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明-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度好无道理,他家哪个阿哥出生,皇上不都送去了贺礼?怎么轮到我们这就成了敛财征税?”
    庄妃道:“安平贝勒和他阿玛一样,心直口快,他这是说出来了,没说出来的那些人不定怎么想呢。生就生了,咱们自家庆贺一番就算了,省得人们说闲话。”
    皇太极思忖了一会:“正好,蒙古各部都带着孩子们来了,借这个机会聚一次,就算是庆贺了吧。”
    哲哲笑着说道:“那可就委屈布木布泰了。”
    此时,满清举行了首次满蒙子女大聚会,说是子女们聚会,其实还是大人们的聚会,亲家对亲家,孩子和孩子,漠北蒙古土谢图汗和车臣汗也带着子女们前来赴会,其乐融融,好不热闹。
    但是,令皇太极担心的事发生了,漠北蒙古中最重要的一部,札萨克汗发生了反叛,据二位可汗讲,札萨克汗不肯朝贡,正在秣兵厉马,欲称霸一方。
    皇太极与众人议道:“朕费尽心思,才将漠南漠北归为一统,今札萨克汗反叛,此分裂之举也,朕将亲征之。”
    多尔衮劝说道:“皇上万金之躯,不宜轻易离京,且蒙古大漠气候异常,皇上毕竟已四十有七,恐难耐漠北严寒。”
    皇太笑道:“睿亲王以为朕老了?”
    “皇上莫要错怪了臣弟的意思,区区札萨克汗,何劳御驾亲征,臣弟愿率一万精兵擒札萨克汗来见。”
    皇太极摇摇头:“我们不能低估了札萨克汗这次行为造成的恶果。当初漠南蒙古会盟成功,奥巴践踏盟规,朕当即痛责之,因此会盟才得以巩固,才会发展到今天。如今,漠南漠北刚刚一统,札萨克汗便跳出来兴风作浪,若不狠狠弹压,大好局面就有可能毁之一旦。朕之亲征,就是要让蒙古各部明白,朕绝不允许任何人分裂。再者,朕也有宣威漠北之意,要让漠北蒙古臣民亲眼目睹我大清王朝的威武之师。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尔等在盛京留守,豫亲王和武英郡王随朕出征。”
    阿济格道:“即使是亲征,皇九子就要满月了,怎么也得让臣弟们喝杯满月酒吧。”
    “罢了,罢了,满月酒就免了吧。”
    阿济格又说道:“皇上还说不偏心。宸妃娘娘生皇八子,又是遍请中外。又是大赦天下,到了庄妃这。怎么连满月客都不请了?”
    皇太极笑了一下:“不是朕不请,是担心有人说闲话。”
    代善大是不以为然:“娶媳妇猫月子请满月客,这是咱满人风俗,谁能说什么闲话?”
    “朕是怕有人说朕借机敛财。”
    济尔哈朗接口道:“这是谁在胡说八道?咱们兄弟子侄中哪个有事,皇上没有贺礼?说这话的人也不怕遭报应。”
    杜度头低下了,脸通红。
    多尔衮发现杜度不大正常。毫不客气地问道:“安平贝勒,该不是你吧?”
    杜度被多尔衮逼得不得不认账,他出班跪倒:“皇上,侄儿错了。侄儿是一时犯混。”说着他自己掌开了嘴巴。
    代善吃了一惊:“还真有这么说的,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他边说边晃头。
    多尔衮道:“你怎么和阿敏一样,总是跟大家唱反调?”
    杜度辩解着道:“那些日子侄儿心烦得很,皇六子皇七子相隔不到一个月,紧接着又是皇八子,还有其他人家的喜事,侄儿真的被搞昏了头。送些礼物,侄儿并不在意,在意的是到底送什么。皇八子的庆典又是那么隆重,侄儿一时心急,才说了那些混帐话。”
    代善气得骂道:“若不是大过年的,看我怎么抽你。”
    皇太极对杜度一向很宽容,大哥被处死后,杜度便成了没依靠的可怜儿。先帝对大妃又是格外偏爱,杜度本来是领旗贝勒,可为了能让阿济格兄弟三人都能领旗,硬是将杜度由领旗贝勒降为了多罗贝勒。
    皇太极倒不放在心上:“好了。此事到此为止,那么好的日子,不说这些烦心事儿。杜度,你起来吧,朕原谅你。”
    济尔哈朗继续道:“皇上,正好轮到臣弟做东,干脆,就多摆上几桌,一来算是给皇上亲征饯行,二来算是给皇九子过满月。”
    皇太极看得出来,济尔哈朗是出自真心,便应道:“好吧,郑亲王就费心了,不过朕要说明一点,皇九子满月,朕谁的礼也不收,你们要是有那份心,就送给九阿哥一些小玩意,如哈拉把板、玉镯、长命锁的就可以了。
    皇九子满月后,济尔哈朗设下盛宴,皇太极率一后四妃、加上元妃、继妃共七个女人赴会。
    宴会上,皇太极见到了东果大格格,他急忙上前问安:“老姐姐一向可好?”
