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强明-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今天这个武勇忠烈的猛将居然也要反了吗?
崇祯眼神yīn森:“张肯堂的折子里,说丁云毅几年之中招兵买马,大肆扩充自己力量,早已不把他这个巡抚放在眼里。这一次郑芝龙谋反,却给了丁云毅绝好机会……报!福建巡抚张肯堂急报!”
又来了?大臣们不由得面面相觑。
当新的急报看完,崇祯怒不可遏,重重的把奏本一拍:“好,好得很,丁云毅真的要反了!”
这一份新的奏本上,奏的是丁云毅嚣张跋扈,公然不允许除了他虎贲卫之外的任何军队进入泉州,甚至还扣留了张肯堂提前派去泉州的兵马,而且此刻厦门也落到了他的手里,张肯堂的力量根本无法进去。
崇祯yīn冷的眼神落到了丁云毅的父亲,兵部右侍郎丁远肇的身上:“丁远肇,那是你的儿子,你如何为自己的儿子辩解那?”
都以为丁远肇会跪下来请罪,却不想丁远肇却丝毫不惧:“陛下,臣的儿子臣清楚,丁云毅绝对不会反叛朝廷!”
丁远肇如此淡定从容,崇祯反而怔了一下。
丁远肇淡淡地道:“臣愿意拿项上人有担保,臣子绝对不会谋反。”
“哼哼,你倒对自己的儿子如此有信心那……福建急报!”崇祯话音未落,这样的声音再次传来。
一众大臣们苦笑不止,今天福建可有热闹看了。
崇祯都懒得看了:“王承恩,你告诉朕福建又出什么事情了。”
王承恩匆匆一看:“陛下,是丁云毅来的急报……哦,丁云毅?”崇祯有些吃惊:“他又说了一些什么?”
“武烈伯、福建总兵、上护军、骠骑将军丁云毅,弹劾福建巡抚张肯堂……热闹了,今天真的热闹大了,本来是议的中原和边关军情,谁想到一瞬间却被福建接二连三出现的紧急情况完全抢了风头。。。。。。当王承恩说出这些话后,所有大臣心里都如此想到。
“福建巡抚张肯堂,骄横暴躁。飞扬跋扈,盘踞福建,为祸地方,逼害忠良,民间怨声载道,军中怒不可遏。祸害远胜于郑芝龙。此贼不除,则福建地方永无安生之rì……随着王承恩的声音。大臣们心里都是忐忑不安。你说他飞扬跋扈,他说你飞扬跋扈,这当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只怕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了。
“除了丁云毅外。联名弹劾张肯堂的还有泉州知府叶原先,虎贲卫监军陆齐诚等人。”
崇祯沉默了下来。
叶原先是丁云毅的姐夫,自家人帮着自家人说话。当然情有可原,但陆齐诚是自己派去监视着丁云毅的,现在他也这么说了,这事情恐怕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
其实从他的内心来说,尽管他并不是那么信任丁云毅,但却始终都希望丁云毅并没有谋反。不信任是不信任,但他却很清楚的知道,大明再也找不到一个像丁云毅这样的人。
这样一个勇武的将领,这样一个被自己寄予了无限厚望的将领啊。。。。。。
崇祯缓缓地道:“张肯堂弹劾丁云毅,丁云毅紧接着又弹劾张肯堂。你们说,这到底是谁有不臣之心,谁是祸害地方的人那?”
“必是丁云毅无疑!”邓宇烈立刻道:“张肯堂素来都有清廉之名,怎么可能如同丁云毅说的那样祸害地方?陛下,臣恳请罢免丁云毅。押回朝廷受审,以正国法!”
才从中原督战回来的兵部尚书杨嗣昌冷哼一声:“邓大人为何说的如此肯定?你邓大人和张肯堂本是同乡,难道便处处为其说话吗?丁云毅的忠勇,天下皆知,说谁谋反了我都信,但只有他丁云毅。说他谋反,是绝无可能之事!”
说着,大声奏道:“陛下,丁云毅血战无数,为朝廷几次都几乎丢了xìng命。无论朝廷要他做什么,他从来没有任何推辞道理,难道忽然之间便会谋反了吗?况且,岂有泉州知府、虎贲卫监军一起弹劾张肯堂的道理?臣恳请罢免张肯堂之职,重新选派能吏前往福建!”
崇祯有些为难,到了这个时候,他也不知道该相信谁才好了。。。。。。
丁云毅,还是张肯堂?
“泉州大捷!泉州大捷!”
