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明-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丁云毅立刻把段三儿叫了进来,让其准备糕点,不论价钱,精美便可。
    想张溥能够动用二十万两银子为周延儒谋到内阁首辅。这人想来不太会在意金钱。在等段三儿回来的时候,邓怜玉告诉自己夫君,张溥生活极为讲究,为人又高傲,还请夫君在说话的时候千万小心。
    在那等了小半个时辰,段三儿一回来,丁云毅便让人准备了马车,到了同安客栈。
    问了张溥房间,来到门口,轻轻叩了叩门,里面传来声音,邓怜玉道:“苏州邓家邓怜玉前来拜访先生。”
    门一会便打开了,里面出来个三十五、六岁的中年人,一见邓怜玉满脸惊喜:“果然是怜玉,哎呀,快请进来。”
    进了房,张溥一边命人上茶,一边道:“那日你成婚,我正在全力对付温体仁温贼,实在抽不出身来,我已经向你的兄长再三告罪,听说你远嫁到了台湾,这次我来福建,本还想着要去台湾看看你,没有想到你却来了。”
    说着看了下丁云毅:“这位是?”
    “这便是我的夫君丁云毅。”
    “哦,原来便是近来名动朝野的丁副镇,久仰。”张溥不冷不淡地打了个招呼。
    “娄东二张,西铭为首,今日得见名满天下的西铭先生,原是我的荣幸。”对他的态度丁云毅丝毫不以为意,反而显得非常恭敬:“云毅每次去京城的时候,总得听到西铭先生之名,当年魏党如此专权残暴,先生却丝毫不惧,愤而讨伐,这份胆量,可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云毅每每都想见到先生,亲听先生教诲,不想今日成真,幸甚幸甚。”
    这几句话一说出,丁云毅忽然发现自己拍马屁的功夫和公孙岳有得一比了。
    张溥听得心中大悦,成立复社,和宦官誓死一搏,本是他平生得意之事,现在在外人口中说出,心情大为不同。只觉得丁云毅虽然是个武将,但这份见识却也可以。
    当下微微笑道:“一点虚名而已,不能和丁副镇相提并论。丁副镇这次真的是从台湾专门来见我的?”
    “真的。”丁云毅非常认真地道:“我听人说西铭先生到了福建,原想邀请先生到台湾的,但一想台湾小小地方,焉能请得动先生这样大才?因此和怜玉商量了下,还不如专门过来泉州拜见先生。”
    张溥微笑点头,看到他们带来糕点,不禁笑道:“我这人没有旁的爱好,唯喜口舌直欲,还是怜玉知我,来,我借花献佛,一起品尝。”
    丁云毅却说道:“我有一事,还请先生应允。”
    “何事?”
    “同安客栈虽然不错,但与泉州第一客栈‘有间居’相比,却还差了一些”
    张溥叹息一声:“我原本也准备去‘有间居’的,谁想到那里的雅间全被人给包了,我也无奈,只能选在了这里。”
    “哎呀,得罪先生了。”丁云毅佯装恍然大悟:“不瞒先生说,为迎先生到来,让先生不受打扰,那些雅间正是云毅包下来的,谁想到却得罪先生了。”
    张溥大为吃惊,接着又笑了起来:“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张溥不过一书生尔,哪里担得副镇如此?”
    “先生千万不要那么说。”丁云毅表现得愈发恭谨:“云毅不过徒有武力,一勇之夫,哪里比得上先生,那才是真正的安邦定国之大才!”
    张溥愈发高兴,丁云毅赶紧道:“先生若是愿意,恳请先生随我一起去‘有间居’。”
    张溥略一沉吟,只觉得对方态度诚恳,对自己又如此恭敬,再加上邓怜玉也在一旁劝说,也便答应下来。
    一见张溥答应,丁云毅立刻让段三和张溥门生一起整理行礼,自己请张溥出去上了马车。
    一到“有间居”,丁云毅把张溥请了下来,来到后院雅间,叫道:“公孙岳,速度出来迎接客人,苏州来的大才到了!”
