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盗宋-第3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怀远看罢了整个水师船队之后,直接给王泉下令,来一场登陆演习,而他也乘坐上了船队之中最大的那条福船,随船队观看了一遍水师的演练……
  只见王泉立于船尾的尾楼之上,一声令下,福船中桅上的吊篮之中的旗手便立即挥舞起了旗幡。
  接到命令的步军立即鼓号齐鸣,然后迅速的在码头的空地上列队,携带着各种武器以及作战的物资,井然有序的开始踏上栈桥,分批登上了他们的坐船,虽然期间还有点乱,但是却并未发生太大的混乱,整个五千多人的登船行动也只用了两三个时辰,在这个时代这种登船速度已经是相当快了,这也拜水师码头的建设很完善,单是提供给船只靠岸的栈桥,这里便修建了许多条,这也就是南宋了,要不是南宋的富庶的话,一般国家想要这么短时间建成这样规模的水师码头,恐怕是让皇帝当掉裤子也完不成这样规模的水师码头的建设。当看到步军已经登船完毕之后,王泉接着开始下达起锚的命令,码头上的辅兵们飞快的将粗大的缆绳从系留桩上解下来,抛给了船上的水手们,而船上的水手们则立即撤掉了跳板,纷纷把固定船只的船锚用轱辘摇了起来收到了船上。
  在紧接着小型的浆船便拖拽着这些大型战船,小船上的水手们齐声大喊着号子,一起奋力划桨,把大船拖离栈桥和码头,进入到快阔的水面上。
  而大船在离岸之后,也纷纷开始在水手们的操作下,拉动帆索把船帆升上了桅杆,顿时杭州湾里形成了千帆竞渡的壮观场面,在风的作用下,这支庞大的船队缓缓的驶出了杭州湾,朝着海面上行去……
  巨大的船头犁开海面上的波涛,随着波涛不断的摇摆着,王泉身披一个大红色的斗篷威风凛凛的立于船楼上面,自豪的朝四周观看着自己统驭的这支强大的水军。
  不多时王泉意识到今天主角应该不是他这个水师都统,于是赶紧下了船楼去找大宋第一权相高怀远同志,向高怀远同志请示他做的如何。
  但是这会儿高怀远同志却很不争气,脸色苍白,双手扶在船舷一侧,微微闭着眼睛,在听到王泉的请示的声音之后,他本来想要回答点什么,但是很可惜的是他没有说出来话,而是立即趴在了船舷上,在王泉错愕的目光下对着大海很不争气的“呕……”
  这一下早上吃的东西算是全都便宜给了海鱼了,接着高怀远同志很快便被二虎以及王泉扶到了船舱之中,躺在了原本属于王泉的铺位上,可是高怀远还是不时的趴在床边大口的干呕着……
  别看高怀远经常在长江乘船来往,倒也从来没有晕过船,可是今天他意气风发的随着水军到了大海上之后,他才意外的发现,在海上坐船和江河上乘船感觉大不相同,海里面的波浪到底比内河的波浪要大不少,而且今天他选的日子也不太对头,海上风浪比较大,刚开始出海的时候,他还兴致勃勃的四处张望着船队,不时的发出感慨,但是出了杭州湾不久,他便觉得有些头晕恶心,还加上强烈的反胃感……
  于是便有了先前他狼狈的一幕出现了,伟大的大宋枢密使高怀远高大人居然晕船晕到了吐,而且还是吐的一塌糊涂差点连胆汁都吐了出来。
  高怀远躺在床铺上继续犯晕,心里面这个后悔呀!自己埋怨自己,你说你个混账东西,居然会晕船,以前怎么就没有发现呢?还有,你这个混账好好的在陆地上呆着看演习就不得了吗?却非要跟着船队出来一起走,结果现在呢?丢人了吧!丢大人了吧?
