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王府家生子-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欢喜这才不得已站住道:“叫我做什么?要是想要在本姑娘耍你那‘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威风,那你就错打了算盘。”?

☆、第 29 章

?  叶胜男闻言也不恼,笑了一声道:“不过是想问问姑娘,今儿晚上可是该姑娘的班儿了?”
  张欢喜冷哼道:“是又如何?”
  叶胜男把托盘递了过去,道:“那正好,姑娘把这个喝了再去吧。”
  张欢喜一看那碗里像发黄汤水的东西,问道:“这是什么?”
  叶胜男答道:“绝嗣汤。”
  “什么?”张欢喜登时倒退了几步,惊愕道:“你敢。”
  叶胜男笑道:“姑娘说的那里话。府里谁不知的,太妃早已明言,王府是不容有庶长的。莫说如今三爷还未成亲,日后就是三奶奶进门儿了,三爷一日未有嫡长,底下的姨娘和各位姑娘们都不能有所出。”
  说着,叶胜男将脸上的笑,慢慢隐去,“也不怕告诉你们,就是不小心有了,也别指望什么去母留子,或是留母去子的,没得坏了咱们府里爷儿们的名声,所以不管肚子里是男是女,都得一尸两命。”末了,叶胜男又故意笑得阴森。
  听如此说,莫说张欢喜,就是万丽儿等也骇然。
  可知万丽儿暗地里也曾算计过,想趁早胡乱怀上,母凭子贵的。
  罢,叶胜男从小托盘里端起那瓷碗来,道:“所以日后但凡要在爷里间上夜的,必是吃过了绝嗣汤的才能。我也是为了你们的小命着想。来吧,张姑娘。”
  一时间,张欢喜看着叶胜男手里的瓷碗,就像见了什么魑魅魍魉一般,直摇头,惊恐道:“不,不,我不吃。”
  叶胜男沉声道:“还是姑娘想让两位妈妈伺候你吃?”
  两个婆子袖子一挽就要动手。
  张欢喜那里还敢留的直往前头院门跑去的,只是忽然瞧见釆蘩和蘀兮又停住了,尖叫道:“若真如此,你倒是让釆蘩和蘀兮也吃了,我才服。”
  叶胜男正要说话,蘀兮冷笑道:“吃就吃。”
  蘀兮几步过来,拿过瓷碗仰头便灌。
  众人就见蘀兮在汤药刚入口时,顿了顿,后来就一气把药都喝了。
  完了,蘀兮还将空碗给众人瞧。
  张欢喜和万丽儿皆惊惧万分,就是叶胜男也诧异的,她可没知会过釆蘩和蘀兮这是甜糖水的。
  张欢喜不敢再逗留片刻,唯恐叶胜男再另端一碗绝嗣汤来让她喝,转身跌跌撞撞的又往院门处跑,想要家去。
  只是此时院门已落钥,今儿叶胜男也才明言奖惩,擅开门的事儿几个婆子还不敢。
  张欢喜拍打着院门,哭喊着非要出去。
  几个婆子唯恐张欢喜吵着薛云上了,里头出来问罪她们,那可是要吃板子的。
  两个婆子立时一左一右地拖着张欢喜往她厢房里去。
  只是张欢喜和万丽儿的厢房紧闭,两婆子叫门半天没看,只得踹门。
  门一开,就见万丽儿在里头惊恐万状地看两个婆子。
  两婆子那里有那功夫问的,把张欢喜往里头一扔,把门一关就走。
  张欢喜也知道是出不去了,只知道坐在地上哭。
  万丽儿方才道那两个婆子是叶胜男叫来的,是来灌她们绝嗣汤的,现下是好不容易才缓过神来,但也像是被抽去了筋骨般,整个人瘫软在床。
  再说上房里。
  叶胜男对釆蘩和蘀兮道:“太莽撞了。若我这碗是真绝嗣汤,你们怎么样?”
  釆蘩和蘀兮相看一眼,苦笑道:“不瞒三爷和两位姐姐,来服侍三爷的前一日,妈妈便让奴婢吃过绝嗣汤了。说是这样奴婢们才能一心一计地服侍三爷,不会生不该有的奢念。”
  叶胜男和关雎一阵惊诧,一时间思绪万千的。
  了续斋里的事儿,次日一大早太妃便知道了。
  太妃听闻后道:“如此治标难治本的,到底非长久之法。也罢,当日我便瞧出来了,依怙这丫头好虽好,心肠却太柔软。”
  馨和郡主点头,道:“年轻,还不知道人心叵测。想当初,伏流那丫头还是从小便服侍我的情分呢。我万般宽待于她,没想却纵得她连郡马爷的床都敢爬了。唉!”
