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路军一一五师征战实录-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指示、布告和命令中,罗荣桓、黎玉和萧华等领导人发出号召:“在此紧急关头,尤须我党政军民以战斗姿态,紧急动员,组织起来,团结起来,保证民族战争之最后胜利。”
当晚,在罗荣桓的主持下召开了山东分局、山东军区和山东行政委员会高级干部(包括党外人士)会议,讨论大反攻和扩大部队的任务。罗荣桓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迅速占领徐州、济南等大中城市、准备接受敌伪投降的指示,以及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向解放区所有武装部队发布的七道进军命令。他在会议上指出,要迅速整编部队,向铁路和大城市进军,迫使敌人向我军缴械投降。他特别提醒大家:“敌人乞降了,还不等于缴械。蒋介石一定会利用日伪军来对付八路军,同我们争夺山东。因此,不要认为日本乞降,我们就可以顺利受降,就没有事了。我们决不能麻痹大意,要全力以赴,准备长期斗争。”
就在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军队编制的决定,指出:为适应今后的作战,最后消灭日本侵略者,备战略区应就现有兵力迅速抽出二分之一至五分之二的兵力,编为野战兵团,并向各战略区下达了关于充实野战部队的指示。
山东军区在罗荣桓的领导下,迅速进行了部队的整编。他们把山东第一线部队编成8个师、12个警备旅、1个滨海支队及1个海军支队。每个师辖3个甲种团(每团充实到2500人以上),主要担任机动作战、夺取大城市的任务。每个警备旅辖两个团,担任次要方向上的作战任务。
整编后,滨海军区部队编为山东第1师、第2师、山东警备第10旅、第11旅,其中1师师长梁兴初,政委梁必业;2师师长罗华生,政委刘兴元。鲁中军区部队编为山东第3师、第4师、山东警备第1旅、第2旅、第3旅(后来又编了个第4旅),3师师长王建安,政委周赤萍;4师师长廖容标,政委王一平。胶东军区部队编为山东第5师、第6师、山东警备第4旅、第5旅,5师师长吴克华,政委彭嘉庆;6师师长聂凤智,政委李丙令。海军支队也隶属于胶东军区。渤海军区部队编为山东第7师、山东警备第6旅、第7旅,7师师长杨国夫,政委周贯五。鲁南军区部队编为山东第8师,山东警备第8旅、第9旅,8师师长兼政委王麓水。
另外,滨海支队,即由万毅率领的部队准备按朱德的命令进军东北。
为扩大自己的力量,山东各军区广泛开展了参军运动,以组织八路军的第二梯队,县区武装升级后,又立即补充起来。
不久,山东八路军的总数就达到了27万余人。
“不投降,就消灭它”
就在山东军区接受日伪军投降、扩大解放区的同时,蒋介石也迅速在山东采取行动。他任命的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何思源在日伪军的保护下进入济南。何思源一进城,就要日军“就地驻防,加强防务”,同时将山东所有的伪军都收编为国民党军队。于是那些在日军统治时期为非作歹的汉奸,转眼之间都成了国民党的“地下工作人员”,蒋、日、伪完全同流合污了。
由于有国民党在背后撑腰,山东的日伪军拒绝向八路军投降。
“不投降,就消灭它!”罗荣桓说。
8月13日,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发出《决心彻底消灭日伪军》和《夺取大城市的部署》,15日又发出《部队作战方向的规定》,对部队的行动作了部署,决定兵分五路,首先扫清孤立于解放区内的中小城市,再向山东铁路沿线地区和大中城市进军。罗荣桓将这一部署上报中共中央,同时建议将部队名称改为“人民解放军”,中央中央复电表示同意。这是在我军历史上首次使用“人民解放军”这一名称。
山东八路军在罗荣桓等人的领导下,夜以继日地奋战,所属部队边动员、边行军、边扩大、边编组,冒着酷暑,昼夜兼程,很快就席卷了解放区内的敌占中小城市,并开始向大城市及交通要道疾进。
鲁中部队为第一路,在前线指挥王建安、政委罗舜初的率领下,连克临朐、博山、益都、莱芜、淄川、章邱、周村和新泰,切断胶济路西段,并从东南方向进逼济南。
滨海部队为第二路,在前线指挥陈士榘、政委唐亮率领下,攻克胶县,切断胶济路东段;南占莒县、日照、赣榆、青口,切断陇海路东段,逼近海州和连云港。
胶东部队为第三路,在前线指挥许世友、政委林浩率领下,解放威海卫、牟平、烟台、福山、篷莱、黄县、龙口、招远、莱阳、石岛、即墨,并突破了敌人之崂山防线,攻占了流亭机场,逼近青岛。
