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时空之门1619-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牛大胆觉得,和没受过教育的人讨论一般的道理是可以的。比如人渴了就要喝水,这种没受过教育的人根据生活经验就能得到的道理,他们还是能够认同的。但是,如果你和他们讲像只有把开水烧开了喝才能避免疾病的道理,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道理的时候,他们就会在脸上露出一种“你懂的”的表情,然后,揶揄自己和工作组的先生们呆的时间久了,也染上了贵人的贵气。

最近,民兵队正在全村开展防疫卫生宣传活动。本来牛大胆觉得,清理垃圾,盖公共茅坑的事情就已经很辛苦了。可是,等到他们在工作组的先生们的带领下,开始和村民们宣传防疫知识的时候。他才发现,让大家认识到细菌这个概念,是个多艰难的事情了。而且,即使工作组的先生们搬出照妖宝镜(显微镜),向大家展示出细菌这个妖魔的时候。很多人即使知道了,也认同了这个道理,但他们还是仍旧习以为常的灌着凉水。

直到,工作组的先生们愤怒的宣布,喝生水的人家的土地会被收回,这种惩罚性的规定之后,灌凉水这种事情才稍稍得到遏制。

今天,牛大胆听到自己的老爹像换了个人似的,没有上来打自己,或者不顾自己是父亲的情况骂自己是个小狗崽子(从遗传学角度对父母不利),反而是振振有词的和自己讲起了道理来了。这种情况,让惊讶情绪退去的牛大胆非常高兴。

牛大胆为什么觉得高兴呢。就像一切刚刚开始学习知识,开始理性的认识世界的小孩子们一样。刚受过教育的人,都会喜欢应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向家人炫耀。但是,古代社会里的父子关系是相当紧张的。儒家讲究的是“君子抱孙不抱子”(出自《礼记·曲礼》),而儒家思想作为古代中国的意识形态,当然也影响到了所有的中国人。这就让古代中国的大部分父亲们,对待子女的时候使用的大多数是训斥喝骂的态度。(具体事例可参考《红楼梦》里贾政对待贾宝玉)

所以,像牛大胆这样,在民兵队里学到了大量知识之后,因为一起学习的人都知道一样的道理没法互相炫耀,而自己的父亲又从来不会和自己讲道理。这种情况,就让他没办法秀一秀自己学到的知识了。

现在,自己的父亲试图通过讲道理让自己屈服,这就给了牛大胆一个,既能展示自己的知识,又能名正言顺的反击自己的父亲的机会。

牛大胆的眼睛变得明亮有神起来,他的肾上腺激素大量的分泌,这让他的脸看起来微微的发红。

看到自己的儿子脸红了,牛老憨还觉得自己去上夜课真是去对了。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听着又有力又新鲜的话,还真是对的。至少自己学到的知识,在用来管教儿子上,在用来彰显最为老子的权威上,确实是很有力量的。

可是,王书辉这个半孤儿,不仅仅在意识形态上反对封建**思想。他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也对自己的学生和员工们宣传工业化社会的概念和意识。那种愚忠愚孝的观点,是他用来给大家上课的各种教材上经常批判的内容。自然而然的,牛大胆也受到了这样的教育。

牛大胆看着脸上现出得意表情的父亲,带着一种农奴翻身的解放的欣快感,对自己的父亲说道,“爹说的是。我上了课,读了书,爹说的道理,自然我也是懂得。可是孔老夫子可是在《孔子家语》说过的,对于自己的父母,要‘小杖受,大杖走’。”

牛大胆咽了咽吐沫继续说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上古时代的贤人,圣明的帝王舜,曾经遭受自己偏心眼儿的父亲,恶毒的后娘,和黑心的同父异母弟弟共同残害。而舜帝没有选择反抗自己的家人,反而采取了在不违背父亲意志的情况下,进行自保的办法。”

牛大胆看着有些发愣的父亲,继续说道,“不仅孔夫子这么说,通晓了天地万物之规律的大圣人荀子(王书辉为宣扬唯物主义思想对荀子的宣传口径),在《子道》也说过:‘孝子所以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

