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错,冀州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张燕吸了一口冷气,“李使君竟有如此本领!”

“兄长若是有意,不如在城中暂住一二,等到使君归返,我可代为引见”

张燕心中意动,可明面上还是犹豫起来。

张辽又道:“李使君最欣赏有才之人,兄长,请随我入城吧”。

话都说到了这份上,再犹豫的话就有些不知好歹了。

张燕当机立断:“好,既然如此,我便入城以待!”

“好,如此甚好!”

张辽大喜过望。

一行人商议妥当之后,并不恋战,他们且战且走,没多久便在守军的接应下退入城中。

曹‘操’本想趁势攻城,可是,守军的力量不降反增,他只得放弃了这打算。

不过,曹‘操’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使人传出谣言,说张燕图谋不轨,潜入关中,却是为了充当内应。

消息传入阳关,人心浮动。

黑山军真是内应?

入城的黑山军足有六千人,倘若他们群起发难,阳关必不可守!

有道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高顺派人盯紧了张燕,一有风吹草动便即刻来报。

议事厅中,高顺直入主题,道:“张燕是否可信?”

事关重大,张辽不敢妄言,只是承诺:“张燕与曹‘操’‘交’恶已久,我可以保证,张燕与曹‘操’并无勾结”。

“文远,我部兵马不过万余,而黑山军有六千之巨,一旦火并,阳关必定失守,我再问你一次,张燕若是可信,他麾下部将可信否?”

张辽答不上来。

于‘私’,张燕是张辽的救命恩人,更是他竭力相邀,才将黑山军引入城中,这时候就怀疑对方的居心,显然有些不妥。

可是,张辽身为阳关守将,肩负着守城重任,若是因为‘私’情,将万余兵马陷入绝境,他万死难赎其咎。

高顺扶额叹息,道:“当务之急是盯紧黑山军,防备兖州军,不可有半点大意”。

张辽缓了片刻,方才颌首应道:“我明白”。

曹休倒是答得爽快:“黑山军‘交’给我,我可以保证他们玩不出‘花’样!”

“切记,不可无事生非,黑山军实力强劲,若能投奔使君,对徐州而言也是一份助力”

“放心,我心中有数”

“好了,都散了吧,文远,取些粮秣、草‘药’一并送到黑山军中吧,他们救了我们,总不能没有表示”

张辽缓缓颌首,道:“好,我会亲自‘交’给张燕”。

黑山军究竟是敌是友?

不是空‘穴’不来风,如果黑山军光明磊落,绝不会惧怕流言蜚语,可是,黑山军真的别无所求吗?

哈小說网

。。。

第五百九十一章勾心斗角

近年来,黑山军一直活跃在冀州、兖州等地,势力范围笼罩太行山脉。求书网

袁绍、曹‘操’掌权之后,都曾以黑山军为讨伐目标,然而,黑山军的规模越剿越大,走投无路的穷苦百姓纷纷加入其中。

初任头领张牛角中箭身死之后,诸人奉褚飞燕为头领,而褚飞燕有感张牛角之恩情改姓张,是为张燕。

此番张燕亲身南下,为的却是粮秣一事。

黑山军从几千人增加到今天的十多万人,粮秣的消耗是一个天文数字。

众所周知,黑山军并不是单纯由‘精’锐青壮组成的人马,他们的队伍中有老有小,多数拖家带口。

老弱没有战力,却也无法抛弃,这就成为黑山军沉重的负担。

攻打县城,劫掠商队虽然偶有收获,可是,收获与支出相比,缺口还是太大了。

坐守困境绝非明智之举,深思熟虑之后,张燕决定南下。

正巧,之前张辽张文远流‘露’出合作的意图,张燕略一思虑便决意亲身前往。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李贤大胜袁绍之后,张辽才恍然发现,离开李贤绝非明智之举。

可是,这时候张燕已然应约而来,张辽该如何应对?

城外曹军偃旗息鼓,看模样短期内不会有战事发生。

张辽带着医工营的医士亲自来到黑山军营。

守营的军卒认识张辽,通禀一番便顺利入营。

张燕正在营前打磨力气。

两块百十斤重的石锁在张燕手中宛若无物。

张辽武艺过人,同样有把子力气,可是,张燕的蛮力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双臂青筋直‘露’,‘腿’脚犹若老树盘根,稳如泰山,这样的人物,一旦陷入近身‘交’战,绝对是一员杀人如麻的悍将。

“噗通”,不知道过了多久,张燕随手丢下石锁,这时候他仿佛刚刚看到张辽,“哎呀呀,原来是文远贤弟,为兄失礼了”。

张辽笑道:“兄长何必多礼,是小弟叨扰了才对”。

张燕疑‘惑’起来:“贤弟不在府中休息,此来所谓何事?”

