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时空之门1619-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政府官方制定的由黑纱进贤冠,紫色绶带,黑色大袍子和宽皮带组成的简化汉代文官官服,几乎没有任何的市场。
大部分男性群众日常穿着的仍旧是那种以灰色黑色和蓝色为主要基调的夹克式工作服和六五式军装。如果不是参加国家和地区组织的节日庆祝活动和庆典的活动的话,一般情况下,是没有人会去穿这种即使经过了大量的简化和改良也显得非常麻烦的礼服的。
这套礼服在国内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的意义。连作为皇帝的王书辉也几乎没有穿过这套衣服。中华人民民主帝国没有任何针对皇帝的典章制度,自然就没有任何的针对皇帝的专用礼服。
不过这套衣服在外国,特别是在朝鲜地区是有着特殊的作用的。中国政府需要通过这套服装和相应的仪式,向朝鲜国百姓表明自己作为朝鲜王国的宗主国,作为天‘朝上国,一切行动都是有着明确的法理依据的。
正因为这个原因,当复兴党组织的四郡地区朝鲜人民代表参加朝鲜国王的投降仪式的时候,他们自然就会看到,中华人民民主帝国全权代表,中华人民复兴党四郡地区党委书记,中华复兴军四郡军区总指挥、政委陈国正,头戴一顶黑纱进贤冠,身穿一件黑色的大袍子,腰间系着一条宽皮带,上身披着一条紫色绶带,用一种僵硬的姿态,宣读着中华人民民主帝国中央政府的命令和中华人民民主帝国皇帝王书辉陛下的“圣旨”的情景。
当通过扩音器听到巨大的“圣旨”二字的时候,在一些曾经受过封建规矩熏陶的贱民出身的朝鲜人民代表的带领下,一千多个四郡地区的朝鲜人民代表穿着复兴军发放的同款式礼服自动自觉的跪在了地上。
整个受降现场,所有的朝鲜人都跪在了宣读圣旨的陈国正眼前,虽然陈国正知道这是封建制度的遗毒,可是在这一刻,身为一个革命者的陈国正心中还是体会到了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和庄严感。
而参加了受降仪式的复兴军官兵们的心中也产生了一种和陈国正差不多的帝国主义的自傲情绪。
要知道,站着的人和跪着的人之间,是有着一道巨大的鸿沟的。
就在同一时间里,正在新京特区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王书辉正在发表讲话:
“目前,党内有一部分人,因为受到一些落后群众对于的土地诉求的影响,提出了反对农业工业化,走小农经济的老路的观点。”
“农业专门化,农业机械化,农业规模化,这是工业社会对于农业生产的必然要求。一些同志还没有彻底的转变头脑里的思想,还是用老眼光,用落后的眼光来看待农业生产。没有认识到工业社会对农业生产的必然要求,没有认识到工业化农业生产的先进性和优越性,那么我们对于这些同志该怎么挽救呢”
“我认为,对于这些同志,只有用事实,用实实在在的反面教材来教育他们,才能给他们泼冷水,让他们猛醒过来。我们对于新设四郡的土地改革,就是基于这个目标进行的。”
“我们就舍出几年的时间来,用新设四郡这个反面教材,好好教育一下我们党内的一些同志,让他们在事实面前认识自己的错误吧”
第466章五级钳工李有福
李有福从夜校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晚上八点多钟了。
和自己坐在沙发上打毛衣的妻子打了声招呼之后,李有福就走进厨房,喝了一碗玉米面粥。
晚上的晚饭虽然吃的也很饱,可是听了两个小时的文化课,快速转动的大脑,让李有福觉得自己身上的力气都被消耗光了。如果不喝上一碗玉米面粥的话,感觉肚子里空空的李有福可能会睡不着觉的。
喝完了玉米面粥,顺手又用自来水把碗洗干净放在了碗架子上,李有福就回到客厅里,坐在了正在打毛衣的老婆身边。他把沙发边的点灯打开,准备复习一下刚才上课学到的内容。
虽然李有福已经是五级钳工了,但是今年三十六岁的李有福对于人生有着更高的要求。他的理想是在工厂规定的六十岁退休年龄之前考上九级工,最终成为一个国家工艺研究院里的工艺师,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把自己的退休年龄延迟到六十五甚至是七十岁。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人们对于退休这样福利政策的理解有点小问题。大部分人都认为退休养老意味着自己即将成为一个没用的废人。而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希望自己老了之后会被别人当做废人看待。