    虽说都住在盛京,皇太极一是政务繁忙,二是戎马倥偬,和妃子相聚的机会都很少,就别说兄弟姊妹间了。东果大格格今年整整六十,比皇太极大十三岁,自从何和礼去世后,就很少抛头露面,她与庄妃在赫图阿拉时就相处得非常好,今天庄妃满月,她焉能不来?
    她已有三年来的没见到皇太极了,今天一见,当然十分高兴,见皇上亲自近前来问,慌得她站起:“托皇上弟弟的福,老身还算结实。”
    皇太极笑说道:“大姐今年过六十大寿,朕若是不在家,哲哲,你要备一份厚礼,记住了。”
    哲哲在一边接口说道:“皇上放心,臣妾一定办好。”
    代善十分感激:“皇上日理万机,还能想着大姐的生日。”
    皇太极微笑道:“朕若是连大姐的六十大寿都忘了的话,还讲什么孝悌?”
    待众人落座,济尔哈朗先说道:“今天本王在家中设宴,一是庆贺皇上喜得第九子,二是为皇上亲征饯行,祝皇上此行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来,诸位,咱们举杯。”
    东果与哲哲、海兰珠、庄妃等人一桌,看着海兰珠,她不由得想起了娇娘,便轻轻叹了口气:“要是娇娘活到今天该多好。”
    哲哲皱了一下眉头:“大姐,我们海兰珠虽然琴技不如娇娘,但唱的绝不比娇娘差。”
    “是吗?”东果有些不信。
    哲哲顺口道:“海兰珠,难得大姐出来一回,你就自弹自唱一曲,如何?”
    海兰珠笑着应道:“那就让大格格见笑了。”她侧身吩咐女官将琴取来。
    哲哲来到多尔衮身旁耳语了几句,多尔衮看着宸妃:“那太好了。”
    不到一刻功夫,女官将琵琶取了来,多尔衮站起身:“诸位、诸位,大家都静一静。”
    大家正喝得高兴,见睿亲王站起来清场,便知有事要说,都放下杯看着多尔衮。
    多尔衮道:“为庆贺庄妃娘娘得子,为给皇上饯行,东果大姐特请宸妃自弹自唱一曲,如何?”
    众人齐声起哄道好:“好!请宸妃娘娘唱一首。”
    宸妃离席,抱着琵琶,未弹之前说道:“妾在皇八子宴会上,听皇上讲要多看些金史典籍,臣妾便从内弘文院借了一套《金史》,读之大吃一惊。金朝皇帝的文治武功,均不同凡响,其中海陵王更是出众,他为人题了一个扇面,上写:‘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志气宏大,妾曾反复把玩这两句,似乎预示着我大清之风将吹遍中原。”
    皇太极大赞道:“好一个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此句必当不朽。”
    宸妃接着说道:“海陵王能诗善文,其诗其词,细腻处可追宋之周邦彦,豪放处直逼苏东坡,他用汉文填的一首《念奴娇。咏雪》气韵苍凉,文思奇特,被称为历代咏雪的上乘之作,连江南士子们看后也不得不叹服,赞之道:北地之坚强,绝胜江南之柔弱。今皇上出征,正是铁骑逐可汗,大雪满弓刀,妾唱海陵王咏雪,一是祝皇上亲征早日凯旋,二是贺妹妹喜得贵子。”言罢,她用力一拨琴弦,一首高亢豪放的曲子响了起来:“
    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
    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
    皓虎颠狂,素麟猖獗,掣断真珠索。
    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
    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立,缟带合旗脚。
    色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
    貔虎豪雄,偏裨真勇,非与谈兵略。
    须臾一醉,看取碧空寥落!”
