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维多利亚的秘密-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什么会是这样?”
“如果你们能想到一个合理的可能理论,就可以拿到博士学位了,加油!”唐宁微笑着说。这绝不是个一朝一夕可以想到的东西,因为真实历史中第一个合理的理论来自爱因斯坦,并且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在严肃的学术研究面前,小师妹可不敢造次,先举手。唐宁示意她说话,她说:“您是不是已经想到了合理的解释?”
唐宁装:“没有,但我发现这个现象很久了,可以叫光电效应。大家加油哦。”
没想到光还可以这样与电讯号转换,廷德尔陷入兴奋地迷思。
200。第200章被遗忘者
美国南方的海军造出了弗吉尼亚号铁甲舰,并用它取得了不俗的战果,但并不意味着南方军真的就可以从此逆袭北方海军。北方军的监视者号铁甲舰凭借北方强大的工业基础,仅用了弗吉尼亚号的一半时间就建造出来了,这本身就暗含着一个强烈的信息,监视者号的建造者充满了自信,尽管它们在南下的途中在暴风中险象环生。
这两个重量级选手终于地汉普顿锚地遭遇了,当时,弗吉尼亚号正在逼近北方军的主力战舰明尼苏达号,这艘战舰昨日已经遭重创,弗吉尼亚号想将它俘获或者击沉。
监视者号铁甲舰使用的是炮塔结构,灵活的转动机制使它能够率先开火。它拦在了弗吉尼亚号的面前,以保护受伤的明尼苏达号。弗吉尼亚号希望能够先把明尼苏达号解决掉,以免陷入被二敌一的境地。
弗吉尼亚号是个大怪物,排水量高达4000吨,而对手监视者号仅900吨,这就是为什么北方的陆军司令对它信心不足。弗吉尼亚号的大吨位也有个明显的劣势——无法靠近浅滩。当对手躲在浅滩时,它再也无法用它那犀利的撞角逞能,只能对着明尼苏达号和监视者号流轮齐射。
这时,监视者号显示了它作为铁甲舰的优势,弗吉尼亚号的重炮也无法穿透它的装甲,它的船员们信心十足。最后,弗吉尼亚号不得不集中全力来进攻它宿命中的对手。
这两个家伙接下来进行了近4个小时的缠斗,最近的时候达到50米,它们时而远离、时而接近,都在寻找对方的弱点。它们各有自己长短,监视者号引擎出色,机动性能好,还有可以旋转360度的炮塔,没有射击死解,但炮手训练不足,因为这是一种新的火炮类型,所以发射的速度没跟上,一次装填竟需要8分钟的时间,对手则有10门火炮,装填时间为5分钟。如果他们遇到10秒级装填速度的王级或者白级巡洋舰,那只有受死的份儿,但现在,他们是旗鼓相当。
弗吉尼亚号一度占到上风,因为它们炸坏了对方的传声筒线路,而这个传话筒是嚓望塔里的沃登舰长向炮塔里的枪炮长格林尼上尉传达射击命令的主要通信方式。无奈之下,沃登舰长只好派出2名水手在他们之间来回跑动进行人力通信。这使得沃登通报给格林尼的射击要素都无法及时准确地得到使用,严重影响了舰炮射击的准确性。没办法,格林尼只好自己透过狭小的炮口来观察目标,因而常常是在大致看清目标的情况下就匆忙射击。
而苯拙的海怪弗吉尼亚号也有失利之时,它一不小心搁浅在了浅滩上。监视者号则趁此机会凑上前来,避开弗吉尼亚号的火力,向它一阵狂轰滥炸。眼看就要陷入被动境地,弗吉尼亚号的机舱人员立刻全体出动,把所有能找到的可燃物部一股脑地向锅炉里填,以增大引擎的功率。在艰苦挣扎了15分钟后,弗吉尼亚号终于气喘吁吁地脱离了浅滩,恢复了活动自由。
弗吉尼亚号舰长琼斯上尉赶紧从指挥台来到了炮甲板,检查射击情况。他发现有些炮手坐在那里不动,忙质问为什么。枪炮长赶紧回答说:“我们的炮弹一直都打得很准,可是打了半天也不奏效,大家都已经打累了,所以在轮班休息呢。”有鉴于此,琼斯不顾弗吉尼亚号冲角已经折断的情况,决定用己舰的吨位优势去撞沉监视者号。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战术机动,弗吉尼亚号才占领了有利的攻击阵位。当弗吉尼亚号开足马力冲到到监视者号跟前时,只见灵敏的监视者号来了个突然转向,弗吉尼亚号便轻轻地与监视者号擦肩而过了。就在这一瞬间,监视者号的枪炮长抓住了这个绝好的机会,在近距离内对弗吉尼亚号炮塔平射了两发重炮,结果炮弹在弗吉尼亚号的后炮部位发生剧烈爆炸,震得炮塔内的炮手们耳朵和鼻子直冒鲜血。