正在这个时候,这声急促的叫声,一下吸引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泉州大捷!五月初六,福建总兵丁云毅起虎贲卫全部jīng锐,总攻泉州。丁云毅亲临前线,身先士卒,浴血奋战。五月十二,武烈伯、福建总兵、上护军、骠骑将军丁云毅所部之虎贲卫,对泉州发起最凶猛之攻击!郑芝龙大败,退出泉州!”
“啊——好!”崇祯一怔之下,欣喜的大声叫了出来,方才的那些对丁云毅的愤怒猜忌,一下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杨嗣昌的脸上也露出了笑意。
丁云毅,丁云毅,每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丁云毅总是不会让人失望的。无论出现什么样危急的局面,只要有这个人的存在,总能创造出让人意想不到的奇迹。。。。。。
可丁远肇的眉头却不知道为什么深深的皱了起来……诸卿,现在这事有些麻烦了那。”崇祯开口说道:“从五月初六到十二,丁云毅不过用了六天的时间便夺取了泉州,这样的将才,如果真的是个忠臣,那就是我大明之福那。”
丁远肇的心里忽然哆嗦了下。。。。。。皇上用的是“夺取”二字,这说明他的心里还是不信任丁云毅,还是在那怀疑着丁云毅有可能会谋反。。。。。。
丁远肇有些狐疑,儿子为什么会和张肯堂翻脸到了这个地步?当中到底发生了一些什么?
“大捷!大捷!”
今天真的热闹开了,先是不断的出现弹劾奏本,接着捷报又不断出现。这福建当真有趣,之前平静得如一潭死水,可要么不出事情,要出事情简直让人喘不过气来。
“六月初一,武烈伯丁云毅亲率虎贲卫水师,与郑家水师决战于料罗湾!双方火炮互shè没,万船竞发,关键时刻,丁总镇以中军突击,迅猛破敌,左右两翼齐头并进,势不可挡,郑家水师惨败!郑家水师主力,完了!”
当“完了”这两个字一出,朝堂上下一片欢呼!
丁云毅,丁云毅!只有这个丁云毅才能创造出这样的辉煌!从陆地打到海上,每一处战场都有他的身影。
他从来就没有败过,只要战场上出现他的身影,那就是胜利的保证!
崇祯笑了,但随即笑容却一闪而过。的确,郑芝龙的谋反居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被平定,曾经庞大得被人认为不可战胜的郑家水师居然败得如此彻底,是让人无比欣喜的事情。但崇祯却随即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在福建还有谁可以遏制住丁云毅的势力?
从泉州之战和料罗湾之战的表现来看,虎贲卫已经强大到了不可动摇的地步,张肯堂,绝对不是他的对手。那么自己在福建苦心经营的三方势力互相遏制的局面,便也一下轰然倒塌。
丁云毅,朕多希望你是一个天大的忠臣那,如果这样的话,那你可以为朕分担多少忧虑那。
崇祯有些失落,同时心里又升腾起了巨大的希望……捷。。。。。。捷报……再度听到这个声音,所有的人都有一些麻木了,今天先是大悲,但随后而来的喜讯却是越来越多。
现在,又是什么喜讯到了?
“郑芝龙残部被团团围困在锁龙岛,武烈伯丁云毅,率部激战,郑芝龙不敌,兵败身死!陛下,福建之乱平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此乃陛下之福,朝廷之福!”
顷刻间一众大臣贺喜的声音纷纷响起,似乎所有的人全都忘记了和丁云毅有关的任何谋反的事。
丁远肇悄悄抬起头来注视了一下崇祯,他发现崇祯的脸上似乎看不到太多的高兴。
他心里轻轻叹息一声,功劳立得越多,就越容易遭到皇上的猜忌,这话说的当真一点都不假那。
儿子和洪承畴、杨嗣昌不一样,他们都在皇上的眼皮子底下,随时能够监视,但是儿子却远在福建之地,皇上的手伸不到那里去那。
崇祯在那沉默了许久,然后淡淡地道:
“今天不好的事情,好的事情都有,朕有些累了,朝议就暂时到此,诸卿,先退了吧,有什么事情等到明天再说!”
第四百五十一章 他不是忠臣,是权臣!
回到西暖阁中,崇祯似乎显得忧虑忡忡。
大臣们都已散了,陪伴着崇祯的只有他最信任的王承恩。
崇祯一直没有说话,王承恩也一直没有开口。君臣两人似乎有默契一般的在那一言不发。
过了许久,崇祯才缓缓地道:“王承恩,你怎么看?”