渤海部队为第四路,在前线指挥杨国夫、政委景晓村率领下,解放了昌邑、寿光、临淄、广饶、博兴、高苑、桓台、长山、阳信、临邑、邹平、宁津、吴桥、辛店,切断了胶济路中段,与第一路大军会合,从东北方向逼近济南。
鲁南部队为第五路,由前线指挥张光中、政委王麓水率领,切断了津浦路,解放了泗水、曲阜、台儿庄及官庄火车站,兵临兖州和徐州。
在以上这些攻势中,唯有临沂战役打得时间最长,也最为激烈,罗荣桓为这次作战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东京电台播放了裕仁天皇的“停战诏书”。第二天,驻守在临沂的日军就逃往枣庄,临沂只剩下伪保安大队长许兰生的部队,伪费县保安大队邵子厚部也集中到临沂城里。他们又与盘踞在临沂以北、汪沟西南坚固筑垒地区的王洪九部互相策应。这三股伪军加起来共4000余人,企图依靠坚固的工事和日军逃走时留下的大批武器弹药和粮食,固守顽抗。
山东军区决定组织滨海第4团、山东军区特务团、鲁中第11团和临沭独立团攻城。由于各团属于不同的部队,罗荣桓就派军区参谋处长李作鹏去临沂前线指挥。
8月20日和22日,八路军发动了多次攻击,皆因准备不足、配合不好和敌人的工事坚固而未能成功,攻城部队的伤亡不小。当时罗荣桓率军区机关正在大店,对进攻临沂的情况不了解,几次想去前线,由于身体不好,加上别的人一再阻拦,没有去成。
8月26日,李作鹏从临沂回到大店,汇报了前线的情况。罗荣桓听完汇报后强调,临沂是滨海、鲁中、鲁南三区的联结点,必须拔掉这颗钉子。然后,他批评了李作鹏的轻敌思想。
接着,李作鹏报告了下一步作战方案,即一面在阵地前沿对敌展开政治攻势,一面在城西北角实行秘密的坑道作业,准备把坑道挖到城墙下进行爆破。罗荣桓同意了这一方案,并派作战科副科长王德、参谋尹健一起去临沂。
李作鹏返回临沂前线后,于8月28日召开了作战会议,总结了前几次攻城失败的教训,确定了作战部署。经过充分的准备,终于在9月10日炸开了城墙,9月11日上午占领临沂全城,歼灭伪军2000多,活捉汉奸许兰生和邵子厚。尔后转移兵力围攻城北的王洪九部。不久,王率残部逃走。
9月20日,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的指挥机关进驻临沂。刚到不久,罗荣桓就提出要出去走走。他当时的身体非常不好,在林月琴和卫生员的陪同下沿着城墙边慢慢地走。他仔细地察看着城墙和攻城部队挖的坑道和架设的云梯。这时,大家才明白,罗荣桓不是为了散步,而是察看地形,总结这次作战的经验教训。
在进行临沂战役的同时,山东军区的其他部队仍在不停地反攻,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到9月中旬,山东八路军共克县城46座,占领了烟台、威海等6个港口,占领火车站35处,歼灭拒绝投降的日伪军6万余人。山东的5个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并与华中解放区和冀鲁豫解放区取得了直接联系。
山东八路军的胜利还直接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共谈判中的地位。1945年9月15日,周恩来在重庆同国民党代表谈判时指出:“山东解放区迄今收复80余县(包括津浦路以西地区及过去已解放的县城),均已实行民选县长,治理民政,只等中央承认加委……”
由于山东省的绝大部分地区已由共产党控制,9月19日,周恩来又向国民党谈判代表提出,山东应作为由中共方面任命省长的四省之一。
115师和山东军区的出色成绩,为中国共产党夺取了一大片战略基地,大大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在战后的地位,增加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的筹码。
罗荣桓与妻子吵了起来
罗荣桓与林月琴自1937年在延安结婚以后,两人感情一直很好。在那十分艰苦的岁月里,他们互相关心,互相照顾。特别是罗荣桓有病后,林月琴更是关心倍至,这也是罗荣桓的病情没有很快向坏的方向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在抗日战争快要结束、八路军已经大反攻的时候,两人却吵了起来。
当临沂战役时,罗荣桓的病情已日趋严重。他听到攻城失利后,非常着急,就喊警卫员:“快去备马,到临沂去!”警卫员出去转了几圈就回来了,吞吞吐吐地说:“报告首长,找不到马夫。”“找不到马夫?你把牲口牵来!”罗荣桓有点生气了。警卫员怯生生地说:“牲口也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罗荣桓真的生气了:“乱弹琴!你们这是搞的什么名堂呀?
