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明-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应星结合大地是球形的假说,详细解说了自然现象的研究方法,最终提出,若一个人一直往西走,真能回到原地的话,那么,大地就是球体,称为地球!

消息一经传出,舆论界大哗,不知荆州在折腾什么。

这样的交流会,交流个屁啊!难道复社和东林党引经据典,根据古籍证明是天圆地方,那岂不是笑掉人们的大牙?

可以预期,虎丘交流会成了荆州的独角戏,娄东二张成了荆州的托儿!

远在荆州的林纯鸿听闻虎丘大会开始,扬州时报按照计划刊载文章后,压抑不住内心的兴奋,对张杰夫说道:“先是接触思辩学,现在又接受科学思想的洗礼,费尽心机,总该为大明科学时代的来临添了一把火吧?”

第573章 分崩之初

虎丘交流会开始后,钱谦益和瞿式耜安坐于常熟,密切关注交流会详情。网待他们从报纸上得知行知书堂弄出什么大地是球体的破烂玩意后,惊疑不定,立即从常熟赶往虎丘,面见娄东二张。

娄东二张正彷徨无计,见两人到来,大喜,一同参悟林纯鸿背后的深意。

四人之中,包括瞿式耜在内,做官的经历少得可怜,唯有钱谦益正式生涯漫长,见惯了官场上残酷斗争,心态最为平和,眼光最为长远。

这些时日,他不停地反思,也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钱谦益道:“从顾山讲学,到赌博之争,又到虎丘交流会,从一开始,我们从大局上就输了!”

瞿式耜默然。显然,在来虎丘之前,师徒两人已经说过这事了。

张溥和张采愕然,惊问道:“牧斋先生何出此言?”

钱谦益叹息道:“无他,双方目标不同尔!一方是蚕食,一方是守卫,从林纯鸿将手伸入江南,并极力推崇实学以来,我们就一直处在被动之中。对我们而言,江南自成一体,砥砺品行,占据着思想上的统治地位,自然不容外部侵蚀,这是我们的目的。而对荆州来说,他们在江南一片空白,也没有多少人认同他们。他们之所以不停地弄出些奇谈怪论,无非就是吸引士子的眼球,不停地拉拢认同他们观点的士子。一攻一守之下,荆州的力量在不停地增强,而我们的力量则在不停削弱,此消彼长下,我们焉能不败?”

张溥一直得意于门生遍及天下,钱谦益的话显然在提醒他,荆州正不停地挖他的墙角。张溥脸上挂不住,怒道:“我们砥砺品行,切磋学问,复兴古学,难道有错吗?难道随随便便来一个势力,抛出一个歪理邪说,我们最终就会被蚕食而尽?”

钱谦益反问道:“平心而论,西铭先生认为思辩学是歪理邪说吗?”

张溥默然,半晌,方点头道:“虽译自西洋,但荆州多有创新,言前人所未言,道理颇为精深,不是歪理邪说。”

钱谦益道:“这就对了。还有最关键的,林纯鸿从崇祯二年白手起家,至今不过十年,却坐拥精锐士卒四五十万,下辖黎民上千万,实力甚至强过朝廷。天下人虽厌恶林纯鸿,但莫不承认,林纯鸿走了一条正确的路。有事实摆在那里,无论林纯鸿说什么,宣传什么,士子们都要想想,难道这就是林纯鸿崛起的原因?这才是最为可惧之处!”

张溥和张采皱着眉头,点头道:“确实可惧!”

钱谦益接着说道:“无法辩驳的崛起事实,再加上精深的学问,江南就有了被蚕食之祸,我们注定就是惨败的结局!”

张溥心里苦涩万分,钱谦益说得是事实,正因为是事实,才分外难以接受。不过,张溥是何人 ?是天下大多数士子的座师,内心骄傲无比,稍稍颓丧片刻,便从淫影中走出,傲然道:

“大明士子千千万万,岂能全部被荆州所蛊惑?牧斋先生这么说,太小看我儒学千余年来的底蕴了!荆州方面,无论推出的思辩学有多精深,始终掩盖不了林纯鸿无父无君之事实,更无法为其独霸一方保驾护航!现在已经不仅仅关系到大明的生死存亡,而是关系到我华夏文明数千年的传承!我辈正当奋起,竭力阻止荆州蛊惑人心!”

