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凌风传-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整个曼清院最有情致、装饰清新的,于是被凌风毫不客气地征用了。
几个时辰前,凌风怀抱佳人突然出现在她们面前,吓得三女还以为碰上色中恶魔。她们的后台洛阳帮权力更迭,心中惶恐,根本没有睡安稳,这时又遇上采花大盗,那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她们之所以有现在的名气,全是坚持原则,出淤泥而不染,停留住处子之身,若身子一破,她们在那些男人眼里显然会大幅贬值,说不定会沦为院中其他姐妹一样的玩物。
幸好凌风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逛青楼还自带了女伴,而这看起来衣衫不整的女伴虽让人瞧不清那如花玉容,但只凭那不慎飞露的冰肌玉骨足教自视甚高的三女自惭形秽,心中惊叹,世间竟有如斯尤物!想必天下第一名妓尚秀芳也不过如此吧。
不过三女仍是忐忑了半晌,等待这瞬间把她们封住周身行动能力的强大男子宣判,因为她们有充分自信纵然姿容比不得此女,但以她们孪生三姐妹的优势,相信绝无男人可抵挡她们的魅力。好在凌风只是惊艳了一把,随后就大手一挥,把三女扔到外间的厢房里了。
她们舒了一口气的同时,一股挫败感也涌上心头,姐妹三人竟被如此无视了,继而就是无边的愤怒,因为隔壁连响了两个时辰的淫词浪&语,折腾得她们昏昏噩噩,辗转反侧,最后实在受不了困意才睡着。
太过分了!这个男人究竟是什么来头?
凌风想起昨夜的恶作剧,大笑道:“老实说,我现在身无分文,是个标准的穷光蛋,今天少不得又得寻人借点盘缠。咱们的三朵金花此时正睡得正香呢。你猜我若是光明正大地从这里走出去,洛阳的贵介公子、才子豪绅们会不会伤心欲死,以为金花被人拔了头筹?”
李秀瑶轻轻走了过来,坐在床沿,抚在他宽广的胸膛上,柔声道:“她们身陷青楼,能守住清白之身已是不幸中的大幸,你就不要在人家伤口上撒盐了。”
凌风也就那么一说,心生感触,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乱世中不幸的人儿实在太多了,他能帮得了几人?统一大业果然是刻不容缓,谁敢做我拦路的绊脚石,就要承受我无情的打击,李阀如此,那个神秘的尊主亦是如此!
察觉有异,只见李秀瑶换了一身碧绿罗衫,翡翠般的鲜亮,将她的身段紧紧包住,曲线曼妙玲珑,凹凸有致,眼如点漆,灵气汇萃,这时正痴痴瞧着他,目光是那般深情,迷人。
在朦胧的月照下,她神情专注,侧脸的轮廓线条精雕细琢,无懈可击,肌肤柔滑细嫩,充盈芳华正茂的健康生机,秀长的粉项天鹅般从衣襟内探出来,令人禁不住联想往与此相连的动人玉体,那必是人间极品。
凌风直起身,一把将她拉到怀里,她是那样的温柔,顺从。只觉她性感的躯体充满活力,充满质感,真正的羞花闭月,于是亲吻她的秀发,眼睛,鼻翼,樱唇,沿着她曲线诱人的的颈部一直亲吻下去。
李秀瑶突然感到浑身一阵燥热,下体一阵热流涌出,她已经被挑动情&欲,此时更加不能自己,娇慵无力的藕臂圈住凌风的脖颈,两团绵软的东西顶在凌风胸前,心中一荡,不由得吻上她的双唇。
刹那间温暖如春的感觉涌上两人的心头,凌风吸吮着李秀瑶娇羞的香舌,她的舌尖分泌出阵阵津&液,电流由两人的双唇射向全身。凌风心底的快乐无法形容,李秀瑶的身体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让他喜不自禁,*高炽,下身小凌风瞬间直起,狠狠地顶在她的香&臀上。
李秀瑶感知到那可怕的硬度,显然勾起方才激战的回忆,发出一声惊呼,身体变得暴躁不安起来。
隔着衣服,通过几次激烈激烈的摩擦,凌风差点丢盔弃甲,暗叹厉害。
感受到男人磅礴的**,李秀瑶的心脏“咚咚”跳个不停,黑长的睫毛闪动了一下,明澈的美眸中笼罩着一层如烟似雾的水汽,制住他要解开她衣衫的大手,移开樱唇,喘息道:“不要。妾身实在承受不了了,饶了妾身好吗?”