    原本以为公孙岳这样的马屁精,会立刻跑出来展示自己“功夫”,谁想到公孙岳却懒洋洋的走了出来,一脸不屑:“副镇,苏州哪里有什么大才?在我看来,大多是徒有虚名之辈。”
    一听到公孙岳这么说话,丁云毅勃然大怒,正想发作,忽然又听公孙岳说道:“除了那娄东二张之首张溥张西铭先生,那是真正的天下大才,值得公孙岳甘为鞍前马后侍奉,其余人不值一提。”
    张溥面露微笑,丁云毅的汗都下来了。以为自己拍马屁的功夫算是不错的了,谁想到和早就知道今日接到是张溥的公孙岳一比,那可当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这马屁拍的,当真是不动声色。
    “不得无礼。”丁云毅面色一沉:“你也好歹是读书人,怎可说这样放肆的话?你当站你面前这人是谁?他便是西铭先生!”
    “啊,真的是西铭先生到了!”未完待续)
    ''
第二百九十七章 结交
    “真的是西铭先生到了?”
    公孙岳一脸诧异,接着赶紧一揖到底:“小子无礼,不知先生驾到,口出狂言,恕罪,恕罪!”
    他言语谦逊,一脸真诚,哪里能够看得出他是天下头一号的马屁精?
    张溥客气了几声,心中却大是感慨。不想自己名声在遥远福建也能如此远播。再看丁云毅和他部下对自己的推崇,便是再淡定的人也会有些得意。
    “大人,这是从天一阁送来的食盒。”
    “快,都摆起来,我为西铭先生接风。”
    张溥大是感动。早听说天一阁是泉州最好的酒楼,自己正想抽空去品尝,谁知丁云毅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对自己的尊重,可不是口头说说的,而是得表现在具体行动上,而丁云毅做的一连串动作,无疑已经在张溥心里留下了极好印象。
    丁云毅非要请张溥坐在上首,两人推让一会,张溥也坐了下来。给他倒了酒,丁云毅举起杯子道:“西铭先生来我福建,乃我福建之光荣,丁云毅是个粗鄙的武夫,不懂得什么礼数,只能借这杯酒,来表达我对先生的尊敬。”
    说着仰头一饮而尽。
    张溥也喝了一杯:“我听说丁副镇的父亲乃是丁远肇丁侍郎,丁家书香门第,我大明又多出儒将,若丁副镇称自己是粗鄙武夫,未免太谦虚了些。”
    “西铭先生。云毅自从军以来,只知道打仗。读书的事便被扔到一边了。”丁云毅重新给他倒满了酒,坐了下来:“不过云毅对读书人是相当敬佩的。在台湾,也建了几个书院,来给台湾当地孩子读书,总算也没有辱没了斯文。”
    “哦?”张溥大是好奇:“丁副镇在台湾也办了书院?我听说那里是蛮荒之地,多不识字的野蛮人,难道在那开书院也有用吗?”
    丁云毅一笑:“先生。那是荒谬的传言罢了。台湾当地不认得字的人的确多,但却绝非野蛮之地。云毅在当地开办书院,原本就是要开台湾读书风气之先河,虽然力量有限。但总算也为当地做了一件好事。”
    “丁副镇,张溥佩服。”张溥感叹着道:“我去的地方也不少了,那些文官武将,驻扎地方,要么拼命的捞银子,要么穷兵黩武,真正关心读书人的却没有几个,可在台湾,却有丁副镇你这样的人在,难得。难得!”
    说着举起杯子:“丁副镇,我代全天下的读书人谢谢你了。”
    丁云毅赶紧喝了一杯,边上公孙岳说道:“其实这次大人请西铭先生,原是有个不情之请,大人既然不说,小子是一定要说的了。”
    丁云毅不知道他又要搞什么名堂,只听公孙岳说道:“大人的意思,是想请西铭先生赐一幅字,悬挂于书院正中。以供我台湾学子景仰。”
    “好,好!”张溥连声赞道:“溥的字虽然丑陋,但这次无论如何是要写的。丁副镇如此重视读书风气,溥岂有不尽一点心的道理?明日便可给副镇送来。”
    丁云毅谢了,忽然见公孙岳摇头晃脑地吟诵起来:“予犹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丁云毅听得一头雾水,张溥却先是惊诧,接着面露微笑,半闭起眼睛,随着公孙岳抑扬顿挫的声音也在不断微微摇头,似在心里和着。
    听到公孙岳吟诵完,张溥这才睁开眼睛:“想到溥的这篇陋文,公孙先生居然能够通篇背诵。”
    公孙岳急忙道:“非小子能够背诵,西铭先生的这一篇‘五人墓碑’,那是天下之奇文,非先生这样大才不能写出,我经常听到我家丁大人在那朗诵,听得多了,便也印到了心里。”
    张溥写的“五人墓碑”,描述的是明东林党人和苏州人民不畏强暴与魏忠贤之流英勇斗争的事迹,歌颂了其中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气概,“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
    公孙岳是个有心人,丁云毅交代了他任务,他找来了“五人墓碑”,一晚上不眠不休,竟然通篇背了下来,用来此时取悦张溥。
    别人拍马屁是顺口说的,他却把这当成了一项事业来做。
    丁云毅却在心中打骂,什么自己经常背诵?自己连一个字都不知道,万一张溥考自己,那岂不是当场出丑?
