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上海1909-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部还需要三天才能抵达日托米尔附近,现在日托米尔是德国老帅马肯森的司令部所在地,更是德军第11集团军、德奥第4集团军的后勤物资囤积地,还有野战医院、弹药库都在日托米尔,如果我们拿下日托米尔并控制,然后出兵科罗斯特维夫,以最快的速度占据这里,那么德军第11集团军和德奥第4集团军大部分兵力就会被我们夹在中间,我们只要以迅猛的攻势迅速发起猛攻,德军在后路被截断的情况下定然军心溃散,就算他们不想失败都不可能,所以我们还必须拖延两天时间,我就担心这两天,守卫西城区的朝鲜军队战斗力太差,连沙俄军队都顶不住几天,我担心他们不能完成我们的战术部署!”
这时杨杰说道:“军团长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伊尔平和布查之所以能够稳如磐石,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用了一种从未用过的防御战术,将阵地前方空地划分为许多方格子区域,让守军像打靶一样射击进入方格子区域的敌军,这种情况是不能复制的,必须要有相应的地形才能实施这种防御战术,另一方面是因为尼泊尔和不丹士兵们长期生活在山区,性格坚韧、忠诚,而朝鲜兵却不具备这些条件,想要依靠他们守住基辅西城区,连我都不抱有太大的信心,我有一个简易,如果俄军在外围顶不住了,我们就将朝鲜兵群补转入城市地下,反正西城区已经被我们清空了,已经没有平民,留一座空城给德军,如果德军起疑心,只派少量的部队进城,那我们就发动攻击,将进城的小股德军抽调,一方面训练朝鲜兵,让他适应战争,练一练他们与德军交锋的胆量,另一方面消灭小股德军也可以迷惑德军高层,如果德军派大部队进城,那对我们而言岂不是更好?我们给他们来一个瓮中捉鳖,我们对城内地形熟悉,而德军不熟悉地形,只要德军大部队进城,我们就关门打狗,到时候德军与我军混战在一起,德军的炮火优势和空中优势都将不复存在,除非他们敌我不分进行无差别攻击,我想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
张孝准听了杨杰的建议后思索着可行性,其他人将领也思索起来,徐树铮说道:“军团长,朝鲜军归我指挥,我想我的话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的,我认为杨参谋长的建议很不错,虽然我是朝鲜军的指挥官,但我还是说句实话,朝鲜军的战斗力确实不行,别说比日本人,就算与越南兵相比也略有不如,让他们正面与德军作战,只怕很快就会崩溃,但如果让他们像杨参谋长那样说的一样打打偷袭战,利用城市房屋、建筑和下水道与德军捉迷藏、搞偷袭,我想他们还是能够胜任的,我同意杨参谋长的建议”。
张孝准问王占元、徐树铮、陈树藩:“你们怎么看?”
“我认为杨参谋长的建议可行!”
“我也同意!”
“同意!”
见几人都同意,张孝准其实也在心里认可了杨杰的意见,当即就道:“那好,就按照杨参谋长的建议执行,徐将军,具体的战术指挥,你一定要亲力亲为,各处都要盯紧了,如果让德军发现了一处下水道入口,他们可能用烟熏,到时候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通道堵死,以免烟雾蔓延到整个下水道系统,又或者他们派兵进入下水道清剿我们,在关键的通道交叉口一定要安排重兵防守,总之到时候德军肯定会想各种办法对付我们,你们一定要事先设想各种可能遇到的情况,作出适当的应对方案,以免到时候措手不及”。
徐树铮点点头:“明白,军团长!”