牛大胆看着已经有些陷入呆滞状态中的父亲继续说道,“荀圣这话的意思是什么呢。他老人家的意思是说,当儿子的要进孝心,做孝子,也要遵循社会规律的要求和礼法的约束。愚忠愚孝,也就是说,不论父母说什么都听,做什么都顺从的做法,是错误的。所以说,荀圣告诉我们,做孝子,听父母的话,也要做到,有些话要听,有些话则不能听。”

牛大胆发现父亲牛老憨涨红了脸,好像生气了,就赶快说道,“荀圣说,有三种情况不应该听从父母的意思。凡是会危害到父母的安全的;凡是会让父母受到羞辱的;凡是会让父母被别人视为没有修养的禽兽的。这三种父母的命令,做子女的不去听从,就是一种忠诚,道义和恭敬的做法。”

牛老憨不等牛大胆把所有的话都说完,就抡起手臂,朝牛大胆打去。经过充分训练的牛大胆果然身手灵活。他轻松的避开父亲的胳膊,边跑边说道,“小杖受,大杖走。小杖受,大杖走”。

牛老憨则是暴怒的骂道,“你这个小狗崽子(这种骂法真的从遗传学说对父母不利),居然敢说我是脏心烂肺,娶二老婆的偏心人。还说我被别人看成是畜生。真真气死我了,看我今天不打死你。”

牛大胆一溜烟的朝着民兵队驻地跑去。他真心对自己父亲的理解力感到遗憾。明明自己是在讲历史典故,这个不读书的老头子,却硬说自己是在指桑骂槐。真是白瞎了自己的一番演讲了。

——分割——

王府镇最近的变化真的不小。

因为人力资源的补充,王书辉的那些,原本只是处于半运转状态下的工厂和车间,开始逐渐的全面运转起来。

砖厂和水泥厂因为这段时间来工人们的磨合和锻炼,成品率得到很大的提升。小高炉的炼铁质量和产量在矿工们的加入后,也得到了有效的保证。目前,每天两千斤生铁的产量,在司马峰源源不断的铁矿石的供应下,以及工人们对于生产流程和操作程序的逐渐熟练,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这些变化,让王书辉由衷的高兴。他每天除了在朱微妏这个“小秘书”的帮助下处理日常的事务之外,就把主要的时间投入到工业生产和军事训练以及文化教育上去了。

一些他一直想要进行的计划,也开始逐渐的开展。

比如说,完全由水泥和红砖建成的王府镇的棱堡式围墙,修建的进度越来越快。再比如说,白口铁农具的产量开始加大,准备为三十多个基地村的非民兵家庭提供的农具,被储备充足。再比如说,军事学校的建设工作,开始走上了轨道。

因为长期参加,使用水泥和红砖作为建筑材料的建设工作,参加基建工作的工业委员会的工人们,和军事委员会下属的士兵们,对于建筑工作越来越熟练。两栋两层的砖混结构的,实验性质的小楼,被很快的建成。

虽然这种新中国五六十年代样式的,楼梯和走廊都设置在楼外的简易楼房,并不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住惯了轩敞开阔的大房子(当然也是破房子)的朱微妏小秘书,还嫌弃的管这种丑陋的楼房叫鸽子笼。

不过,王书辉却觉得,这是一种工业化的进步。虽然在建筑的过程中,不过是采用了预制板的技术。但是王书辉觉得,标准化的就是美的,有效率的就是好的。

这可能是一切工业党人的共同审美。

第78章大练兵2

工业化社会的表现之一,就是全面的,无处不在的标准化。王书辉单纯的认为,在工业国家里,如果一个国家的通用部件越多,那么,这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就越高。

既然已经认定了标准化是工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王书辉自然要在自己能够掌控的地方,全部都不遗余力的推行标准化。王书辉手下所有的人,无论是教导员,士兵,工人,农工,匠师等等,他们在各个方面都是接受标准化的熏陶的。从穿着到作息,从生活用品到工作方法。标准化的思想无处不在的体现着。

实际上,古代人在做到标准化这个方面,有很大的难处。中国虽然从秦代就已经实现了书同文,车同轨的大一统,但是,地方差异一直存在。就一个基本的度量衡的统一问题,就很难实现。

