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霸宋西门庆-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夫无不报之仇,霜锋凛冽;人民有必伸之理,义旗飘扬。南北并举,方知民心之向背;东西皆乱,才识人意之短长。愤兮烈兮,扫独夫归腐朽;振兮奋兮,荡汴梁做丘荒。雄我九州,民心不死;壮我华夏,明主高张!”
写完了把笔一扔,西门庆叹道:“意长笔短,吾才尽矣!”
众人读了,皆叹服不已。
第二日,明教一行人便辞别梁山,连夜赶路回江南去了。西门庆送行回来,抬头看到天空中雨云舒卷,有摧城之势,于是淡淡地道:“天要变了!”
政和五年的夏天,酷热非常,后来人们都说这是兵戈之象。
也是,这一年刚开春,太尉高俅就因征剿梁山不利,被梁山西门庆擒斩,一时朝野震动,这其中已经预示了一种不祥之兆。
但当时没人会觉得有什么不祥,因为就在四月底的时候,西方边境有喜讯传来,说种师道在席苇城一战中,明阵似欲决战,却暗以偏将曲充间道出横岭,号援军至;折可世潜军军其后,姚平仲精甲击于前,西夏兵大溃。
这捷报算是给被梁山收拾得灰头土脸的赵宋朝廷长了志气,就当宋徽宗摩拳擦掌,想要调童贯童爱卿引得胜之师进讨梁山,为高俅报仇雪恨的时候,突然一声晴天霹雳传来——
五月端午,有睦州青溪人方腊方十三,以“绝贪腐,平赵宋”为号召,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西门庆檄文一出,苦受剥削压迫的百姓闻风响应。过惯了太平日子的贪官污吏措手不及,被起义军杀戮无算,江南官场为之一空,但也因之一净。起义军以燎原之势迅猛发展,很快便占据六州五十二县,聚众百万,声势浩大。
徽宗赵佶这一下可是道观里长草——慌(荒)了神,急忙从李师师赵元奴身上爬起来,上朝问政:“如今梁山西门庆未平,又反了江南方腊,诸卿却有何本奏?”这正是: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却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076章 少华山
听到官家向大家要上奏的本章,户部的官儿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张嘴就开始叫穷,说东南两浙是朝廷的纳税大户,绢丝榷场也集中于此,如今这些要害都落进贼手,今年的赋税要喝西北风了,请官家赶紧想个办法。
转运司的官儿也跳了出来,说东南一反,今年供养京城的粮米运不进来了,汴梁城百万人的吃饭问题,还得官家圣裁。
徽宗听着一阵上火,他是要下面想办法的,下面却问他要起办法来了!孤要是有办法,还养你们这些饭桶做什么?于是就转眼给自己的股肱之臣蔡京瞟眼色。
蔡京于是奋然而出——最新消息传来,方腊起义军连他的祖坟都刨了,老太师能不愤吗?——大声道:“东南叛贼猖獗,臣请兴天兵百万,前去进剿。剑火所至,犁庭扫穴,莫遗丑类,方是人心向善之道!”
旁边却闪出新近得宠的宿元景宿太尉来,此人素与朱勔不睦,此时便启奏道:“乱民纷起,皆因当地官员贪鄙,所以逼民为乱。一味用兵,岂是劝善之道?莫如先行安抚,若能免了一场刀兵,为国家省了多少粮秣军饷。”
于是朝堂之上,两派就打起口水仗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徽宗是个没主意的,反被他们吵得头疼……
就在这时,西门庆也在梁山运筹帷幄,梁山上下万众一心引而不发,只等时机到了大做一场。
这一日,谍讯传来,说朝廷已经发下了一十三道火急金牌,星夜送往兰州,那里是西军统帅童贯的行营所在。
原来蔡太师一党和宿太尉一党唇枪舌剑的时候,方腊起义军在东南越闹越凶,大宋朝廷终于吃不住劲儿了,于是决定进剿。而进剿的发兵人选,宿太尉并没有因这几日争吵的私愤而忘公义,他隆重地向徽宗举荐了蔡老太师的贤婿——河北梁中书。
蔡京一眼洞悉了宿太尉的险恶用心——这是要把蔡家放在火上烤哇!梁中书青州新败梁山,在自己的斡旋下,封赏已极,若这回平定东南叛乱再立新功,赏无可赏之下,必然功高震主,那时岂不招官家之忌?