    海兰珠先是弹唱了一遍,又吟诵了一遍,然后又唱了一遍。
    随着汉官大量涌入,汉文化已在大清国占了上峰,尽管皇太极再三强调学习国语,但国家礼仪法制,治国之术等,都要到汉家典籍中去寻找。再加上汉官们谈起事来,动辄引经据典,搞得满洲大臣们蒙头转向,逼得他们不得不苦习汉文化。因此,对海兰珠这首词大家都能听出个**不离十,当然感受最深的还是三院的大学士们。
    刚林叹息一声:“且不说这首词的气势,就说头三句:天丁震怒,一下子将银海掀翻了,于是,空中飘下了满天的珠箔。这简直绝唱,至臻至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罗绣锦也是大为赞叹道:
    “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沟壑。非北国人绝写不出这种恢弘,雪花六个角,因此又称六出,古人诗中用的不多,可见海陵王汉学何等的渊博那。”(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百十七章 八字治国方略
    皇太极见范程一直没吱声,便问道:“程先生以为如何?”
    范程正在反复品味,见皇上有问,答道:“臣深受震撼,这首词气势磅礴,构思奇特,状物写情,独具特色臣眼前仿佛出现一个场景:漫天大雪之中,一顶天立地的英雄,一身戎装,一壶酒,一匹马,正仰天高歌,真个须臾一醉,看取碧空寥落”
    叫几个大学士这么一讲,人们对这首词的理解更为深透,济尔哈朗恳请道:“臣请宸妃娘娘再唱一遍如何?”
    宸妃正意犹未尽,便又一拨弦,唱了起来几个大学士开始跟着唱,然后是更多的人唱,待宸妃再唱一遍时,已是数十人在合唱
    唱罢,皇太极感慨不已:“北地之坚强,绝胜江南之柔弱,此评语十分得当吾北地绝非荒蛮不化,金词便可压倒江南在此之前,朕只是金史,今天,宸妃让朕认识了金的诗词内弘院要尽快将金诗词整理出来,刊行国中,要金词一在,清风满天下”
    随后,满清伪帝皇太极率两万精兵,征讨札萨克汗,至旧辽河时,科尔沁部、喀喇沁部、巴林部等陆续随征,至喀尔占时,已是四万大军,札萨克汗闻讯,仓皇逃遁
    在喀尔占,皇太极设宴款待蒙古各部,席间,皇太极笑道:“札萨克汗既有反叛的胆量,就应有迎战的勇气为何效林丹汗,作丧家之犬?”
    蒙古各亲王道:“札萨克汗八成是昏了头又想学林丹汗称雄草原”
    皇太极鄙视地一笑:“林丹汗毕竟是天潢贵胄,小小札萨克汗他也配?”
    时漠北另两位可汗在侧,皇太极话里有话地道:“烦劳二位可汗告知札萨克汗,朕给他留条活路,不再追剿了,朕不忍见林丹汗第二尔等要劝他趁早消称霸一方的念头,不要玩火玩火者必**别说他一个小小的札萨克汗,当年的林丹汗如何?逃得了初一逃不过十五,朕要他尽快去盛京谢罪,否则朕誓灭之”
    漠北二位可汗没有想到皇太极会下如此大的决心,冒着严寒,千里迢迢,亲自征伐,看来博格达汗是绝对不能容忍札克萨汗的分裂:“请博格达汗放心,臣等一定将圣谕传于札萨克汗,并要当面斥责之,使之早日幡然悔悟”
    皇太极从喀尔占班师,一路上,或行猎于漠北草原或宣谕于漠北各城堡蒙古民众,已好多年没见到如此浩荡雄武之师了,无不争相叩拜
    出征时,正是天丁震怒掀翻银海的冰天雪地,回到盛京已是鸟齐鸣花吐艳的春末夏初看看盛京城已遥遥在望,皇太极的心思一下从军旅中转到了后宫两个多月了,不知两位爱妃和两个皇儿怎么样了想到这,他双脚一磕镫,向城内飞奔而去
    哲哲得知皇上今日凯旋早已率众妃迎于翔凤楼前,皇太极用目光扫了一下,怎么没见到宸妃?一瞬间,一个不祥的感觉掠过心头:“宸妃呢?怎么不见宸妃?”
    哲哲未语泪先流:“宸妃病了”
    “什么病?厉害吗?御医怎么说?”
    哲哲道:“皇上,皇八他”
    “皇八怎么了?”