这就是典型的实力相当的海战,一方往往要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才能消灭对方一两艘主力舰。这也是为什么拥有两艘铁甲舰的法国地中海舰队全军覆没给整个世界军事界带来无与伦比的震撼,现在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海军已经被一些媒体敕封为“全球第一海军”。
汉普顿锚地的海战告一段落,平局收场。平局就意味着北方舰队占上风,因为他们的造舰能力占上风,接下来改进版的铁甲舰将陆续建造,而南方则根本没有能力再来一艘。弗尼尼亚号是民用舰改造的,并且尴尬地无法在近岸作战,无法有效地保护里士满的战略要地。它还尴尬地没有适航能力,无法远洋作战,成了南方军的鸡肋。
北方也绝不可能欢天喜地,因为这个时候传来了最重要的盟友法国地中海舰队入侵苏伊士运河被包饺子的噩耗。按北方海军司令的说法,哪怕东印度公司仅仅是把俘获的法国战舰卖给南方,其数量都可怕得足以让南方一下子变成海军强国。
唐宁介入南北战争的态度是很微妙的,虽说现在已经处于战争状态,但他一直克制着没有直接与北方交战,采取的是似乎是防守反击的策略。而南方则已经被北方封锁了多时,通货膨胀很厉害,多次请求巴拿马舰队北上未果。
此时,东印度公司还未从介入之中捞到任何好处,实在不像是大资本家的所为,值此南方军再次陷入不利境地之时,巴拿马舰队终于提出了图穷匕现般的要求,以南方的金融秩序混乱为名,希望南方采用苏黎世银行开发的中央银行系统,并由苏黎世银行主导成立美利坚联盟国的金融政策委员会。即:csa继印度、马来亚、日本、大清之后第五个中央银行被苏黎世银行控制的国家。意大利是君主立宪制国家,皇帝连行政权都没有,所以即使唐宁是意大利皇帝,也没有控制意大利的金融系统。
这个问题可比给奴隶一定的人权为难多了,给南方佬出了一个大难题。中央银行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北方的情报系统获悉之后,当然得大肆渲染温莎财团的狼子野心。《纽约时报》称,热爱自由的美国人民,不论南方、北方,肯定无法接受被野心家奴役的命运,自从五月花号来到北美以来,这样的精神深植美国人民心中。
而南方的舆论则辩解,没那么恐怖,正如日本中央银行采用苏黎世银行的平台一样,决策权仍然在日本国会手中,所有的金融政策委员会成员都必须经过总统批准,而委员会的政策可以被国会否决。从日本中央银行的运作历史来看,苏黎世银行很好地信守不以金融地位牟利的承诺,日本人民对银行的运作很有信心。并且苏黎世银行提供很好的系统切换能力,以便国会提出不信任案之时以公开透明的方式将所控制资产切换到任何政府所提供的平台,在此过程中,政府和国会都将拥有央行的代表委员,随时对央行进行监督。
南方人现在面临的金融困境使很多人倾向于秩序的尽快恢复,因此,苏黎世银行承诺以巴拿马运河的股份纳入其担保资产,将提振南方人对新央行的信心。而现在的南方钞票的价值正日益贬低。
美国人对金融政策果然非常非常敏感,议员们对央行“外包”争吵得非常激烈,温莎周转在他们争吵当中再次抛出一个“能源政策委员会方案”,表示如果邦联不愿央行采用苏黎世银行平台,可以用南方诸州尚未确定是否存在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来担保,东印度公司将为南方打通海上通道。
现在南方最值钱的商品是棉花,温莎财团只要那看不见的石油而不要棉花,真是太奇怪了,但是只要这石油在温莎财团眼里值钱就够了,议员们对这个方案毫无压力,很快就同意了。
这个方案使美国邦联成立内阁级的能源部,并由将来成立的“美国石油公司”提名能源部长,总统可以否决部长人选,而国会仍然可以否认决能源部出台的能源政策,这个方案友善得出奇,以至于美国人不论南北都闹不清温莎财团要这个“虚名”干啥。
不管怎么样,当协议达成之后,唐宁给林肯总统致电,类似“今治水军80万,与将军会猎于墨西哥湾”的内容。当所有人都以为东印度公司海军将从巴拿马北上时,由法国人组成的美国西部远征军突然出现在洛杉矶附近海域。