因此蔡京连称不可,并说如今辽国皇帝声称欲讨伐女真,聚骑兵二十万,步卒七十万,一时间山雨欲来。但问题是如果这九十万辽兵不是去打女真,而是突然冲过白沟,攻打大宋那可怎么办?胡虏素无信义,不可不防,因此梁中书固守河北四镇,绝不能动。
徽宗听了点头,深以为然。蔡京便又适时地推荐起好搭档童贯来,说在他的英明指挥下,西夏李乾顺已经被打破了胆,再不敢正眼觑我中原,此时正好调得胜之西兵,向东南叛匪进攻,反叛只是乌合之众,一遇百战之师,必然土崩瓦解。
到底是股肱之臣,这番话真是说进了徽宗的心眼儿里去,于是徽宗称善,以五百里加急的快马颁下长生大帝君的玉旨,再加上一十三道金牌催促,命童贯火速点兵,发往江南平叛。
梁山的间谍又探知,说有一个被方腊起义军撵得狼狈而逃的杭州观察使陈彦,为了给自家脱罪,于是就投徽宗所好,装神弄鬼,说自己在杭州西湖得到了天上太白金星的指点,成了风水大师,说徽宗的明堂地基选得偏了,如果能再正临丙方稍东,就可以长据福德之地,那时自然天下太平,海晏河清。
徽宗终于恍然大悟——怪不得这两年诸事不顺,原来是明堂风水不好——于是不顾当前财政吃紧,只是一纸诏书颁下,命陈彦所谓福德之地所在的秘书省移于它所,以其地为新明堂,蔡京则成了新任的明堂使,开局兴工,日役万人,弄得京畿路上民不聊生。
西门庆听了,冷笑一声:“哼!不作死就不会死!折腾吧!折腾个水尽鹅飞,赵宋的气数也就完了!”
于是西门庆往秦风路、永兴军路广派斥候,去打听童贯行军的详细情况。花和尚鲁智深见了,不由得动念,便上前向西门庆道:“洒家有个相识的好兄弟,李忠兄弟也认得的,唤做九纹龙史进。他昔日在瓦罐寺救助洒家,思念不曾有忘。听闻他现在永兴军路华州华阴县少华山上,和一个神机军师朱武,又有一个跳涧虎陈达,一个白花蛇杨春,四条好汉聚义,远近官兵,不敢正眼觑他。今日咱们梁山要谋童贯,若有史进兄弟帮手,必然如虎添翼。因此洒家向元帅请令,且往少华山探望他一遭儿,就说他来投咱们大寨入伙——却不知元帅意下如何?”
西门庆听了大喜道:“好啊!好啊!江湖多闻史大郎名头,若他来梁山时,我军又得一员上将!便请鲁大师先行,暂借史进山寨做个讯息周转联络的中心,童贯军情大小,务必打探明白。”
鲁智深答应而去,西门庆又安排打虎将李忠、小霸王周通随行。
接下来的日子,消息川流不息地送到。先是少华山史进、朱武、陈达、杨春四个头领接着了鲁智深众人,大家欢宴时,鲁智深便说史进共往梁山聚义。史进、朱武等人早慕梁山和西门庆的大名,鲁智深一说便成,有了这班地头蛇相助,打探起童贯军情来,从此事半而功倍。
原来童贯接了金牌圣旨后,不敢怠慢,于是把自己的行营从秦凤路的兰州移到了永兴军路的京兆府,在那里大点西兵,调拨粮秣马匹兵器,准备大举出征,平定江南。
西门庆看地图良久,与林冲、关胜等众人商议道:“若等童贯西军集结完毕,南下两浙时,咱们梁山劳师远征,半路邀击,战线拉得太长,粮道易为官军所乘,如此以客侵主,乃多败之道,兵家不取——我看这京兆府与少华山倒是相隔不远,史进少华山人马,地形精熟,可为乡导,咱们梁山便暗暗发兵,在这少华山引童贯决战吧!”
众将都点头,林冲便笑问:“却不知总帅计将安出?”
西门庆亦笑道:“只须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众人听了都大笑赞叹:“好计!”
当下先飞鸽传书,知会了少华山,命鲁智深、史进安排接应,然后计点出征人马,各部化整为零,分批分路,或乔装改扮,或潜行暗伏,都往少华山取齐。
西门庆引武松、焦挺、吕方、郭盛、蒋敬、马麟扮作行商,押运了粮草货物做掩护,一路往少华山而行。沿途穿州过县,交纳赋税,却比平时又贵了数倍。收税的官吏振振有词地说,江南方腊造反,要把大宋百姓都拖进水深火热里去,幸有朝廷派天兵讨伐,是解救万众黎民于水火之中,因此所有老百姓都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个也不能少!税赋只翻几倍,已经是很便宜的了。
负责交涉的蒋敬一边装出愁眉苦脸,一边低声下气地道:“官爷说的是!官爷说的是!”
