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维多利亚的秘密-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你在北京工作,而家在150公里之外的天津,每天开车去上班划不划算?如果你使用的是温莎系的家庭轿车就划算。这150公里的路程大部分都可以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行驶,不到两个小时的车程。
如果你要是头一天晚上没睡好,还可以趁这两个小时睡一个回笼觉呢。你还别说,真的有人经常这么干,后来,这些人干脆把心一横,不买别的车,直接上房车,每天在自动驾驶模式下的房车上睡一觉。
有玩得更绝的,不睡家里的别墅,而睡在房车里,第二天房车自动启程,主人习惯之后可以做到一睁眼,已经从天津的家里来到了北京的上班地点呢。所谓的智慧公路和智慧汽车就是能让人这么任性。
这种模式除了温莎帝国之外谁也玩不转,因为它涉及到的大整合是空前的,不仅是汽车系统、公路网络,连停车场都被整合在内,所以才能做到从家庭到公司的无缝衔接。
这种工作模式一出,对于这些人来说住在远离上班地点跟住在公司里也没多大区别了。当然,提前是你得付得起入门级的mini房车的年金,可不便宜,达到了60欧元之巨。驯鹿级房车虽然谁都可以买得起,但是它是拖挂式,不好使用自动驾驶功能。
温莎帝国大整合有一个离奇而不可思议的案例——超级搬家。温莎商业帝国拥有深入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产品,只要你使用的是全系列的温莎产品,那你就有福了。
针对温莎的产品,通用电气设计了一种搬家系统。先用机器人到你们家,把所有的家具电器等生活用品扫描一遍,然后根据数据库里的资料为每一件物品提供自动拆解、打包方案,由搬家机器人来执行。
搬家机器人来到你家之后,带来了很多有针对性的包装盒来打包一切温莎产品,这一切都由机器人来完成,所以搬家公司的运营成本低。整个搬家服务相当于吃了一顿丰盛的火锅。
大部分人家里80%的想搬走的产品都是温莎系的,结果就是大家发现温莎系的产品搬走之后就不剩下什么了。这种廉价的服务有一个很厉害的后果,以后你再想买什么东西,当你不是永久居住一个地方时,第一个要想到的就是以后搬家麻烦不?
当超级搬家服务普及开来之后,即使是品牌垄断程度低的产品,你的第一选择仍然是温莎系的产品,否则搬家成本就高了。
丧心病狂的大整合就是这么厉害。而搬家服务中凡是非温莎系产品,其包装需要人工介入,服务费一下子就上去了,在同样的数量、重量下,大约会是温莎产品的十倍。
什么西门子冰箱,什么爱迪生电视,你们从来没想过还有这种竞争手段吧?恐怕谁也想不到厉害的机器人技术还能这平惠及别的温莎系产品。没办法,温莎财团要养活的人真多,不提高品牌竞争力、不赚多点钱怎么行呢?
温莎帝国统治的33个国家共7。8亿人口中,即将实施大快人心、奔走相告的大福利计划,每一个年满18岁的公民如果处于失业状态,将可申请至少每月1欧元的生活保障金。如果失业率为百分之五的话,温莎财团将每个月为此支付高达3750万欧元的保障金,你说它压力大不大?
钱也赚够了,现在的温莎大帝就得要立牌坊了,所以这些钱是不用政府出钱的,直接由温莎大财团来支付。当年唐宁刚出道的时候一出手就是150万英镑的慈善款,当时已经被称为史上第一慈善家,如今这相当于每个月3750万英镑的支出又算什么呢?
