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时空之门1619-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王书辉正在看一份地方县委的报告,在车厢里的他听到警卫连战士的歌声,脸上露出了明显的笑容。

听到警卫连战士的歌声,车队里的其他人也开始唱起歌来。

王书辉仔细的分辨了一下,发现工人们唱的《咱们工人有力量》和战士们唱的《复兴军军歌》这两首歌曲差不多是声音最大的了。

第329章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4

历史上,曾经当过捕快,做官官军,后来当上了农民军首领,自称八大王的张献忠,是在1630年左右才成为陕西农民军的一个重要势力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张献忠现在应该刚刚被大明的正规军队开除,正在老家定边县的柳树涧堡聚拢人手呢。

可是因为王书辉和复兴党造成的巨大蝴蝶效应。原本应该1630年左右才发展起来的张献忠势力,现在已经是一个核心兵力三千上下,裹挟流民五六千人的农民军中的大势力了。

1627年,因为农民军的公推领袖王嘉胤被有心接受朝堂招抚的张立位、王国忠杀死。在这场大混乱中,一心造反的张献忠表现出了合格的枭雄本色。他在农民军联盟军心散乱之际,领着自己三千多个核心部下,杀出一条血路,从朝廷军力占优势的山西行省,一路撤回一片混乱的陕西。

心思敏捷的他明确的知道,之所以农民军杀往山西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陕西省内的经济状况已经全面崩溃。靠劫掠作为供给的农民军在一片荒芜的陕西省内已经无法得到有效的补给。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张献忠当机立断,决定带领部下,从陕西进入一向富庶的湖广地区。

这一路上,张献忠穿州避县,没有使用骑兵部队对县城等防守严密的目标行劫掠和进攻,只是为了补给,攻破了一些乡下的地主堡垒。有效的节省了兵力的张献忠,很快就从山西过陕西,之后一路攻破了完全没有任何防备的陕西省东南部的丹凤县县城。

张献忠毕竟是在大明朝的军队里呆过几年的人物。他没有给当地势力任何反应时间,在部队驻扎在丹凤县一夜之后,他就让三千军队裹挟了当地上万百姓,冲击陕西和湖北之间最大的关隘武关。

在张献忠突如其来的进攻下,本来就防卫松弛的武关被张献忠部队轻松的攻破。随即,经过修整和补充了给养的张献忠部队,又攻破了商南县县城,距离复兴军西北第一军团驻地西平镇不到五十里地。

说起来,陕西行省虽然和湖广行省是相邻的两省,可是从陕西直接进入湖广的可能性却比较小。这是因为,陕西和湖广的交界地区属于秦岭、大巴山和武当山的交界地区。想要从陕西直接进入湖广,除了从地势险峻官兵把守的武关突进以外,在封建农业社会的工程技术条件下,就无路可走了。

要不是现如今大明的本身的军事力量已经非常的涣散了。手下只有三千骑着马,武器装备水平非常低下的张献忠农民军,累尿血也不可能攻破武关城防的。

而且就是从道路的畅通程度上来说,因为只有一条险峻的山谷中的道路可走,一般防卫力量薄弱,畏惧山贼的山陕地区的客商,要不就是通过河南地区,经南阳府进入湖广。要不就是从四川地区,沿长江顺流而下进入湖广。总之走武关这条路的几乎没有。

复兴军西北第一军团的驻地西平县,就是陕西直接进入湖广的唯一一条山谷道路的入口地区。现在这条道路已经被复兴党建成了三合土夯土公路,而西平镇周边以及“郧西公路”沿线所有的非法武装力量,也都被复兴党剿灭干净了。

张献忠想要进入湖广,现在他要面对的就是离他五十里地的复兴党西北第一军团的驻地。

所谓赶得早不如赶的巧。

如果从出发时间来书说的话,张献忠在一个月之前,就已经确定了自己的路线了。王书辉的行程则是在一周前才确定的。不过这也算是一种机缘巧合。这个在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大西皇帝张献忠,居然马上要和王书辉提前相遇了。