“也没什么事情,只是带来了几名医士,又送了些粮秣、‘肉’食以作答谢”

张燕心中一动,嘴里道:“贤弟太过客气了”。

张辽正‘色’道:“兄长何出此言,若不是你及时出手,我麾下部众只怕早已经伤亡殆尽了,此等恩情,如同再造!”

张燕笑着宽慰一番,二人相谈甚欢。

不过,为了表示重视,张燕清洗妥当之后还是邀请张辽入屋详谈。

在屋外,空旷的地方难免会有窥视之辈,可是,待在屋中就没有这种必要了。

张辽瞧的清楚,张燕使人在十步开外布下岗哨,除非张燕吩咐,否则的话等闲人难得寸进。

入屋之后,张辽、张燕分宾主落座。

张燕倒是沉得住气,可是张辽却有些按捺不住了:“不知此番兄长为何而来?”

张燕似笑非笑,似乎在考虑是不是应该说真话。

张辽言辞恳切:“兄长若是信得过我,我张文远定会竭力相助!”

话都说到了这份上,张燕不再故‘弄’玄虚,而是实话实说,道:“不瞒贤弟,为兄此番是来求粮了”。

“求粮?”

“不错,山中粮秣无多,而部众消耗极大,再无补给,只怕军心大‘乱’”

张辽松了口气,只要张燕不是为了地盘而来,那事情就有了商量的余地。

青州也好、徐州也罢,这几年在李贤的特殊政策下积累了大量粮秣。

别的不敢说,分拨几十万石粮秣压根不在话下。

只是,既然张燕有求于李贤,那么,只要张辽帮助张燕达成目标,便可偿还救命之恩。

想到这里,张辽正‘色’道:“徐州粮秣尽‘操’于李使君之手,兄长若想得偿所愿,只怕还要从长计议”。

张燕不解:“喔?这却是为何?”

“李使君大胜袁绍,短期内只怕难以归返”

张燕皱起眉头:“这可如何是好?”

“兄长稍安勿躁,李使君虽然不在,可是,下邳城中却有一人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喔?谁可助我?”

“徐庶徐元直”

张燕面‘露’难‘色’:“久闻徐元直大名,只是一直未能相见,这一次冒昧上‘门’,如何才能说服他?”

张辽信心满满:“兄长宽心,徐元直最是睿智,只要兄长直言相告,他定会给出满意的答复”。

“果真如此?”

“千真万确”

“好吧,既然如此,有劳贤弟代为引荐”

张辽大包大揽,彻底稳住了张燕的心思。

黑山军是友非敌,情况确切之后,张辽彻底松了口气,他将实情告诉了高顺。

高顺听罢之后嘱咐了一句“防人之心不可无”。

张辽知道,高顺不会明言相助,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其实,在张辽想来,只要高顺不在暗中使绊子,那便万事大吉了。

至于徐庶那里,一个友善的黑山军,想必值得徐州下本钱!

将消息快马报与下邳城之后,阳关城陷入了短暂的安宁之中。

翌日,曹军埋锅造饭,并无异常。

守军大为得意,他们觉得自家兵马击溃了曹军的信心,所以曹‘操’不敢轻举妄动。

第三日已然如此。

第四日,当徐和的先锋抵达阳关近郊的时候,哨探才猛然发现,曹军已经退了。

原来,曹‘操’动用了“添灶之计”。

也就是说,城外的曹军主力在不知不觉间早已经退去,此时,依旧滞留的只是少数兵马。

张辽闻听之后羞躁不已,倒是高顺不动声‘色’。

对于高顺而言,只要守住阳关,确保曹军难以寸进,那便大功告成,至于其他的东西,都是些旁枝末节。

徐和兵马一路疾行,早已经又累又疲。

确认曹军主力撤离之后,徐和并未贪功冒进,而是让麾下好生休整。

大战还在后头,养‘精’蓄锐才是要紧事!

几乎与此同时,张燕见到了徐庶。

徐庶并未因为张燕的身份轻视于他,言辞间颇有拉拢之意。

黑山军虽有老弱,可是,其中‘精’锐编练一番,足可上阵厮杀。

若能将张燕收入囊中,对李使君,对徐州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李贤之所以放心北征,就是因为徐庶的存在。

只要徐庶一息尚存,下邳城便稳如泰山!

