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上海1909-第2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震雷想了想说道:“请他到接待厅休息吧,我马上就过来!”

“好的,大总统!”

萧震雷知道博斯坦科夫如果要来早就来了,不会等了足足四天才来见他,他估计苏俄方面已经是铁了心的要与德国停战,其实萧震雷也很清楚,苏俄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俄国国内所有农民、工人、士兵都不想再跟德国打仗。这是民意。弗拉基米不能违背所有支持他上位的这些人的意愿,否则他的这个元首的位置只怕也坐不长久,因此只能冒着得罪协约国的危险与德国签订停战协议。另外,他这样做也是想报复华国夺走西伯利亚之仇。

萧震雷来到接待厅见到了博斯坦科夫。这俄国人见到萧震雷到来起身见礼:“见过总统阁下!”

萧震雷点点头,指了指椅子:“请坐!”

“谢谢总统阁下!”

萧震雷问答:“先生今天来见我,想必贵国政府对我上次所说之事有了详细的解释了吧?”

博斯坦科夫黯然道:“不是,我国政府没有任何解释,我国元首弗拉基米让我向总统阁下转述他的话,目前我国国内所有人民在这几年的时间里都遭受了战争之苦,因此现在他们不希望在同德国发生战争,我国政府不能违背所有人民的意愿再度与德国开战。因此我国政府只能与德国签署停战协议,就在一个小时之前,我国政府已经德国代表签订了停战协定,希望总统阁下能够体谅我国政府的苦衷,我国虽然与德国签订了停战协定,但是却不会加入同盟国与协约国敌对,这一点还请总统阁下和贵国政府放心!”

萧震雷听了博斯坦科夫的话之后脸色变了几变,最后叹息一声道:“真是太让人遗憾了,贵国弗拉基米元首只靠了俄国的利益,却是不考虑所有协约国的利益。贵国这样做给协约国所有成员国都造成了巨大的麻烦,东线两百万德军得以抽身,它既可以全数南下攻击我远征军部队。又可以尽数调往西线给予英法美三国大军带去毁灭性打击,这笔账,我们会记下的,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先生认为我们之间还有外交可言吗?”

“这”博斯坦科夫无话可说。

萧震雷端起茶杯送客:“博斯坦科夫先生,你们公使馆有三天时间撤离,我国政府也会通知我国驻贵国圣彼得堡的使馆所有工作人员在三天之内撤离!以后我国是不会承认贵国现任政府的合法性的,我相信其他各国也不会承认,我们会联合起来对贵国进行全方位的封锁。就算是民间,也禁止与贵国相互往来!先生请回去吧”

在历史上。一战结束之后,欧美各国联合起来对付苏俄。除了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之外,只怕还有苏俄在战争还没有结束就单独与德国签订停战协议,造成了东线德军大部向西线调去,给西线的英法美等国造成了巨大的伤亡,这件事情估计也是让英法美等欧美国家对苏俄恨之入骨,对苏俄发动战争的原因。背信弃义在国家之间也是一种挑起争端的借口,只要有机会,英法美等国当然会落井下石,甚至踩上几脚。

苏俄之所以能够粉碎英法美等国所有行动,最根本的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统一了全国上下所有人的思想,团结了所有力量。二是苏俄拥有广阔的战略纵深和丰富的战争资源。

但是现在却不一样,现在华军占领并彻底控制了乌拉尔山及其以东所有西伯利亚地区,苏俄的版图也失去了大部分,版图上失去了大部分,战略资源上当然也失去了大部分,再者战争结束后,各国对苏俄动手,苏俄将面临东西两面夹击,就算苏俄能够让全国上下团结一致,想要不失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送走了博斯坦科夫之后,萧震雷叫来秘书小高,让他通知内阁方面,将驻圣彼得堡的使馆所有工作人员全部撤回来,同时让他向蔡国栋发报,将苏俄已经与德国方面签订停战协定的事情告之。

接着萧震雷又亲自打电话给空军司令马汉龙,询问从国内还可以抽调多少架战机前往欧洲支援。现在要抽调陆军去支援西方战场是不可能的,这花费的时间太长,短时间之内解决不了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抽调足够多的空军战机前去支援,以大量的空军对德军进行轰炸,帮助第二军团顶住东线德军南下的进攻。

