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胡战史-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绝之他出生人死,虽然不至于真的丢了性命,眼下半死不活的样子,这条命算丢了一半,如今给迷小剑温言相邀,心里竟然觉得万分舒适,便要再为迷小剑多拚一百次命,也似乎非常值得。

石勒举步上城楼,张宾紧跟在他的背后。

奇怪的是,武侯车不需推动,也能跟着他们,滚上梯级,如果给不知张宾的鬼斧神工奇技的人看到,定是以为有鬼??就是此刻,周围的羌人,也有很多以为张宾是使用了甚么五鬼搬运法之类,甚至有人偷偷击打武侯车的周围空气,看看是否有个无形的人在推动车轮。

只见张宾满身浴血,也不知是自己的血还是敌人的血,想来二者皆有。氐兵的目标是在石勒而非王绝之,攻击全集中在石勒的身上,张宾不欲领上羌人党的情,一心独力保护石勒突围,血战之下,也受了不知多少外伤内伤。但他此刻跟着石勒,鲜血哒哒滴下,哼也不哼半句,更没有费神包扎的意图。

因为石勒就在他的身前,而且受了伤,他必须全神贯注,保护石勒。要杀石勒、先杀张宾,张宾绝不能让石勒冒上一分一毫的险!

他宁愿不顾性命,也得保护石勒!

上到城楼,只见两列羌人分站成行,恭迎众人。

王绝之忍不住道:“你早猜到我们会上城楼一看?”

迷小剑没有答他,只是对石勒道:“你杀羌人无数,恕我的人无法出言欢迎你了。”

石勒走到两行人的中间,赫然见到,正正中中摆放着一具圆形如桶、刻着奇怪花纹的巨鼓,竟是一个羯鼓!

迷小剑安排这具羯鼓,究竟有何用意?

石勒走到城楼前面,眺见三路人马,杀得日月无光。

城楼以外本是大块平原,经过连月战争,砍木伐林以作烧饭、以作取暖、以作战场,平原又大出了数倍之多,此际十数万人在平原盘肠大战,居然也是足以作为战场有余。

三路人马中,黄衣黄帜的,是氐人李雄的部队。灰衣红帜的,却是石勒的部队,分成两拨,一拨是支雄、一拨是夔安。两军给李雄的部队隔在中间,各自为战,而且遭到包围,渐渐被对方收紧口袋,眼见情况岌岌可危。

石勒道:“迷豪,你怎么看?”

迷小剑道:“支雄、夔安都是勇将,兵法不在李雄之下,兵力又不比李雄少,只是为了三个原因,此刻才会落在下风。”

王绝之问道:“哪三个原因?”

迷小剑道:“第一,李雄突然来袭,他们毫无准备,未知应变,心里生了恐惧之心。夫战,勇战,勇气也,大将军的羯兵已被夺气,是以不敌。”

王绝之道:“第二呢?”

迷小剑道:“支雄、夔安猝然受袭,军队给分隔两边,各自为战,相互间未有统一作战的默契,是以给李雄逐个击破、分而歼之。”

王绝之道:“还有一个原因?”

迷小剑瞟了石勒一眼,说道:“第三个原因嘛,就是大将军给杨难敌的大军围攻后,突然失踪,大家却以为将军凶多吉少。将军一去,大树飘零,支雄,夔安哪里还有战意?”

石勒道:“然则迷豪认为,我军有何解救之方?”

迷小剑淡淡道:“大将军已胸有成竹,何用我多言?”

石勒道:“你既已预备羯鼓,想必知道我的心意,动手吧。”

他不再理会迷小剑,迳自和张宾走到城楼最外围,眺望战局。

迷小剑低喝道:“挂旗!”

城楼的羌人早预备了上千面红旗,一听命令,立刻挂出城楼,一时之间,万帜飘扬,旗上全部绣着大的“石”字!

张宾道:“迷豪,天水城的羌人早就衣不蔽体,仓猝之间,你居然还能张罗千面红旗出来,在下真是佩服之至。”

迷小剑道:“孟孙先生,大家是明眼人,你知我的心意,我也知你心意,倒也不必假惺惺的兜圈子说话了。”

这些红旗,原来是羌人党早就造好,用来对付石勒的部队的。试想想,如果大队羌兵穿着羯兵的装束、打着羯兵的旗帜,杀入羯兵之中,将会造成多大的混乱,多大的伤害?羌兵和羌兵之间,当然另有微小的识别记号,以辨敌友,那是羯兵决计不会知悉的。

可是由于羌人被围日久,一个个骨瘦如柴,一眼便能看穿,这逾千面旗帜造了出来,也是无用武之地。只得暂时收藏起来,图后再用。

石勒和张宾得悉此事,自然是叛变的姚弋仲所告诉他们的。

迷小剑道:“儿郎们,大家跟着我说:石勒大将军在此!”

