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维多利亚的秘密-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兽皮上的毛也可以被处理成环形材料,方法是用特殊的纺纱机把毛料卷在圈上,再用精细的刀具切成一个个环状。除了用来跟四线、五线城市制衣师傅竞争的粗制兽皮衣服之外,唐老板的团队还精制了一种能制出质量媲美正常制衣厂的精织模型。

这种看上去像三维缝纫机般的机器就在根据客户扫描出来的模型上编织衣服,其成品将与人体严丝合缝,好似野兽身上长出来的衣服。唐老板创造的这种新制造方法是一个母体。

它并不垄断所有的利润,而是一个平台,让设计师们能够在这个从未如此美好的时代直接越过工厂的剥削设计出风情万种、无穷尽的花式,成为最时髦的一种生产与工作方式。

唐老板的创新根本停不下来,因为疯狂的设计师们已经不断地给负责打印机生产的ibm发电报,请求把别的材料也变成可以打印,比如:瓷土。古老的制瓷方法是让瓷土在旋转中被陶艺师灵巧的双手造形。

现代的精制瓷方法是制作模板,让湿润的瓷土不断地在模板里旋转,在慢慢地干涸中形成一层大小适中的瓷胚胎,再把模板移走,去除多余的瓷土。瓷土在1000度下定形,冷却,再用更精细高级的瓷土覆盖一层,再在1400度下烧制。

如果是纯色瓷,这就够了,不过一般都需要上彩。古代中国人不懂高温对颜料的伤害,所以除了青花的蓝色之外一直弄不出别的颜色,而现代制瓷上彩之后是在800度再烧,这就能使用非常丰富的颜色了,所以才会在清代出现斗彩这种工艺。

用三维打印的方式来做第一道工序其实很合适,因为这个阶段可以粗糙一点,在高温下玻璃化的过程它会自动变光滑,能掩盖很多的缺陷,成为中低端瓷器的很好的制造方式。

打印出来的瓷胚你还想怎么样?中等制造工艺已经很棒了,马虎一点的人都看不出区别来。唐宁团队果真要对制瓷产业下手,他们对瓷土的干燥度进行了改造,使其能够像纸片一样切得很薄。

随后就可以像对待木片一般一层一层地切削、粘贴。瓷土片的粘贴真是太爽了,只要点上一些水就能得到粘性。而最难的一点是如何“吹走”多余物。瓷土不像纸片和木片,一吹一定会吹散架整个物体。

工程师们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办法,在切削时精密地计算内外多余成份的重量,使半切削的连结点无法承重而自动脱落。这么一来,在完工之后只要把瓷器倒过来,多余的部分就会纷纷自动离去。

工程团队最后对该工艺的评价是:占领五线城市绰绰有余。

纸质、木质与兽皮、兽毛都不好沾水,而瓷器不怕水,这也是一阳一阴,又把三生万物推到了更高的一级。如果在瓷土中加入方解石,瓷器可耐火烧,能直接煮饭。

古代中国人运气真好,1。2万年前就有桂林附近的原始人使用含方解石的瓷器来烹饪,而欧洲人直到现在还喜欢直接烧烤。

这也就预示着这第三款扶贫项目进展不会那么顺利,毕竟瓷土这种东西不是每个地方都有的,否则景德镇为什么那出名呢?

这三个打印设备被称为部落三宝。有了它啊,整个部落就有了木器、织物和瓷器的生产中心,从此远离匮乏。

413。第413章电

温莎财团支持着全球80%的野外科考团队,从“三生万物”技术发明的初期,他就打算用这种技术提高科考团队的生活质量。有人说,温莎帝国首先是科技帝国,现在很多的平民只要见到来搞考古、调查野生动植物之类的科学家,总以为全部都是温莎财团支持的呢。

野外科考队有了这些好东西,可以给部落、村民们一些小恩小惠以便与他们打好关系,这对他们的安全和成功有很大的好处。

有一只对南美苏里南地区巨型电鳗有兴趣的科考小队就是用一张加工好的凯门鳄皮衣讨好了当地土著,带他们去这些传说中超过两米的巨型电鳗的栖息地去。这些神秘的电鳗是世界上体积最大的,所放电的强度也最高的,生物学家们一直对它们很感兴趣。