快去把牲口找来!”
什么名堂,林月琴最清楚不过了。原来,刚才警卫员到林月琴处讲了罗荣桓要他备马去临沂的事。林月琴知道罗荣桓病情严重,根本就不能骑马,她急得没法,只得让马夫把马牵走。此时,他看到罗荣桓真的发火了,自己不出面不行了,就走到罗荣桓面前,说:“不关警卫员的事,是我叫马夫把牲口牵走的。”
林月琴说后,罗荣桓压了压火,但脸色很难看,警卫员一看事情不大好办,就出去了。这时,罗荣桓严厉地责问林月琴:“你为什么这样自作主张?”林月琴平静地回答:“这是医生的嘱咐。罗生特大夫说你近来病情很重,要你绝对卧床休息。”
罗荣桓火更大了:“休息、休息,临沂打不开,叫我怎么能安心休息?”
林月琴也急了起来:“你的病这么严重,还要骑马到临沂去,你不要命了!”
“临沂打不开,就要增加滨海、鲁中、鲁南反攻的后顾之忧,这是一件小事吗?”“这么重要的时刻,你不让我到前方去,你是不是共产党员?!”
“我不是共产党员,是国民党呀?”说到这里,林月琴眼里闪着泪花。自从结婚以来,她还没有听丈夫说过这么重的话,对自己发过这么大的脾气。她感到又委屈,又难过。
林月琴是安徽金寨县南溪街人,比罗荣桓小12岁。她1929年入团,1930年参加红四方面军。1932年,张国焘推行“左”的土地政策,她因家庭成份被错划为地主,受株连被送到劳改队。当四方面军向河南、陕西转移时,林月琴及其他几位女同志被遣散,可她们仍然紧跟红军队伍。后来她们又成了部队的骨干,林月琴曾担任过妇女工兵营营长,长期的军旅生活养成了林月琴吃苦耐劳的作风。在延安,何长工把林月琴介绍给罗荣桓,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两人相爱了。1937年5月16日,两人结婚。结婚后,林月琴一直照顾罗荣桓的生活,没有再参加工作。
林月琴是一个顾大局识大体的人,她深知丈夫工作的重要性,怎么会在关键时刻阻拦他去前方指挥作战呢?只因她知道罗荣桓的病情十分严重,经不起这样的劳累了。她感到自己很委屈,但仔细一想,在这种时候,她一人是劝不动罗荣桓的,只好出去“搬兵”。
正在院子中玩耍的东进,头一回听到爸爸妈妈吵架,趴在窗户上偷看,见妈妈出来,脸上还挂着泪珠,吓得“哇”的一声哭了。林月琴也顾不上他了,径直走到黎玉的住处,把罗荣桓想骑马到前方去的事对黎玉讲了。黎玉赶紧去劝罗荣桓,这才打消了罗荣桓去临沂的念头。
据说这是罗荣桓和林月琴在抗日战争期间仅有的一次吵架。
第十六章 渡海闯关东
第十六章 渡海闯关东
在抗日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共产党人用十分敏锐的眼光看到了一着妙棋,那就是要争取占领东北。1945年4月底,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结论和关于选举候补中央委员问题的讲话中,反复说明了争取东北的战略意义:“东北四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热河)是很重要的。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和将来的前途看,如果我们把现在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
其实,1942年初,毛泽东在给当时担任新四军政委的刘少奇的电报中就提到八路军和新四军到东北去的问题。在那份电报中,毛泽东指出:“因此就须估计日本战败从中国撤退时,新四军及黄河以南部队须集中到华北去,甚或整个八路军、新四军须集中到东三省去,方能取得国共继续合作的条件(此点目前不须对任何人说),如此,则山东实为转移的枢纽。”
由此看来,在1942年,毛泽东还认为国民党不怎么看重东北,共产党要去东北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国民党蒋介石的谅解。其本意是:我们共产党到东北去,离你国民党的心脏地带远远的,你还会不高兴吗?
