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盗宋-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我们控制了登州和莱州之后,更是占据了那里的金矿,现在已经开始派人专职在那两地采金,今年开始已经每个月都有数百两黄金收入了,所以从去年开始,我们的日子就过得不怎么紧张了!”
“加上秦虎和周老伯他们在莱芜县大量开办冶场,每个月可产不少精铁,兵器方面我们也基本上能自给自足了!”
总的来说,现如今我们辖地之内的形势不错,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周俊大致又将飞虎军辖地的情况给高怀远介绍了一遍,说着这些事情的时候,周俊脸上洋溢着一种颇为自豪的神态,也可以说是颇有点得意。
高怀远点点头,周俊所说的和他了解的情况基本上没有出入,看来这两年来,他们确实下了功夫了。
“军中的情况呢?详细给我说说!”
高怀远对周俊接着问道。
“我们大致现在拥兵在六到七万左右,其实我们还能扩充兵马数量,但是养这么多兵,实在是耗费太大,于是我们就限制在了这个数目之间,但是我们还按照少爷当年在大冶的办法,凡是乡镇都要组建弓箭社,在农闲之时,派人督促各乡各县的民壮参加骑射以及战阵操练,在辖地之中推行兴武之风。不是我在向少爷吹嘘,现如今别看我们只有六七万兵马,一旦到用时,我们随时都可以扩军,随随便便的集结十几万人,应该不成问题,而且诸军现在领兵之人,重要位置上基本上都是咱们庄子里面出来的人担纲,他们可对少爷都是忠心耿耿之人,假如少爷现在想要造反,咱们也绝不含糊,定会领兵跟着少爷起兵!”
周俊兴冲冲的答道。
高怀远刚刚喝了一口茶到嘴里面,听罢了周俊的这句话,当即便一口呛到了气管里面,马上便把茶水喷了出去。
“咳咳咳咳咳,我说周俊你这个小子你这小子怎么说这话呀!咳咳,我何时想要造反了?这话要是说出去的话,估计我利马就人头落地了!以后休要再说出这等话来!”
“当今圣上待我不薄,而且我现在也乃是朝中重臣,又岂能造反呢?我之所以做这么多事情,不过是在想为以后北复中原早做打算罢了!你岂能不知道我的心意!好了!以后不得再说这样的话!否则的话仅凭你这句话,估计就能要了我的命了!呵呵!”
高怀远边咳嗽边指着周俊笑骂了起来,不过心里面却还是跳了几下,造反?自己当皇帝?貌似以前他倒是没想过这个问题!但是马上便又按下了这个念头,赵昀对他不错,怎么好意思抢了他的饭碗呀!何况宋朝执政这么两百多年来,民间早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忠君的意识,老赵家的饭碗岂是容易说抢就抢的呀!
周俊尴尬的赶紧帮呛到的高怀远拂背,解释道:“小的也不过随口一说罢了,只是说我们这些人对少爷绝对是忠实的!绝不会出去乱说的!别看我们这么多人来到京东,但是飞虎军下面,根本没有人知道我们乃是少爷当年安排过来的人!少爷完全可以放心!”
“放心!我当然对你们放心了!要不然的话,我岂敢倾家荡产的扶持你们来这里做事呢?给我说说孤儿的事情吧,要想控制好兵马,这件事乃是关键!”
高怀远推开了周俊为他拂背的手,让他坐下接着问道。
周俊立即答道:“这件事都是小的亲自负责的,自从我们这批人到了京东之后,便立即分别在辖地各州县开设了卧虎堂,大量收容因为战乱造成的孤儿,最小的年纪只有六七岁,最大的十四五岁,男女都有!”
“这些人在入了卧虎堂之后,我按照当年少爷所做的那样,安排他们食宿,并且传授各种技艺给他们,灌输忠诚的意识,所以这些人以后都将会是少爷的人!对少爷也绝对都是忠心耿耿的!”
“不过因为我们身份的缘故,不方便公开少爷的身份,所以我们收容这些少年之后,并未告诉他们少爷的名字,只是告诉他们,给他们饭吃的乃是一个大善之人,并非是我们这些人,从他们入卧虎堂开始,我们便每天都灌输给他们这个思想,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告诉他们你便是给他们饭吃的那个人,他们便会对少爷您忠心耿耿!”