“皇上怎么看,内臣就怎么看。”
“王承恩那,难道你也变得这么遮遮瞒瞒了吗?”崇祯叹息一声:“朕身边已经没有可以信任的人了,只有你才能对我说几句心里话那。”
“皇上恕罪。”王承恩这才说道:“按照皇上看来,哪一个才是忠的?”
崇祯沉默了下:“朕以为,张肯堂是不会背叛朕的……皇上英明。”王承恩立刻道:“张肯堂这个人,虽然有些读书人的臭脾气,但他对皇上却是忠心耿耿那。这个人若是要反了,只怕天下再也没有忠臣了!”
“那反的就是丁云毅了!”崇祯眼中杀机一闪而过。
“不,丁云毅也不会反!”王承恩的回答出人意料:“丁云毅这个人,他虽然救过内臣的命,但内臣一直在提防着他。此人胸怀大志,野心勃勃,但他其实也是忠的,只是他的这个忠和别人的忠不太一样罢了……哦?忠还有不一样的?”崇祯大是好奇。
王承恩点了点头:“是。忠和忠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对皇上的忠,皇上说什么话都是对的。皇上办什么事都是对的,皇上让他们去死他们也会义无返顾。这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内臣是这样的人,张肯堂也是这样的人。。。。。。但有的人忠,却忠的是我大明江山,为了这个大明江山他们可以前赴后继,义无返顾。可对皇上的话却未免阳奉yīn违,甚至欺上瞒下,为达到自己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你说的是丁云毅吗?”崇祯的眼睛眯了起来。
“是,内臣说的就是他。”王承恩到现在此时此刻再也没有任何隐瞒:“皇上请想。几次朝廷危急,一旦征调丁云毅,他都是豁出了xìng命真打,从来都不顾惜自己,哪一次不是弄得自己伤痕累累的?有几次几乎把命都给送了,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忠的吗?说实话,内臣当初也对他是深信不疑,认为他是我大明的第一忠臣,可是内臣很快发现自己错了……王承恩深深的叹息了声:“可是后来内臣发现他秘密结交权贵,盘踞台澎。势力极速膨胀,朝廷的法度,在他的地盘上已经不管用了。甚至这次郑芝龙谋反,也和他有脱不开的关系。东厂孔孟情派去了个贾校尉,重新审理霞姐儿的案子,可就是借着这个案子,郑芝龙却莫名其妙的反了,这难道真的和丁云毅一点关系也没有吗?”
朝崇祯看了眼,发现他的眉头越皱越深。王承也不想再继续隐瞒什么:“可他做了这么多该掉几十次脑袋的事情,但他依然是忠的,他忠的是大明的江山那。如果我大明局势再度危急,不得不再次调他,他还是会来驰援的,这点内臣可以用脑袋担保。但有一条,如果要他再次定乱的话,他这次必定会提千军万马而来,因为他对朝廷已经处处防备了。再说句难听的,他对皇上已经是处处提防的了。”
“陆齐诚呢?我们不是派了陆齐诚去监视他吗?为何在陆齐诚的几分密折上都是在为丁云毅说好话?”崇祯有些不甘心地问道。
“我们都看错了丁云毅,也都过高的信任了陆齐诚。”王承恩坦然地道:“过去总以为陆齐诚这人虽然有些贪财,但到底还是忠心耿耿的,但显然丁云毅出了让陆齐诚根本无法拒绝的筹码。况且那里又是他的地盘,陆齐诚不可能不为其所用。”
“对朕不忠,就是对我大明不忠!朕即大明,大明即朕!”崇祯再也无法忍耐,怒不可遏的一拍龙案:“割据地方,无视朝廷法度,处处欺上瞒下,此乃乱臣贼子也,朕当诛之!来人,传朕旨令,朕要让张肯堂把他押解回京,朕不相信他真的敢反了!”
王承恩正想劝解,忽然外面来报,江南等地士子上书!
士子上书?崇祯和王承恩全都怔在了那里。
这是一次让人震惊的上书。以江南士子领袖张溥为首,共有一千八百七十九人联名上书,恳请朝廷表彰武烈伯丁云毅!
上书中,竭力赞美了这些年来丁云毅对于朝廷的贡献,竭力赞美了丁云毅对于朝廷的“忠贞”。而且还比较隐晦的提到,最近听到一些关于丁云毅的风言风语,那必定是一些善于嫉妒的小人做出来的无耻勾当。
武烈伯有大功于朝廷,有大功于天下,今却遭到无耻小人诽谤,未免令天下人心寒,因此为平忠臣之心,定天下之心,恳请朝廷嘉奖武烈伯丁云毅!
