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旌旗(东方织蛛)-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在周泰的战船后面,还拖拽着无数原木木板竹筏等物,上面也站满了兵卒。所以周泰水军的行动速度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缓慢!
陆路的赵云行军速度倒是可以,一路所向披靡,很快就杀到南郑县下,赵云用骑兵堵住南郑县的城门,试探一番,见到王双不敢出城一战,立即开始在褒水和沔水的交界处修建营寨。
第四百八十三章 王双倒拽营门倒
一到了南郑县,赵云立即就让徐庶先行出发,赶赴白水关,这很正常,白水关距离南郑县有数百里,不提前行军是不可能的。
徐庶一走,赵云立即带人在褒水和沔水交汇处修建营寨,褒水和沔水的交汇处大约成一百二十度角,地势平坦,所以赵云的大营可以直接借助三面环水的地形修建,唯一需要防御的地方,就是扇形的圆弧位置了,也就是大营的正面。
不过有利必有弊,赵云的大营防守能力强不假,但也是个死地,一旦被攻破大营,也就陷入背水一战的地步了,跑都没地方跑。
为了掩饰分兵的行动,赵云的大营修建的很大,足足能容纳三四万人,但徐庶带着一万人马赶赴白水关,赵云的大营就显得有些空旷了,无奈之下,赵云只得虚设军旗,迷惑南郑县中的王双。
赵云在两水交汇处修建营寨,周泰也没闲着,一面将兵卒运送至褒水对岸,一面修建大河上的浮桥,也忙得热火朝天。同时,军营中的辅助工种也没闲着,忙着修建投石机,拼接云梯等工作。
所以赵云的大营看上去十分忙碌,只是赵云的大营越来越忙,人却越来越少。不光徐庶要带人离开,周泰、周仓等人也要带人离开的,到了第三天晚上,赵云的大营之中只剩下四千余人了。
纸是永远也包不住火的,赵云虽然设计了很多假象,但假的终归是假的,大营的空虚情况绝对瞒不过王双多长时间。
不过谁也想不到,王双现在就已经知道了赵云分兵的情况。
南郑县的府衙之内,王双、钟繇、钟毓、常雕、昌奇等人也汇集在一起,商讨军情,只见王双皱起眉头,问道:“元常,赵云分兵一事,可有把握?”
钟繇手捻须髯,点头道:“王双将军只管放心,赵子龙分兵白水关,阳平关二地,定然绝无虚假,将军只管见机行事,破敌即可。”
“嗯……”王双这才放下心来,随口答应一声,低头沉思起来。
王双虽然也有些好奇钟繇的情报来源,不过王双也知道,自己加入曹魏集团的时间还短,不可能事事皆知。这倒不是曹操不信任王双,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对于王双来说,知道即可,怎么知道的并不重要。
伴君如伴虎,古来名言,知道的太多了,反而不好。
但就算能确定下来赵云分兵,王双还是要再行确定一下,这时主将必须要做的责任,钟繇再怎么提供情报,也只能算是个参谋而已。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真正指挥战斗的永远都是主将,而不是参谋。反间计什么的早就有了,王双可不打算一时大意死在自己人上面。
至于传说中的军师,那只是传说中而已,完全是小说家渲染描写,夸大作用而已,实际上在三国时期,只有军师将军这个官职。
所以王双立即派出数十名斥候潜入赵云大营,查探具体情况。
确定消息还真不难,赵云的大营攻打起来难,但要是秘密潜入却很容易。原因很简单,赵云的大营三面环水,随便找些水性精熟的人,顺着褒水就可以游到赵云的军营里面,而且还非常隐蔽。
在付出了十几名斥候性命的代价下,王双终于将消息确定下来,赵云的大营确实十分空虚。
确定了消息之后,众人自然要接着商议军情了,对于王双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给阳平关和褒中县报信,让两地的兵卒做好准备,别被偷袭了。
至于白水关,那个王双实在是无能为力,只能依靠白水关守将的警觉性了。
褒中县也好不到哪去,那里兵卒不多,就是有所准备,也扛不住周泰的一万多大军,除非……王双能派出一支援兵过去。
唯一安全的就是阳平关,只要王双的消息及时,曹休守住阳平关不成问题。
现在王双要和众人讨论的就是要不要出兵救援褒中县,如果要出兵的话,现在就要行动了,不然的话,时间上就来不及了。
虽然按理来说,出兵救援褒中县是必然的,但王双也有苦处,谁知道赵云出兵褒中县是不是调虎离山之计呢?钟繇只能确定赵云分兵了,但可不敢保证周泰半路上会不会玩什么幺蛾子。
一旦周泰在半路埋伏一次,王双的援兵可就掉进坑里了。
可要是不救援褒中县,也说不过去,不管怎么说,汉中的三分之一粮草都囤积在褒中县呢,眼睁睁的看着褒中县被周泰打下来,那不是变相资敌吗?一时间王双陷入左右为难的地步之中。
这绝不是王双的脑袋不够用,有勇无谋,前文就说过,武艺能练到一定境界的人、没一个是傻子的,区别就是更愿意用拳头砸人,还是用脑袋算计人。当然,我们也要承认,人的智力还是有差距的,有聪明人,也有相对笨一点的。
这就是实力问题,如果王双有三万兵马,王双想都不用想,早就给褒中县分兵一万,稳守城池了,问题是,王双的兵力实在不够啊!
