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明-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丁云毅眼光转向李国:“李国,我虽然名义上是海盗同盟盟主,但对海盗管理还得主要靠你负责。如何动墨西哥商船的脑筋,你想着去办。”
    李国应了一声,丁云毅又说道:“不过,劫得不可太狠,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事情咱们万万不可去做,不然那些墨西哥商船被劫掠得多了,可就没有人敢来了。”
    李国微笑:“职下知道如何去做了。”
    “其实那,我心中还有一个想法。”丁云毅忽然道:“诸位难道以为咱们把货物运到吕宋赚的银子便多了吗?非也。那些干腊丝人为何那么急切的盼望着咱们的货物?因为我大明货物一旦运送到了泰西,那赚取的利润何止十倍百倍?这么说,七八条商船,满载货物,即便路上大多沉没,可只要有一条船能回到泰西,他们也便能够大赚一笔。”
    秦云一下就明白了:“三哥的意思是咱们自己开辟到泰西的海商之路?”
    “不错,我就是这个意思。”丁云毅点头道:“放着如此黄金航线不走,却只能和吕宋的干腊丝人做些小本买卖,我可不太甘心。但运往泰西诸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要有一支很大船队,还要武装整齐,那些泰西国的海盗目前可不归我管。还有,航线也必须熟悉,通译也得多带一些,药品、食物等等之类都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所以这事急不得,得从长计议。”
    他嘴里说着从长计议,可熟悉他脾气的弟兄们都知道,大人恨不得现在离开就开通了台湾到泰西国的航线。
    “造船坊和火器局办得如何了。”交代完了这些事情,丁云毅又把话题转到了他最关心的问题上。
    “造船坊已经开始运转,目前在红夷技师的协助下,我们已经造了两艘小船,眼下正在想办法仿制‘挑战者’号。”
    蔡九洲的话顿时让丁云毅精神振作:“开始仿制‘挑战者’号了?进度如何?”
    “进度缓慢。”蔡九洲老老实实地道:“以我们目前的力量来说,即便一切顺利,造一艘‘挑战者’号这样的舰船,没有半年时间也绝不能造成,这还是很乐观的估计了。”
    “这已经不错了。”丁云毅对进度虽然不是很满意,但总得鼓励部下:“咱们的台湾造船坊比起郑芝龙的南安石井造船坊还有多少差距?”
    “郑芝龙的?”没想到蔡九洲鄙夷的撇了下嘴:“大人,咱们之前都是井底之蛙,总以为郑芝龙的南安石井造船坊已经很了不起了。但咱们目前造船坊中工匠使用的是各地招募来的大明子民,技师却全是精心挑选出来的红夷技师,甚至还有十几个波莱曼船长特意请来的干腊丝造船技师,在他们的指导下,咱们的造船速度和水平突飞猛进。”
    说着生怕丁云毅不相信:“南安石井造船坊,营造军商两用船,年造不过三五艘,修数十艘,此前在咱们眼里很了不起了,但有个红夷技师曾经看到郑家的造船坊,告诉了咱们一句话,那不过是私人造船的地方而已,远远谈不上规模。咱们一切按照红夷的办法来,非但节省了大量的银子,而且造船速度有了很大提升。不说旁的,咱们台湾造船坊现在的规模和水平、速度已经和郑家的不相上下,只要银子能够很得上,明年这个时候,郑家的造船坊便对咱们望尘莫及。”
    丁云毅大喜过望,自己大规模聘请红夷和干腊丝国的技师,正是看中这点。
    特别突出的是这一时期红夷——葡萄牙人的造船技术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西方的造船技术和水平,正在进行着突飞猛进的转折、发展,很快便要超过中国。尤其是三桅帆船的船舷,彻底改变了西方在造船技术上落后于东方的历史,也使西方渐渐的在世界贸易中占到主要的地位。
    随后进行的“地理大发现”都和这种帆船的出现及航海新技术的使用密不可分,它的出现使航海家和造船家简直想不出她还有什么值得改良的地方。
    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欧洲人前往东方的通道被封闭。为了制造更大和更好的船只漂洋过海去寻找新的财富,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造船家把酒船和快帆船合并,建成三桅帆船。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称赞这是“人类的一种伟大杰作”。
    它的船体结构更加合理,有三根桅,能利用65度角以内的风行驶,能装载大量生活必需品,可以在海上连续待上数月,甚至可以环绕地球航行。
    无数的西方航海家成功的使用三桅帆船开辟了新的航海路线。
    那个西方著名的航海家达。迦马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
    达。迦马寻找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的航线,是为打破阿拉伯人对东西方贸易的垄断。
    他成功了,作为航海家他青史留名,但他在印度洋沿岸的作为却是一个十足的恶魔所为。他在人类历史上犯下的罪行,简直一言难尽!……)。
    RT
第二百四十章 战舰发展、旱灾!