很多种生物都进化出了放电能力,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双髻鲨、电鳐。不过,只有电鳗能够直接把电当作杀敌的武器,其余的放电生物只是用放电的手段来侦测猎物或者自卫。

双髻鲨的探测生物电本事最大,十亿分之一伏特的微弱电流都逃不过它的“法眼”。虾与蟹等小生物的神经传导电流都是它侦测的对象,就算躲到水底的沙石里也没有用。

因为去收集巨型电鳗的一个科学家不幸被电昏,唐宁带着看好戏的心情去看望了他,少不了一顿友善的奚落。巨型电鳗进化得把所有的内脏都集中在离头部不远处,其余的身子全部都是能放电的细胞,联合起来最高能达到700伏特,连凯门鳄也能被它电昏。

当猎物在水中时,如果昏迷,就会溺水而亡。不过,电鳗的本事还不仅于此,它还能以省电模式遥控小鱼,只释放适量的电力,使猎物的肌肉麻痹动弹不了,乖乖地成为电鳗的盘中餐。

在看望科考学者的时候,唐宁心生一计,貌似学习电鳗的捕猎办法可以部分解决滥捕滥杀的问题。唐宁对开放他发明的捕鱼技术始终有戒心,害怕被用来大规模渔猎,会使野生动物急剧减少。

如果使用点对点电击的办法来捕猎,每一次电击都有纪录。再把双髻鲨的电力侦测技术也学过来,那就是连猎物的大小各类都能判断个大概,因为鱼类的神经传导方式是各异的,就像人的心电图有自己的特征一样。

配备了识别芯片的电击渔具非常安全,因为能识别人类,而且唐宁准备使用的是电鳗的“定身术”,而不是击昏术,万一把错误的目标麻痹了,也不会造成损害。

经过一番实验,发现将中等大小的鱼类定身的电流最佳工作范围是三米半径,即使是100米宽度这样不小的河,仅需要了30个节点就能“封锁”一条河。你要是嫌守株待兔不过瘾的话,左右各有一条小船,溯河而上就能把n公里内的鱼一网打尽了。

每一个节点都安排一个“宝葫芦”,其实是一个小水泵,能够以抽水的方式对准无法动弹的猎物吸水,将猎物收入透明的塑料做成的宝葫芦中。宝葫芦是真的分成两个仓,里面有一个大葫芦专门用来关押猎物,只有在收鱼的时候极快速地打开一下,保证猎物不能越狱。

科学家们对这个宝葫芦的战斗力肃然起敬,太厉害了,简直能做到想捉什么鱼就捉什么鱼,想捉多少就捉多少。当然,除了电鳗这个老祖宗自带防电功能无法捕捉之外。

以后科学家们出勤的时候再也不愁没有鱼吃了,只要在两岸固定,用宝葫芦电网来一个雾满拦江,天天来全鱼宴也没有压力啊。据不完全估计,这种捕鱼设备的生产力足以保证一个宝葫芦供应一个10人科考组的能量和蛋白质需求。

有个科学家建议用这种方式来做兽阱,因为它们经常有捕捉野兽然后给装上追踪器之类的任务。以前科学家们使用的是用诱饵和兽笼的办法,经常碰到有不相关的野兽来把他们的诱饵给吃掉,结果抓到的是不相干的野兽。

空气不如在水中那样导电,所以不能直接侦测出是哪种动物,但当它们踩到导电网的时候芯片就能分析出这种动物的各类,至少是动物的体重。电子化的兽阱仍然可以放诱饵,但有保险措施,电侦测技术发现不是目标的话,立即释放“呜呜呜”的警报器把不相干的动物吓跑。

也可以在兽阱边上放一个摄像头,先看看是什么动物,如果是很常见的非珍惜动物,可以抓起来当晚餐,换换口味。用来打牙祭的电网可以部署得很大,只不过是消耗几十米几百米的导线而已。

猎杀用的电网根本不用笼子,直接把野兽电昏过去,抢在秃鹫赶来之前把野兽捡走就ok了。

在一程度上,发展渔猎就是保护它们的栖息地。因为畜牧业跟农业都是要占大量的耕地的,这跟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存在竞争关系。而渔猎产业要搞得好,最重要的是保护生态,让野生动物以最好的状态生长。

如果要让述的论断成立,必须是合理的渔猎,所以只有在电击渔猎技术成熟之后才可能。每一次电击之前传感器都会把猎物的身份自动存档,所有的数据将来要交给温莎财团控制的渔猎工具公司去审查。