“我刚才虽然是信口开河,说少爷假如有朝一日造反的话,我们会跟着少爷干,但是其实想想,朝廷以前的那些官家所作所为,实在是不让人放心,当年岳爷爷不也是对朝廷忠心耿耿吗?到头来呢?”
“不!闭嘴!此事休要再提!当今官家岂是当年的高宗可比的?当今官家乃是我少年之时的好友,你再敢如此说,看我不惩治于你!”
高怀远听到这里,当即便将脸沉了下来,马上打断了周俊的话,对他呵斥道。
周俊立即意识到自己又说错话了,赶紧起身跪倒在地,连连向高怀远告罪。
高怀远叹了一口气,让周俊起来坐下说话,又叮嘱了他一番,莫要再说这样的大逆不道之话了,周俊赶紧点头答应,再也不敢随便乱说了。
但是周俊的无心之话,却让高怀远心中猛跳了几下,不由得对自己的未来担心了起来,其实周俊说的不错,不变蝎子不蛰人,赵昀他们两个虽然自少年就有深交,而且赵昀登基掌权,高怀远可以说是功,但是天知道时间长了之后,赵昀会不会听信谗言,对他起了疑心呢?假如赵昀怕他掌握权利太多的话,最后要置他于死地的话,他该怎么办呢?
想到这里,高怀远强行压下了这个念头,自欺欺人的劝慰自己,赵昀应该不会这么无情无义吧!毕竟现在他们相处的还相当不错,以后再考虑这个问题吧!
“少爷,今天我来见少爷,还有一件大事要密报少爷,这件事我也是前天刚刚得知,尚未来得及禀报少爷得知!”
周俊收敛了一下心情,忽然对高怀远说道。
“哦?是什么大事?”
高怀远的思绪立即收了回来,对周俊问道。
“前天我收到诸城密报,说他们查获了几个细作,审问之后现其中一个人很不简单,后来他们中一个人经不住审问,供出了那个人的身份,我们的人才现居然抓住了一个大人物,此人居然是朝廷去年以来,一直在追捕的沂王赵竑!眼下他们已经封锁了消息,将赵竑已经转移到了莱芜县看押了起来,此事事关重大,我们不敢让别人知道,故此直到现在才禀报少爷得知!”
周俊小声对高怀远说道。
高怀远闻听之后当即便站了起来,贾奇早先怀疑沂王兵败之后可能出海北上逃避追捕,他便命周俊、刘成义、付大全在辖地之内留意调查这件事,但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一直也没有沂王的消息,他以为这件事也就这么算了,但是没成想这个时候,沂王居然落网被俘了,他居然果真躲到了京东,看来当年贾奇的推测还是正确的。
这件事可是大事呀!沂王的身份那可是当年的正牌太子,要不是得罪了史弥远的话,现如今当皇帝的可就是他了,这个消息实在是来的太过突然了一些,高怀远得知了此事之后,连连在屋子里面转了几个圈,却未能拿定主意如何处置这个赵竑。
假如他将赵竑献给赵昀的话,不用说绝对是大功一件,赵昀一下就可以放心了,再也不用担心赵竑跳出来找他讨要皇位了,以赵昀的脾气,这个时候一定会立即将赵竑干掉,彻底的绝除后患!
可是高怀远却没有立即作出将赵竑交给赵昀的决定,也许是刚才周俊的无心之语触动了高怀远,高怀远立即便想到,先不能将赵竑这么交出去,这个赵竑在任何人眼中,都是一个宝贝,在他眼中也一样,这是一张王牌,立即交出他变现的话,显然是个不明智的决定。
高怀远内心之中不太愿意交出赵竑,一是因为对于赵昀登基这件事,他其实有些对赵竑心怀愧疚,虽然赵昀登基乃是史弥远主持的事情,但是其中高怀远出力很大,他自己心知肚明,本来人家好好的就要名正言顺的当皇帝了,可是他们蹦出来插了一杠子,愣是把赵竑赶下了台,还赶出了京城,找了个湖州的小地方看押了起来。
虽然赵竑后来兴兵作乱,但是人家那是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努力,本质上没错,他领兵过去嘁哩喀喳的将人家的兵将杀的杀,抓的抓,把赵竑一个王爷追的如同丧家之犬一般落荒逃窜,惶惶不可终日,现在被逼的连宋朝境内都不敢呆,愣是隐姓埋名逃到了京东,可是最终还是被他给抓住了,要是这么送他到临安的话,不用想,赵竑只有死路一条,这么做太过不人道了点。
潜意识之中,高怀远也意识到赵竑还有另外一层重要的价值,那就是他是牵制赵昀的一个法宝,周俊刚才无意中说的话,提醒了他,再好的弟兄,说不定也有反目成仇的时候,赵昀现在虽然对他不错,但是天知道以后会生什么事情,作为已经在错综复杂的临安城生活了数年而且身负两世为人的知识的高怀远来说,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赵竑?这不是正是一张不错的王牌吗?