    所谓“伟大”的航海家达。迦马所犯下的罪行,足以让他被绞死一百次。
    迦马达。伽马第二次东航离开印度走时留下了五艘船,这些船继续掠夺阿拉伯商船,打击埃及与印度之间贸易。为此,印度卡里卡特国王赞默林组织了五万大军反击葡萄牙人及盟友印度的柯钦人,迫使葡萄牙人与柯钦军队逃到一个小岛上,直到1504年另一支葡萄牙舰队到来后才解围。
    1505年,达。迦马回到葡萄牙后建议,应该派舰队去东非和印度加强新建立的葡萄牙殖民地,只有在印度洋派驻永久的军队才能全面控制印度洋。阿尔梅达接受了葡萄牙的任命,率领20艘船,1500名士兵,200多个炮手,几百名水手和工匠远航印度洋。
    阿尔梅达的舰队进入印度洋后一方面控制港口贸易,另一方面积极打击阿拉伯和伊朗的商船。1506年葡萄牙人占领了亚丁湾出入口的索科特拉,接着又攻占波斯湾的出海口霍尔木兹城和印度的第乌城,并把与葡萄牙结盟的印度柯钦变成了葡萄牙的贸易中心。
    葡萄牙人在印度洋的横行使欧洲与东方贸易的中心由威尼斯转到了里斯本和安特卫普,这使以往掌握东方贸易的威尼斯人的利益受到了重大损害,1504年他们的商船在地中海港口已没有任何香料可以装了,这引起了威尼斯人的强烈不满。
    威尼斯人决定帮助埃及建造一支舰队在印度洋打击葡萄牙人。
    而奥斯曼苏丹由于自己的船也受到葡萄牙船的攻击。向埃及支援了由希腊水手操纵的地中海式排桨战船。这些船在亚历山大港由威尼斯的工匠解体,然后运到红海海岸重新组装。这个新的舰队1507年首先驻守吉达港,防范葡萄牙的进攻。然后经过亚丁港,1508年,他们跨过印度洋到达印度的第乌城。
    由于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和海上利益,卡特利特与埃及苏丹结成同盟,一支由埃及马木鲁克苏丹国。奥斯曼帝国,印度卡里卡特国和古加拉苏丹组成的联合舰队要找葡萄牙人决战了。
    葡萄牙人这边有5条大卡拉克帆船,4条小卡拉克帆船。6条卡拉维尔帆船和3条其他小船,船上是1800名葡萄牙士兵和400个印度科钦土兵。卡拉克帆船有四根桅杆,上面挂三角帆及横帆。有足够动力使船航速增快,既可以顺风也可以逆风航行。
    中国人发明的火药传到西方,火炮被装上战舰。葡萄牙人的船上有多层甲板可以安放重型火炮,侧舷火炮,可以从船艏,船两舷发射炮弹,火炮口径大,有熟练的炮手操纵,葡萄牙的战船是为了在大西洋航行而造,抗浪性能优良。并且船体坚固,可以抵抗住小型船舶的攻击,联合舰队这边有2000艘船,两万名士兵,其中只有12艘大船。其余的都是单桅帆船。这只庞大舰队去年曾在达布尔袭击过一支葡萄牙人的船队,现在他们自持众多,士兵数量占绝对优势,根本不把在第乌的葡萄牙舰队放在眼里。
    葡萄牙舰队迎战联合舰队时。阿尔梅达命令18艘战船船艏艉相接。排成一线迎击敌舰群。联合舰队的战船按照传统战术冲向敌舰,企图撞击并靠拢敌舰,然后手持弯刀的士兵们爬上敌人战船展开厮杀。葡萄牙战船上的大炮根本不给他们靠近的机会。葡萄牙的所有大炮在敌人距离自己200码时瞄准敌舰吃水线,各舰舷炮齐放。一阵弹雨飞过后,十几艘联合舰队的战船就被击沉了。接着葡萄牙炮手迅速把战前准备好的火药包再次装填进炮膛,快速地一次次齐放,使一批批的联合舰队战船沉没。联合舰队的战船冲到距离葡萄牙战船100码距离时,很多都被对方这些大口径,射程远的大炮发射的炮弹击沉,击毁。