钱谦益心里暗道:荆州方面虽指出孔子的错误,但并未否定儒学,更未彻底否认华夏文明,反而颇多维护,如何就关系到华夏文明的传承了?

好在钱谦益对张溥颇为了解,知道张溥习惯于夸张,也不辩驳张溥的话,只是叹了口气,道:“哎……我已经老了,阻止荆州向荆州渗透的大任,也只能依靠你们年轻人了!自河东君离开后,我夜不成寐,茶饭不香,精力大不如以前。今后,我也管不了这些事,唯有醉心学问,以度残年。”

说完,钱谦益转头对瞿式耜说道:“式耜,你还年轻,今天就留在这里。为师精神恍惚,留下来,恐怕也做不了什么事情了!”

说完,钱谦益向三位告辞,三人苦留不住,只好任钱谦益独自返回常熟。

钱谦益对前途悲观失望,继而准备醉心学问,三人虽觉得可惜,但也没放在心上。毕竟,钱谦益一直作为东林党的精神领袖而存在,其操作实务的时候并不多,其执行能力也不如史可法。况且,即便钱谦益不问世事,精神领袖的地位依然在,影响不了大局。

三人皆是不服输之人,而且张溥说得也有道理,大明士子千千万,哪能都被林纯鸿拉走?如果不奋起反击,受林纯鸿蛊惑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到了那时,才真正悔之晚矣。

三人商量来商量去,认为宋应星所说的自然现象一般研究方法确实有理,无法辩驳。只是大地是球体,这个太匪夷所思。

张溥说道:“按照宋应星的说法,只要推翻大地是球体的推论,就足以证明这个论断是错的。只是,谁能证明一直往西走,不能回到原地呢?”

三人想来想去,瞿式耜突然灵光一闪,说道:“艾儒略来自遥远的西洋,见多识广,没准有证据。”

张溥和张采深以为然。

瞿式耜也不迟疑,马上前往上海,去寻找艾儒略。

第二日,瞿式耜见到了艾儒略,道明了来意,艾儒略哈哈大笑,拿出一份手稿,交给瞿式耜看。

艾儒略的一手小楷写得非常漂亮,遣词用句,丝毫不亚于大明士子,不过,瞿式耜司空见惯,也不在意,一目十行地往下看:

“……正德十四年秋,在西班牙国王的指令下,麦哲伦组织了一支五艘船组成的船队,以特里尼达号为旗舰,另外还有圣安东尼奥号、康塞普逊号、维多利亚号和圣地亚哥号,从塞维利亚,一路向西,经圣胡安,麦哲伦海峡,继续往西,抵达菲律宾。麦哲伦在菲律宾不幸战死,余部继续往西,经印度、好望角,最终回到了塞维利亚……”

瞿式耜大惊失色,连手稿掉在了地上也不自知,嗫嚅道:“难道大地真的是球体?”

艾儒略点头道:“确实是球体,一百多年前,西洋人已经证明了!”

瞿式耜又问道:“你的这份手稿,准备发往扬州时报?”

艾儒略摇头道:“个人认为不能在扬州时报上刊载,随便找个小报……”

……

瞿式耜失魂落魄,重新回到了虎丘,将此坏消息转告给娄东二张。

张采大惊,失声道:“这怎么可能,若真是球体,上面的人怎么没有掉下去?”

张溥和瞿式耜一听,陡然来了精神,连声道:“对啊,大地上的人怎么没有掉下去?我们完全可以提出这个问题,看行知书堂作何解释!”

三人正商议着,黄宗羲突然在门外求见。

黄宗羲本为复社成员,本身名望又高,张溥甚为看重,见黄宗羲求见,赶紧迎入屋内,将这几日所发生之事尽皆告诉他,希望他能帮忙参详。

黄宗羲皱眉沉思了半天,吐出了一句话:“我看,还是适可而止,唐文介想干什么就让他去干去。”

瞿式耜大叫道:“大地是球体,明显就是错的,若是球体,我们为什么没掉下去?”

黄宗羲叹息道:“若我们真提出这个问题,只能显示出我们的浅薄!宋应星的研究方法,几乎所有人都认可,既然认可宋应星的说法,已经能够证明大地确实是球体的。至于我们为什么没有掉下去,并不能说明大地是球体是错误的,很可能有另外的原因!”