    公孙岳却是事无巨细,早替丁云毅盘算好了:“我家丁大人常说,通篇来说,‘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这两句乃是千古绝唱,便是西铭先生自己再写一次,怕也不能有这等绝妙的句子了。”
    张溥顿时大喜,这两句乃是自己平生最得意的句子,丁云毅居然深知己心,不知不觉在心里把丁云毅引为知己:“丁副镇知我啊,若非公孙先生说了,溥实在不知道在台湾居然还有丁副镇这样一位知音,来,你我当饮一杯。”
    两人又喝了一杯,丁云毅心中对公孙岳佩服得不得了,这马屁人人会拍,可要拍得不露痕迹,拍得处处抓到对方痒处,让对方心花怒放,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张溥又敬了公孙岳一杯,公孙岳见任务完成得如此出色,心中得意,不禁顺口说道:“我家大人每每诵及先生这篇文章,总会写文和之,可又时常说无论如何努力。总不及先生只万一……他这是一番好意,是想说明丁云毅对张溥如何重视。又想到丁家书香门第。丁云毅到底之前是读书人出身,后来才从的军。万一张溥考起,丁云毅随便敷衍两句自己和的句子出来那还是可以的。
    公孙岳实在是太看得起丁云毅了。
    他哪里想到要丁云毅上阵杀敌那是丝毫没有问题,但要他写出什么“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这样的句子出来简直比杀了他还要痛苦。
    张溥一听,果然问道:“我就说丁家那是世代书香。丁副镇文武双全,溥斗胆,洗耳恭听丁副镇妙文。”
    丁云毅方才还在赞叹公孙岳的本事,这时候却已经把公孙岳祖宗十八代骂了个遍。自己哪里会写什么“妙文”?
    眼看张溥一脸期待,若是自己憋不出一句两句,未免要让对方小看。可自己骑马提刀,十步杀一人,那是谈笑间的事情,写什么文章简直要了自己的命。
    浑身冷汗淋漓,战场上生死之间也没有那么紧张,正在无奈,脑海中忽然灵光一动:“西铭先生,我写了一首小诗。文句韵律那是丝毫不通的,西铭先生若是一定要听,云毅便现丑了。”
    “要听,要听。”张溥连声说道。
    丁云毅定了下神,这才硬着头皮吟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那是后世龚自珍写的,眼下丁云毅慌乱间,便拿来引为自己所用。也算当了一回文坛窃盗。
    张溥听得双目放光,这首诗文字间的工整在他看来虽然还需推敲,但其中的意思却和自己写的“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暗相呼应,意境深远。
    他本以为丁云毅虽然书香门第出生,但到底是个武人,也写不出什么好句子来,谁想到丁云毅一张口却是如此惊人。
    边上邓怜玉也是大为惊讶,平时从来没有见过丈夫还会写诗那?张溥说他文武双全,看来果然是真的了。
    她可做梦也想不到,丈夫的这首诗实实在在那是抄袭来的。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张溥吟诵一遍,赞叹不已:“好诗,好诗,尤其是这首诗的意境,让人叹服。我大明眼下原是万马齐喑之况,文臣不能死谏,武将不能效死。‘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大明江山万里,要的正是丁副镇这样的人才那!”
    丁云毅心里连声叫着惭愧,若不是被逼急了,自己那是无论如何不会做个文坛窃盗的。
    朝公孙岳看了一眼,却看到他得意洋洋,以为自己做了个大好事,谁想到他这次却几乎让丁云毅当中出丑。
    张溥对丁云毅的态度已经完全改观。这人非但对自己如此尊敬,而且能文能武,当真是大明不可多得的人才。
    丁云毅生怕张溥再考自己,自己肚子里可就这点墨水了。赶紧道:“我听人说西铭先生准备建造江南书院,欲与四大书院媲美?”
