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维多利亚的秘密-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这样的三生万物工厂大量出现时,就像云计算一样形成集群效应,试想当温莎企业拥有了100万台金属颗粒组装机时,想造枪就能够一个小时造100万支,想造子弹,就能够一个小时造500万发。
当大型组装机达到10万台时,24小时就能造出10万台最先进的飞机引擎,在普通的、各种材质的组装机器的帮助下,其生产能力真的可能达到三天内生产与组装出10万架战斗机。即使这些飞机的质量不完美,数量上也能够把敌人吓倒了。
这叫“云制造”。在云制造时代,说不定日常帮你生产扳手的那台机器在特殊时刻正是制造战机零件的机器。在云制造的初级阶段,唐宁使用的项目名称叫“适用性制造”,意思是产品够用就好,跟俄国佬制造出来的玩意儿差不多就行,跟人们发展“经济适用房”是一样的道理。
于是,温莎企业内的设计师、工程们发现自己被安排了很多研发似乎不那么完美但适合云端制造的项目。
447。第447章云
在云制造中,不但物件的零件可以组装出来,其安装过程也可以一起出炉。在制造过程中,经常使用一种叫“夹具”的工具来固定操作的物件,电磁积木的出现使得设计能够设计出极其复杂的夹具,所有的零部件可以依安装的次序被固定,方向也正好是要安装的接口。
任何一个没有丝毫安装经验的工人都可以经过超简单的培训完成以前需要学习经年累月才有收获的工艺流程,比如安装一把手枪,撞针、击锤、保险、击锤弹簧、弹匣、弹匣卡榫、凸轮式连杆、复进弹簧、准星……所有的部件都被固定在完全定制的夹具上,连安装动作的轨道也被安排好了。
安装动作的轨道的出现,意味着熟手也可以享受数字夹具的福利,出错率几乎为零。而一个新手到来,他会按照1、2、3的次序依次按下、推动、拉拉扯扯等等动作,让旁人目瞪口呆地发现他能第一时间安装好一台复杂的设备,且速度可能比熟手慢不了多少,如果熟手没有使用积木夹具,兴许速度还比不过新手呢。
不仅能够让新手学会安装,理论上机器也能够安装,因为它使得动作超简单化了。这意味着机器生产在代替人工方面又取得了一个大进步。幸好联合国有失业金来领,否则这一技术迅猛发展的话得有多少人要失业。这是机器代替工人所必经的阶段。
不久的将来,工人们的幸福工作就是呆在一旁看着机器扑哧扑哧地把一个个的夹具按来按去,只有机器出错了他们才上去弄一弄。而夹具设计师也成了先进生产力的一个代表。
设计一个好的夹具,胜造七级浮屠。云制造向传统精工、手工精制地逼近就靠出色的夹具设计了。
举个例子,有一颗螺丝要拧,夹具可以设计得有一个手摇杆,省力,可以设计变速器使拧螺丝速度飞快,还可以设计得达到紧度之后有一个卡锁的槽,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就可以做得超完美,而且一旦设计出来,以后拧这样的螺丝就全部都是完美、快速的。
一台电脑有几十个元件要安装,每个元件又有几十个子元件要装,不管是把它制作成机器自动安装还是人工安装,在不断重复的简单、轻松动作中,你会发现一种诗歌一般的美和适意。
可复用是积木式产品的灵魂,创意根本停不下来的唐宁把剩下的工作交给团队之后,自己又立即开启了另一扇门,一扇相关的门:可复用式建筑。
可复用式建筑能够用在临时性的建筑中,如:展会展位,商场摊位,公司工位,一切你能想象的需要临时性的、定制性的建筑的地方。这里的建筑指的主要是指内部。
为了内部建筑服务的外部建筑还是需要大力气建造的,除了遮风避雨之外,还得有水、电、气、网、暖、冷、排污等多种基础设施。为了把可复用的内部建筑发挥到极致,唐宁首先对外部建筑进行了大胆地改造,使用了前所未用在这方面的“悬吊式建筑”,以前这门技术都是用来造桥的。
首先要在四周建造支撑整个内外部建筑的“顶梁柱”,视其建筑规模而定,可以做四根,也可以六根,一般来讲越大的建筑需要的擎天柱越多。
在唐宁的模范建筑中,他使用了四根柱子,每根都有100米高,分别占据100*100米的四个角,最终这个外壳将有100*100*100立方米空间,可容纳1000间100平米的大型可定制可复用建筑。
而且这些100平米的建筑有10米高的自主空间,能够建成3层3。3米的,也可以建成2层5米的,自主性非常高。