他的声音低若柔丝,可是众羌人的目光全在他的身上,均听到了他的言语,齐声喊道:“石勒大将军在此!”

逾千人一起喊出来,这巨声端的是惊天动地,在战人马无不抬头上望。

石勒站在城头,凛然如同泰山,羯人见到主帅尚在,精神大振,刀戟加紧挥动,对敌的力气也大了几分。

迷小剑又道:“儿郎们,听大将军的鼓声,作为号令。”

羌人又喊道:“儿郎们,听大将军的鼓声,作为号令。”

李雄见到石勒站在城头,连忙下令群兵放箭,弩箭虽劲,到得城头,力气已弱,张宾伸指轻弹,箭矢尽数断成两截。

迷小剑双掌虚按,示意羌人不用再喊下去,对石勒道:“大将军,该是你下令的时候了。”

石勒走下城头,走到羯鼓之前,略一示意。

张宾立明其意,劲贯双掌,扑通扑通拍在鼓面,忽短忽长,忽长忽短,他的内力既厚,这口鼓又是十浸十晒的牛皮精制而成,鼓声远远传出,十里可闻。

羯兵随着鼓声,各循其位。进进退退,变出阵法来。

石勒道:“迷豪,你以为我摆了一个甚么阵?”

迷小剑答道:“圆中藏方,方外有圆。”

这番对答似有玄机,王绝之不明其解,伸头往城外望去,只见支雄、夔安两支部队正逐步合围,自成两个圆圈,士兵的面朝外,抵抗着氏人的进攻。

迷小剑向王绝之解释道:“圆阵者,守阵也。兵士围成圆圈,只须集中于应付面对的一方攻击,而不管左、右、后方有敌人,防守能力大大增强。在圆圈之内,已方的同伴亦可乘机歇息、举炊、或者重新部署阵势。”

王绝之再看几眼,又问道:“圆阵之内的士兵,整整齐齐,列成方形队伍,这又是何道理?”

迷小剑道:“方阵是最基本的攻阵。它可以硬拚而攻,可以迅速变成翼阵、内阵,此刻大将军的阵势圆里藏方,正是隐含了歇息后猝然进攻的后着。”

王绝之听见迷小剑侃侃而谈,似乎尽知石勒的心意,心下骇然:这两人均是当世之雄,心意相通若此,如今联合起来,天下间还有谁人能是他们的抗敌?

他虽对江左朝廷无甚好感,然而也不想汉人就此沦入胡人之手。然而石勒、迷小剑两位羯人、羌人顶儿尖儿的豪杰联合起来,江左还有能人足以抵抗他们么?

论才智,王导高得过迷小剑吗?论武功,王敦更绝非石勒之敌。

却听得石勒叹道:“迷小剑啊迷小剑,你是如此人物,我石勒今番不杀你而与你合作,真的不知今后是福是祸。”

迷小剑道:“你现在杀我,也还不迟。”

石勒道:“迟了,迟了,此刻我军阵势已失,只能陷于捱打,若然不得一支羌兵相助,从外破阵,就算是白起在此,韩信重生,也万万无法杀出氐兵的包围。”

迷小剑淡淡道:“大将军兵法如神,尤胜白起、韩信,联合羌人出兵的安排,早就成竹在胸,何用我插手?”

不知怎的,王绝之总觉得迷小剑这句话,带点酸酸的,更含有讥讽之意。

石勒一笑道:“果然什么也瞒不过迷豪。”

迷小剑道:“能瞒过我的事,本就不多。姚弋仲已骗过我一次,我保证,绝不再有第二次了。”

王绝之听着两人打机锋,猜不透其中奥妙,却听得石勒道:“如此烦请迷豪开城。”

迷小剑道:“打开城门。”

此言一出,“迷豪下令,打开城门!”“打开城门!”之声不绝于耳,一层一层传了下去,天水东、南、西三道城门缓缓打开。

三队羌兵分从三门奔出,一队往援支雄、一队往援夔安,另一队中央直冲,赫然攻向李雄的主力精兵!

王绝之看见羌兵的旗帜写着“赤亭”二字,心里恍然:他们都是姚弋仲的部队。

随着羌兵出城的,是源源不绝的妇孺百姓,出城之后,或坐或躺,竟在城外休息。第四支羌兵分驻周围,保护着这班百姓。

不消说,这一班皆是赤亭羌的种人。姚弋仲决定背叛迷小剑出走,不单带走军队,连百姓也得一并带走??否则有男无女、有壮无少,这一支赤亭羌人又如何能够繁衍下去,成立一个羌人之国?