兵力不足,就是提前知道了对方的兵力部署,也无可奈何。
就在王双左右为难之际,钟毓忽然说道:“王将军,末将到有一计,或可破敌?”
王双眼睛一亮,急忙说道:“稚叔,有何妙计快快说来,让大家参详一下,如果能击败赵云,咱们可就立下大功了。”
钟毓十分谦逊的笑了笑,说道:“王将军过奖了,我这可称不上什么妙计,只不过是学那围魏救赵之法罢了。赵云不是分兵攻打白水关和褒中县吗,咱们确实无计可施,可是咱们可以攻打赵云的大营啊!将军不是已经探查过了,赵云的大营只有四千兵卒,哼哼……赵云再厉害,也没办法把伏兵藏在汉水之中吧?”
(钟毓(?-263年),字稚叔,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太傅钟繇的儿子,钟会的哥哥。钟毓为人机敏,有其父钟繇的遗风。他十四岁时成为散骑侍郎,太和初年迁为黄门侍郎。后因军功加为青州刺史,都督徐州、荆州诸军事,去世后追赠为车骑将军,谥号惠侯。钟毓著有文集五卷(见《隋书·经籍志》及《旧唐书·经籍志》),传于世。)
“搜噶……”王双乐得差点没用鬼子话叫出声来,钟毓说的确实不假,赵云的分兵行动在精妙,也掩盖不了大营空虚这个事实,而且无论如何,赵云也没办法在附近埋伏兵卒,汉水的地形根本就没办法伏兵,那么只要自己干掉了赵云,周泰等人也就成了无根浮萍,能逃回荆州就可以烧高香了。
反复计算了一下,王双觉得没什么问题,南郑城内足有一万多精兵,再加上临时征调的兵卒,凑够两万兵卒不在话下,接近四倍的兵力,攻破一个临时的营寨,应该不是问题。
于是王双立即下了决心,明日一早,就带兵攻打赵云的营寨。
二月的清晨还是比较凉爽的,一丝丝雾气在河面上蒸腾而起,蔓延到汉水之滨,将赵云的大营都笼罩起来。
随着晨曦的出现,白雾慢慢变淡,南郑城和汉水大营之间的视线渐渐清晰起来,一队队兵卒出现在南郑县城门处。
在王双的指挥下,一万五千兵卒分前后列成两队,缓缓压到赵云的营寨之前。
魏兵以一种非常嚣张的姿态站立在阵前,一个个举着手中的刀枪,高声喝骂着,让赵军出来迎战。
这也是王双的一种试探行为,赵云兵少,不敢出战是很正常的,当然了,如果赵云按捺不住,真的出营混战,王双也乐意奉陪。
不出王双的意料,赵云并没有迎战的意思,反而紧闭寨门。冷笑一声,王双一声令下,五千兵卒举起盾牌,嗷嗷的喊叫着,直奔赵云的营寨杀去。
魏兵一进入射程,营寨上的弓箭手立即开弓放箭,射杀敌军。而魏兵的盾牌手之后,也布置了大量的弓箭手,这些弓箭手也开始用火箭还击,意图烧掉赵云的大营。不多时,赵云的营寨就火光四起,浓烟滚滚了。
五千魏兵分作五队,轮流对赵云的营寨展开攻击,攻击的重点就是寨门。
不是王双用兵太过直接,实在是赵云的寨门不怎么结实,别忘了,修建大营要把木桩买到土里,而木桩的稳定程度,除了深度,还要跟土质有关,赵云在汉水之滨扎营,土质还能好到哪去。
汉水之滨几乎都是沙地!