回来跟西门庆一讲,西门庆冷笑道:“江南财源枯竭了,只好向中原百姓身上生发吗?嘿嘿!皇帝老儿加一倍的赋税,底下贪官污吏少说也要再翻几倍。如此一来,民怨沸腾,终有一天,叫他们自掘坟墓!”
就这么一路被宰到了少华山,蒋敬算了一下,如果真的行商,这一路下来,根本没什么赚头,都是给官府落毛了。蒋敬叹道:“这是逼着老实人去走私啊!”
感慨未已,就听空中一声鸣镝响,早跳出一票小喽啰来,大叫道:“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牙崩半个不字,老爷们管杀不管埋——呔!你们这些客人还不快快停了车子?”
西门庆、吕方等人对望一眼,都是恍如隔世——梁山已经有好几年没搞这一套劫路的把戏了,现在在这少华山下重温旧梦,众人不但不以为忤,反而都有温馨之感。
“嘿”的一声,西门庆心里自嘲道:“这真是当贼还当出滋味来了——不过在这乱世,当贼还真是一份儿最有前途的工作呢!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赶紧在这里收拾了童贯,老子就要攻汴梁去了!”
那边蒋敬已经跟小喽啰接上了话荏:“好汉,请问贵山的买路钱怎么纳?”这神算子已经得了职业病,到了一个地方就要了解一个地方的物价,更新自己的数据库。
小喽啰说了个比起官府低得不象话的数儿。
西门庆众人听了面面相觑,忍不住问道:“好汉,你们就收这么点儿钱,一山人吃得饱吗?”
小喽啰很沧桑地道:“俺们也没办法啊!外面贪官污吏刮得那么狠,我们再多吃多占,以后你们不来了,大伙儿岂不都要去喝西北风?只好我们吃些亏吧!对了,看你们人不错,顺便警醒你们一声儿——大贪官童贯的行营就在前面京兆府,你们这些行商的千万别往钉子上碰,拐个弯儿,有多远闪多远吧!”
这小喽啰正好为人师地指手划脚的时候,突然听背后一声大喊:“啊呀!这不是西门庆哥哥吗?”
“嗯?西门庆?哪里?!”小喽啰一听之下,把眼睛瞪成了铜铃,踮起脚尖儿直往道路远方看,却对面前的真佛视而不见。这正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却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077章 定计破西兵
当少华山的弟兄们知道自己要打劫的人竟然是梁山的大瓢把子西门庆后,接下来的一幕就全是情景喜剧了。
西门庆发挥自己忽悠的长处,又把史进、朱武、陈达、杨春给买哄住了,四个热血沸腾的少华山本地头领整天带路,陪着西门庆爬高下低,满世界踏勘地形,过了一个多星期后,西门庆算是把少华山左近的战略地形都吃透了。
现在要做的,就是等——等童贯人马集结完毕,等自家人马集结完毕。
为了保证战略目的隐蔽性,梁山人马都是零零散散来的,否则好几万人声势浩大一拥而进永兴军路,白痴都会提高警惕的。还好,少华山够大,几万人马潜进来,连个影子都看不出来。
另外还要感谢童贯,这位大宦官虽然脊背上压着一十三道催促的金牌,可他还是稳如泰山,尽显名将的风范,呆在京兆府里从容调兵,时不时还摆酒请客,与京兆府名流人士谈心论道,很有东晋名相谢安迎战前秦苻坚的派头儿。梁山人马都集结完毕了,他的西兵还乱糟糟不到。
对童贯的慢条斯理,西门庆不但求之不得,而且完全理解。虽然不久前种师道刚灭了西夏一道儿,西夏国主李乾顺短时间内没胆子跟大宋叫板了,但西方边境永兴、鄜延、环庆、秦凤、泾原、熙河这么大一块地方,总得留人把守吧?偏偏这些地方穷得啃死孩子,除了贪污军饷以外什么发财的门路都没有,这回好不容易能往江南富庶地区平叛去,这可是大大的肥差呀!童帅带谁留谁,这里面的讲究实在是大大的有。
所以西门庆很耐心地等,又等了差不多一个月——终于消息传来,童贯下江南的西军人员终于集结完毕了!
