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王府家生子-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曾氏的女儿丘可清看着街上越堵越多的车马,亦不禁叹为观止,道:“到底是京城,真真是不得了的。”
  曾氏递了帖子,就要有仆妇客客气气地将曾氏母女往里头请。
  丘大师不过小小从六品的工部司员外郎,在今日到来的这些权贵眼里,不过是芝麻绿豆的官儿,算不得什么的。
  所以曾氏和丘可清早有会被人怠慢的打算了,没想却得这般的礼遇。
  曾氏暗道:“常言‘宰相门前七品官’,更遑论堂堂王府了,可王府却不以我们母女的身份论高低,皆一视同仁。可见果然不愧是皇室宗亲的,气度底蕴都是不同,不像那些狗眼看人低的。”
  丘可清亦松了口气。
  曾氏母女就见婆子引着她们母女,先进了正院的大仪门,抬头便见飞楼插空,绣闼雕甍的王府大前厅。
  婆子并未引她们二人入前厅,而是绕道厅旁的暖阁穿过去。
  原来大厅之后还有个内厅,接着才是内三门。
  内三门后头,还要进一道内仪门,才见到了宣瑞堂。
  曾氏母女才要随婆子进宣瑞堂去,就听身后有人唤她们,“丘夫人。”
  闻声,曾氏回头看去,就见是屯田司郎中的夫人,曾氏只得停下回身等候。
  待屯田司郎中夫人赶上来,各自厮见过后,郎中夫人轻声道:“幸是遇上了你,我这还是头进的王府。果然不愧是王府,真是气派。我瞧着是越发连路都不会走了,唯恐行错了哪一步,让人耻笑了去。”
  曾氏亦小声道:“我何尝不是的。”
  两人轻声说着话,少时里头便允了她们二人进宣瑞堂。
  曾氏和郎中夫人进去,也不敢抬头四顾,只低着头看着脚尖前的方寸之地。
  离上座约莫三步,曾氏与郎中夫人要以国礼叩拜。
  却听有人笑道:“二位夫人不必多礼,我便是怕各位都要给我拘着礼的,这才未大妆。”
  曾氏和郎中夫人被人搀起,略抬头,只见堂上当中正端坐一位气度雍容的妇人。
  这妇人看似不过是寻常的燕居打扮,可身上没一样是真寻常的东西。
  那妇人头上当中一支滴珠赤金拔丝的七尾丹凤,左右两支金镶玉观音坐莲的掩髻簪,身着金璎珞串珠八团宝凤云肩的通袖袍。
  曾氏和郎中夫人虽都是头回见王妃,都不认得,但在王府中还能有谁有这般气度的,又敢如此言辞的。
  虽说王妃免去了她们的国礼,曾氏和郎中夫人到底还是福身见了礼。
  罢,王妃点头笑问道:“二位夫人我是头回见的,还不知如何称呼?”
  郎中夫人先上前一步道:“回王妃,臣妇外子是工部屯田司郎中,姓岳有宗。”
  王妃笑道:“原来是岳夫人。”
  曾氏这才也上前一步道:“回禀王妃,臣妇外子是工部工部司员外郎,丘之引。”
  王妃依旧笑意盈盈,道:“丘夫人好。”
  见曾氏身后跟着的姑娘,王妃又问了句,知道是丘大师的女儿后,王妃也赞许了两句,这方又指着早已端坐在下首的几位公侯夫人给曾氏和岳夫人认识。
  王妃的平易可亲,让曾氏和岳夫人都不觉松了口气。?

☆、第 42 章

?  王妃刚赐曾氏和岳夫人落座,就有丫鬟过来与曾氏母女道:“随丘夫人一并来的东西,奴婢已暂存厢房。丘夫人家去时,记得寻奴婢要回。”
  其实进了王府曾氏便瞧见了,没多少人是带了礼的,就是有也不过随手就可散了的,没有似他们家这样大动干戈的。
  可这些东西到底是丘大师指明定要送来的,若再拿家去,还不知丘大师要如何不快的。
  曾氏只得硬着头皮道:“姑娘稍等,那些东西是我带来给王妃赏玩的,劳烦姑娘且都拿来吧。”
  也是堂中没几人,这里曾氏与丫头说的话王妃自然都听见了。
  王妃客气道:“丘夫人怎么还带东西来,真不必的。我不过请各位夫人姑娘们来玩儿的,又不是什么正经筵席。”
  曾氏忙起身道:“也不是什么金贵东西,不过都是些小玩意儿罢了,还请王妃笑纳。”
  少时,就见几个仆妇抬来一座小巧的,只有人膝高的亭台楼阁。
  接着,又抬进一个八龙衔珠的铜釜。
  最后是一个惟妙惟肖的木鸢。
  王妃和在座的贵夫人们到底门第不同,也算是见识过不少奇巧的东西了,可一看这些三样东西,一时竟也不知都是什么东西,不禁都起身过去观看。
  王妃笑问曾氏道:“这都是什么,我竟都不认得。”
  曾氏上前福一福,指着那木鸢道:“此木鸢乃是鲁班祖师爷所制,承一人飞起可三日不落地。”
  贵夫人中有人惊讶道:“不能吧。这虽似真鸢,可到底也是与纸鸢并无不同,如何还能飞人了?”