像印度这种财政直接算是温莎财团的钱的国家当然没什么,而意大利、德国这种相对独立的国家政府就纷纷很不好意思了,要给温莎财团减税。温莎财团还拒绝了这两个政府的减税优惠呢,说是“还杠得住”。在发达国家温莎财团的先进产品赚得更多,所以有胆气不要它们减税。
这种大福利意味在联合国成员最低工资是年收入12欧元,像大清国这种人均gdp只有3欧元的国家自然是恨得牙都咬碎了。穷人被富人平均了,其实穷人还远远赚不到3欧元这个数呢。
这还不算完,因为联合国是普遍实行免费医疗,所以更显得联合国公民的福利强大。实行免费医疗的国家一般来讲要征收专门的医保税,但联合国不是这样的。现在联合国政府只是把不含专门税的10%来将医疗服务外包给温莎医院,这是一个相当低的比率。
在历史上,很多的医疗福利国家要把近半的财政收入用于医保。大垄断的温莎医院用这么少的钱打造出了远超人类想象的医疗服务。最典型的就是原本应该贵得让人牙疼的特护病房,普通人也可以享受。
温莎医院专门弄了一种特护小包厢。病人起居在9平米的空间,他所需的一切都环绕在他的周围。病人有一个手环,上面的转盘轻轻一拨就能操控周围的各种服务,有:洗漱设备、饭桌、药箱、茶几、卫生间、轮椅、电脑、人工服务。
这是国际自然灾害救援组织发明的野外医疗病房,所有的设备都在病床的四周,完全自动化地为病人服务,能极大地减少人工服务的工作。后来很多的温莎医院都喜欢采购一些放在医疗里备用。久而久之,发现这种廉价的小型特护病房很划算,于是成了被大规模采用的可扩展性很强的特护包厢。
医院里都有专用的清洁机器人来维护这些房间,还有专门的紫外灯,在病人不使用设备的时候随时消毒。
这种特护包厢的售价是每年10欧元,一个医院要是不准备几十个这样的病房,简直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大医院。
这种特护病房最大的创新就是最有效率地利用了空间,在15平米的空间里把病人所需的一切都完美地准备好了,直接就可以用它来对病人进行严格地隔离,即使发生大规模的疫情也不用担心没有足够的医护力量。
要是病情有所好转,病人还可以乘坐给力的轮椅到外面去“踏青”,与亲友们、病友们相聚派对。如此完备的设备一整套算起来每一天的价格只是稍稍好一点的快餐,只有我大温莎帝国能提供得出来。
这套设备还可以用在养老院,它的智能设备能够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和老人。等温莎帝国大福利出炉之后,任何一个老人都能够有钱去租一个这样的特护包厢,真正做到老有所养。
温莎财团所付出的不过是12个欧元的代价,换来的却是整个社会没有了老人负担,间接得到的经济效益将惠及整个联合国。所有的福利都是有选择性的,只针对服从温莎帝国统治的友好团体与个人。
表面上联合国所有的18岁以上公民都有这个福利,其实只有60%的人愿意接受温莎的一切统治。由于政治观点、宗教、科学的观点面不服从也不敌对人士还是有不少的。
在最自由的美利坚共和国,不服的公民甚至可以不交税,温莎也不会把任何产品卖给他们。这些人被称为联合国内的反温莎势力,一切敏感的政治、经济中心他们都是不允许被进入的。他们连温莎修的公路也不允许上路,可选的生活方式非常有限,这种人在共和国占2%,也不算少。
东印度公司的大本营,印度,唐宁以为固若金汤的地方,终于让唐老板自食其果,由印度的老东家英国人挑唆,终于也起火了。人类都是记吃不记打的,在大好的福利大好的国力蒸蒸日上的时候,印度人居然想造反。
唐宁还真是低估了宗教和传统的力量,它已经超越了唐老板给印度的福利,引发了社会的大规模动荡。唐老板要对爱尔兰动手,英国人当然不肯善罢甘休,成功地把一部分印度人的不满情绪点着了。
以孟买为中心的印度发生了百姓闹事,似乎已经忘记了唐老板几年前铁血镇压的教训。
这其实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这边厢唐老板才正式开始实施联合国成员的大规模福利政策,那边厢孟买居然要起义了。“义军”采纳的是英国人教给他们的所谓的民主、自由、民族独立之类的东西。
如果整个印度实施最低工资12欧元的政策,不久之后其经济规模将达到原来英国的两倍,这原本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却不料成为反温莎势力认为的最后的反击机会,因为过了这个时间点,以后印度人习惯了臣服在温莎帝国的羽翼之下问食,恐怕再也无人可以撼动温莎帝国的地位了。
考虑到露易丝公主正在怀孕阶段,为了积阴德,唐宁一再错过使用铁腕手段的时机,最后,印度西北部连*武装都组建起来了。协约国欣喜若狂,把大量的武器装备通过俄国送到了印度西北部去,*武装的力量一下子变得很强大。
连露易丝都替他着急了,唐老板却轻描淡写地说:“没事,大不了不要印度,少了三亿人的负担,说不定是件好事呢。”露易丝对此表示很无语。
416。第416章新的开始
唐宁亲自接受bbc的采访,对印度骚乱发表看法。如今bbc的总部已经迁出了伦敦,去到了加尔各答。他们的演播室里背景是一块巨大的银幕,可以投影大幅的画面与视频,所以能够制作各种各样的效果。
据说在印度最受欢迎的美女主播是个北部孟买附近来的人,带着印度口音,额头点着一颗美人痣呢,真受不了。
就这个最受欢迎印度女主播激动地宣布了唐老板的现身,注定今天的节目收视率要创纪录。
唐大帝的开场白很伤感:“我不再年轻了,但还不算老。可是我最近却经常梦见我的温莎帝国在我死去之后分崩离析。当我醒来之后,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能不能避免分裂?或者,为什么一定会分裂?分裂好还是团结好?”