这一次,童贯带上了号称最精锐的六万西军,都是精兵猛将,这些人汉蕃杂处,每日不是跟西夏、就是跟吐蕃在血海里拼,随便拎出来一个拿铁榔头一敲,皆是梆梆响的好汉子。
童贯在进行部队最后的整合的时候,西门庆也在少华山山寨里进行战斗前的总动员,不过什么奋勇杀敌、替天行道的场面话也不用他多说了,因为在场的好汉们——尤其是本地土生土长的好汉们——大家一个个都是咬牙切齿怒不可遏,只恨不得让那帮西军早死!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说起来还是童贯的军纪不好。童贯这个人,只能占便宜不能吃亏,跟西夏开仗,胜了还好说,败了就红着眼睛急着翻本儿。于是他给自己的部队下了道命令——打起仗来抓不了俘虏,就砍了脑袋送上来,也给赏钱(与贼战而不能生获者,许斩首以献,亦议推赏)——从此童贯的西兵就养成了这么一个习惯,攻城破寨时,管你是贼是民,一概砍了脑袋献上去领赏。
发展到后来,不打仗时走在半路上看到来往的行人,也忍不住手痒杀人砍头后献功:“小人们在路上碰到了贼人,于是两家交锋,砍了这些脑袋回来。”做将领的明知道这些人头是冒功的,但一来怕揭破了后怠慢了军心,二来手下立功,自己脸上也光彩,于是就葫芦提的混过去,发赏钱了事。
一来二去,童贯西兵的胆子越来越大,今天到了这京兆府,一群兵痞先去打听当地有没有土匪,一打听之下,还真有,旁边的少华山上有个九纹龙史进聚众反贪除腐,是当地的一害。这一下西兵可就有了理了,打起了保境安民的旗号,轮着班儿积极出去剿匪,每次回来,都带回一堆人头来,说这是匪——童贯照赏不误。
有个叫陈亨伯的军中参谋看不过去了,就来劝童贯说:“这杀民冒功的风气,可不能再助长了。要知道治盗与治夷狄不同,夷狄的鼻子眉眼长得跟咱们大宋人不一样,因此可以按首级论功,现在在自家地盘上还这么干,只怕说不过去吧?”
忠言逆耳,童贯不听。在童帅看来,自己部下这些兔崽子杀人虽狠,但打起仗来也敢玩儿命,自己要想建功立业封王拜爵,全指望着他们呢!你陈亨伯说得再有理,你一个人能给我打平西夏吗?不过是杀几个刁民而已,何足道哉!大宋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啊!
于是在童贯的纵容下,这些天里京兆府的老百姓可算是倒了血霉。住在城里的还好点儿,住在城外穷乡僻野的老百姓可就惨了,往往一堆如狼似虎的西兵冲过来,二话不说,拔刀就砍,死了都是糊涂鬼。就算告进京兆府,知府大人魏稳正忙着讨好童太监,哪里顾得上你们这些刁民的死活?
本地少华山的喽啰,谁没有个三亲四故的?这些天来,几乎人人都有亲戚五六做了无头之鬼,这些人想要报仇想得眼珠子都红了。西门庆一看,哀兵可用啊!当下也不必废话了,开门见山就道:“童贯害民,今天就是灭他的时候!”
史进等少华山四头领郑重拜倒,齐声道:“吾等愿效死力!”
西门庆扶起道:“吾有精兵五万,欲在少华山设伏,引童贯入彀歼之——朱武兄弟绰号神机军师,可有善策?”
朱武咬着牙道:“小弟有个念头——只要出手灭掉童贯害民的一小股贼兵,那死太监在京兆府众贪官面前丢了脸,自然会恼羞成怒,来攻打咱们山寨,那时引其入伏,易如反掌!”
西门庆听了摇头道:“朱武兄弟此计,却也使得,但可惜不全——想那童贯虽然奸佞,却也是识得是非轻重的精明人,如今朝廷派他往江南平叛,死一队区区小兵,又不是他的儿子兄弟,算得了甚么?他何必来与咱们少华山死磕?”
朱武沉吟时,史进问道:“四泉哥哥如此说,却该如何是好?还请四泉哥哥吩咐。”
西门庆道:“只消如此如此……”
史进、陈达、杨春听了,一时还回味不过来,朱武已经深深叹服拜倒:“今日方知何谓神机!小弟从此死心塌地的服了四泉哥哥了!”
西门庆急忙扶起,笑道:“且慢佩服——童贯中不中计,还是两说呢!”
朱武用力点头道:“哥哥这一计正点在了当今昏君的要害上,何愁童贯那阉人不来?!”