这种方案最重要的就是可伸缩性,如果客户只需要33平米的空间,那就更强大,可容纳3000间建筑。只需要10平米,那就是一万间。有买卖就来者不拒,高级的展位设计就可以这么任性。
唐宁还为这巨大的展位空间设计了全新的电梯系统,系统分成两个部分,其一是“公共交通”部分,它的灵感来源于公共汽车,每个楼层有自己固定的“班车”,所以整个建筑有9趟电梯班车,建筑的四个面都有这样的班车,且每个站点都对应一个上行与下行通道。
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地防止乘客一窝蜂地往电梯里挤,而且还有“私家交通”来分流。这种私家交通表面上看上去像是传统的楼梯,但是它并没有梯子,只是一个30度的坡度,细心的乘客会发现它其实是跟磁悬浮魔鞋结合起来的,拥有魔鞋的乘客可以直接站在“魔梯”上自行升降。
跟公共交通一样,魔梯也是单行通道,一条道上,另一侧必定有一条道下,20米的坡道就能让你更上一层楼,随时到来随时上,对有魔鞋的乘客来说是一大福利。
这里有一个伟大的设计,当乘客下行时魔鞋事实上起到的作用是防止你下得太快,这时系统会利用电磁阻力来发电,这个系统上行所消耗的电力几乎全部在下行时赚了回来,所以它非常非常地省电。
这里十个楼层的魔梯在满负荷动作时仅相当于传统电梯的一个电梯所消耗的能源。
这“一万个展位”是多么的巨大消耗,所以四个擎天柱中有一个最后被设计成了水电冷暖一体资源中心以供这个将建在北京的“北京国际会展中心”使用。外部一切条件准备就绪之后,就该是可复用式建筑闪亮登场了。
在设计这个建筑时,唐宁发明的资源中心供暖供冷方面又有创新。天空中上升了1。5公里,温度下降了大概9度,再加上能量重新分布功能,足以为整座大厦零电耗地提供冷气。
而供暖的话,资源中心又利用了深挖到一千米以下的地热。地热梯度上升得比空气中还快,在一千米的地壳中,温度会上升30度。你想,5公里就到地壳的边缘了啊。
这供暖系统中部署一个水的回路,室温的水在水泵的推动下深入到地底,在那里使用扩大接触面积的设计,使水温迅速上升,然后又在水泵的压力下回到地面,整座大厦就有了巨大的热能,因为已经有了30度的温差,连能量重分配机器都可以省下来了。
水泵的推动靠资源塔发电之后的低势能水就可以推动,因为这是一个循环系统,上下之力互相抵消了不少,所以这个供量暖系统又是一个零能耗的低成本高效率系统。
这个整体设计要是出来,会得建筑设计年度大奖的,可惜这是唐大神设计的,无论他设计什么神作别人都已经习惯了。
由于担心建筑太过成功而致使人流量太大,所以资源塔最后建了两个,在对角线分布,成为了漂亮的对称双子塔。
这个破天荒的悬吊结构建筑内部也承袭了这一理念,建筑积木正是由悬挂在10米高的吊臂来施工与回收的。它的效率跟机器人建北京四合院一样,24小时不间断施工就能完整地搭建一座三层高的10*10标准展位。
其拆除的效率跟建造几乎一模一样。建筑几乎每隔一个月就必须拆了,因为要考虑到这积木建筑的结实耐用性确实不强,再不拆的话,变形太严重就根本拆不了了。而拆下来的积木全部要检测,有问题的回炉重造。
这确实是个问题,但是属于初级阶段的问题,将来一定会随着工程技术的提高而改变,那就是现在的唐老板所不关心的问题了。
人流量大会带来一个巨大的问题:上厕所难。唐宁在设计中连这个问题都考虑过了,他设计了一种厕所,男女可以共用居中的一排,有通往两边的两扇门,当其中的一扇打开时另一扇门就锁闭,能够平衡男女使用厕所的失衡。
日本人最喜欢在厕所生意上做文章,在江户时代,日本的首富正是掏粪人,他们不但收清洁费,还堆肥卖给农民,两头收钱,又是外人不愿意干的事情,所以发大发了。后来他们还发明了贴心的卫洗丽呢。
唐宁只负责概念设计,至于细节就交给这些擅于为人所不为的日本人了,当然是日本经济发展最强劲的被割让出去的福冈市团队。
日本人果然不负众望,后来北展的厕所被世人所称道,成为厕所设计典范之作,被各路设计师纷纷效仿。
得益于可传输的三维积木,北展可以给客户提供小的三维模型供参考,将来搭建出来的建筑将跟模型几乎一模一样。而很多的客户需要的设计只不过是在墙上薄薄的几层图案与文字不同而已,很容易定制、改变。
显然这门展会技术可以用在无数个商业中心的广场,原本千奇百怪的临时帐篷出现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一个几乎跟永固建筑一样完美的临时建筑方案,顿时使展览变得高大上,其实费用还差不多,岂能不叫商家们趋之若鹜?
