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强明-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桂,他已经成气候了。现在天下乱到了这个地步,崇祯已无力回天,或是流贼,或是大清,二者必有君临天下者,舅舅以为,非大清莫属。所以。舅舅此来是要劝你认清天下局势,也好早作打算。”
吴三桂考虑了一小会说道:“皇太极的确是非凡人物,可崇祯也jiān得很,他将父亲调到了兵部,说是重用,其实是调到眼皮底下看着。
真要是归降,也得先把父亲安顿好啊。你告诉大清国皇上,就说我欠他个人情,将来一定厚报。”“三桂,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你恋陈沅舅舅不反对,却不能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我看天下早晚也是大清的了,你千万别错过子机会。”“三桂今天的一切都是舅舅给的,舅舅发话,三桂就是赴汤蹈火,亦死而无怨,况且如今之天下,确如舅舅所言,大明气数尽了。三桂心里有数,待三桂将父亲安顿好后,自会对舅舅和皇太极有个交待。
不过,外甥有个请求,以后我们双方来往,一定要秘密,千万不可泄露风声,就是将来甥儿真的降了,也不宜立刻公开,否则,还如何赚开关门?最好皇太极近rì能发兵攻打宁远,虚张一下声势,也好让朝廷知道三桂还在抗清。”
“弃明归清,是重大之事,大主意还得你自己拿,舅舅不能勉强你。我一定会将你的意思转达给大清国皇上,你千万要好自为之。”
七天后,祖大寿返回了盛京,祖大乐,祖泽润,祖可法等一颗悬着的心落了地。皇太极则单独召见了他,听了他的具奏,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好,好哇,人怕见面,树怕扒皮,见了面才能将事情说明白,有吴三桂这些话朕就放心了,咱们就耐心等着他。”
“皇上,吴三桂恳请皇上能近rì发兵攻宁远,造造声势。”
“噢?”皇太极一怔,但很快就明白了,他笑道:“声势是要造的,但不要着急,还是要先礼后兵。朕还要给吴将军送礼呢。”
祖大寿心中暗暗叫苦:“这样的话,吴三桂可要难受了。”“祖承政,你要和吴将军经常联系,此事可就全靠你喽。”“皇上放心,臣一定将此事办妥,臣无论如何也应为大清立个功,就算是将功折罪。”
“折什么罪,哪里来的罪?这次立了大功嘛,以后不要总是罪呀罪的,事情都过去了。”
松锦之战,俘获明军一万三千多,皇太极看着范文程送上来的战报统计问范文程道:“这些明军现在何处?”“大都在义州、锦州一带的各旗营中。”皇太极眉头当时就皱起来了:“这不行,一些满洲将领骄横得很,战俘落在他们手里,还不得折腾死,要尽快分开。”
“皇上仁厚,臣有一想法,蒙古已建了八旗,汉为什么不能建八旗?汉八旗可以直接听命于皇上嘛,且又无需世袭。”
皇太极轻轻拍了一下桌角:“这是优汉的既定方略,宁完我和佟养xìng都曾跟朕说过,看来,现在是时候了。你速与吏部商议一下,拟出个汉军旗额真的名单,要快,久了,朕担心明俘会被逼出乱子来。你可派出些暗探到义州、锦州一带,抓几个虐待明军战俘的混蛋,杀鸡给猴看看。”
五天后的朝议上,睿亲王多尔毅宣布组建汉军八旗的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我大清虽为满州所缔造,但亦有蒙、汉之鼎力,联蒙优汉是朕的一以贯之之方略。松锦之战,赖天之助及众将浴血,已获大捷,且俘获甚众。为安抚归顺之明军,着扩建汉军旗,原四旗扩为八旗。旗sè、衣甲悉同满州八旗,现任八大固山额真如左:正黄旗固山额真:祖泽润:镶黄旗固山额真:刘之源:正红旗固山额真:吴守进:镶红旗固山额真:金砺:正白旗固山额真:佟图赖:镶白旗固山额真:石廷柱:正蓝旗固山额真:巴彦:镶蓝旗固山额真李国翰。钦此。