“很好!太好了!周俊,你派最可靠之人,去莱芜县,将赵竑带走,然后专门安排一些可靠之人,将他安置在一个只有你我知道的地方,好好善待于他,莫要让他太过受委屈了!至于他身边之人,也要善待,但是却要限制他们的自由!”
“另外严密封锁这个消息,任何人不得泄露这个消息,对于不能信任的人,必要的时候你知道该怎么办!”
“同时告诉赵竑,天下已定,让他最好死了夺回皇位的心思,现在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可以平安度过这一生,让他好自为之吧!当年我助当今官家登基,确实对他有些不公,也算是我对他的一点补偿好了!高怀远在屋子里面来回转了几圈之后,最终还是拿定了主意,立即对周俊说道,其实高怀远没有明说,但是话也说清楚了,告诉周俊这个事情事关重大,必要的时候该灭口就要灭口,毕竟他深知此事的关系,该毒辣的时候还是要毒辣一点的!无毒不丈夫嘛!”
周俊看着高怀远楞了一下,但是马上便明白了高怀远的意思,赶紧点头答应,他心知自己这个主人心境非常高,留着这个赵竑一定是有用才是,他作为高怀远的铁杆拥趸者,当为高怀远做好这件事。
“少爷放心,周俊晓得利害,保证不会走露了风声!”
周俊立即保证道。
高怀远点了点头,放下了这件事之后,又和周俊聊了起来,将飞虎军的事情详详细细的了解了一番之后,对周俊又说道:“我还有一点不太放心,飞虎军毕竟乃是付大全一手建立起来的,我有些担心,你来了之后,逐步的开始取代了大全的地位,而且当年大全在卧虎庄乃是跟着你的手下,会心生不服,眼下我没有时间来平衡你们的关系,而且这次你们协助官军讨灭李全,朝廷定会有所封赏才是,趁着这个机会,我想办法平衡一下,让你和大全所封官职尽可能持平,以后你们之间一定要团结才行,万不可因为权利而闹出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周俊笑答道:“这个事情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我和大全亲如手足,都不会计较这些事情的,不管飞虎军是他当领还是我来当领,应该不会有事的,请少爷放心好了!”
高怀远虽然有些担心,但是想到卧虎庄出来的人,都很知道团结二字,很少出现过争权夺利的现象,也就不再多说这个事情了,省的让周俊再多想。
两个人谈到了深夜,高怀远才将周俊送出了帅府,要周俊继续保持他们表面上的距离,不要让人看出来他们的关系非比寻常,周俊也记下之后答应了下来。
朝堂之争 第572章 投机者
李全兵败身亡的消息立即如同长了翅膀一般的飞向了各处,许多地方还坚持不肯投降的那些李全的残部,在听闻了这个消息之后,要么选择了向宋军投降,要么干脆撂挑子不干了,各自散伙,各寻门路去了。
一些还在试图坚守城池的李全部索性在宋军到了城下之后,放弃了抵抗,打开城门献城投降,让接下来的清剿行动变得轻松了许多。
半个月时间过去之后,淮东乃至京东一带,原来李全的旧部大部分放弃了和宋军为敌,纷纷投降或者散伙,总之只剩下了少数几个城池的李全残部,还坚持不降,试图和宋军顽抗下去。
最大的两股势力一个是盐城的刘庆福,一个是徐州的陆付同,这两个人各自都拥有一两万兵力,驻守坚城一副要继续顽抗下去的架势。
刘庆福那边好说,这厮当年是动楚州兵变的主谋,不敢投降,生怕朝廷给他来个秋后算账,所以才铁了心要顽抗到底,不过他也蹦跶不了几天了,刘大勇在结束了楚州的战事之后,受命领兵赶赴盐城,和原来驻防在这里的罗卓合兵一处,连番猛攻盐城。
而刘庆福手下的兵将们在得知李全已经阵亡的消息之后,军心涣散,早已没了拼死抵抗下去的决心了,所以说在罗卓和刘大勇他们的猛攻之下,盐城的陷落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了。
