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条约。主要是有利于宋朝,却不利于高丽。

    从条约中,高丽得不到土地,得不到金钱,只是得到虚无缥缈的上国赏赐,得不偿失。

    “盟约中,似乎对我高丽不利!”高丽公主道。“若是灭金成功,我高丽又能的到什么?”

    “百年和平,难道不够吗!”赵朴笑道。笑容有些尴尬,“那公主想要什么?”

    高丽公主毫不客气的说着:“土地和钱财!”

    “可以!”赵朴点点头,“可有盟书!”

    高丽公主点点头,将盟书丢了过去。

    赵朴接在手中。仔细的翻看着。神情渐渐变得郁闷了起来。高丽人的胃口竟然这样大,盟约中一旦灭金成功,那么辽东一部,将划归到高丽国土;而宋朝租借高丽一些土地,要付出一定租金,大约每年三十万贯;而为了宋朝与高丽和平,宋朝当订下高丽为永不征之国。

    这是高丽盟约的三条核心条款,要地。要钱,要安全。

    这些无可厚非。只是赵朴却难以接受。

    失去了辽东,幽云安全没有保障,唇亡齿寒;而要钱,也是变相的岁币;而要安全,更是保障前两条实行的根本。一旦订立了这一条,宋朝根本不能征伐高丽,不然就失去了大义。

    高明呀!

    赵朴心中唏嘘。

    果然,这个时代,想要在世间混,没有人是傻子,看似弱小的高丽,其实也是精明至极。

    不过想想也正确。

    契丹于926年灭渤海国后,高丽太祖吸纳渤海遗民并打算北伐。942年,契丹送给高丽50匹骆驼,但遭高丽太祖拒绝。契丹来使被放逐到孤岛,所送骆驼也都被饿死(万夫桥事件)。以后的高丽国王都对契丹采取敌对的政策并与宋朝结盟。为了防止高丽与宋联合对付契丹,契丹先后于983年,985年,989年小规模偷袭高丽。993年,80万契丹大军从辽国出发,越过鸭绿江大举入侵高丽西北部。高丽军队与契丹在凤山郡展开激烈的斗争。最终将契丹大军控制在清川江。 见识高丽反侵略的迅速和坚决,契丹意识到以武力征服朝鲜半岛的代价将是巨大的。

    于是契丹开始与高丽进行谈判。在高丽同意断绝与宋的联盟后,契丹撤退,并将鸭绿江以东土地赠送给高丽。双方建立了友好的睦邻关系。1009年高丽发生军变。抗辽大将康肇杀死高丽穆宗,拥立高丽显宗为王。契丹趁机以为高丽穆宗报仇为由,发动40万大军再次入侵高丽。康肇率军奋力抵抗,但最终不敌契丹而战死沙场。显宗逃离皇城。

    契丹占领开城后,由于战线拉的太长担心会受到高丽反击,开始撤退。高丽趁势反攻,给予契丹沉重打击。1018年,契丹派10万大军卷土重来。但不敌高丽军队。双方之后谈和,以后契丹再也没有入侵高丽。

    在辽国最强强盛的时代,也没有奈何了高丽。

    朝鲜半岛东北部的一些女真部落曾为高丽的臣属,向高丽朝贡。女真氏族首领接受高丽授予的武官官职有将军、宁塞将军、归德将军、柔远将军、怀化将军等;文官官职有大相、大匡、元甫、正甫、大丞等。由于这些女真部落位于高丽东北部而称为“东女真”或“东北女真”。

    完颜部统一了女真后,女真变得强大,开始向高丽挑衅并最终入侵高丽。由于近百年的和平,高丽那时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面对女真的入侵,高丽肃宗下令让高丽所有军人上阵抵抗侵略,但却不敌入侵的女真。不过在尹瓘的说服下,女真后来撤退。女真撤退后,尹瓘感到高丽缺乏一支精实的部队,于是重组高丽军队并培训一支精锐部队。1107年,尹瓘率领一支1万7千人的重组部队攻打女真并最终取胜。胜利后尹瓘在朝鲜半岛东北部修建了9座城堡(九城)。1108年,高丽宫廷大臣争斗。高丽新君主睿宗令尹瓘撤兵。1115年,女真建立起金国,不久灭了辽国。金国的崛起,割断了高丽与中国宋朝和其它邻国的联系。由于受到孤立,高丽国力开始削弱。

    高丽衰弱了,可是大败高丽容易,想要灭了高丽要付出惨重代价。

    在契丹面前,宋朝丢了幽云十六州;而在女真面前,宋朝丢了半壁江山。相比之下,高丽仅仅是一些小败,甚至将辽军、金军,逼得不得不退兵,战绩也算是辉煌了。

    能在强盛的契丹,凶残的女真凶威面前,获得生存,又岂是一般角色!