  演习虽然很成功,但是高枢相大人却很狼狈,抢滩演习也没看到不说,结束之后他还是被几个亲兵抬下了那条雄伟的旗舰,然后用轿子把他给抬回了庆元府,连褒奖王泉几句都没敢,高怀远同志便灰溜溜的逃离了庆元府,朝着建康府方向跑去。
  建康府诸军已经合并成为一军,原侍卫马军司的兵马和建康都统司大军合并成为了建康驻屯司大军,李孝天担纲都指挥使,合并之后的建康驻屯司兵马数量超过了九万,其中精锐骑兵五千,步军四万,辅兵一万五千人,而且他们被划归京西战区,归孟珙统领。
  而镇江府都统司则划归了京东驻屯大军管辖,作为京东驻屯大军的预备队,兵力两万三千人,平日里主要负责长江下游的水军事务,同时也负责南方向京东输送物资,理顺了隶属关系,也方便了物资的调运,减少了中间扯皮的环节。
  高怀远每到一地,都会检阅兵马,他不去关注队列站的是不是整齐这样的面子活,而是直接要求择地进行一场演戏,同样以骑兵为蓝方假想敌,让步军进攻或者防御骑兵的攻击,以此来检验诸军的战斗力。
  大宋权奸 第805章 巡视京东(二)
  总体情况上来看,建康府驻屯司的兵马在李孝天这样的猛将统驭之下,经过两年多的紧张操练,这里的数万大军也都基本上可以称作精锐兵马了,而且李孝天也同样是实用主义者,不讲求什么好看不好看,更多的是突出战术的灵活性和实战的效果。所以建康军步军之中大批量装备了不少的偏箱车、弩车,同时还大批装备神臂弩、强弓,注重步军远距离杀伤能力,同时偏箱车装载提前制造好的拒马等物,随时都可以结阵,在阵外设置防御骑兵的拒马防线。
  而且让高怀远惊奇的是李孝天这厮居然让每一个弓弩手还同时携带一根长枪,通过观看演习之后,高怀远才知道李孝天这么做的原因,原来这家伙汲取了当初在冀州城外高怀远和孛鲁那一战的经验……
  他让每一个弓弩手都携带一支长枪,临战之时,他令这些弓弩手把这些长枪斜着插于地面,枪尖直指前方,如此一来,便在弓弩兵的队伍中形成了密密麻麻的枪林,他们可以安心站在枪林之中对着冲击他们的敌军射箭,而敌军却无法再跟以前那样,纵马冲阵,闯入弓箭手兵阵之中大砍大杀。
  以往的弓箭手虽然可以给对方在远距离上制造许多杀伤,但是往往一旦被敌军骑兵冲入兵阵之后,他们便会丧失战斗力,成为敌人骑兵的牺牲品,往往成为战斗最先崩溃的一支兵阵,他们一发生溃败,便会带着全军溃败,这个难题很不容易解决。而且宋军步军的弓弩兵比例相当高,最高可以达到总兵力的七成左右,这么多步军假如只使用弓弩的话,兵力浪费很多,而且近战能力严重不足。
  但是给他们每个人装备了长枪之后,他们便获得了相当可观的近战能力,在敌军尚处在远距离的情况下他们使用弓弩杀伤敌军,而杵在地上的长枪则为他们提供了掩护,使得敌军无法冲入他们兵阵,当敌军接近他们的时候,他们便可以弃掉弓弩,拿起长枪,便成为了长枪手,成排的长枪对于克制敌军骑兵来说,威力相当大,即便是再果敢的敌军,骑在马上也不敢轻易的冲击长枪阵,那样的话他们会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的……
  而给弓弩手装备长枪,便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步军的编制之中便可以减少专业长枪手的数量,集中力量编制入盾牌兵,为大军提供更坚实的防御,还可以提高短兵相接的战斗力。
  更重要的一个好处就是长枪手不必进行太繁复的训练,也不要求他们有太强的近战格斗技巧,他们只要有足够强的战斗意志,临阵不退,以严密的阵列对敌,敌军骑兵基本上遇上他们,都要歇菜。
  高怀远看罢了李孝天指挥的演习之后,当即是赞口不绝,对李孝天连连称赞这个办法不错!
  而李孝天倒是也算谦虚,对高怀远躬身答道:“末将不敢居功,如若不是当初跟随大人前往冀州同鞑子一战的话,卑职也绝想不出这样的主意,而且这种办法也并非卑职一个人想出来的,而是军中不少参加过当初冀州一战的弟兄们一起想出来的!这还全拜大人所赐!”
  “哈哈哈……你这个李孝天也学会给我戴高帽了!当初我那是被逼出来的办法,没想到现在却被你们活学活用了!不错,该赏!来人,给李将军记下此功,回头呈交枢密院定赏!这种办法要多想,总之越多越好,越实用越好,到时候拿去对付敌军,就够他们瞧的了!呵呵!”