温莎企业的电子产品相当受欢迎,很多客户为了第一时间买到而彻夜排队,为了这些铁杆粉丝,温莎企业开始使用临时积木来搭建迷宫式的防风防雨小屋以供排队者过夜之用,据说北京的排队者创造了让临时小屋扩展到三公里长的世界纪录。
王府井的小吃街现在比任何时候更繁荣,很多的当年被飞弹波及的人都获得了在这里摆摊儿的免税店,这里的无序摊位正在被积木建筑所改造,各种店招全部镶嵌在了建筑本身上,看上去浑然一体,感觉很上档次。看这火热的小摊贩们,似乎已经感觉不到当初的人道主义灾难给北京居民带来的痛苦。
唐宁已经为北京创办了北大、北影、北美、北展,使北京成了全世界经济发展的巨头,被世人称为联合国的实际首都。而名义上的首都旧金山反而没有这么抢眼了。
448。第448章苏格兰
苏格兰银行定自从唐宁与东印度公司合作以来一直就与唐宁的关系密切,现在在维多利亚女王的和苏格兰银行家的双重推动下,苏格兰竟先于跟温莎财团打得火热的爱尔兰到了公投要独立加入联合国的边缘。
苏格兰人才是英伦三岛的土著,他们是凯尔特人,跟现在英格兰的主体民族是完全不同的民族。早就有不臣之心的苏格兰人终于找到了跟英格兰人翻脸的机会,有温莎财团的支持,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和实力连达成这个心愿。
在公投之前,联合****的超级航母战斗群带着约一万架各种飞机从欧陆进逼苏格兰的两个重镇:爱丁堡和格拉斯哥。
由于林副主席最重要的是美国战场,所以在苏格兰这里仅仅是出动了一万,刚刚与英国皇家空军旗鼓相当,只是为了给苏格兰公投打气,并不打算乘机打败英国人。
林副主席认为英国本土现在已经被团团包围,资源匮乏之下难有什么作为,就算是一万对一万要真打的话也是会赢的,不像美国人,制造基地可以依靠丰富的石油、矿产等资源源不断地制造军用机器。
所以,尽管南北美国加起来仅有1。5万架飞机,林副却计划用十万架飞机的规模来对付他们。
普鲁士大空战之后,惨败的协约国已经让英国政府认为战争不可能打赢,所以只能服软了,但是联合国要求全球军事统治权的条款太苛刻,所以英国人还是无法接受。
英国经济现在非常窘迫,加入联合国就几乎每个公民都有每月两欧元的失业津贴,就这一点,已经让苏格兰公投几乎没有了悬念,双方在格拉斯哥和爱丁堡剑拔弩张,随时开打。
林副主席这边还在忙着要开打,唐老板却带着妻女到苏格兰最北端的原始森林中去度假。随行的还有维多利亚女王夫妇和林菲尔的大师兄麦克斯韦。
麦克斯韦这个倒霉孩子,在天津制造的直线加速器本来用来创造新元素以及用碳粒子射线治疗癌症,结果正好用在自己身上了,因为他被查出罹患胃癌,跟他父亲得的癌症一样,正是正宗的遗传因素,所以他非常地沮丧。
原本也得了胃癌的阿尔伯特亲王在做了全球第一例自体移植之后恢复得非常好,到现在仍然活蹦乱跳,他安慰麦克斯韦:“大不了像我一样先把整个胃切除,然后再等自己的胃在试管里重新长出来。”
这些安慰还真有用,这个活生生的成功案例和现身说法比什么科技推理都管用。
其实唐宁这一次是陪麦克斯韦和女王来旅游的,英格兰暂时不能回,那就来英军管不了的苏格兰北部来远远地眺望一下故乡。
听到阿拉伯特亲王在介绍自己的经验,唐宁笑道:“阿尔伯特的经验过时了,你当时过了一年多才把胃培养出来,而现在我们已经有技术能够在一个月之内搞定。”
阿尔伯特亲王羡慕道:“是吗?那太好了,看来可以直接做移植,真是羡慕啊,我可是担惊受怕地空着胃活了一年多,一天吃十几顿,太惨了。”