  太妃思忖片刻后,道:“罢,也该都敲打一番了。”
  馨和郡主一听有些怔,太妃话里的“都”字耐人寻味,可知太妃要敲打的不止叶胜男一人。
  可除了叶胜男还有谁?
  太妃把封嬷嬷叫了来,吩咐道:“你亲自去了续斋走一遭,赏那二人绝嗣汤。”
  封嬷嬷答应了“是。”便去了。
  也是了续斋院门才开,封嬷嬷就领着人来了。
  看门的宋婆子忙上前问道:“封妈妈今儿可真早,可是太妃有话?估摸这会子三爷也该起了的。”
  封嬷嬷道:“不必惊动三爷。我只问三爷屋里的张姑娘和万姑娘可在?”
  宋婆子一听,直暗道:“好悬昨夜没让张欢喜那死丫头跑了,不然今儿寻不着人,这罪过岂不是咱几个担了。”
  想罢,宋婆子打叠起笑脸回话道:“在,在,自然都在她们自个儿的厢房里。”
  封嬷嬷带着人一走,宋婆子想着封嬷嬷的来势汹汹,就赶紧往薛云上上房里回的。
  叶胜男和薛云上听闻消息匆匆赶来时,就见张欢喜和万丽儿被四个婆子按倒在地,强灌汤药。
  “姨母,你这是?”叶胜男看着地上鬓松衣乱,哭得满面泪涕的张欢喜和万丽儿,问道。
  封嬷嬷僵冷着面孔道:“和你不相干。这是太妃赏她们的。”
  叶胜男一怔,回头看门外的薛云上,只见薛云上也在拧眉。
  一碗汤药灌完,万丽儿绝望地歪倒在地,再不动了。
  张欢喜却还在挣扎,两婆子一松开她便自己抠喉咙,要把汤药吐了出。
  封嬷嬷见了也不拦,只是看张欢喜吐完后,又道:“给张姑娘再喝一碗,直到她再吐不出来。”
  薛云上忙道:“这位妈妈有所不知,这两个丫头素日颇没规矩,我正打算今儿就撵她出去了。”
  封嬷嬷向薛云上一福身,道:“回三爷的话,三爷要如何处置她们都不相干。只是药是太妃赏她们的恩典,除非她们死了,不然都得喝了。”
  搬出太妃来,就是薛云上也不能再多说了。
  张欢喜到底是姑娘家,可见最后是再抗争不过了的,生生被灌了六碗汤药,弄得一头一脸的,连哭都哭不出来了。
  封嬷嬷领着人这才去了。
  见人一去,张欢喜复又像疯了一般地往外冲去,可在院门处又被拦下了。
  薛云上知道了,道:“让她去吧。”
  张欢喜这方能跑出了续斋去。
  没半日的功夫,就听说张老六到襄郡王外书房跪着,哭天抹泪地让襄郡王做主。
  只是,没一会子张老六便被人叉走了。
  馨和郡主这才知道,太妃要敲打的人还有襄郡王。
  而襄郡王也知道太妃这是在告诫他,苏二奶奶意图秽乱三房的事儿,她知道了,如今她很不满。
  这一日,叶胜男都似若有所思的恍惚。
  若不是薛云上一直盯着她,叶胜男能把洗脸水给他喝了。
  薛云上只得把叶胜男拉过来,往炕上一按命她坐老实了,道:“你这是在做什么?可是在想这事儿若不是你起头,她们也不能如此了?”
  叶胜男默不作声。
  薛云上递给叶胜男一盏茶,道:“当日我能有心要试验于你,太妃又何尝没有的。就算没你起这头,她们二人也是迟早的事儿。你看釆蘩和蘀兮就是榜样,没有让欢喜和丽儿她们是例外的。”
  叶胜男思思默默好一会子,才道:“三爷是早知道会如此,这些年屋里才没有通房的?”