  高怀远心情相当不错,他也想起来当初这是他被逼无奈的时候,让弓箭手用削尖的木棍杵在地上,抵御蒙古骑兵的冲击,效果还相当不错,现如今被李孝天他们用到了实战之中,这种事情他还真是喜欢。
  “再有,速速把建康府这种办法立即向全军推广,务必在一个月之内,让我朝诸军皆按照这种办法编制,这样虽然增加了弓箭手的负担,但是一根长枪也增加不了多少重量,应该不会有大的影响,却可以大幅提高弓箭手的战斗力!不错不错呀!”
  高怀远接着便继续下令道。
  看罢了李孝天这里的情况之后,高怀远立即便打马朝着镇江府方向驰去,这一次他连乘船的勇气都没有了,干脆领着一帮亲卫骑马上路,走陆路前往镇江府,前些日子在庆元府晕船的经历让他记忆犹新,这段时间让他看见船就有些犯呕,所以他短时间之内,是不敢再乘船了,而他手下的周昊、二虎等人,也只能苦笑着跟着他一起骑马出巡了。当他们行至镇江府的时候,这里水陆运输都十分的繁忙,运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几乎是首尾相连,向北的船只上大多满载着覆着防雨的芦席的粮食抑或器甲等物,而往回走的船只则拉着各种产自京东的铁块等物还有一些官船上则是装载的银钱等物,这些船只其中不少都是到徐州方向卸载物资的,而粮食器甲等物都是要卖给金国的商品,换回来的则是大量的银钱铜铁等物,还有一些是直接用珠宝顶账,生意看来相当不错……
  而镇江都统司都统不是旁人,还是当年跟高怀远北伐李全的时候的那个罗卓,这些年来,罗卓虽然没有升迁,但是也没有因为大规模的调整而被罢官,他还算是个勤勉的将领,而且在镇江都统司里面素有威名,所以高怀远也没有动他,继续让他留任在镇江都统司里面当都统。
  经过北伐一战之后,罗卓颇受打击,他本来以为他的麾下兵马当年乃是毕再遇所统帅过的兵马,怎么在南宋诸军之中也是首屈一指的强军,但是没成想北伐李全一战之中,他们镇江都统司兵马表现最差,损失最大,打盐城他居然被李全的手下打的大败,险一些全军崩溃,损兵折将之下差点完蛋……
  后来他甚至连跟着高怀远继续北上的份都没有捞着,只是受命驻守楚州和盐城等地剿匪,镇江都统司沦为了二流兵马。
  再后来他率军返回镇江之后,于是便发愤图强,也消了以前狂傲的心思,拼命的开始练兵,并且还想尽办法从殿前司哪儿讨了些低级军官,直接充入他的镇江都统司之中,担纲教头等职务,帮着他进行练兵,后来他通过华岳,还要来了一批随着高怀远北上抵御蒙古军的武生营的武生,到他军中充入了军官之中。
  这些年来,罗卓为了强兵也算是殚精竭虑了,尽了他的本分,前年他更是到京师参加了高级军官的轮训,成绩还相当的突出,所以高怀远并没有动他,让他留任镇江,不过官职没动,品级却给他提升了两级,为此罗卓也相当的承情,心中感激高怀远的宽宏……
  听闻高怀远巡视到了镇江府,罗卓自然赶紧前来迎接,并且按照高怀远的吩咐,在城外大校场上来了一次演练,让高怀远检阅他这些年来所做的努力。
  看着校场上生龙活虎、喊啥震天的这些镇江都统司的官兵,高怀远连连点头,直至看完了整场演练之后,高怀远亲自登台对在场的所有官兵嘉勉了几句,让他们继续保持这样的作风,这才带着罗卓回到了罗卓的大帐之中……
  罗卓也算是个良将了,他这些年在镇江卧薪尝胆,连家也很少回去几次,天天都住在大营里面,也不住建好的屋子,就和官兵们一起住这样的帐篷。
  看罢罗卓的帐篷之后,看到这里面还堆了不少的书籍,高怀远便随手翻开看了几本,发现这些书里面正儿八经的兵书倒是不多,最多的居然就是他和华岳近些年来刊发的那些有关战术方面的书籍还有几本是高怀远所写的有关历次大战总结的经验,而且翻开书页之后,在留白之处还看到罗卓写了不少注解,其中一些注解还相当的精辟。
  于是高怀远对罗卓笑道:“看来罗将军这些年来不少看书呀!怎么样?可有什么心得吗?”