王书辉曾经专门搜集了这个时代的匠人们使用的量器。他惊讶的发现,同在一个枝江县城里工作的匠师们,他们使用的量器居然都是标准不同的。不过,这个问题难不倒王书辉。他有穿越门这个神器,他可以从现代购买统一的,完全相同的,精度极高的测量器具。所以,王书辉目前所掌握的各个部门,率先的实现了标准统一。

王书辉对于标准化的认识是纯粹的理论性的。不过,在盖房子这个问题上,标准化有什么样的好处他却已经完全的领会了。

王书辉出于对这些明代土著的,初级的和兼职的建筑工人的不信任。那两栋第一批建设的双层小楼,王书辉把他们闲置了。毕竟,他不知道这两栋小楼的实际质量是怎么样的。他命令建筑人员,按照这两栋小楼的标准,在王府镇外建设十二栋相同的小楼。

随后,一千多个保安团士兵和工人匠师们,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使用本地生产的水泥和红砖,很快的就将十二栋小楼盖好来了。王书辉这个时候,才体会出标准化的好处来。完全是因为红砖和水泥,以及建筑图纸的完全相同。这些已经参加过楼房建设的工人和士兵们,才能很快的就熟练的把十二栋小楼建设完成。

这就是标准化的好处了。只要施工的材料和工具,以及要制造的产品是相同的。哪怕是第一次制造的时候问题很多,不过,只要完成了第一各产品的制造,后面再造相同的东西,就完全是机械化的重复过程,是个熟练工种的过程。有第一次制造经验的人,都能很好的做好重复性的工作。

虽然这个时空的明末土著们,对于这些小楼很不看好。可是,王书辉却觉得,这种小楼是非常好的。虽然在这个时代,利用楼房来节省空间是件很无稽的事情。但是,王书辉认为,住在这样的小楼里,才可以很好的培养人的组织意识、团体意识和纪律意识。

对于王书辉来说,这样的集体场所,才是最有利于他对于手下人的管理的。

因为有一千多个熟练工种的士兵和建筑工人的努力,这十二栋小楼被很快的被建好。用现代人的眼光看,这种小楼其实也是奇丑无比,完全没有美感可言的。

十二栋两层的红砖红瓦的砖混结构的小楼,围成两个六边形的院落。如果把红砖红瓦换成黄墙青瓦的话,实际上,这两个大院,很像两个永定土楼。因为要保证武装力量的**性,所以这两个营房被放在王府镇的棱堡围墙之外。这样,王书辉就不得不采用永定土楼,这种具有明显的具有防御性作用的建筑模式了。

这两个院落,刚好容纳了复兴保安团的两个营。从此,复兴保安团的每个营,都有了一个自己的,由两层小楼组成的固定的营房。

王书辉领着自己的小秘书朱微妏,登上刚刚建好的王府镇城墙的时候,这两了造型独特的建筑群,还真是给没见过这种整齐划一的风格的朱微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王书辉知道,这种冲击,实际上正是农业社会的人,在第一次见到工业化力量的时候,必然要受到的冲击。

——分割——

蒋大壮和杨三黑领着谭家冲民兵一队的民兵们,许驴子和姜四喜领着谭家冲民兵二队的民兵们,迈着在现代人看来不怎么整齐,在明末时代的人眼中却完全算得上步调一致的步子,紧跟在韩国良和郭博奇领着的谭家冲工作组的队伍后面。

许驴子和姜四喜是最近新组建的谭家冲民兵二队的队长和教导员。和蒋大壮。杨三黑一样,他们也是在训练学习和考核之后,被提拔为新组建的谭家冲民兵二队的队长和教导员的。

就在前不久,因为谭家冲的村民们,被参加民兵队的家庭,可以立即获得生产工具,并享受“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待遇刺激到了。所以,谭家冲参加民兵队的年轻后生,顿时多了一倍。这就使得谭家村工作组,不得不建立民兵二队。

许驴子因为在军事考核上高居榜首,姜四喜因为本身就读过些书的文化底子,顺利的通过了考核,被分别任命为新组建的民兵二队的队长和教导员。他们现在和其他三十多个基地村的民兵一样,是要到王府镇去参加大练兵的。