王承恩刹那间便震惊了,他忽然便发现了什么。可是还没有等他说话,崇祯已经勃然大怒:“好丁云毅,好丁云毅,居然还和这些读书人勾连起来了!杀,杀!朕的天子剑,杀得流寇,杀得金虏,难道还杀不得丁云毅吗?”
“皇上,不可!”王承恩急忙叫了起来。
正在气头上的崇祯,yīn森的眼神落到了他的身上:“王承恩,难道你也要学这些读书人的样子,为丁云毅说话吗?”
“皇上三思啊!”王承恩并没有什么害怕:“皇上请想,那些读书人为何会替丁云毅叫屈?皇上再想,丁云毅的势力已经大到了什么地步?皇上不是不可以杀丁云毅。也不是不可以杀那些为他说话的读书人,可是有我大明以来。读书人若是认定了一件事,难道有害怕的吗?皇上杀得了一批。但却会有更加多的读书人继续前赴后继的上书那!”
“朕不管,朕不管!”崇祯大声叫了起来:“朕的剑能够杀得了多少佞臣贼子,就杀多少!朕要看看这鲜血能否把我大明江山染红!”
“辽东急报!”
这一声话瞬间让崇祯安静下来,当听到“辽东急报”四个字的时候,崇祯脸上一片惨白。松山刚刚战败,难道金虏又大肆进攻了吗?
王承恩急忙接了过来。在崇祯的示意下看了看,面上也是霍然变sè:“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上书,武烈伯、福建总兵、上护军、骠骑将军丁云毅镇守台澎,有大功于朝廷。尔今局势混乱,恳请朝廷嘉奖丁云毅,以振天下军心民气!”
当这份奏折念完,崇祯什么话也不说了,只是这么呆呆的坐在那里。
“吴三桂,吴三桂,现在居然连着吴三桂也为丁云毅请功了。。。。。。”过了半晌,崇祯苦涩的笑了一下:“江南士子,辽东大将,一个接着一个的为丁云毅上书求赏。丁云毅那。你当真倒是没有辜负朕那!”
“皇上,丁云毅的势力已经成了。”王承恩知道这是最关键的时刻了:“士子之心不可侮,辽东将士之心更不可寒。我军在辽东才遭败绩,如今正是稳定军心的时候。以前丁云毅曾经在辽东和吴三桂并肩奋战过,两人交情深厚,这次想来是丁云毅使诈,在吴三桂不知内情的情况下唆使他上书的,但眼下非常时刻,千万要稳定住辽东局势那。”
他略略停顿了下继续说道:“中原流寇又起。辽东局势动荡,朝廷处处用兵,捉襟见肘,况且此时郑芝龙已灭,福建只剩下了一个张肯堂,以他的力量来说是没有任何办法抵挡住丁云毅的,万一这个时候朝廷逼得急了,内臣只怕他会真的反了那。。。。。。虎贲卫天下jīng锐之师,如果他们反了,朝廷还拿什么去平叛那?”
“难道,就这么听之任之吗?”崇祯不太甘心地问道。
王承恩苦笑了下:“内臣方才说过,其实那丁云毅是忠的,但他忠的是我大明的江山,他想要做个权臣,但他却未必想做jiān臣。其实想想这几年朝廷也有对不住他的地方……看到崇祯脸上露出不悦之sè,王承恩虽然心里担忧,但此时是关系到大明生死存亡的时刻,王承恩也顾不得许多了:
“他屡次为朝廷立下大功,但朝廷却在福建形成三方制衡力量,始终把他死死的压制在台湾澎湖这两个小岛上,时间长了,难免让他心生怨言,不得不为自己考虑。内臣再斗胆说句掉脑袋的话,朝廷过去有些危急时候丁虎贲,太平时节防备丁的感觉那……危急时候丁虎贲,太平时节防备丁!”
崇祯的心里动了一下:“那按照你的看法应当如何处置此事?”
“稳,无论如何都要稳定住目前局势!”王承恩的回答丝毫没有任何迟疑:“现在各地再乱,福建也绝对不能乱了,或许什么时候便又要用到丁云毅和他的虎贲卫了!内臣斗胆,恳请皇上升武烈伯丁云毅为武烈侯!”
“武烈侯?”崇祯一怔,随即大是不乐意:“他做出了这些事情,朝廷不但不怪罪,反而还要提升他为武烈侯?”
