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盗宋-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怀远点点头:“郑大人说的有理,圣上现在确实有点心急了些,现在所有奏本都要太后过目,圣上这边可以说很受掣肘,太后如此下去,也不是办法,我们要想想办法,请太后归权于圣上才行,以利于圣上更多的掌控一些权利才行!”
  郑清之站住脚,想了一下道:“不瞒你说,太后这段时间对于史党所为也很是不满,当初史弥远令我等矫诏,太后可以说是受到史弥远所迫,无奈之下才答应下来的!太后其实当初并不愿意违背先帝的意愿,行此废黜之事,假如能晓以利害的话,太后也是深明大义之人,应该会答应还权于圣上的!
  这件事我看还是要从杨氏兄弟身上下手,杨谷于我私交甚密,就由我去说项好了,至于杨石我听闻你们私交相当好,就交予你去说项好了!
  杨氏兄弟其实也并非史弥远的亲信,只要说通他们二人,料想他们应该能说服太后放权于圣上的,这样一来,对于圣上执政便方便多了!”
  二人商定好了计划之后,便各自出宫而去,分头开始忙活了起来,高怀远自然立即前往杨石府上,在他家见到了杨石。
  杨石还是老样子,一看到高怀远便要和他比射,高怀远自然不会拂了他的面子,连射三局让杨石二比一取得了小胜,杨石心中欢喜,于是留高怀远在府中饮宴,设宴款待高怀远一番。
  “我说小友,你的射艺为何还是毫无长进呀?难不成又是在故意想让老夫不成?说吧!你这厮现在无事不会到我这里,又故意输给我的!”
  杨石年纪到底要比高怀远大出不少,平日里别看不怎么出门,其实心里面却十分明白,当坐下之后,便笑着对高怀远问道,言语之间很是随和,将高怀远称作小友。
  高怀远还真是大汗了一把,心道怎么京城里面都是一些老人精呀!这个杨石居然一下就看透了他的心思,看来以后和这老家伙打交道,还是要小心一些!
  既然杨石已经猜到了他是有事前来,高怀远于是也不再绕弯子了,他先是请杨石屏退左右之后,这才开口对杨石说道:“其实下官这次前来国公这里,确实是有事相求!国公也知道下官乃是当今圣上的亲信,我也就不绕弯子了!现如今圣上登基已经数月有余了,但是却始终不能亲政,朝中之事基本上也都是由史相在一手打理,这次史相又要大量引发会子,圣上对此颇为忧心忡忡,如此滥发会子,只会导致会子大幅贬值,迟早受害的还是老百姓,圣上忧心百姓,故此不愿准其所奏,但是国公也知道,对于这等事情的决断,圣上还是要恭请太后的懿旨的,下官这才受命于圣上,来托国公代为在太后面前陈其利害,请太后压下这份奏本,以免贻害百姓!”
  杨石皱皱眉看了看高怀远,沉吟了一下之后,答道:“史相如此作为,确实有些过分了!官家倒是清明,居然看出了此事的利害,如此滥发会子,确实与国不利,我等身为朝廷命臣,理当为国所想!这件事我回头入宫一趟,面见太后自会晓以利害,尽量请太后压下此事好了!这段时间官家登基之后,我便不见了你的踪影,你倒不妨给我说说,当今圣上对于这次太后听政之事是何看法吧!”
  高怀远有点错愕的看着杨石,反倒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说起此事了,这次他来的目的,本来就是要游说杨石,想说通杨石,代为劝告杨太后能还权于圣上,没想到杨石倒是先提出了这件事,让高怀远还真是有点吃惊。
  杨石看着高怀远的神色,知道他有些吃惊,于是摆摆手道:“你勿要吃惊,你我虽然年纪相差许多,但是却甚是投缘,我将你视作朋友才这么问你的!
  我们杨家和太后的关系你也知道,家父乃是太后的义兄,故此我们杨家荣辱无疑要和太后绑在一起,这也是我们帮当今圣上的缘故,确实情非得已!
  而现如今我也听坊间多有议论,说太后虽然年纪已大,但是却还贪恋权势,如此风平显然有失太后威仪,故此今日见你之后,才会有此一问!你放心便是,不管圣上如何作想,我们兄弟也希望太后不要垂帘了,否则的话,我们杨家恐怕也要落得不世骂名的!”
