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见这位神秘的年轻人是很高级的自己人!而且南华情报局总部亲自下令周自强听从司徒南的命令,不得违抗。
周自强尽管有些好奇,也不打算追求司徒南的底细,这样不符合规矩,毕竟知道太多未必是好事。
司徒南喝了一口酒,淡淡道:“北非和中东对南华未来发展异常重要,因为这地下埋藏丰富的石油,比南华本土还要多。不仅如此,南华还需要这片广袤的土地消化拥挤的华人人口。”
“就像我们在南部非洲做的那样?”周自强问道。听到北非沙漠下藏有比南华还有丰富的石油,他动容了。
南华的发展一日千里,几乎一天一个样,作为南华的情报部的高级官员,周自强接触到许多人不能知晓的秘密,太了解石油对南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了。
西方列强大笔投资南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看中了南华的石油资源。用石油做筹码,南华政府和西方各国达成一连串眼花缭乱的合作。
周自强有些明白为什么作为情报部重要干将的他会被突然派遣到非洲来,来之前,吴曼丽部长还叮嘱他从阿尔及利亚开始,陆续在利比亚、埃及、沙特等鸟不拉屎的地方建立情报网络,和当地的势力搞好关系,暗中收集当地的情报,特别是矿产资源。
“不!比南部非洲还有重要。若是可以,我希望有一天把战舰开到这里,让华人和白人一样成为这里的上等人。”
司徒南一脸憧憬道。看着清朗的夜空,他不介意透露一些重要的事情。附近只有他们两个,不用担心被别人听到。
周自强微微一颤,被司徒南的霸气震住了。他将信将疑,没有反驳,不过得到的信息都告诉他,司徒南的话是真的。
雪佛龙石油公司大量招聘华工到阿尔及尔建设油港,一下船就见到雪佛龙石油公司的高层。
随船来还有价值几十万的石油勘探设备,三支石油勘探队,十几名工程师紧急从南华调来,他们和美国工程师汇合后,就在一支50人的保安队的保护下前往阿尔及利亚的南部地区。可见这不是在开玩笑。
出发前,周自强把这些信息牢牢地记在脑中,还特意收集了北非地区的情报,不过短时间,只能找到一些表面的信息,对于非洲之行有些迷茫。
和司徒南交谈后,周自强茅塞顿开,突然感到压力重大,对自己的使命体会更深刻了。
“我在北非和中东有一些朋友,等这里安顿好,你去埃及和沙特走访一边,争取在短时间内,在当地建立关系网,这很重要。”
司徒南对周自强一番面授机宜,为这位南华情报员指明战略重点。
周自强频频点头,把司徒南的话牢记在心,他还不知道,关于在北非中东的战略布置,司徒南到南华后,还会把他的上司吴曼丽调教一番。
“周大叔今晚可能要失眠了,少爷!”看着周自强的身影一步一步消失在黑夜,何永元笑道。
“嗯!失眠总比懵懵懂好!”
司徒南咽下最后一块肉,感觉有些凉意,便往回走。
远处的篝火烧得通红,不时地传来欢声笑语,不知疲倦年轻华工尽情跳舞玩乐。
年轻真好!
司徒南回头叹道。
“别看他们这些家伙出自南华建设兵团,受过训练,有一定的技能,他们的苦日子才刚刚开始呢!我看要建议南华方面轮换他们才行。”
何永元淡淡一笑,出洋的日子可不好过,况且这些人不是下南洋,而是下西洋!
“那倒也是。撒哈拉的沙子的味道可不好!”司徒南心有戚戚,希望那些单纯的工人们能活着回去!
第230章小小意外的邓肯商行
从阿尔及尔到班加西只有短短大半天的行程,前世,举世瞩目的利比亚战争就是从班加西开始反对扎卡菲那个暴君的,不过现在的班加西只是地中海沿岸的一处的普通港口而已,地位远远不及苏伊士运河。
总的来说,北非的石油资源没发展起来,无论阿尔及利亚还是利比亚在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下,经济非常落后,只靠输出橄榄油、羊毛等农产品,而大量的欧洲商品仍然不断地倾泻到各处殖民地。
最秒的是,无论是阿尔及利亚还是利比亚都以部落统治为主,没有形成统一的中央政权。
法属阿尔及利亚和意属利比亚都相邻,实际上也方便南华工人移民北非。随着北非华人人数增加,银行、邮局,使馆,以及致公党分部也逐渐建立起来。
“其实,相比于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的班加西等北部城市更适合华人移居。”
司徒南站在船头,对何永元道。
雪佛龙石油跟墨索里尼政府谈判中就有不起眼的一条——允许雪佛龙石油公司在利比亚从事石油勘探开采!