到了1945年,毛泽东已明显改变了对东北的看法。在共产党人眼中,东三省已经升值。东北的价值如何,毛泽东说得最明白不过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其他的都丢了也没有关系。
可是,就在毛泽东和其他共产党人认识到东北重要价值的时候,共产党在东北却没有多少武装。那时,共产党人只是看到了东北的重要性,还没有开始行动,确实也没有行动的实力,日本的关东军还牢牢地占领着东北,中国共产党也没有想到,在4个月后,关东军会被苏联红军收拾掉。只有当苏联8月9日开始对日军实施进攻后,中国共产党马上觉察到: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占领东北的机会来了。
万毅先行一步
在苏联红军出兵东北的第三天,也就是8月11日的上午8时,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发出了进军东北的命令:
“为了配合苏联红军进入中国境内作战,并准备接受日满伪军的投降,我命令:
一、原东北军吕正操所部,由山西、绥远现地,向察哈尔、热河进发。
二、原东北军张学思所部,由河北、察哈尔现地,向热河、辽宁进发。
三、原东北军万毅所部,由山东、河北现地,向辽宁进发。
四、现在河北、热河、辽宁边境之李运昌所部,即日向辽宁、吉林进发。”
延安挑选进军东北的部队,多数都是原东北军,这是非常合适的。因为,当时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很多干部和战士,特别是战士,都是在本地入伍的,只有起义的东北军中还有相当数量的官兵是东北籍的。让这些部队到东北去,是不用做太多工作的。他们去东北,就等于回到老家,而打回东北老家,是他们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的夙愿。
虽然朱德的命令是让以上四支部队到东北去,但实际上中央的意思并非这四支部队全都马上去,原因是八路军各部队的任务都很重,但李运昌和万毅部除外。在朱德发布上述命令的当天,中共中央又发了一个内部指示:
“晋绥分局、晋察冀分局、山东分局:
本日延安广播总部命令第二号系为对外宣传、抢先取得国内外公开地位而发,除李运昌部队外,并非要吕、张、万等部马上开往东北四省,而应依中央灰夜指示,动员全军执行当前任务,勿懈。唯山东万毅部,应准备待命出发。”
这个指示清楚地说明,李运昌所部必须马上去东北,而万毅部则要时刻准备着去东北。
接到朱德总司令发布的命令,山东军区即着手万毅所率部队进军东北的准备。8月29日,罗荣桓又收到中央《关于迅速派兵进入东北、控制广大乡村的指示》:由于中苏条约已明文规定,所有中国人均归中国管辖,苏联不干涉中国内政,“我党我军在东三省之各活动,只要它不直接影响苏联在外交条约上之义务,苏联将会采取放任的态度,并寄予伟大之同情”。
这一指示分析国民党马上派军队去东北还有困难,而苏联红军将于3个月内撤退的状况,认为存在着争取东三省和热河、察哈尔的极好机会,要求“晋察冀和山东准备派到东三省的干部和部队,应迅速出发”,山东的万毅部队“如能由海路进入东三省活动,则越快越好”。
当时,罗荣桓正集中精力指挥部队打临沂,一接到中央催调万毅部渡海北上的命令,立即发电报将正在胶县前线的滨海支队负责人万毅和王振乾请到大店,与他们进行谈话。
罗荣桓说:“这次你们去东北,要你们把一部分武器留在山东,这是中央定的。这样做,一是为了便于轻装迅速前进,二是为了支持在山东坚持战斗的部队。日本人在东北丢下大量军火,你们到那里可以设法补充,一定要打通干部的思想。”