张献忠不知道距离自己五十里地的西平镇,有一支核心两千人的专业近代化部队,和非专业的,但是也绝对经过了充分军事训练的一万两千名工程兵部队正驻扎在那里。

和张献忠不同,情报体系已经覆盖周边各县的复兴军情报机构,早就已经把张献忠部队的出现传递了回来。

王书辉没想到自己这次会遇到张献忠。不得不说,突然要面对这样一个名声颇大争议颇大的历史人物,王书辉还是比较兴致勃勃的。

不过对于复兴军西北第一军团来说,因为已经掌握了张献忠部队的大体人数和基本的作战方式,军团参谋部认为张献忠只不过是一伙势力较大的普通土匪而已。只不过,和复兴军过去面对的土匪不同,这支土匪武装装备了大量的马匹。这是复兴军方面第一次遇到的情况。

虽然在实战方面复兴军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但是在九年来大量的军事演习中,针对骑兵部队的作战方式训练,早就在复兴军内部进行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军团参谋部非常快速的就给出了作战计划。军团副总指挥,副政委,司令员赵万里立即按照作战计划,指挥部队开始在西平镇外的预设阵地上展开布置。

土工作业是复兴军的基本训练内容之一。为什么复兴军在帮助群众劳动的过程中总会得到群众的赞扬和肯定呢?主要就是复兴军的土工作业水平非常的高超。别管是帮助群众盖房子,还是帮助群众种地。设备专业,动作熟练,训练充分的复兴军战士,总能把土工建设工作做得很好。

这也是为什么在正规的公路建设生产建设兵团到来到之前,西北第一军团方面就可以对郧阳方面新招募的两千多个生产建设兵进行训练的原因。因为复兴军的普通战士也都掌握着完善的土工工作方法和相应的理论经验。

因为已经知道了张献忠部队的规模、数量和作战方式。所以除了从公路生产建设兵团抽调了两千个军事训练成绩优秀的战士作为预备队之外。其余的一万多个公路生产建设兵,仍旧在工业部门的水泥厂建设专家的指挥下,照常进行着水泥厂的建设。

两套日产量1000吨的水泥厂,在现代中国是政府和相关部门严厉取缔的对象。可是在本时空里,这都是复兴党工业建设工作的重要成果。所以,相对于张献忠那一万人上下主要是被裹挟的周边县城民众组成的军事力量的威胁来说,还是水泥厂的建设工作更重要一些。

在第一军团的阵地建设完成后的第三天,张献忠的三千骑兵部队驱赶着上万周边地区的百姓,出现在了复兴军西北第一军团的阵地对面。

看着完全由多层铁丝网、多道战壕和各种堡垒组成的复兴军阵地,张献忠惊疑不定了起来。

第330章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5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代的防御工事,在现代人的眼中不仅落后而且简陋。

在军事科技还没有实现跨时代的进步之前,在坦克、飞机都不是主流武器的近代和现代之交的时代里,铁丝网、战壕、单发步枪、加特林机枪和轻型火炮组成的阵地,在了解现代军事知识,对于大炮的认识是在制导、精确、自行、最大射程五十公里以上水平上的王书辉来说,复兴军西北第一军团构建的这种第一次世界大战水准的防御工事比纸糊的要强一点,但也很有限。

实际上,复兴军西北第一军团构建的这种防御工事,只要是任何一支进入到了机械化时代的军队,都能轻松的突破。当然了,在非机械化部队里,也不是没有能够解决这种防御工事的部队。至少王书辉就知道,有一支使用小米加步枪的军事装备的非机械化军队,就可以用各种手段,轻松的打破复兴军的这种军事部署。

比如说,王书辉本人就知道一种非常简单的办法,可以让复兴军的这种军事部署完全失效。

复兴军西北第一军团所在的阵地,是一条两边都是高山,中间只有一条不到十米宽的山谷内的道路。其实,只要进攻方的部队具有优秀的军事素质,或者没有优秀的军事素质,有强大的作战意志,那么组织部队通过两旁的险峻山脉绕开复兴军的这道看起来非常麻烦的防御工事,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当然了,这都是王书辉这个目前属于非战斗指挥人员的一种臆想。现在的王书辉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的观察员站在木结构的指挥部里,听着参谋和指挥员们的布置和安排。偶尔的时候,他也会拿出非复兴党本时空产的劣质望远镜,用来自现代的虽然是地摊货,但是也比复兴党本地产的产品质量高的多的现代望远镜,向张献忠部队方面观察观察。