8月16日,德军第11集团军对俄军两万余人防守的基辅城外外围防御阵地发起猛攻,上千门火炮对三道阵地进行了耕田式炮击,而德军空军五十架战机飞抵俄军防御征地上空进行轰炸,不过随后华军三十架战机从后方起飞赶来与德军战机进行了空战,双方打得难解难分,各有损失,德军损失了十一架战机,华军损失了五架,伤亡比例在2:1左右,鉴于华军战机是第二代,这种伤亡比例在正常范围内。
空战过后,双方战机都耗尽弹药和油料,各自飞回了机场,但地面战斗却没有停止,德军依然对俄军防守的阵地发动连续不断的猛攻,尽管华军部署在城内的火炮阵地不时地对俄军进行火力支援,但是德军的炮弹也没有停歇地倾泻在俄军阵地上。
下午五点,天还没有黑,在德军铺天盖地的炮火打击下,俄军守军损失超过七千人,德军也损失达到两千多人,俄军在如此惨重的伤亡下终于顶不住了,许多士兵丢下武器就向后方逃跑,很快出现了连锁反应,俄军司令官彼得洛夫气得命令警卫队开火打死了数十米逃兵都没有能够阻止俄军溃散。
俄军司令官彼得洛夫阵地上饮弹自杀了,所有还活着的俄军也都被俘虏,向后方逃跑的俄军士兵没有一个能够逃跑的,他们在进城的时候遭到了朝鲜军的疯狂阻击,大量的机枪部署在入城入口处,大批大批的逃兵死在那里,后来的逃兵见无法进城,只能返回阵地向德军投降。
第552章扶持阿拉伯国家
京城,总统府。
萧震雷拿着毛巾擦了一把汗,又走到电风扇处吹了几分钟,总算感觉身上凉爽了一些,这才回到办公桌处继续工作。
这时秘书小高敲门走进来说道:“大总统,这是总参谋部送过来的战情和作战报告,有些是需要您马上批阅的!”
“噢,好,你放在这里,我马上看!”萧震雷用笔指了指桌子旁边。
“好的!”小高将文件放在办公桌的左边空位子,然后退了出去。
萧震雷处理完手头上几份文件,拿起小高刚刚送来的一个文件夹,打开看了一遍,这是张孝准汇报过来的,他们计划让吴佩孚带两万越南兵和三千廓尔喀兵以及一个团的华军部队去偷袭位于日托米尔的德军11集团军的司令部。
萧震雷仔细将作战计划看了一遍,略作思索之后用朱笔在开头处写下“同意”两个字。按理说这种作战计划是不需要汇报给萧震雷批阅,以张孝准的权限完全可以临机决断,但是由于第二军团所处的位置很关键,它的任何一步主动作战计划都可能影响整个战略大局,张孝准也是因为担心吴佩孚的军事行动会让整个战局向不可预料的方向发展,才向国内发来了作战计划,如果国内不允许,那么这个军事行动就要停止,吴佩孚部所做的一切就是无用功,尽管这是一个摧毁德军第11集团军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但是在整个战略大局面前,这一点点胜利是微不足道的。
萧震雷之所以同意这个作战计划。是因为就算他们在这里取得一些胜利,但对于俄军这次夏季攻势所取得的战果而言可以忽略不计。德国在陆军上相对于协约国国家来说强大太多,损失一个集团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不足以引起德军统帅部的高度关注,德军目前的主要精力还是盯在英国人身上,在东线暂时的失利对于德国来说还是可以承受的。
但是如果华国在东线战场派驻大量的战机和空军部队,完全压制德国空军,甚至控制制空权,那么德军绝对不会容忍这种情况发生,制空权事关整个区域性作战的主动权,显然德国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战场的主动权,有了制空权在手。德军可退可进,这也是萧震雷只同意派六十架战机来东欧的原因,他可不想把德军的主要注意力从英国人身上吸引到东线过来,英国还需要被德军进一步削弱。
萧震雷拿出第二份文件,这是位于小亚细亚半岛的第一军团军团长伍世友发来的一份作战计划报告,现在华军第一军团已经攻占了大部分小亚细亚半岛,只剩下西北角一小部分还在奥斯曼帝国手中,而奥匈帝国支援的第3集团军被阻挡在了君士坦丁堡(奥斯曼帝国早已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但西方国家仍然成为君士坦丁堡)无法通过海峡。华国海军远征舰队和法国舰队封锁了土耳其海峡,奥斯曼帝国苏丹默罕默德五世很想投降,以免国家继续遭到战争的摧残,但是他自己身在君士坦丁堡被青年土耳其党和奥匈帝国大军控制。无法做到这一点。