她初为新妇,无力承欢,这份惹人怜惜的柔弱令凌风大男子的心理得到无比的满足,便不为已甚,紧紧将她抱住。
已经是完整女人的李秀瑶蜕变是如此的惊人,整个人艳光四射,风韵迷人,倾城的容颜,高挺的酥胸,细细的柳腰,白嫩的肌肤,每一寸身体都散发着诱人的熟透了的女性的气息,当真是千娇百媚,风华绝代。
尤其是那一双凤眼变得水汪汪的,眼波流转间,不时放射出勾魂的媚电。温婉贤淑,衿持贞节的同时又充满了无限的妩媚风情。
完美,有时候在女人的身上体现得那样无瑕。
凌风长长一叹,这样的佳人能归自己所有,夫复何求,忍不住问道:“瑶瑶,你真的喜欢我吗?”
李秀瑶拧了他腰间的嫩肉一记,嗔道:“人家最宝贵的东西都给了你,你还有什么怀疑吗?”
凌风呵呵一笑,摇头道:“当然不敢,不过觉得太突然罢了。”忽又腆着脸道:“瑶瑶,那你说说看,你喜欢我什么?”
他这是陡然想起与自己发生过关系的那些女人,多半都与魔种的天然诱惑有关,此时他魔种破碎,他对女人的吸引人没了信心,这也是想起婠婠提醒他那尊主在他身边安插眼线后所产生的危机感,明知不应该,但又难免对那些女人多了几分怀疑。
李秀瑶沉默半晌,在他的紧张里温柔地轻吻一下他的脸颊,悠然答道:“喜欢一个人,根本没有什么道理可讲。我喜欢你挑逗人家的无赖模样,更喜欢你能带给我的那种安全感。”
凌风微怔道:“安全感?”
李秀瑶叹道:“我的好夫君,你难道不知道你在外人眼里是多么强大,多么令人心动吗?世间哭着喊着想要嫁给你的女子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别人不说,就是外面的三朵金花若是得知你的身份,定会使尽浑身狐媚手段自荐枕席的。在这纷杂的乱世中,有几个女人能找到两厢情愿,可伴一生的良人?又有几个男人有足够能力可以保护她们,让她们过上幸福安定的日子?”
凌风想起游历天下时遇见无数妻离子散的人间惨剧,各地从来不缺欺男霸女的恶人,一般女人时运不济下,会走上怎样的道路可想而知。继而想到,李秀瑶这样说定是有感而发,她认定母亲含冤而逝,自然要找个有担当,可为她遮风挡雨的男人。而他显然正是个合适的人选。
意识到这点,他的心里不由得满足,但亦有一丝淡淡的惆怅与失落。男人就是这样,总是得陇望蜀,占有了女人的身体后,还想占有她们的心灵。
李秀瑶柔若无骨地靠在他怀里,合上眼眸,道:“下山后,我见了李渊一面,你猜他做甚打算?”
凌风讶道:“你们父女该有十几年没见过面了吧?他是想通过你借助静斋的力量?”
李秀瑶哂道:“要是这样,我对他的观感也不会差成这样。他居然想要我嫁给窦诞。”
凌风问道:“窦诞是谁?”
李秀瑶道:“窦诞是窦抗的第三子,秀宁母亲的族侄。此人虽非一般纨绔一样无用,但他早有三个小妾,儿女满堂,我岂能嫁给这种人。”
凌风暗自称是,你要嫁过去那可真是一朵鲜花嫁到牛粪上了,不过他自然而然忽略了自己有超过个位数女人的事实,宋月媛肚里也怀上了他的小宝宝。好奇道:“李渊该不会愚蠢至此吧?你怎么说也是静斋本代第三个满师的杰出弟子,他岂敢冒着得罪静斋的危险,将你许配他人?”
李秀瑶叹道:“这个你就有所不知了。你以为静斋弟子全是修天道的女子吗?普通弟子嫁给贵族子弟、豪门大臣的数不胜数,不然你以为她们凭什么执白道牛耳,甚至敢改朝换代,另择天子?单纯依靠武林中的地位只是空中楼阁,根本不可能有如今的话语权。”
凌风目瞪口呆,慈航静斋在他心中的形象轰然崩塌。
以前他最多认为静斋受理念立场所限,处处与他为敌做对在所难免,她们毕竟也是为了天下的苍生社稷,不过从小被洗脑,把牺牲他人认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并非她们的错。
可是,现在他对静斋逐渐反感起来。难道她们培养的只是一群政治妓女?再靠这些女人,在全国范围内组建一个信息庞大的关系网?