作为复兴党治下最早一批的工人,因为长期在第一线上从事钳工的工作,再加上几分天生的灵气,李有福在技术上的水平是非常的高的。最让李有福自豪的是,他的师傅不是别人,就是现在国家的最高领袖王书辉。
当年他在枝江的兵工厂里和一大群年轻人一起跟王老师学习钳工技能的时候,因为自己上手的速度最快,加工的工件水准最高,还得到过王老师的亲口表扬。这是让李有福一直引以为傲的一件事情。
新中国的工业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是在各大工业企业中,像李有福这样的中级技工还是非常的稀少的。
李有福通过一直关注《工人日报》了解到,到了目前阶段,除了像木工和瓦工这种比较老式的技术门类里面有一些年纪比较大,经验比较足的高级技工以外,像他们这种最纯粹的工业类技术工种里面,自己这样的五级技工,全国上下也不会超过四百人。
五级技工,可是有着可以和地委书记平起平坐的资格的。每到年节的时候,李有福都会被郑州地委邀请到地委大会堂参加慰问活动,一起和郑州地委和政府的高级干部们坐在会场的第一排观看节目的。
同样是分房子,地委书记的房子也才五十平米,但是李有福住的却是七十平米的大房子。在工资方面,李有福的基本工资是三千七百元人民币加上差不多和工资一样的奖金,总工资能够达到七千元上下。可是郑州地委书记的工资才三千人民币,加上奖金也要比李有福少两千元左右。
听说党的干部在退休后可以享受国家发放的廉政补贴。可是他们又没有高级工人退休后每年三个月的疗养待遇。
所以说,在郑州地区的两市六县十二个农场的一百多万人口中,李有福绝对是拔尖的人物。
不过对于李有福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他有着更高的目标。成为能够和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一样显赫的国家工艺研究院的院士,才是李有福的人生终极理想。
为了这个理想,李有福从来也没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他知道自己在文化课方面的基础比较差,所以他从来也不会参加那些娱乐活动,去喝酒扯淡,去看电影看话剧,而是********的和那些年轻人一起一天不拉的参加单位组织的夜校,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
对照着课堂笔记看着手里的高级中学数学课本,李有福很快就把精神集中到了知识点上,对于坐在自己旁边打毛衣的妻子,他已经彻底的没有任何的关注了。
不过在看了一个多小时的课本后,因为头脑上的疲惫,李有福的注意力不可避免的分散了开来。
转头想和自己的妻子聊两句闲天,李有福却发现,自己的妻子打毛衣的手停止了,她的眼睛聚精会神的望着天板的一角,一只耳朵几乎贴到墙面上去了。
叹了口气,李有福突然把沙发边上的柜子里的收音机给打开了。突然而来的收音机里的广播节目声把自己的老婆吓了一跳。回过神来了的李有福的妻子赵红轻轻的打了自己的丈夫一下,嗔怪他吓唬自己。
“你们妇联的同志可是真够可以的。这精神头可够足的啊。这都这么晚了,你还关注别人家的事情呢?要我说啊,你们这些坐办公室的人就是喜欢没事找事,特别是你这样的妇女同志,没风也得煽起三尺浪来。”
“隔壁小刘是犯过错误,打过自己的老婆一次,可是组织上不是已经帮助教育过他了吗?怎么着,你们妇联这个娘家人还准备从早到晚的监督人家啊!”
用肩膀顶了自己的丈夫一下,赵红小声说道:
“老李你也知道小刘同志的问题,大男子主义封建思想,对妇女有歧视,这都是他的老毛病了。也不知道这个年纪轻轻的小同志是怎么回事儿?怎么就养成了对自己的妻子动手动脚的坏习惯了?”
“你还真别说,自从上一次小刘的妻子把状告到我们妇联以后,这个小刘就上了我们妇联的黑名单了。组织上已经给我任务了,对于小刘这样的家伙,一定要监督再监督,教育再教育。再发现一次,直接就是减工资扣奖金了。看他还敢不敢欺负妇女!”
