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后唐-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才几年的时间,哥舒翰仿佛就从人间消失一般,赋闲在家。
如果不是柴瑞的举荐。怕是等到长安杯攻破也无人提得哥舒翰。李隆基这些年纵情声色,朝政为杨国忠把持。没有杨国忠发话,谁敢提起哥舒翰。也正是哥舒翰的狂妄,目中无人,自以为是,才会得罪杨国忠。也正是他没有政治智慧,才会被雪藏。一个稍微有政治智慧的将领,只要不去得罪杨国忠。加上他如日中天的丰功伟绩,杨国忠又岂会不想拉拢于他。要对抗安禄山,有个手握重兵的将军,胜算也大些。
可是哥舒翰回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杨国忠死死地得罪了。鞭挞杨国忠的坐骑,辱骂杨国忠,甚至公然顶撞杨国忠。他没想到自己风光的进京,就悄无声息的被人雪藏,被安排到西北放马。
一代名将就这样被贬成马夫。杨国忠刻意在李隆基面前缩小哥舒翰的功劳,而夸大哥舒翰的过错,结果唐玄宗李隆基信以为真,自然慢慢的不在器重哥舒翰。加上战败,哥舒翰难逃被贬的命运。
第一百五十一章 高仙芝
高仙芝屡次大破吐蕃大军,多次千里奔袭。()可以说,千里奔袭,纵观古今,高仙芝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无论是攻打小勃律、竭师,还是石国、突施、大食,其行军距离少则数百里,多则上千里。不仅如此,高仙芝的行军常常是隐蔽的,这样一来更能出其不意。而当接近目的地后,高仙芝又会采用分进合击的方法攻打敌军。如攻打连云堡时,高仙芝鉴于连云堡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为了避免顿兵坚城之下,于是兵分三路,对连云堡实施战略包围,从而一战取胜。
中外战争中,不乏出色的山地行军,如汉尼拔、拿破仑、苏沃洛夫等西方名将都有过类似的壮举。但纵观中外名将,能够在帕米尔高原那种极为恶劣的环境下,统率大军两次完美地完成行军任务的,只有高仙芝一人。这主要得益于高仙芝所做的充分准备:在后勤保障方面,高仙芝做了充分准备。由于高原上补济困难,高仙芝遂让唐军将士携带私马,用来驮运物资,这使使后勤补济在规定的时间内都能得到保障。在行军路线方面,高仙芝也做了精心的选择。首先是决定翻越帕米尔高原,这样一来在战略上可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在进入帕米尔高原后,又挑选平坦宽阔的山间谷地或河道行军,从而将困难降至最低。在行军时间的选择上,高仙芝同样做了周密的安排。选择气温最热的三至十月份行军,这样一来可使唐军避免在严寒中艰苦行军,从而使唐军将士和马匹都的体力不至于消耗过大,从而保证了战斗力。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是,高仙芝不仅考虑到了出征时所用的时间,还想到了作战时所用的时间和回军时所用的时间,使唐军免受严寒之苦。
高仙芝更令人称道的是然选择在最冷的冬季翻越帕米尔高原,再一次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而且从开元八年十一月初五接到奏书时算起,到九年二月击败竭师国,只用了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其达山地行军艺术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入冬后的帕米尔高原,温度之低让人咋舌。就是现在部队,想冬天翻过帕米尔高原,没有准备好,也会有不少官兵会被冻伤,甚至冻死也有可能。当年红军翻越雪山,死了多少铮铮铁汉。
可想而知,当年高仙芝敢如此做,那是有过人的胆量和见识才能做到。