    果然,蛮夷不可怕,就怕蛮夷有文化;不怕国家小,就怕国家汉化。

    得到中原文化补给,再加上彪悍的民风,会锻造出威胁中原的强国,契丹如此,西夏如此,金国如此,高丽也如此。

    “不行!土地不能给。失去了辽东,幽云危险,没有人愿意脖子上抵着敌人的长剑!”思索来许久之后,赵朴断然拒绝了领土要求。

    开玩笑!

    高丽想要将领土,扩张到辽东,断然不可行。

    打仗不是为了意气之争,灭金也不只是为了义气之争,更多是为了利益。

    宋朝的“三冗”,几乎是致命的要害。

    要想解决,最好的方式是领土扩张,获得大量耕地,缓解人口压力。而东北有着大量的黑土地,多数尚未开发,土地肥力大,而不像关中,四川那样,经历了千年的开发,土地肥力耗尽。

    而开发东北的难度,远远小于出征海外,开拓领土。

    高丽,想要染指东北,短短不可能。

    “陛下,是不答应了?”高丽公主语气有些冷然。

    “君无戏言,朕不会欺骗人,也懒得欺骗人,现在说实话,胜过日后反悔!”赵朴神色淡然,“土地,没得谈,朕不想刚刚灭了金国,再出现一个高丽强敌,再打一次灭国大战。朕不会遗祸于子孙!”

    “没有一丝余地吗?”高丽公主道,“若是谈不妥,想来金国会有兴趣?”

    “这是威胁朕吗?”赵朴冷冷道。

    “灭金,若是没有足够好处,高丽岂会出手?”高丽公主道。

    赵朴道:“没有高丽结盟,大宋不过是多打几年战,多死上十几万人而已,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总胜过遗祸于后世!太宗犯下的错误,朕不会再犯!”

    赵朴刚硬的态度,高丽公主咄咄逼人的气势,一时间使谈判陷入了僵局。(未完待续。。)

    ps:  情节卡壳,昨天无更,今天两更,晚上还有一更

第407章不征之国

    “话不投机,朕告辞了!”

    说着,赵朴起身就走,一点余地也不留。

    高丽公主神色一变,可是片刻后,再度恢复了平静,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只是眼睁睁看着这位皇帝离去。

    “公主,是不是太过分了!”

    高丽使者担忧道。

    摇摇头,高丽公主道:“若不是如此,又岂能试探出宋朝的底线所在!”

    “我高丽弱小,从来没有平等可言,也不期望平等,只要能保住附属国的地位就不错了。只可惜两个神仙打架,凡人想要置身事外,根本不可能,唯有选一个投注,只是不试探试探,又怎么知道宋朝底线所在!”

    高丽使者道:“那接下来,还有的谈吗?”

    “自然有的谈。这不是朝堂,不是正式的谈判桌,这只是一场宴会,谈崩了才正常!”高丽公主脸上露着笑意,神采飞扬。

    “那我高丽谈判的底线是什么?”

    “宋朝将立我高丽为不征之国!天地之间,能决我高丽生死者,唯有大宋。大宋想要当宗主国,便让他去当,只是也得负责我高丽安全,免得他国入侵我高丽!”

    先是契丹,又是女真,多次都威胁高丽。

    虽然最后,高丽气运浓烈,避过了死劫,只是谁又知道又会诞生哪一族,将高丽逼到灭国境地。

    为了安全,当小弟是必然的,得到大宋庇护。才可以狐假虎威,保全国柞。

    而靠着大宋这座靠山,也能更好的压住高丽内部不臣。

    如今的高丽。也是坐在火山口上,危险至极,不仅有军阀割据,还有着外戚专权,权臣害国。处境极为不妙,借着宋朝这座大山,可更好的压服逆臣。保全国柞。

    “但是记住,辽东之地,我高丽断然不可取。即便是宋朝送于我国。也坚决不能要。隋朝出了一个高句丽,隋炀帝多次讨伐,唐朝也是多次讨伐,直到最后攻克辽东。才结束。辽东是幽云的屏障。失去了辽东,整个幽云也不稳定。一旦占据了辽东,我朝必然是宋朝眼中钉,肉中刺,宋朝与我高丽必有一战!”