身后的背景由蓝天白云往下走,变成了印度经典的泰姬陵。
唐大帝继续:“我得出的结论是,分裂是必然的。因为,我们的思想不一样。人类终将分裂,越是使劲儿让人类团结,使的劲儿越大,最后分裂时的反作用力越大。
我先是感到迷茫和厌倦,最终却终于得出了一个方案来——既然分裂不可避免,那就在让可以控制一切的时候很自然地让它产生,凡是不愿意与我们联合国为伍的人群都可以任意离开,过你们自己的生活。
你们当然也可以组建自己的国家,只要不对人类的基本自由和权力构成威胁的国家,我们都不会横加干涉贵国的政权。我知道,在印度有msl和印度教的大量人群不满我们的政策。
所以你们在西北组建了自己的*武装。在这里,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不要害怕我们,好好过日子吧。
英国、美利坚合众国、美利坚联盟国、俄国、大清国、日本国,你们都是伟大的国家。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是绝对正确的,我也不敢保证联合国一定拥有最光明的未来。也许有一天人们会发现英、美、俄、清、日的人民生活得更自在。
我们温莎医院有一个研究项目,是专门研究老年福利生活的。我们发现了一个现象——如果把老年人放置于一个他从小就熟悉的环境中,他就会生活得更好,精神状态更佳。
这个现象已经很明显的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并不是现代化、未来化的一切对所有人都是好的。毫无疑问,我们温莎集团对于科技进步有着非常激进的态度,但这一定引起了一些人的不安。
我们温莎集团给某些人带来了不幸,非常抱歉。我们的抱歉是很真诚的,接下来的十多年里,我要改变温莎的行为模式。从进取变为保守,从进攻改为防守。我的温莎帝国可能是有史以前第一个有可能用武力征服全世界的庞大力量。
但是这是庸俗的征服,我看得更远更透彻,征服是没有意义的,相信协约国的朋友也看出来的,即使是在我们大打出手的时候,我们联合国的公民生活也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这才是我的追求,不要在动荡中丧失了自我。也不要在征服的快感中自以为功勋盖世。留给任何人自由空间,任何人都享有自己的一隅之地,不管他跟我们是多么的不搭调,这才是真正的文明。
好像我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自由不是很重要的事情,而是最重要的事情,是一切幸福的根源。没有自由意志,我们之生所为何事?没有自由,我们之死又有何惜?