  曾氏回道:“不瞒夫人说,当年鲁班祖师爷制木鸢,便是为了窥察敌情的,自然能飞人。这木鸢如今看似不起眼,若是放飞了翅展可达十丈。”(眉头胡诌的。)
  贵夫人不禁又都低低惊呼而起。
  王妃道:“这倒不假。我记得《鸿书》中就有载,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今日我总算才见识什么是木鸢了。”
  罢了,王妃又指着那八龙衔珠的铜釜道:“这又是做什么的?”
  曾氏答道:“回王妃,这是据古籍所考制出的可窥察地动的铜釜,名曰地动釜。八龙所指便是八方,凡有地动都逃不过它去。”
  王妃和贵夫人们又都惊呼道:“果真?”
  这时岳夫人见缝插针道:“这我倒是知道的,这个还是小的。工部正准备做个大,送进宫里。”
  王妃道:“这可真是不得了的东西。”
  那里曾氏耐心十分地给各位贵夫人一一作答。
  王妃则早看着那小小巧巧的亭台楼阁喜欢得不得了了,“要说先头那两样虽好,我喜欢也有限,到底不是咱们妇人能懂用得上的。只这个了,可真精巧。我瞧着就喜欢。”
  曾氏道:“这小庭院一概是按着真庭院做的,与真的并无不同。王妃和各位夫人不妨打开那门窗,往里看的。”
  王妃和贵夫人们又不禁欢喜道:“这么小的门儿,竟还能开。哎哟,你们快来瞧,还真能开的。屋子里头竟然还有桌椅摆件儿呢。”
  说着,众人都凑过去看,越看越觉着有趣。
  曾氏过去也不知按了那个机括,就把屋顶给取了下来。
  众人从上往里瞧,只见小屋子里不但有桌椅,还有床榻脚踏,花瓶宫灯等,每一样皆是木刻木雕的。
  贵夫人们都赞叹道:“巧,真巧,说是巧夺天工也不为过的。”
  王妃道:“可不是,若真有这么小个的人,进去都能住得了。”
  曾氏听众人夸奖丈夫的手艺,和女儿都是与有荣焉的,让一旁的岳妇人羡慕不已。
  王妃一高兴喜欢拉着曾氏母女就不放手了,只同她说话的。
  在座的谁不说,曾氏母女是入了王妃的眼了。
  因着高兴,王妃又唤来丫头,笑道:“既然今日我得了丘夫人这般好的东西,也不能吝啬了。你去把我前儿个才从宫里得的好茶取来,好好沏上几盅给几位夫人吃了。后来的就罢了,谁让她们迟了的。”
  众人大笑。
  这时就郑国公世子夫人道:“可是前儿个太后赏你的那个茶?看来今儿我们也要有口福了。”
  曾氏对茶不甚了解,但既然是贡茶想来也不差,且王妃又不是只赏她一人吃的,便不计较推脱了。
  茶献上,曾氏不懂如何品尝,只是随意尝了口,可只是这一口就让她这不懂茶的人都觉着好了。
  就听安昌候夫人道:“古人云‘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诚不欺我。”
  那里又听郑国公世子夫人道:“都说秋茶还数铁观音,依我看铁观音中也就数这茶是最好了的。”
  众夫人皆连声称是。
  正说话,就见杨大奶奶领着丫头婆子进来福身与各位夫人见礼后,回道:“回母妃,瑞芯大长公主、淑和长公主……”杨大奶奶回了一大串贵客。
  可还不待杨大奶奶说完,就听外头有人脆生生地笑道:“好呀,你们先吃了独食。”
  曾氏听闻尽都是些贵人,又不曾见过这样的阵仗,不禁又拘束了起来。
  王妃拉着曾氏轻声道:“不必紧张,一会子你就跟着我,没你的大错。”
  曾氏十分感激。
  王妃果然携着曾氏母女招呼来客。
  曾氏母女得王妃如此看重,且又是个面生的,宾客相互问起竟也是不认得的多。