这是李贤对于徐庶的盲目自信。

“张头领,黑山军在山中如何?”

张燕没有隐瞒,径自说道:“部众太多,粮秣太少,山中即将缺粮”。

徐庶‘露’出个恍然大悟的模样,道:“张头领此番为粮而来?”

“不错”

“李使君不在徐州,不知张头领打算以何物相换?”

张燕一阵迟疑,山中虽然存有些许金银,可是,相对于粮秣的庞大数目,这些金银远远不够。

置换?

这倒是公平公正,可是,张燕却想不出拿什么来置换。

部众在山中常年遭遇围剿,粮秣补给困难,如果这一次远道而来,依旧想不出破解之策,那么,回转之后,肯定会有不少人因为缺粮饿死。

“先生觉得以何物相换较为妥当”

徐庶笑道:“我听说山中有矿,张头领可有消息?”

张燕脸‘色’微变,临来之前,山中匠工确实将发现铁石的蛛丝马迹说与他听。

可是,这消息应该是绝密的,为什么徐庶会知道?

难道有人通风报信?

这时候顾不得多想,张燕只能承认:“实不相瞒,山中有铁石,这个消息我也是不久之前才知晓”。

徐庶不以为意,李贤曾经说的很清楚,太行山中有铁矿,如果有朝一日黑山军求上‘门’来,讨要一些铁矿结个善缘便是。

现在看来,一切都被李贤料中了。

黑山军果然缺粮了,而太行山中真有铁矿,只要消息属实,黑山军便可凭借铁石的生意顺利积累财富,进而壮大实力。

“粮秣五万石如何?”

张燕苦笑道:“五十五石方可平稳人心,否则的话,黑山军只怕要‘乱’了”。

黑山军都是一帮走投无路的穷苦人亦或者罪犯魔头。

有粮秣的时候,他们不介意拼杀劫掠一番,可是,现在粮秣没了,大家要饿肚子了,这时候谁还苦守等待?

等待最是消磨人心。

听得张燕狮子大开口,徐庶也不急躁,而是缓缓地说道:“四十万石,我可以为你在使君面前美言几句,只要拿出铁石,那便置换”。

铁石还没有开采出来!张燕心中腹诽,看模样,没有铁石,只怕对方不会应允。

脑子转悠着诸多念头,张燕嘴里道:“铁石正在开采,只怕数目不多,可是,粮秣却很是紧要,晚到一天,部众便会有人饿死”。

徐庶略一沉‘吟’,道:“既然如此,我便问问李使君”。

话音刚落,便有信使来报,说徐和所部人马已然抵达,李贤李使君三日之后也将动身。

徐庶松了口气,而张燕却有些紧张。

好不容易才说服徐庶,如果换成李贤,一概翻脸不认账的话,那又该如何是好?

张燕抱着侥幸心理,道:“兄长定要美言几句,黑山军定会铭记在心”。

“你且稍安勿躁,答案很快就要揭晓”

张燕又滞留了一阵子,确认不会有任何收获之后便告辞离去了。

人刚走,徐庶就研磨将事情的经过概述了一遍,这是报与李贤知晓的,万万不能错过了。

冀州,邺城,冀州军大败,袁绍战死的消息已经传来。

忠于袁谭的军将、官吏当即宣布,由袁谭继承冀州刺史。

忠于三子袁尚一系的官员受到打压、排挤。

袁绍尚在的时候,凭借个人威压,他才能震住左右,让人不敢小觑。

现在,袁绍一死,袁军马上就有分崩离析的迹象。

先行一步的郭图等人蹿啜袁谭,让他全力以赴备战,等候李贤大军。

可是,一个劲爆的消息陡然传来:袁尚得到了袁绍的遗嘱。

众所周知,袁绍一直颇为宠爱袁尚,正因为如此,袁谭才未能得偿所愿。

现在,袁绍死了,却又留下一道遗嘱。

袁谭闻听之后勃然大怒:“该死,竟然有遗嘱这东西,你们与父亲日夜相处,难道就未曾察觉吗?”

“少主稍安勿躁,主公尚在的时候并未流‘露’遗嘱之事,想来,这事情要么极为隐蔽,要么便是个幌子”

“什么幌子?”

“根本就没有什么遗嘱,如果现在凭空冒出,那么一定有人伪造!”

“是谁?”

“谁的嫌疑最大?”