足足有上千名兵卒聚拢在营门处,拼命的相互砍杀、放箭,而魏兵还在不停的劈砍营寨的大门。
混乱之中,也不知道是哪个兵卒成功的将绳索套在营门上,拼命的向后拉拽,立即就有数十名魏兵上前帮忙,将绳索拉得笔直。军官一声令下,营寨之上的赵兵也奋不顾身的跳了下来,想要砍断绳索。
刹那之间,营门处的刀光就乱作一团。
数十名兵卒一起拉动绳索,拽的营门吱吱作响,摇摇欲坠。
王双也冲到了阵前,伸手将绳索盘在腰间,大吼一声,向后一坠。这次王双可是把吃奶得劲都用上了,憋得面脸通红,须发皆张,就连脖颈之上的血管都在波波蠕动,身上的肌肉更是突起多高,涨的铠甲嘣嘣作响。
在三国时期,王双也算是一员猛将了,也许在招式精妙上,王双比不上夏侯渊这样的武将,但要单说力量,王双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运足力气,倒拽牤牛都不是问题。
“呀呀呀……啊……”随着王双一声怒红,偌大的营门轰然一声倒在沙地上,沉重的营门砸到地上,顿时震得烟尘四起,弥漫到半空,足足有三四丈高。
战场忽然寂静下来!
第四百八十四章 万箭齐发射雄兵
王双运力过猛,根本就收不住脚,向后急退了几步,仰天摔倒在地,一直滚了好几圈,才在沙地上坐稳身形。
烟尘慢慢消散,赵云的营寨露出一个好几丈宽的缺口,不用军官指挥,魏兵就渐渐的聚集到缺口之处,握紧手中的刀枪,死死的盯着烟雾弥漫的缺口。
王双坐在地上喘了好几口气,张嘴叫道:“常雕,带人杀进去……”
常雕见到王双发威、拽倒了营门,早就策马冲过来了,得到王双的军令,在军阵之前盘旋一圈,略微整理了一下队形,领头杀进赵云的大营。
王双的进攻部队大约有五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征战轮换,还有三千人上下保持着战斗力,而这三千人,基本上都跟着常雕冲进了赵云的大营,当然了,由于营门的缺口不是很大,三千兵卒不可能一下子就涌进去的。
还有就是这些兵卒大多都丢掉了沉重的盾牌,这很正常,既然冲进了赵云的大营,就要灵活为主了。
但是,常雕却没想到,他一脚踏进了死亡陷阱。
常雕策马提刀,冲到最前面,踏踏踏……马蹄急促,常雕刚冲进了十余步,忽然感到一股凌厉的杀气扑面而来,这股震撼心灵的杀气让常雕身子不由自主的一僵,就像掉进了万年冰窟一样。
弓弦炸响,一道寒光疾射而来,噗地一声钉在常雕的咽喉上。
常雕看到的最后一个景象就是赵云立马提弓,站在三十步开外,而在赵云身边,是密密麻麻的弓弩手,这些弓弩手成半圆形,将营门处围拢起来。
“放箭……”赵云一声冷喝,弩匣的搅动声接连响起,如同爆豆。
一大蓬弩箭呼啸而来,就像漫天飞舞的蝗虫一样,铺天盖地,让人目不暇接。
在这样密集的打击之下,魏兵在眨眼之间就被射到一地,惨叫声此起彼伏,听的人心神发冷。
但事情还没有完,常雕最后的军令是冲进去,所以魏兵并没有逃跑的准备,而是习惯性的接着冲杀。这倒不是他们悍不畏死,实际上赵云大营的视线并不怎么好,烟尘弥漫,前面的兵卒又很多,后面的人根本看不清情况而已。
不过随着鲜血横流,地上的灰尘沙土也被渗湿了,灰尘不起,视线渐渐变得清晰起来,魏兵也缓过神来。这是他们才发现,自己已经被包围了,眼前全都是端着弩匣的连弩手,一道道杀机四伏的眼神冷冷的看着他们,就像看着陷阱中的猎物一样。
“举盾……”也不知道是哪位仁兄反应极快,喊出了一个最为正确的军令。
面对密如暴雨的箭矢,什么抵挡都是笑话,唯有用盾牌抵挡才是王道,说实话,如果常雕王双不是那么心急,派出盾牌护在军阵外围抵挡乱箭的话,赵云的一千连弩手,连五百人都射不死。
可一旦没有盾牌阻挡,兵卒又聚成一团,简直就是给人当靶子射。
有必要说一下,其实魏兵还是有保命的办法的,比如拿同伴的尸体做掩护什么的,虽然这个办法比较残忍。