    “正是。”张溥回过神来:“只是可惜……他话没有说明,但丁云毅心里却一片雪亮。他凑了二十万两银子,为周延儒重新登上了内阁首辅的位置,已是囊中羞涩,要建一个大书院,短时期内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这点在他和叶原先商量的时候,便已经在考虑之中,当下道:“西铭先生既然有如此雄心壮志,云毅不敢不助先生一臂之力。我为先生准备了五万两银子,先生离开福建的时候可以带走。”
    张溥一惊:“丁副镇好大手笔。五万两银子?溥实在不敢收那。”
    “西铭先生这话就说的不对了。”丁云毅正色道:“这银子不是给先生个人的,那是为了先生心中理想。江南书院一旦造成,那天底下的读书人便有了向往去处,利国利民,难道云毅为普天下的读书人做点事情先生也要拒绝吗?”
    张溥心中感激万分,站起来,竟然对着丁云毅深深一揖:“我代全天下的读书人谢谢丁副镇了!”
    丁云毅赶紧起身:“西铭先生说的哪里话。请坐,请坐。”
    两人重新坐定,张溥叹息道:“不瞒副镇,我之前听说邓牧之嫁妹,心里还在奇怪,邓家本是大儒之家,如何会把妹妹嫁给了一个武人?可今日和副镇一席话,才知道邓牧之的眼光比我要强得多啊。邓家得婿如此,邓公在天之灵也可以含笑了。”
    说着自饮一杯:“副镇义举,我定要让全天下的读书人都知道。副镇以银钱相托,溥回去后必然日夜赶工,早日建成书院,到时候一定要请副镇前来。”
    “一定,一定!”丁云毅连连点头,然后显得有些迟疑:“西铭先生,我有句憋在心里不吐不快。”
    “副镇尽管说。”张溥不在意地道。
    丁云毅在那想了一下:“先生花费大量心思,使周宜兴重登内阁首辅位置,可有此事?”
    张溥点头,也不否认。他劳心劳力,不惜重金让周延儒重新当上内阁首辅,也是他做的得意事情之一。
    丁云毅正色道:“先生千万小心周宜兴那!”
    张溥一怔,根本不知道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周延儒重新当上了首辅,朝政也确实有所更新。张溥兴奋异常,与复社同仁研究了改革国事现状的许多主张,到处议论朝政,还把自己的建议写成二册,呈给了周延儒。
    大家都沉浸在喜洋洋的氛围中,觉得大有作为的时机来临了。
    孰料乐极生悲,书生意气哪敌得了政客绵里藏针的狠毒。
    当他兴冲冲返回太仓家中,当夜就腹部剧痛不已,一命归西,死得实在离奇。
    其实这是吴昌时用一剂药送张溥入九泉的。周延儒的复出,张、吴两人同是划策建功的人,但在争权夺利的斗争中,吴昌时把大权握在手中,不愿张溥尝鼎一脔,就出此毒计。
    当然,吴昌时的背后站着的,是内阁首辅周延儒!
    丁云毅千辛万苦的结交到了张溥,还要利用他来做大事,怎么肯轻易就让这个人死了?因此开口警示。
    他朝一脸诧异的张溥看了眼,缓缓地道:“先生为了朝廷殚心竭虑,云毅却怕有人要害先生!”
    “谁,难道你说的是周延儒吗?”未完待续)RQ
    ''
第二百九十八章 张溥的怒气
    “云毅说的是谁,西铭先生心中有数便是……阅读首发”丁云毅沉声道:“我大明朝谁都可以出事,但却只有先生不可以。先生若是有任何闪失,我大明朝便折一参天栋梁!”
    这话让张溥又喜有惊。喜的是丁云毅居然把自己看得如此之高,惊的是丁云毅居然好像已经料定有人要害自己一般。
    “段三!”
    “在!”
    丁云毅把段三儿叫了进来:“西铭先生,这是我的贴身侍从,为人精明仔细,请先生暂时把他带在身边。”
    “这,这如何可以”张溥没有想到丁云毅会如此做。
    “先生不要推辞!”丁云毅的声音略有提高:“难道要丁云毅彻夜跟在先生身边,保护先生的安全吗?”