“袁尚?”毫无疑问,根据遗嘱叙述,袁尚才是有能力继承的第一人选。

“不错,除了袁尚之外,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会不会是李贤?”

“也有可能,不过,若是李贤所为,那么,只怕袁尚已经与李贤达成了协议”

“贼子安敢如此!李贤杀我父亲,与我袁家仇怨不共戴天,若是袁尚与李贤苟合,我一定要亲手杀了他!”

“少主稍安勿躁,袁尚与李贤有没有勾结,从一件事上便可以看出来”

“什么事?”

“据说,袁尚入城之后,一直未曾出城,那么,他有两只可能,一种是战死沙场,另外一种便是被李贤俘虏了”

“不错”

“如果袁尚毫发无损地出现呢?”

袁谭怒发冲冠:“若是如此,便是袁尚与李贤有了勾结!”

“少主应该早做谋划才是”

“你的意思是?”

“袁尚定会归返!”

袁谭吸了一口冷气,他虽然在郭图等人的支持下掌握了部分权力,可是,毕竟没有大义的名头,若是袁尚拿出遗嘱,定会反客为主,那时候,又该如何是好?

“先生何以教我?”

“无他,制造舆论”

“如何行事?”

“便说袁尚已经战死”

袁谭微微颌首,他灵光一闪,甚至冒出一个念头:“我是否可以拿出一份遗嘱?”

“不可,少主不可冒险!”郭图竭力反对。

“这是为何?袁尚可以作假,为何我就不能作假?”

郭图苦口婆心:“少主,我们一无印鉴,二无人证,如何作假?”

袁谭颇为气氛:“难道就任由他猖狂不成?”

“少主勿忧,我有一招釜底‘抽’薪,可以确保平安无事”

“喔?快快道来!”袁谭显得迫不及待。

哈小說网

。。。

第五百九十二章背嵬军守城之战

权力是毒‘药’,掌权者一朝大权在手,便再也舍不得丢弃。

袁绍死后,袁谭逐渐掌控大权,幽州、并州、冀州间或有官员表示效忠。

初尝滋味的袁谭不能容忍任何变数发生,哪怕变数来源于他的亲兄弟:袁尚。

若有可能,袁谭巴不得袁尚死无葬身之地,然而,天不遂人愿,近日,有忠于袁谭的官员快马传信,袁尚没死,甚至在途中大张旗鼓地招揽人手。

袁谭闻言又急又躁,他虽然在郭图等人的支持下成为冀州刺史,可是,名不正言不顺,一旦袁尚拿出所谓的遗嘱,冀州必将内‘乱’。

幸好,袁尚的实力都在涿郡,而邺城是袁谭的势力范围,否则的话,郭图的计策根本无法实施。

冀州,袁尚身边已经聚集了五千兵马。

离开青州之后,袁尚一路疾行,沿途间,不断有溃卒加入其中。

众人皆知,三公子袁尚在冀州拥有不小的实力,只要让他成功归返,刺史之位的归属还在模棱两可之间。

从龙之功不可错过,不少官员、军将都抱着这个想法。

袁谭虽然抢占先机,可是,袁尚却也不可小觑。

一山难容二虎,袁谭、袁尚之间总要分出胜负,胜者,将享受万人之上的待遇,而败者,只能沦落尘埃,从此与权力绝缘。

袁尚立在营中,夜‘色’清凉如水,‘乱’糟糟的大军驻扎在城郊,城内的郡官奉上酒‘肉’米粟,格外的小心。

“亚父,你觉得李贤会信守承诺吗?”

自从袁尚与审配结伴离开青州,袁尚便尊称审配为亚父。

一开始,审配坚辞不受,后来推辞不过才逐渐默认。

此番,听得袁尚发问,审配稍一思量。嘴里道:“李贤是个人物,不过,承诺这种东西,向来可信可不信,如果主公深信不疑,只怕会上了李贤的大当”。

袁尚吸了口气,语调低缓:“事到如今。最好的法子就是与袁谭联手,共同对付李贤。可是,袁谭会信我吗?”

审配摇了摇头,道:“主公麾下死忠何其多也,如果我是袁谭,一定会食不下咽”。

“也许我离开青州就是一个错误,这一切都在李贤的算计之中,我不过是他的棋子罢了”

审配没想到袁尚遭遇的打击如此之大,他急忙劝解道:“主公切莫灰心丧气,李贤虽强。却也并非全无破绽,只有主公手握重兵,一定可以报仇雪恨!”