不过高仙芝被贬,不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是被俘虏。
天宝十年(751)正月二十四日,高仙芝入朝,献其所俘获的突骑施可汗、吐蕃酋长、石国王、朅师王。那俱车鼻施行至长安的西北的开远门时,被唐玄宗所杀。移拨可汗也被处斩。玄宗以高仙芝功勋卓著,加授开府仪同三司。大概是不长时间,唐玄宗识破了高仙芝西征的底细,迁就了高仙芝,没有治他的罪,所以高仙芝及其部下虽有灭国之功,但却没得到重赏。不久,唐玄宗任命高仙芝为武威太守,并代安思顺为河西节度使,欲将其调离西域。但由于安思顺讽劝部下“割耳捴面”苦苦相留。此时监察御史裴周南也上奏,故此令未能实行,遂改任右羽林大将军。
由于高仙芝的一系列的错误行为,动不动就灭国的行为使唐朝在西域的威望大大下降,“由是西域不服”。石国王子逃到诸胡部落,将高仙芝欺诱贪暴之事遍告诸胡昭武。诸胡部落大怒,就暗中联合大食国欲共攻安西四镇。大食遂以此为借口,实施其扩张计划。
高仙芝获知此事后,收中不安,遂决定先发制人。四月,高仙芝亲率蕃、汉兵3万攻打大食。唐军深入大食国境700余里,到怛罗斯城(又作咀逻私,即今哈萨克共和国东南部江布尔城),与大食军遭遇。唐军虽在兵力上居于劣势,但因高仙芝指挥有方,所以双方激战五日,未见胜负。但在双方相持的重要时刻,唐军中的葛罗禄部众突然叛变,与大食前后夹击唐军,高仙芝大败,乘夜间逃跑。由于道路阻隘,拔汗那部众又在前面挡住去路,人马壅塞道路,幸亏右威卫将军李嗣业奋起大棒,为他杀开一条血路,才得以逃脱。这次战役,士卒死亡略尽。高仙芝本以为自己一逃了出来,一路急忙赶路。自以为已经安然无事就找个地方休息。
可是西域百姓见到这个大唐将领,加以偷袭。就这样高仙芝被西域百姓所俘虏,被献了上去。
大食将军并没有杀高仙芝,而是羞辱高仙芝一番。大食人把高仙芝衣服统统拔光,绑在木桩上面,在西域各国之间游街。高仙芝灭国的行为早就激起了西域各国的公愤,如此游行,正好可以以泄心头之愤。
高仙芝本以为自己会死。没想到自己被人拉着到处走,那些西域百姓纷纷用粪便泥巴扔着高仙芝。而后大食人在安西都护府外一百里的地方突然放了高仙芝。
唐军看到光着身子的高仙芝,纷纷的嘲笑高仙芝。由于战败被俘,几万大军全军覆没,高仙芝差点就被问斩。好在临近杨贵妃生日,李隆基部愿沾染血光,才免了高仙芝一死。
但是活罪难逃。
大唐高级将领,在西域被捉到游街,那是何等的有辱国体。大唐在西域的控制力彻底的丧失。西域各国虽然还会向大唐进贡。但是财物越来越少,甚至拖着不上贡。
而大唐已经无力征讨西域。征讨南诏就已经让大唐焦头烂额。加上现在吐蕃,大食两大强邻,唐军不想过多的招惹这两个强邻。而大食,吐蕃暗地里瓜分了西域之后,也没打算继续东进。他们也不想过分的刺激大唐。能保持微妙的平衡,自然就相安无事。
至于那个战败的将军,高仙芝,则被贬成守城门的。守不住边疆,那就守城门。此时的高仙芝,每天都过着被人耻笑的日子。唐军笑话他,百姓也一样的嘲弄于他,就连乞丐也不把这个无衣将军面子。
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工
别看高仙芝守城门,心气还是那么高。()高仙芝一向自诩自己战法天下无双,就算守城门,也没人可以取代他。
当柴瑞千里迢迢的从益州赶到长安。高仙芝和哥舒翰二人就非常的不满。他们二人好歹也是名动天下的将军。只不过一场败仗就让他们差点无翻身之日。现在终于有了重新立功的机会,他们二人当然不希望有人来抢夺他们的机会。
柴瑞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凭什么可以抢夺他们的风头。
而且从李隆基的语气当中,二人就听出了李隆基对柴瑞的器重。当柴瑞从益州赶来的之际,已经是正午。而李隆基早早的就来到长安城外十里的地方等候。