伍世友在作战计划报告中提出要用海军远征舰队护航,运送远征军第一军团士兵登陆巴尔干半岛作战攻击奥匈军队,这个计划是好的。中东战争已经结束,奥斯曼帝国在中东的统治已经宣告终结。而中东现在被华国第一军团控制,小亚细亚半岛也有大部分被华军攻占。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很快就会结束,第一军团这两个月以来的作战非常频繁,萧震雷认为第一军团也应该进入休整期,另外军队需要补充给养,后勤运输线需要得到加强,后勤运输能力也要进一步加大,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华军登陆巴尔干半岛,奥匈军队当然是不堪一击的,但很快会引来强大的德国陆军部队,在这个时期,萧震雷还不想把德国陆军所有力量都吸引到东南方来,因为时机还不成熟。
萧震雷认为现在还不是登陆巴尔干半岛的时机,他用朱笔在伍世友的作战计划书上写下“不同意,攻占小亚细亚半岛后部队休整、等命”这句话后将文件放到了一边。
接下来,萧震雷又以很快的速度将小高送来的文件全部处理完毕,看了看时间,他放下钢笔起身活动了一下身体,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凉茶,闭目养神休息了一会。
不久,秘书小高进来道:“大总统,会见阿拉伯半岛的内志地区的埃米尔(阿拉伯国家的贵族头衔,也称总督、首领、头人等)伊本?沙特、阿曼王国赛义德王朝泰木尔国王、也门伊斯兰领袖伊焉姆,还有特鲁西尔阿曼(后世的阿联酋)各地方埃米尔的时间到了,刚才外面打来电话,车队已经到了总统府门口”。
萧震雷睁开眼睛起身道:“好,走吧!”
在另一个时空,内志地区的埃米尔伊本?沙特是现代沙特阿拉伯王国的首任国王,四十年前,沙特家族就在阿拉伯半岛建立了瓦哈比派王朝。这个王朝于1818年被奥斯曼帝国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摧垮,瓦哈比派受到沉重打击。其后,沙特家族逃往科威特。1901年,伊本?沙特率众自科威特攻入内志。1902年攻克利雅得,接着平定了由土耳其人煽动的多次部落叛乱,确立了在内志的统治地位。不过直到三十年代之前,伊本?沙特在阿拉伯半岛的地位也只是相当于部落首领的地位。
现在华军赶走了奥斯曼帝国在阿拉伯半岛的军队和官员,结束了奥斯曼帝国在阿拉伯半岛的统治,因此阿拉伯半岛的话语权被华国掌握了,而伊本?沙特和阿拉伯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国王以及埃米尔想要在阿拉伯半岛建立自己的国家,就必须要寻求华国的支持,所以这次伊本?沙特等人求见萧震雷,希望能够得到华国的支持。
刚刚来到外宾接待厅,萧震雷就看到一些身穿阿拉伯国家白袍服饰的阿拉伯人走了进来,这些人都还很年轻,这几个阿拉伯人一一走过来同萧震雷握手,表情和动作之间格外恭敬。
萧震雷同他们一一握手,并表示欢迎,见面之后,萧震雷请他们坐下,并开始与他们交谈。
在这几个人当中,伊本?沙特控制的领地是最大的,也就是后世沙特阿拉伯王国,而阿曼王国之前是英国人的殖民地,也门现在分为南也门和北也门,南也门之前被英国人控制,北也门被奥斯曼帝国控制,阿曼王国赛义德王朝也被英国控制,特鲁西尔阿曼(阿联酋)同样被英国人控制,不过这次大战爆发之后,奥斯曼帝**队攻打这些地区,赶走了当地的英国人,一举夺取了这些地区的控制权,现在奥斯曼帝国被打败,华**队控制了这些地区。
也门伊斯兰领袖伊焉姆手上并没有军队,他只是反对奥斯曼帝国统治的一个阿拉伯人,他在北也门有些影响力,手下有些一大批信徒,他希望获得华国支持的愿望是最强烈的。
萧震雷请他们喝茶,并说道:“诸位的来意呢,我已经清楚了,我可以支持诸位复国、甚至在你们现在的土地上建立国家,这些都不是问题,我国也无意侵占诸位现在的土地,不会像英法等国一样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殖民地,不过我有几个条件还希望诸位应允:第一,我国希望能够与贵国建立长久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结成攻守同盟,在外交上能保持一致,在此基础上希望各位能够代表你们的国家租借一块土地用于我国驻军,但是诸位放心,我国不会干涉贵国的内政,我们驻军的目的只是用于保障我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保护贵国不受其他股价的侵害;第二,我国希望拥有在贵国开发、开采矿产、石油等能源的优先权,如果可以,我国希望与贵国政府联合成立能源公司,由贵方出土地、一般工人,我方出技术、设备、技术和管理人员,管理上由我国派人负责,贵方派原作为副手协助,双方各占一半的股份,基层员工录用贵国国内公民,这样可以解决贵国一些人的工作岗位问题。如果达成以上两条,无论任何情况下,我国政府都将永远支持各位在贵国的统治地位,任何时候诸位都可以寻求我国的帮助!”