“噗噗噗……”又是一波连绵不绝的箭雨,赵云的一千连弩手用的都是二十支装的弩匣,在火力的延续性上绝无问题,一千连弩就是二万支弩箭,常雕的三千兵卒每人平均要承受十来根弩箭,这是致命的打击。
虽然连弩的准确性不怎么高,但两万支弩箭也足够将三千兵卒送下地狱了。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营门处就布满了兵卒的尸体,鲜血流淌到一起,顺着营门处的沟壑向外流淌,一直流到王双的军阵之前,看的王双目呲尽裂。
其实在赵云用连弩射杀魏兵的后半段,王双就已经知道中伏的噩耗了,但是,王双却没敢上前救援。原因很简单,还是营门的大小问题,三千兵卒已经将营门堵得死死的了,王双再添兵,也只是添油战术,耗费赵云的箭矢而已,除非王双能重整旗鼓,组织一支悍不畏死的盾牌手冲进去,但时间上却来不及。
战场又是一片寂静,能让人感觉到动的,只有河风掠过,吹动军旗的咧咧声,还有就是空气中浓重的血腥味道。
屠猪宰羊一样的屠杀过后,赵云带着五百骑兵慢慢走出营门。
赵云慢慢的催动着战马,神情悠闲自在,就像三月里踏春游一样。就连赵云身后的骑兵也都是有说有笑,一副嚣张无比的姿态。狂妄!这是王双对赵云的第一个看法,当然,王双的第二个想法就是咬牙切齿的恨,还有那无穷无尽的怒火,想要将赵云撕成碎片的决心。
在五百骑兵之后,是两千神情肃穆的步兵,不过这些步兵的神情却没有骑兵那么悠闲,他们的心理素质还差一点。
这很正常,勇敢和怕死完全是两回事,这世界上的神经病终归不多。
赵云回头看了一眼严阵以待的步兵,这才转过头来,冲着王双叫道:“王将军,别来无恙啊!”
“哼……”王双眼中凶光闪烁,冷哼一声,并没有回答赵云的话,实际上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赵云轻咳一声,接着说道:“怎么?王将军莫非不服,以为我赵云只会用埋伏取胜,那这样,我现在手中有两千五百精兵,我也不欺负你,你带着你那一万多人一起上吧,咱们就在这决一死战……如何?”
赵云的声音虽然听上去不大,却十分有穿透性,传遍数里之地,几乎每个兵卒都听得清清楚楚。
一时间王双等人凌乱无比,赵云啊赵云,你好歹是名震一时的大将好不好,不带这么流氓的,动不动就和人拼命,有没有点风度啊,你看人家周瑜,风流倜傥,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多好……
可你赵云呢,一上来就决一死战,还是用劣势兵力跟人家玩命,你丢不丢人啊?
不过赵云想要送死,王双自然非常乐意送赵云一程了,于是王双大笑一声,喝道:“既然如此,那我就……”
“慢着!”没等王双发话,身边的钟毓就连声叫道。
王双一看是钟毓出言,立即皱了皱眉,有些不耐烦地问道:“怎么,难道我不是赵云的对手不成?”
现在,王双岁钟毓稍微有了那么一点意见,当然,就是一点点而已。至于怨念的产生是十分正常的,强攻赵云的大营不就是你钟毓的主意吗?虽然……虽然在指挥上王双也有一点点失误。
不过王双也知道,按照道理来说,人家钟毓的策略一点错也没有,就算赵云有埋伏,王双好好准备一下,还是有战胜的可能的。这次战败,实际上是种种巧合和非巧合的综合体而已。
钟毓大概也能猜到王双的想法,不过钟毓却是很大度,他也知道,身为主将的王双压力很大,有些怨气也是正常的,所以钟毓急忙解释道:“王将军,我不是说您不是赵云的对手,不过王将军别忘了,我们现在手中只有一万精兵了。”
“那又怎么样?”王双有些不忿的说道。
钟毓有些无奈地说道:“王将军,现在咱们拼不起啊,刚才一战,我军足足损失了三千兵马如果再和赵云在此地厮杀,就是能全歼了赵云两千五百军队,咱们的一万人马还能剩下多少呢?看看赵云的两千多兵卒,早就存了死战之心,困兽犹斗之下,王将军即使是胜了,也是惨胜之局啊!”