“我已经向新唐山发报,向利比亚派遣华工的计划正在进行中,周自强应该知道怎么办。”何永元答道。
客轮在班加西港短暂停留,补给完毕后,第二天抵达苏伊士北方河港塞得港,司徒南上岸准备拜访埃及国王艾哈迈德?福阿德,在此之前,他得去看看当初买下的那片土地。
,五年前司徒南花了不少美元在尼罗河畔买下几千公顷土地,但那里只有少部分土地能生产棉花,其他的土地一无是处。
司徒南雇佣一位美国农场经理,从中国招聘几百名中国农民耕种,这几年一直没理会这小小的埃及棉花农场。
“老板,这是这几年农场的账目,请你过目。”农场经理凯文?邓肯有些忐忑地把农场的账本放在司徒南桌子上,对于突然5年后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的老板,他感到陌生而紧张。
司徒南翻开账目,大概浏览一下数字,轻轻合上,看了面前的男人眼中的恭敬夹带有一些紧张,记得这家伙好像叫邓肯,淡淡道:“那个???邓肯先生,你大体说说农场的情况吧!账目先放在我这里。”
一战结束后,农业萧条,农场生产的棉花销路不好,一直卖不出好价钱,哪怕邓肯经营的是优质的埃及长绒棉。
不过两年前,南华成立后,纺织业发展迅速,大量从国外进口棉花,邓肯打通了南华的市场关系后,开始从棉花种植转向棉花贸易,从埃及收购棉花,出口到南华,,现在已经成为埃及一家实力不俗的棉花贸易商。
“此事我怎么不知道?”司徒南有些奇怪,看着邓肯皱着眉头,要不是这次心血来潮想起这棉花农场,没准他还忘了呢。
“两年前,我向美国提出从事棉花贸易,一直没收到回应,而农场一直在亏损,我想应该有所转变,就自作主张了???????”
邓肯解释道,有希望为难地看着司徒南,他以自己的名字在埃及注册邓肯商行,虽然商行属于司徒南,至始至终都是在邓肯一手操办。
正所谓山高皇帝远,邓肯觉得有必要解释清楚,免得司徒南以为自己要吞并他的财产,虽然这个念头他也曾经动过,最后还是没有下定决心。
“邓肯商行?”司徒南微微一笑,没想到这个毫不起眼的农场经理摇身一变,成了贸易商人,而且成就还不错,邓肯商行从事棉花贸易这两年来,发展迅速,营业额已经超过100万南华元(约合50万美元),止住了一直以来的亏损。
“先生,这不大符合规定。不过我保证全部账目清清楚楚,贸易行的名字如果你觉得不合适的话我马上改!”
邓肯看着司徒南,一脸坦诚,这话憋在心里已久,说出来心里轻松多了。
“不不不!邓肯先生,你做得很好!我很满意!没想到你做了那么多。你真是???好人!”
司徒南笑道,没想到居然发现了一个人才。棉花行业在埃及是仅次于苏伊士运河,邓肯能想到和南华展开棉花贸易,足见此人有强烈的进取心。有野心的人才,自然要用合理的利益才能笼络对方。
“既然邓肯商行发展不错,继续让你管理吧!同时,你将获得10%的股份,这是合理的报酬。你觉得呢?邓肯大班!”
司徒南笑道,暗暗留意邓肯的眼神,心想:10%股份已经很丰厚了,如果还不满足的话,只能换人了。
大班其实就是洋(商)行的总经理(总裁),听到司徒南保证自己的地位,还转让10%股份,邓肯心花怒放。
他也觉得这是他应得的,只是没想到司徒南的出手那么大方,远超出他的预计。
“乐意为你效劳!老板!”邓肯微微躬身,感激地看着司徒南,发誓一定要把邓肯商行发扬光大。
“好吧!邓肯先生,不得不说,你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关于邓肯商行的发展,我要跟你谈谈,首先我要告诉你的是,我在东方的纺织公司会投资20万南华元入股邓肯商行,以后邓肯商行会以优惠的价格出口棉花,这个你可以接受吗?”