柴瑞和李可馨二人看到远处一片旌旗展展的样子,大为吃惊。一朝天子,能够如此迎接某人,这个人起码都是朝之重臣,而且和天子关系菲比寻常。整个唐朝,皇帝十里相迎的例子不是没有,可是相迎的人都是功勋显赫之辈,而且权倾一时。安禄山也没有让李隆基出了紫禁城,再出了长安,再走上十里之遥的路等上一上午。
柴瑞感到意外。
李可馨感到吃惊。
高仙芝、哥舒翰则非常的妒忌。
看到柴瑞和自己女儿一起而来,李隆基估计的没错,这两个小孩关系非常密切。看样子,柴瑞称为自己驸马,已经是时间问题。
柴瑞连忙从马上下来,李隆基竟然伸手扶住要下拜的柴瑞。臣子给皇帝行礼,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李隆基竟然阻止柴瑞的下拜,其用意非常的明显。李隆基在暗示柴瑞,可以不行跪拜之礼。这一向都是亲王才有的权利。就算是其他的驸马,也没这个权利。而唐玄宗时间,亲王可没有几位。李隆基的兄弟死的都差不多。而李隆基的儿子虽然是亲王,但是和李隆基是父子,还是必须行跪拜之礼。
李隆基一把拉住柴瑞,另一只手拉住李可馨,三人并肩而行。此时高仙芝、哥舒翰大概已经明白了为什么李隆基会如此了,原本的嫉妒之心也慢慢的淡了。别人年轻有为,是既定的驸马。而他们不过是战败被提拔的将军,又怎么能和别人比。
李隆基走到哥舒翰、高仙芝等众将面前,对着柴瑞说:“上次小女写信而来举荐的三个人应该是你举荐的吧。”
柴瑞点了点头。
“高仙芝、哥舒翰、李嗣业。”
“末将在!”三人连忙站出来。
李隆基笑呵呵的说:“你们三人过来见过剑南道节度使柴瑞柴大人。你们能够重新披挂上阵,可都是柴瑞的功劳,是他举荐你们三人。柴大人,曾提醒过朕,说了你们三人的特点。高仙芝善攻,尤其善于千里奔袭。哥舒翰更善守,一刀在手,城池我有。李嗣业善于训练,调动,控制一支军队。不过朕没有听柴大人的意见,才导致洛阳的沦陷。如果采纳柴大人的意见,以哥舒翰为主帅,高仙芝、李嗣业为副帅的话,起码可保洛阳半年不失。”
三人都微微的抬头看了看柴瑞。没想到柴瑞会对自己的特点如此了解。举荐这三个人,完全就是为了洛阳。洛阳兵过于软弱,李嗣业完全可以通过训练调教一番,完全可以达到唐军作战的要求。哥舒翰坚守不出。高仙芝带着一股部队,千里游走,奔驰在外,截断安禄山的粮道。如此一来,洛阳完全可以转危为安。
三人曾经在一起商量的时候,所想到退敌的计策,几乎和柴瑞类似。这个时候高仙芝和哥舒翰已经对柴瑞的态度有所改观。柴瑞能够如此了解他们的特点,就说明柴瑞能够慧眼识人。他们可不知道,他们三人在柴瑞的历史书当中曾经出现过多次。柴瑞只是随口提到这三个人。柴瑞觉得想要守住洛阳,没有名将固守的话,就算御驾亲征也很难守。御驾亲征就是把双刃剑,一旦出现问题,则必定兵败如山倒。柴瑞可没想那么多。
“见过柴大人。”三人微微弯下腰说道。
柴瑞连忙上前,对着三人说:“在下久闻三位大名,今日一件,更觉三生有幸。哥舒翰将军大破石堡城,‘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说的就是哥舒将军震慑边疆宵小。高将军千里奔袭西域诸国,更是寒冬翻越帕米尔高原。李将军,一把陌刀使得是出神入化,陌刀军更是天下无敌。奇兵不在众,万马救中原。谈笑无河北,心肝奉至尊。孤云随杀气,飞鸟避辕门。竟日留欢乐,城池未觉喧。”
见柴瑞如此夸奖他们,李嗣业只是乐呵呵的笑。他没有高仙芝和哥舒翰那种心气,对于柴瑞的到来没什么特别感觉。而此时,听完柴瑞的诗词,高仙芝哥舒翰二人的气也顺了很多。
又听得柴瑞对着李隆基说:“陛下,想要守住长安,还是必须此三人。哥舒翰将军还是为主帅,高仙芝为副帅。微臣就做了参谋,出谋划策。”
李隆基想了想,点了点头。
经过几番商议,长安的防务计划大致产生。哥舒翰为主帅,整个长安官员都必须听从哥舒歌的调遣。此时李隆基在听完柴瑞说“长安一失,大唐既亡,要权而用?”之后,果断的放权,不再干涉哥舒翰部署防务。
至于高仙芝,他主动请求袭击粮道。这个想法在守洛阳的时候就有。那个时候丝毫没有机会。而且千里奔袭袭击粮道,那是非常难的事情。孤军在外,一旦遇到危险,则没有任何援军可以前来救援。而善于奔袭的高仙芝义无反顾的担任起这个凶险的任务。