马汉龙告诉萧震雷,东方战区解散后,已经腾出来六个空军师,但肯定不能全部调走,最多可以抽调五个空军师,一共一千五百架战机。

萧震雷估算了一下,应该够了,他命令马汉龙立即下令让这五个空军师马上飞往西方战场听从远征军空军司令部的指挥,同时有给蔡国栋发去电报,告之已经再次从国内抽调了五个空军师前往支援,让他做好接收工作。

远征军原本在西方战区的空军就有三个空军师,大约一千架战机,另外在大西洋法国西海岸一线还有支援英法美等国的空军三个师,也有一千架战机,也就是以前就有两千架,现在又调去一千五百架,战机的总数超过了三千五百架。

两千五百架战机在东南欧几乎可以横行天空无敌手,只用了两天的时间,这一千五百架战机抵达罗马尼亚之后就完全将德国的空军压制了,制空权一夜之间掌握在华军手中。

一时间华国空军每天都与德国空军在罗马尼亚上空进行着空战,有时候是双方十几架战机小规模搏斗,有时候则是双方都有上百架战机进行大规模空战。

苏俄单方面与德国签订停战协定的消息当天就被曝光出来,这引起了协约国方面的极大愤慨,各国纷纷指责苏俄破坏大局、背后捅刀子,本来就不受待见的苏俄更加遭到各国的忌惮。

3月24日,德国空军与华国空军进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空战,双方总共投入的战机数量超过了一千架,华国空军凭借着数量优势和性能优势在一开始就占据了上风,德国空军不得不增派飞机参战,华国也是不停得加派飞机赶到交战空域进行交战。

这场空战打了整整一天,从上午九点零五分一直打到下午五点三十三分才结束,战机没油了、每弹药了就飞回机场加油加弹药,然后重新起飞再赶回交战空域继续参加战斗。很多飞行员开着飞机来回跑了好几趟。

这场空战结束之后,交战空域下方摔毁了四百多架战机,这其中有一百多架是华军的,剩下三百多架是德军的,这片地区在华军控制之下,很多跳伞的德军都被华军士兵俘虏。

东线德军接到命令南下进攻华军驻防的喀尔巴阡山山脉北麓的华军第二集团军,张孝准的第二集团军兵力人数与德军南下的一百万人相差二十万人,这个差距不是很大,不过在装备上,第二集团军的装备要比德军差一些,不过第二集团军事防守方,利用地形和防守可以抵消装备和人数上的差距。

3月25日,德军向乌克兰西南部和白俄罗斯南部的华军第二集团军进行了大规模的进攻,第二集团军在张孝准的指挥下进行顽强的抵抗,死死地守住德军南下的通道,由于一些关键的桥梁被华军炸毁,一些关键的战略要地被华军占领,德军向南的速度大大降低。

3月28日,南下的一百万德军完全被挡在了喀尔巴阡山山脉北麓不能寸进、德军指挥官不得不下令加大进攻力度,不过这个时候华军派了大量的战机提供空中打击支援,德军多次的进攻都被华国空军破坏,不仅让德军进攻的华军阵地的行动失败,而且还给德军进攻部队造成了大量的伤亡。(未完待续。。。)

第690章想尽办法

南下的德军进攻不顺,对华军第二集团军据守的喀尔巴阡山脉北麓地区的防线迟迟不能突破,这让德军统帅部非常恼火,威廉二世甚至在自己的皇宫里大发雷霆,兴登堡元帅不得不冒险下令从东线抽调再次抽调五十万兵力南下,这在德军高层中很多将领看来绝对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尽管与苏俄方面签订了停战协定,但是在这个时候也不能让整个东线全部都处于空虚状态吧?

