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明-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丁云毅冷笑了声:“告诉她,我不管西班牙人的什么委屈。”
    金翅雕又和莫莎尔对了会话,接着道:“她说这件事情非常重要,甚至牵涉到科库耶拉总督。”
    这句话倒让丁云毅变得重视起来。
    牵涉到了科库耶拉总督?那是什么事情?在那想了一下:“把他带到我那里去,金翅雕,你跟着我来充当通译。”
    “不。”莫莎尔夫人说道:“这件事情非常要紧,我只能单独把东西给您看,其他人绝对不能够在场的。”
    不得不承认丁云毅的好奇心被完全的调动起来了,是什么样的事情——不,是什么样的东西能让这一位莫莎尔夫人如此紧张?
    他在那仔细想了会:“把她带到我那里去。还有,加强对马尼拉的jǐng戒,必要的时候海盗同盟也可以出动,这件事情我就交给你去做了。”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百零九章 白银帝国
    丁云毅对这个叫莫莎尔的女人充满了好奇,他实在想不出这个女人拥有什么值得自己单独接见她的秘密.
    但是很快丁云毅就知道了。
    当屋子里只剩下两个人的时候,莫莎尔朝丁云毅媚笑了一下,然后关好了房门,接着一件一件的脱去了自己的衣服。
    难道这就是莫莎尔要对自己说的秘密吗?
    丁云毅笑了,现在他终于知道莫莎尔要做什么了。这无非是又一个想用自己的身体来换取某些东西的女人罢了
    一具**的女xìng**出现在了丁云毅的面前。
    然后,**着的莫莎尔缓缓的走到了丁云毅的面前,接着不用任何语言便坐到了丁云毅的怀里。
    有的时候世上的许多事情,是完全不用语言的
    丁云毅从来就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他先是平静的坐在那里,任凭莫莎尔夫人对自己的竭尽挑逗之能事。
    但他觉得自己的情yù渐渐被调动起来之后,他站了起来,然后横身抱起了莫莎尔便朝着自己的那间卧室之中走去
    当激情散后,莫莎尔臃懒的依偎在丁云毅的怀里。、
    丁云毅略略在那休息一会,站起了身,莫莎尔在背后叫些什么,丁云毅只做没有听到,不慌不忙的穿好了衣服,然后也不管莫莎尔能否听懂:
    “你以为用自己的身体便能得到我的怜悯?你错了。在我眼里你们这些西班牙人其实都是一样的。在我大明子民遭到屠杀的时候,也许你也正在一旁幸灾乐祸的吧?”
    说完后。丁云毅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这里
    蒋奇和蔡九洲已经在外面等着了,一看到丁云毅出来。蒋奇很是鄙夷的撇了撇嘴。不用猜都知道少爷方才在里面做了些什么。
    夫人再三交代要看住少爷,可是以少爷的禀xìng来说哪里能够看得住?
    蔡九洲不知道他们主仆间的事,上前道:“侯爷,被我查扣了三条船,好家伙,上面装满了从吕宋岛搜刮到的财富。看得我眼睛都花了。其中有一条船你猜是做什么用的?专门用来装金子的。十九口大箱子啊,金币、金锭、金像,全都是金的啊!我就奇怪了,干腊丝人怎么这么喜欢金子。也不见他们带银子走的。”
    “因为他们把银子运过来,然后再把金子运回国内。”丁云毅说完这话忽然问道:“你们知道我大明为什么会到今天这步田地吗?”
    蔡九洲怔了一下:“天灾**。”
    “这是其中的愿意,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很多人都忽视了。”丁云毅缓缓地对自己的部下说道:
    “当今崇祯皇上绝对不是一个坏皇帝,他的勤政、自律和励志有为,不亚于大明开国太祖皇帝。他十八岁登基,一个月后干掉了无恶不作的魏忠贤,迅速起用名将治边。在位期间不迩声sè,忧劝惕励,殚心治理。而且减膳撤悬,布衣蔬食,吃得少,穿得差,不恋女sè,没有娱乐,整天忧心国事,rì夜cāo劳。皇上在位有两大敌人,一是此起彼伏、风起云涌的流寇。二是虎视眈眈,连年进犯的满清铁骑。这些年内忧外患,踵足相接。在所有人看来,他面对的是两个敌人,但其实上还有一个更强大的敌人一直潜藏着。这个敌人对大明的煎熬和打击,无论从深度、广度还是力度上说,要远远超过流寇造反和清军攻击。”
    蔡九洲听得目瞪口呆,他实在想不出大明还有什么是比流寇和金虏更加可怕的敌人。
    丁云毅缓缓地道:“其实这个敌人,是在今上的前任们手上开始登堂入室,继而兴风作浪。这个敌人,叫做白银。”
    蔡九洲听的一头雾水,白银是人人都喜欢的东西,多少人为了它而要死要活的,什么时候变成敌人恶劣?