  朝堂之争 第394章 韬光养晦
  高怀远听罢之后,这才长长松了一口气,心道老家伙话不说清楚,差点吓我一跳!如此一来,事情就好办多了,而且他也知道,杨石乃是性情中人,和史弥远根本算不上一路货色,而且这两个兄弟并不贪恋权势,安于现状,过着一直不问政事的日子,算是京中难得的两个贤臣,之所以裹入夺嫡之争,也是出于太子当初太过犀利,将矛头指向太后的事情上,才不得已而为之,劝太后答应擅自废立。
  现如今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两兄弟便又不怎么干预朝政了,像他们这样的人,还真是不太多见。
  于是高怀远放心下来之后,便点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么下官也就明说了吧!圣上虽然年轻,但也早已不是不谙世事的年纪了,现年圣上已过弱冠之年,而且胸中颇有抱负,想要为国一站所学,还大宋一个盛世,现在登基数月,不但不能一展抱负,整顿吏治不说,甚至连一些小事,也要处处受到掣肘,如此下去,岂不令人扼腕叹息!而且当今圣上知书达理,对于太后甚为孝敬,不管太后是否听政,他都会一如既往的恭敬太后,绝非当初太子为人,这一点还请国公大可放心!”
  杨石抿着嘴沉吟了片刻,伸手在高怀远的肩膀上拍了拍,点点头道:“既然如此,老夫就知道该怎么做了,既然你据实相告于我,我也就再告诉你点事情。
  近期太后对于史弥远也早已看透了,通过这次废立之事,太后已彻底了解史弥远为人的阴狠诡诈,心中大概也在后悔自己养虎贻患,以致酿成今日权臣专政、尾大不掉的局面,故此近期多次在我兄弟面前,提及过此事,对史弥远相当不满,但是无奈现在已经事已至此,所以太后深有悔意!
  想想史相废立之事上的所为,令人不免太过心寒,我们杨家现在上下都有意劝太后撤帘,还权于当今圣上,只是你现在身为圣上密友,却要确保我们杨家不会因此受什么株连才行!”
  杨石说完以后,高怀远总算是也知道了杨家的想法,原来他们这些人也早已动了想要太后撤帘的念头,早已看清了史弥远的奸诈,只是现在还有些担心假以时日之后,杨家会失去宠信罢了,于是立即站了起来,对杨石一鞠到地,深深的施了一礼。
  “多谢国公深明大义,虽然下官不能代表圣上,但是以圣上的性情,定会为此深为感念国公一家的,别的不敢说,只要下官还在圣上身边一天,就定保得国公一家荣耀!请国公放心便是!”
  高怀远这一次托大了一次,立即以他个人的名义,答应确保杨家无事。
  杨石听罢之后也就放心了下来,点点头到:“既然有了你这句话,那么我们也就放心了,此事你只管回复圣上,我们兄弟定会尽力劝太后撤帘的!请圣上也放心好了!”
  于是这件事他们两方皆大欢喜,二人立即坐下又喝起了酒来,席间杨石警告高怀远道:“小友你的为人老夫早已熟知,现如今亦非当初圣上还在沂王府的时候,史弥远虽然对你等还没有防备,但是也很快便会察觉到你们的事情,以圣上现在的实力,尚不足以和史弥远一党对抗,即便是太后撤帘,你等也要小心谨慎,万不可正面和史弥远发生冲突,此事过后,我们兄弟将再也不会插手你们之间的事情,以后小友你可就要好自为之了!以我看来,你们和史党决裂也只是迟早的事情,请你记住,万事要三思而后行,不可酿成大祸,否则的话,大宋必乱,到时候难保闹得国以不国,那样的话,你将成为千古罪人的!”
  高怀远甚为感激杨石的直言不讳,他能这么对自己说这样的话,说明已经视自己为知心之人了,于是立即道谢道:“多谢国公提醒,圣上身边有郑大人这样的大才辅佐,料想不会出什么大错的!史党虽然现在权势熏天不假,但是人心所向,圣上只要勤政爱民,总归有一天皇权还是要回归于圣上之手的!下官也会加小心的,绝不会鼓动圣上做出出格之事的!”
  当高怀远告辞离开杨石府上的时候,杨石一直将高怀远送出了大门,这才停步拉着高怀远的手道:“你只管回去启禀圣上,此事请圣上稍作忍耐,待我们弟兄去慢慢劝说,尽快请太后撤帘便是!”