    联合舰队的人们也许忘记了,就在1501年达。迦马第二次东航印度洋时在马尔巴拉与阿拉伯商船发生的战斗,那次战斗中葡萄牙船上的大炮轻而易举的把阿拉伯单桅船小帆船击沉,那次海战是首次火炮击沉敌舰的战例。这次不过是如此少的葡萄牙大炮以如此多的单桅小帆船为靶子,击沉的更多而已。
    联合舰队的单桅帆船无法装重炮,地中海式排桨大船两舷是桨手的位置,安装了大炮就没有划桨的动力,只有船艏艉可以安装炮,而这些大船上的火炮射程太近,威力太小,即使有几发炮弹落到葡萄牙船上也无济于事,无法对葡萄牙战船造成致命的损害。
    联合舰队的战船上人数众多的士兵只有弓箭和弯刀,弓箭的射程和威力怎么能与火炮相比,冷兵器与火炮的对阵中只有挨打的份。尽管如此,联合舰队的战船还是冒着被击沉的危险勇猛冲锋。
    有一些联合舰队的战船靠拢了葡萄牙战船,双方接舷后才发现,联葡萄牙战船船大舷高,联合舰队的士兵爬不上去。居高临下的葡萄牙士兵手中拿的是火枪,装备精良,善于射击,还可以非常熟练的投掷榴弹,这些火器把联合舰队的士兵打得无法抬头。
    战斗的结果不言而喻,葡萄牙人以少胜多打败了联合舰队,而且自己几乎没有损失。
    联合舰队的失败是因为战船性能落后,作战武器落后,此时的海战不再是两船互相撞击,发射弓箭,投掷标枪,石块,接舷短兵相接搏斗,是远距离的火炮轰击,还要看谁的火炮威力大,射程远。
    第乌海战后葡萄牙人在海上依靠自己的火炮优势击败对手,随后他们占领印度果阿。、马六甲,接下去是科伦坡,爪哇,苏门答腊。然后占领中国澳门。
    这一切,葡萄牙,大明称之为佛郎机的这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在海上纵横,依靠的便是他们先进的战舰和强大的火炮优势。
    十八艘船打败二千艘船。这是让人很难以想像的,但佛郎机人却办到了。
    第乌海战一直很深刻的印在丁云毅的脑海里,而这给他的启发也非常大。一支强大的舰队。并不在于其拥有多少战船,而是它战船和火炮的先进程度。
    丁云毅在海上最大的敌人便是郑芝龙。
    论数量,虎贲卫水师是无论如何也都比不过郑家水师的。那么一旦爆发决战,唯一取得胜利的办法便是质量。
    用更先进的战舰,更先进的火炮来取得未来决战的胜利!
    台湾造船坊已经迈出了一大步。
    最有利的是,目前拥有着庞大海上力量的郑芝龙,已经开始不思进取。他坚定的认为,没有人可以挑战到自己的海上霸主地位,大明水师不可以,红夷同样也不可以。
    他拥有几千艘各型舰船,拥有南安石井造船坊,拥有别人梦寐以求的一切。所以他认为一切都已经足够了,他唯一专心致志考虑的,就是如何保住现有的有一切。
    但是,不进则退。
    他并不知道全世界都在那高速发展着,并不知道泰西许多国家的造船、造炮技术已经超过了大明。
    尤其是在料罗湾海战中的胜利。更加坚信了他郑家水师天下无敌的信念。但他并不知道,红夷战船完全没有经历过大明的两翼突击,火船战术。
    尤其是红夷战船船速缓慢,他们习惯使用的绕后插入,舰尾攻击的模式,面对明朝战船是难以奏效的。
    一旦红夷重视并改进了这一点。那么再来一次料罗湾海战胜负便会很难预料。
    丁云毅却已经充分重视到了这一点,台湾造船坊的建成,已经让他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
    要建成铁甲舰目前那是痴人说梦,但可以建造更新式的舰船,改造运转速度,安装更具有杀伤力的大炮,以质量,来取胜郑家水师的数量!