不知道怎么回事,或许是因为土匪的头脑不正常,或许是因为他们一直以来都不太看得起官军,又把这只队伍当成了官军了。谭家冲民兵队在开往王府镇的路上,居然遭遇了一次土匪的袭击。

说实话,对于韩国良和郭博奇来说,在接到侦查员的报告的时候,他们还是有些小小的紧张的。

虽然他们两个都是参加过第一次抗贼斗争(王书辉对马松华组织的三次进攻的规范性定义)的。但是,在野外遭遇敌人的情况,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不过,在王府镇接受的教育马上就起到了作用。他们根据《训练手册》上的要求,立即命令工作组和民兵小队进行战术展开,也就是开始排列方阵。

王书辉一向认为,长枪兵如果不能组成方阵作战,那么长枪兵的性能就不能被彻底的调动。所以,无论是复兴保安军还是民兵,他们都要根据这一指导思想进行训练。在韩国良的口令下,谭家冲的两个民兵队,六十多人,很快就一左一右的组成了两个横向的方队。

与此同时,在副组长郭博奇的命令下,十多个的工作组成员,也马上在民兵的长枪阵前排成了一个横列。

在队伍完全展开之后,在等了将近二十多分钟之后,那些所谓的土匪们,才从正对着阵列的正面的树林里钻了出来。看到那二十多个穿着破衣烂衫,拿着些木棒和农具的所谓土匪之后,严阵以待的韩国良不禁松了口气。在这之后,他就用有些责怪的眼神,看了看自己身边的侦查员。

不仅韩国良有些觉得自己有些反应过度,郭博奇和工作组的成员们也觉得,自己的组长的反应有些过度了。因为这些挥舞着木棍和农具的所谓土匪们,实在是太落魄了。就目前看到的情况,让他们觉得,这种对手,工作组挥手就能解决,完全没必对他们搞全军列阵这样的严肃对待。

说实话,韩国良也是有些责怪侦查员的大惊小怪的。能当上侦查员的人,自然是头脑聪明,眼光敏锐的家伙,年轻的侦查员立即就能够感受到韩国良的责怪。他立即向韩国良敬了个礼,然后对他说道,“韩组长,根据《野外行军手册》的要求,任何可能对队伍具有敌意的武装力量,都是可疑目标。我对于可疑目标的报告,完全是按照《手册》的要求进行的。”

韩国良好像一下子被兜头泼了一盆冷水。

他想到,“是啊,这就是《手册》里的要求。自己每天都在背《手册》,揣摩《手册》里的内容。可是《手册》里在第一页就要求,必须重视每一个敌人,必须正视每一个可能存在的威胁。无论是侦查员的报告,还是自己的命令,都完全是按照《手册》的要求进行的。自己这种情绪可是不对头的。因为根据王师尊的要求,对于《手册》的执行,必须是彻底的雷打不动的。”

韩国良毕竟是这个时代少见的,接受了正规化教育的人。他立即整理了情绪,开始观察敌我两方的情况。对面那二十多个破衣烂衫落魄无比的匪徒,明显是没有预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他们作为土匪,也是那种最底层最破落的土匪。

像明朝末年的大多数土匪武装一样,这些人大部分原来不过是最普通的佃农。他们有的是因为得罪了地主被夺佃,有的是还不上驴打滚的高利贷,反正,说起来他们也是挺可怜的人。不过,这些人在一个本地出身的,被荆州卫革职的把总的聚拢下,居然也受到了一些基本的训练。他们看到严阵以待的民兵部队,居然没有立即溃散逃跑。

民兵队伍这边的情况则是更加简单。土匪突然出现的时候,确实让这些年轻的,没受过多久训练的后生们紧张。可是很快,因为身在方阵中,左右前后都是服装统一,拿着长枪的同乡少年。这种情况,让他们产生了一种作为团体一份子的巨大心理力量。更主要的是,日常的训练和学习,特别是工作组对他们不停的宣传开始起到作用。后生们的畏惧情绪迅速的一扫而光,杀敌立功挣荣誉的情绪,马上激昂了起来。

韩国良很满意自己这方的情况。不过,他看到明显处于弱势情况的土匪们,居然没有出现动摇溃散的情况,也暗自提高了几分小心。对现场的情况进行了基本判断之后,韩国良立即下达了第一条命令。