  便有人让自家闺女找丘可清说话,欲趁机带丘可清出来,以便探明她们的来历。
  可丘可清早得了丘大师和曾氏的嘱咐,不敢擅离曾氏半步的,那些人一时也就无法了。
  王妃见客人来得也差不多了,便将人都往后头越发宽敞的花厅请去了。
  来至花厅,只见花厅四周百花绽放,淡粉的茶梅、金黄金茶花、娇艳的朱顶红,淡雅的凤眼莲等等,让人不禁以为又是万物复苏,花光柳影,斗草簪花的季节。
  待众人一一归座,王妃与众人客气了几句,便将此番秋花会的主角命人都搬了上来。
  不说那些爱花的,就是那些只是外行看热闹的,亦知道这些花的名贵了。
  就听有人不住轻呼道:“这是墨牡丹。这是朱砂红霜。这是瑶台玉凤……”
  多少人是只听说过这些的花名贵,从未亲眼见过的,此时都不禁细细观赏了。
  自然也有功利俗气的从这些花中看出了王府的富贵,一时间奉承阿谀之声不绝。
  王妃见曾氏母女不自在,便让她们自行去观赏花卉。
  只是曾氏母女才离了王妃,便有人围了过来攀谈搭讪。
  当得知曾氏母女不过是小小的员外郎家眷,一时间轻视的有之,嫉妒的也有之。
  少时,方才还亲亲热热围过来的人,就去了一半。
  自然也有有城府的,面上不露,还围着曾氏母女说话赏花。
  也是人多杂乱的缘故,曾氏母女一时不察,丘可清手里便多了一朵花。
  这些花曾氏母女虽都不知价值几何,可也知道是价值不菲的。
  可现下如此名贵的花竟被生生掐了一枝下来,还被她们拿在了手上,曾氏母女自然一惊不小。
  只是还不待曾氏母女想出对策来,就有人高声道:“真是罪过。丘姑娘这花可撷不得。”
  还有人惊呼道:“你怎敢如此辣手摧花?”
  闻声,众人皆往曾氏母女处看去,只见丘可清手上正拿一支香山雏凤。
  一时间,方才还各自言笑晏晏的花厅内外,顿时没了人声。
  曾氏母女有口难辩的。
  王妃见了,站起身来几步过去携起丘可清的手,笑道:“什么香山雏风不香山雏凤的,还不是一朵花的。那个姑娘不爱花的。来,我给你戴上。”说着就把花戴丘可清头上了。
  曾氏母女早被唬得不知所措了,就听王妃又道:“没事儿,不值什么的。”
  说罢,王妃转身回头扫了一眼方才在丘可清身边的几个姑娘,略收了笑意,道:“今儿来者皆是客,我是主人无不欢迎。可若有人以为如此便能大行小人行径的,那就怪不得我不留情面了。”
  王妃一句话就说明了曾氏母女的清白,又教训了别有用心的。
  后,王妃又让曾氏母女随她归座去。
  许是到底受了惊吓的缘故,丘可清失手打翻了茶碗,湿了衣裙。
  这下让丘可清越发惊惶了。
  王妃让杨大奶奶暂且周全来客,便忙忙将曾氏母女带出花厅,还安抚道:“不相干的,换件儿衣裳就好了。”
  可曾氏母女头回见识这样的场合,那里知道还要预备一身衣裳,以便事发不测可更换的。
  王妃知道后,道:“若如此,只怕要委屈丘姑娘穿我女儿的衣裳了。”
  曾氏对王妃连声道感激的。?

☆、第 43 章

?  薛三姑娘听闻丘可清要借她的衣衫,也不推辞,高高兴兴地打开箱笼,尽挑她新做的给丘可清,“这些我一回都没穿过的,姐姐只管拣喜欢的拿去。”
  曾氏见了忙摆手,连声道:“这如何使得。旧的便可了。”
  丘可清见了亦不敢要。
  王妃只得对女儿道:“蓉姐儿,你就把你素日里穿旧了的,拿一两件来就是了。”
  三姑娘是从不知掩饰为何物的,故而这会直言不讳的奇怪道:“怎么会有不喜欢新衣裳,而喜欢旧衣裳的?”