    “造船坊一定要加快发展,银子方面不用你们考虑。”丁云毅沉吟着道:“需要多少银子,我就给你们多少银子。还有,再派人去沿海各地招募工匠,薪饷一律优厚,佛郎机国,干腊丝国的优秀技师也要尽可能多的招揽,愿意来的,双饷。不愿意来的,绑也要给我绑来!明年年底,给我弄出大规模出来。”
    众将知道大人这次一回来,是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
    “火器局呢?”丁云毅问起了这个他同样关心的话题。
    “火器局的发展远较造船坊进度落后。”秦云坦然说道:“开始我们还觉得非常方便,但没有想到红夷技师开出来的单子就让我们吓了一跳。一直运作到大人回台湾前,所需要的物资这才勉强采购齐全。”
    “恩,这事不能急,火器是最需要精细准备制造的。”丁云毅不以为意:“还是那句话,火炮这东西泰西国人多有心得,还是要重用他们。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咱们现在是学习,等学上个几年,咱们自己的技术成熟了,那就可以从学生变成师傅了。”
    造船坊、火器局这两个是丁云毅最关心的项目,眼下虽然进展速度不快,但已经开始发展起来,这也让在中原征战良久的丁云毅大为放心。
    而在台湾中部,苏杨求缘的治理也卓有成效。他先是在中部地区建立起了丁云毅的威望和信用,而后便按照他的方式来一步步的改造台湾中部,使其最终彻底为丁云毅所掌握。
    天灾无法逆转,但刻意的治理却能最大程度上扭转天灾带来的损害。
    罗曼德。罗曼德兰已经带着他自己挑选出来的研究团队已经到达,并在第一时间展开工作。
    这几年,台湾最频繁发生的灾祸便是之前很少出现的旱灾。
    台湾是多灾多难的地区,水灾、风灾、地震和旱灾都给台湾造成很大的灾难。但是不像前三种灾害,旱灾在台湾发生的并不频繁。然而旱灾一旦发生,就会严重影响到台湾农业的发展。
    尤其让人头疼的是,由于台湾地形特殊,一旦发生旱灾,内地用的抗灾经验在台湾没有任何用处。
    根据罗曼德的研究,台湾降雨量丰富,但降雨量在各地上的分布不均,导致旱灾发生。台湾地方洼下,一遇亢旱,严重的旱情使致粮食颗粒无收。
    台湾夏季旱情最多,其次是秋旱,然后就是春旱。
    眼下即将进入冬季,春旱很快便会到来,在这一点之上,罗曼德和苏杨求缘的看法都是一致的。
    “不光是台湾,罗曼德预计这次连澎湖也会出现大旱。”秦云苦笑了下:“罗曼德告诉我,他曾经去过澎湖,澎湖没有山岭和河流,岛上土壤贫瘠,澎湖岛又处于那个叫雨影区,所以雨水很少,供给不足。澎湖是降雨量最少的地方,因此旱灾发生的频率较其他地方高。”
    丁云毅在澎湖呆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而澎湖百姓也已经习惯旱灾,多以捕鱼为生,极少有种庄稼的,因此在丁云毅治理澎湖的那段时间,对旱灾造成的农业影响感受并不是很深。
    澎湖的问题好解决,但是台湾的问题就比较麻烦了。
    “旱灾除了老天爷的愿意,人为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秦云接着说道:“罗曼德说,自从红夷到了台湾,便不断有人迁移过来,尤其是郑芝龙对台湾的几次大迁移,再加上渡台的人因为贪地宽可以私恳,故而有无数人冒险渡台。这一切使台湾人口急剧增加。人口不断增加,生存最为重要的是解决温饱问题,所以便以砍伐树木作为谋生手段,更有甚者,直接放火烧毁森林,引水工开浚,造成良田。大量耕地是增加了,但却破坏了原有的植被,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破坏性的后果”
    丁云毅听着有些发蒙,难道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而造成的后果,在这个时代便已经出现了吗?
    这事情便麻烦了
第二百四十一章 麻将之父
    这事情有些麻烦了。
    按照罗曼德的说法,当地要发展农业,必然和台湾原本众多的原始森林抢地,还有一遭,便是丁云毅高度重视的造船业。
    造船业要发展,便需要大量砍伐树木造船制器。在众多的木材中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最高的是樟木,既可以造船和制器,而且还可以制造成樟脑大量出售,利润非常丰厚。
    丁云毅的集团需要砍伐树木造船、造兵器、造木器,需要熬制樟脑,获得大量经济回报,老百姓也同样需要如此。
    你也砍,我也砍,自然环境便遭到了严重破坏。这才短短几年时间,老天爷便开始给予台湾惩罚,长此以往,破坏自然环境带来的危害便也会愈发显示出来。
    要么大力发展台湾,要么保护自然环境,二者只能选一样。
    丁云毅的内心是严重倾向前者的,台湾不能发展,自己拿什么来保护台湾?