  薛云上长嘘一口气道:“都是大好的年华,何苦害了她们的。也罢,事到如今我这一亩三分地总算是安生了。”
  经此一事,叶胜男做事儿倒是越发的谨慎了。
  至此暂且不提王府之事,说一说朝堂之上。
  大爷薛云起有意借如今圣恩正隆的泰昌伯之手举荐,正正当当地入六部当差,没想后宅却出了这样的岔子,让他的谋划功亏一篑。
  泰昌伯也知是自家女儿理亏,只是到底是自己的骨肉,便伏低做小几次三番来王府,只求王府能瞧在他的脸面上高抬贵手让女儿与姑爷和离,为女儿保全最后一点子名声。
  可二爷薛云来正羞愤当头,恨不得吃了苏二奶奶的心都有的,如何还能理睬,自然几次三番驳了泰昌伯的脸面。
  泰昌伯面上不敢有怨,可心里是如何作想的,又是另一回事儿了。
  从大爷薛云起几次欲登门造访,泰昌伯都抱病不见,便可见端倪了。
  而薛云上有郑国公府在朝中周旋。
  郑国公虽不如泰昌伯这般深得圣上宠信,到底门下还是有些人能在皇上进言的。
  那户部的差事自然落薛云上头上了。
  只是薛云上入户部当差没几日,江南两淮盐课便出了件大案。?

☆、第 30 章

?  那日皇帝收到新任江南盐政庞大元的密奏,其中奏报:“上年友公奏请预提甲X年纲引,令地方各商每引缴纳银两,三两四两不拘,以备公用。共缴贮运库银三十二万三千有奇。”
  密奏中所提的友公,正是庞大元的前任盐政。
  而纲引,又俗称盐引。
  民间盐商若要贩营盐业,必得具有盐引,否则便要以贩私盐而论处。
  前盐政友公友大人以甲X年盐引不足为由,奏请预提次年盐引份额,得银三十二万有余。
  皇帝得奏报,一时竟想不起有这笔项数的,便急令户部查阅历年文档。
  户部彻夜查找,竟未能找到相关的文册。
  可见这笔预提盐引项数的猫腻。
  皇帝暗自打算了一番,又唯恐打草惊蛇了,便密令江苏巡抚石宝通,会同庞大元密查此案。
  石宝通与庞大元彻查方知,那三十二万两银子不过是冰山一角,故此不敢隐瞒,如实呈报皇帝道:“两淮预提盐引之法已有二十余年之久,早成旧例,其中所得共计一千多万两,其中三百多万两不知所踪,还有六百多万为各地盐商所赊欠,至今尚未缴清。”
  这二人还暗指历年盐政、巡盐御史等均有营私舞弊之嫌疑。
  罢,石宝通和庞大元便都积劳成疾,抱病不起了,道是有负圣恩,不能再为圣上分忧,奏请告假养病。
  皇帝准了石宝通和庞大元所奏,又惊闻两淮盐课亏空数额如此之巨,大怒,当下特命都察院右都御史容高为钦差,出勘彻查此案。
  容高不负圣望,案情很快水落石出。
  也因如此,容高方才明白为何石宝通和庞大元会忽然抱病不起。
  原来案子并非复杂,难却难在案之犯着实难拿。
  涉案之人竟然从当地盐商,到朝中内阁、后宫皆有,牵连之广,大出人意料。
  就薛云上所知,这位前任盐政友公友大人的叔父,正是如今内阁辅臣友阁老。
  而此任巡盐御史廖启东则是世勋之后,其妹是敬妃。
  更巧的是,这位巡盐御史家中还与馨和郡主的夫家有亲。
  可知稍有不慎,就是襄王府也要牵连其中。
  然,更让皇帝震怒的是这些人还官商勾结,相互包庇开脱,拒不认罪。
  容高奉旨严查,但友公等人到底是朝廷命官,无旨不得擅自抓拿。
  无奈之下,容高只得拘来友公家里的总管事。
  当日堂上,容高将友大人贪赃二十六万两有余的罪证摆友公家管事面前,令其招供。
  没想这位管事却是个胆大包天的,不但睁眼说瞎话,还满口胡言,说这些二十余万两银子是两淮盐商暂存他一个管事处的,以期他一个小小的管事代为购货与古玩等物的。
  管事还言辞凿凿友大人并不知情,所以非行贿受贿。
  盐商闻讯,亦异口同辞,大呼冤枉。
  皇帝听闻,深以为盐商乃此案祸首,当下便下了道谕旨定两淮盐商越权办差、冒滥支销和行贿盐政等罪。
  只是户部尚书郑承付谏言,江南盐商千丝万缕早已结成商帮,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郑承付还启禀道:“且历年来盐商常于农耕、水利和赈灾等倾囊相助,多番解朝廷燃眉之急,并非全是害群之马。”
  郑承付又进言,可将两淮盐商递解进京,以证人而非罪者待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逐个击破,终大破江南官商的攻守之盟。
