那队伍前看到那千人队伍的前面竖着一面大旗,上面书写着大大的一个蒙字。“你们是哪里来的队伍啊?可有通关的文牒?”看到这千人都是精壮之士,过来问情况的陈五大声问道。
“本官乃是宫里的宰极宰副总管,如今是奉咸阳的命令召蒙恬将军回咸阳的。”一个尖细的声音从那队伍中传了出来。
陈五寻声看去,正看到一个穿着宦官衣饰的宰极坐在马车里,此时探了头出来回答他,再转眼看去却正看到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威武男子端坐在马车旁的一匹骏马上。“原来是宰大人和蒙将军,快快请入城。”说着他在马上上施了一礼就掉转了马头在前引领着他们向北地城而来。
此时本来已经大开的城门却已经关上了,直到陈五来到城下说明了情况后,上面才有人露出头来道:“让他们把凭据拿出来,我们刚才接到命令不得放我北边的一人过去,除非真的是朝廷的特使。”
宰极不由得又探出头来骂道:“真是不开眼,连我宰大人都不认识。”说着从怀里掏出来一块铜牌扔给了陈五道:“去给他们瞧瞧,这牌子就连咸阳宫都是可以随便出入的。”
陈五忙恭敬地接过牌子将他放在了吊下来的小篮子里。过了好一会儿,估计是守城的将领已经认出了那铜牌的来历,才有人大声道:“打开城门,恭迎众大人入城。”随着吱嘎声,那高五丈,宽三丈的城门才缓缓地打了开来。
宰极看到城门开了才把头缩回到车里,一旦回到车里,刚才那种盛气凌人的表情就完全不见了,反而是露出了讨好的笑容。坐在他背后的扶苏赞许道:“不错,你的演技还真象那么回事,估计你去参加奥斯卡能捧个小金人,不过那得要设个最佳不男不女奖。”宰极不懂扶苏说的什么奥斯卡是什么东西,只得在旁边谄媚地笑笑。
一千多人慢慢地走进了城里,蒙恬四下里一看,就知道这城池如果要强攻需要好几万人打个五六天才能打的下来,他的城墙高大且不去说他,光是城楼上那堆放着的垒石都够砸上两天的,而且还有城里的建筑可以拆下来。对面已经有几百人恭候在那里了,蒙恬忙策马跑了上去,同时给边上的两员将领打了个眼色,命他们马上带人去抢夺城门。
守卫此城的是一名左将军叫吕浩东,已经有五十岁上下的年纪了,向来是以谨慎闻名,他收到朝廷的文件说是有匈奴人可能出现在这里叫他仔细盘查要途经这里的每一批队伍所以才会有刚才的一幕。但是他本人还是很佩服年纪轻轻就两次打得匈奴人溃不成军的蒙恬的,看到蒙恬的装束他就知道他的身份了,又看他单独领先向己方跑来,吕浩东也不敢怠慢,催马迎了上去。
那两名受了蒙恬指挥的将领故意放慢了脚步,开始将一个个指令发给了后面还在陆续进城的兵士们,他们已经悄无声息地将弩机操在了手里,而那马车也是有意无意地将对方的视线和城门格了开来。
车里的扶苏看着脸色因为紧张而有些发白的宰极道:“放心吧宰大人,这车的内壁是用铜做的,羽箭根本射不进来。”宰极只得对着他苦笑了一下,如今他已经完全变成了扶苏这边的人了,他当然希望扶苏他们能够成功,否则自己就是死路一条。
吕浩东和蒙恬的马靠在了一起,吕浩东下马道:“末将见过蒙大将军。”
他刚一下马施礼,蒙恬就已经找到了一个杀他的绝好机会,现在不是对敌人仁慈的时候,蒙恬二话不说就拔出了挂在腰间的长刀砍向了吕浩东的后颈。
吕浩东听到刀出鞘的声音抬头上看时,刀已经砍中了他,这一刀蒙恬志在立威,所以力气用得极大,手起刀落,吕浩东的头颅就被他生生地砍落在了地上,他的脸上还露着一半惊讶一半恭敬的神情。