    可是,白银真正是大明王朝的一个敌人!
    白银,是明王朝中后期朝廷确定使用的货币。白银成为为明朝货币,不但跟中国,跟世界都有关系。
    大明最初用的是纸币,叫做大明宝钞。宝钞就是一张纸,纸上标明它相当于多少铜钱,从一百文到一贯不等。宝钞作为货币,从朱元璋建国起用了二百多年。这期间zhèng fǔ屡屡严令民间不许把银子当货币用,一旦查到,严惩不贷。
    为什么?因为中国缺乏贵金属,每年能够生产的白银数量很少,没有办法满足流通。发行宝钞,依赖的是国家信用,没有贵金属或有价值物品作储备。纸币制造成本低,发行数量基本上是朝廷说了算。之前的宋朝和元朝,也都是这么干的。
    》成化年间宝钞曾贬值五百分之一。
    万历年间更惊悚,宝钞贬值达到万分之一。
    所以尽管严令峻法,但民间早就不买宝钞的账了。当时官员的薪饷领的也是宝钞,不过他们领到之后立刻脱手,把这换成实物或者银子和铜钱。běi jīng因此专门出现了“钞户”,专门做这个生意。官员如此,老百姓当然就更痛苦了,不满和愤怒rì益增加。
    这种状况下,如果朝廷继续顽固使用宝钞,那么很有可能重蹈元朝的覆辙,货币败坏,经济崩溃,然后就
    但是转机出现了。朝廷发现,在工商业发达的东南地区,商人们私下买卖交易中大量用白银作为货币,由此使得白银在民间流通也愈来愈多。由那里向全国扩散。更让朝廷惊异的是,那里好像天上降下了一座银山。白花花的银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银山不是天降的,是被西班牙人发现的。1545年在秘鲁的波托西。1548年在墨西哥的萨卡特卡斯发现了两座大银矿。从此美洲白银开始涌向欧洲,又通过西班牙、葡萄牙、地中海、阿拉伯的商人们带向全世界。
    全国人民都在用银子,而且银子又很充足,逼迫朝廷改弦易辙。1567年,明朝隆庆皇帝朱载垕登基第一年,宣布开放海禁和“银钱兼使”法令:民间到海外做生意以及大家用白银当货币。都不算违法。
    不过使中国真正确立银本位货币制度的人,是张居正。1581年,改革强人张居正下令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这个改革的核心就是简化了过去的田赋、徭役和各种杂税的征收办法,将这些统一折成银两征收。从此。白银真正成了中国货币的主角。
    如果不是张居正力挽狂澜,摇摇yù坠的大明朝,早在万历年间就离死不远了。张居正的改革,就好似对明朝紊乱的国家财政用了一剂猛药,使得苟延残喘的帝国起死回生。其中,最大的举措就是确立了货币本位。但他不知道,正是因为白银在中国唱了主角,世界经济居然由此产生了巨变,西方很多帝国的崛起,竟都渊源于此。
    在十五十六世纪。全世界经济实力最强大,最富裕的帝国,当然是中国。所有国家的商人们最想做生意的对象和地方,也是中国。但拿什么和中国交换呢,一直让各国商人们头痛不已。中国物产丰富,工艺高级,有他们想要的一切,但他们却没有中国人需求和喜欢的商品。直到中国确立银本位,这个问题解决了。
    这是个双向融通。相辅相成的过程。因为外国商人不断输入白银,换取中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使得国内白银供给丰富。反过来因为白银越来越多,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才有实施的基础和可能。
    世界范围内的白银时代,拉开了帷幕。因为中国需要白银,美洲的银矿开始没rì没夜地开采,源源不断地通过大西洋运到欧洲,再经地中海到中亚到南亚,穿过马六甲海峡。或者直接从墨西哥开动大帆船驶过太平洋,运到菲律宾的马尼拉。在东南亚通过国际贸易,这些白银被云集那里的中国民间商人们带回了浙江和福建。
    还有一个国家也搭上了白银的快车,那就是rì本。过去在朝贡体系内,rì本也缺乏和中国贸易的商品,他们卖得最多的是jīng致的武士刀。但白银成为中国主币之后,银矿丰富的rì本也开始大量向中国出口白银。在中rì两国间做生意的,大都是葡萄牙商人。
    到底有多少白银流入了中国?