  为江南民生计,皇帝不得不再下谕旨,宽恕两淮盐商,但又言贪赃盐官不可轻恕,让容高从严查处。
  容高在两淮如何查处且不提,只说不出半月,便被递解进京的两淮盐商。
  事到如今,这说服盐商的人选至关重要,一时竟让皇帝踟蹰了。
  此案牵连甚广,此时再看殿上满朝的文武,却无一人让皇帝觉着是可信的。
  地上所站百官也噤若寒蝉。
  皇帝来回审视,忽扫见近前持笏垂首的襄郡王,不禁又想起襄郡王府中那两个颇得他亲眼的两个子侄来。
  想罢,皇帝一锤定音,令襄郡王、大爷薛云起和薛云上父子三人,大理寺协同担此重任。
  襄郡王自然知道这差事牵连甚广,是个烫手山芋接不得,稍有不慎便开罪满朝。
  可这是皇帝的旨意,襄郡王不敢违,只得躬身领旨。
  起初,大爷薛云起听闻皇帝亲派了他差事,深知只要这趟差事办好了,今后再不能如此仕途虚度了。
  可一听说襄郡王竟然领的是这么一个棘手的差事,大爷薛云起顿时又心生退却之意了,还劝襄郡王道:“父王,这差事可不好办。”
  襄郡王亦十分苦恼道:“我如何不知的,只是圣命难违。”
  薛云起沉吟片刻后,道:“父王,儿子倒有一计,虽不甚好,但到底也比如今毫无对策的强些。”
  襄郡王眼前一亮,道:“你且说。”
  薛云起过来在襄郡王耳边道:“江南之事刻不容缓,为今之计,父王可行‘拖’字诀。”
  闻言,襄郡王摇了摇头,道:“不妥,只怕圣上怪罪。”
  薛云起笑道:“不过是盐商狡诈,与父王何干的。只要此事拖而不决,顶天了咱们王府不过得个督办不力之名,总比开罪满朝文武强些。”
  “如今只看父王舍不舍得这名声了。”薛云起嘴上如此说,却深知襄郡王定会答应的。
  果然,襄郡王踌躇半晌,权衡利弊,也以为只能如此办了。
  大爷薛云起心内冷笑,又提醒襄郡王道:“三弟那还请父王亲口嘱咐的好。三弟初出茅庐,如今又是个新官上任的,难免没存要大作一番事业的心思。只是如今着实不是时候,万不可让三弟弄巧成拙了。”
  襄郡王点点头,“嗯,还是你想得周全。”
  当日落衙,薛云上方进王府门,连衣裳都来不及换的,便被襄郡王叫到外书房去教训了一顿了。
  襄郡王开口便说薛云上年轻不知世路,这还都是轻的,还说他素日只知冒进,不顾手足之情,那才是诛心的。
  罢了,襄郡王还告诫薛云上,今后在户部不可才情毕露,中庸方是生存之道。
  这些话怎么听怎么像是不希望这个儿子日后大有作为,耸壑昂霄的。
  薛云上一直默不答言,襄郡王说完见儿子如此,也知是委屈他了。
  可为了王府,襄郡王又觉着这是薛云上该受的,便挥手打发薛云上回去了。
  薛云上回到了续斋,关雎为其更衣,见他略有闷闷郁郁之色,有心要问却被叶胜男拦住了。
  叶胜男猜想着应该是为了公务,若如此莫说她们只是为奴为婢的,就是夫妻也没有这么问的,这才拦住关雎。
  瞧见这会子薛云上身边不缺人伺候的,叶胜男忙忙就到院门上去,问门上该班儿的小幺儿,“今儿是谁跟着三爷在衙门伺候的?”
  那两个未留头的小幺儿想了须臾回道:“是汉广哥哥。”
  叶胜男赶紧打发他们中的一个去找薛云上的长随汉广来。
  汉广是个惯会讨喜的,来了就向叶胜男打个千儿。
  叶胜男忙问他道:“今儿三爷在衙门可是遇着什么事儿?”
  汉广道:“没有的事儿,回来的时候小的瞧着还好好的。”
  叶胜男又问道:“那这会子三爷怎的又不对了?”
  汉广想了一回,又道:“只是回府时,三爷被王爷叫了去。想来应该是事出在这了。”
  叶胜男心内忖度半晌,道:“行了,你去吧,我知道了。”
  就在这时,前头王府中门大开,馨和郡主不知为了什么,又回王府来了。
  前番郡主和郡马来给太妃请安才半个多月的事儿,今儿怎么又来了?
  于是又听说馨和郡主并未在正院多做盘恒,忙忙又往优昙婆罗院去了。
  可见馨和郡主此番只为太妃而来的。
  彼时,太妃正在小佛堂做晚课。
  就是馨和郡主也不敢上前搅扰,只得用十二分的心力按捺下性子,静待太妃晚课毕。
  也是太妃才一睁眼的功夫,馨和郡主便迫不及待道:“娘,江南出大事儿了。”
  “出什么大事儿了?”太妃慢悠悠地扶着封嬷嬷的手站起来道,“莫不是郡马曾任之职,被后继者查出舞弊来了?”