于是西门庆安排人手,准备行事。
京兆府中,知府大人魏稳正安排酒宴,给童公公饯行,刚端起杯子,却听门外一阵大乱,冲进一群凶神恶煞的兵痞来,拜倒在地就放声大哭:“大人,您可要给俺们做主啊!”
堂堂知府大人的公府,这些当兵的粗坯想闯就闯,叫魏稳大人好没面子。可如今的世道,武将怕文官,文官怕太监,而童贯童公公正是太监里面最太的那一种——虽然心上觉得斯文已经扫地,但魏稳知府还是把笑容像面具一样牢牢挂着维稳。
童贯见这帮兔崽子跪在地下干嚎,心下奇怪,只有这帮兔崽子让别人嚎的份儿,什么时候他们自己却嚎上了?于是问道:“何事如此仓惶?”
为首的兵痞嚎道:“大人啊!我们营里的一队弟兄刚才外出剿匪的时候,碰上了少华山的悍匪,全部玉碎了啊!大人,这帮土匪敢杀您的手下,分明是没把您放在眼里,他们看不起您,就是藐视当今大帝!求您赏给俺们个令箭,调一部人马,俺们屠光了他们报仇雪恨,给大人、给官家长脸去!”
童贯听了,面沉似水,问魏稳知府道:“魏大人,你这京兆府一带的土匪,都有些甚么来路?”
魏稳心下叫苦:“平白闹这么一出,这阉人又有了挑理的借口,害吾京兆府又要破费了!”
当下恭恭敬敬地道:“回大人,京兆府的巨匪,向来唯有两人——第一个叫铁面孔目裴宣,此人早年犯了贪腐重罪,从此逃走亡命,至今未能捉拿;第二个唤做九纹龙史进,就啸聚在本州东面华州少华山,打家劫舍,罪行罄竹难书,目前是我永兴军路的头一个心腹大患!”
童贯冷笑道:“九纹龙史进?哼哼!魏大人治下不靖,你这知府当得可吃力得紧啊!”
魏稳急忙避席而谢道:“是是是!卑职确实怠慢了本地匪情,未在最初面见大人之时,就向大人禀报——等下待卑职写了史进这匪徒的诸般罪状,这就给大人您送过去,只求大人开恩饶恕!”
童贯听了,面上这才有了些笑模样儿,便懒洋洋地道:“既如此,咱家就在营中专等了!哼哼!史进!我管你是九文龙还是九武龙,敢杀咱家的人,真真是活得不耐烦了!来人呐!伺候咱家回营!”
在魏稳的躬身恭送下,童贯带着一伙人气势汹汹地去了。回到城外兵营中升帐议事问起来时,手下斥候已经打听得明白,少华山史进一伙加上老弱妇孺也只不过是三五百人,于是童贯派了个偏将,引两千人马,往少华山进剿——只限一日一夜,务要成功,因为时间不等人,本帅还要奉圣旨下江南平叛去呢!
剿匪小分队出发不到半天,突然有小兵来报:“启禀大人,有人求见!”
童贯心想:“必是魏稳魏知府送史进的罪状来了!”但还是矜持地道:“来者何人 ?”
小兵道:“来的是少华山史进——的使者!”
“嗯?!”童贯一听,是大吃一惊。这正是:
早知今日求玉帛,何必当初动干戈?却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078章 白鹿
听到来人竟然是史进的使者,童贯不由得奇道:“区区土匪,也敢自称使者?你们怎么没砍了他?”
那小兵神神秘秘地道:“大人,史进确实派来了使者,他是来给大人您送礼的!”
童贯听了仔细一打量这报讯的小兵,发现这家伙腰包鼓鼓囊囊,想必已经吃足了土匪的钱,心理马上不平衡起来,于是知耻而后勇道:“传来人入见!”
小兵出去带人了。童贯唯恐土匪派来的不是使者而是刺客,那时发财不成还要遭殃,急传令心腹铁甲护卫大刀阔斧,入帐保护。
不移时,一个人畏畏缩缩地进来,一见童贯帐中森严的气象,二话不说,先五体投地,同时恭声大叫道:“小人张二仪,拜见节度使大人,太尉大人!”
童贯虽是太监,但身上也封着武信军节度使,也和高俅一样挂太尉衔,听到这小土匪居然还知道自己的官诰名头,心下不由一乐,手上却把帅案一拍,大喝道:“张二姨?你这是什么倒霉名字?你们这些少华山匪徒杀了本帅的人,现在还敢来糊弄本帅?真真是狗胆包天!莫不是来消遣本帅的吗?”
童节度使、童太尉似乎有未卜先知之能。要知道他脚下的京兆府很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