高怀远放手让罗卓和刘大勇去料理盐城的事情,自己则带兵再次朝徐州方向进兵而去。
徐州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向西可以直接威胁到归德府,也就是北宋的南京,可以说是南宋收复中原的必经之路,也是一座坚城,无论是攻还是守,这里的地理位置都十分重要,而李全也是在一年多前,趁着金主完颜守绪刚刚登基,立足未稳之时,将徐州攻克,扩大了他在淮东一带的地盘,这里以前乃是金国的辖地,虽然完颜守绪有心收复徐州,怎奈蒙古人在北方步步紧逼,让他腾不出手来收复徐州,以至于现在徐州城还处于李全的控制之下。
而李全本来有心将徐州经营成他的老巢,但是考虑到这里离金军太近,不知道什么时候金主腾出来手,就会攻打徐州,所以后来还是将楚州当作了他的核心老巢,只是派了陆付同在徐州驻守,防备金军攻打徐州,而当初他对陆付同并非是十分信任,最早的时候他本来是想要李福驻守徐州的,可是后来李福不争气,在打飞虎军的时候连战连败,惹得李全麾下的将领们都瞧不起李福,李全也对李福大为不满,所以后来就换上了陆付同当了这个徐州镇守。
陆付同的出身并非李全的嫡系,当年最早的时候,陆付同乃是当年被贾涉诱杀的季先部下,贾涉以前曾经知淮东制置使,一直奉行分化义军的政策,曾经多次想要吞并忠义军,后来遭到忠义军领季先的反对,于是便诱杀了季先,结果季先部下们还是不肯降服贾涉,又拥石硅为领,后来贾涉利用李全压制石硅,石硅结果率众投奔了蒙古人,李全这才趁机吞并了原来驻守在涟水的忠义军。
而涟水忠义军的领当时就是陆付同,陆付同投靠李全之后,这么多年以来,在李全手下也算是兢兢业业,很少违抗李全的命令,起初李全倒也对陆付同相当信任,所以镇守徐州这么大的事情,李全没有交给别人来做,却让陆付同来镇守徐州,便可见李全对陆付同的信任程度了。
但是让李全没有想到的是陆付同这次在李全被围楚州的时候,居然一反常态,对李全的命令来了个充耳不闻,从头至尾都没有派出援兵,只是趁机将徐州城原来李全的嫡系赶出了徐州,名义上是让他们支援楚州,实质上却等于将徐州城中的异己给排除出了徐州城,而陆付同现在已经彻底掌控了徐州城。
高怀远在邳州城处理过了李全的后事之后,便派人前往徐州招降陆付同,但是陆付同的态度却十分暧昧,对信使很是客气,好吃好喝好招待,然后礼送出城,既不说降,也不说不降,高怀远连派三次信使前往徐州,结果都是一个情况,于是高怀远有点明白过来,觉得陆付同显然没有投降的诚意,他之所以这么做,很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想要以眼下的徐州城作为砝码,换取朝廷让他继续留守徐州城,当他的徐州的土皇帝,另外一个就是陆付同可能不服朝廷,想要拥兵自重和朝廷对抗下去。
不管是什么原因,高怀远都不可能满足陆付同的想法,所以在几次招降无果之后,眼看时间紧迫,高怀远最终下定决心武力解决陆付同这个家伙,像这样的一个投机者,即便是令他降服,迟早也还是会成为祸害,于其让他反复,倒不如彻底解决了他,省的这家伙盘踞在淮北成为一个祸害。
高怀远这次集结了宋军和飞虎军近三万兵马,出邳州朝着徐州方向便开拔了过去,沿途将所有李全遗漏的残部一扫而空,并且沿途振抚那些受到兵祸的地方百姓,尽可能的收拢人心,使当地人归心于朝廷。
虽然这么做会影响到行军的度,但是高怀远还是要求全军严守军纪,不得扰民祸害百姓,尽可能的对所遇上的百姓进行抚恤,甚至不惜放军粮来赈济难民,他之所以费心费神的这么干,就是要让大军每过一处,都让当地百姓知道,朝廷是将他们视作自己的子民看待的,以此来稳定现在的成果。