停战协定是签订了,可苏俄方面部署在防线上的三百万大军还没有撤退啊,一旦苏俄方面翻脸了,后果非常严重,从东线再次抽调五十万大军南下之后,德军在东线就只有五十万兵力了,这五十万兵力不仅要驻防乌克兰西部,而且要驻防白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波兰等等这些地方,这些地方加起来的面积可不小,从驻防兵力上来说,可以说严重不足,一旦这些地方的游击队得知德军兵力空虚,然后大肆出来活动,在这片地区,德军将没有足够的兵力进行镇压,局势很可能会糜烂。【【点【小【说,不过德军统帅部在抽调兵力的同时,还是严密封锁了消息,但是德军只能封锁那些游击队得到情报的渠道,却无法阻止各国情报部门获得这个消息。

德军一开始在东线有两百万人,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而这次南下进攻华军,先抽抽调了一百万人,没过多久又抽调了五十万,只剩下五十万人。小学生都会算这个数学题。

德军后方空虚,这是德军的事情。而此时德军一百五十万大军正在猛烈进攻华军驻防的喀尔巴阡山脉北麓特鲁斯卡韦茨和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一线,华军正在拼死抵抗。这是不争的事实。

在之前的进攻当中,华国空军占据了制空权,对德军的进攻部队进行大规模的轰炸,给德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德军为了抵消华国空军的优势,放弃了在白天的进攻计划,将进攻放在了晚上,而白天则让士兵们休息。

不得不说,这个方法非常好。以现在的飞行技术和战机的性能,能在夜晚进行飞行的飞行员还真的不多,之前华军曾在夜晚轰炸过德军在法国西海岸的多处机场,之所以能够成功,那是因为轰炸的是固定目标,而且还有协约国大量的情报人员的配合才得以成功,而这次不同。

德军采用白天休息,夜晚进攻的办法非常好,华军被打了一个搓手不及。连续三天接连丢失三道防线,华军不得不大规模后撤,德军乘机占领华军阵地。

前线战局不利的消息让蔡国栋忧心忡忡,他下令给张孝准。如果守不住特鲁斯卡韦茨和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一线,就全军退往穆卡切沃、科罗亚、切尔诺夫策一线。

张孝准率部在特鲁斯卡韦茨和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一线坚守了一个星期,损失超过二十万人。才局势极为不利的情况才不得不率部撤到穆卡切沃、科罗亚、切尔诺夫策一线,依托喀尔巴阡山脉的天然地利防御优势抵挡德军继续南下。

德军的进攻。取得了一些成绩,占领了一些土地。但是也付出了极为惨重代价,伤亡的人数并不比华军少,华军在张孝准的指挥下,撤退得非常从容不迫,伤员和后勤物资尽数被转移,德军除了得到一片焦土,什么都没有留下。

西方战区的战局不利的消息也让远在华国的萧震雷坐立不安,如今的形势是被围困在特兰瓦西尼亚高原的三十万德军还没有投降,而来自北方的一百五十德军又在全力进攻张孝准的第二集团军,此前用于进攻特兰瓦西尼亚高原的三个集团军共九十万人,在战斗中损失六万余人,还有十几万人丧失战斗力,还剩下七十万人了,现在这七十万人全部用于围困那三十万德军,无法脱身,因此也没有多余的兵力北上帮助张孝准的第二集团军抵挡来自北方的德军进攻。

萧震雷听到蒋方震的报告之后说道:“局势对我们不利啊,现在的情况就是看谁先挺不住,如果第一、第五、第六这三个集团军在来自北方的德军打垮张孝准的第二集团军之前解决掉那被围困的三十万德军,那么这场战役我方就胜利了,但是如果在那三十万德军还没有被解决之前,张孝准的第二集团军就先被来自北方的一百五十万德军击败,那么这场战役我们就失败了!”

蒋百里点头道:“是的,实际上蔡国栋只用七十万人围困三十万精锐德军已经是非常冒险的举动了,要知道那三十万精锐德军并非软柿子,只用两点五倍的兵力围困,太过冒险!要知道困兽犹斗啊”。

萧震雷抽着烟想了想,首先肯定了蒋百里的看法,他说:“你说的有道理,如果是正常情况下,只用两点五倍的兵力围困敌军,这确实是非常冒险的举动,不过我认为蔡国栋这么做是有底气的,特兰瓦西尼亚高原尽管是高原,可地形却与盆地差不多,我军想要打进去是不太容易,可是德军想要突围也并非易事,毕竟地形的限制让双方的兵力无法展开,只能在进出这个高原的各个通道口进行搏杀!”