  罗卓立即躬身答道:“启禀枢相大人!当初下官狂傲,不知天高地厚,总以为卑职所练之兵便是天下最强的兵马了,但是没成想当初北伐一战,卑职的镇江军居然比起大人所率的殿前司的兵马如此不堪,甚至连作为义军的飞虎军也大大不如,真是令卑职惭愧!
  以前卑职只以为毕将军便是不世之将了,但是上次卑职有幸随大人北伐之后,才知道高大人才真正是此世间的大将之才!卑职比大人远远不够!
  故此在回来之后,卑职亲自核对兵样,重新招了一批新兵,这些年不敢怠慢,才将其练至如此程度,但是还不算满意,还望高大人指点一二,卑职无论如何不敢再倨傲了!”
  高怀远对罗卓的回答很高兴,笑着说道:“罗将军太过自谦了,也太过抬举我高某了,我高某何敢于毕将军相提并论呀!只是我运气比较好罢了,将士敢于用命,才使得高某做成了一点事情罢了!而今日看罢了镇江军的情况之后,高某甚慰!镇江军假以时日,定能在战场上建功的!这一点我高某深有信心!有朝一日,本官希望还能和你一起共赴沙场,一起光复中原旧土!”
  大宋权奸 第806章 巡视京东(三)
  听罢了高怀远的话之后,罗卓也是听得心潮澎湃,立即跪下大声说道:“只要大人有命,罗某甘当大人的马前卒,即便是粉身碎骨也万死不辞!”
  “起来,起来!不必如此,为将者敢视死如归,我朝有你这样的猛将,也乃是我朝的幸事,高某相信罗大人的人品,绝不会临阵退缩的!否则的话,说句不好听的,我高某可能也不敢把这支兵马留在你的手中!我相信你!”
  高怀远一把搀起了罗卓,诚恳的对他说道。罗卓听罢之后更为感激,他其实也早看到了,各地主将基本上这些年换了一遍,那些碌碌无为的庸才,这几年纷纷被高怀远贬回了家中,换上的将领一个个都是年轻将领,唯有他,枢密院却从未动过他,这里面的信任便不用多说了,所以罗卓在有压力的同时,又非常欣慰,他这个人也一直一来很痛恨那些无能的人控军,使得好好的兵马,简直跟豆腐渣一般,一碰就哗啦散掉,现如今他相信,迟早有一天他还有机会跟着高怀远上阵,定能北复中原旧土……
  高怀远拉着罗卓坐下之后,聊了不少有关控兵以及战术方面的事情,他很快发现罗卓确实是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对排兵布阵方面的事情对答如流,还总结出了许多经验,这才更加对罗卓放心了许多。
  顺便高怀远还给了罗卓一些有关这几年间,他率军在四川一带用兵的纪要,让罗卓进行研读,顺便找找其中的不足,现在高怀远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习惯,军中带有专门的书吏,将每一战的经过都详细记录,然后又交给参谋总部的军官们研判这些战例,详细总结得失,最后汇编成纪要,下发诸军将领们一起参阅。这样的方法对于全面提高宋军将领们的指挥能力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使这些没有机会参加太多战事的将领们也能从这些战事之中汲取到更多的经验,少走许多弯路,要知道将领往往临战之时犯一点错误,结果可能都是一场悲剧,最起码也会造成兵将许多不该有的损失,而他推行的这些方法,对于提升将领的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罗卓恭敬的接过了高怀远的交给他的这一沓子纪要,连连保证绝对会好好拜读,高怀远点头表示不必客气。
  “高大人,卑职听闻了现在许多军中已经装备了那种神威大炮,卑职的镇江军也很想尽快装备这样的火器,上一次卑职在京中看过了这种神威大炮的威力,煞是羡慕,不知道能否尽快也给卑职装备一批这样的东西吗?”
  两个人聊了不短时间之后,罗卓在高怀远面前也少了许多拘谨,犹豫了几次之后,还是对高怀远提出了他的要求。
  “哦?呵呵!是呀!罗将军你莫要着急,现在神威大炮刚刚面世不久,虽然一些军器司已经建立了工坊,但是这种大炮工艺繁复,造之不易,数量还远达不到每军都能大批装备此物,所以眼下新造的神威大炮先行配发京东和秦凤路等地,就连殿前司也未能大批装备,仅有的一批还被我抽调到了四川一带!不过你也不要着急,这次本官要到京东巡视,那里也设有造炮工坊,产量会相对多一些,待到本官回来的时候,便随行给你带上几门回来,但是眼下你也万不可将战争的胜负都寄托在这种神威大炮身上,再好的武器,也要看使用者如何使用它们的!真正左右战场胜负的不是这种神威大炮,而是官兵的战斗意志,即便是把神威大炮全部装备给一支毫无斗志的兵马,那么战争的结果也可以预见!请罗将军切记本官说的这些话!”