  虽说如此,三姑娘还是让丫头把她的旧衣裳拿了来。
  说是旧衣裳,可三姑娘是堂堂县主,她的衣裳又能旧得到那里去,最差的一件也是半簇新的。
  就这样,曾氏母女还是不知道该怎么挑,拿不定主意的。
  王妃见了随手就拿了件儿金丝折枝莲花雨丝锦的衣裙给丘可清,“就这件好了。”
  曾氏也知是王妃的好意,再推辞便是不知好歹了,便点头让丘可清去换了。
  可别看丘可清比三姑娘还要长三岁,可形容身段都不如三姑娘的。
  王妃让丘可清过来先帮她理了理衣襟,又扯了扯腰围,道:“腰上松了,裙子也长了。”
  曾氏道:“这就很好了。”
  “不合身的衣裳如何穿得。”说着,王妃叫来府里裁剪和针线上的,当下便动了剪子把衣裙给剪成了合适丘可清的长短大小。
  曾氏又是唬了一跳,“王妃,这使不得。”
  王妃笑道:“不过一件旧衣裳罢了,什么使不得的。”
  曾氏又道:“可这一剪,县主就穿不得了。”
  王妃道:“那便送姑娘了,还望丘夫人和丘姑娘不要嫌弃这是旧的才好。”
  “这……”曾氏这了半日,知道不剪也剪了也接不回去了,只得作罢。
  五六个绣娘没出两盏茶的功夫,就把衣裙又收拾好了。
  待丘可清将衣裳换好,曾氏也不敢再逗留,带着女儿就起身告辞了。
  王妃也不留,只客气地让曾氏母女得闲了再来。
  那里曾氏一走,了续斋里便得了信儿。
  薛云上道:“告诉汉广,倘若瞧见丘大人来了,只管往我外头书房领。”
  自从那日在正院同王妃说了话,薛云上便打了几日的闷葫芦了,就是不告诉叶胜男她们几人,他到底要做什么的。
  按说今日该有结果了的,没想却越发扑朔迷离了,让叶胜男不得不又问道:“三爷,你到底要作甚?”
  薛云上还是不答,反拿纸卷一敲叶胜男的头,道:“不许偷懒,赶紧给爷研墨。”
  这里又按下,暂且又说回王妃。
  曾氏母女走后,王妃打发人去告诉薛云上后,便说回宣瑞堂歇息片刻再回花厅去。
  没想王妃才回到宣瑞堂,便见馨和郡主面露不快地端坐在上。
  就听馨和郡主逼问道:“你这么般大肆给安哥儿看亲,你可问过我娘的意思了?”
  馨和郡主见王妃进来也不起身见礼,已是失礼,还开口便质问,更添了轻狂。
  王妃知道这个大姑子的性子是从小被太妃惯坏了的,素日也不愿同她计较。
  可不计较归不计较,也不是凭馨和郡主如此没头没脸的便能质问的。
  且馨和郡主话总的意思,还是有心要拿捏了儿子的亲事了,王妃还如何能容忍了的。
  王妃面上笑道:“瞧郡主说的。太妃早就不理会咱们府里的这些事务了,又好清静。我如何好拿这样的事情去烦她老人家的。也幸亏我这个做娘的,还能给安哥儿做得了主的。”
  馨和郡主顿时被王妃噎得说不出话来。
  可不就是这话的,凭谁更能比爹娘给儿女的亲事做主的。
  太妃虽私底下说过,要把李钰指给薛云上,可若是襄郡王和王妃不愿,太妃也不能如何的。
  故而,馨和郡主一听王妃这话,气得不行,当下摔手便出了宣瑞堂。
  刘嬷嬷忧心道:“郡主往优昙婆罗院去了,这如何是好?”
  王妃歪着榻上闭着眼道:“凭她去。她这么没头脸的张狂,就是太妃要说什么,也没道理。”
  彼时,太妃正在观赏王妃送来的花,就见女儿一头火地来了。
  见到太妃,馨和郡主到底还是敛了敛火气,道:“娘,如今王府里,就只剩下你这还有清净了。你可知道今儿府里都来的是什么人,外头闹得乌烟瘴气的。”
  馨和郡主越说越觉着自己是有理的,“娘,当初你就不该丢开不管王府里的庶务。你看如今把府里有些人给惯得,连个出身贵贱尊卑都不知道了,只知道让那些贱皮子献媚奉承得不知道高低了。日后坏的可是咱们王府的名声。”
  太妃就知道女儿今儿要闹来了,只是没想到她还这么不长进的,无奈道:“可是前头闹过来了?”
  馨和郡主讪道:“怎么就是我闹了。娘可是答应过我,要把钰儿指给安哥儿的。可如今她却如此行事,不是在打您老的脸吗?”
  太妃摇头道:“得了,你的心思我还不知道的。实话告诉你吧,我还未同王妃说起钰儿和安哥儿的事儿呢。”
  馨和郡主一怔,忙问道:“为何?”