    从1550年开始,中国从各种渠道大约获得了六万吨白银,大概占世界有记录的白银产量的一半。
    从隆庆元年)到崇祯十十二年年间,流入中国的白银约三万万五千万西班牙银元以上。当然,这些银元大都被化成了银锭和碎银,在中国流通和储存。
    美洲白银到了欧洲、奥斯曼帝国,还能感受到它们的流动,但是只要到了中国就一去不返。当时的中国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吞噬了原产于美洲和rì本的白银,数量之大令人咋舌。
    丁云毅很清楚,自己在另一个时代的教科书中明代那章有个重要小节,专门讲述“明代工商业的蓬勃发展”,老师会强调说这是“中国资本主义的早期萌芽”。
    问题是:这萌芽早不发晚不发,为何偏偏在明代中后期出现?
    因为白银。世界的白银滚滚流入中国,是因为我们出口了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反过来白银进得越多,对这类商品生产的刺激也就越大。但在白银没有成为主币以前,这类生产是被束缚的,发展面临障碍。因为百姓交田赋必须是实物,所以他得去摆弄庄稼,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必须服徭役,也不可能全力以赴从事贸易和生产。劳动力和劳动时间得不到保障,商品生产规模化就很困难。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破除了这个难题。因为所有的税收可以用银缴纳。你可以不种粮食了,只要交银子,你也可以不服劳役了,只要交银子。哪来银子呢?去干手工业,去做贸易,可以挣更多银子。
    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据当年欧洲传教士的记载,仅松江一地就有二十万织布工人和六十万纺纱工人。而南京地区,众多陶瓷厂每年要生产一百万件jīng美瓷器。江浙地区,每年能生产出六亿棉布。
    海外贸易就更加浩浩荡荡。主要以福建和广东人为主的海外贸易商往来穿梭于南洋各地,与世界各国的商人贸易。仅福建泉州的月港就驶出一千零八十六艘船,到达吕宋的马尼拉。拖去的是生丝和丝织品,拉回来的是墨西哥的银元。马尼拉和巴达维亚被称做“唐城”,因为大量的中国商人、工匠和手工业者在此定居。其中“闽人三十六姓”,就是被这些称做“南洋中国人”中的jīng英力量。
    有了白银这种大家公认的,并且是充裕的交换媒介和价值标杆,不仅海外贸易如火如荼,国内远距离大宗商品贸易也被激活起来。
    江南的人开始大量种桑养蚕,生产丝绸和棉布,福建人开始大量地种茶,而广东人则热衷种甘蔗,江西人不但做瓷器,还生产靛青等染料供应苏杭,长江上游的湖北四川则生产粮食供应东南。大运河重新疏浚凿通,贯通了中国两大水系,各地商人们便在密布的河网中东奔西走。过去盐商需要转运粮食到军队驻扎地,才能获得zhèng fǔ给的贩盐许可证,现在只要交银子就行了。昔rì穷乡僻壤难谋生计的农民,以及其他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现在有了新的行当,就是做手工业者商人、伙计。中国赫赫有名的晋商、徽商,以及沿海的闽浙商帮、宁波商帮、cháo汕商帮应运而生,初显峥嵘。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百十章 恐怖之王!!