这时唐宁的女儿艾琳回到营地来了,她已经十三岁,出落得那叫一个水灵,正好是当年唐宁遇到她妈妈的那个芳龄,这说明他认识茜茜已经整一个世代了,从两个陌生人变成了牢固的一家人,亲人,想想也真是神奇。
艾琳清脆地用英语说:“那个黑喉潜鸟蛋的妈咪还是没有回来,已经三天了,我们觉得如果再这么下去那只蛋就会再也孵化不出宝宝了,爹地,不如我们把它收养吧?”到了英国来,她也入乡随俗地说起了英语。
唐宁看到女儿就有满满的幸福感,随口说:“好啊,要多请教一下鸟类学家什么条件下才能把它孵化出来,温度什么的可不一定是鸡蛋一样,黑喉潜鸟的成鸟翼展有一米以上,可大多了。”
在他不断地带着女儿野游的情况下,艾琳果然成了一个小小的自然主义者,看她在野外旅游时开心的俏模样。
艾琳得意地说:“刚才有一只臭鼬想吃小灰兔,被我用石头打跑了!”
唐宁哈哈一笑:“这不好,臭鼬也是要吃饭才能填饱肚子,你这么做是破坏自然规律。”
维多利亚女王笑道:“是啊,就像我们人类也得吃肉一样。”
茜茜这时候也回来,打趣道:“唐宁不是被人称为可以做到任何事的大神吗?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办法让人不再屠宰家禽、牲畜?”
唐宁闭着眼睛想了想,说:“还真有……”
但他说了一半就不再说下去了,艾琳撒娇要他继续说,他才慢吞吞地说:“刚才我们在安慰麦克斯韦先生不要担心他的病情,最坏的情况是做胃移植,你们知道温莎医院最新的人类器官培植技术能做到什么地步吗?
原来只能用健康的胃细胞让它沿着预定好的像得像胃一样的模型慢慢地长,这样培养非常地慢,于是我们改进了工艺,使用大量的培养细胞的办法,最后才把这些装在各种培养液中的细胞集中起来,用极细的喷头组装起来。
只要有足够的细胞被培养出来,我们现在就能够在24小时左右把整个胃的泌酸细胞打印出来,接近原生胃的组成。当然,要培养出足够的胃细胞要花更多的时候,却已经比原来只能干瞪眼地看着它慢慢生成要快多了。
比如我们可以分十个培养瓶来培养细胞,则比原来的方法快十倍,分100个瓶就快100倍。
艾琳,现在能想象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代替传统的屠宰业了吗?”
艾琳高兴地亲了一下唐宁的脸颊,说:“爹地真是全能神!用喷头来组装构成肉的细胞!能够在工厂里生产无数的肉,然后组装成一块一块的肉,对吧?”
唐宁:“是的,主要是肌肉细胞。不过……还得加点别的,否则不好吃。”
艾琳:“那就赶紧行动吧,让人类不再屠杀动物。”
唐宁:“这个……将来肯定会用这样的方式代替绝大部分的屠宰,不过,现在还不行,发展得太快了,人们不习惯。屠宰是人类的天性和传统生活习惯。要是连这也个权力也要剥夺就太不自由了。”
在唐宁生活的时代,99%的屠宰业已经被肉工厂所代替,仍然有不少要喜欢传统的饲养业,更何况是现在,这种事情不能操之过急,也没有必要,唐宁的自由主义是尽量不要干涉别人的自由,当然包括宰杀牲畜的自由。
更重要的是唐宁喜欢的是节约成本的生产方式,他发明的蚂蚁养殖业和昆虫养殖业就是这种,仅仅是巴西的塞拉多大荒原上的野生白蚁收集就能够供应全世界所有的鸡饲料蛋白质。
塞拉多大荒原的蚁丘就是大自然的馈赠,根本没有必要去另起炉灶。唐宁对艾琳说:“你知道全世界有多少只昆虫吗?猜。当然,谁也不可能有真实的数据,就是一个大概。这么说吧,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对应多少只昆虫,你猜个数。”
艾琳瞅了瞅在乱飞的讨厌的蚊子,说:“应该很多,一万只?”