  太妃只笑道:“时机不对。”
  多余的太妃也不愿再说了,稍顿片刻又说起馨和郡主来,道:“你都是要做祖母的人,怎么越发连个沉稳劲儿也没了。今儿这点事儿还有什么瞧不明白的。王妃就是荒唐了,也不能给安哥儿说一门门不当户不对的亲事,毁了她的亲生儿子的前程。”
  馨和郡主又一怔,道:“娘是说,王妃这回是别有用心的?那王妃此举到底为何?”
  太妃笑道:“听说是为了帮安哥儿请君入瓮。”
  馨和郡主越发听不明白的,还要问,可太妃却又不说了。
  只说曾氏母女些许狼狈地家来,没想丘大师在家。
  丘大师见妻女早归,只当早些回来也好,罢了,丘大师才问:“在王府可丢丑了?”
  曾氏想到今儿的形景还有些忐忑,但还是实话道:“到底是头回见识这样的场面,出了些差错。幸亏王妃是个宽厚亲和的,这才没人前几番献丑。”
  丘大师又问道:“拿去的东西,王府可都受了?”
  曾氏笑道:“受了。王妃喜欢得不得了,直夸赞老爷的。”
  自从出师,丘大师便没少受人称赞的,那里还会在意王妃一个妇道人家的几句美言了。
  故而丘大师还问道:“王府可有赏赐什么东西回来?”
  曾氏摇头道:“那倒没有。不是老爷你说,就是王府回礼了也万不可要的吗?”
  丘大师点头道:“那就好。你和清儿也累了,去歇息吧。”
  只是在丘可清告退要回房去时,丘大师忽然发觉不对了,“等等。我怎么记得清儿出门前,头上是不曾戴花的,穿的也不是这一身。”
  曾氏和丘可清顿时窒在原处。
  丘大师再问:“这是那里来的?”
  曾氏只得道:“在王府时,清儿不慎将茶盏打翻了湿了衣裙,十分失礼,所以县主就借了清儿这一身。”
  曾氏也不敢说,这衣裳其实王妃和三姑娘已送了她们的话。
  可饶是如此说,丘大师还是暴跳如雷,喝道:“败家的娘儿们,出门前我一再叮咛,王府的东西一概不可拿回来,你们竟敢还是拿了回来。真是不知道死活的妇人。清儿去脱了,赶紧回房去把衣裳脱了。我这就拿去还了。”
  见丘大师大怒,曾氏也不敢劝说,只让女儿赶紧去换衣裳,一时间心内对王妃又生出多少感愧来。
  丘大师到时,薛云上倒是在外书房了。
  汉广将丘大师请进书房,薛云上仿若前些时日的不快并不曾有般,依旧以礼相待丘大师。
  “丘大人光临,依礼数我父王也该来会见一二的,可父王如今正卧病在床,不便来见,还望丘大人见谅。”薛云上十分客气道。
  丘大师从不把这些出身尊贵,却不学无术,一事无成的后生小辈放在眼里的,故而还是那孤傲,不苟言笑的样子,道:“不敢惊动王爷。下官辈此番前来,不过是为了归还王府出借于小女之物罢了。如今物归原主,丘某也该告辞了。薛大人也请留步。”
  薛云上那里能让丘大师走得这般轻快的,淡笑道:“丘大人且慢。既然是王府出借与令千金的,定然是家妹之物。我非物主自然不好擅专,还望丘大人稍等片刻,待我打发人问明县主,方能定夺。”
  丘大师听了觉着也是道理,归还物事还该当场验明的好,以防日后掰扯不清,于是道:“也罢,丘某便再稍待片刻。”
  薛云上这才打发小厮后头问去。
  没出两刻钟,汉广便端着一个嵌螺钿梅花式的托盘,盘内几片零碎不整的锦缎。?

☆、第 44 章

?  汉广回道:“县主说,不过是一件旧衣裳罢了,当不得什么。且当时便说好了是送予丘小姐的了,那里还要归还的。”
  丘大师自然是不会领情的,起身拱手恭敬道:“县主盛情,但小女无功不受禄,实在不敢当。如今县主的衣裳已在此,还请薛大人查验清楚,丘某也好归去。”
  薛云上道:“既然是舍妹所赠送之物,我如何能代为收回的。且也不过是舍妹的旧衣物罢了,丘大人何必如此较真。”
  丘大师十分执意道:“于王府不过区区旧物不值什么,可对丘某而言却是攸关名声。还请薛大人速速验明,我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