这次王双倒听进去了,钟毓所说的确实是金玉良言。当然,王双心里还是有些怨气的,要不是……如果……
“退兵……”在听到赵云营寨中呼喊上弩的声音过后,王双终于下达了撤军的命令,领着残兵败将退回南郑城。
一颤惨烈的攻防战就此落下帷幕,赵云利用连弩的优势,给予王双最沉重的一击,歼灭了王双的三千兵卒,直接就打的王双伤筋动骨,再也不敢进行大型战斗,也就是说,王双以后只能憋在城中死守了。
回到南郑城之后,王双叫众人退下,自己坐在屋里生闷气。
现在他也明白自己所面临的难题,暂时南郑城还没什么危险,可一旦徐庶等人回转南郑,派兵攻城的话,自己的压力就太大了。徐庶、周泰等人能顺利完成任务吗?在王双看来是没有问题的。
由于自己攻打赵云的大营,没有对褒中县进行救援,褒中县的陷落已成定局。阳平关虽然好一些,但曹休绝对不敢出城和周泰野战的,也就是说,曹休根本就没办法消耗周泰的兵力,实际上,就算曹休有办法,也不会出战的,对于守城的曹休来说,每一名兵卒都要比周泰的金贵。
徐庶哪里也是一样,白水关能守住就不错了,千万别指望能干掉徐庶的以万大军。
粗略算计一下,王双认为赵云最少能拿出三万兵卒来进攻南郑城,而且这三万兵卒还都是精锐兵卒,战斗力极强。更可恨的是,周泰还能牢牢控制水路,可以源源不断的运送木材粮草,赵云绝对不会有物资短缺的危险,至少,短时间内不会。
第四百八十五章 限制科技愚昧吗?
建安十四年三月,春雨迷离,滴滴雨水自天而降,落到地上,慢慢汇聚到一起,形成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小溪弯曲蔓延,潺潺流进大河。在虎牢关内外,演化成一张春意盎然的图卷。
夜空之下,暖房之内,李重趴伏在孙尚香身上,一挺一缩的舞动着胯下的长枪,和孙尚香鏖战在床榻之上。
孙尚香虽是女流之辈,但也战斗力惊人,虽然承欢已久,累得浑身香汗淋漓,却依然扭动娇躯,婉转低吟,浅尝不已。
李重喘了几口粗气,猛地将孙尚香的身躯翻转过来,在背后狠狠的刺进孙尚香的身体。在这贯穿般的冲击力之下,孙尚香银牙紧咬,昂起天鹅般纤细的脖颈,一颗颗晶莹的汗珠顺着脖颈一直流淌到胸前那盈盈一握的雪峰,看得人热血沸腾。
也不知过了多少回合,孙尚香忽然一转身,将李重跨坐在身下,起起伏伏,摇曳起那曼妙的身躯。
一声高亢的嘹亮的娇啼声响起,孙尚香颓然倒在床榻之上,洁白的肌肤都变成诱人的粉红色,不时发出细微的颤抖。眼神迷离而又艳动,看上去如同秋水涟涟,直教人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
神清气爽的李重刚来到帅堂,就得到一个不算好,也不算坏的消息,曹操暗中联系乌桓余孽,意图在幽州冀州掀起叛乱。
“这群蛮夷之辈!带乌桓的使者上来……”李重很不耐烦的叫道。
出于某个恶心朝代的原因,李重对这些通古斯人的近亲十分厌恶,当然了,这里面有很大的主观原因,乌桓人到底和通古斯人有没有亲近关系,李重也不敢确定,但迁怒于人的本事,每个帝王都不缺。
当初曹操就该把这些蛮夷之辈斩尽杀绝,李重恶狠狠的想着,不顾他这纯属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曹操、包括李重自己都想把这些蛮夷之辈斩尽杀绝,灭子绝孙,但是,如果人家投降了,屠刀也不是那么好举的。
就算李重没打算放过这些塞外异族,但他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分男女老幼,将这些人一股脑的砍头示众。
李重的办法是慢慢炮制,比如限制乌桓余孽(东北地区所有异族的统称,就不详细分类了)的生育数量等等。
不多时,乌桓的使者就连滚带爬的来到厅堂,一见到李重,就跪倒在地,高呼赵王万岁万万岁……您最最忠心的奴隶觐见陛下……还有其他仁慈圣明、雄才大略等等词汇一股脑的用到李重身上。
李重也不愿意听乌桓使者滔滔不绝的献媚之词,极不耐烦地说道:“听闻曹孟德派人联系你们乌桓部落,意图骚扰我幽州冀州,可有此事?”
乌桓使者闻言冷汗的下来了,一边磕着响头,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