迷小剑漫不经意扫视出走的羌人一眼,心道:“天水城的赤亭羌本有四万三千八百多人,如今走掉的,约莫是二万九千人左右,看来不值姚弋仲所为,愿意继续留在羌人党的还有不少。嗯,当今要务,须得好好的安抚这班赤亭羌人,并得尽快将他们分发至其余种之中,鼓励婚配,免得以后姚弋仲再来人撺掇,把这班忠心于党的羌人也挑走了。”

他的心中不断思索,如今的羌人党民穷困乏,究竟用何妙法,来安慰留下来的赤亭羌,外表上却装作若无其事,对张宾道:“孟孙先生,你留在天水城不足一天,而且还在重重看守之下,居然已将赤亭羌人收编得服服帖帖,神机妙算,果然不凡。”

张宾擂鼓不停,说道:“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只不过看守我的人中,凑巧有一个是赤亭羌人,而我刚好又有机会把一封姚弋仲的亲笔信函交给他罢了。”说到这句,手上突然加紧,鼓声急急如滚珠,变得慷慨激昂,有若金戈铁马、上阵杀遍百万兵的气势!

羯兵听见鼓声,圆阵缺口,阵内兵士冲杀出来,声势如虹,杀声震天。

氐兵给羯、羌二路兵马联手冲杀,阵脚大乱,士卒各自为战,溃不成阵。

石勒目光炯炯,注视城下战况,说道:“右侯,闲着无事,不如说个故事来听听。”

张宾道:“是。”停止擂鼓,走到石勒的身前,微微哈腰曲腿,矮着身子,以示尊敬。

石勒笑对迷小剑和王绝之道:“石勒山野草人,手不能书,目不识字,唯喜欢听人说故事。一有余暇,就叫右侯说一段书来解闷,诸位莫怪。”

迷小剑早知石勒有此一好,王绝之却道:“听说故事,我也是喜欢的,怎有见怪之理?”

张宾道:“如此孟孙献丑了。”

他清一清喉咙,说道:“我今日说的是一段《汉书》的故事。”

王绝之自幼饱读诗书,迷小剑对于诗赋赋虽不甚解,但是《史记》、《汉书》等等史事却是熟极如流,均有兴趣听一听张宾说的是哪一段故事。

张宾道:“话说高祖三年的十二月,项羽派了大军,拔下荥阳,进而围攻高祖,霸占了通往城中的甬道,绝了粮食之路。高祖面临断粮,便与大臣郦食其商量阻挠项羽的计策。”

石勒道:“郦食其,可是那位对高祖长揖不拜的儒生?”

张宾道:“正是此君。大将军强记聪敏,孟孙只对将军提过郦食其这名字一次,即过耳不忘,真是令人佩服不已。”

郦食其,陈留高阳的狂生,好读书,但家贫落魄??秦代重法轻儒,狂生不得志,是司空见惯的事。

后来,高祖兵至陈留的郊外,欲见邑中豪杰,遂派麾下的骑士入城招募。

郦食其当时已六十余岁,对来招募的骑士说道:“素闻沛公仁厚待人,而且雄才大略,这种豪杰才是我所愿意追随的主人,让我第一个去见他。”

“沛”是高祖早年的发迹之地,所以时人皆称他作沛公。

骑士也是陈留人,熟知郦食其的为人,劝说道:“沛公为人最讨厌儒生。客人戴上儒冠,穿上儒服去见他,往往给他脱下儒冠,在冠上小便。跟人谈话时,往往大骂儒生迂腐,万万不可以听其言论。”

郦食其胸有成竹,说道:“我有办法说服他。”

骑士半信半疑,还是疑者居多,然而拗不过郦食其,只好细细嘱咐刘邦有何最讨厌的忌讳,带郦食其去见主人。

郦食其谒见高祖时,只见对方坐在床上,两足垂,两位美女为他洗脚。

于是郦食其弯腰长揖,却不行正式的跪拜之礼,说道:“足下想帮助秦国、攻灭诸侯呢,还是想帮助诸侯,攻破秦国?”

高祖大怒,骂道:“无知竖儒!天下百姓对秦国恨之刺骨,不知多久了,所以诸侯才联合攻秦,你竟然在说相助秦来破灭诸侯,这究竟是什么鬼话!”