    工商业如此兴盛,财富远远超过昔rì的农业产出。每年南方向北方输送的白银五百多万两。当时有官员说,南方成了皇帝的又一个“内府”。
    白银促使中国在局部地区开始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像苏州、扬州、广州、泉州、chóng qìng、临清、汉口等等城市,就是因为商业贸易的发达而rì益富庶繁华。
    最为重要的是,中国以白银为基础的社会转变,极大地带动了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如果不用白银,就不会出现一个西班牙帝国,欧洲和中国就不会有同样的“价格革命”。
    中国就是这个扩张的发动机,所用能源是白银。白银当时在任何国家作为货币,都产生不了这样的效应,因为在当时世界经济总量中,中国的份额超过三分之一。
    百业兴旺,花团锦簇,十六世纪末的中国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一片欣欣向荣。尽管当朝的万历皇帝消极怠工,二十多年不上朝,各部官员缺员严重,文官闹来斗去,但帝国总体没有重大震荡。间或也有百姓造反,城市民变,但都很快平息。期间,rì本狂人丰臣秀吉发兵攻打朝鲜,天朝震怒,随后大军出国作战,居然也把rì本武士们打得落花流水。
    白银对明代中期的社会风气产生巨大影响,过去的俭朴传统渐渐远去,一个消费时代豁然来临。白银使得财富更易标识,也更易积累。当时很多商人。拥有几十万两白银仅算中等,超过百万两白银的富豪也大有人在。
    明代中期以后,整个社会崇尚经商,追逐世俗财富,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土地,全国百姓将近六成不再务农。
    然而人们都没想过一个应该认真想的问题:这些白银是从外面流进来的,万一有一天白银断流了或减少了。会出现什么状况?
    可以说大明帝国的衰弱,正是从白银而开始的。。。。。。当然尽管这个说法有些偏激。。。。。。
    “怪不得,干腊丝人要运那么多的金子回去。”蔡九洲恍然大悟。
    丁云毅冷冷地笑了下:“可是无论怎样。这些金子他们都已经运不回去了!”
    科库耶拉总督千辛万苦搜集到的财富,全部成为了丁云毅的囊中之物。而收获不光是这些,郑芝龙藏匿在吕宋岛的财富也很快被开启出来。
    郑芝龙用半辈子时间积累起来的家产。毫无疑问是一笔天文数字一般的财富,而现在这些连同着西班牙人的财富,都已经成为了丁云毅的。
    打仗打的是钱,显然现在郑芝龙和西班牙人一起“联手”为丁云毅解决了这一问题。
    远征rì本的军费,现在不用再去过多考虑的了。。。。。。
    大明崇祯十三年三月二十一,一个好消息传到了吕宋:叶大海指挥之远征殖民舰队,连番浴血苦战,征服暹罗、东吁。
    是役,叶大海以远征暹罗国为借口,突然对东吁发起突袭。早巴巴买决战中,以火炮使东吁最强有力之兵种象兵惊恐逃散,而后一举突击成功,巴巴买决战大捷。
    次后,远征军大小十七战。陆续收复木邦、孟养、蛮莫等地,尔后与应召而来的暹罗军一万主力jīng锐会兵于东吁国都达贡,进行最后之决战。
    大明崇祯十二年九月十八,达贡决战爆发。
    达贡决战,叶大海充分发挥了火器优势,火炮连发。使达贡之东吁军民惊恐万分,以为雷神降怒,决战才起,达贡军心已散。
    东吁王阿那毕隆绝望之下亲自率领全部死士出战,遭到明军猛烈炮火轰击,阿那毕隆坠马身死。
    阿那毕隆之心,让东吁最后一点抵抗的决心也烟消云散。
    大明崇祯十二年九月底,东吁王朝灭亡。
    按照之前便和丁云毅商议好的,叶大海宣布东吁成为大明帝国的第三块殖民地,改东吁为“缅甸”,这一块殖民地的诞生甚至比吕宋岛成为大明的殖民地还要早得多。
    最高兴的是暹罗人。之前他们被东吁压制了太久,连国家都几乎灭亡,但是一夜之间,一切的形势却逆转了,东吁王朝提前灭亡!
    进入达贡的暹罗军变得肆无忌惮起来,他们把之前全部的怒火都尽情的发泄在了达贡。
    叶大海并没有阻止他们这一疯狂的举动,只是一直在一旁冷眼旁观。。。。。。
    起初暹罗军还是有些担心的,但当他们发现明军似乎并没有打算阻止他们的举动后,也便变得愈发的肆无忌惮起来。
    烧杀掠夺,每时每刻都在达贡发生着。。。。。。暴行发现到后来变得更加疯狂。。。。。。
    杀戮、强jiān,无时无刻不在眼前上演,东吁人在哀号,但是,却没有人为他们流下哪怕一滴同情的眼泪。
    当事态渐渐无法控制之后,终于,明军开始出手了!
    十月初二,子时。当劫掠烧杀了一整天的暹罗军终于疲惫不堪的进入到梦乡之后,大量的火炮忽然出现在了暹罗军营之外。
    子时三刻,明军火炮炮击暹罗军营。“达贡恐怖之夜”爆发!