二张和瞿式耜皆是一时之人杰,黄宗羲稍稍提醒一下,便即认识到自己逻辑上的错误。不过,黄宗羲说“浅薄”,让张溥大为光火,道:“这已经不是正确错误的问题,而是争取士子的问题!我们都能想通其中的道理,并不代表所有士子都能想通,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这点,置荆州于不利,从而争取人心!”

黄宗羲愣了愣,声色俱厉地说道:“正确便是正确,错误便是错误,怎么能为了争取人心就置真伪而不顾?这么做,在下不能认同!”

说完,黄宗羲拂袖而去,留下了惊愕的二张和瞿式耜。

张溥素来强横,容不得复社成员挑战他的权威,黄宗羲这么做,就相当于与复社正式决裂,直气得张溥浑身颤抖。

好不容易冷静下来,张溥冷笑道:“一介腐儒,济得何事?有还不如无……这事就这么定了,明日直接提出这个问题!”

张溥心高气傲,几乎未曾遇到什么挫折,自信满满。而瞿式耜一路坎坷,信心大不及张溥。瞿式耜赫然发现,昨天老师心灰意懒,退隐至山水之间,今日又有黄宗羲拂袖而去,这是不是预示着东林党和复社分崩离析在即?

第574章 大洗礼

艾儒略对麦哲伦的介绍,如期在报纸上发布;这在唐文介的算计之中。

士子们万万想不到,行知书堂刚刚提出推论不到一天,这么快就有传教士响应,情不自禁地怀疑书堂是不是与传教士联合起来作假。

大明风气开放,士子们多对海外感到好奇,再加上崇祯七年大规模开海以来,无数的西洋人跨海泛舟而来,一般的士子,基本上都与传教士有接触,有的甚至还成了莫逆之交。

既然有这个怀疑,士子们纷纷询问传教士真假。

传教士们无比肯定地告诉他们,麦哲伦真的一路向西,船队最终回到了出发点。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士子们如同张采一般,发出了疑问:为何我们在地球上没有掉下去呢?

次日,压根就不需要二张和瞿式耜安排人手故意询问,无数的士子提出了这个问题。

行知书堂先生的解释,与黄宗羲的说法如出一辙,指出可能有另外的原因。

一部分士子激动莫名,大声叫嚣:不能解释这个问题,只能说明所谓的球体,压根就是错误的。

理所当然,该言论遭到了行知书堂先生的辩驳,指出这个想法从思辩的规律上来说,犯了严重的错误,并且就为什么地球上的物体没有掉下去这个问题,列举了一些现象,号召大家集思广益,提出另外的理论解释这个现象。

此事告一段落,紧接着,由行知书堂先生方以智讲解他的最新成果:光学!

方以智出现在荆州阵营,本身就是轰动性的新闻。说起桐城方家,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方以智之父方孔炤官至湖广巡抚,为林纯鸿所逼,愤然辞职,士子万万想不到,方以智不计前嫌,居然投入林纯鸿麾下,为荆州效力。

方以智首先做了一个假定,光是直线传播的。

士子们大声鼓噪:这还用假定?就连三岁孩童也知道,光是直线传播的。

方以智不以为意,接着做了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并且用光是直线传播这个假定,完美地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方以智一边讲,一边画图,直观,思辩严密,士子们听得如痴如醉。

不过,这不算稀奇,几千年前墨家就已经详细记述了小孔成像,士子们都知道,只是以前没有想这么深而已。

紧接着,方以智又提出几个现象,如用鱼叉叉鱼时,为何鱼并不在眼睛看到的位置上,要稍稍偏低一点。

从这个现象出发,方以智顺理成章地抛出了他的反射、折射理论。用反射理论和折射理论,方以智再一次完美的解释了鱼为何要稍稍偏低一点。

方以智越战越勇,又用他推导出的反射折射理论,讲述了筷子放入水中,为何是弯折的。

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不仅士子们听得着迷,就连一些老百姓、孩童也听得不停地点头。

(注:原本历史上,方以智写过《物理小识》,内容非常广,涉及很多物理现象,其中关于光的折射和反射的理论化倾向非常明显,大明已经站在了科学时代的门槛上,可惜啊,可惜,全部被打断了。)

火了,彻底火了!

如此几日,百姓、士子早已忘记了刀光剑影的骂战,都觉得这样琢磨自然现象其味无穷,难以弃舍。

正当虎丘火爆万分时,虞山学报忽然抛出一个话题:琢磨这些奇巧淫技,能带来钱粮吗?能让每家碗里多一条鱼吗?