  高怀远再三道谢之后,这才翻身上马朝皇宫而去,没成想刚进宫门,便正好又碰上了郑清之也从宫外进来,于是两人边走边说了起来。
  “杨谷那边已经答应下来了,会尽快去劝说太后撤帘,不知杨石那边,你说项的如何了?”
  郑清之看看四下无人之后,便立即对高怀远说道。
  “杨石也已经答应下来了,他们兄弟早已听到了坊间的议论,劝太后撤帘是他们早已定下的事情,只是今日我去了之后,提及此事,他才告知于我的!看来太后那边的事情倒是不太难办,咱们总算是可以放心一点了!”
  高怀远面露喜色的答道。
  郑清之听罢之后也很高兴,点点头道:“太后也算是明白人,近期虽然垂帘听政,但是却少有意见和圣上发生冲突,前些时我便有所察觉,只是没有深想此事罢了,只是此事还要尽快落实才是,否则的话难保不会出什么纰漏,以防夜长梦多!”
  “学生会常去杨石那里督促此事的!请郑大人放心!”
  高怀远立即答道。
  两个人一起走进了现在赵昀所住的延和殿之中,正好碰到了几个大臣正在这里同赵昀讨论整顿地方吏治的事情,这些年来,因为史弥远的弄权,不少地方官员都是从他们一党手中买的官,故此吏治废坏,惹得不少地方的老百姓民怨很大,而史弥远又一直把持着言路,故此朝中很不容易查知此事,但是现在这些人乃是中下层的一些大臣,自然会将一些事情传入宫中,赵昀听罢之后甚为气氛,于是便召集了几个大臣一起商议如何整顿吏治方面的事情。
  高怀远在一旁稍微听了一会儿,觉得赵昀所说的话颇有一些见解,于是觉得心安了许多,虽然历史上的赵昀一生声名不好,但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和郑清之这些年的影响,还是对赵昀的言行举止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只要能始终让赵昀保持着这种近君子而远小人的状态,想必赵昀应该不会像史上那样的不堪吧!
  而赵昀和这些大臣商议了一番之后,看到郑清之和高怀远已经回来,于是便让这些大臣退下,将郑清之和高怀远带入了他的后殿之中,并且赐座让他们休息,这才问及了他们这次出去所办之事如何了。
  “朕上午已经去了太后那里,将滥发会子之事告知了太后,太后虽未答应出面干预,但是也表示了担忧,你们二人此行不知情况如何了?”
  赵昀对他们问道。
  郑清之点头道:“此事杨氏兄弟已经答应,会请太后干预此事的,不但如此,我等还要告诉圣上一个好消息,他们不但答应此事帮忙,而且还答应会力劝太后撤帘归政于圣上您,高将军也找了杨石,得到了同样的答复,只要太后答应撤帘,圣上便可亲政了!此乃一件大好之事呀!”
  高怀远也含笑点了点头,表示事实确实如此,赵昀闻听之后,当即便喜得跳了起来,上前拉住了郑清之的手,急忙问道:“此事当真?”
  郑清之笑着点了点头道:“官家莫要太过高兴了,这只是官家亲政的第一步,离官家真正的执掌大宝,恐怕还是任重道远,官家切记要宠辱不惊,万不可因小胜便忘形!”
  郑清之还是把赵昀当成他的学生看待,一看到赵昀这样喜形于色,便立即出言点拨道。
  赵昀赶紧点点头,收起了脸上狂喜的神色,平复了一下心中的狂喜,这才又问起了此事的过程。
  于是郑清之便将他和高怀远商议的事情和杨氏兄弟的表态告诉了赵昀,赵昀强行抑制着心头的狂喜,连连点头说道:“二位乃孤的良臣也!能得你等辅佐,乃是我赵昀之幸也!你们只管回复杨氏兄弟,只要他们深明大义,那么此生孤便绝不会有负于他们杨家!”