    他的想法没有瞒过秦云:“三哥,苏杨求缘和罗曼德一起想了一些解决办法。一是引进耐旱农作物,比如番麦,番薯。还有一种干腊丝人发现的农作物,极能抗旱,叫叫马铃薯”
    “啊,土豆啊。”丁云毅顺口说了句,见秦云看起来有些诧异,心想土豆好像刚刚传到〖中〗国不久,种植的地方不是很多。马铃薯被〖中〗国叫成土豆,就和番麦一样。到了〖中〗国渐渐的就被称为玉米了:“我听神父说过,有些地方的人称其为土豆。”
    秦云继续说道:“苏杨求缘已经派人去学习种植马铃薯的经验了。种植耐旱农作物,这是其一。其二,台湾中西部按照罗曼德的说法,属于平原盆地,农业发达,认为破坏也非常的严重。但是东部就不一样了。台湾东部是原始森林和山区,人类的活动很少在此进行,没有人类的活动。也就没有灾害的概念。因此如果一定要进行树木砍伐,可以转移到东部一带,为我们提供树木。”
    破坏了中西部去破坏东部?再大的原始森林。只要被人类给瞄上了,用不了几十年的时间也就能被破坏得差不多了。可眼下想来想去,这也是目前最好的能解决发展和自然环境如何兼容的办法了。
    丁云毅苦笑了下:“以后需要木料就去东部,虽然运转未免多费些力气,可总也是应急办法。咱们灾害要抗,军事发展也一刻不能停息。虽然这不是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可咱目前也顾不得这许多了。”
    秦云点了点头:“不过瞧罗曼德的样子好像大不乐意,他认为原始森林是老天爷赐给人类的最大财富,是不容破坏的。”
    丁云毅叹息了声:“咱现在得造船、造兵器、盖房子,哪一样少得了木料?说句自我安慰的话。咱不去破坏,台湾落到别人手里,也一样会被破坏。得了,让罗曼德给我专心的研究农作物的生产吧。”
    秦云笑了一下:“最后一条,便是将伐木、樟木熬脑这些全部转为官办。设立专门的兼办、专办衙门,这一来可以减少破坏,制止毫无节制的砍伐,而且能给我们带来大量利润。”
    “这是个好办法。”丁云毅脱口而出:“这事立刻着手去办,一刻不能停息。我听说每到旱情来临,地方做得最多的便是祈雨。这没用,一点用处也都没有,相反还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这样的活动我看能停止的就停止,实在停止不了也要控制。”
    又仔细问了一下其余发展情况,大致都还满意,自从自己出征中原,在这些部下的治理下,台湾一切都井井有条。
    丁云毅沉思了下,换了一个话题:“我虎贲卫水师已经初具规模,那些新招募进来的兵卒训练的如何了?”
    蔡九洲有些〖兴〗奋:“大人,我们聘请的史伟德和曼苏拉,在带兵上还是很有一套的,尤其是在火器的运用上。眼下我们将所有招募到的兵卒分成两部,一部按照泰西的训练方式,一套按照我大明的训练方式。尤其台湾连续灾情,所以从军的人很多,在大人离开的这段时间里,我虎贲卫合水师、火器兵、炮手、步兵在内,已有合格兵卒三千七百余众。目前还在进一步的招募中。”
    “大明远洋公司也有武装雇员、准武装雇员一千八百人。”秦云也接口说道。
    丁云毅一听大喜,这么说,自己已经有了五六千人的力量了?有这股力量掌握在手里,遇到什么突发状况也足以应付了。
    忽然想到了一件事:“诸位,这次我血战中原,旁的没有什么,倒是带回了两百多精锐骑兵,我准备以此为班底,训练出一支可以纵横天下的骑兵出来。诸位以为如何?”
    这倒是有些出人意料。
    丁云毅带回的那些骑兵,他们也都看到过没,只当是他顺道带回来的,却没有想到丁云毅居然有这么大的野心。
    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