此论一出,士子们幡然醒悟,对哦,琢磨这些玩意于国于民何利?于科举何利?

正当此论风行一时时,方以智给出了肯定的答复:琢磨这些玩意于国于民大大有利!

方以智抛出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望远镜的原理!

这个原理有点精深,绝大多数士子都理解不了。不过,理解不了没关系,最关键的是方以智所讲述的事实:以前没有发现望远镜原理,磨制镜片时,总是凭经验,废品率相当高,以至于一台望远镜需要几百个大圆。后来,根据望远镜原理,有目的地磨制出不同的球面,安装至既定的镜筒上,废品率大幅度降低,望远镜的价格降至几十个大圆。

价格下降,致使望远镜大规模应用于勘测地形、战场侦察、航海观测,难道于国于民无利?

最后,方以智还津津乐道:仅因为将望远镜原理应用于指导磨镜,他本人就获得了荆州工程院十万大圆的重奖!

十万大圆!惊世重奖啊!

士子们彻底疯狂了,有了十万大圆,还考什么狗屁的科举!这年头,科举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一种画饼,能中举者凤毛麟角,更别谈中进士!

江南的士子,现在才知道,除了读书做官,还有另外一条出路。无数的士子心潮起伏,开始琢磨着是不是先到行知书堂看看,做出点成绩,即便拿不到十万重奖,几百圆应该不是问题吧?

一些本就对格物感兴趣,并有相当造诣的士子犹如发现了金矿一般,不停地追问行知书堂相关事宜,并且将至行知书堂游学列为了计划。

正当士子们兴奋万分时,唐文介适时抛出了几条政策。

首先,行知书堂准备月内在上海成立分堂,江南士子可就近游学或入学,不必千里迢迢赶到枝江。

另外,任何人,只要有关于自然现象的研究计划,可详细说明研究目的、内容、研究计划、可行性报告、预期达到的效果以及经费花销计划后,可向荆州工程院提交项目申请书。工程院可对其认可的项目实施支助,最高金额,可达二十万圆,最低也有两百圆。

最后,荆州工程院每三年评选十个最杰出的技术、自然理论人士,在工程院和行知书堂内立雕塑。各地可立生祠,死后,可立庙,接受百姓的香火供奉。

利益、前景、声名三记重锤猛击江南士子的心脏,并迅速往江南之外的地区传播,一时之间,大明境内,几乎陷入疯狂之中,到处都是询问详情的士子,到处都是赶赴枝江或者虎丘的士子身影。

虎丘在沉静了数年之后,再一次迎来无数的士子,其规模远远超越了当初的虎丘大会!

一些士子等不及上海行知书堂分堂成立,纷纷建言,讲学地点不是问题,最关键的是缺乏各门学科的先生,不如由荆州方面立即派遣先生至上海讲学,先把分堂的人员机构立起来。

唐文介深以为然,立即向荆州请示,并且得到了林纯鸿肯定的答复,并承诺,一个月后,各门学科老师抵达上海。

与此同时,在虎丘的士子们舍不得离开,纷纷要求先生们增设讲学内容。

应士子所求,唐文介令先生们各自发挥,自行组织讲学内容。先生们博得了超越大儒的声誉,自然求之不得,各展其长,从最基础的理论讲起,展示荆州在各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至此,张溥、张采和瞿式耜终于承认,荆州方面剑走偏锋,彻底赢得了这次舆论大战,顺利捕获了将近三成士子的心。

林纯鸿身在荆州,心却一直牵挂着虎丘。

说实话,荆州这几年在工程上的进展完全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不过,林纯鸿最担心的还是自然科学理论的出现。毕竟,以汉人的心灵手巧,任何工程上的问题都难不住,同样的机械,汉人总是能造得更为精巧、实用。

可是,无论工程上进展有多快,若是自然科学理论没有出现,工程的进展最终还是会慢慢停滞下来。

正当林纯鸿焦虑地等待第一套成系统的理论出现时,方以智的光学理论摆在了他的案台上。林纯鸿大喜,亲自将方以智的光学理论命名为几何光学,并下令在工程院和行知书堂总堂、分堂为方以智树立雕塑,并以都督的身份要求工程院对方以智重奖十万大圆!

这可是汉人在自然科学理论上的第一次,必将载入史册!