李秀瑶似是看穿他内心的想法,竟为静斋辩解道:“其实嫁人的只是外门弟子,相对于她们本来即将面临的悲惨命运,静斋给她们的选择已经很宽松了。所以许多门阀贵女都以能入静斋为荣,运气好的就可以摆脱政治联姻的命运。李渊不知道我在静斋中的成就,否则借他个天作胆也不敢让我嫁给窦诞。”
不管怎样,静斋养育她多年,她对静斋还是有着深厚感情的。
凌风只觉凡尘充满了丑恶,让他愈发厌恶起俗世来,嘿了一声道:“不说这些了,我们去取和氏璧吧。”
下得床来,李秀瑶为他准备了一件淡蓝长衫,当下显得俊逸儒雅,颇有书卷之气,英姿焕发,气态舒闲。
这套衣服虽是借花献佛,但极为合身,凌风大为满意,笑道:“我们这是盗宝还是出游啊?”
李秀瑶微笑道:“就凭你那出神入化的轻功,要拿和氏璧还不是探囊取物般简单么?得手后,我们正好出游啊。”不知想到了什么,娇靥上染上一层红霞,煞是醉人。
※※※※※※※※※
二人藏身在寺门外的一棵大树上。
李秀瑶咋舌道:“想不到净念禅院竟会有如此规模,这样的豪奢,哪里是出家人应有的,他们不怕菩萨怪罪吗?相较之下,静斋可朴素多了。”
在早前的丘坡处看过来时,由于寺院深藏林木之中,还以为只得几座殿宇,现在来到门外,才知寺内建筑加起来达数百余间,俨如一座小城,只不过里面住的都是和尚。
“你之前没有来过这里?”凌风觉得很奇怪。
李秀瑶摇头道:“没有。静斋传人有明暗之分,本代弟子中只有师妃暄方可接受各地僧尼的招待,其余内门弟子多有任务在身,唯有我是个例外,可以自由行动。但为避嫌,所以从未到过禅院。对了,只是在正中处就有七座大殿,那该是什么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诸如此类,怎么找才好?”
凌风凑到她耳旁问道:“你没有感应?”心中怪叫道:“快来问我呀,我知道那玩意儿在哪里。”他的精神力较她强了不知几倍,故先她一步感应到和氏璧的存在。
可惜李秀瑶听不到他的心声,像是浑然忘了他神奇通灵的本事,没好气地道:“和氏璧虽有奇异能量散发,但了空定有法子阻隔他人感应。”
接着秀眸闪亮,指着后方一座在灯火下黄芒闪闪,比其他殿宇小巧得多的建筑物道:“那座小殿很怪,但却似乎比其他大上十倍的殿宇更有地位。”
旋即精神一振道:“那是一座能永存不朽的铜殿。”
凌风亲眼目睹,方知净念禅院果然大不简单,这样一座阔深各达三丈,高达丈半的铜殿,不但需极多的金铜,还要有真正的高手巧匠才成。TNND,这得花费多少银子?
据原著说,以扬州的繁华富饶,亦未有这么一座铜铸的庙宇。在他看来,只怕是独一无二的吧?天下要多上几座,只怕他也忍不住要灭他几回佛了。
李秀瑶双目放光道:“和氏璧必是密放于铜殿内,也只有铜才可把和氏璧奇异的力量与外界隔绝。”
凌风比她当然清楚的多,但是纳罕道:“真不明白你怎会对此事如此热衷。”
李秀瑶深吸一口气道:“或许你不相信,之前当我感应到和氏璧时,心里涌起一种玄之又玄的宁静感觉,似乎璧内深藏着宇宙某一秘不可测的真理,让我按捺不住探求之心。这种探索未知事物的动人滋味,”微微一顿,瞥了凌风一眼,眼里满是羞涩,“绝不会亚于男女之间同登极乐时的美妙。”
凌风见她神色激动,虽无法理解她的追求,却已下定决心,今日无论如何也要助她达成心愿。指着突出于众殿宇以五彩琉璃造成覆盖的众庙瓦顶之上,居于两座佛塔间的大钟楼,道:“我们先潜到那里,仔细看清全院的形势。”
李秀瑶自无异议。
凌风轻揽她的柳腰,眨眼光景翻过高墙,朝钟楼的方向掠去。
第273章 禅宗少林
“噫!”
李秀瑶心中奇怪,原来就在这时,阵阵梵呗诵经之声,悠悠扬扬的似从遥不可知的远处传来,传遍寺院。wWW。此时做早课了是否稍嫌早了点?