说到这里,罗荣桓沉思一会儿,接着说:“你们滨海支队原来就是东北军,比较熟悉东北的民情风俗,你们到东北扎根比较方便。但是许多年过去了,现在部队里绝大部分是山东人了,东北人只有百把人了吧?”万毅和王振乾点点头。
对万毅部去东北的问题,罗荣桓考虑得很周到。他告诉万毅,已经请供给部准备了一些黄金,给他们作经费。接着,他们又研究了部队行动可能遇到的问题,如部队在哪里上船,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在海上遇到苏军的巡逻艇应该怎么办,遇到美国和蒋介石的舰艇又该怎样对付,在何处登陆,如何与苏军联系,等等,都一一作了详尽的讨论。据万毅回忆,当时谈话的气氛就像妈妈送女儿出嫁。
9月2日,由万毅率领的部队以“东北挺进纵队”的名义,分别从胶县、诸城、博山等地出发,20多天后到达上船地点。
“东北挺进纵队”有两个支队,1支队即万毅任支队长的滨海支队;2支队是临出发前由鲁中、滨海、胶东三个军区各抽出一个营组建的。全纵队3500人,其中东北人不到30人,全是营以上干部。
9月24日上午,挺进纵队首批一个连由万毅率领,在山东黄县栾家口码头登船,一路乘汽艇搜索前进,第二天上午到达兴城钓鱼台。上岸时,首先遇到了正在当地防守的冀东部队。冀东部队没想到自己人来得这样快,双方发生误会,还打了几枪,真是不打不相识。到9月底,全纵队陆续到达东北。
再去4个师
送走万毅没有几天,罗荣桓又收到中共中央的电报:“为利用目前国民党及其军队尚未到达东北以前的时机,迅速发展我之力量,争取我在东北之巩固地位,中央决定从山东抽调4个师12个团共2.5万人到3万人,分散经海道进入东北活动,并派萧华前去统一指挥。”
东北的地位如此重要,时机又如此有利,中国共产党已决定集中相当规模的部队占领东北。
虽然当时山东也非常需要部队,但罗荣桓清楚地知道,东北比山东更需要部队,“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他不敢有丝毫懈怠,马上给正在济南前线的萧华发电报,要他火速赶回军区接受任务。
萧华日夜兼程赶到军区,立即到罗荣桓的住处。当时,罗荣桓正因病卧床休息。
“你一路辛苦了,我正在盼你,你就到了。”罗荣桓立即起身下床,简短地询问了前线的情况,然后说:“中央指派你立即去东北,你先仔细看一看这几份电报。”
萧华接过电报,其中有中共中央8月29日和9月11日的电报,还有刚收到的9月15日关于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的电报。
原来,9月14日已到达沈阳的八路军冀热辽第十六分区司令员曾克林,乘苏军飞机经内蒙飞到延安汇报。当时,毛泽东已去重庆,曾克林向中央政治局汇报了东北的情况,刘少奇主持政治局连夜开会,研究了全国军事部署,决定成立东北局,以彭真、陈云、程子华、伍修权、林枫为委员,彭真为书记。会议还决定,彭真、陈云、伍修权等与曾克林一起,立即坐飞机去沈阳,并令原派往中南和华东的部队和干部立即折向东北前进。
看完电报,萧华深感事关全局,自己的责任重大。“我什么时候出发?”
“立刻。分局决定你带上司、政、供、卫机关一部分干部,立即出发去胶东,从海路去东北。调东北的四个师,由我来安排。”罗荣桓回答。
萧华即将离开老首长,激动地说:“就要分别了,关于到东北后的工作,请您作些指示。”
“谈点个人意见吧。”罗荣桓一边思索一边说。随后他对东北情况进行了分析,叮嘱萧华处理好与各方面的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