八位新任都统出列跪拜谢恩,皇太极劝勉道:“尔等皆系我大清功臣,今各领汉军旗,要勤于训练,朝督幕责。
训练之要在发挥所长,火器是汉军旗的强项,在这方面尤要下功夫,不得丝毫懈怠。”
第五百四十五章 皇太极之死(上)
入位新任都统出列跪拜谢恩,皇太极劝勉道: “尔等皆系我大清功臣,今各领汉军旗,要勤于训练,朝督幕责。**训练之要在发挥所长,火器是汉军旗的强项,在这方面尤要下功夫,不得懈怠。”
八位都统再次叩头:“臣等谨遵皇上教诲。”
皇太极接着说道:“至于三顺王部,再归朝廷直辖,其建制可与汉八旗同。”
海兰珠死后,皇太极爱屋及乌,庄妃成了他后宫中几乎唯一的寄托,五岁多一点的皇九子福临,长得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每当闲暇,皇太极都要到永福宫教福临识字骑shè。福临绝顶聪明,小小年纪已能识得好几百满洲文字和汉字,还能shè得三十步之内的猎物,皇太极喜欢得了不得。
崇德七年六月的一天,皇太极歇息在永福宫,床秭间,皇太极发现庄妃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比起从前来,主动多了,二人常常能共入佳境。皇太极心中笑道:“女人啊,年龄大了,也就渐渐放开了。”皇太极睡得很晚,躺下后又与庄妃嬉戏一番,第二天醒来,天已大亮。见身边的庄妃睡得正香,便悄悄下炕,女官已在一旁服侍:“皇上,不用着急,今天没有朝会。”
皇太极一拍脑门:“噢,朕快忙糊涂了,那也不睡了,福临醒了吗?”“早醒了,现正在院中玖耍。”“皇阿玛皇额娘,你们来看呐,天上出了俩太阳。”皇九子福临在院中大声喊着。“)
院中的护卫,女官、宫女抬头看时,天上真的出现了两个rì头,一个大,一个小,大的在左,小的在右于是也一齐惊呼起来:“皇上,皇上,天上出了两个太阳。”皇太极正在洗脸,听到喊声,笑骂道:“胡说,看huā眼了,怎么会有两个太阳再有一个的话朕把它shè下来。”
可外面的喊声却越来越大,皇太极好奇地走出永福宫,抬头一看,吓了一大跳,果然是二rì当空,那个小的,rì光非常强,大的却很暗。
皇太极仰着头天象异常,这是要告诉朕什么?突然,他眼前浮现出在义州大佛寺前的幻觉,他看着身旁的福临,一个念头在心中闪过:“莫非预示着此子当兴朕将衰败。”
他继续注视着天上,只见那大太阳的光越来越暗,过了两刻功夫,渐渐地消失。这时,皇太极就觉得天旋地转,双腿一软瘫倒在地上。
护卫、女官、宫女们顿时慌成一团:“皇上,皇上。”庄妃已被吵醒,听到惊叫声知道不好,披着衣服便跑了出来见皇上晕倒在地,两眼紧闭,呼息微弱,人事不醒,吓得她魂飞魄散,捂着嘴,不知如何是好:“怎么回事呀,没出鼻血,不是老毛病啊?”她跪在皇太极身旁,一动也不敢动:“快喊御医来。”
御医赶到,跪下把脉,把了一会,吩咐道:“快将皇上抬到屋里,放到炕梢。”不大功夫,诸王贝勒都得到了消息,便齐聚到永福宫前。代善走进宫中,皇太极这时已经睁开了眼,但却不能讲话,代善见皇上这次的病比起从前几次来,要严重得多,话都说不出来了,这如何是好?他将御医拽至一旁问道:“皇上这是怎么了?”“回礼亲王,奴才看是cāo劳过度,导致虚火攻心,奴才现在已行了针,不会有大事,待皇上能讲话后再用药。(。)”代善心中稍安,他问道:“怎么没见到文程先生?”