王书辉倒不是不知道张献忠长成什么样。不过他对于张献忠的形象认识,不是古代人的画作,就是现代人的装扮。而无论是古代人也好现代人也好,他们笔下和装扮下的张献忠,全都是那种留着长长的连鬓大胡子,一副影视剧主角的堂皇形象。倒底张献忠实际的长相是什么样的,通过那些画作和扮相,那是别想知道。

现代有个叫张小花的作家说的就非常有道理。这古代人长成什么样,想要通过现代的雕塑绘画去了解,那就是妄想。一个长胡子老大爷的雕塑,除了姿势有些差别之外,老子、孔子、孙思邈、李时珍等人其实都是这么一个长差不多的老头形象。搞雕塑的人很可能是为了省事,把这些古代人雕塑都用的一个模子造出来了。

复兴军参谋们和大部分指战员,可能对于张献忠的部队没什么压力。他们只是按部就班的按照演习的经验对情况进行应对。王书辉可能对于这个名气大争议多的古代人有点小兴趣,不过他也就是偶尔用望远镜往对面的人群里望一望。

这倒不是王书辉瞧不起张献忠的农民军。毕竟就张献忠部队的装备水平上看,特别是从那些作为炮灰被裹挟组织起来的流民的状况来看,叫他们军队就绝是算不上的。确实只能用人群来形容和定义他们。

王书辉和复兴军方面可以对上万人的农民军平静对待。但是作为这一万人以上的农民军的首领,张献忠面对着复兴军构建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水准以上的,由多道铁丝网,战壕和机枪堡垒和火炮阵地组成的防御工事,却没有一丁点儿平静面对的可能。

在和复兴军接触之前,张献忠当然不知道复兴军使用的是全金属子弹的单发步枪,配备了手榴弹、近代机枪和填装烈性乍药的炮弹的近现代火炮。可是光是看着复兴军这种里三层外三层,战壕和铁丝网密布,但是却看不到一个人的阵地,张献忠就感到非常的惊疑不定。

张献忠和他的手下当然不知道什么叫做战壕战。他们也完全理解不了近现代战争。可是他智力又不是不正常,他自然能够明白,复兴军的这种防御工事,很明显是某种人为的防御性的安排。要是复兴军的阵地上站了一大堆人还好说,可问题是,所有人都躲进了战壕和工事的复兴军阵地上是一幅静悄悄的荒无人烟的状况。

对于张献忠和他的手下们来说,这种况状实在太反常了。

其实,就目前复兴军在一百年内可能遇到的各种古今中外的各种敌人来说,目前复兴军的战术都有点过于超前了。对方不可能有可爆炸的烈性乍药填装的热兵器。火枪和弓箭的射程又非常的有限。大炮发射的都是直射的实心炮弹。所以只有当复兴军遇到装备水平和战术思想和他们处于同一水平的对手的时候,这种近代防御工事才有意义。

不过因为复兴军的防御模式就是这个样子的,而且这样的防御模式也对古代军队绝对有效,所以这么做也没什么不行的。

作为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大人物”,张献忠肯定不是那种缺心眼的草包。在大明朝的正规部队里接受过一定熏陶的张献忠,在片刻的疑惑之后,就下达了两个命令。一个是派人到两侧的山上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道路。一个是命令一个小头目率领着一队二三十人组成的小队,前往复兴军的阵地前进行试探。

一般来说,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在部队里承担斥候任务,担任侦察任务的部队,都是精锐部队。就像复兴军有特侦营一样,张献忠手下也有一小队由身手好的猎户和边军中担任过夜不收的有经验的侦察兵组成的侦查小队。

在接到了张献忠的试探命令之后,这支二十几个人组成的小队,立即尽可能小心的朝复兴军的阵地摸去。

这支有些经验的小队,虽然尽可能的使用道边的树木山石作为隐蔽物来隐藏自己的身形。可是无论是阵地上的一线指挥员还是位于指挥部中的参谋和总指挥员们,却都早就使用复兴党自造的“先进”望远镜,非常清晰的看到了他们的所作所为了。