李有福听了赵红的话之后心里又叹了口气。
“妇女能顶半边天”,这是王老师给中国妇女报题词的时候在全国范围内专门进行了宣传的事情。
对于男女平等尊重妇女这件事情,李有福是没有任何意见的。但是男女平等,也会带来一些不方便的事情。
比如说和他小时候相比较,现在的妇女同志已经不是半边天那么简单了。有了《婚姻法》给妇女做主,有了政府给妇女撑腰,有了妇联给妇女当娘家,不少妇女也是有点忘乎所以的意思。
就以隔壁的青工小刘两口子来说吧。小刘的妻子小张就有点过分。有事没事的挑小刘的毛病。今天小刘和哪个女人多说了几句话了,明天小刘和哪个女人开玩笑了,这样完全不是事情的事情,都是小张和小刘吵架的由头。
小刘这个锅炉工,在厂子里的工作环境是最恶劣。又热又累的锅炉工工作压力本来就大,一回到家里又有个爱吃醋的老婆没事找事。生起气发起火来,打小张两下,还被小张闹到单位里去了。组织上找谈话,挨领导的批评,还要上妇联的黑名单,说起来李有福也是觉得小刘有点冤枉的。
推了自己的妻子一下,李有福开口劝说道:
“老话不是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吗?组织上对于人家家里的事情进行参与,总是有点不好的。你就不要听风就是雨,拿根鸡毛就是令箭了。像你这样天天监视人家,没事也能找出事儿来。这可不怎么好!”
在工厂里,机关干部的地位确实不高。工资没有同级的工人高,待遇没有同级的工人好,除了工作相对轻松一些,动不动的还要接受工人代表的批评,接受工人们的提意见。有时候还要参加义务劳动,在车间里打扫卫生。可是这并不代表机关干部们对于自己的工作就不热爱了。
在李有福家,真要论起来,李有福的文化其实是不如赵红的。不管怎么说,赵红也是接受了正规的初级少年军教育,之后又上了一年的行政学院的。和李有福这样的参加同等学力考试获得文凭的人相比较起来,赵红是学校出身。所以听到李有福非议自己的本职工作,赵红明显的不高兴了。
“老李你这话就不对了。清官难断家务事,这是封建思想。在封建社会里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清官,那些封建官僚都是骑在人民的头顶上拉屎拉尿反动派。他们怎么可能会真正的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呢?组织可不是封建官老爷。我们党员是要为人民服务的。为人民服务,就要关心每一个人民群众的生活。我关心小刘两口子的生活,怎么能说我是没事找事呢?”
李有福听了自己妻子的话,心里苦笑了起来。他也是无心之失,一下子就把自己心里想的给说出来了。但是真要论起来,这已经是相当客气的话了。对于妇联的人给那些没事找事的家庭妇女撑腰,总是掺和人家家里的事情,李有福肚子里还有很多难听的话没有说出来呢。
不过作为已经结婚了六年,两个孩子都已经参加了初级少年军的李有福来说,息事宁人,向自己的老婆认罪和投降,才是保证自己的耳根子清净,能够让自己在家里安安静静的学习和生活的前提。
所以听了赵红有点较真儿的话,李有福赶紧投降。
看着赵红没有再追究自己,李有福松了口气,赶紧继续看起了自己的课本来。
一夜无事。
第二天一早,作息规律的李有福在早晨五点半左右,居民区的广播还没响起来的时候就起床了。
把自己的妻子叫醒,两个人一起洗漱了一下之后,两人就一起出门上班去了。
1351机械厂是郑州地区最大的国营企业之一。除了郑州车辆厂和郑州发电厂之外,1351机械厂以职工人数六万人排行第三。
和所有的工业企业一样,1351机械厂也坐落在郑州市的郊区地区。所以从住所到单位,李有福两口子必须要乘坐有轨电车。
电车站就在李有福家不远的地方。一路上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和五级工李有福主动的打招呼问好。毕竟大家都在报纸和广播上经常看到和听到李有福这个经常获奖的国家劳模的消息。因为打招呼的人太多了点,以至于当李有福两口子达到车站的时候,差点没有赶上早班车。