司徒南停顿一下,看着邓肯蹙起的眉头,脸色不悦,微微一笑,解释道,“实不相瞒,我在南华和中国拥有庞大的纺织厂,每年对棉花的需求远远超出现在邓肯商行的供应能力,我想你应该看到一个庞大的东方市场吧!”
“当然!这对邓肯商行是个巨大的机会!”邓肯笑道,愉快地接受司徒南的建议。
入股邓肯商行的是上海的大生纱厂,也叫大生公司,由清末绅商张謇在南通所创办,是一家以纺织业为主,糅合金融等其他业务的综合经济实体,也算是华资财团的代表。
不过,这家中国最大的纺织企业在两年前的上海信交潮中遭到重创,被美华公司趁机吞并。
此后,大生公司改名为大生纺织集团,拆解金融等其他业务后,大生纺织集团只保留纺织业务。
现在虽然还是华资企业,为了避开疯狂向中国倾销纺织品的日企,大生公司投资重心从上海转移到广州以及南华,背后有政府支持,大生集团重新恢复了往日的荣光。
“你觉得此事怎么样?”司徒南放下邓肯商行的账本,和何永元商量大生集团入股邓肯商行。
“应该没问题。纺织业在任何一个大国都不能忽略,尤其是南华和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没有纺织业,我们很难消化大量的人口!所以,哪怕亏本,我们也不能轻易放弃。”
何永元很赞成此事,轻声一叹,想到了英日的纺织品大量地涌入中国,5%的进口关税根本保护不了中国的纺织企业。
特别是日本纺织企业,大量在国内投资设厂,他们有特权资金技术方面的优势,轻易把中国企业挤破产。
“说到底还是缺少国家保护,希望这次回去,能有好结果吧!”司徒南点点头,希望大生集团能成为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前世闻名世界的丰田汽车公司现在不也是一家纺织厂么?
上海信交潮退后,上海这东方小巴黎重新恢复的繁荣,似乎已经走出了萧条。红灯亮,车声响,窑姐把歌唱,嫖客、赌徒、流氓地痞各式各样的人渣混在在一起,这里是中国最丑陋的地方,泛滥在大街小巷的大烟馆就是凭证,同时也是最漂亮的,如同鲜艳而发出腐烂气息的罂粟花。
这种繁荣有点畸形,上海滩短短的十里洋场依旧是让无数人趋之若鹜,也是野心家的舞台。
公共租界通体白色的美华银行大厦如同白衣战士,屹立在熙熙攘攘的南京路,八层高的它一点也不输给汇丰、美国商会等建筑。南华的黄蓝两色旗和中国的五色旗高高飘扬在上海上空,一点也不掩饰这座大厦的独特地位。
林一民站在楼上,看着沉迷在糜烂的上海滩,久久不语,他的身后站在一位年纪相仿的男子,不到三十岁,带着黑框眼镜,目光自信,野心勃勃,那是大生集团的总裁张孝若。
老迈的张謇被林一民踢出大生集团,机会却落在张家的继承人身上,这位哈佛商学院毕业生,张謇的公子更具现代商业知识,上任就展开大刀阔斧的改组,积极融入美华财团。
经过两年磨合,大生集团完全融入美华公司,成为美华财团的重要一员。
特别在南华的业务,由于受到南华政府支持,得到大量订单,光去年大生集团就为南华国防军和警察系统生成30万套制服,为建设兵团等工程队提供20万套工装。此外,还不包括政府机构的其他的订单。
在美华银行资金支持下,大生集团一口气投资1000万南华元在新唐山、棉兰以及泗水建起三个大型纺织工厂,同时还联合德国巴斯夫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并购了巨人公司在亚洲的印染业务后,一跃成为横跨纺织、印染、成衣生产的大型工业巨头。
在此过程中,美华公司陆续把旗下的纺织业务并入大生集团,在短短两年,大生集团的总资产已经超过7000万南华元,也就是3500万美元了。
这种伟大的成绩在上海大部分人是感受不到的,因为大生集团的大半资产都在南华,因此一年前大生集团的总部也从上海迁移到新唐山。
每每想起大生集团的传奇般经历,张孝若就感觉像是做了一场梦一样,难以置信,就连他那一直因被人踢出大生集团而耿耿于怀的老父张謇也感慨道:“现在大生已经完全不是原来的大生了。”
第231章从战争中成长的大生集团
张孝若刚刚从南华回到上海,沿途还在、南宁、广州等地视察大生集团在南方的纺织基地,各处工厂机器隆隆,数万名女工在流水线上紧张作业,他们要加班加点,赶着生产棉被、面纱还有军装!
