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豪商,掌家娘-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家居然还不愿意给他!”小张氏失笑:“他怎么饿成这样了?!”
    齐眉也笑:“大约的也想比比谁家粥好吧?我们来的路上,母亲一直在说,选腊八粥材料的时候,大嫂全都是亲自过目了的。”
    她们在山上说,齐子谷在商家的粥棚子还在纠缠,果然这边管着施粥的管家认识他,正好笑的道:“我说齐三爷!您就别拿我们开玩笑了,您还差这口粥吃?”
    齐子谷笑嘻嘻的道:“真的是早上没吃饭,这会儿饿了。”
    “您饿了您去您家的粥摊子啊,您家的还能不给您?”
    齐子谷一指那边:“你看我们家的粥摊子能挤得进去吗?”
    管家往那边一看,果然,齐家的粥摊子前人太多了,简直跟抢什么似得,真真还就是挤不进去。管家眼珠子转了转,恍然的看着齐子谷:“噢——原来齐三爷您是这个意思?您是跟我们比比谁家的粥好……嘁,真没必要,我们这是积善行德,又不是比谁家阔气。”
    齐子谷大声道:“谁跟你们比啦!你们设这个粥摊子不就是给人吃的?凭什么不给我?我也饿啦!给我我是吃了,又不是倒了!”
    管家还要说话,旁边一辆经过的马车停了,里面有人说话:“为什么不给?人家要吃粥,为什么不给?”是个女子的声音。
    这边的人一愣,管家看到了是自家的马车,忙忙的过去躬身:“三姑娘,这不是吃粥的人……不是,那位不是……那位是……”
    “是谁都无所谓,管穿的好坏,人家只要想吃就给一碗,这才是施粥,施粥还选人,那叫什么施粥?!”车里人显然误会了,以为自家的管家不给人吃粥,叫人在跟前嚷嚷。
    “哎呦姑娘,那位不是真的吃粥的,他是齐家的三爷,齐家在这边也有个粥摊子呢,小的觉着三爷是……”说着声音小了点。
    齐子谷在这边听着,示意舀粥的小厮给自己舀一碗:“你家三姑娘的话都不听?”
    那小厮本就觉着管家太小气了,给谁不是给啊!再说他们家的粥并不是腊八粥,就是普通的白粥,因为上面余家和齐家施的都是腊八粥,所以来他们这里吃的人不多,这一锅粥熬到什么时候去啊!因此小厮倒是很痛快的给齐子谷舀了一碗。
    齐子谷边喝粥边看着那边,管家跟车里人一解释,车里人明白了,就没多说什么,上山去了。
    管家回来了,一看齐子谷却已经喝上了,甚至还笑嘻嘻的冲自己举举碗扬眉,管家气的翻了个白眼,不想搭理他。
    齐子谷却凑上去问:“刚刚车里的是你们家三姑娘?”
    管家翻翻白眼。
    “定亲了吗?!”
    管家简直气笑了都,转头看着他叫了一嗓子:“齐三爷!”
    齐子谷两口将余下的粥全喝完了,空碗递给他笑嘻嘻的道:“喊什么呀?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没定亲我就央媒上门求亲去!嘿嘿,这就叫一碗粥定情缘!”
    说完,转身跳上台阶走了。
    管家手里拿着空碗简直又好气又好笑。
    小厮过来笑着看着齐子谷:“齐三爷说的真的假的啊?要是真的,倒是挺好的,我觉着挺般配的。”
    管家又翻了个白眼。
    齐子谷不知道,这一幕山上的人全都看到了,当然大家不知道那车里的人说了什么,只是担心他这碗粥吃不吃得到,看到他终于把人家商家的粥吃到了,大家这才松了口气。
    又全都好笑,小张氏笑着道:“真真不知道说什么好……回去赶紧给准备点好吃的,不然过不了几天,宣城府就要传开了,我们家的三爷跟人家商家要一碗粥吃,还要不到呢!”