随着吕浩东的头颅落地,蒙恬带来的千人突击队就都出手了。其中五十人奔向了守着城门的士卒,在他们还没有反映过来的时候已经将那二十余人包围了起来。这些守城的兵士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开城迎接进来的人居然会突然要了自己的性命,就这样糊里糊涂地丢了性命。又有三百人冲上了城墙,对守在城头的守军发起了攻击,其他的人则齐刷刷地冲向了跟在吕浩东身后来迎接他们的北地郡的大小官员和将领们。
在一开始因为主将被杀而有短暂的混乱之后,这支军队马上体现出了他们临危不乱的一面。在吕浩东的副将的率领下结成了阵势挡在那些文官前面。但是出现在他们面前的不是向前冲击的士卒,而是一片乌沉沉的弩箭。这次扶苏他们前来的千人队,每人都配备了一具弩机,在敌人没有完全披挂整齐的情况下弩箭的威力让人瞠目,在箭的破空声够就是入肉的沉闷响声,随后是中箭者的惨呼。
蒙恬在斩杀吕浩东后就已经被快步上前的卫士们护在了后面,他冷静地调动着士兵对那刚刚结好阵势的敌人发起了攻击。同时在城门口五十名勇士已经将那些守城门的兵卒全部除去,然后将城门开到了最大,其中一人也已经发出了一支响箭,招呼远处埋伏的军队赶快过来。
相对这两处而言,城头上的战斗是僵持着的。城头虽然只有一百多人,但他们有擂石和弓箭相助,那三百人冲了几次却完全没有办法冲上去,反而被石头砸死了十多人,又被弓箭射伤了十余人,无奈之下他们只得和上面的人进行对射。一边居高临下,一边仗着弩箭的射程比弓箭远倒也成了个僵持。但是他们还是拖住了城墙上的守军,使他们腾不出手了对已经赶来支援的大股部队进行攻击了。
此时的扶苏已经从马车上下来骑上了一匹马,看着眼前的激战,他感觉比上一次在上谷抗击匈奴人的进攻还要惨烈。冷兵器时代这种血肉之躯的肉搏比起枪炮更能激发起一个男人的雄心。看得热血沸腾的扶苏也拔出了剑就要冲上去,却被他的亲兵死死地拉住了马缰:“皇子你可不能轻易冒险啊。”听到亲兵的话后,扶苏才想到自己的身份的确不适合冲锋陷阵,只得作罢。
城里的守军已经源源不断地跑出来对扶苏军进行了反扑,但是这千人队伍本就是敢死队,想让他们退后是不可能的,只有杀掉他们才能停止他们的攻击。
随着沉重的马蹄声响起,后援部队已经来了,三万大军在张武的带领下如潮水一般冲进了北地城。当先的正是已经训练了酗酒的有马鞍马镫的骑兵,他们手中持着现在还没有可能让骑兵拿着的长柄武器冲进了守城的军队里。以一匹马为中心,丈许方圆内没有人可以站着。这时的骑兵才真正的发挥出了骑兵的作用,借马力使人力更大,因为脚下有支撑所以双手可以全力挥舞着长矛。五千骑兵只一轮进攻就已经打退了守城士卒用几百条性命才争取到的一些空间。
紧接着后面的步兵也进了城,一部分人已经城楼去支援攻打城楼的三百人,同时城外还有人架起了云梯,从城外对城墙发起了进攻。在内外夹攻之下,那一百多人马上就成了他们的刀下亡魂,城墙完全陷落了。
蒙恬看到己方已经完全掌握了形式,忙指挥军队不要与敌死拼,反而是采取了包围和压迫的战术向他们施加压力。在三万大军缓慢的推进下,守城的士兵一步步向后退去,眼看着就要退到另一边的城墙下了,扶苏这才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在盾牌的保护下对那些士卒们喊话:“我大秦的勇士们,你们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抗了。胡亥他窃取皇位害死皇帝,还想将我扶苏也害死,如今我是以大秦的正统起兵平叛,你们应该知道胡亥的所做所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