二人如入无人之境,登上安放了重达千斤巨钟的高楼上,俯瞰远近。
净念禅院内主建筑物都依次排列在正对寺门的中轴线上,以铜殿为禅院的中心,规模完整划一。除铜殿外,所有建筑均以三彩琉璃瓦覆盖,色泽如新,却不知是因寺内和尚勤于打扫,还是瓦质如此。尤以三彩中的孔雀蓝色最为耀眼。可想见在阳光照射下的辉灿情景。
他们处身的钟楼位于铜殿与另一座主殿之间,但相隔的距离却大有差异,前者远而后者近。形成铜殿前有一广阔达百丈,以白石砌成,围以白石雕栏的平台广场。
白石广场正中处供奉了一座文殊菩萨的铜像,骑在金毛狮背,高达两丈许,龛旁还有药师、释迦和弥陀等三世佛,彩塑金饰,颇有气魄,但亦令人觉得有点不合一般寺院惯例。
在白石平台四方边沿处,除了四个石阶出入口外,平均分布着五百罗汉,均以金铜铸制,个个神情姿态不同,但无论睁眼突额,又或垂目内守,都是栩栩如生,与活人无异。其他建筑物就以轴上的主殿堂为整体,井然有序分布八方,以林木道路分隔,自有一股庄严肃穆的神圣气象。
文殊佛龛前放了一个大香炉,燃着的檀香木正送出大量香气,弥漫于整个空间,使人的心绪不由宁静下来,感染到出世的气氛。
李秀瑶远观山门外伸直垂往山脚的石阶,低声道:“该是八百零八级,比静斋少了一百零一级。”
凌风看着那座大门紧闭的铜殿,笑道:“就不知少林寺有多少级。”心中感慨,现在少林虽籍籍无名,但在日后的一千四百年内辉煌无比,攀上荣耀的巅峰。
诵经声就在铜殿之后相隔只有十丈许的大殿传出,寺内其他地方则不见半个人影,高深莫测,教人不敢轻举妄动。最诡异的是除了铜殿前的白石广场四周和佛龛内点亮了灯火外,连诵经的殿堂都是黑沉一片。假若走上白石广场,便会成为最明显的目标。
不过此刻天际微现一抹肚白,与头顶尚未完全落下的明月照得琉璃瓦顶异彩涟涟,寺内外通道旁的大树都把影子投到路上去,更添禅院秘不可测的气象。
李秀瑶探首下望,哂道:“少林寺可没这么气派,山门上连个牌匾都没有,更别说规整的石阶了。”
凌风奇道:“你知道少林寺?”向来掌管情报的云玉真都未曾听过少林寺,她怎会晓得?
李秀瑶讶道:“知道个少林寺很稀奇吗?那你说说,你对少林寺了解多少?”
凌风看她的样子,似是清楚不少内情,便道:“我只知道一点点,据说它是北魏来华的天竺高僧达摩所创。达摩航海至广州登岸,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洛阳,最终于嵩岳少室山下开创少林一派,面壁九年,留下两卷经书圆寂。”
李秀瑶收回目光,失笑道:“你这人哩,怎会犯如此明显的错误,少林寺可不是达摩创建的。”
“啊?”凌风大为尴尬,忽想起昨晚还信誓旦旦地对云玉真的说辞,日后怕要给她笑死。
李秀瑶身为静斋弟子,对各地佛门了如指掌,解说道:“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当时天竺名僧跋陀来华传播佛教,深得孝文帝敬重。由于跋陀性喜幽静,故孝文帝于洛阳寺院外,又在少室山下为他建造寺院。他在寺内翻经台翻译了《华严》《涅盘》《维摩》《十地》等经,并度化了慧光、僧稠等人。”
凌风顿觉长了不少见识,问道:“那么达摩呢?”
李秀瑶缓缓道:“三十二年后,菩提达摩东来传授禅法,敕就少室山为佛陀立寺,供给衣食。寺处少室山脚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此后,寺院逐渐扩大,僧徒日益增多,少林寺声名大振。北周建德三年(公元574年),武帝禁佛,寺宇被毁。大象年间重建,易名陟岵寺,召惠远、洪遵等一百二十人住于寺内,名“菩萨僧”。本朝文帝得位多赖静斋之力,遂大兴佛教,敕令复少林之名,赐柏谷坞良田百顷,成为北方一大禅寺。”
凌风这才恍然,疑惑道:“既是如此,少林寺应该很有名才对啊?”