相比英国,萧震雷提出的两个条件实在太好了,可以说华国没有占这些国家的任何便宜,也不存在任何的不平等,相反,如果这些人跟华国打成这两个协议,不仅会得到华国的保护,而且还能更好的发展。另外一条,双方联合成立能源公司,各占一半的股份,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划算的,要知道现在的阿拉伯半岛基本上没有什么科学技术,想要考自身将土地之下的能源开采出去,就算再过一百年也不可能,可如果有华国的技术就不同了。
这些人纷纷答应,恨不得立即签署协议,在萧震雷的安排下,华国与这些人分别签署了几个条约,第一个就是结成战略同盟关系,成立一个组织,称为“共约”组织,这个组织内的任何国家受到组织之外的国家侵略,组织内的其他组织都有义务出兵帮助。随后这些人又与华国签署了双方联合成立能源公司的永久性协议,并且签署了租借土地给华国用于驻军的条约。
第553章托管中东
连萧震雷自己也没有想到这次与这些阿拉伯半岛上的土着埃米尔(头人、首领)们商谈得如此顺利,条约和协议也签署得非常顺利,尽管在萧震雷自己看来,这些条约和协议的签订对这些国家和地区还是稍稍有些不利的,毕竟租借土地用作军事基地以及联合成立能源公司由华国管理,尽管双方各占百分之五十的股份,但开采出来的能源,华国拥有优先采购权和优惠权,而且由于在管理上由华国方面负责,因此定价权和出口权都由华国方面掌握,也是等于在阿拉伯半岛上开采的石油以后基本上由华国控制了,要知道石油这玩意可是工业血液,控制了它,就等于控制了世界工业,在国际政治上将有用极大的话语权。
不过对于那些阿拉伯半岛的埃米尔们来说,签订这些条约和协议比与英国人签署的条约要平等得多,英国人完全就是殖民控制,在两者之前,他们当然是要选择与华国签订条约和协议。
阿拉伯半岛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协议和一系列条约签订之后,萧震雷设宴宴请这些埃米尔们,宴会结束后,萧震雷又一一与他们进行交谈。
在与伊本?沙特接下来的交谈中,萧震雷明确表示支持伊本?沙特在自己的国土上建国,并且支持他成为新国家的国王,伊本?沙特很高兴,他表示如果建国成功,他将铭记萧大总统和华国的恩德,并且发誓在先知默罕默德的见证下。永远遵守协议和条约的规定,视华国为新沙特阿拉伯王国永远的盟友并建立永恒的友谊。萧震雷表示很期待。
在与也门伊斯兰领袖伊焉姆交谈中,萧震雷代表华国当局表示愿意将南也门和北也门进行合并。并且支持伊焉姆建立也门王国,伊焉姆听了极为兴奋,他原本以为能够在北也门建立王国就很不错了,却没想到华国这么大方,竟然愿意将南也门和北也门进行合并,既然华国这么大方,他也不能不有所表示,他当即表示愿意将亚丁城租借华国,无期限。亚丁港是从印度洋进入红海的必经之地。乃是咽喉要道之地,这里一座大型港口城市,经济极为发达,控制了亚丁港,几乎可以等于说控制了进入地中海的咽喉。萧震雷很高兴地接受了伊焉姆的表示,两人商议决定两国除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之外,还永世成为友好国家。
接下来萧震雷又与阿曼赛义德王朝的国王泰木尔进行了会谈,萧震雷表示以后将支持赛义德王朝对阿曼王国的绝对统治,此前泰木尔只不过是英国人在阿曼王国的傀儡。尽管他是从他父亲的手里接任国王宝座,实际上有英国人在阿曼,他什么都干不了,这次华国愿意支持他。并且让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治理国家,这让他非常感动,他表示会愿意与华国成为永远的盟友和友好国家。在外交上与华国形成一致,严格按照条约和协议执行。
最后。萧震雷又与特鲁西尔阿曼各地的埃米尔们进行了会谈,他建议大家坐下来谈判。停止无谓的战争,建议这些埃米尔们一起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国家,按照每五年或者每四年的时间轮流执政,他表示华国在这方面可以充当仲裁,极力维护特鲁西尔阿曼的公平和公证,维护新成立国家的秩序和政治稳定。