复兴军西北第一军团司令员赵万里仔细的观察了这些人的举动之后,命令前线阵地的官兵按兵不动。

赵万里的命令确实没有什么问题。面对着由战壕和铁丝网组成的大量复杂的障碍物,张献忠的侦查兵们束手无策。

要知道,战壕还没有什么,可是铁丝网这个东西,别说张献忠这群农民军了,没有材料过硬的剪线钳,封建农业社会的任何武装力量,都拿铁丝网没办法。

第331章农民起义的进步与落后6

在明朝末年的封建争霸战争中主要有三个主角。他们分别是:明王朝的政府军;后金女真的民族侵略军;李自成等造反者领导的农民造反军。

从战略目标上讲,三者的目标都是中国的封建统治权力。

从作战的意志上讲,政府军的目的为了维护明王朝的封建统治。但是受尽****和压迫的明军战士,对此并不认同。所以政府军方面的作战意志比较低弱。

民族侵略军的目的,在客观上为了后金女真民族开拓民族生存的空间。因为这一目的关系着整个后金女真民族的整体利益,所以除了八旗统领之间有着一定的矛盾,但是在民族生存空间这个大目标下,民族侵略军上下比较团结,作战意志比较强烈。

农民造反军前期的状况是一种官逼民反的涉及每个造反者的生存问题的绝望意识,后期的状况则是王朝争霸的巨大野心的影响,所以李自成等人领导的农民造反军的作战意识也比较强烈。

毕竟从整体趋势上讲,民族侵略军和农民造反军都是从一个比较恶劣的现状,向着一个可能美好的结果去努力的过程。所以这两方势力都处于一种上升的趋势。

而明王朝的政府军,则是在一种本来就不太美好的状况下,要维护这种不可能更加美好的现状的状况。所以政府军方面面对的是一种下降的趋势。

从三个军事势力的组成普通战士来看的话。政府军和造反军一样,都是由长期劳作的普通农民出身的战士组成的。侵略军要好一些。长期在深山老林的恶劣环境里渔猎的后金女金民族身上的野蛮性还比较强烈。而在科技水平不存在绝对的压倒性优势的封建农业社会里,这种落后文明的野蛮性是一种比较正面的优势。

不过,从军事装备上来说,虽然面对侵略军和造反军,明王朝的政府军具有代差级的优势,可是因为走向没落的封建王朝的统治阶级的腐朽和落后,这种军备代差根本就不能作为一种优势而存在。

实际上,因为盘踞在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既得利益集团本身疯狂的通过破坏和掠夺国家利益的手段为自己谋利,所以明面上处于优势地位的政府军方面,其实是处于一种劣势地位的。

不过从作战方式的角度来看的话,除了像秦良玉的白杆兵,卢象升的天雄军这样的有着一定的充分训练的部队以外,三者的作战方式基本相同。都是那种核心部队在后,炮灰部队在前,核心部队驱赶着炮灰部队冲击对方阵地之后根据结果进行作战的方式。

只不过,无论是政府军、侵略军还是造反军,三者的炮灰部队都是普通的中国老百姓组成的。政府军通过强征的手段驱赶老百姓。造反军通过裹挟的手段驱赶老百信。而侵略军则是通过掠夺人口的手段驱赶老百姓。

说起来,之所以中国的人口在明末清初从两亿人上下急速减少到一亿人左右,和这三大势力的作战方法是有着直接的关系的。

后金女真驱赶百姓当炮灰的同时,在辽东搞屠杀,进关之后又在全国各地搞屠杀。政府军和造反军在中原地区长时间大规模的进行作战,除了大量的消耗了老百姓组成的几万十几万和几十万的炮灰之外,也严重的破坏中国北方的农业生产,使得大量的老百姓死于饥荒。

所以单从这一点来看,无论是大明朝的政府军,还是后金女真的民族侵略军,或者是农民造反者领导的农民造反军,这三支争夺中国统治权的势力,对于任何一个普通中国百姓来说,都是最纯粹的,直接危害着他们生命安全的,彻底的敌人。

正是出于这方面的原因,复兴党在很早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已经明确了三者作为人民的敌人都是复兴党的敌人和打击消灭的对象了。只不过,在王书辉看来,再怎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如现实给人带来的教育震撼人心。

