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维多利亚的秘密-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种荧光鱼体内的发光细菌是有群体感应基因的,所以可以与信号灯的颜色同步!
路人可以大胆放心地赏鱼,不会错过路灯改变颜色,这是多么优雅的缓解焦急情绪的解决方案啊。天方夜谭居然这么快就变成了现实,这个打脸真是太响亮了。
对新奇事物感兴趣的人立即就到store上去搜“荧光鱼”去了。果然唐老板开始做这门子生意,有钱不赚绝对不是唐老板的作风。由于温莎财团的品牌效应,荧光鱼迅速成了最热门的宠物。跟老板所赚的钱相比,捐赠给北京的那点点损失根本不算什么。
这世界上也许有比杀死对方更让人难受的惩罚,那就是把我自己变得美好万分,让你嫉妒死。唐老板为联合国制定的计划就是这样的,他劝自己手下的国家领导人们别老想着武力征服。
跨物种基因技术第二弹:棉花改良。大部分棉花都是白色的,也有天然的彩色棉,但是其颜色、产量等都不如一直占据市场主流的白棉。直接生长出彩棉可以省掉染色剂,而且可以完全不改变的棉花本身的性状。
唐老板选颜色的时候正是受到不停出水的海底宝藏的影响,宝藏以瓷器居多,唐老板尤其喜欢宋代的素色瓷器。当年造大东方号的时候他就已经让船身具备了美得夺人心魄的天青色。
现在有机会再给将对服装产业影响深远的彩棉定调,他又从各种宋代的素色瓷中挑选而出。正好最近又起出了一个北宋时开往东南亚时的沉船,大量的素色瓷正摆在恭王府的楠木殿,唐老板在露易丝的陪伴下一个一个的观摩,顺便决定需要哪种颜色。
最醒目的永远是红色,唐宁面前一个祭红的茶盏,酷似牛血,异常的独特,这是他看上的第一种。
露易丝不解地问:“难道任何颜色都可以吗?”
唐宁:“嗯,现在不行,将来也要给我调出来。随着我们的生物学家对控制颜色的基因越来越了解,一切皆有可能,我只是来定颜色的。北宋的瓷器颜色真好看啊,比康庸乾时崇尚的艳俗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露易丝笑道:“是啊,你一直都喜欢宋朝,我记得在圆明园宝物拍卖的时候你就抢宋徽宗的画作,画着鹦鹉那个。”
唐宁微笑:“是啊,当时我好像送了一幅什么给你,还在吗?”
露易丝:“当然在,我去加拿大都带着,是郎士宁先生的《百骏图》。”当年天下第一大土豪大手一挥,就送给小姑娘一件售价达7000英镑的画作,至今露易丝想起来都觉得心里甜滋滋的。
当然,他们也想起来了当时小林菲尔要买下圆明园的壮举,不由得一齐莞尔一笑。露易丝还不知道,其实小菲尔的理想已经成真,现在圆明园正是林老板的囊中之物,只是她也很少有机会去享受而已。
唐宁说:“宋瓷的颜色素雅去雕饰,用来作内衣很适合嘛,看来彩棉无染内衣要成为我们维多利亚的秘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随后,他还挑选出了汝窑天青色,古朴、浓厚、天然、柔丽、静雅,怎么也不能错过。
第三个是龙泉窑梅子青,釉质莹润,苍翠欲滴,色调可与翡翠媲美。
第四个是“绿如春水初生日”的绿釉。
第五个是永乐“影青”。其实这是明代的,来自于之前的沉船,被露易丝放在这里,唐宁参观的是一个碗,它的碗内有纹理,底色类似宋定窑,但其实不是,土豪不知,反正他是见猎心喜,也可以叫乱点鸳鸯谱。懂行的设计师如果不敢问太多的话,可能会参考定窑一色瓷的颜色。
唐土豪选了这五种之后,还给这个项目起了个名字:维多利亚的秘密色之釉惑。
420。第420章秘
唐宁隐约觉得好像纯色瓷里缺了什么重要的角儿,过了一天,终于想起来了,有一种叫秘色瓷的似乎还没有出台,在现在这个时代秘色瓷应该还是一个谜团。