李嗣业则从御林军当中挑选中三千精壮之士,专门的训练陌刀。由于陌刀非常沉重,没有很好的臂力是无法舞动的。陌刀大概相当于现在30斤的物体,就是搬30斤的东西,搬个几百米,很多人就可能累的搬不动。可是要想练就好的陌刀技巧,手臂没有千斤之力,没舞动几下可能就已经吃不消。但是陌刀威力巨大,对付骑兵、步兵都非常的得心应手。尤其在窄窄的城墙上面,陌刀完全可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三千陌刀军,在陌刀将李嗣业手下训练,只需一个月时间就可以基本掌握陌刀的基本技巧。加上这些御林军底子原本就好,只需一个月,就可以上阵杀敌。
第一百五十三章 弃守潼关
自从安禄山攻陷洛阳之后,连续几日的烧杀掳虐。()此时安禄山已经对洛阳感到厌倦。他的目标,则是京都长安。自洛阳到长安,其中潼关乃必经之路。
哥舒翰对着李隆基言道:“陛下。潼关危在旦夕。望陛下发兵增援。”
潼关,长安的门户。唐玄宗李隆基又岂会不知。这里南有秦岭屏障,北有黄河天堑,东有年头原踞高临下,中有禁沟、原望沟、满洛川等横断东西的天然防线,势成“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自古以来,潼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得潼关,进可以入关内。出可以跃山东。
李隆基坐在那思索。李隆基可不想放弃潼关。有潼关在,安禄山还没那么快的到长安。可是现在并没有那么多的部队给他调动。
柴瑞听闻哥舒翰的上奏之后,连连的摇头,对着李隆基说:“潼关,现在没什么意义。潼关虽然有天险为辅,更得雄关易守难攻。可是潼关比洛阳如何?微臣以为,潼关那五万大军可以调入长安。现在不宜分兵把守。安禄山得了潼关,对安禄山而言,没什么大的意义。又何须在意。”
“可是如果有潼关先抵挡一阵,长安的防务会更好。”哥舒翰说道。
柴瑞拿出一个木头,对着哥舒翰说:“这个木头好比长安,而潼关好比另一块木头。如果把这两个木头分开,这两块木头很会折断。而如果把潼关这块木头和长安木头放在一起情况就不一样了。”
哥舒翰不解的看着柴瑞手中的木头。
柴瑞又继续说:“长安现在全体将士,不过十二万人,大概是安禄山大军的一半。而潼关有五万人。分开把守,很容易被安禄山蚕食掉。如果能把潼关的兵调入长安。起码长安和安禄山的兵力不会相差太远。原本我们只有十二万人,高仙芝将军最多也就只能拉出一万人去袭扰对方粮道。而如今,高仙芝将军可以调动起码两万人,而且还可以全部是骑兵。虽然两万人不算多,但也不少。骑兵对于守城来说,作用不大,街道、城墙都阻碍着骑兵。想要在野外歼灭高仙芝的两万骑兵部队。安禄山必定要分兵。一旦安禄山粮道出现问题,安禄山必定会撤回洛阳。到时候,我们反攻的机会就来了。”
李隆基点了点头说:“就依柴爱卿所言。”
第二日潼关的将士接到命令,撤出潼关,护卫长安。
当潼关将士离开潼关之后,安禄山就赶到潼关。本以为是一场恶战,没想到潼关一个人都没有。潼关全部将士都撤走,同时也带走了最后一粒粮食。
看来大唐气数已尽,洛阳弃守,潼关弃守。一路上唐军都望风而逃。安禄山开始飘飘然了。原本的谨慎,现在变的狂妄。此时的安禄山已经似乎看到自己坐在长安金銮殿的龙椅之上。
夺得潼关,安禄山只留下一万人就马不停蹄的直奔向长安而去。在日落之前,安禄山前锋营就已经来到长安几里之外。
据探子回报,安禄山一路赶来都没什么休息。柴瑞听闻着个消息,暗暗一笑。
“笑什么?”哥舒翰很不解。
“我在笑安禄山犯了兵家大忌。一路奔袭,甚至没有休息过。而且还是孤军深入。这个前锋营,就当我们送给安禄山的见面礼。”柴瑞冷冷的说。
“安禄山一生谨慎,不可能会犯如此错误。让我们以逸待劳去打疲惫的孤军。”
柴瑞又说:“以前不会,可是现在会。安禄山自从叛乱开始,就没打过败仗。唐军在他面前就如同纸糊的一般不堪一击。他早已经对唐军起了轻蔑之心。他料想,我们必定死守不出。我们就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还望将军予以出击。”