李有福因为是技术工人,所以他乘坐公共交通只需要出示一下工作证,然后就能和部队的战士一样享受免费待遇。因为这种优待,每次和李有福一起坐车的时候,需要投币付钱的赵红的嘴角都要歪上几下。这个瞬间也是从来在讲道理上都讲不过自己的妻子的李有福固定的心中暗爽的时刻。
因为工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因为内燃机技术在国家重点支持下的突飞猛进,现在的郑州市地区除了长途交通仍然是蒸汽机的火车为主以外,像市内的交通的公共交通,已经变成了以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为主的时代了。
坐在电车上突然透过车窗看到一辆公共汽车突然在路上抛锚趴窝,李有福有些幸灾乐祸的对身边的赵红说道:
“我说什么来着?动力系统里面,还是电力机第一,内燃机第二,蒸汽机第三。我都不说工厂方面的工业动力了,光是一个交通方面,你看这两年国家推广的柴油汽车和汽油汽车吧,像车辆厂这样的国家重点项目,生产出来的东西都不怎么靠谱。”
“那些柴油车还好点,除了噪音有点大以外,趴窝的情况倒还少见些。可是汽油机就不行了,因为很多重要部件都需要手工加工,车辆厂的那帮子一级工二级工弄出多少残次品来。”
因为每天在坐车上都要感受到明显的差别待遇,所以赵红对于自己丈夫的嘲讽语气非常的不满。她对李有福说道:
“老李你也多关心关心国家大事吧。除了捧着你的那些课本和技术教材,报纸你也不愿意看,广播你也不愿意听。你还不知道吧,前天的《人民日报》上有个科学院的大专家就发了篇文章,说是用汽油机可以造出在天上飞的机器来,叫什么飞机。”
“你瞧瞧,你看不上的汽油机有多厉害!那是能造出在天上飞的机器来的好东西。公园里的热气球你见过吧。以后除了热气球,还有飞机也能在天上飞了。你可多学习学习吧,别再说这种丢人的话了。”
李有福全部的自尊心都建立在自己的技术上,所以当他的妻子说出有点瞧不起他的技术素质的话来之后,他立即就冒火了。
他生气的对赵红说道:
“别管是造飞鸡还是造飞鸭,造什么东西不是得靠我们这些工人的!我就不信了,难道造飞机就不用我这样的五级工啦!”
“别说是在天上飞的机器要靠我们这些工人造,就是以后国家要造从地球飞到月亮上的机器,那也得是靠我们这些工人一手一脚的把机器造出来。我就不信你这个妇联的干部靠扯老婆舌就能把人扯上天!”
李有福的声音有些大。以至于他的话被周围一些乘客也听到了。因为这话里透着些荒诞的味道,所以有几个听到了他说话声的年轻人立即就发出了压抑的笑声。
赵红一方面被李有福话里的讽刺气得半死,一方面又因为不想在公共场所里出洋相,所以只能用力的忍耐。
偷偷的使劲掐了自己的丈夫一下之后,赵红把头一扭假装自己不认识李有福。
第467章周会计的家事
披着外衣,端着搪瓷茶杯,看着报纸。对于黄湖农场的人民总代表周玉兴来说,这就是他所知道的最有派头的样子了。
从场部回到家里,周玉兴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开始享受这个派头给自己带来的满足感。
端着老婆给自己准备好的半热不热的茶水小口的抿着,披着外衣盘腿坐在床边上,看着昨天的《农业日报》,每天里的这一时刻,是周玉兴最满足最舒服最惬意的时刻了。
周玉兴今年46岁。他是黄湖农场罐头厂的会计。他的老伴范秀兰是黄湖农场饲料厂的工人。
当然了,和新中国的大部分妇女一样,过去的范秀兰一直都只有一个非常模糊的周范氏的名字。还是在黄湖农场建立之后,因为户口登记和办理身份证的需要,周范氏才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起了范秀兰这个名字的。
一般情况下,饲料厂的同事要是喊范秀兰这个名字,哪怕是发工资的时候,范秀兰也会有三五分钟才能反应过来这是在叫自己。可是一旦大家喊出周范氏或者周家大娘的时候,范秀兰却能在第一时间回应。