众人互相看时,真的不见范文程,哲哲道:“矢家都吓坏了,八成是忘了告诉,快去告知就是。”
范文程正对早上发生的天象而惊讶,他从各方面作了解释,但都觉得有些牵强:“还得是宁完我,在这上头,皇上也最信他。”他派人立刻将宁完我请到内秘院来。
宁完我近两年来,一直埋头于汉家典籍的翻译,真正的做起了学问。他来到内秘院,刚刚坐下,清宁宫的护卫到了:“范大人,皇上龙体有恙,皇后和礼亲王请大人速到永福宫见驾。”
范文程吓了一大跳:“又病了?这些rì子,皇上的身体一直很好啊,八成是累大发劲了。”他来不急多想,一把抓着宁完我的手:“走,咱们一起进宫。”
宁完我此时是一个普通的大学士,没有资格参加朝议,更没资格随便见皇上,因此他面带难sè:“文程先生,我……我……”“我什么我,都什么时候了,还婆婆妈妈的。皇上肯定是要问及天象的,这方面你是行家,你一定要为皇上作一个满意的解释。”一路上,范文程从护卫的嘴里得知,皇上真是在看二rì当空时病的,他当即想起皇上曾跟他说过的义州大佛寺的情景:“皇上得的是心病,心病还真就得宁完我治。”
二人来到翔凤楼时,范文程已想好了为皇上治病的方法,他对宁完我道:“皇上的病是因为早上看到天象异常所致,是心病,心病还须心药来疗,你可如此这般。”进入宫中,范文程上前跪拜,他扶着炕沿,叫了声:“皇上。”眼泪便流了出来:“皇上,你要保重啊。”皇太极看到范文程,嘻角动了动,现出一丝微笑。
“皇上,你看,宁完我来了。”皇太极眼睛立刻睁大了许多,宁完我二话没说,走到炕边扑通跪倒:“奴才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众人大惊,同时也叫他搞蒙了:宁完我疯了,皇上病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他还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阿济格气得在后面抬腿就是一脚,踢得宁完我一趔趄,还想再踢时,被代善拦住。
宁完我却不管不顾,继续说道:“皇上,奴才是为今天早上的天象而来。”
皇太极一个劲地点头,意思是你快说。
“皇上,二rì当空天现吉祥,大rì无光,小rì辉煌,革故鼎新,清兴明亡。崇德大帝,普照四方。从古到今,凡改朝换代时均有此异象。臣看到此天象后立即到了文程先生处,奴才是想让文程先生奏明皇上,却被文程先生给拽来了。”皇太极知道宁完我在易经八卦、yīn阳五行、天文地理等方面功底深厚,听了他的话,就觉得心中一大块厚厚的乌云,被一下子驱散, 心中 “啥地一亮,一口毒叫了出来他 ”啊了一声:“朕这是怎么了?”
众人大喜:“皇上说话了,皇上能说话了!”阿济格叫了起来:“宁完我,有两下子,不用扎针,不用服药几句话就将皇上的病治好了。”
代善在一旁也暗暗称奇:“怪了,范文程和宁完我搞的什么把戏,怎么他们一来,皇上就好了?”皇太极用手拍了拍炕沿:“宁完我,到朕身边说话。”宁完我站起身,走了过来。皇太极道:“宁完我一晃快一年了,你也不来看看朕,是不是把朕忘了。”宁完我看着皇上病成这样心如刀绞,但他记着范文程的叮嘱要设法化解皇上心中的疑团,要给皇上以jīng神上的支撑。他含笑说道:“皇上,奴才正在翻泽汉家典籍,现已经将《三国志》译完,不rì就可交由皇上御览。”皇太极满意地笑了:“大清国需要这些典籍,宁大学士受累了。”范文程怕宁完我控制不住哭出来,便插话道:“宁大学士,你快将今天早上的天象跟皇上说说。”
宁完我道:“皇上,当今天下称帝者,一为明崇祯,二为我大清崇德,其他占山为王,称霸一方的都是些毛贼,非真龙天子也。
明在清先,大国也:清在明后,小国也。故大小二rì并存。大rì为明,小rì为清。”他吩咐侍卫道:“取笔墨来。”
两个侍卫端着文房四宝在宁完我身旁侍立,宁完我在纸上写了两个汉字,一个是“大”字,一个是“小”字。
“皇上请看。”他将写着大、小两个字的纸拿到皇太极跟前,当着皇太极的面,用笔在“大”字一横的两边重重点了一下,于是“大”成了“火”字,又在“1】、”字的两点上各填了一笔,小字成了“水”字。
皇太极惊讶不已,就听宁完我解释道:“皇上,大者,火也;小