    众人全都笑。
    陆陆续续的又来了几辆车,是商家的少奶奶们,还有一位三姑娘,同样也是因为大殿上香的人太多,叫主持给找个地方歇歇。主持就只能给这一个地方。
    大家又上前互相的行礼见面,说笑一会儿。
    余家二奶奶想求子,虽然人多,不过还是成心的去拜了送子观音,回来跟吴苏笑着道:“今天人太多了,走了一趟,遇上了好几个认识的。布政使司太太都来了,陪着一位京城来的女眷,也是被挤得可怜。”
    吴苏笑道:“可以请到这边来,这边好歹不那么挤。”
    余家二奶奶道:“我倒是请了,人家还不来……都是官太太,大约的不和咱们合群,尤其京城来的那位岳夫人,简直是用鼻孔看我,我上前见礼的时候说了一句岳太太,我的天哪,脸拉得老长!她的丫鬟直接就在旁边说,叫夫人!我的天哪,还夫人……一点礼数都没有!好像我们这些人没见过官太太一样,我跟世子妃都说过话,世子妃都没有她那副鸟样!”
    都是商贾出身,惹怒了什么难听的也说得出来。吴苏‘噗嗤’一下笑了。
    笑了一声,然后心里有种奇怪的感觉,好像……有点什么奇怪的念头闪过……
    皱起眉头想了一会儿,忙问余家二奶奶:“这位岳夫人……夫君是什么官职?”
    余家二奶奶道:“好像官不小……横竖下巴要扬到天上去了,我要不是看在布政使司太太的面子上,根本就不搭理她。”
    吴苏挤了个笑容出来点头,已经心不在焉了,心中只想着齐奕曾经和她说过的,大老爷在京城有个后台的,叫岳涉,是户部侍郎。
    齐奕也说过,岳涉似乎就是大老爷用钱拱到户部侍郎这个位置上的,大老爷肯下这样的功夫为他出银子,必定是手里拿着岳涉致命的把柄,也就是说,大老爷若是出了事,只要叫岳涉做什么,岳涉一定会做的。
    难道……
    这个下巴要扬到天上去的岳夫人,是不是岳涉的老婆?
    吴苏也不知道,其实根本就没有一点端倪让她将这两个人联系起来,但是……只能说是女人的敏感吧,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听说这位岳夫人,就马上想到了岳涉。
    还是京城来的。
    吴苏觉着应该查一查。齐奕不在,生意上的事情她有责任留心。大老爷那么狡猾,手段也很多,谁也不敢保证,他不会叫岳涉回来,在宣城这边动手脚,背后捅齐奕一刀。

  ☆、第215章 起疑

吴苏也没有迟疑,回来的路上就叫邵妈妈找人去打听一下,是不是京城来了个大官姓岳的?
    晚上的时候,府里到处也飘着腊八粥的香味,过了腊八就是年,如今府里的年味也越来越浓了,正是因为今年的事情太多了,因此所有的人全都想要在过年的时候热闹热闹,去去晦气。
    齐子谷站在府门口,正叫小厮们将一筐一筐的炮仗往府里抬,这些炮仗从腊八这天就要放了,一直要放到正月十五日,连老太爷都说过,今年过年,炮仗要使劲的放,府里的爷们自然是不得了,恨不能把做炮仗的作坊给搬空了。
    “这些都要小心着存放,尤其是那些烟花的,不要受了潮。”齐子谷还叮嘱。
    负责的管家好笑:“放心吧三爷!这些事情小的们还不是做老了的?知道的。”
    齐子谷点点头,抬眼看到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小厮正在往里走,齐子谷认识,是大嫂身边邵妈妈的儿子,紫妮的哥哥叫邵武。
    齐子谷忙叫过来,问道:“出去了?”
    邵武莫名其妙,忙点头:“是。”三爷问的不清不楚的,他也就回答的不清不楚,只要是大奶奶叫打听的事情,就不能随便就和人说。
    齐子谷想了想,干脆直说了,笑着对他道:“你回去叫你娘邵妈妈跟大嫂说个事,请她打听打听商家三姑娘的事,就说我打听。”
    这样说,大嫂肯定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就知道都打听什么。
    顿了顿又加了一句:“我要是去说,还得找个大嫂出来的时候,不方便。”
    邵武莫名其妙,不过还是答应了,又问:“三爷,就这事,还有别的事吗?”