    “皇上,皇八他他shuda8”哲哲说不下去,放声大哭起来
    懿靖大贵妃说道:“皇八,患了天花,他去了”
    皇太极听罢如睛天霹雳,震得他目瞪口呆,险些歪倒,侍卫急忙上前搀扶他踉踉跄跄地推开了关雎宫门,就在开门的一瞬间,那久违了的馨香便笼罩了他
    宸妃见是皇上,挣扎着要从炕上爬起皇太极上前一把将其搂住,宸妃泪如泉涌:“皇上,皇儿他就这么走了”
    “海兰珠,不要难过,你还年轻,还可以再生嘛”
    “不,皇上,不,皇儿”
    皇太极看炕上摆的都是皇儿的东西,哈拉巴、玉麒麟、长命锁、小镯,梁上悬着的是摇车皇太极心中一酸,泪水也流了下来:“海兰珠,你是个知达礼的人,要看得开些,人死不能复生,你不能过于哀痛,哭坏了身叫朕怎么办?”
    是夜,皇太极歇息在关雎宫,床帏之间对海兰珠般抚慰,极尽爱抚,直到半夜,海兰珠才算止住了哭泣
    第二天,皇太极对哲哲和庄妃道:“皇八早殇,是无可奈何的事,宸妃多愁善感,朕看她已被丧之痛击垮了你们不能跟着悲伤,要好生劝慰宸妃才是”
    初夏时分,杨柳绽绿,盛京城内,一片欣欣向荣操劳了一天的满清皇帝皇太极登翔凤楼,正凭栏远眺细腻的晚风带着微微的暖意轻轻拂面,拂去了一天的疲倦和烦燥晚霞在天边翻腾着,用它那无比绚丽的灿烂,迎接着夕阳的回归
    自从改元称帝以来,大清国皇帝的鸿运简直是如日中天平定朝鲜,攻克皮岛、漠北称臣、旧部来贡、喜得贵,其中虽然宸妃丧,但对多妻多的皇太极来说并不太在意,宸妃经哲哲和庄妃的劝说,心情似乎渐渐好了起来,皇太极此刻的心情无比轻松和畅快
    放眼向西望去,通往燕京产城的大道似乎已经变成了通途,身后左右再无丝毫障碍,他仿佛觉得只要轻轻一扬鞭,便能跃进燕京产城,只要双臂稍稍一揽,就能将天下揽入怀中他得意的一笑:“难怪人们说,登高则生江山之志,该是到夺取明国江山的时候了”
    侍卫走近身旁小声道:“皇上从中原返回来的探求见”
    皇太极点了点头:“朕正思中原事,便来了中原人传众各位王爷、贝勒、三院的大学士们到清宁宫”
    两位从中原返回的探,一个叫张吉泰一个叫顾占,二人此刻正在清宁宫外等着接见皇太极看人已到齐,对卫士道:“传他们进来吧”
    二人进来后,叩拜了皇上和众位,皇太极急切地问道:“近来中原情况怎么样?”
    张吉泰急忙道:“非常不好,明国兵部尚杨嗣昌搞了个十面张剿贼方略,调陕西巡抚孙传庭、五省总督洪承畴、熊灿等,从十个方面围剿农民军,又莫名其妙出了个武烈伯丁云毅杀人如麻,势不可挡,结果李自成部被得七零八落,有的说李自成已战死,有的说隐藏在商洛山中,但生未见人,死未见尸,据说他们现在还剩下一千多人”
    又再次听到了“丁云毅”这三个,皇太极皱起了眉头:“张献忠呢?”
    “张献忠狡诈得很,据说他备了一份厚礼送给了熊灿,愿意接受招抚崇祯正无力再战,便答应了熊灿所奏接着绰号叫曹操的罗汝才,闯埸天的刘国能等相继也接受了招安”
    皇太极问道:“这么说,农民军真的要被剿灭了?”
    “现在仅剩下老回回、革里眼、左金玉等几小股农民军在活动,但都处在四面包围之中,如此下去,怕是迟早得被剿灭”
    “程无生,你看农民军将来的命运会如何?”
    “皇上臣以为张献忠不过是诈降,以他的势力,不可能再屈居崇祯之下,况且,他明白得很,现在崇祯是腾不出来,崇祯杀大臣从来不眨眼,一旦缓过劲来,对他们这些个绿林大盗,绝不会放过,轻者凌迟,重者灭门,不可能有好下场至于李自成,中原早就有‘十八,坐龙庭’的谶语这些谶语肯定出自李自成的谋士之口,他们这是在造势,其志在取明而代之在众多农民军中,臣以为属李自成野心最大崇祯若是能拿出粮食,让姓们哪怕是吃个半饱,也许农民军从此真的会被镇压下去可崇祯能做到这一点吗?他做不到既然做不到,农民只有造反饿死是死,造反被捉住了,也是个死,万一造反成功,还许能混出个前程所以,农民军不过是暂时受挫,用不多久,还会重新再起”
    皇太极沉思良久:“程先生看得透彻,关键是崇祯不管饭朕说过,农民军不能垮,这群乌合之众,是助朕残明的一支重要力量阿济格前年征明,助了农民军一臂之力,看来助得还不够,我们对明国的击还不狠朕决定从现在开始,八治国方略:残明、联蒙、优汉、易俗,要改为:灭明、联蒙、优汉、易俗,要发动一次更大规模的征明”
    众人听后无不感奋,一些汉官更是十分高兴,纷纷道:总算盼到这一天了多尔衮当即站起:“皇上,臣愿出征”
    皇太极慎重地道:“这次征明不同往常,朕要求你们要深入到中原腹地,要过黄河,要为将来进入中原作战做准备,要将这次征明作为进入中原的一次预演,尔等有没有这个胆量?”