袁尚环顾四周,不无悲哀地说道:“就凭他们?”

除却从青州挑出的六百兵丁以外,此时聚拢在城外的兵马足有四千多人,可是,‘乱’军层次不齐。战斗力极差。

审配闻言一滞,道:“此一时彼一时,当务之急是回转涿郡,掌握郡兵之权,这些‘乱’军能够多一些,总归是好的”。

袁尚只是觉得心有不甘。凭啥李贤要什么有什么?麾下兵马竟是‘精’锐,而他袁尚只能由一帮残兵败将守护?

阳关城外,打扫战场的文武吏员正在紧张的忙碌着,他们需要统计战果,方便战后的论功行赏。

之前曹‘操’退的匆忙,甚至没来得及收敛尸体。

经过忙碌的清算,死在城外的曹军足有两千人。数量与守城的军士数目相仿。

其实,刚开始张辽中计被围,曹军完全占据上风,只是后来黑山军出现,这才扰了曹军大计。

相对于斩首两千的战绩,长枪五百支,铁刀三十柄,铁叉一百二十根,箭矢两千支,短矛八百柄的数目就有些寒酸了。

在张辽的要求下,徐州军将曹‘操’投掷的少量短矛收为己用。

徐州军初步达成了战略目的,而为之付出的代价也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阳关城的军民死伤千余人,多数是死在了曹军的短矛之下。

张燕对高顺的练兵手段钦佩不已,此番,陷阵营虽未出战,可是,名声却一点也不小。

大战过后的阳关一片忙碌,城中的医士忙得脚不沾地,城墙上劫后余生的乡民在帮着青州军洗刷城墙,城外,乡民将一具具兖州军的尸体聚敛到一处,四周摆上了巨量的柴禾。

战争是残忍的,然而最残忍的却是战争之后,残破的城墙还可以修缮,可失去的家人却怎么也挽回不了。

徐和决定出兵追击,曹军虽然退却,可是,玄甲军却不能有半分松懈。

须知周仓的背嵬军正在兖州,如果玄甲军不能时刻对曹军形成压迫,最终,倒霉的只会是背嵬军。

兖州,周仓的背嵬军夺了一城。

平原作战,虎豹骑可以发挥十成的威力,而背嵬军虽然不曾畏惧,却也会因此带来巨大的伤亡。

能够减少伤亡的话,周仓不会拒绝。

当东方的红日从地平线上腾起的时候,漳县城外以北的旷野里出现了一众压压的队伍。

来人打了一杆硕大的“曹”字大旗,正是虎豹骑大将曹仁。

曹纯战死之后,曹仁只想杀死李贤,为其报仇。

此番,周仓孤军深入,曹仁打算将其击杀。

漳县必须攻下来,不然的话,对曹仁的声望,对大军的士气都会是极大的打击。

警钟声传遍了整个城池,家中有男丁在的,在军卒的胁迫下往城楼处靠拢,各级的党长指挥着数量不一的丁口,倒也井然有序。

周仓麾下的两千长弓手奔上城墙,弯弓搭箭,蓄势以待。

曹仁瞪大了眼睛,他打马立在一座凸起的小山坡上,眺望着城头,与想象中的不一样,城上似乎安静异常,并没有出现慌‘乱’。

周仓到底有什么魔力,这么快就稳定了民心?

经过一夜休整,曹仁的六千人马也恢复了体力,只是攻城的器械依旧匮乏,只能凭借简陋的云梯,粗大的树桩来博取胜利。

骑兵向来不擅攻城,可是。曹仁别无选择。

据说兖州大军已然归返,如果在这之前曹仁毫无建树,虎豹骑将城外笑柄。

进攻的号角响起,整整六千大军勉强保持了四个方阵,缓缓而行。

城楼之上,周仓琢磨着,如果自己手中有一支骑兵。曹仁绝不敢如此排兵布阵,可是。如今他手中没有快速出击的强力兵种,便只能仰仗城墙之利,用长弓最大限度地杀伤曹军了。

拥有地利之便,打心底里,周仓不认为曹仁会给己方人马带来什么麻烦。

在周仓的感染之下,陈式的底气更足了,二人谈笑风生,这种风轻云淡的氛诬快弥漫到了整个城墙之上。

昨日夺城而入,背嵬军的士气增长到了极点。即便深入兖州,军卒也无所畏惧,他们总觉得自家军将可以带领他们杀出重围。

曹仁知道漳县难攻,可是留给他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巨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