在萧震雷的建议下,这些特鲁西尔阿曼的各地埃米尔们也认为一直打下去也对他们自己非常不利,还不如听从萧震雷的建议大家坐下商议联合成立一个新国家,埃米尔们轮流执政,是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解决了阿拉伯半岛的事情,萧震雷松了一口气,现在就剩下中东地区了,中东地区目前在华军的控制之下,但目前还不具备扶持当地势力建国的条件,第一是因为各地还没有出现比较有威望的人和势力,另一方面是因为中东地区民族众多,又各有信仰,很多民族和部族为了自己的信仰经常与别的部族打仗,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当地各民族害怕奥斯曼帝国的血腥镇压,因此不敢妄动,但是现在奥斯曼帝国在当地的统治结束了,因此很多民族又蠢蠢欲动。
例如各地很多犹太人纷纷向耶路撒冷赶来,很多犹太人又建国的渴望,但是当地的情况太过复杂,有信仰基督教的,有信仰犹太教,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互相谁都不服谁,而且很多教派内部又分为几个派别,各有争执,这些宗教信仰者都非常极端,搞不好就采取极端的手段行事。
有鉴于此,为了维护中东地区的稳定,萧震雷决定由将中东地区托管给华国政府,由华国政府在中东各地分别成立军政府,再由军政府招募当地人进行具体的地方管理,招募一部分当地人维持当地的治安,为以后扶持当地人成立新政府做准备。
萧震雷很清楚,想要把中东地区吞下去是不可能的,奥斯曼帝国之所以能够在这里统治数百年是因为距离近,还有血腥的镇压,而华国距离这里太远,鞭长莫及,想要彻底的统治绝对不可能。
之所以决定以后要扶持当地的势力在这里建立国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里底下的石油,如果以后发现中东地区底下有大量的石油,而这又只是一块托管地,那么其他国家很快就会如同问道了血腥味的狼群一扑过来,但是如果以后在当地扶持当地势力建立国家,当么这些土地就有了主人,再加上华国的保护和支持,其他国家就不敢打这些土地的主意,而华国又可以从中得到大量的好处,控制着中东地区的石油贸易,再加上阿拉伯半岛的石油,那么华国就等于控制了全世界大部分石油贸易,谁敢与之作对?
有了这个决定之后,萧震雷将英法俄等协约国在华国的特使、公使都召集起来,向他们宣布华国方面的决定,毕竟中东地区也不能一直由华**队负责维持治安,所以华国政府决定在中东地区设立数个军政府,招募当地有文化有威望的人进行行政管理,在招募一些壮丁训练一段时间,发给他们武器,让他们负责当地的治安。
华国的决定,让英法俄等国说不出话来,毕竟中东地区此前一直被奥斯曼帝国所统治,是华**队打败了奥斯曼帝国的军队,结束了奥斯曼帝国在中东地区的统治,现在华**队占领中东地区,华国当然有绝对的决定权,向他们说明只是表示一下尊重,并不是要征求他们的意见,英法俄等国也很识趣,没有在这件事情上找茬,不过即使他们找茬,萧震雷也不会让步。
按照萧震雷的想法,还是将中东地区按照另一个时空的政治格局进行划分,因为不管如果划分领土疆界,这块地面上始终都不会平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信仰太多,种族太多,特别是耶路撒冷以及周边地区,各个信仰的人都说耶路撒冷是他们的圣城,因此都要抢夺耶路撒冷,而华国要做的就是在中东地区充当调解员,充当中东警察,谁不听话就干谁,谁听话就给谁大枣,而华国需要的只是这些地方的石油,其他一钱不值。
萧震雷将自己这些想法与铁血党其他高层和内阁方面的主要官员们进行了沟通,经过商议之后,大家达成了统一的想法,即支持萧震雷的决定,将中东地区划分为伊拉克、科威特、叙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