  高怀远和郑清之要的就是赵昀的这句话,于是躬身代杨家谢过了赵昀,这才又说了一会话告退出了皇宫。
  果真在他们和杨氏兄弟达成了一致意见之后不久,杨氏兄弟便入宫面见了太后,将撤帘之事晓以利害,劝太后尽快还权于当今天子,太后听罢之后,深以为意,表示她可以考虑这个事情,但是要等到年后再行撤帘之事。
  这样的消息对于赵昀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令他这段时间压抑的心情备受鼓舞,随之也更加勤勉了起来,每日苦读不辍,还更是开始关注起了朝政的局势。
  而史党在增发会子一事上,果真也受到了太后的反对,史弥远看在太后的面子上,最终只好作罢,将增发会子之事暂时搁置了起来,虽说这是一件小事,但是对于赵昀他们来说,无疑却是一种莫大的激励,让赵昀对未来更加有信心了许多。
  朝堂之争 第395章 京东有事
  而高怀远和郑清之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始终保持着一种低调的状态,倒也没有引起史弥远一党的不满,毕竟现在天下人都知道他们二人和当今圣上的关系,故此史弥远等人倒也不太在意这些事情,毕竟都是明白人,圣上一直又对史弥远恩宠有加,他们也犯不着太过逼迫赵昀什么,如此一来,两方在赵昀登基之后,倒是相安无事,郑清之和高怀远还会时常到史弥远那里参谒,始终保持着走动。
  虽说赵昀对于政事干预能力有限,但是也不能说一点作为没有,在他登基之后,还是小范围的处理了一些政务,在太后的首肯下,下旨惩办了几个地方官吏,解决了一些民愤极大的问题,而在这些事情上,史弥远也没表示反对,采取了一定的配合的态度,甚至在十月间为了表示他史弥远的开明,还主动多少放权了一些,在一些小事上,开始着人和赵昀商议一下,再做决断,表面上使他们三方保持着一种比较平静的态势,倒也显得无风无浪,只待太后年后宣布撤帘还权于圣上了。
  这期间别看赵昀尚未亲政,但是高怀远还是通过赵昀他们的影响力,在地方人士调整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在临近年底的时候,京湖路那边又一次进行了人事调整,而高怀远通过上下运动之后,终于因孟珙在枣阳军率忠顺军修平虏堰,溉田10万亩,由忠顺军与民户分屯;同时命忠顺军每家养马,官供刍粟,于是粮丰马增之功,成功晋升其为京西路兵马都监一职,同时也将黄严正式擢升为忠顺军统制,任京西路第五正将,使此二人都得以晋升成为了京西路一带的重要将领。
  同时高怀远还通过他在京城的活动,将原来朝廷发运给付大全军的粮秣,暗中提高了许多,在经济上对付大全等人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证。
  而这一年下来,周俊、付大全、刘成义他们也没有辜负高怀远的重托,不但牢牢的守住了海州一带,将李全军始终阻于海州以南地区,使之无法向北寸进半步,这一年下来,飞虎军和李全军打了大大小小数仗,结果都已李全军兵败告终,使得李全也认识到,他再想重新夺回海州、莒州等地,已经是不肯能的事情了,于是乎在连战连败之下,也只得偃旗息鼓,开始将势力朝南发展。
  而秦虎率将作军驻于莱芜,这一年也没闲着,他们利用手中的工匠,大肆在莱芜兴办铁作,一连新建了数座冶炉,大大提高了他们对飞虎军的武器自备能力,使飞虎军的武器装备在这一年之中达到了京东一带最为精锐的程度,并且还同时支持给了彭义斌军不少武器,使彭义斌和张林都从中受益不浅,而且在他们的经营下,莱芜开始呈现出了冶铁业的复兴,原来的铁矿也渐渐的开始恢复了开采,使当地经济得以了大幅恢复,成了飞虎军控制区域中的一个矿冶重镇。
  不但如此,周俊还在密州屯兵练兵,并且终于在秋收之后,率军在张林军的配合下,用三个月的时间,于年底之前向北攻占了孤悬在胶东渤海湾沿海的莱州城和登州两地,至此算是彻底将胶东控制在了飞虎军手中,其实力在这一年之中翻了不止一番,远远的超过了张林军的实力,并且超越了彭义斌军的实力,隐隐中只和李全军相差无几了,彻底将李全军压制在了海州以南之地,同彭义斌一起,断掉了李全军和蒙古那边的联系,从地域上阻绝了李全军投靠蒙古的可能性。