“对!”王承恩坚定的回答道:“非常时刻用非常手段。丁云毅夺回泉州,其功一也;海上大败郑家水师,其功二也;锁龙岛斩杀郑芝龙,其功三也。有此三功,让他当个武烈侯天经地义。况且如此做过天下人看,非但可以稳定住江南、辽东二地军心民气,而且还能使天下人知道朝廷有功必赏,绝对不会怠慢功臣!还有一层意思,是要让那些虎贲卫的将士们知道,朝廷对他们的丁虎贲是好的,对他们也一样是好的!”
崇祯又沉默在了那里,许久,鼻息里发出了一声轻轻的叹息。。。。。。
他并不情愿这么做,一个权臣,居然能够要挟自己?自己才是天下至尊,一切原本都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是!
但现在却让一个权臣,公然的爬到了自己的头上!
但他却也知道,王承恩说的都是真的,王承恩的这些话,也全是在为自己考虑。现在的大明那,已经再也当不起一次大的动乱了!
“还有呢?”崇祯低声继续问道。
“还有,请皇上罢免张肯堂吧……什么?”当王承恩的这句话说出来,崇祯的整个人都震惊在了那里。
罢免张肯堂?崇祯的声音一下抬高:“张肯堂对朕忠心耿耿,一心按照朕的旨意去办,那才是真正的忠臣,你却要朕罢免他吗?”
“是,张肯堂是忠臣,但丁云毅却是权臣!”王承恩的话里充满了无奈:“有的时候,为了大计,只能牺牲忠臣那。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就争取不到时间!等把中原流寇定了,把辽东的战事平定下来,再去集中jīng力对付丁云毅,为张肯堂平反吧。”
崇祯沉默在了那里。
他是皇帝,是天下至尊的皇帝!可是现在他却连一个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大臣也都保护不了。这样的皇帝还算什么皇帝?这样的做法难道不会让那些忠臣们心寒吗?
可是现在他没有办法,他必须要稳定住目前的局势,他必须要让丁云毅稳住!
崇祯在那沉默了很久:“传旨,加武烈伯丁云毅为武烈侯,以表彰其平叛之功。福建巡抚张肯堂半事不利,郑芝龙谋反事前毫无察觉,附带连坐之罪,着免去所任各职,赐死!由武烈侯丁云毅监刑……这次是王承恩怔在了那里,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皇上居然能下这么狠的心。
“为了大明,为了大明,一切都是为了我大明的江山那!”崇祯的眼眶有些红了:
“还有什么事情?对了,丁云毅保奏叶原先为福建巡抚,准被!着叶原先署理福建巡抚!还有什么要求?准了,准了,全部都照准了!”
忍!现在在崇祯皇帝的心中,只有一个字:忍!无论如何也要忍下去,忍到自己有jīng力来收拾丁云毅那一天的到来!RS
第四百五十二章 狭路相逢
一声声沉闷的火炮发shè声在两人的耳中响了起来。
孟天雄正举起锤子猛力地向凿子砸下去,由于船体的晃动,这一锤竟然砸到了他的手指上。幸好由于海水强大的阻力减缓了锤子的速度,不然的话可以他的手指早就碎了。
海水中漂荡起的几缕殷红的鲜血从他的眼前飘过,孟天雄顾不上剧烈而钻心的疼痛,他挥起了锤子继续敲打凿子。
海盗突然发shè了火炮,明确无误地说明海盗已经发现了“欢喜”号对他们采取了抵抗,愤怒的海盗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不把“欢喜”号轰成一堆碎片,绝对不会善罢干休。
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们的身上,孟天雄不禁提醒自己应该更加地冷静,那样才能更加迅速地完成任务。
在沉闷而密集的火炮声中,两人开始用凿子撬船底的那些裂缝来制造窟窿。这一次他们选择了合作的方式,两人分别把凿子插入裂缝的两端,然后双手紧紧握住凿子,双脚用力朝船底蹬着,把身体上所有的力量都汇聚到凿子当中。
“一、二、起!一、二、起!”两个人一边使劲一边在心里喊着口号。
不断晃动的海水下面,是他们两张因为用力过度而扭曲的面孔,这两张扭曲的面孔上面,可以看到一种东西叫做坚韧不拔。
“欢喜”号的甲板上。海盗的炮弹不断地落下来,轰隆隆的爆炸声不绝于耳。不断有士兵被炮弹击中,甲板上血肉横飞。浓烟四起,惨不忍睹。
这个时候,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