经调查,唐宁得知法门寺在陕西扶风县,有宋徽宗御笔所书的“皇帝佛国”四个大字,乃是佛教圣地,还有传说中的佛主的舍利被供奉。当然,这传说在唐宁听来很不靠谱,什么佛灭之后留下八万多颗舍利,印度阿育王为了弘扬佛法用金银器分装散发到世界各地之类的。
在法门寺的历史上,值得注意的是唐代200多年间,先后有高宗、武后、中宗、肃宗、德宗、宪宗、懿宗和僖宗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养佛指舍利。所以法门寺藏有唐皇家珍宝就不足为奇了。
在不久前的甘陕回乱之中,法门寺被大肆破坏,正是低价购入的大好时机。他开始让助理去寻找能够买入关中千古名刹的方案,不能明说是法门寺。说起来也是,除了法门寺,其它的著名佛教圣地也都有可能有地下宝藏,别人无法发现,而唐老板有一套探宝设备,跟别人可不一样,所以,也并不一定非法门寺不可。
什么中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禅宗与武术圣地少林寺、藏传佛教的大昭寺、拉卜愣寺、塔尔寺,都是唐老板的物色目标。其中后三者属于藏传佛教,这个好办,唐大师本来就是哒赖喇嘛,下个命令就行了。
为难的是如何收集汉传佛教的圣地。这个恐怕要跟大清国的僧官机构做一笔买卖才行。有钱可以买到万物,不过,显然千古名寺不在其中,这有可能是助理接到的最艰难的任务之一。唐老板在这方面的名声向来不好,助理甚至都建议不要用本来面目去运作这个项目。
再难的项目,只要有钱,就有能人出现。原李鸿章的幕僚,在大清国总理左宗棠大人殉难之后举国政治动荡之际采取无尽妥协政策而闻名的时任财政部长,后投闲置散,游离于商界与政治界的盛宣怀从温莎大帝的助理手接过了这项不可能的任务。
盛宣怀在大清与华联对立的局面中是一个很不错的中间人,因为他曾经两头都不得罪,名声也比胡雪岩、李鸿章好多了。后两人就算想办这事都没法办,胡大人只好靠偷偷开点青楼赚钱,而李大人则只能吃吃老本儿,他只会做官而不想去做生意。
大清国的财政拮据是人尽皆知的事情,盛宣怀这时给大清的财政部带去能够增收的好消息,将佛寺的地产出售。大清国倒是想出售来着,可是问题是这些地产根本就不属于大清国政府的。那是各位主持、方丈、圣僧的私产,名义上不是,实际上却是各大“圣僧”的私有财产。因为主持享受一切大权嘛。
没问题,高手就是擅长解决难题。各主持虽然自治,但大清国原来的礼部有一个六品官的僧录司来管理佛教事务,大清民主化之后仍然保留了这个部门,盛宣怀主要是要说服沈葆桢把僧录司的管理权让出去,成立一个整个中国统一的、甚至是整个亚洲统一的佛教事务管理部门。
推杯换盏一番叙旧之后,目前只有商人身份的盛宣怀就向沈总理表明来意,有大土豪愿意出高价买断宗教事务管理权,沈总理哑然失笑,还有这样的商人,他说:“那人不是失心疯了吧?这种赚钱方式也能想得出来?是不是太缺德了一点?”
盛宣怀:“关键点在于高价,我可以负责任的说,那人可以出得起任何价格,您尽管开,我劝你往高了开,低了我都要为我们大清不值。”
这世界上可不是随便一个有钱人都敢说“出得起任何价格”这种大话的。沈葆桢虎躯一震,道:“那人到底是谁?总不能做个大买卖连本尊都不现吧?”
盛宣怀:“宗教界人士嘛,很多都是神神秘秘的,很正常。这笔收入完全可以当成重大的财政收入。总理,联合国的最低收入已经普及到12欧元,而我大清人均收入还不足3欧元,长此以往,恐怕人心不稳。所以为了发展民生,总理得好好认真地考虑一下了。”
沈总理皱了皱眉头:“这笔收入竞然能影响财政?”
盛宣怀:“那当然,要不是有这么大,我怎么敢说对方是富可敌国的财主呢?”