张孝若从码头下船,就直接来到美华银行上海总部向林一民汇报大生集团的生产状况。
站了一会儿,林一民没有回头,拧着眉头看在下面的南京路,一脸挂着外国国旗的汽车猛摁喇叭,蛮横地冲撞,周围的黄包车、行人逃荒似往两边躲?????
有惊无险,没发生事故,但那让人感到血迫的膏药旗落在他眼里是那么刺眼。
“知道吗?每天看着下面那些人,我的心渐渐麻木了,甚至想如果也像东京一样,来一场大地震,把这座罪恶的城市统统毁灭掉!”
林一民揭开领带,转身回到座位。
“我也有同感。从热火朝天的南华回来,就感觉像是两个世界一样。实际上,无论南华还是我们在国内的工厂,生产和待遇其实都差不多,但周围的环境还有工人的精神面貌总给我压抑的感觉。”
张孝若感慨道,他已经加入了致公党,大体上也知道大生集团正在为军工服务。轻嘘口气,冷静道,“这是个破碎的国家,我们总得一片一片地把她补好。”
“嗯。”林一民点点头,脸色好看不少,询问大生集团的生产情况。大生集团也是致公党军备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上海这边因为此前囤积的棉花,足够完成30万套军装,10万条军被子,靴子、帽子等也有着落了。
经过大半年的准备,纺织厂已经完成了70%的棉纱、布匹生产,印染厂也正在加班加点,截止上个星期,我们在上海的仓库已经完成5万套军装,2万条被子,就等着奉张来提货了。”
张孝若兴奋道。
大生集团一年前突然接到奉系军阀的委托,要生产10万套军装,和5万条军被,以及鞋子、帽子等其他装备。
当时他还大大吃了一惊,怎么也想不通奉张怎么跑到上海来订货,后来才知道这是奉张和广州政府的秘密协议。
实际上是奉张拉拢广州政府一起对吴佩孚开战,美华公司接到订单后转手交给了大生公司。
东北地区酷寒,可不向南方,一年四季穿单衣短袖都没问题,在制作军服的过程中,不仅要添加厚厚的棉花,同时皮毛等御寒材料也必不可少。
“保准在冬季来临前把货交给北方。”
张孝若保证道,把手边的帽子递给林一民,笑道,“士兵的大棉袄,军官的呢子大衣,就是这种材料。用的是上好的毛绒,原料从澳大利亚进口的,还得多亏黄先生的帮忙呢。”
黄先生是指南华交通部长黄仲涵,黄氏财团和美华公司在西澳投资不少,占地极广的畜牧业成为华人财团组织移民西澳洲的最好投资。实际上,西澳洲还真没几个人!
“真没想到美华公司居然还在澳大利亚经营畜牧业?这大大方便了我们大生集团发展毛纺织业。”
张孝若有些幸福地笑道。
“看你心情那么好,南方的物资都准备好了吧?”林一民点点头,关心道。作为广州政府的后勤供应商,大生集团可不能出什么差错。
“放心吧!大生在南方地区的工厂生产能力一点也不比上海差,我们在新唐山的工厂也在为这笔订单开工呢!”
张孝若轻松一笑,相比于奉张,广州政府交给大生集团的订单就要多得多了,整整100万套!一半是夏装,一半是冬装!
如果按照每个士兵两套计算的话,广州政府应该扩军到25万人!
张孝若暗暗咂舌,有些期待地盯着林一民,用神秘的语气问道:“这次要动真格了?老大!”
“说不准!可能放在仓库里几年。”林一民神秘一笑,又对张孝若道,“对了,今天找你来是要告诉你,大生公司要增加5万套军服。”
“还不够啊?真要开战了!”张孝若摸摸头,想起几十万人的打仗,怎么就感觉奇怪呢,好像自己一直躲在背后看着这场大战似的。
“别误会。北洋的。卢永祥和齐xie元要打起来了,又是一场狗咬狗!不过能想到从我们这下订单,倒也识货!”