者,水也。水克火,小rì克大rì,清灭明也,明不rì将亡矣。”宁完我用手指掐算着:“今年是壬午,明年是癸未,后年是甲申,甲申为金水年,明之灭也,必在甲申,这便是今rì天象所示。”
皇太极“腾”地坐起“好个大学士,甲申灭明,解得好,解得好。
赏,哲哲,赏宁完我白银一千两。”
众人见皇上恢复了正常,无不拍额称道:“宁完我奇才,奇才。”宁完我感激地看了看范文程,范文程却正同大家一起在赞扬他。
范文程没想到,宁完我会将大、小二字解释得如此神奇jīng彩:“宁大学士,我大清第一大学问者也。”
范文程为了进一步去掉皇上心中疑虑,建议道:“皇上,既然是天降吉祥,应大赦天下,以示庆贺。”
皇太极这时真的像好人一样,他当即应道:“文程先生所言正合朕意,就由你内秘院行文大赦矢下。”
一场虚惊过去,但皇太极的身体却并未彻底好转,一连几天,都不能上朝。每到这时,内秘院的范文程就更忙了,一些奏章,范文程不看,皇太极绝不看:范文程看了的,只要上面写有他的意见,皇太极一律照准。而每到这时,范文程都要将宁完我拉来帮忙。这天晚上,他们在衙门里吃着饭,边吃边看奏章,看着看着,宁我完将筷子撂下了,他赞道:“写得好,写得好啊,文程先生,快来看看。”
范文程过来看到,原来是都察院左、右二位参政,祖可法、张存仁以及都察院理事官雷兴的奏章:“皇上天威神武,德泽天下,仁心爱民,崇尚德政,深得海内拥戴,虽为大业创兴,却已是万世圣主,当今之明君也。臣等闻有道者,虽受皇天护估,亦须自爱其身,方能怡养天年。故臣等请皇上务必保养龙体,上答天心,下慰民望。
近见皇上政事纷繁,心劳神动,臣等所深忧也。各旗各部诸大臣应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凡事不得推诿上移,枉劳皇上圣心。
当此大业垂成之际,皇上更应清心定志,一切细务应交由各旗各部处理,皇上应居高临下,督责各旗各部之首脑可也。臣等既为言官,
当言臣民之所言,伏望圣上能虑心养神,清静无为,龙体康健,万寿无疆,如此,则万民幸甚,天下幸甚。,…
范文程叹道:“我大清政风吏治,因祖、张二人而肃然,真乃当之无愧的言官。这些话,文程过去也劝过,但没这么直接,皇上真需要好生将养一下身体了。”
他在奏章上写了意见:“皇上,这个奏章是言官们写给皇上的,请皇上劳神一阅。”第二天,皇上就将这个奏章批了下来:“所奏良是,朕之亲理万机,非好劳也,因部臣所办之务常乖朕意,是以越俎代疱,以至于今。而后诸务可令郑亲王、睿亲王、肃亲王、武英郡王合议完结。”
范文程看罢:道“太好了,早就应该如此。”他立即派人请来了四位王爷,四位王爷传看后,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济尔哈朗想了想道:“文程先生,皇上令我等处置政务,我等责无旁贷,但皇上能否能给我们划一个界限,什么事我们能办,什么事我们不能办。”
范文程点头道:“各位王爷,这个界限我看皇上不会划,也没法划,所以,也就不要再去烦劳皇上,有大清各条律在,除军国大事之外,各位王爷按着规矩大胆办就是了。实在无法定夺时,四位王爷可按皇上所示:合议完结嘛。皇上这是实行的祖制,过去叫八王议政,现在是四王议政喽。”
多尔*道:“文程先生说得对,咱们今后应多替皇上分劳。”范文程道:“皇上命臣告知各位王爷一声,皇上和礼亲王不rì要到鞍山温泉调养,国中之事就要交给各位王爷了。”
豪格道:“文程先生,我最近在四处寻访名医,听人说朝鲜国有两位郎中医道高深,一个善针,叫柳达:一个善药,叫朴,我们可否以朝廷的命义将他们召来,为皇上把把脉。,…
范文程大喜道:“难得肃亲王一片孝心,臣立即便派人去请。”
第五百四十六章 皇太极之死(下)
“朕早已将残明之策改为灭明,此番出征,意在灭明。饶余贝勒阿巴泰。”在满清的朝廷里,皇太极忽然下达了这个命令。
“臣在。”
“朕命你奉命大将军,率十万大军绕道蒙古,再次征明。”
阿巴泰一愣:“这是让我当主帅?”他有些不敢相信。
阿济格在旁悄声道:“皇上点你的将呢。”他这才应道:“臣遵命。”
皇太极叮嘱道:“此次征明为轻车熟路,你可从墙子岭一带突破,横扫京畿后,直下冀鲁,要避开农民军,万一相遇,当以礼相待,切不可与之争锋。”