  李全在这样的情况下,于是开始朝南发展,这一年之中屡屡在楚州以南挑起事端,将他的控制区域向南推进到了兴化一带,为此现任京东制置使徐晞稷多次上表朝廷,要求起泰州驻屯大军,对李全施以惩治,夺回原来隶属南宋的地域,但是最终却都因史弥远还是采取怀柔政策,息事宁人,不想和李全彻底撕破脸,在京东一带再善起战端,使得徐晞稷的请奏而未能得准,以至于徐晞稷无奈之下不得不一再忍让,未能起兵伐之,最后只得离开楚州,亲自率少量宋军屯驻于高邮军一带,防止李全的势力继续朝南发展,以至于让李全更加嚣张了起来,越发不把南宋朝廷放在眼里了,假如任由其如此发展下去的话,用不了多久,李全恐怕就会刀锋直指扬州和泰州两地了。
  这种事情高怀远虽然知道,但是却因为赵昀无法干涉,只能坐视李全一步步的南下,暗中为了防范于未然,只能派人通知他的老爹高建,联合同样身在扬州任通判的赵范,下力气整顿地方军武备力量,准备好随时应付不测,在这件事上,高建听从了高怀远的建议,拉上了赵范,开始在扬州一带召集乡兵,进行装备并且加以训练,开始做好迎击李全南下的准备,除此之外,高怀远暂时也没有什么办法。
  当嘉定十七年这一年的冬天似乎特别冷,在临安城下了一场很难得一见的大雪,使田地都笼罩在一片银装素裹之中,人们将可以穿的衣服都裹在了身上,试图抵御这种寒冷,只有很少见雪的小孩儿在大雪之中四处奔跑嬉戏,在雪中打雪仗。
  高怀远也在柳儿的要求下,身上加了一件皮坎肩,站在小院之中陪着柳儿赏雪,望着阴霾的天空,他屈指一算,到现在他也已经来临安城三年有余了,这三年之中,在京城里面他可以说是殚精竭虑,如履薄冰,总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眼下算是混出了一些眉目,但是和他最初的设想,还是有着巨大的距离,史弥远依旧稳稳坐在他的相位上,将朝政玩弄于股掌之中,不由得便暗自有些惆怅了起来。
  不管他的事业发展如何顺利,但是对于整个历史的发展来说,他心知仅凭他一己之力,恐怕照样挡不住蒙古大军的南侵,他也唯有正合整个南宋的力量,才能与之相抗,但是接下来他们能成功将史弥远一党逐出朝堂吗?对于未来的事情,高怀远还是不太敢下定论,于是想到这里,便令二虎准备了一些酒食,送到纪先成那里,并且叫上了贾奇一起,到了纪先成的住处。
  像今年这样的天气,纪先成颇有些不太习惯,在屋子里面升起了一个炭盆,搓着手烤火,时不时的还会咳嗽几声,显然是受了一些风寒,屋子里面飘着一股淡淡的药香,他对高怀远的到来颇为高兴,连连招呼他们坐下说话。
  高怀远让二虎取出一件皮氅递给了纪先成,并且为他批在了身上说道:“纪先生受委屈了,这三年间,我们好歹还可以四处走动,而纪先生却要一直呆在这么逼仄的小院之中,怀远有愧呀!这段时间天冷的厉害,先生可万万要注意身体才是,这件皮氅乃是柳儿买来的狐狸皮亲手为您缝制的,您穿上会暖和许多的!”
  纪先成拉了拉皮氅把自己包裹起来,轻咳了一声之后摆手笑道:“多谢夫人挂念老夫了,至于委屈,这算不得什么,像这样的生活,对于我来说反倒更加惬意一些,少年时候为了考取功名,足不出户的在家闭门苦读,尚且能受得,现在这个年纪了,就更不喜四处走动了,整日在这里看书习字倒也乐得清净!何况我也并不寂寞,有这么多小子在我身边,想寂寞也很难,能看着你一步步的走到现在,老夫已经很知足了,你我之间就不必这么客气了!”
  高怀远在炭盆旁边坐下,伸手一边烤火一边对纪先成说道:“昨天我到了杨石府上,杨石肯定的告诉我,年后上元节过罢,太后便会择日撤帘,如此一来,对于圣上亲政就为时不远了。假以时日,只要斗败史弥远,我便会立即启奏圣上,为先生平冤昭雪,请先生出仕在朝中为官,到时候便再也不用整日躲在这个小院里面了!”
  纪先成一边轻咳一边摆摆手道:“你先莫要高兴太早,史弥远没你们想象的那么好对付,史党现在早已是树大根深,其势力早已遍布朝野,牵一发而动全身,想要诛除他们,何谈容易呀!
  你们现在的做法很好,能劝告当今官家韬光养晦不和史弥远正面相抗,这便不会出什么大事,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