第79章大练兵3

王书辉对于战争的看法是宏观的。他认为战争是实现意识形态的一种手段。正因为这个原因,才有伟人的名言,“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王书辉对于具体的战斗的看法,则是一种微观的机械性的看法。他认为,决定具体战争的胜负的,是战争双方的意识形态和国家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程度决定的。而战斗的胜负则是完全的由客观和主观的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他机械性的认为,战斗的胜负,必须看参战双方军队的两个客观条件和一个主观条件的对比。两个客观条件是,训练水平和武器水平。一个主观条件,是部队指战员受到的思想教育。

王书辉把具体的战斗看成是一个客观过程。他认为,实现战斗的胜利必须按照“七步走”来执行。

所谓“七步走”指的是,一切战斗,无论敌人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部队都必须按照“敌情侦查”、“战场设定”、“远程打击”、“近战杀伤”、“救治伤员”、“防疫清场”、“总结经验”这七个步骤来完成战斗。

王书辉认为,中国的军事文化,从上古时代炎黄二帝发起的阪泉之战到了明朝末年这个历史阶段,因为生产力水平的急剧攀升,决定战争的因素变得越来越客观,越来越实际。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情况虽然仍旧存在,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已经变成了,完全客观的双方实力的大比拼了。

王书辉觉得,从火器产生并开始应用到军队以后,战争的具体指挥者不再需要,在完全是冷兵器的时代那样,必须具备孙武吴起那样的高超的军事才能,才能够带领军队实现战斗的胜利了。

他认为,在热兵器时代,军队的指挥者不需要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只要能够带领好经过充分训练的士兵,对每个兵种的特点和优劣了解清楚,然后按照“七步走”的要求指挥战斗。至于战斗的胜负,则是一个“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是由参战双方士兵的日常训练和装备水平以及战斗意志,这两个客观因素和一个主观因素决定的。

实际上也是如此。作为王书辉的亲传弟子之一,韩国良也是完全被自己的师尊王书辉洗脑的,机械的战斗理论的信奉者。侦查员已经将敌情向他进行了细致的汇报,他根据汇报按照实际情况,在路边设置了战场,并展开了阵型。在敌人,一群衣衫褴褛犹如难民般的土匪们,冲出树林的时候,韩国良下达了第一条指令,“向前五步。”

谭家冲的两个民兵队,在工作组成员组成的横列的带领下,根据口令,按照传令兵的鼓点声,向前迈出五步。立定之后,站在每一个排列排头的各班班长,立即命令整理行列。

这就是排队枪毙时代的战争特点。虽然王书辉还没给部队装配火枪,可是他却是按照火枪部队的要求,对现在他手下所有的军队进行训练的。而在排队枪毙的战术要求下,战斗过程中,部队的行列必须最大程度的做到整齐划一。

韩国良看了一下民兵队的行进情况,不禁撇了撇嘴。说起来,这些不过训练了一个月左右的民兵,要是在这个时代的任何人眼中,都是相当了不起的。向前五步走之后,六十多人的民兵队组成的两个横向的,每十人一排的方阵,真的相当整齐。

可是,在韩国良这个,在王府镇接受过一年多军事训练的人眼中,五步走之后的民兵方阵已经显得有些凌乱了。要知道,王府镇的那些武装人员,无论是作为职业军人的原家丁营成员,还是作为辅助武装力量的农工营成员,基本上都能保证二十步行进之后,队列仍然严丝合缝整齐划一。

即使是前面有专门的,由小孩子们组曾的扔石头小组,不断的向行进中的队列扔着石头和垃圾,大营的武装仍然不为所扰的整齐前进。大营的武装,可是向前二十步都不需要整队的。而民兵们现在的情况则是,向前五步就得整队,不然阵列就不能达到整齐。

即使在韩国良眼中,民兵队的情况还相当的不理想。可是,在原荆州府卫所把总,现土匪头领秃三炮看来,韩国良麾下的民兵,绝对是强兵精兵了。因为,在他作为明王朝政府正规军的岁月里,他可是完全没看过有哪个部队,面对土匪的时候还能无声无息,不惊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