    “没有了,去吧。”齐子谷道。
    邵武忙回来了,到了二院叫丫鬟把邵妈妈叫出来,说了打听的事情,也说了三爷叫带的话。
    邵妈妈忙回来找吴苏回禀,吴苏正好在吃晚饭,邵妈妈就上前低声道:“竟然没打听出来,只知道布政使司家里来了客人,说是京城来的,但是什么官职的没知道的,倒是打听出来,客人是姓岳。”
    吴苏皱眉,为什么这么神秘?京城来的神神秘秘的官员……
    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她决定了,对邵妈妈道:“准备准备,明天咱们出门去,去买点香料。”
    邵妈妈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不过还是答应了,赶紧的又将齐子谷要帮忙的话说了。
    吴苏听得好笑起来,已经明白了:“商家?他什么时候……”猛的想起来了,早上的时候在粥摊子前,是有一辆车停下来了一会儿,后来商家的女眷上来,也真的有位三姑娘。
    当时吴苏并没有太注意,这会儿想想,那位三姑娘似乎十四五岁的年纪,好像挺爱说爱笑的,嘴边带着俩酒窝。
    吴苏点头:“知道了,横竖马上过年了,必定有聚在一起的时候,到时候在看看好了。”
    邵妈妈忙点头答应了,出去准备。
    第二天,吴苏抱着孩子出门了,这一次是上街去转转。
    要过年了,大户人家的妇人们赶着这个时间出门走动走动,难得上次街买点东西,也是有的。街面上也多了一些精致富贵的马车。
    吴苏的马车到了齐兴涛这边的铺子,下人邵武去叫,齐兴涛从铺子里出来,很是吃惊:“嫂子怎么来了,是要香料么,说一声给送去就是了……”
    吴苏在车里道:“是有些事情和小叔商量一下,请小叔去家里也不方便,只能过来说。”
    齐兴涛听着说话的语气,似乎是什么重要的事情,赶紧的道:“那嫂子请进来,这会儿铺子里没客人……”
    吴苏便从车里下来,进了铺子。
    齐兴涛这个铺子不是和豪华的那种,只有一层,后面是待客室和仓库,想把人请到待客室,又觉着男女授受不亲,恐对吴苏的名声有损,想了想,横竖现在也不是生意最好的时候,就直接叫邵武在门口挡着要进来的客人,只说这会儿铺子里有贵客,过一会儿再来。
    邵武和两个跟车的小厮在门口挡人。
    吴苏跟齐兴涛行礼见面,过年过节的时候齐兴涛去过府上,齐奕还领着过来跟吴苏见过面,因此倒不是陌生人,互相行了礼,吴苏直接就问道:“我相公的货,是不是全都寄存在这里?”
    齐兴涛一愣,犹豫了一下。
    吴苏就忙道:“相公什么都和我说的,并不瞒着我,我知道,苏木和龙诞香全都寄存在这里的,我就是想知道,除了这里之外,还没有别的地方存了苏木?”
    齐兴涛一听,她果然是什么都知道,就没有再隐瞒,点头道:“是全都存在这里,并没有其他的地方。”
    “一两年的货,都在这边?”
    “都在这边。”齐兴涛笑着指了指后院:“这个铺子外面看不大,但是后院很大,后院还是两层楼。”
    吴苏点头,忙道:“能不能赶紧的找地方把货物转走?暂时……千万不要在这里放着了。”
    齐兴涛一听惊讶起来,脸色也严肃起来:“是出了什么事?”
    吴苏点头道:“从京城来了个官员,姓岳的,我也没打听出来到底叫什么,什么职位,但是因为大……因为……”
    这些事情齐奕却也慢慢的告诉了齐兴涛,齐兴涛已经是他能信任的人了。
    齐兴涛听了就知道她说的是谁,道:“大老爷?”
    吴苏忙点头:“是大老爷,大老爷在京城有个后台,就是姓岳,我当然不敢肯定来的这个人就是那个岳涉,也一点证据都没有……横竖我就是觉着有点不安心,你也知道,相公的苏木全都存在这里,若是出了事……正常从古闽运来的苏木,那是明路上,更加容易被人对付,若是两边都出事,那给朝廷给的苏木供应不上,就成了大罪了。”
    齐兴涛明白了,沉吟了一下:“你是担心这个姓岳的就是那个岳涉,是大老爷叫来对付这边的存货的?”
    吴苏点头:“我当然没什么证据,只是自己想……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顿了顿又道:“当然,可能最后证明我就是想多了……”
    齐兴涛点点头道:“嫂子说得对,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些货我找地方运走……”
    吴苏松了口气,点头:“那就好。”顺嘴又问了一句:“你有地方吗?或者缺不缺人手?”