沈总理开开玩笑般说了一句:“我大清今年的税收预计是7500万欧元,莫非这位大富豪能够帮我们变成8000万欧元?如果是这样,那到不错,我们的财政又回到没有被温莎侵害前的水平了。”
大清国仍然有这么强大的财政能力,当然是因为几乎把税率提高了一倍而得来的。事实上所有的协约国为了维持军事力量都大幅度地征税。
盛宣怀微笑道:“总理大人的意思是作价500万欧?这个我觉得没问题。”
沈总理对做买卖没兴趣,对背后的那个人有兴趣,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句:“每年500万欧。”
没想到盛宣怀想也没想就说:“好。我就按您说的这个价去跟老板谈去。”
沈总理这才大吃一惊,如果对方有这个实力……那实在是世界最顶级的富豪了。
按奸商盛宣怀的想法,把宗教管理的政策制定权拿在手中,就可以把所有的教徒任意捏扁搓圆,要买千古名寺,非得用这样的狠招不可,既然大土豪敢想,就得敢做。
唐老板听了助理的汇报,完全没有助理想象的觉得这事儿可笑,反而神秘地让助理去调查一下大清国僧侣与尼姑的人口数量。这有什么用呢?原来唐老板在打向僧侣和尼姑课税的主意。这些人本来是不用向政府纳税的,但如果有办法征税的话,也将是一笔巨额收入,就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了。
各个王朝都没有向僧人课税的传统,因为对方是神职人员嘛,是跟佛、神、仙打交道的,跟僧人谈钱是会伤感情的,伤害的是跟佛主的感情,后果似乎很严重。
可能历代的皇帝和大臣连想都不敢往那方面想。只有很少数的无神论帝王,好像动过限制和尚人口的念头,因为他们不纳税,影响了国家的财政和劳动力人口。
只要敢往这方面想,办法总是有的。直接向僧人征税有违传统不是问题,我们反过来想,僧人的收入是哪儿来的?当然是信徒们捐赠的,只要垄断这个捐赠的路子,直接向信徒隐藏式地课税,那不就解决了?
其实唐法王在西藏就是这么干的,所有的法器都必须由他老人家开光才灵,否则就是假冒伪劣产品,间接地征收了所有僧人的税。管仲他老人家才真是了不起啊,几千年前就发明了垄断产业征税法,而欧洲人的脑子笨,对征税貌似没什么法子。
欧洲人想的税房产税最搞的办法是去数别人的窗口有多少扇,结果造成那个时期的人都不开窗户,真是“黑暗的中世纪”。
据估计,大清国的僧人共有多达1800万之巨,只要能从每个僧人那里榨取两三块大洋,每年就能保底赚到500万欧元。当然了,这都是烟幕弹,唐老板才不在乎这点小钱,他要的是对千古名刹的控制权。
就算这500万欧元帮大清发展国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唐老板现在的家底已经厚到根本不在乎得失了。现在啊,就算请他们家那个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懂的艾琳公主来当家,没有几十年她也败不光我们温莎大土豪的家当。
拿多少钱就得办多少事,如果大清政府收了唐老板的500万欧元年贡,嘿嘿,那自然就能让我们唐老板的人大大方方地在大清国活动了,敢跟大清国中央政府做生意的大人物,你以为好多的咩?
盛宣怀兴匆匆地带着好消息又来找沈总理了,一见面就跟沈总理说:“天大的好消息,那个老板已经答应我们的要求了,我们可以把僧录司的业务委托给佛教协会,每年佛教协会把钱通过通商银行转交给财政部。”
沈总理:“嗯?什么银行来着?”
盛宣怀有点不好意思,说:“新开通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由一帮上海的商人合伙的,小弟在其中也有点股份。”
理当如此,要是没有一点利益,盛宣怀这么热情为何而来?
沈葆桢面露难色,道:“这么大的一笔生意,怎么能没有正主呢?我很好奇,这是谁这么大的手笔,为了成立佛教协会出这么多钱?500万欧元的代价已经不算个私人的喜好了吧?”