郦食其从容答道:“如果足下有心聚集天下的义兵,诛残暴无道的秦国,似乎不适宜对长者如此倨傲无礼。”

高祖听见此言,当下停止洗脚,穿起衣服,请郦食其上坐,并听其所言,封之为君,一时传为佳话。

石勒笑道:“右侯,当年你归附于我,已对我说过这故事,我亦心领神会,对你尊重有加,绝不似汉高祖,以无礼对谋士,你大可不必再说一遍了。”

众人听见,皆笑了起来。

张宾却是面不改色,继续道:“城下告急,郦食其于是向高祖进策,说道:‘当年商场伐桀,将桀王的后代封在杞国,周武王伐纣,将纣王的后代封在宋国。如今秦国失德弃义,六国后人也没有立锥之地。如果陛下复立六国后人,封侯封王,今后君臣百姓,必定拥戴陛下的德行,愿为陛下的臣民。从此陛下称王称霸,项羽还有不俯首称臣的道理吗?’高祖听到此计,开心得合不拢嘴,速叫手下雕造封王的佩印,火速送到六国。”

石勒听到这里,大惊道:“绝无可能!高祖用了此条劣计,必当失掉天下,何以竟能打败项羽,一统全国?”

迷小剑、王绝之相顾骇然:这人恁地精明,怪不得能够闯下偌大的霸业!

张宾含笑道:“大将军以为此策有何不妥?”

石勒道:“商汤伐桀、武王伐纣,都是一举破敌,事后分封诸侯,以为贿赂,因此可以平定江山,可是楚汉相争之时,楚大汉小,高祖纵然分封诸侯,也万万无法灭得了项羽,这分封岂非是脱裤放屁,反而更添烦恼?”

他是粗人出身,言语本来粗俗不堪,只是近年受到张宾耳濡目染,也学得了一口文诌诌的话儿,是以说话一时文雅,一时粗俗,听起来有点可笑。

自然,石勒说出来的话,世间尽管有千千万万人觉得可怕,但是绝没有人、也没有人敢觉得可笑的!

张宾道:“此举固然是除裤放屁,但又有何烦恼可言?”

王绝之插口道:“除裤放屁,给人看见了不雅之物,自然是烦恼得很了。”

此言一出,连张宾也忍俊不禁,笑了出来。

石勒道:“项羽是天下的霸主,高祖分封诸侯,却变成了共主,气势上先自矮了一截。再者,高祖的部下谋臣,大部是六国的后人,分封诸侯之后,六国的后人岂非得名归其国,追随故国的主人,部下猢狲四散,那么高祖还可以找谁来夺取天下?”

张宾道:“大将军高见!高祖遣人雕印之后,张良从外归来,求见高祖。高祖一边吃饭,一边跟张良闲谈,说起郦食其之计。张良大为吃惊,说道:‘谁人为陛下这定出了这一条亡国的馊主意?’于是张良向高祖借了牙筷,作为筹箸,道出了八条郦策不可行的理由。”

他顿了一顿,说道:“张良所说的八条理由,与大将军所言,大同小异,唯独多了一项。”

石勒问道:“那一项?”

张宾道:“周武王克商之后,把藏在矩鹿的粟粮,藏在鹿室的财货,尽数赐给了百姓。张良问高祖:‘陛下要仿效武王,能不能做到这一点?’”

石勒道:“高祖说不能?”

张宾道:“不错。高祖好货贪色,当然不能做到。”

石勒搔头道:“看来还是子房先生胜我一筹,我倒想不到这一点。”

张宾微笑道:“大将军此言,孟孙不以为然。高祖贪财,大将军却既不好财货,也不好酒色,是以想不及此而已。依我看来大将军比之高祖更胜一筹!”

石勒并不否认自己胜过了汉高祖,只道:“赖有张良此计,否则高祖焉能夺得天下?”

王绝之心道:“此人目不识丁,判断情势居然精明至斯,胡人有此能人,汉人只怕永无安日。我纵是舍了性命,也不能让他再活下去!”

回心一想,隐隐觉得,如果石勒不是自己的杀父大仇人,恐怕自己也不由不折服在其超卓见识和超凡武功之下,就是效法张宾,投入其帐下,也未可知。如此说来,石勒杀了父亲王衍,也不失为一件“幸事”了。

却听得迷小剑笑道:“孟孙先生,究竟你这故事,是警戒大将军呢,还是警戒在下?”

王绝之忽然省悟:郦食其劝高祖册立六国,计策岂非与石勒与迷小剑联合如出一辙?张宾说这个故事,是否另有所指?

张宾轻摇羽扇,笑道:“孟孙只是说一个故事而已,迷豪何必多心?”