    高丽公主神色苦涩。

    占据了辽东,时刻威胁幽云、河北等地,对高丽出境有利。只是也让高丽陷入了绝境,必然会引来讨伐。

    若是高丽国力强盛。即便是占据辽东一部也未不可。

    只可惜,高丽内部纷争。外有金国,内忧外患,好似一只纸老虎,看似强大,其实只能吓唬人,中看不中用。

    …………

    赵朴扭头离开,而秦桧也紧随其后。

    “陛下,太冲动了,怎可轻易离去!”秦桧说道。

    “不这样,又岂能试探出高丽的底线!”赵朴道,“再谈下去,意义不打了!

    秦桧心中恍然,瞬间明白了什么。

    赵朴继续道:“底线,已经试探出来,接下来就是落地还钱了。卿家可有信心,缔结宋朝与高丽盟约!”

    “微臣定然不辱使命!”秦桧立刻回应道,“那陛下,我朝底线是什么?”

    “辽东之地,寸土必争,一丝不让。至于钱财,可以大方一些;也可同意高丽为不征之国!”赵朴说着。想到了不征之国,似乎是明太祖的说法。

    明太祖制定“不征之国”,主要是为了防止子孙,好大喜功,劳民伤财,远征一些附属小国。结果所获利益很小,损失巨大。

    结果,这条国策,有利于边疆稳定。但是也造成了倭寇泛滥,东南沿海受到侵袭。

    在倭寇盛行的时代,一些大臣主张跨海远征,覆灭日本,剿灭倭寇的老巢;结果被拒绝了,主要是因为日本是不征之国。

    只是,赵朴没有想到高丽人,竟然也提出了不征之国。

    不过仔细想想也对,高丽受着儒教影响,渐渐的文风鼎盛,武风下降。在唐朝新罗时期,兵力强盛,与唐军合力,击溃了入侵的日军,取得了大捷。

    可是从此之后,新罗失去了对手,没有了敌人,也渐渐腐化,军事实力衰弱到了极点;先是败于契丹,后是败于女真。也多亏来契丹、女真等,将主要军事力量,用在防备宋朝进攻,或是南侵宋朝,这才让高丽有了喘息之机。

    只是高丽一直处在担惊受怕中,一直朝不保夕。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宗主国,实现不征之国,很是重要。而高丽也可将主要精力,放在处理内部矛盾上。

    “微臣明白!”

    秦桧道。

    …………

    这一次会面,很是秘密。

    没有人知道,高丽公主扮作使团一员,亲自到了宋朝,视察宋朝底细;也没有人知道,大宋皇帝亲自前去谈判,试探底线。

    在某种程度上,高丽只是附属小国,与宋朝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

    高丽使者来了,只需要鸿胪寺官员接待就行了;即便是此刻关系高丽与宋朝结盟,也只需要一员文臣,或是一些丞相出手,商议盟约就足够了。根本不需要皇上亲自出马。

    在很多场合,皇上多是扮演着决策者的角色,而不是扮演着执行者,操作者的角色。

    皇上很少赤膊上阵,多数交给臣子处理,更多是决策和监督。

    当然,一些特殊事情除外。皇上仅仅有决策权和监督权,在某种程度上,容易被臣子架空,容易出现局面失控。因而,有些事情,根本不能假手于人,必须要亲自参与。

    而越俎代庖,也让作为谈判代表的秦桧,前所未有的重视。

    接着,高丽使者与大宋丞相,开始了谈判,在一番唇枪舌战,一番斗智斗勇之后,签订了盟约。

    宋朝与高丽联盟,核心是为了借助高丽的土地,与山东形成夹击之势,在海上形成封锁,彻底的将金国困死在辽东,契丹。而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盟约主要有五条:

    第一,宋朝为宗主国,高丽为从属国。

    这一条,重在确立宋朝与高丽之间的关系,不是兄弟之国,不是君臣之国,但是高丽附属于宋朝,这是大是大非,主要是给士大夫们炫耀之感,主要是名分之别。

    名不正言不顺,这一条看似无关紧要,却是大义所在,时刻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

    第二,宋朝与高丽签订盟约,组建盟军,合力攻击金国。

    这一条,主要是将高丽拉下水,不指望高丽军战斗力有多强,至少面子上好看,可以摇旗呐喊,可以扩大声势。

    第三,高丽对辽东实现经济封锁,不得有战略物资进入辽东。

    主要是经济封锁,彻底困死金国,金国经济落后,一些物质缺乏。打仗能够支撑到现在,更多是靠着以战养战。一旦金军受挫,以战养战计划破产,那么将会陷入绝境。

    打仗不仅是要在军事上,还要打经济战。在经济上,活活困死金军。

    第四,宋朝租借一些小岛港口,驻扎兵力,以便攻击金国,租借时间大约三十年,付出二百万贯钱,分期付清。

    这算是一点经济上的补偿,毕竟结盟需要利益。而让小弟邀请呐喊,也需要给一块糖吃。

    第五,宋朝与高丽,永世为盟友,设高丽为不征之国。

    这一条主要是为了防止假途灭虢。此次盟约的核心是借助高丽的土地,攻击辽东。这对于宋朝好处很大,可是对于高丽却坏处极大。一旦灭了金国,宋朝顺道灭了高丽,那高丽可就亏大了。

    历史上,刚刚灭了敌人,有挥手灭了盟约的例子太多了。强国经常玩这一招,不得不防。

    ps:宋朝与高丽结盟,钳形攻势形成,宋朝开始进入反攻。(未完待续。。)

第408章都是可怜人

    公元1132年,杭州繁华似锦。

    经历了一年的修生养息之后,宋朝快速的恢复着,原本因为战争,造成的财力消耗,快速的弥补着。此刻宋朝的战争潜力,渐渐挖掘了出来,爆发出强大的持久能力。

    战争本质,就是比拼财力。

    没钱,根本无法打仗。没钱根本无法动员,几十万人北伐。

    随着银行的建立,初步的金融体系,尤其是整个金融体系让皇室掌控,也掌控着整个大宋的经济命脉,掌控着数万商人的生死。

    万恶的资本主义,开始展现出狰狞的爪牙,一步步吞噬着整个大宋,让大宋陷入了资本主义的巨网之内。

    而这些,一些士大夫们还没有感觉到,只是感觉整个大宋的节奏变得快了起来。以往打上两年战,至少需要三五年修生养息,积蓄粮草、财力、兵力,才难缓过劲来。

    而一旦穷兵黩武,打仗过猛,会造成整个社会出现危机;若是运气不好,再出现一两次水旱灾害,百姓苦不堪言,百姓揭竿而起,无数个陈胜吴广出现,整个王朝也随之崩溃了。

    但是当今皇上,可谓是穷兵黩武,年年打仗,几乎从来没有停歇过,所谓是大战一两年一次,小战月月有。可是如此穷兵黩武,没有出现社会危机,百姓苦不堪言,反而是一些乱民少了很多,而一些地区经济空前繁荣了起来。

    不久前,还是废墟一个。村庄没落,可是不久之后,却仅仅是一年。甚至是三五个月,就变得繁荣了起来。

    一切,好似迷雾一般。

    而一些精明人,很快发觉了奇异之处,那就是银行。

    银行改变着一切。

    资本主义时代,最大的改变,不是洋枪洋炮的出现。不是海上殖民,不是大船巨帆,也不是自由民主。也不是议会,而是银行的出现,初步金融体系的形成。

    银行的出现,浅显上。似乎只是存贷款。只是异地兑换。

    但是更深层次,各地资本融合在一起,各地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世界上,不是资源缺乏,而是资源缺乏有效配置,有的地方饱得撑死,有的则是饿死。

    灾荒会造成粮价上涨,可能会造成农民起义。这些规模很小,可能几十人。或者是几百人,上万人顶天了。这种农民起义,很容易扑灭,也很能动摇宋朝的根基,却是最破坏生产。

    救灾很重要!只可惜,宋朝政府办事能力差,拖延严重,再加上官商勾结,粮食价格上涨,合伙坑人,致使小事变大事。而随着银行成立,各地分行驻扎在一些州县,协调粮食价,加速救灾,这可比官府救灾速度快了很多。