蒋百里担忧道:“我担心张孝准所部无法撑到第一、第五、第六这三个集团军解决被围的三十万德军,毕竟他们的兵力处于绝对劣势,武器装备也要差很多,而且目前德军放弃了白天进攻,而在夜晚进攻,这让我们的空军优势荡然无存,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弹药的补给太困难,毕竟他们是挡在最前面的,我们要运输弹药过去,还得沿着喀尔巴阡山脉的外围运过去,路程太远、交通也不方便!”

萧震雷对于这个问题的提出给予了肯定:“你说的这个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我看这样吧,之前的运输路线不能中断,要继续尽最大可能将弹药运过去,另外抽调大型运输机过去实施大规模空中运输,现在天气转暖,飞机向北方飞行的条件好了很多,用空中运输应该是可行的,不过要加强制空权的掌控,不能让德国空军偷袭了运输机编队!”

蒋百里闻言答应:“好,我回去之后马上安排!”

“另外还有”萧震雷说到这里沉思片刻后说道:“我觉得可以想办法在德军后方闹出一点动静,让德军不能全力向我军进攻!”

蒋百里不解,问道:“大总统的意思是??”

萧震雷走到地图前拿起指挥鞭在地图上将乌克兰西部、波兰、白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等地画了一圈后说道:“德军整个东线有两百万人,这是你我都知道的,现在德军刚刚与苏俄签订了停战协议就迫不及待地抽调了一百五十万人,而这片广大的地区驻防的德军只有五十万人,在靠近苏俄边境的防线上,德军怎么着也要部署三十万人吧?那么也就是说在这些地区只有二十万德军,我不相信这些地区的游击队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会无动于衷!”

蒋百里听了萧震雷的解说,顿时恍然大悟,大喜道:“对啊,我们现在必须想办法与那些地区的游击队取得联系,将目前的形势转告他们,并且对他们进行扶持,想办法给他们补充一些武器弹药,让他们在牛魔王的肚子里闹上一闹!”

萧震雷笑着点头道:“不错,兴登堡这个险冒得也太大了,他把我们所有人都当成了傻子吗?如果他在那些地区留足一百万人,我想都不会这么去想,可是他胆子大得没边了,竟然只留下五十万人驻防那么大一片土地,如果我们不做出点事情出来,都对不起他的慷慨了!这件事情我来处理吧,你去督促后勤部门和空军方面,尽快把运输机调过去,补给方面一定要跟上,给张孝准下死命令,一定要给我顶住德军进攻,就算把第二集团军全部拼光了也在所不惜!”

“明白!”蒋方震敬礼后告辞离去。

在蒋方震离去之后,萧震雷马上给铁血调查局王亚乔局长打了电话,将他招过来面授机宜,王亚乔在得到萧震雷的指示之后马上开始了部署,很显然他在这方面非常擅长,特别是刺杀和颠覆行动绝对是他的拿手好戏。

没过几天,在德国占领的俄国东部地区,到处都在传言德军大部分都被抽调拿下进攻华军了,在各地的德军部队少得可怜,这些消息很快传播到一些各地山区游击队的队员的耳中。

刚开始,游击队对这些消息并不怎么相信,他们以为这是德军耍的把戏,毕竟从前德军为了消灭他们曾经使用过各种办法。但是这一次他们想错了,但一些华国的情报人员找到他们,并且表示愿意支援他们一些武器弹药的时候,他们才知道各地区的德军真的不多了。

第691章三十万德军投降

实际上这次苏俄与德军方面签订停战协议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的,远远要比真实历史上付出的代价多得多,真实历史上德国对苏俄的要求并没有如此的苛刻,而在这个世界,苏俄不仅要将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白俄罗斯、乌克兰全部割让给德国,而且要赔款60亿卢布的苛刻条件,这刚开始引起了苏俄内部严重的分歧。

在德国与苏俄谈判的初期,德国提出条件之后,苏俄内部的意见都不统一,一部分人主张答应德国的条件,尽管德国的条件看上去有些苛刻,但此时新生的苏俄政权实在是岌岌可危,毕竟外有德国数百万大军威胁,内有大量的原沙俄势力、原资产阶级力量企图颠覆新生的苏俄政权,答应德国的条件之后,新生的苏俄政权可以获得喘息之机。赞成这个意见的只有六人。