你没看错,正是法国人。俘虏了法国人那么多的战舰和水兵,不好好利用实在不是唐宁的作风,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变废为宝,给法国士兵两个选择,要么被卖到南方去当奴隶,要么加入东印度公司海军,并清楚地说明,他们的战舰上与众不同,将安置无线电遥控的大炸弹,如果出现法国战舰叛乱的情况,整船士兵就大势不妙,并且他们的船只没有救生艇。有督战船在附近,如被敌军击沉则督战船会上前救助他们。
这个由法国战俘组成的舰队有个大有深意的代号:被遗忘者舰队。
这是一个恐怖的军事创新,意味着唐宁的海军会越打越多,越战越强,敌消我涨,极为有效地弥补了兵力不足的困境。可惜只能用在海军上,否则怪吓人的。
被遗忘者舰队出现在洛杉矶海域是为了配合南方军的新墨西哥计划。南方军策划这个西进计划已经很久,目的在于从新墨西哥州南部出发,一路西征,打到加州的港口,使南方有一条通往太平洋的活路。现在有了强大海军的配合,他们信心十足地执行计划。
洛杉矶在后世是个巨型大都市区,而在现在,整个加州仅有40万人口,而洛杉矶竟是个不足万人的小港镇。洛杉矶在美墨战争结束之时尚有7万5千人口,战争结束之后,由于它非常接近仍然是墨西哥领土的下加州,墨裔与美国人种族仇杀非常厉害,凶杀案超出纽约十倍,洛杉矶成为全美最暴力的地方,原本被称为牛肉城镇之女王的加州畜牧业中心经济一落千丈,人口纷纷外逃。
选择洛杉矶是因为这是联邦军的必救之地,它的港口很不错,一旦东印度公司海军在此建造好据点,对整个加州的联邦军队相当不利。
美国海军哪想到洛杉矶会是eic的目标,他们本以为即使要进攻,首当其冲的也是美国西部第一大城市旧金山,因为此时还有金子,还是把它称为……三藩市吧。
洛杉矶的美海军仅有极少的战力,见大军袭来,立即逃走,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下,eic海军就占领了洛杉矶,获得优良的港口。这一次,电报没有被封锁,美国政府很快就知道了,并从逃走的军舰口中得知,对方来势汹汹,有超过50艘战舰,似乎是法国的战舰样式。此时美国人认为是eic将俘获的战舰塞进了自己的水兵,没想到仍然是那一票法国水兵。
50艘的数目已经达到南北战争开战之初全美国的战舰,况且美国战舰大部分用来封锁东部海岸线,此时三藩市情况危急。
201。第201章以色列
受人钱财,与人消灾,在东部海岸线上,巴拿马舰队也展开了行动,根据南方军提供的情报对封锁港口的北方战舰进行剿杀,以白级巡洋舰为主力。王级重巡洋舰则攻其必救,一直毫无顾忌、杀气腾腾地沿东部海岸线直上。
王级重巡洋舰王师所到之处,北方海军战舰纷纷退避三舍,大都躲进浅岸,靠王级的大吨位无法进入之地来掩护自己。北方海上航道被逆转封锁,小蟒蛇与到了大蟒蛇。
美国各地的报纸纷纷传来东印度公司海军所到之处北军披靡的消息,即使有勇敢的战舰敢于接战,下场也很凄惨。
林肯总结海军传来的情报,结果是:美国海军陷于崩溃。由于对方的战舰速度太快,美国海军甚至不能有效地集结进行死拼。墨西哥湾那里被白级巡洋舰追杀不用说,北上的王级似乎只有三艘,美国海军可以凭借数量决一死战。但不能有效集结的情况让海军最后的希望破灭。
当三艘重巡洋舰出现在美国最大的港口纽约港时,美国金融市场陷入一片恐慌。直到此时,东印度公司战舰还没有对一艘民用船只进行攻击,美国主动下令停止海军一切针对商船的封锁,以免遭到东印度公司海军的报复。
得到了航道输血的南方经济迅速回暖,美国的统一战争已经陷入尴尬的泥潭。美国是英国的好学生,对商业特别看重,不像法国,拿破仑时期法国被英国海军一直封锁,但他们像没事人一样,继续在欧陆称王称霸。
而当王级巡洋舰到达纽约时,躲起来的美国战舰纷纷追随北上,一边北上一边集结,欲倾举国之力做最后的一搏。被遗忘者牵制了太平洋舰队,白级巡洋舰牵制了墨西哥湾的封锁舰队,最后的大决战美国海军只拼凑到42艘战舰,包括监视者号铁甲舰。而南方海军助战的请求被婉拒,巴拿马舰队欲以三艘重巡洋舰对抗42艘美国海军战舰。
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这场纽约港大决战上面,美国报纸认为法国地中海舰队之所以全军覆没,全是因为中了奸计,所以事情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坏。现在王级重巡洋舰已经是举世公认的全球第一战舰,不过,以十几倍的兵力放手一搏,总不会一点机会都没有吧?