    这无疑减少了流民动乱的频率。

    随着银行的出现,银行的出现,则是将沉淀在民间的金钱利用了起来,金钱转化为了资本,资本的流通速度加快。

    可能,在几十年后,几百年后,会形成资本主义。

    但是此刻,赵朴初步享受了金融体系初步形成,带来的丰硕成果。

    而最大的收获,就是有利于军事进攻。

    随着银行作用越发的显著,也引起诸多的问题。

    **不可避开,各个机构开始蚕食银行,从中渔利,手段也是越发的隐蔽,赵朴连连下狠手,才止住**的步伐;而此刻户部、三司也开始,纷纷上书,说着不与民争利,借着各种借口,想要将银行收归国有。

    只是对朝中文臣的极度不信任,赵朴一直拖着。

    至少,在战争没有结束前,在没有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前,将银行收归国有是灾难的。

    文臣们的节操,让赵朴极度不信任。

    当然,最大的问题,则是秦桧。

    为了制约银行,为了促进银行良性竞争,成立了银监司。司长是李纲、副司长是秦桧,主要是想要两个人相互制约。

    随着银监司的发展,李纲在一些事物上,屡屡犯错误,致使李纲在银监司作用越来越少;而副司长秦桧,作用却是越发大,在处理一些关键问题时,多有独到之处。

    渐渐的,秦桧有着架空李纲的趋势,这也不怪秦桧,向来是能者上,不能者下。

    权力有多大,**有多大。

    随着秦桧权力的扩大,银行地位的显著,秦桧开始拉帮结派,形成了秦党。

    中国是人情社会,又有紧密的利益联系,也不可避免的形成党派。对待党派上,只要是不影响统治,只要是在君王的控制范围内,只要不是文武勾结,帝王多是处于宽容的态度,

    而赵朴也只能是采取宽容态度,离开了秦桧,银监司会出现问题,银行也会随之出现问题。

    撤掉一个官员很容易,可是选好适当的替代品,却是很难。

    只是随着秦桧权力扩大,制约秦桧不可避免,必要的敲打,人员调离,掺沙子等……势在必行。而让秦桧参加高丽使者的谈判,暂时免去了银监司副司长的职务,又何尝不是一种敲打!

    …………

    随着谈判的结束,高丽使者也坐着船只离去了。

    看着,离去的船只,赵朴悠悠叹了一口气。

    “陛下,在想什么?”一旁的王舞月问道。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见何必曾相识!”赵朴道,“只是有些感慨而已!”

    “陛下,那位公主美吗?”王舞月阴影吃醋道,“不如高丽与大宋联姻,那时亲上加亲,说不定盟约更加巩固!”

    “哈哈!”赵朴笑了,“你吃醋了!”

    “只是你吃错了醋,我们没有关系,也不可能有关系,只是感慨而已!那时,金国兵临城下,大宋未在旦夕,汴梁城内惶惶不安。那时,我一介皇子,一个纨绔子弟,本来不该我出使的。只可惜朝中无人,都是怕死之辈,我只能输硬着头皮,前往金军大营。而这位公主也是可怜至极,一个公主,本来是在宫中享福,过着滋润生活。只可惜宋金之战爆发了,想要自身世外也不可能,而高丽又无人可用,只能是前往我大宋,探查虚实,缔结盟约!”

    “我们都是可怜之人!”

    “亡国的皇子,弱国的公主,只能是承受本不应该承受的责任!”(未完待续。。)

第409章昔日花魁,今日李轩儿

    一想着几年前的经历,赵朴都有种做梦的感觉。

    回到皇宫中,又开始一天的工作了。皇帝本质上是宅男,宅在皇宫中,一动不动,吃着美食,住着最华丽的宫殿,享受着最高的尊崇,还睡着天下最美的一群女人,本来是人间神仙过的日子。

    只是很多时候,赵朴快乐不起来。

    在某种程度上,皇宫也是一座囚笼。

    世界上,有两种囚笼,关押着两种囚犯,一种囚犯,放了罪,被关押在监牢中,吃不饱,睡不暖,朝不保夕,可能因为环境太差,导致疾病死亡;也可能秋后被砍了脑袋,也可能得罪牢头、狱卒,被害死在监牢中。

    还有一种监牢则是安逸,美好的食物放松警惕之心,美女消磨坚定意志,华丽的宫殿忘却志向,众人的恭维声忘却了目标。就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