受到方以智的刺激,行知书堂的先生和学生们及工程院的工匠们投入极大的热情琢磨基础理论,先后抛出了压强、密度、比重等概念,并形成了相关的理论体系。林纯鸿均予以重奖。

后来,数学家、天文学家薛凤祚因著书阐述火星、土星、木星的运行规律,制定《比例对数表》,在天文学和数学上做出了杰出成就,也受到了重奖。(注:薛凤祚是真实人物,上述成就也都是真实的,没有一点夸张!可惜、可叹、可恨!)

各种理论体系,犹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冒出。正是基于自然科学理论体系逐步完善,林纯鸿方有底气在虎丘剑走偏锋,以瞿式耜绝对想不到的方式,俘获士子的心,改变汉人的思维习惯,将士子们的兴趣逐步引到自然科学上来。

虎丘热闹了,荆州的春雨行动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不过,林纯鸿马上发现,他面临着严重无比的问题:工程院和行知书堂今天的投入远远超过当初的预算,荆州财政已经不堪重负了,现在士子们纷纷往广州、枝江的书堂汇集,开支只会更大!

林纯鸿将朱之瑜和张道涵叫来,道:拍卖工坊一事,差不多可以开始了!

第575章 撬动时局(一)

自古以来,游牧民族视羊毛为无用之物,只有汉人心灵手巧,方能将羊毛纺成纱,做成精美的织物。只是,羊毛纺纱,成本太高,价格昂贵,非豪富之家,难以承受。所以,毛纺织业规模一直很小,远远赶不上丝绸业和棉纺织业。

黄渤费尽心机,几乎熬白了头发,想出各种办法来降低成本力图使羊毛织物走入平常百姓家。一则,黄渤设计了流水线作业,选毛的选毛,洗毛的洗毛,纺纱的纺纱……每个工人固定干一种活,效率大大提高;另外,黄渤还充分利用水力和风力纺纱,减少工人数量等等。

多管齐下之下,黄渤终于将羊毛纺织做成了小幅盈利的局面。

同时,黄渤还相继开发出呢绒、毛毯等新产品,并且将羊毛纱与棉纱混纺,尽一切努力扩大羊毛产品的销售范围,力争在江南、荆州乃至海外掀起羊毛产品的风潮。

林纯鸿不吝赞美之辞,曾当着七大阁幕使的面言道,黄渤的作用,超过三个军团常年在草原作战!

仅仅只是言语上的赞许,黄渤并不在乎,他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利润。因此,他乘机向林纯鸿提出,为几十万将士每人配备一条呢绒大衣及两件羊毛衫。

包括林纯鸿在内,众人几乎听得傻了眼。

一件呢绒大衣的价格可不便宜,市面上,几乎卖到七圆一件,若每个将士配备一件,岂不是要花费两百万大圆?

这对当前厉行节约的荆州财政而言,绝对是无法承受之重。

然而,黄渤好像压根就没注意到大佬们张开的嘴巴,犹然坚持道:“将士们都穿上呢绒大衣,足以在荆州引起一股风潮,风潮必然向江南及各地扩散,这股风潮带来的利润,岂止区区两百万?”

林纯鸿退让?

?步,提出,先为哨级以上军官配备。

黄渤的主要目的在于引起风潮,为军官配备,风潮也有可能形成,于是黄渤不再坚持自己的要求。

成衣工坊为军官设计的呢绒大衣,呈纯黑色,坚挺,御寒效果相当好。一经发放至军队中,军官们立即发现,呢绒大衣相当拉风,穿上后,个人的气质陡然上了一个档次。

军官们深深地爱上了呢绒大衣,时常披着大衣,摆出冷酷的神色,在寒风中走来走去,享受士兵们羡慕的目光。

士兵们羡慕,自然就想拥有。荆州军的士兵军饷并不低,花七八圆买一件大衣,也就两个月的军饷,还是在他们承受范围内。

于是,呢绒大衣迅速在荆州军中风靡起来。这股风潮继而扩散至荆州民间,旋即又引起江南人的效仿。

羊毛产品的销量,直线上升,沁水的毛纺工坊,第一次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不过,黄渤并未因此而沾沾自喜。当前,毛纺织业依然是薄利产业,要不是因为毛纺织业对经营蒙古有重大战略意义,他早就弃而不做了。

而且,黄渤还知道,造成毛纺织业成本居高不下的最关键原因就在于:原料和工坊相距遥远,工坊与荆州、江南市场相距遥远,庞大的运输费用,几乎占了成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