下一个农业变革,唐宁已经决定使用可控渔猎技术来大规模替代传统农业,以达到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境界。如今,大规模工业化的农业为人类提供了最大的食物来源,但这种方式没有美感。

唐宁已经决定打规模打压传统农业,都市农业公司在老板的一声令下之后开始大幅降价。历史上那种工业产业补贴农业的事情在发达国家再也不会出现了,因为唐宁要用都市农业代替传统农业,而以农业为生的人口则引导他们走向渔猎。

所谓的都市农业就是唐宁几年前发明的在家里全自动、智能化种蔬菜、饲养家禽与牲畜的技术。它直接面对终端消费市场,省去了批发商、零售商的盘剥,还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又不用卖方自己出场地,其成本、含量均大大优于传统农业,以前是想着赚钱才给了传统农业生产商机会。

现在是唐老板玩美学导向的时候了,传统农业被价格战所重击,自然活不了多久。在联合国的大都会里,越来越多的家庭家里的冰箱内容越来越少,被厨房三宝所代替。

协约国嘛,农民们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都市农业价格战,纷纷向政府提出限制垄断要求。而都市农业是协约国政府不约而同默认的战略产业,就算跟温莎财团做对也不能限制的,因为它能保证市民的食品安全,所以协约国也只能给农民一些补贴了事。

如果把都市农业公司赶出协约国,一旦战争中发生食品匮乏,对城市居民来说不堪设想。

唐老板还要变本加厉,要在都市中建造农业摩天大楼。它用最便宜的材料——回收的垃圾来充当主要的建材,随着垃圾的回收越来越多,楼层也越来越高,设计最高能达到50层。

农业摩天大楼最重要的是廉价,所以一切都以这个为出发点,它可以一边建造一边使用,连脚手架都永远不拆除,而且脚手架由管子构成,里面有微型的风力发电涡轮。

跟别的摩天大楼不同,农业摩天大楼几乎把所有的电力转化为食物,根据计算,人体所需的能量、蛋白质全由这些摩天大楼来提供的话,每个小区有一座农业摩天大楼足矣。这个计划如果在全球实施的话,恐怕会导致全球50%的郊区农民失业。

而温莎财团同时在大规模地收购农田,尤其是城市周边的,他要把它们全部变成花园般的菜园,像传统农田那种被田垄分开的死板一块一块的农田要被彻底改造。

这些大片大片的花园式菜园要被来自马达加斯加的鲜活多刺植物围起来,变成伊甸园般的美丽所在,商业模式不再是农场,而是农家乐。以后城市里的居民腻歪了钢筋水泥的生活之后一定会很向往田园诗般的生活。

唐老板创造的这些花园式菜园原则上要比以前所有的田园诗描写的乡村还要美,因为它的目标不一样,真的有美学指标在哪儿呢。在被花与菜、虫与鸟包围的氛围中支起一个田间厨房,想吃什么摘什么,想煮什么宰什么,亲自动,丰衣足食,这是多么强大的值得花费一天功夫的理由。

这个唐氏菜园的强大之处还在于整合了唐老板的旅游资源,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城市都会一起展开,这意味着什么?旅行者有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旅行体验。最典型的旅行方案就是开一辆房车,从一个城市去到另一个城市,每天都住在唐氏花园式菜园里。

这些菜园旅馆已经为房车提供了大量的便利,保证旅行者的体验前所未有的舒心,这里不是家园,却是天堂。这种旅游方式就像是全球连锁的,你去到哪儿都能找到如此贴心的露天天堂。

它的容量不取决于菜园里有房间数量,因为它根本没有一房间。所有的资源跟你自己的房车在一起,居家、旅行完美合体!这会变成唐老板房车产业的一个竞争力。

是的,现在很多的竞争对手都在卖房车,可是请问,你能搞得出全球每个城市都有的房车旅馆吗?而且是这么优美、独特、诗意的。当人们发现租房车住在房车旅馆的成本比住酒店还划算的时候,你就发现,唐老板的生意几乎要把酒店的一大笔都抢去了。

414。第414章树

唐老板居然能把菜园子都变成旅游项目。这还不算完,他还打算把科考基地商业化呢。很多的科考项目都很好玩,为了普天同乐,也为了替科考项目筹集更丰厚的资金,他决定把一些有趣的野外观察动植物的基地变成经营旅游业务的场所。