另外一部分人主张坚决不答应德国的条件,继续与帝国主义血战到底,在六十人出席的苏俄最高层会议上,有32人赞成这个提议。

最后一部分人主张停战,但不与德国签订合约,即不战不和。

这次谈判的过程对于双方来说都是非常艰难的,为了尽快促成苏俄方面签订停战协议,德国方面想了很多办法,什么办法都用尽了,最后苏俄还是签订了停战协议,德国提出的条件不但比原来多得多,而且还更加苛刻,可是苏俄方面为了尽快消除外部巨大的压力,还是不得不答应了德国的条件,签署了停战协议。

尽管这次签署的停战协议对于苏俄来说是损失巨大的,可是协议已经签署了,苏俄方面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可架不住华国方面派了大量的情报人员在俄国丢失的土地上大肆宣扬,激起各地游击队纷纷跑出来给德国人捣乱,德国高层不得不开始担心苏俄方面对于签订的停战协议反悔。毕竟协议对于苏俄方面太不公平。

波兰、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各地的游击队纷纷出来攻击德军各个据点之后,德军就有些吃不小了。各个后勤补给点遭到游击队的攻击,南下进攻华军的一百五十万德军的补给就开始出现问题。

不仅是德军的各个补给站被游击队攻击,一些驻军地点也遭到游击队的攻击,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德军在北方的占领区就出现了糜烂的趋势,局部糜烂的形势对于德军来说还不算什么,关键是南下的一百五十万德军的补给出现了问题,这让这些德军部队的进攻能力很快降下来。

后勤上出现的问题。不能让南下的德军在弹药上出现了严重不足,而且在食物上开始大量短缺,弹药不足还可以拼刺刀,可是没有粮食吃,哪里有力气打仗?德军的攻势在几天之内就完全停止了,这让张孝准的第二集团军获得了喘息之机,华军趁此机会运用大量的运输机给前线空投了大量的弹药和其他物资的补给。

一百多万人的大军断粮是何等的严重问题,德军统帅部在得知南下的一百多万军队面临断粮的危险之后,威廉二世对于兴登堡大加斥责,命令他立即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否则就解除他的总参谋长之职。

兴登堡在这个时候除了从前线抽调部队返回并沿途保护补给线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办法,毕竟现在北方的占领地只有五十万军队。这些军队分散在各地,每天都在承受着游击队的偷袭,本身就兵力不足,不可能在专门抽调出来保护运输补给线的安全。

于是三十万大军从南下的前线抽调回去,这让南下的德军数量只剩下不到一百万人了,在兵力上尽管还要比华军第二集团军多三十万,但兵力的差距已经不是那么大,给华军造成的压力也不是很明显了。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德军南下想要彻底击溃华军第二集团军的时间已经变得遥遥无期。再加上华军正源源不断的对第二集团军进行补给,被围困在特兰瓦西尼亚高原的三十万德军指挥官们在得知这些消息之后。原本就已经支撑不住的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被围困如此之久后。三十万德军已经人人都饿得皮包骨头了,很多人很多天都没有吃过一粒粮食,在缺衣少食、缺枪少炮的情况下,三十万德军不顾德军统帅部的严厉警告而选择了向华军投降。

三十万德军投降,这是蔡国栋第一次遇到,而且是向他投降,这由不得他不兴奋,德军这种大规模的投降在此前的战役中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以前倒是发生过协约国的军队大规模向德军投降,这其中法国、英国和俄国都有出现过。

京城,总统府。

萧震雷接到了蒋百里打来的电话,蒋百里在电话中向他报告:“大总统,被围困在特兰瓦西尼亚高原的三十万德军已经向我军投降了,就在今天上午!蔡国栋将军代表我军接受了他们的投降,并表示会按照国际法优待德军俘虏!”

萧震雷闻言顿时大喜,差点就失态,“好好好,这个消息是在太重要了,这是我所听过的最好的消息,马上给蔡国栋和西方战区所有远征军官兵发去贺电,告诉他们,我为他们骄傲,人民为他们骄傲!”

“是!”

这场胜利来得太不容易了,之前蔡国栋的作战计划向萧震雷进行汇报的时候,国内是有很多反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