    齐兴涛沉吟了一下:“地方真不太好找,还得找找……人手也没有,等找到了我去找邵武,嫂子在帮我派人。邵武我认识。”
    吴苏一听这话,难道……
    不过想想也明白,齐兴涛本就是机遇不好走窄了,遇上齐奕才开的铺子,自然是没什么人手的,找地方的话,还真不如她快。
    她点头:“那好,我回去也叫人赶紧的找地方,谁先找到就用谁的,因为我觉着……如果真的岳涉的话,他必定是冲着相公来的,在这边查一查,说不定能查出来什么,时间不是很多的。”
    齐兴涛自然知道,点点头:“好,都尽快。”
    吴苏这才出门坐车回来,回来之后就没有耽误,依然是叫邵妈妈赶紧吩咐人,去找地方存货。
    邵妈妈问:“什么样的地方,是找个宅子还是怎么着?若是找个宅子,是好找,不过……不去住人,是不是也惹人嫌疑?”
    吴苏想了半天,在宣城最不惹人注意的,就是租铺子做生意,齐奕既然能用齐兴涛的铺子做掩护,就是因为生意的铺子满大街都是,甚至于,一些小街小巷,到处都是做生意的。
    “能不能租个门面做个什么生意的遮掩?”吴苏沉吟着道:“若是找到了这样的地方,就长久的留下,不用的时候就做着生意,用的时候也算是个遮人耳目的地方……生意小一点,别叫人知道是和齐家有关系就行。”
    这也是从齐奕那里学来的,狡兔还三窟呢!开个很小的生意铺子,谁也不知道是齐家人开的,万一有点什么……实在要是跟大老爷斗得落败了,还能当个容身之所。
    吴苏是个妇人,自然考虑的更长远,也考虑到了最坏的一步。
    邵妈妈一听点头:“奴婢明白大奶奶的意思……只是做什么生意呢?小本经营的,杂货铺子?”
    吴苏摇头:“不要做那种进货出货那种,进货咱们没有门路,而且想要开业,还得备起了货,咱们现在哪里有时间?”
    “不开这样的,那就只能开个小饭铺,卖个小笼包子或者面条一类的。”邵妈妈道。
    吴苏想了一会儿,道:“可以啊,开个饺子铺,卖饺子好了……三两下的就能开起来,找个后院大的,不用管价钱,当然也不能叫人怀疑,你叫邵武马上去找。”
    因为这件事她觉着很着急,姓岳的都不知道来的多长时间了,查到了什么情况,是不是已经知道齐兴涛那个铺子了,因此催促邵妈妈尽快。
    邵妈妈就去找邵武,叫儿子多找几个人手,出去尽快的找铺子!

  ☆、第216章 挪货

因为现在快过年了,这种小铺子倒是好找,很多到了年底觉着一年的生意不好的,关张大吉,这些铺子们便开始往外租。
    找到了一个合适的,靠近西城门口,那一片住的人比较的杂,大部分都是家境一般的百姓,开个饺子铺,倒是很合适。找的这个铺子,和齐兴涛的那个铺子一样,前面看起来不大,小铺子,后面院子大。
    找到了铺子,稍微的修缮一下准备一下用的家什什么的,就开张了。
    当然,修缮只是个遮掩,其实在修缮的时候,已经连夜叫人将齐兴涛的铺子存放的货物运到了这个铺子的后院。
    因为吴苏已经打定了主意,就算是自己想错了,想多了,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但这个铺子也打算开下去,以后万一有什么事情,不管是存东西,还是藏人,还是当成最后的后路,都是可以的。
    因此这个铺子正经找了人经营。邵妈妈给邵武娶得媳妇是府里的厨娘的女儿,紫妮爱吃,又喜欢做点小点心,因此跟厨娘关系好,也是通过她,才给她哥哥看的媳妇。
    吴苏就叫厨娘两口子出府,去经营这个饺子铺,既然是邵妈妈的亲家,自然可以相信,当然,叫邵妈妈全都叮嘱好。
    这件事也就是三五天的,就办完了。
    吴苏也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对不对,是不是想多了,不过心急火燎的办完了这件事,也算是心里安心点,不然的话,过年都觉着不安心。
    腊八节过了,各房院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吴苏自然有些失落,相公也不在家,她也没什么过年的心情,幸好现在有宸哥儿,每天忙忙碌碌,看着儿子心情也好。
    这天正抱着宸哥儿在屋里转悠,哄着他睡觉,邵妈妈从外面进来,变着脸轻声道:“大奶奶,齐大爷那边出事了!”