如此做来,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这次的宋军让当地百姓们感觉到于以往遇上的各种军队大大的不同,朝廷的兵将们对他们这些北方人很是客气,一点也不将他们视作异类,还处处照顾他们,很令当地百姓们感激,这一带的老百姓日子过的很苦,李全在控制这一带之前,这里是金国的辖地,女真人不把他们这些老百姓当人看,当官的处处欺压盘剥他们,令他们生活十分困顿,加上金国日益衰落,当年金宣宗完颜珣穷兵黩武,四处开战,军资消耗很大,为了弥补军费的缺口,唯一能做的就是向老百姓盘剥,以至于各地百姓被当官的逼得无法生存,这才闹得金国各地民变四起。
可是后来好不容易盼到李全打下了这一带,没成想李全这个家伙也不知道体恤老百姓的疾苦,从不重视农业、商业的展,只知道抢地盘聚敛财富,老百姓的日子一点也没有改善,以至于这里的老百姓对李全军也深恶痛绝,现在陆付同又大肆在徐州扩兵,不断的派出手下在地方抓丁充军,收拢粮草,更是让老百姓们苦不堪言。
不少老百姓这个时候已经断粮,只能靠着挖野菜维生,而当他们听闻宋军路过的时候,开始的时候十分惊恐,深怕宋军也跟金军和李全军一样,对他们再进行一次洗劫,开始时候躲的很远。
可是后来他们现,宋军对他们秋毫无犯,现他们之后,还主动慰问,甚至留下粮食赈济他们,这些老百姓们这才现,还是朝廷的军队好呀!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便将宋军的仁义传扬了出去,于是更多的老百姓得知了消息之后,纷纷翘企盼宋军的到来,希望赶紧获得宋军的赈济。
如此一来,高怀远想要走的快一点也不可能,沿途到处都是跪在路边欢迎他们的饥民,他们不得不一边走,一边放赈济,本来可以四五天走完的路,却一下多走了三四天,直到第九天头上,才看到了徐州的城墙。
徐州城的陆付同提前已经得知了宋军兵来徐州的消息,这一下慌乱了起来,他本来确实打算拥兵自重,以自己的兵马为砝码,换取朝廷封赏,让他继续留在徐州当他的镇守,起码也给他弄个刺史当当。
可是没成想的是宋军这个招讨使大人,居然不吃这套,不但没有封他的官,居然还领兵杀奔了徐州,这一下陆付同岂能不慌呢!
陆付同其实这些年一来,一直都对李全心怀不满,他以前是季先手下的头领,李全配合朝廷威逼他们,实在是不够道义,后来虽然无奈投降了李全,但是陆付同一直都没将自己当成李全的手下看待,一直在找机会独立出来。
现在朝廷兵讨剿李全,正是他的一个大好机会,忍耐了好多年的陆付同终于翻脸不认李全了,不管李全如何催促他出兵支援楚州,他就是不肯答应,找各种理由进行推脱,最终李全还是落得一个兵败身死的下场,陆付同觉得这口气终于出了。
可是他的如意算盘着实不如意,虽然他在决心拥兵自立的时候,开始大量扩军,并且在徐州周围强征粮草,囤积起来为战争做准备。
但是当他知道宋军真的要打过来的时候,却又害怕了起来,因为他也不是笨蛋,李全以前可比他牛多了,手下拥兵十万以上,而且其中还有不少人都是随他南征北战多年的精兵,比起他眼下东拼西凑起来的这两万多乌合之众要强的多,可是结果呢?打来打去,却被宋军打得最终在邳州城外全军覆没,连脑袋也被人家砍去了。
他再看看他的实力,说起来凑起了两万多人,其实其中真正能打的也就是四五千人左右,另外有两三千人是年前收拢的新丁,刚刚操练的不久,现在上阵勉强能排出个阵列,一打仗就不成了,至于剩下的一万多人,也都是近期刚刚强拉来的,连武器都没有配齐,不少人只能提溜着木棍充当兵器,这样的兵将要是能打败宋军的话,还真是见鬼了!
朝堂之争 第573章 徐州有变
陆付同心知打是打不过的,于是在得知宋军启动的消息之后,马上就开动脑筋想了起来,他琢磨了一阵明白过来,这次朝廷看来是不准备再培养出下一个李全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