李秀瑶淡淡道:“你看看净念禅院的样子,少林寺怎可能比得过这个邻居?何况达摩虽在少林留有道统,但其衣钵却传于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便是当今四大圣僧之一,但与少林一点香火缘都没有。当然,最要紧的是少林最多只在佛学界薄有微名,至于武学方面,从未听闻曾出过轰动一时的高手。”
凌风对道信的观感不错,那老和尚便是禅宗四祖,但搞不清他与达摩之间的关系,讶道:“你说的什么衣钵?达摩所创《易筋经》与《洗髓经》不是留在少林寺了吗?”
李秀瑶方知他的知识匮乏到怎样一个地步,苦笑道:“你说的这两本经书大概是武学吧?达摩作为一代高僧,原为南天竺人,在中土颇有名气,可他出名的不是武功,关键在于他的禅法精妙,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亦被称为东土禅宗初祖。禅宗要旨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其‘二入四行’的禅法,是以‘壁观’法门为中心,籍教悟宗,因它直以究明佛心为参禅的最终目的,故又称禅宗为‘佛心宗’。又有人因达摩专以《楞伽经》授人以为参禅印证,因而称之为‘楞伽宗’。”
凌风汗颜无地,对于佛教各种理念,他确是与小白无二。若不是达摩传下多种绝世武功,他还真不会知道有这位高僧。
至于达摩东渡后所带袈裟,传之后世,袈裟每代只传一人,得衣人即作为传法之子。禅宗内部为了这个袈裟,曾闹过不少是非,五祖弘忍传六祖慧能,慧能为保性命,不得不隐姓埋名十余载。
他当然也不知道,禅宗在日后成为华夏佛教第一大宗,盖以乱离之世,很多人需要宗教来麻醉自己,禅宗是适合士大夫口味的宗教,因此能够比其他宗派保持较长的流传。这时儒释道三家可以合流,相融相生,互通有无,佛教亦完全成为扎根于华夏的本土宗教。
李秀瑶兴致一来,将和氏璧抛之脑后,盘膝坐好,一副要论道架式,道:“四大圣僧分掌佛门四宗,分别是天台宗、三论宗、华严宗和禅宗。三论宗讲究缘起性空,中道实相,天台宗与道教接近,华严宗与儒学接近,而禅宗真要说起来,不过是披着天竺袈裟的魏晋玄学,释迦其表,老庄其实。”
凌风对此却兴趣缺缺,唯唯以应。
李秀瑶看在眼里,大失所望,便转移话题,有心考教他道:“你可知今趟为何少林寺会出世帮助杨侗吗?”
凌风乖乖摇头道:“不知。”
在他心里,少林寺的和尚怎么着也该去帮李世民才对,君不闻名传千古的“十三棍僧救唐王”吗?但现在少林与杨侗搭上关系,看样子石之轩也搅和其中,这叫他搞不清楚这个浑水是怎样一码事了。
李秀瑶微笑道:“说来可笑,想必你都不会相信,少林与王世充反目的缘由很简单,在洛阳与少林寺之间有一个“轘州”,原称柏谷坞,是文帝赐给少林寺的庙产,在寺西北五十里处,因其地势险要,属兵家必争之地,王世充将之据为己有,作为军事要塞,让侄子王仁则据守。此际兵荒马乱,施舍较少,庙产既失,斋粮都成问题,少林寺当然心有不甘,于是乎投靠杨侗,对付王世充与李密就顺理成章了。”
凌风瞠目以对。
既然如此,想必历史上这群和尚帮助李世民也是这个原因吧。由于他的到来,王世充急功近利,做出许多过激举措,使某些历史事件提前发生也是很正常的。
思及探查到昙宗出手的情景,油然道:“从那个昙宗的武功看,少林《洗髓经》定有独到之处。”
昙宗怕是接近甚至已经是大宗师的级数了。就是那招运功把千余只铁箭熔为铁水,以他现在的水准也要费番周折。
李秀瑶当时并不在场,只是一些听闻,怎会晓得他真正的感慨。改看那道铜铸的门,蹙眉道:“这座铜殿没有半扇窗户,只在瓦顶上开了四个拳头般大的通气孔,假若了空与四大圣僧亲自在里面坐禅护宝,兼又没忘关上铜闩,任凭你轻功盖世,亦要头痛百倍。”
凌风的精神力很难穿越铜墙,但幸而有开发的三十六个穴窍相助,当然清楚殿内空无一人,唯有那一方宝玉坐等他的拿取,说道:“好在五僧全在别处,我们不用担心这种极端情况,不然我不得不击杀这五个和尚,白道势必会有一场大地震,那样我就真的成为天下第一大魔头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