他还没想到佛教协会也能赚大钱,还以为有土豪为了统一佛界万古流芳呢。
盛宣怀仍然是神神秘秘地说:“沈大人何必纠结于细节呢?总之,把业务委托给佛教协会,每年有巨额财政收入,所有人都会高兴,500万欧元那就是2500万大洋,搞教育,搞军队,搞民生,我大清都大大有福利。只要佛教协会不按时纳贡,随时可以撤了他们的特权。这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啊。”
盛宣怀也是做过财政部长的人,知道这笔意外之财对于政府来说有多大的诱惑。这差不多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的对英法的赔款了,而且每年都有呢。
沈葆桢只好说:“那我再跟同僚们商量商量。”
421。第421章佛
得到了大清中央政府的许可之后,下一步唐老板的助理就要开始游说佛教的几大国家了,包括东南亚数国、中华联邦、日本、高丽、九州等。跟大清的下场一样,身为佛教大国的日本也缺钱啊。
日本为了筹措军费,加税比大清国还厉害,最终还是败光了,九州被割之后更是因为日本人自己也不看好本州的发展,大量的优秀人才用脚投票,追随他们的精神天皇温莎大帝去了。
不过,日本政府还是很有骨气,没有答应让自己的佛教组织被任何国外势力控制。否则的话,唐老板可能把它们的什么金阁寺、浅草寺之类的名刹控制权给弄过来了。
世界佛教大会在释迦牟尼的故乡尼泊尔隆重召开,全球多个国家派出重量级代表来参加,商讨成立国际佛教协会事宜。就连没有谈拢的日本也不得不派出代表来看看风头火势。
在大会召开之前,各方的代表就已经玩好了袖里乾坤,外界根本不知道各界的领袖是怎么斗法的。大会最令人瞩目的就是温莎大帝以藏传佛教领袖桑丁嘉措的身份现身,跟各位佛门高僧打招呼。
一旦有温莎大帝参与,异教徒的大会瞬间逼格就提升为世界大事件,不知道*王这是要干什么。
世界三大佛教流派,由于密宗*王的势力太过庞大,就算各界的教义大相径庭,他们也不得不唯密宗法王为佛门领袖。*王很客气地要为三大流派定下世界公认的三大宗师身份。
密宗的宗师,毫无疑问,当然是我们桑丁*王,谁也不敢与之争,上一代的哒赖都已经秘密地被圆寂了。南传佛教一支,经济激烈的辩论,来自曼谷金佛寺的僧王得到了宗师的头衔。
第三位宗师出人意料地落入福建鼓山涌泉寺古月和尚手中,江湖人称降龙尊者。
少林寺的方丈表示不服,他认为少林寺是禅宗的老祖宗,涌泉寺不过是曹洞宗的一个末流而已。曹洞宗讲究“静照禅”,以“只管打坐”为修行方法,没有妙语,也无公案,没有武术,我们少林寺比他们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然而,就在佛教徒大会正在开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大清国、中华联邦、高丽、九州、印度、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的政府陆续发表正式声明,将把佛教徒事务交给国际佛教协会管理。
其中,缅甸、柬埔寨和老挝都是法国殖民者的保护国,其政治权力操纵在法国殖民者手中,但殖民政府又受到温莎财团的“保护”,所以其实是温莎帝国控制的疆域。
这些山地、林地众多的国度,原本交通很差劲,全靠温莎交通帝国的空中列车技术才使他们脱贫过上小康日子,实际上经济控制在温莎财团手中。
在历史上,泰国因为地处英国殖民者和法国殖民者的中间地带,谁也不想让对方控制,所以得以保全,可惜现在东南亚一带完全被温莎大帝国控制了,所以泰国也沦为了东印度公司的掌握,泰国国王迫于形势,任命了东印度公司“建议”的首相,大权旁落,苟延残喘而已。
想想这些国家被谁控制,沈总理就是再傻也大概猜到这个背后的大佬是谁了。一阵冷汗下来,但他已经来不及收回已经公开的政令了,但愿那些国家也是因为收了钱而出卖宗教事务管理权的吧。只能这样骗骗自己了。
大清国的加入使得这个国际佛教协会邪乎了,因为显然温莎大帝不应该能使得动大清国才对啊。
外界对这个佛教协会猜测很多,也有猜到真相的,因为大清国是民主国家,要公开预算的,所以那500万欧元是有清楚名目的。沈总理有被盛宣怀坑了的感觉,饱受外界的质疑。
其实,那个降龙尊者古月和尚是盛宣怀和桑丁宗师的助理暗中扶持的傀儡,将被三大宗师推荐为佛门首席宗师,为佛界制定全球性门规。新的佛门现在略像天主教了,有了全球性的权力架构。