我愿和一切人做朋友,只除了一种人——他们要剥夺我们的自由。一切肤色、一切宗教、一切国家、一切民族,不论你是独身主义还是同性恋、原始群居部落,我们都可以成为朋友。
朋友们,坐下来,我们好好谈一谈,什么都可以谈,甚至连公投领土的所有,没问题,我原则上同意凡是不同意东印度公司在印度之统治的印度人,你们可以选个地方自己搞自己的一套,都可以谈。组建你们的政党吧,来跟我们谈。”
温莎大帝这么热情洋溢的演讲深深地鼓舞了协约国人民的士气,让他们感到了希望,原本觉得英国就要完蛋的资本市场迅速做出反应,伦敦和纽约的股市都开始回暖。
不多久,联合国安理会宣布解除所有的公海航线封锁。大帝的以软实力代替硬实力征服世界的计划开始实施。而印度人*武装则在筹建西北部的属于他们自己的国家——巴基斯坦。
当然,要是巴基斯坦成立,他们将比温莎大帝统治下的印度领土要穷得多,只要最作的人才会主动去巴基斯坦当公民。既然他们的信仰如此坚定,当然要支持。从某种意义上,对这些人的举动还有点小感动呢。
对于温莎大帝的支持者们,他们感到很遗憾,大帝自废武功,恐怕是永远失去了一统江湖,千秋万载的良机。看来大帝真的是对统一的地球村没有兴趣。
私下里,唐宁对老朋友们说,他感觉最好的归宿就是一无所有,随后的十几年里,他将逐步淡出权力圈,真心退隐。当然,这个不着急,也没有在公开场合明说自己要撒手权力,否则公众说不定会经常逼问大帝拿出时间表来。
对唐宁来说,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对于武力征服没有兴趣之后,当然不可能留恋权力。他现在的生活就是每天经常陪伴露易丝,时不时有什么有趣的工程项目他去亲自动手参与一下。
以前直接向他汇报的下属,大部分的国家级领导人,也慢慢地接到“不需要汇报”的指示,该干么干么,想干么干么去。
在所有的协约国中,也许俄国是最*落后的,远远不如大清国。大清国的体制可不差,甚至比普鲁士都要现代化一点。既然老大不管事了,苏联的老大,总书记马克思同志,提出了统一俄国的政策,“知会”老大一声,看看他是真不管还是假不管。
结果是:真不管,爱统一就去做吧。
苏联红军相当于正式独立决策了,温莎政委正式脱离指挥序列。当然,总书记要跟俄国周边的各个国家打好招呼,苏联统一可能会遭到普鲁士的反对,所以马克思要联合德意志联邦,最好一起下手,德国可以去统一普鲁士嘛,如果普鲁士敢插手的话。
从马克思与德国政府的商量进程来看,除了唐老板自个儿,别人对征服还是充满了热情。而唐老大对别人的热情也没有热情,什么叫撒手?真心的撒手那是真的不管事儿了。
协约国的领导人猛然清醒过来,原来唐大帝撒手之时,是联合国真正动手之时,联合国成员领导人的野心可比温莎大帝野心大多了。这让协约国兴起了要把大帝招回来的冲动。
印度的负责人洛克菲勒跟马克思的想法简直一样,巴基斯坦想分出去?看在大帝有言的份儿上,就给你一点国土,但只是一点点,人口嘛,只给50万,就算分出去了,一个屁大点儿的地方,完全无法构成对印度的威胁,再想要大点,那就打一仗吧。
苏联、德国和印度迅速达成了三国合作的秘约,而中华联邦也答应要制约住大清国,让它动弹不得,这些联合国成员是天然的盟友。
不仅如此,高丽与九州总督法拉第小姐居然也秣马厉兵呢,使日本联邦颇为担心。法拉第小姐如今势力也不小,除了高丽与九州,阿拉斯加、库页岛、千页群岛也全是她代管的,而且主政菲律宾的唐萨拉从小就暗恋林大小姐,所有的事情都听她的,相当于是太平洋岛链整个儿都是林总督的势力范围。
最友好的就是美利坚共和国了,开始与友邻修好,包括四大敌国在内:加拿大、合众国、联盟国和墨西哥。
至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等原英属殖民地,能够不给上头交税谁稀罕主动去交税啊,他们没有一个理睬原宗主国抛来的媚眼,大英帝国政府讨了个没趣。
最有玄机的是中华联邦,主政的是个德国人或者说英格兰人,恩格斯同志。北京市长徐荣村被恩格斯总书记将了一军,一直怀恨在心,为了保住权位,他公开狠狠地把自己侄儿徐润批了一顿,并不分青红皂白地向公众告自己的“失察之罪”,原向廉政公署交纳300万大洋的和解费。
一旦确认了唐老板不管事之后,他就开始活动,与温莎共济会勾结,企图排斥恩格斯这个外国人。