  高怀远一边答应罗卓的要求,一边提醒他道。罗卓听罢之后,一边是狂喜,一边赶紧点头答应:“多谢高枢相!下官谨记大人的教诲!一定要练就一支敢战之军!”
  高怀远没在镇江多做停留,立即出发渡江而过,进入到了淮南东路直奔徐州而去。
  而徐州的守将还是飞虎军的周俊,虽然现在飞虎军已经改编成了京东驻屯大军的左右两军,但是在高怀远授意之下,飞虎军基本上还保持着原有的编制,并未彻底打乱他们的编制,周俊时下率领飞虎军左军,而付大全率领飞虎军右军,他们自行招募兵将,自行操练基本上不受什么制约,保证了他们的独立性……
  而周俊的左军时下已经扩编到了一万五千人的规模,所招兵将大多数都是东海一带的青壮,也是飞虎军最初招募的屯田百姓的子弟,在周俊的督练之下,战斗力相当的强悍,所以他们驻守徐州,基本上不用担心徐州会出什么问题,即便金国那边真的出什么状况,想要打徐州,恐怕借给他们一个胆子他们也不敢。而且飞虎军有自己的装备体系,除了朝廷调拨的器甲之外,他们还能通过莱芜铁作直接获取更多的精锐器甲,所以说周俊和付大全的飞虎军可以以一当十,也不算夸张……
  时下这几年周俊除了练兵之外,也没闲着,逐步的蚕食着徐州以西的金国属地,他也不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往往只是以剿匪的名义出击一下,侵占一点地盘,金国虽然多次抗议,但是因为无力对宋发动战争,所以抗议归抗议,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几年时间宋军一点点的蚕食掉他们不少的地盘,而通过这几年,徐州军基本上已经控制了徐州以北的相县(现在的淮北市)丰县、沛县等地,更使徐州固若金汤,再也不忧会被金军夺占去了。
  周俊每占一个地盘,便筑起一个土堡,屯驻进去少量的官兵,作为他们以后前进的基地,而且一旦最外侧的土堡受到攻击,马上便能通过烽火台把消息传至徐州,大军很快便能出发前往迎敌,而且这些土堡相互支持,一旦敌军想要进攻徐州,不拔掉这些土堡,就根本不用想进至徐州城下,否则的话,即便是攻至徐州城下,他们也要担心后路被这些土堡的宋军切断,更不可能保证粮道的安全……
  高怀远到了徐州之后,便详细的了解了徐州的情况,对于周俊这么能干的人,他自然没什么好说的,于是直接前往宋廷设在徐州城西四十里的傕场巡视了一番。
  傕场之中交易还算是不错,金人每天都会送到傕场一些金银之物抑或是大车的铜钱,以及他们能收罗来的各种铜铁牛角筋胶等物,在傕场换取宋人的粮食、器甲之后,又运回金国那边……
  虽然价钱宋朝这边定的有些高,而且有些器甲质量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但是这些东西金国不找宋人买,还真就没地方可买,所以独门生意好做,由不得他们乐意不乐意。
  而这些换回来的钱物,则交给漕司负责转运回临安,钱财充入户部库房由户部负责调配,铜铁、牛角、筋胶等物,则尽数调拨给兵部军器监,用来打造各种精良的武器供给军中使用,来来往往的生意做的满是红火……
  但是高怀远知道,此消彼长之下,金国只会越来越空虚,迟早有一天都会崩塌下去,到时候就是他们接手中原的时候了。
  飞虎军可是最不缺火炮的军队了,早在高怀远还在大冶县的时候,就开始利用他名下的铜铁矿出产的铜铁铸造火炮,而且飞虎军自从占领了莱芜之后,获得了更多的资源,高怀远也逐步将火炮的生产转移到了京东,这些年下来之后,他私人名下的产业便暗中铸造出的火炮不下千门之多,这些火炮大部分都储备起来,尚未装备给军方,飞虎军自从高怀远同意公开火炮这种利器之后,率先便装备了一大批,所以周俊财大气粗,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