    多尔衮大声道:“皇上,难道我堂堂大清铁骑还不如那些执耒耜的农夫?别说是过黄河,就是过长江又何惧哉?”
    皇太极笑道:“先帝有五大臣,朕今天有五虎上将”
    代善急忙道“臣愿闻其详”
    “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武英郡王阿济格、饶余贝勒阿巴泰、多罗贝勒岳托,就是朕的五虎上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赶旧人,礼亲王,你我可以歇肩矣”
    代善笑道:“豪格之勇之智在岳托之上,五虎上将应有豪格”
    “朕戏言耳,五虎上将并非封号,乃《三国志演义》中说人的杜撰罢了”他收敛笑容:“多尔衮”
    “臣弟在”
    “朕命你为奉命大将军,贝勒豪格、阿巴泰佐之,率兵五万,统右翼军”
    多尔衮高声应道:“臣弟遵旨”
    “多罗贝勒岳”
    “臣在”
    “朕命你为扬武大将军,统右翼军,率兵五万,安平贝勒佐之”
    “臣遵命”
    “左右两翼大军仍绕道蒙古,先践京畿,后入中原两路大军会合后,听睿亲王全权调遣”
    五位将领一齐出班应道:“是!”
    照理说接完了旨就应退回原位,但他们谁也没动,仍继续站在殿中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皇上肯定还要叮嘱一番军纪
    果然,就听皇太极道:“尔等深入腹地,目的是要探明中原一带明军的布防和实力,同时也是要将我大清的影响推到黄河以南去尔等还算知趣,知道朕还有话要说,你们不要嫌朕絮叨,军纪的事朕是不能不讲的尔等首次纵深中原腹地,给中原姓一个什么印象至关重要,凡主动归降者,可劝他们到我国来,朕虽不能给他们锦衣玉食,但最起码能填饱肚,不愿来的也不要勉强对顽抗者,杀无赦你们记住了,朕的确不想看到第二个阿敏”
    “臣等记住了”几个人这才退下
    “尔等出发后,朕亦将率师征明,这次征明和前年又不一样,前年主要是侧应武英郡王阿济格,这次要寸土必争,步步推进,要逐渐扫清山海关前所有障碍,随时准备入关”
    范程道:“皇上,将来进了中原,需要大批官员,现在看职人员还是太缺今年是皇上登基的第三年,三年一次大比,又恰逢龙虎,臣请开科取士”
    皇太极道:“上次开科是天聪八年,算这次是第三次了程先生得好,治武功,不可偏废开科一事,就由程先生和希福为主考官,会同礼部实施大比之期,仍定在九月初一这次开科,朕不勉强,各旗的汉人阿哈由尔等作主,愿意让他们应考的,朕以二阿哈补偿,不愿让他们应考的,你们自己留用,要是留不住,跑到别的旗去了,别的旗可以收留先帝反复跟朕讲过,治国需要人,朕近来史,宋之殿试中的一件往事,颇发人深省:宋仁宗时有个举人叫张元,几次参加殿试都被黜落,气得他投奔了西夏,成为元昊的军师,帮助西夏攻宋,宋因此损失极大现在,我大清国职太缺,只要是过些的人,都可留用,都让他们有事可作,不能让他们跑到明国去,其中优绩者,当委以重任”
    英额尔岱奏道:“皇上,奴才现在为户部承政,户部的事繁杂得很,现在又兼管着朝鲜国的往来,实在是有些忙不过来”
    大臣们有说归内秘院的,有说归礼部的,有说可以继续由户部管,多配几个人就是了
    皇太极最后道:“朝鲜事务之繁杂,绝不少于蒙古,户部管着的确是不伦不类,朕看就将原来的蒙古衙门改为理藩院,将朝鲜事务一并纳入其中”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百十八章 张肯堂?
    '。guanm。'满清和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