就像所有的人都需要适应完全不同以往的新生活一样,周家大娘也需要对自己的名字有个适应的过程。
不过同样的事情,好像对周玉兴并不是问题。这个四十六岁的中老(在这个时代来说)年人好像有种处变不惊的特质。
当初复兴军冲进固始县的刘家大院儿的时候,几乎刘家大院儿里所有的人都好像遭遇了世界末日一样惶恐和绝望。只有在刘老爷家担任账房的周玉兴,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抱头鼠窜或者绝望的哭号。
他在一片混乱中认认真真的整理好了固始县第一大户刘老爷家的所有账册。当复兴军的干部进了房间那一刻,看到的是十七本字迹整洁,出入明确的账本。
面对刺刀闪亮气势如虹的复兴军,周玉兴也没有表现出慌乱和绝望来。他用一口河南口音极重的凤阳官话,吐字清晰的向复兴军的干部介绍了自己的身份。
在复兴军干部的要求下,周玉兴神色平静的帮助复兴军指认了整个刘家大院儿里的所有人。
当事后的时候,复兴军干部核对完了周玉兴提供的账册,确定了他指认的所有人员,又通过群众的报告确定了周玉兴和刘家大院儿里的所有管家管事都不同,丝毫没有仗势欺人的狗腿子行径,完全是在刘家大院儿里靠本事吃饭的被雇佣人员之后,复兴军的干部也对周玉兴的表现叹为观止了。
直到经过了四天的时间对刘家大院儿的所有问题都处理完了之后,周玉兴才波澜不惊的告诉一直和他在一起工作的复兴军干部,他的四个儿子,都在复兴军的手下工作。
两年前的时候汝宁府遭遇大灾,还是在作为一家之主的周玉兴本人的要求下,他的老伴儿和他的四个儿子才一起从固始县逃到了南阳府投了复兴党的。
不得不承认,当复兴军的干部从老神在在的周玉兴手里接过他的长子,南阳地区物资储备局干部周大勇的信件和南阳物资储备局开出的证明的时候,在那一瞬间,他都有点觉得这个老头子真的有那么一点儿评书里说的料事如神处变不惊的诸葛孔明的味道了。
用那个复兴军干部的话讲,老周同志的那份淡定,真是不少复兴党的干部都不具备的素质呢。
见识广,眼光准,这说的就是现年四十六岁的黄湖农场罐头厂会计周玉兴。早在复兴党开到信阳地区以前,凭借着口耳相传的消息,周玉兴就判断复兴党是个可以依靠的势力。
在进入新组建的黄湖农场工作以后,老周同志勇于进取,用了一年的时间,凭借着在数学和文字上的基础,先是通过了同等学力考试获得了小学文凭,之后又通过了初级会计资格考试,获得了初等会计证书。
在总人数三万四千人的黄湖农场里面,老周同志周玉兴,绝对是个不输给年轻人上进心的要求进步的好同志。
正是因为他见识广,眼光准,有学问,有能力,所以在1634年黄湖农场四个分场、七家场办企业三万四千人中进行的人民代表选举中,他才高票当选的了黄湖农场人民代表委员会总代表的。
在周玉兴总代表面前,从部队转业过来的年轻场长和党委书记都要退让三分。毕竟这个老同志在农场里面的人气实在是太足了一点儿。更何况他打的那一手的好算盘,也是让农场会计处的年轻会计们都肝儿颤的。
更主要的是,作为黄湖农场的人民总代表,周玉兴在王书辉到信阳地区调研的时候是和王书辉聊过天说过话的人。当时在王书辉面前也表现的恰到好处,在一群诚惶诚恐的人民代表中鹤立鸡群的周玉兴,可是被王书辉亲口称赞为“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
不过和大家的看法不同,周玉兴本人一辈子就坚持三个字:守本分!
过去在地主大户家当账房的时候,周玉兴从来都只关注手头上的差事,从来也不会仗势欺人。现在他当选了五年一届的黄湖农场的人民总代表,他从来也只是认认真真的听大家的想法,再把这些想法原原本本的转呈给农场党委,丝毫也不把自己当成个什么了不得的人物。
周玉兴就是凭借着这份本分和稳重,才成了无论是群众还是干部都佩服都认可的好同志的。
喝光了搪瓷茶缸里的茶水,一张四开的报纸也刚好看完。听到刚从隔壁和几个老太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