而在西班牙帝国里,原本只有女王之名而不掌权的欧仁妮女王也有了一个机会,皇家军队的指挥官告诉她,现在法国国力疲软,可早做准备,一旦法国将来竟敢参加德国统一之战,那么西班牙军队可以打着联德灭法的旗号进入法国,那我们的原法国皇后就可以再次有机会踏足法国,甚至可以重掌政权。
欧仁妮吃不准唐宁的态度,试探了一下,唐大帝没有做任何回复。
417。第417章药
如今的不再拥有进取心的温莎大帝没事就跟科学家们混在一起,这是让他感觉最舒适的朋友圈。
这一天,他跟四个老朋友一起参观北京大学的一个制药实验中心。他们是:达尔文、李比希、巴斯德和孟德尔,分别来自英、德、法、奥地利,直是个纯国际组合。
除了李比希之外,另外三个科学家如今都是北京大学的教授。而这个制药实验中心则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全自动化实验系统。一个实验中心要想得到世界最先进这个头衔,当然不可能是凭空而来的。
它的研究基础来自温莎医院这些年来收集的三百多万种化合物,光是这些费尽心机收集、分类的化合物就当得上价值连城的美誉。
制药的过程往往从这些海量的化合物开始,研究小组先确定要达到的目标,然后制定实验方案。比如要对心血管组织起作用,研究小组就得搭建一组化学反应平台,在海量的化合物中进行实验,一层层地筛选药物。
整个过程都是自动化的,但是经费有限,不可能每一次都把所有的化合物试一遍,得根据一定的经验挑选某个分类、某种属性,除非是重点项目才允许不受限制的使用所有的化合物。
一个项目的实验要涉及化合物的复制,实验品的购买,平台的搭建,自动识别参数和体系的搭建,进一步有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药物副作用产生的医学事故还涉及到赔偿。一种新药出炉,非得耗费几百万欧元不可。
类似的实验中心,几乎在联合国每一个重要的国家都有一个,有些是跟公司合作,在北京这种没有什么科学底蕴的城市则直接放在了大学校园里。
巴斯德问老板:“最近有没有什么新药发明?”
唐老板:“有啊,有一个比较有趣的药物。哌甲脂,能够治疗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副作用还可以接受。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点注意力不足的症状。除非是传说中的修成了佛的禅宗大师,他们的传说境界有可能达到完全不被外物所扰。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服用特定的麻醉药品了。以哌甲脂这样的副作用来看,大有机会成为被经常使用的使注意力集中的药物。普通人和天才的一大区别就是注意力能否集中。
你想,一个普通人智商100,另一个天才智商150,学习一个概念,天才只需要一个小时,而普通人理论上学习一个半小时总够了吧?那你得比天才多把注意力约束半个小时。
而很可能天才才能把注意力持续约束一个小时,普通人20分钟就歇菜了。一来二去,普通人跟天才之间的差距就越来越大了。
我现在还行,但没准儿哪天我也得需要哌甲脂才能集中注意力,那时一定是真的老了,各位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啊?”
在场的四大名家就属李比希年纪最大,今年已经71岁了,他果然表示最近注意力大不如前,如果有什么重要的会议的话,搞不好可以试试哌甲脂的药效。
巴斯德说:“这个对于外科手术的医生很有用啊,大型的手术动不动就6、7个小时中间不带休息的,如果用这种药岂不是能解决很多问题?”
孟德尔:“打仗的时候也可以用。”他是众多科学家中名气最不响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唐老板也把他当成了老朋友。唐老板刚刚才决定进入半退隐阶段,对打仗自然没有了兴趣,闻言只是微笑,看得孟德尔讪讪地一笑。
达尔文说:“这个学生考试的时候用得上,但我想副作用也不小吧?还是少用为妙。”
唐宁:“是啊,能不用就不用,医生如此碰到特殊手术是可以用一用,别人就算了。我们人类有一种很基本的‘动机调节’机制,据比较可靠的估计,哌甲脂的药效跟这种机制有关。
在神经系统的一个单元中,传入神经持有多巴胺,当某一活动有益时,一定量的多巴胺纷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