唐宁微笑道:“呵呵,据我们生物学家的粗略估计,地球上每一个人对应10亿到100亿只昆虫。”
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呼:“这么多!”
唐宁:“其实,昆虫真的蛮好吃的。龙虾大家都公认是美食,它们跟蚂蚁、蚂蚱是一样的节肢动物,有共同的祖先。我们可以把蚂蚁看成是地上的虾,蚂蚱是天上飞的虾。
要减少屠宰,那就号召大家吃昆虫,保证所有人怎么吃都吃不完。这些家伙可是吃一磅植物就能产生两磅肉的!”
艾琳想了想葱爆蚂蚱的模样,说:“还是……通过家禽‘中转’一下再吃蛋白质比较好……”
大家都哈哈大笑。
被取笑的艾琳生气地拍死了一堆蚊子,说:“野外最讨厌就是蚊子,爹地快把它们全部抓起来吃了!”
唐宁立即回应:“没问题!我想起来了,以前就找人开发这种工具,好久没出来玩,都忘了,你们等着,我这就让他们送过来。”
开发这个工具的团队远在旧金山,离苏格兰有7800公里,不过,唐宁又任性地出动了那时速达3000公里的带火箭引擎的战略运输机,两个多小时就能送到他们所在的营地。
女王他们才第一次知道唐宁有快得这么夸张的飞机,心里咯噔了一下,有点小庆幸,幸好现在跟唐老板一伙儿了。
原来那是一几台激光发生器,功率不需要太大,能打蚊子就行,但亮点在于能够极速地调整射出方向,所以能够高速地打蚊子。蚊子飞得再快也没有光速快,那几台“蚊帐激光”竟然能够以每分钟1。38万只的速度消灭射程内的蚊子,所有人都看呆了。
因为激光器下有垫子,蚊子的尸体成堆成堆地被积累,把激光器关闭之后,小艾琳兴奋地冲上去捞起一把蚊子在掌心,一点也没有嫌弃的意思,不愧是小小的女自然主义者,蚊子在她眼里也是一种生灵。
“嗬嗬!太厉害了!”艾琳笑得小淑女相都丢了。
449。第449章太空四宝
受到女儿的启发,唐宁还真准备开启合成食物项目,这个项目在普通居民那里暂时不会被接受,但在特殊场合是有用的,比如军用补给,科考团队补给出问题的时候,如果有一台可以产生食物的小工厂在身边,那真是太让人心安了。
更不用说将来人类到外太空、外星球、深海、深地中去殖民、探险,那时的补给时间太漫长,有自给自足能力真是太重要了。
这个划时代的工厂最可行的方案就是完全学习自然界,先用植物细胞合成动物细胞最需要的营养:氨基酸。动物细胞只有依靠“生产链的上游”植物细胞提供的多种氨基酸才能合成动物蛋白质,也就是肉、奶、蛋的核心营养。
方案中所选择的植物当然要选全球产量最高的c4粮食:玉米。在培养液中完全模拟玉米棒子的生产环境可以让棒子绕过生长周期直接生长。小工厂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小,所以不能再使用玉米自身的光合作用机制,得把玉米叶参与光合作用的细胞平铺。
这样可以使光合作用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将来大家看到的产品会是一层薄薄的玻璃板上有一层绿色,从外表上绝想不到这其实是玉米叶子。c4植物最厉害的可能是它能够与根瘤菌共生从空气中获得氮肥,所以最好把根瘤菌也置于工厂的一环中,把氮肥给省了。
其实合成肉的接受程度应该不如合成牛奶,因为牛奶也是奶牛制造出来的嘛,奶牛是工厂,我们也是食物工厂?凭什么歧视我们人类自己的工厂呢?所以唐宁的第一个食物合成工厂的产品是奶工厂。
产奶的细胞是乳导管末端形成的乳腺腔上皮细胞。鸭嘴兽这种原始的哺乳动物通过乳导管直接将乳汁输送到毛发上,幼崽通过舔母亲的毛获得乳汁。唐氏乳工厂模拟了这种直接使用乳导管的方案,千千万万根细微的乳导管直接牛奶汇集于一处。
奶工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