哥舒翰朗声一笑:“好,出击,那就出击个大的。全军出击。”
安禄山的没想到自己的前锋营一万余人,糊里糊涂的就被冲长安冲出的十万大军给群殴了。结果只有几个人才勉强的逃了出来。
安禄山看着那几个衣衫不整的士兵,大怒:“李隆基老匹夫。”说完就连夜赶到长安城之外。
“李隆基,敢出来和我决一死战?”安禄山大吼道。
柴瑞二话不说:“放箭,给我射死他。”哥舒翰都没想到眼前这个年轻的将军,如此不谙常理。还没答话,就想射死对方。
看到城楼上弓箭手拉弓准备射击,安禄山连忙调转马头策马逃回去。
李隆基有点不高兴了,脸色阴沉沉的。
这样做有损李隆基的威严。而且李隆基也没有下令放箭,柴瑞就擅作主张。这多少让李隆基心理有些不爽。只不过现在是用人之际,李隆基才没有计较,只是对着柴瑞说:“下次不要这样了。”
看着李隆基离去的背影,柴瑞都没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李隆基没有发话,柴瑞就先说法,这是严重的错误。柴瑞楞是没有注意。
柴瑞只是一心的想把安禄山给击杀,这样安禄山大军马上就会土崩瓦解。安禄山的那些部将肯定会各自为战,相互攻伐。到时候,收复失地就指日可待。一场史无前例的兵祸就可以消散。
可是柴瑞没想到会惹来李隆基的不高兴。
安禄山没想到唐军说放箭就放箭,他认为这都是李隆基指使的。等到跑出弓箭射程以外很远的地方之后,就命令将士破口大骂。
李隆基本就很不高兴,听到骂声更加不高兴,对着柴瑞说:“你带兵出去。让那些家伙闭嘴。”
柴瑞此时已经深深的看到李隆基的真实面目。在几天前,还十里相迎。可是现在李隆基竟然要自己去送死。就算不死,也会大败于安禄山之手。李隆基还不是想除掉柴瑞,而只是想借安禄山之手,挫挫柴瑞的锐气。他没考虑那么多。
柴瑞可比不得哥舒翰,一身武艺。柴瑞不过一介书生一般,连个小小士兵都打不赢,如此上战场,十有**会有生命的危险。柴瑞原本还以为李隆基真的爱才才会如此礼遇自己。现在柴瑞算明白了,李隆基不是真的爱才。如果真的爱才,就算柴瑞做错了什么,李隆基此时也会忍下。而会等到有机会才会去敲打敲打柴瑞。而不是现在让柴瑞领兵出去迎敌。
第一百五十四章 忽悠安禄山
柴瑞果断的拒绝。()出去,送死而已。反正横竖也是个死。柴瑞果断的拒绝了李隆基。“微臣不能出去。”
李隆基微微的楞了一下。这么多年以来,没人敢于顶撞自己。更没有敢在自己面前说不。他是大唐的天子,整个大唐都是他的天下。文武百官,不过是他的奴仆。哪个敢于顶撞自己,李隆基想都不想就会赐予死罪。
在大唐,没人可以对李隆基不敬。
可是柴瑞如此果断的拒绝李隆基,真的出乎李隆基的意料之外。
李隆基心中大怒,但是表面上似乎很平静,只是随口说了句:“我想由不得你。”李隆基已经下了死命令,柴瑞不得不出。
这算什么
柴瑞只能很无奈的带着五千精兵在长安城外一字排开。
安禄山冷笑道:“你疯了吗?你那么点人也敢出来,没到到我背后的二十万大军吗?”
柴瑞点了点头。那么多人早就让柴瑞心都拔凉拔凉的。柴瑞甚至想到自己今夜会死在长安城外。真的不该来长安的。李隆基那老匹夫,真的实在可恶。
柴瑞已经在心里暗暗的骂着李隆基。
安禄山又说:“你既然看到,还敢出来。”
柴瑞突发大笑。安禄山原本准备消灭眼前那股唐军为自己的先锋营报仇。可是柴瑞突然发笑。这下让安禄山好奇心大起。
柴瑞突然对着安禄山说:“你知道我为什么会带这么点人出来吗?”
难道不是出来打仗的吗?不是那出来干什么?安禄山真的有点莫名其妙了。
柴瑞一个人骑着马,晃晃悠悠的走到安禄山面前。安禄山下意识的往后退了退。
“怎么了?怕我?”柴瑞嘿嘿一笑,从马上面一跃而下,慢慢的走到安禄山的身边。安禄山身后的那些将领连忙走上前,围住柴瑞。一把把利剑搁在柴瑞的喉咙上。
柴瑞心里已经吓的七上八下的,可是柴瑞还假装镇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