植物的观察站就不用说了,没什么含量,重点在动物的观察。唐宁把单向玻璃技术用在了动物观察上。只能观察者看到动物而动物看不到观察者,这是多么好的研究方式。

为了不引起动物的注目,开这个种隐蔽观察站的团队还千方百计把观察站的外形改造成了多种自然界的常见物。第一个被模仿的外形是大石头。模仿技术再好也不如真的,团队直接把观察场地附近找到的巨石搬回去改造。

科学家像伪装艺术家般琢磨狡计,在巨石的底部装上轮毂,其实就是把石头改造成了一辆汽车,它能慢慢地移动,甚至能够在动物的眼皮底下完成悄然入侵的任务。

如果要观察狮子,它能够以蜗牛般的速度靠近狮群,估计那群狮子还在纳闷,我怎么猛然间来到这块石头边上了?

而它的观察孔也是经过深刻思考,没有直接打孔,而是在石头上开凿一道一道的裂缝,透过裂缝加单向玻璃,动物们打死也想不到这块石头里还有不速之客正在窥视它们的*。

有些场所不咋有石头,这时科学家们可以伪装成大土墩,这种伪装品的工艺就更简单了。同样是土墩的裂缝加单向玻璃构成可移动式的土墩车。视观察需要,可载一至五名乘客,在平坦的路面能够达到一辆自行车的速度,平时科考工作人员也喜欢把它们当成交通工具。

比较有技术含量的是带有超级吸氧物质的水下观察站,同理,科考团队会建议到当地的水下去找一块长满青苔的石头也改造,也有建议拿一块落入水中的朽木来当伪装物。

唐宁把超级吸氧物质的秘密保持得很好,那些科学家们都不知道那些设备居然是可以直接吸取水中的溶氧从而保证团队可以长时间呆在水底观察的,他们在初期使用时经常担心自己会缺氧而死,所以有怀疑精神的科学家都自带一个氧气浓度监控器,他们被仪表上几乎永远不会动的氧气浓度数值所折服,是真服了。

联想能力强的水下科考科学家已经把这种技术跟温莎海军用来封锁航道的超长下潜时间的潜艇给联系起来了。他们在进入设备的第一天起就被告知要对这种设备保密。

温莎科技帝国像是地球科学界的一个保护者,大多数的科学家都认为自己是从属于温莎帝国这个组织的,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科学家违反约定去揭露这种秘密武器。

这种黑科技设备可能是唯一一个不能在对公众开放时使用的。

下一个有趣的伪装来自于观察昆虫的需求——伪装成一颗树。即使是一颗可以移动的树,有那么多假叶子没用的呆在树上,还不如干脆把这些树叶都变成有用的东西——光伏电池。

世上只有温莎大土豪能够为了观察昆虫而将树叶光伏电池变成了一个产业,负责的团队花大量的金钱与精力打造这种仿树叶的电池板。数千片的钙钛矿结构叶片要安装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开发团队把树干和树枝全做成空心,当需要安装树叶时,叶子从树干仓库中沿着导轨奔赴出叶地点,到了点儿之后叶片从缝隙中纷纷钻出来,就好似摄像头对着一颗树拍摄了整个春天然后在一分钟之内快播完成一样。

树干中有一组高能锂电池,能够储存200度电,而这一组高达5米的树叶电池板的最高功率是20千瓦,十个小时能充满整个电池组,工作人员夜晚用电也毫无压力。

这种树叶接收电阳能的能力比真的树叶儿还强,因为它可以转动,实验室里已经设定好了这些“向日葵”树叶的转动模式,能够追逐太阳的方向,始终保持着向阳姿态。

20千瓦相当于20几匹马力,这辆伪装成大树的树车的运动能力可不小,可以直接拿来当交通工具使呢。其实,如果不是要一定得模仿树叶,这些树叶还可以做成小风车呢,也不用大动干戈,只要把三片树叶聚拢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小风车。

科学家们的大本营不需要伪装,他们也使用这种很好用的能源收集系统,到了晚上或者太阳能量小于风能的时候,他们的太阳能树就变身为风能树,树叶三个一组地变为小风车,煞是好看好玩。