石勒与张宾相知多年,却是早已心领神会,不再说话。

这时日色渐黄,已是黄昏时分,战果亦见明了。

李雄的部队给杀得七零八落,斩首无数。幸他所带四将如杨难敌、难方兄弟,以及张宾、李骧均是将兵有方的战将,军队虽败不溃,集结余部,保护着李雄,且战且退,羯、羌二族竟然攻之不下。

石勒叹道:“可惜,可惜!若非我中了琅干木之毒,这番亲自督战,岂容李雄逃走!”〖TXT小说下载:。。〗

张宾道:“李雄局处巴蜀,鼠辈而已。来日取他脑袋,随时可以,何必急在一时?”

石勒拊掌大笑道:“不错不错,真正的大英雄,是我与迷小剑,迷豪与我结盟,天下无敌,李雄、段匹单、慕容嵬、司马睿何足道哉!”

他说这番话时,颇有“今天下英豪,唯使君与操耳”的气慨,王绝之却想:昔年,武帝将刘备纳入旗下,煮酒论英雄,结果刘备却叛曹脱走,终于在赤壁一战,大破曹军,使武帝的统一大业功败垂成。如今石勒此言,是否向迷小剑有所暗示,叫其不必轻举妄动?

迷小剑却是神色自若,微笑不言,谁也猜不透他的心意。

第六章 烧何女的请求

李雄既退,石勒、张宾、竺佛图澄、石虎遂离开天水城,回到营中。

石勒临走之时,与王绝之另定了三月之后,在襄国恭候其到来一战??目下两人又中毒,又受伤,短时间内决战,已是绝无可能,石勒日理万机,无暇逗留天水,等候两人伤愈,是以和王绝之另立了三月之约。

真正的原因,却是他武功未复,急欲回到老巢养伤,不欲留在天水这等险地,自然不必言明,王绝之也可心领神会。

迷小剑道:“王公子,我对你慕名已久,只是上次自身难保,不敢留住阁下于天水。如今天水之围既解,你若有空,那就不如留下几天,让我有机会向你讨教请益了。”

王绝之忙道:“不敢,不敢。迷豪见识恢宏,当说是王绝之向你讨教请益才是。”

迷小剑笑道:“大家莫互相称赞对方了,教得别人听见,也觉得肉麻。”

当晚两人促膝夜谈,一个是当世英雄,一个是慷慨豪侠,两人俱是兼善天下,以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为已任,虽则一个是胡人,一个是汉人,却是谈得异常投契,互相心折??自然,王绝之对于迷小剑的折服,又比对方高上三分。

说及石勒与迷小剑结盟之事,王绝之不欲窥知其秘密,有心避谈,迷小剑却不讳言,说道:“石勒确是一代人杰。他留下我与姚弋仲相互牵制,在西陲牵制李雄,他便可以专心东向,一方面对付鲜卑四强,一方面观觎汉王之位了。”

他又道:“如果他们先前一战,打垮了李雄,反而不美,到时姚弋仲和我再无后顾之忧,便随时出兵攻打他了,嘿嘿,好一个石勒,好一个张宾!”

王绝之道:“你的意思是说,刚才一战,石勒是有意不胜的?”

迷小剑道:“支雄、夔安加上姚弋仲的部队,已稍稍多于李雄。以石勒、张宾之才,平手相斗,如非有心放水,李雄焉能是他们的手脚?这一战氐兵就算不全军覆没,李雄要想逃脱,也是大大不易了。”

王绝之道:“我不明白。你们羌人党已在石勒的掌握之中,如果石勒这番先灭你们,再杀李雄,从此西方之地尽归于他,岂非更无后顾之忧?”

迷小剑道:“第一,石勒就算灭了羌人党,西方羌人何止百万,他怎么也杀不完,反而更添麻烦。第二,李雄纵使死掉,巴蜀仍有强大兵力,他的侄儿李班身为太子,必定继位。李班谦虚持纳,敬受儒贤,犹胜李雄,留下李雄一命,更为有利。”

王绝之道:“原来如此。”

他此时方知,石勒和张宾的心计智谋,比他想像更厉害十倍!

迷小剑又道:“当今中原大局,尽由北方操纵,刘聪既然病重,石勒、刘曜均是虎视眈眈,而刘聪的儿子刘粲也得急谋自保,自保良策,正是设法消灭这两名跋扈将军。今后三年,将是大局再一次大变乱时刻,也是我羌人党能否兴盛的契机所在。”

他说到这里时,逸兴端飞,眸子粲发出炽热的光芒,王绝之也感受到其豪情壮心!

王绝之道:“晋室能否收复北方,看来也端赖这一次的契机了。”

迷小剑摇头道:“江左无法收服北方的。”

王绝之不悦道:“迷豪何出此言?为何北方大乱,石勒能兴、羌人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