    齐大爷,是说的齐兴涛,齐兴涛在他们家也是老大。
    吴苏吃了一惊!忙叫来奶娘将宸哥儿抱进去哄,叫邵妈妈详细说出了什么事。
    “今天的时候,齐兴涛大爷那边的铺子突然的去了一些官府的人,说是怀疑铺子里藏了朝廷不许售卖的东西,好一个搜查!搜查了之后,就把人带走了!”
    吴苏吃惊的问:“搜查出来什么了?”
    “什么也没有搜查出来,但是还是带走了……邵武说的,当时搬东西的时候,他领着人去搬得,一点东西都没有留下……但是还是把人带走了,您说这怎么话说的。”
    吴苏惊讶了一会儿,先冷静下来,现在看来,不是自己想多了,而是真的有可能是那个岳涉来了,奉了大老爷的命令,来抄相公的后路!不知道相公在古闽那边情况如何了,但是很明显,形势很严峻!
    吴苏一个妇人,遇上这样的事情也不知道怎么办好,想了半天,才对邵妈妈道:“找人去把三爷请到前院大爷的书房。”
    邵妈妈忙答应了,转身找人去请。
    现在只能请齐子谷出面帮忙跑腿了,吴苏总不能去衙门走动去。
    正要去前院书房等着,猛的想起来一件事,转身叫来了金锻、紫妮和高远家的:“你们三个照看大少爷,一眼都不要错开,只要我不在跟前,谁要都不要给,就算是老太爷、老太太那边的人来接,都不要给,想办法推了。”
    三人忙答应了。
    吴苏这才往前院走。谁知道现在府里还有没有大老爷的人?如今都有这种可能,一些平常里常见的,甚至很熟悉的下人婆子,其实都有可能是大老爷的人!一个不注意,把宸哥儿给抱走了……
    吴苏真的是不敢想那种情况。
    来到了书房稍微等了一会儿,齐子谷就来了,进来笑着问:“大嫂,你找我?”其实齐子谷还是挺奇怪的,即便是叔嫂,在府里还是很避嫌的,要不上一次他都没有找大嫂说那些话,叫下人传的,就是嫌麻烦。
    因此脸上笑着,心里却在想,必定是重要的事情。
    吴苏点点头,对他道:“齐兴涛你知道吗?”
    “涛哥?知道啊,不是和大哥关系很好的?涛哥的那个铺子……好像是有大哥的股?”齐子□□。
    吴苏点头:“那个股不知道有没有,我说的是另一件事……他出事了,官府不知道为什么抽风,去查他的铺子,说他的铺子里藏了朝廷不叫售卖的东西,但是据说也没查抄出来什么,可还是把人带走了。这大过年的,我一个妇道人家不能出面,你大哥对齐兴涛……”
    齐子谷一听急道:“我知道了大嫂!就算不为了别的,涛哥出事我们也应该帮忙!我这就去衙门打听是怎么回事!”
    吴苏点头,忙道:“是布政使司衙门!肯定是要银子了,你去账房用你大哥名下的银子打点好了,一定要先见到齐兴涛,别叫他们动刑什么的。对了……”她迟疑了一下,然后道:“你若是打听确实了,就是京城来的户部侍郎岳涉捣鬼,实在没办法的话,就吓唬吓唬他,岳涉如果是给大老爷办事,必定不敢太过招摇。”
    齐子谷一听,脸色更加的凝重,点点头忙去了。
    上一次查宋氏案子的是提刑按察使司衙门,宣城这边的三司衙门,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别处一样,提刑按察使司是管着刑案一类的事物,也叫臬司衙门,宋氏的案子自然是提刑按察使司查。
    承宣布政使司管着财赋税收,人事户籍等等的,齐兴涛的案子就是承宣布政使司的人查,这也是吴苏担心的地方。
    提刑按察使司那边,齐奕上一次已经算是走动过了的,也算是认识,但是这个布政使司,不是很熟悉,而且岳涉夫人能住在布政使司府里,看样子关系匪浅。
    齐子谷从上房院出来,想了想,之前的那个赵佥事,也算是认识了,上一次卓姨娘的事情,他又来问,三十两银子很高兴的笑纳了,之后也没有再来找麻烦。
    很显然,这个赵佥事也是个精明的,想要跟齐家走动起来,齐家以后在衙门有什么事情,他给在中间协调打点,这样能吃好处,像齐家这样的人,只要是有了关系,自然是滋滋润润吃一辈子。
    齐子谷想明白了,就去账房支了五十两银子,分成十两十两的拿着,来到了臬司衙门,找到赵佥事。
    赵佥事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