    所谓的“达贡恐怖之夜”。指的是曾参与达贡攻防战的一万暹罗jīng兵在这天夜里最悲惨的遭遇。
    炮击将全无防备的一万暹罗士兵轰杀近半,而当幸存暹罗士兵哀号着奔出军营的时候,他们又遭到了火枪兵的集体shè杀。
    杀戮一直进行到了天明。。。。。。在这次可怕的屠杀事件之中,一万暹罗士兵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活下来的。
    这是可怕的惨剧?还是一场奇迹?到底是什么只怕没有人能够说得清。。。。。。
    一直指挥着这场屠杀的是一个独臂疤脸的明军将领——叶大海!
    丁云毅有一个外号叫“海盗之王”,而叶大海在“达贡恐怖之夜”之后。也同样有了一个外号:
    恐怖之王!
    也正是从这一天开始,叶大海的恶名传遍了所有的地方。。。。。。
    暹罗人苦难的时候,却是东吁人苦难的结束。在“达贡恐怖之夜”结束不久之后,叶大海公开谴责暹罗士兵在达贡城里制造的种种暴行,并向暹罗发出了讨伐令。
    在暹罗人的肆虐中幸存下来的东吁人,甚至不用动员,争先恐后的加入到了讨伐军中。
    是的。明军的确是殖民者,但是相比于暹罗人,东吁人对明军的仇恨反而一下便化解了。而对暹罗的愤怒之伙却已被熊熊点燃。
    仇恨所爆发出来的力量是巨大的。
    十月十一rì,叶大海指挥虎贲卫水陆将士和东吁人组成的联军,大举向暹罗进发。
    一万jīng兵的被歼灭。让暹罗的军事力量几乎陷于瘫痪,他们已经没有力量抵抗明军的攻击,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城王朝的阿育铁达王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到了佛郎机人和红夷人的身上。
    但是佛郎机人和红夷人是狡猾的,他们谁都不愿意和明朝人翻脸,谁都不愿意和明朝人为敌。
    他们知道来的是谁——虎贲卫!他们更加知道在这支部队身后站着的是谁——丁云毅!
    那个收复台湾,击溃了四国联合舰队的丁云毅!
    如果得罪了他,会是什么样的后果?这个人会不顾一切的出兵,甚至不惜与你玉石俱焚。既然这样的话,为什么不能坐山观虎斗呢?
    抱定了这个心思的佛郎机人和红夷袖手旁观。而英国人在这里的力量实在是太弱小了。即便他们想插上一脚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于是,暹罗的灭亡便也成为了注定中的事情。
    但是,无论是叶大海,还是佛郎机人或者红夷都忽略了一件事情:暹罗人抵抗到底的决心!
    在对暹罗的攻击作战中,叶大海的远征殖民军遇到了较大的伤亡。
    在摩卡亚攻击战中。曾经在海难和海盗的双重袭击中九死一生的步兵指挥李东盛不幸阵亡。
    这是远征殖民舰队牺牲的第一位军官。
    当摩卡亚终于被攻下来之后,孟天雄抱着他的好友李东盛的尸体缓步走入了摩卡亚,然后轻轻的把李东盛的尸体放了下来。
    大明的战旗在摩卡亚的城头飘扬,然后李东盛却再也无法看到这一幕了。
    摩卡亚之战后,明军的推进速度尽管很快,但却处处遭到了暹罗人的抵抗。一直到十一月中旬,才初步肃清了敌人,兵临阿瑜陀耶城,即明朝人喜欢称之为“大城”的暹罗之国都。
    大城攻防战爆发了!
    事前没有一个明军将士会想到大城攻防战的艰苦xìng。
    当火炮陆续运抵,叶大海下令炮击大城。一枚枚的炮弹落在大城,坚固的城墙顽强的承受着一轮一轮的攻击。
    每当城墙上出现了一个缺口,总会迅速的有人不惜代价的去重新修补好。
    这一点让叶大海焦急万分。
    远征殖民舰队所携带的炮弹并不是无穷无尽的,每发shè出去一枚炮弹,自己的炮弹储备便会减少一枚。
    但是大城却丝毫没有被轰塌的意思。。。。。。而大城军民的抵抗决心,也丝毫没有因为无休无止的炮火攻击而变得减弱半分。。。。。。
    当炮弹数量渐渐不多之后,攻城战演变为了围城战,而这也是叶大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