    邓怜玉也在一边劝说:“先生,我家夫君平素从来不说这样的话,不做这样的事,这次如此,必然已经有了确切把握。先生安危,关乎大明存亡。”
    见他夫妻二人如此说了,张溥只能点头答应。
    丁云毅又不放心的交代道:“先生千万不可大意,段三儿一刻不能离身,凡外出访友、议事,皆要把段三儿带在身边,吃的、喝的,都要先由段三儿验过才可。先生,云毅这么说虽然有些霸道,但云毅却一心是为先生考虑。”
    张溥见丁云毅如此为自己考虑,心中感激。可又觉得奇怪:“丁副镇为何如此确定周那人想要害我?”
    丁云毅沉默一下:“先生忘了洞庭山美妇的事了吗?”
    原来,张溥少年得志。锋芒毕露,不但对周延儒这个老师的某些行为看不上眼,而且经常要他按照复社的意思做事,因此周延儒对这个学生恨之入骨,只是为了利用才虚与委蛇。
    周延儒是个贪钱又贪色的人。东洞庭山富室有一个死了丈夫的少妇,耐不寂寞,沟通外人自嫁自。那富家当然不愿意。告到县里,娶亲的害怕,不得已将少妇盛妆送给了周延儒。周延儒“一见宠悦”。当时恰值朝廷发表他重为首辅,他溺于美色,拖延着不肯进京出仕。
    张溥就拿了县里的捕单找到周延儒。也不管什么师生之礼,把捕单朝他面前一掷,周延儒不由大怒,张溥不买他的账:“这不过是小事一桩,您用不着发这么大的火。如果您现在不肯出山,将来恐怕会有比这更坏的事情。”这老滑头一听,马上变了脸,对张溥说:“没有您这番话,我看不到这一点……”竟然将学生也恭恭敬敬称您了。于是就带着那个少妇走马上任。
    张溥听了一惊:“难道便为这么一点小事吗?”
    “先生看来是小事,但在别人眼里却是怨毒啊。”丁云毅叹息一声:“那人眦睚必报。先生欲按自己意思,使其为朝廷尽忠,可那人却不肯听那,人无伤虎心,虎有害人意。总之一切小心谨慎百利而无一害。”
    张溥频频点头。忽尔长长一声叹息:“丁副镇,我与你初次相识,却不想丁副镇如此对待张溥,溥心里感激莫名。我本以为副镇既是武人,对读书人便未必如何重视,但今日所见所闻。才知道自己想法何等无知。副镇待张溥尚且如此,岂不让天下士子为之折服?溥既然在福建看到了副镇,便也不用去的别的地方了,它地之人和副镇一比,便味同嚼蜡,这次回去之后,必然大力宣扬副镇为人,终要使天下人都知道副镇是个什么样的人!”
    丁云毅要的正是这个。费尽周折,要的也是张溥这一句话。
    在那喝了一会酒,见张溥有些乏了,丁云毅吩咐人把酒宴撤了,和邓怜玉几人一道起身告辞。
    一回到自己房间,先让段三儿把门关上,然后面色凝重:“段三,这次派你跟在张溥身边,心中是否有些不甘心?”
    “是。”段三儿老老实实地道:“不过既然是大人吩咐的,段三不敢有任何怨言。”
    丁云毅点了点头:“如此甚好。段三,这次派你去,顶多也就是一两年的时间便可回来。你切切要得,一是保证张溥安全,二则要注意自己安全。我会再派一些人,日夜暗中保护,凡事都要小心谨慎。”
    段三儿一一应了下来:“大人,我都在心上了,大人和夫人早些休息吧。”
    说着出去,关上房门。
    等屋里只剩下了夫妻二人,邓怜玉问出心中疑惑:“夫君为何如此确信张溥会受到伤害?”
    难道我告诉你我早知道?丁云毅苦笑一下:“我对周延儒这个人太了解了,这个人的确有才,但心胸狭隘,对别人做的一点小事也耿耿于怀,张溥为人高傲,总想让周延儒这个老师按照自己意思来做,周延儒哪里肯答应?可张溥于他有恩,他明着不能动手,便只能暗里来了。要摆脱一个人,最好的办法便是将他除掉。”
    邓怜玉恍然大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