聪明的美国人在黄昏时才发起进攻,企图以夜色掩盖行踪,把对方卷入一场大混战,以便浑水摸鱼。
纽约港号称全球少有的天然良港,可是吃水深度也不过5米左右,王级巡洋舰在满载的情况下无法靠岸,所以只能停泊在港口外围逞能。
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美军已经知道了王级巡洋舰的可怕射程,还敢正面来袭,你就知道他们有所倚仗。果然是谦虚使人进步,得意使人忘形,巴拿马舰队的司令忽略了自己的巨大威力已经暴露的事实,认为可以轻易击垮敌人。
天色不早,但视线尚佳,费厄泼赖号率先与蜂拥而至的敌方战舰遭遇,果断在10公里外开炮,威猛的火炮没有让人失望,美军真的是强橹灰飞烟灭。巴拿马舰队的自信达到了最高点。
在10公里到5公里这一短短的距离中,被巨炮击沉的美舰达到了8艘,英勇的美军水兵仍然在逼近。费厄泼赖号决定边走边打,反正炮塔可以旋转360度,敌人仍然是死定了。
正当费厄泼赖号潇洒地转身欲走时,令人惊骇的事情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鱼雷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猛地击中了费厄泼赖号的侧舷,得亏这是万吨级的巨舰,否则这一下子就能使它侧翻。这一下的沉重打击让舰内水兵纷纷受伤,惨叫声*迭起,连舰长都撞了个大包。
舰长稍微清醒之后大叫:“对方怎么可能隔着5公里放鱼雷过来?”
船员们都被打懵了,没人能回答他的问题。王在法下号的舰队司令正在观战,发现费厄泼赖号居然被炸了一记,很是惊讶,忙指挥上前援助。
被神秘鱼雷击中的费厄泼赖号动力明显不足,在转弯后竟被美舰队越追越近。王在法下号驰援的路上接到费厄泼赖号发来的电报,称对方可能有潜艇,并携带足以威胁万吨级巨舰的大鱼雷。司令大吃一惊,连忙命令战舰改道驶往外海以高航速避免被潜艇猎杀。
费厄泼赖号已经被追至一公里近处,好在对方只能以侧舷开炮,而这一摆头,数十门实心炮炮弹也无法击穿王级重巡洋舰的装甲,令费厄泼赖号士气大振,以灵活的炮塔抵抗,不断地击沉美战舰。美舰伤亡惨重。直到幽灵般的潜艇再一次发威,大鱼雷再次命中目标,这一回与上一次是同一侧命中,加速了费厄泼赖号的进水下沉,失速更严重。
舰长记起了老板的教诲——人比船重要,无奈中,他下达了弃舰登救生艇的命令,并让战舰驶往外海,增加对方打捞的难度。
在营救战友的过程中,对方潜艇过来捣乱,放了一个大鱼雷,逼走了王在法下号,最后天色渐暗,两艘不可一世的重巡洋舰只能退出战场。
美军指挥官在确认对方溜走之后,一阵惨笑:“我们赢了!”此时,18艘美舰被击沉,海里满是彷徨的漂流民。这些漂流民的救生艇上打着信号灯,一时间,夜里华灯盏盏,煞是好看。为了救人,交战双方达成协议,暂时停火。
开始时大家只为了救自己的战友,但有时候碰上,顺便把敌人也接上船来,并再次达成协议,稍后再交换战俘。
为了防止对方忽然发难,东印度公司这边只派王在议会号去捞人,一盏大灯照亮了吸血鬼公爵的旗帜,附近的漂流民看得真真的,全力划桨朝自己的战舰冲去。清理战场的工作一直忙到第二天黎明,eic接到总部命令撤退。王在议会号与对方交换战俘后握手告别。
法国人迫不及待地发表了战况,因为这次大战的两艘潜艇是由他们提供的,在击沉费厄泼赖号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证明了传说中的只需一艘就可以横扫天下的王级重巡洋舰并不是不可破的,现在拿破仑三世太需要这么一场惨胜了,否则他的帝位都不稳固。当年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海军了为对抗强大的英法联合舰队,开始研发全球第一批潜艇,但并没有起到多大用处,这一概念被法国人学去,并进行秘密地造潜艇计划,它们没来得及参加进攻温莎港的战役,却赶上了纽约港海战,为扼制东印度公司北上立下头功。