佛教的主要核心门规主要是要垄断香火、法器、法事等各种跟佛门生意有关的东西。美其名曰“规范诸事宜”。由于大清总理认为自己被忽悠了,所以虽然不说,却不怎么肯配合佛教协会的工作。
协会只好自己派出弟子来执行门规。堂堂出家人居然干起了城管的活儿,经常闯入那些“非法”自制香火跟法器的作坊去“劝说”。万一要是对方不听劝,那出家人只好一劝再劝,最后失望的离去,不多久,就会有真正的“城管”大驾光临,那是协会雇佣的职业城管,很多当过雇佣兵呢。
有时候职业的城管跟手工业者打将起来互有损伤,不免闹到法院去,有总理亲自签署的政令打底,手工业者只有输官司的份儿。不过呢,由于这些大量的职业城管,打官司等开支,唐老板这一门生意貌似亏损定了,预计2500万大洋的生意仅收到了一千多万,净亏一千大几万。
佛教协会惹民怨的事情还不止这一桩,他们还接到命令要去劝说渔民和猎人,不要杀生,那是不可能的,不杀生我们人类也活不了,但是请尽量不要杀珍稀野生动物。
佛教协会制作了珍稀野生动物的白名单,制作成“功德薄”,画的是一些可以捕杀的数量众多的野生动物,劝说不在白名单上的野生动物就不要杀生了,否则会损阴德的。
僧人要熟记白名单的内容,成为半个博物学家。到时候能一眼看出渔民猎户手里拧的是不是有损阴德的猎物。猎户们现在看到僧人就像见到鬼一样怕,因为他们会像唐僧一样苦劝他们不要杀害珍稀野生动物。
如果再三不听劝告,会被佛教协会制裁。制裁的方式就是以后施主家里死了人想做法事的话,没有僧人会去。中国人就是聪明、机智擅变,和尚不来,我请道士,请谁不是做法事?实在不行,请个牧师来,你待咋地?
但好歹有了一定的威慑力,这就是和尚的软实力。
也有一些千古名寺,仗着自己的名气,根本不鸟佛教协会。这个最大的刺头就是少林寺。协会派高僧去好言相劝,他们还是在制作自己的香烛和法器,协会只好派出了史上最大的城管部队,准备择日杀上少林,一统江湖。
其实,城管队员们都非常紧张,这可是千古武林圣地少林寺啊,我们能不能一战而胜?需不需要使用火器?他们想要火器还没有呢,因为不是军队,在大清实施的是火器管制,这是千古习惯。
收人钱财,与人消灾,就算是害怕之极,这些职业城管们还是要出发,于是,一场超大规模的械斗即将展开。无良三千城管勇闯少林罗汉阵。
当地的警察谁也不敢得罪,上面也没有命令,这一场和平年代少有的公开械斗就这么一步步逼近,吸引了全世界的记者前来报导。
为了显示自己是正义的伙伴,佛教协会在少林寺所在的登封县举行了大型武术表演大会,闹得越大越好,以表示我们协会是在自己的职责所在范围内行使权力,少林寺虽强,但不服从也不行。
登封县是少林寺的老巢,工检法系统都是他们培养出来的人,岂能让竖子如此猖獗?当地的县警察局竟在武术大会开幕式上出动数百个武装警察,把参加表演的相干的不相干的人抓了几百人,引发全球舆论哗然。
盛宣怀紧急联系沈总理,提醒他这一事件可能引发“外交危机”。沈总理正恼怒盛宣怀欺骗他呢,所以说了一句:“大不了干一仗”。其实,沈葆桢是想试探一下温莎大帝的底线,如果大帝再次出山,大清国大不了认怂,大帝却是违背了自己退隐的诺言。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要能逼得大帝食言,大清国就感觉自己赢了。
大清国没有赢,桑丁法王的目标是法门寺,这个破败的寺院,主持是由中央任命的,反正也没多少油水了,在领了一笔丰厚的退休金之后,这里的主持换了人,唐老板已经有足够的权力悄然发掘宝藏,不再理会佛教协会的事情。
如果大清政府不配合佛教协会的工作,只是证明盛宣怀与沈葆桢之间的协议根本没用,那是盛宣怀的失败,不是我唐某人的失败。温莎帝国的非进取姿态终于显山露水了。
原来,大帝所说的退隐貌似是真的。当外界为了佛教协会的执法团被登封县警察批量逮捕而吵得沸沸扬扬之际,唐老板正在跟考古学家一起研究如何发现地下宝藏的事宜。
使用无线电波成像技术,可以肯定佛塔之下有一个巨大的地宫,唐宁担心千年宝藏在出土之时因环境变化而毁坏,特别让团队研制小型机器人,纯电动,不需要氧气,文物就怕氧气。
先用小机器人去探探路,用摄像头拍下内部场景,再决定用什么办法来挖掘。
422。第422章隐
小电瓶机器人拍摄的视频还有纪录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