这种模拟成直径1。5米大树的产品后来成了野生动物园的主力军,因为唐宁已经想到了一种吸引野生动物主动过来被观察的好办法——动物自动贩卖机。这种机制对聪明的动物最适合了。

比如猴子。在它们的栖息地附近弄一颗伪装的大树,树下放一个透明玻璃的贩卖机,被发现之后,猴子们一定会过来尝试一下能不能打开玻璃箱。这时候,打开玻璃箱的按钮闪动着绿色的光,聪明的猴子一定会被吸引着去按绿光按钮,这时“贩卖机”就把食物送出来。

只要经过一两次,猴子们一定能找到规律——绿灯闪,有食物。以后当有游客来野生动物园观光的时候,他们就出钱提供食物,吸引来猴子吃免费午餐。科学家经常拿来做动物实验的啮齿类动物也是很聪明的,用这种办法也可以培养不是饲养胜似饲养的野生动物。

这种动物园可真是省钱啊,只有游客来访的时候才闪灯,然后一大群动物就主动过来受赏,野生萌宠必杀技。这种方法甚至可以以不同的灯的颜色来吸引不同的动物。

在按钮上面做点文章,使用弱电流探测动物的神经电流模式,可以确定对方是什么动物,如果不是目标对象就不给食物。啧啧,如此一来,游客们可以自由地翻牌了,想看美猴王看美猴王,想看美鼠王就看美鼠王,想看渡鸦就看渡鸦。

有了野生动物园的运营保障,几乎所有的野外观察点在废弃之后都可以改造成低成本的动物园,所得收入用来支持更多的观察点开发。这种双赢的方式将大幅地降低温莎科技帝国的科考成本。

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未如此亲密,这是多么好的自然主义教育方式啊。最受欢迎的项目一定是自由自在生活的野外的动物踩着欢快的步伐来到游客的面前,而传统的把动物关押在臭哄哄的固定场所肯定会越来越被埋汰。

而科考团队所发明的树型太阳能风能一体设备效能很给力,能够为满载的微型卡车提供整车50%的动力,而晚上要是搁置吸收风能的话,100%的动力都能供应,非常合适在能源网络不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

通用动力以此技术为核心,开发了理论上零能耗的微型卡车,年租金仅10欧元。这几乎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因为它的出现相当于把物流成本降到了一个新低,一辆微卡每天运营10小时的话,每年能够出勤3500个小时,能够将6吨货物运输18万公里,从赤道的一面运输到另一面才20万公里呢。

它又相当于把1080吨的物资在一千公里的路途上跑运输。这个成本啊,你就算是拉一车煤到山西去卖也许也能赚钱。拉一车水到稍微干旱点的地方也许也能赚钱。

偏远地区的物流成本都这么低,繁忙公路的运输成本当然也不可能更高,以后的行道树再也不用拿真树来栽培,不划算,直接上马人造能源树,其底部与电缆相连为整条公路提供源源不绝的能源。

公路的电气化也提上了日程,其方法是与智慧公路的荧光线结合,其下埋设电缆,i系列的汽车底部都有一个集电器,离地仅2。5厘米,相当于是2。5厘米距离的无线充电器。

i系列的汽车跑在智慧公路上是不需要损失燃料的,全都由路面电缆包办了。智慧公路的成本完全参照上述的微卡,每6吨跑一千公里就是两顿快餐钱。从北京到广州这2100公里嘛,就相当于吃了一顿丰盛的火锅。

古代中国最名贵的木材,紫檀、黄花梨什么的,砍下来的时候值一两银子,送到北京之后变成了6万两,物流费用净消耗数以万两计,如今却只用一顿火锅钱,真是天壤之别啊。

而协约国,包括发达的英国在内,由于温莎能源帝国、温莎交通帝国的制裁,其物流成本将是联合国的十几倍,在俄国、大清国的偏远地区,成本能够达到上百倍。这些都是无形的东西,表面上看不见,实际在经济发展与军事上将逃无可逃的体现出来。

在不远的将来,英国的物流成本比非洲大陆要高的时候就比较搞了。

415。第415章福利

超低价格的物流使通用动力旗下的家庭系列汽车全面进入免费赠送可供行驶9万公里的氢燃料。也就是说,只要买了温莎系的汽车,每天可以免费行驶5个小时,基本上不用再考虑省油的问题了。

如果你在北京工作,而家在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