  馨和郡主忙道:“自然不是的。是江南盐务出事儿了。”
  太妃一面出了小佛堂,一面往上房走去,道:“那与你什么相干的?”
  馨和郡主只得慢慢从头说来,道:“娘可知旧年皇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的是谁?”
  太妃思忖了须臾道:“记得应该是老安定候之子。”
  馨和郡主一拍手,道:“娘记得没错,就是这个廖启东。”?

☆、第 31 章

?  太妃又道:“我记得前年,你夫家大伯就娶了他女儿做儿媳的。”
  馨和郡主见太妃终于说到点儿上了,再压制不住心头的焦虑,哭诉道:“娘你说他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当年怎么就瞧上这么一家子了。安定侯府听着是勋贵,可谁不知早是花架子了。得这么个亲家,什么助益的?”
  歇了口气,馨和郡主又道:“也就去岁,廖启东被点为巡盐御史,侯府这才见了点儿起色。如今两淮盐务却又出了这样的纰漏。瞧圣上的意思是要大力整治一番了的。廖启东便是首当其冲。”
  “如今李家与他有亲,郡马只怕也在所难逃。”说着,馨和郡主哭得越发不能自己了。
  太妃看了眼女儿,还是那不慌不忙的调,缀了一口茶才道:“你随郡马在江南,大大小小也算是经历过些事情了的。怎么这会子还跟慌脚鸡似的。”
  馨和郡主哭道:“娘不知道,这事儿真非同小可。”
  太妃叹了口气,道:“那你想我如何?”
  馨和郡主忙揩拭了眼泪,道:“听闻盐商已被递解进京了,皇上有心以他们为突破口,说服他们指证两淮相关官员。如今这差事正好落到咱们郡王身上了。”
  太妃半阖着眼,手里慢慢捻着佛珠,道:“那又怎样?”
  馨和郡主有些讪讪道:“我自是不好同他说的,娘能否让他告知那些盐商,别人就罢了,万不要供出廖启东来?这般一来,也算是保全女儿一家了。”
  太妃冷嗤一声,道:“糊涂。咱们这位郡王的性子,你还敢指望的?只怕如今他早打定主意,宁可日后受皇上申饬是办事不力的,自请皇上另选他人担此差事,亦不会粘带此事半分。”
  馨和郡主顿时急道:“他怎的还这般窝囊,不可成事。可他若不成,女儿又该怎办?娘,您可不能眼睁睁看着郡马因大伯子一家而受牵连呀。”
  太妃还是十分不以为然的样子,道:“那里就到那步田地了的。李家不是还未分家吗?”
  馨和郡主一愣,这方恍然大悟,道:“可不是。我怎么就给忘了。没有都到了这份上了,还不让分家抱成团等死的。”
  只是才一说完,馨和郡主又迟疑了,“可……依郡马那性子,只怕是不肯的。回头还要怪我呢。”
  太妃冷笑道:“你同他说什么的,只管同你婆婆说明利害。你婆婆的话郡马不敢不听,又到不了你身上的。”
  馨和郡主听了觉着也是这理儿,就忙忙的又走了,连给襄郡王和王妃告辞都等不及的。
  一听说馨和郡主又家去了,王妃疑道:“她到底为的什么来?”
  躲在里间的襄郡王出来道:“还能为甚,自然是为她郡马家的。”
  王妃道:“李家怎么了?”
  襄郡王哂笑道:“当初我便告诫过她大伯子。他们李家如今看似是冉冉初升的,到底在底蕴上还有欠缺,娶安定候的孙女,门不当户不对,只怕日后是祸不是福。他们偏当耳旁风了。”
  王妃不解道:“那又如何?难不成如今安定府真出事儿?”
  襄郡王看着宣瑞堂外,道:“何止是出事儿,还是出大事儿了。此事一旦定案,李家难免不受牵连。如今这在这事儿上头,我还能说上话。但咱们家这位郡主是知道我的,想也知道我是不能帮她的,便求到太妃跟前去了。”
  王妃便劝道:“都是一家子亲戚的,能搭把手就搭把手的。”
  襄郡王掉过脸来向王妃道:“你知道什么,这事儿多少人躲都来不及的,你还往上碰。”
  罢了,襄郡王又嘱咐王妃道:“若一会子太妃打发人来请,你便说我病了。再给我请位太医来。正好也能在皇上面前躲几日清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