这一次的伤亡要少得多,虽然美军水兵有超过两千人掉海里,但他们早有心理准备,都戴着救生圈,而且最后双方友好停战。
该战之后,美国海军基本上把战舰全部撤回汉普顿以北,因为没有潜艇护航的战舰对抗eic的战舰是毫无意义的,蟒蛇计划宣告破产。其后,北约国家深知短时间内不可能在造战舰上拼得过对方,都玩儿命地发展潜艇,法国人的技术在其中起到了主要作用。
军事分析师在纽约海战之后认为现在已经到了战争僵持阶段,北方军队固然不能再封锁南方的航道,而东印度公司也顾忌对方的潜艇。南方的独立几乎已成定局,他们得到了从海上过来的战争物资,经济有所好转,战斗力更强。
北方是不会轻易放弃的,因为除了人口众多的正式州份之外,美国还有华盛顿州、达科塔州、内华达州、犹他州、内布拉斯加州、科罗拉多州、新墨西哥州等领地未有明确的归属北方或者南方,这七个州的面积加起来约等于南方或者北方,是必争的国家利益。战争的结果则会确定这些州的未来。
很多人认为林肯是解放黑人的英雄,不过有一件事情耐人寻味——他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接见黑人社团领袖时建议他们都回非洲去,或者去中美洲,那儿气候合适你们。黑人社团则拒绝了林肯的建议。
中美洲确实很热,占领格兰纳达的日本人都有点受不了了,强烈表示这地方真不适合我们。唐宁只好考虑调大量印度人来换防,日本人则迁往刚刚占领的洛杉矶。看来以后谋夺热带雨林的重任还得落在印度兄弟身上,日本人还没打完仗自己就热崩溃了,又不可能给他们在战争中享受空调待遇,那么一来还有斗志吗?
种族主义的观念真是深入人心,不仅是黑人,对犹太人无良奸商的印象也是一如既往的,林肯与黑人社团的交往刚刚结束不久,又有犹太社团来向他抗议,因为北方军格兰特将军签署了第11号将军令,将驱逐他战区内的所有犹太人,因为怀疑他们没有底限地参与了跟南方的棉花黑市交易。
此时,主持温莎港政务的马克思严厉批评了格兰特的将军令,并借机宣布将建立一个国际主义典范的国家,把耶路撒冷规划为犹太人定居点,被驱逐的犹太人可以前往耶路撒冷寻找新家园。这个新国家当然得到唐宁的同意,他们早就策划好了,趁着东印度公司已经大部分控制了阿拉伯半岛、波斯湾沿岸的机会,宣布立国,国名为“以色列”,这在希伯来语里是“与神角力者”的意思,以示这将是一个无神论并没有宗教、没有种族迫害的地方。
以色列的国土则相当于现今的叙利亚南部、黎巴嫩、约旦、伊拉克整个巴格达以南以区、伊朗南部、沙特、迪拜、阿曼、野门。
以色列成为全球第一个工人党执政的国家,不过它也有个制衡的上议院,以保护资本与财产权,避免多数人的****。无神论国家承诺没有宗教迫害,但对所有的宗教分子采取强制解除武装的政策,只有世俗化的信教者才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那一堆什么酋长国正在积极努力地与新政府进行武装斗争,他们的武器落后,结果可想而知。这相当于是温莎财团的又一个新战场。法国、俄国正在以保护宗教自由为名对以色列进行强烈谴责。
在以色列建国的过程中,马克思想出了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来解决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解决方案。这是一个鼓励以国家资本的形式办企业的思路。唐宁问了他一些问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