复兴军的战士们本身就有很多出身于流民的。他们对于农民造反军的反动性质的认识并不是非常深刻。张献忠这支农民造反军的突然出现,其实是一次非常好的给复兴党上下树立一个反面教材的机会。

看着张献忠在一阵迷糊之后,就开始按照老办法以三千人左右的核心骑兵,驱赶着他在附近州县裹挟的近万百姓前来冲击复兴军西北第一军团的阵地的时候,王书辉已经开始在心里琢磨起怎么更好的利用这次机会,对复兴党上下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了。

张献忠当过捕快,在大明朝的正规军事单位边军里当过兵不假,可是别说他这样的普通小兵了,就是正经八百的大明朝官军的军官,其实都没有什么像样的军事素质可言了。

明朝末年的政府军的水平,除了个别一两支军队是那种经过专门训练的职业化军队以外,其他的军队其实和土匪的水平也是不相上下的。

可以这么说,从万历末期开始,大明朝就已经没有经过正规训练产生的部队了。像戚家军那样有系统的训练方法和专门的作战战术的正规军,在如今的大明朝几乎都是找不到的。

就说明末军阀中势力最大的“贼将军”左良玉吧。他那号称几十万的军队,其实都是和农民造反军一样,都是裹挟而来的百姓组成的。和经验比较丰富的土匪相比,他都比不了。

也就是说,张献忠这样大名鼎鼎的造反军首领的军事素质,其实也就是那种经验丰富的土匪的水平。他的部队现在的状态,基本上也就是那三千个核心部队有马匹和简单的刀剑之类的武器。别说火枪、铠甲这种对他们来说都非常高大上的东西了,就是长枪和弓箭这样简单的武器,这三千人也只不过是能够勉强做到人手一个。

至于作为炮灰,被裹挟而来驱赶在前的那上万人的老百姓,他们手里能有个木棒之类的东西就不错了。大部分人都是两手空空一脸绝望的朝着复兴军的阵地踉跄着前进的。

前边的炮灰百姓刚刚开始前进,还没等作为压阵的张献忠的那三千骑兵开始动作呢,张献忠就听到一种他从来没听过的声音从复兴军的阵地上传来过来。

直到让人那让人难以置信的,恐怖的,夺人心神的巨大爆炸,突然间出现在压阵的骑兵部队里,无数的人体和马匹就在张献忠不远处,被复兴军发射的爆炸后的炮弹撕得粉碎的时候,张献忠还没有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332章反面教材张献忠1

因为繁荣的商品经济,城镇化水平可以宋代像媲美甚至超过宋代的明朝,她的市民文化是相当的丰富的。

在封建农业社会里,市民文化的丰富,主要体现在曲艺作品的多样性和普及性上。比如说,虽然地处西北边镇,曾经在延安卫当过兵的张献忠就在卫城的茶馆里听过说书。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的作品,在大明朝的市民中,大部分人都听过有关《三国演义》的评书。张献忠在延安卫当兵的时候,听到的唯一一段书,就是《三国演义》里关于关羽的一小节故事。虽然已经过去有段时间了,可是张献忠对于说书艺人形容关公的说法还是记忆犹新。

当时的说书艺人形容使用八十二斤大刀的关公,就像个威力惊人的史前巨兽一样。据说那种小宇宙爆发状态的关公轮着大刀的时候,那是“沾着即死,碰着则亡”的恐怖状况。

作为一个武人,张献忠对于关公大老爷那巨大的战斗力是相当的敬仰的。走上造反之路的他,有时候也想象过自己可以具有那种让人“沾着即死,碰着则亡”的巨大武力。

然而不幸的是,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汉代的计量单位和明代不同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因为张献忠的身份地位,最多也就是能够接触到一些勉强能吃饱饭的土匪山贼,要不就是连饭都吃不饱,生活在生存边缘的普通百姓。

别说汉代和明代的计量单位不同了,就是明代真有像关公那样可以用八十二斤的大刀作为武器的人,按照张献忠所处的社会阶层,他也根本就见识不到。

所以,那种传说中的“沾着即死,碰着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