“臣遵旨。”
是rì,在大政殿大摆宴席,而后便是诸王贝勒每五天一宴,极尽盛情。
但皇太极最关心的还是吴三桂,按宁完我所言,距甲申灭明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吴三桂必须要有一个确切的答复。因此,他多次召见祖大寿,询问吴三桂那边的情况。十月末的一天,吴三桂来信了,祖大寿连拆都未拆,便直接面呈给了皇太极。
皇太极阅道:“舅舅,三桂再拜。舅舅盼三桂心切,三桂何尝不想与舅舅早rì团聚。然近rì来,京城谣言四起,污我接受女真厚赠,与女真暗中勾结意yù谋反等等。崇祯本来对甥儿有怨,现在便更加怀疑。据家父来信讲,兵部yù将三桂调至关内剿贼,真有此令,三桂老父在京城,便不得不赴任,如此则大计落空矣。三桂请舅舅转奏大清国皇上,速速发兵宁远,甥儿便可向兵部告急,先稳住朝廷再说,然后徐徐图之。”
皇太极沉思着:“看来吴三桂确有归降之意,只不过是为老父所累罢了。吴三桂不能走,祖大寿的外甥当宁远总兵,还有比这更接洽的吗?若换成他人,一切又将从头作起。”
他将信交给祖大寿道:“你来看看吧。”
祖大寿看完,抬起头说:“皇上,吴三桂不能走,我们不能前功尽弃。”
“祖承政所言正是朕意。朕立即派多铎率兵攻打宁远,让吴三桂稳坐宁远这个钓鱼台。”
祖大寿离开清宁宫时已快三更,哲哲道:“皇上身体刚刚好些,便又如此劳累,还是要注意些的好。”
皇太极叹道:“现在是腊月二十,壬午年马上就要过去,真如宁完我所言,距甲申年还有一年零十天,但许多事还没定下来,朕是着急呀。”
皇太极在满清伪崇德八年的大年初一,又病倒了,一年一度的新年大典不得不停了下来。大年初一患病,实在是不祥之兆,皇后哲哲与代善商议道:“二哥,皇上的身子骨越来越差,稍好一些便又没黑没白的cāo劳,大年初一的,应是普天同庆的rì子,皇上却病倒了,令人担扰。皇上信那些汉臣的,主张什么不语怪力乱神,可仍不见皇上好转,我看这回还是应问问神灵,求神灵护佑才是。”
代善道:“皇后所言极是,我看不如这样,今天下午,我率众兄弟到堂子祭拜祈祷,皇后找个萨满问问,看看是不是年三十儿冲撞了什么,请萨满的事,不能让皇上知道。”
于是二人分头行动,哲哲将萨满请到了肃亲王府。豪格也正为皇阿玛的病着急,立即吩咐家人准备祭品,供桌等祭祀。
萨满敲起神鼓,跳起神来,他口中念念有词,腰间铜铃哗哗作响,跳了足足两刻功夫,鼓停了,不跳了,就见其全身猛地一抖,神被请来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请来的不是鹰神、虎神,也不是黄仙、狐仙,而是宸妃娘娘。
就听萨满哭泣道:“姑姑,我是海兰珠,海兰珠好命苦,我二十六岁嫁给皇上,与皇上恩恩爱爱,本指望白头偕老,谁想到半路分开,我现是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我好想皇上。”
众人一听,萨满此时的声音和宸妃娘娘一模一样,分明是宸妃娘娘在说话,吓得全都跪倒,磕头不已。哲哲同样十分惊讶,但她知道海兰珠是借萨满之身附体,便劝道:“海兰珠,姑姑知道你很苦,但你既然已经离开了阳世,就要遵守yīn间的规矩,耐心等上几年,找上个好人家,投胎转世,总是这样悲悲切切的想着皇上,又有何用?”
豪格大怒,怪不得皇阿玛总是有病,原来是叫你缠巴的,他“刷”地拔出腰刀:“海兰珠,你好大胆,既已作鬼,为何还总是魇着皇上,皇上的龙体关系着大清国运,你若闹妖,看本王不一刀劈了你。”说着就将刀架到了萨满的脖子上。萨满一声尖叫,昏倒在地。众人惊呆了,注视着躺在地上的萨满,过了好大一会,萨满才渐渐醒了过来。醒过来的第一句话便是:“走了,走了。”然后,说话也恢复了本来的声音。
哲哲问道:“仙家,宸妃一缕芳魂不散,这如何是好?”
“请皇后娘娘放心,宸妃娘娘说她不再来了。入土为安,宸妃娘娘还应尽早安葬。”
哲哲一惊,真是位仙家,连海兰珠没下葬都知道。她应道:“皇上的意思是要停灵三年,既然仙家有言,哀家一定说服皇上。”
在哲哲的再三说服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