林一民笑道。
“哦。原来是这样!”张孝若有些失望。不过能增加一笔生意也不错。
卢永祥是浙江督军,控制浙江、上海这两处最肥的地盘,后台是过气政客段祺瑞的皖系,不过好像跟奉张勾结在一起了。
而齐燮元是江苏督军,盘踞在南京,背后有吴佩孚撑腰,有中央名分,加上另外野心勃勃的投机军阀孙传芳,他俩都把矛头指向富裕的卢永祥,动起手来,肯定是天崩地裂。
“这帮混蛋,都是满清余孽,祸害完北方又祸害南方!富裕的江南地区可能要被他们打烂了!”
张孝若气愤道,马上就急了,一脸期待地看着林一民,“能不能阻止他们?”
“你说呢?”林一民讥笑道。
张孝若有些尴尬,想起美华公司的做法,对于他们而言,只要你把订单交给他们,让他们工厂赚钱,就算其他势力把这国家打烂了,广州的那些人也不会心痛,因为他们要等自己强大起来后,一个个收拾对手。
只是,这天是不是来得太晚了呢?
张孝若心里一叹,故作轻松道:“看来在苏州、南京投资新厂的计划泡汤了。”
林一民不为所动,一脸冷漠,隐隐期待即将在江南上演的那场战争,大量的富人将会逃离江浙地区,涌向上海租界。
如果做好准备,巧妙引导的话,大部分逃离战乱的江浙资本应该能涌入稳定繁荣的两广地区或者南华。
林一民之所以在这关键时刻离开广州回到上海,就是为了此事。心有戚戚的张孝若一时半会是理解不到林一民的苦心的。
咯咯!
林一民的秘书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淡黄色的电报,打断房间里的尴尬气氛。“总部转过来的。”
说完那秘书利索离去。
听说是南华总部的电报,林一民不敢怠慢,拿起电报,看了一下,马上就笑了。
“你有活干了,可能要去非洲一趟了!”
“非洲?”张孝若瞪大眼睛,从林一民手中接过电报。
“你怎么看?”林一民笑问道,两年没见,有些挂念司徒南了。他知道司徒南现身北非,肯定有种重要的事情,了解内情的他只能暗暗感慨。
“美国的棉花太远,国内的棉花数量有限,日本企业和大生激烈竞争,以大生的规模和发展速度来看,除了印度,我们的确要开辟新的原料市场,我得亲自去一趟埃及!”
张孝若爽快道。他心里有点疑惑,怎么万里之外的一封电报就让林一民态度恭顺呢?
张孝若有强烈的进取心,林一民放心,美华财团在大生集团花费大量精力,就寄托大生集团能从日本和英国的纺织企业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
对大生集团构成强烈竞争对手就有英国的普拉特公司,世界最大的纺织巨头,纺织产品、纺织机械畅销全世界,体现英国纺织业几百年来的沉淀,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也是普拉特公司的原棉产地。
而在东亚,日本纺织企业几乎和大生集团的竞争激烈,几乎到了近身肉搏程度。三井财团在日本纺织业有重大利益,旗下不仅有数量庞大的纺织工厂,还有丰田自动织机公司这样实力不俗的纺织机械公司。
技术是大生集团的短板,也是林一民比较焦心的事。大生在上海的纺织设备大部分就是从日本进口的,近两年在南华投资的新厂倒是采购美国普林斯公司的织机加上康明斯电气的电机,改装而成,效果良好,由于采用电力动力,比起传统的蒸汽功力,新唐山的纺织工厂比上海的高10倍。
引进这些昂贵的机器花费500多万南华元,如果没有国家支持的大量的订单,大生集团真不敢轻易在南华花巨资投资新厂,但也仅此在南华一地而已,大生集团在中国的纺织工厂不是从日本引进的生产线就是收购英国纺织厂购买而来的。
似乎明白林一民的担忧,张孝若有些苦涩道:“技术方面受制于人终究不是办法。最近,日本的丰田自动织机公司推出一种新型的自动织布技术,这是一种全新的突破,效率比我们在南华拼凑的设备还要高。如果可以,我想——”
又是丰田织机?令人讨厌又不得不佩服的日本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