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维多利亚的秘密-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双方没有辩论的传统,而且老李跟老曾是旧识,放不开手脚去攻击对方,这一次竞选似乎显得特别的文明,几乎就没有谈到对方的私生活之类的事情。大家都在谈民生,修路、田地分级不公、矿难、赋税等都是重要议题。
唐宁自然很关注这一场竞选,感觉这帮第一次选举还挺靠谱的啊。
第一回选举,连民意调查的机构都没有,大家都是凭感觉在搞事,只有到最后投票的时候才能发现谁是赢家。中国第一场选举完美收宫,9位合格候选人最后角逐,善于学习、放得下身段的成熟政治家李鸿章以35%的得票率赢得胜利。他的主要对手小曾以29%屈居第二。辅政大臣郭嵩涛亲赴上海,向李大人恭喜“连任”。顺便一同观看了在法租界上演的话剧“东王受审”。李鸿章居然还幸运地抽到了唐宁签名的《全球简史》。他们绝想不到,这一出法制剧是个小女孩导演的。
唐宁在书上最终写的那句话是:好的历史不能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206。第206章悬空
李鸿章正式上任江苏巡抚之后,自然把江苏省衙门的各种经济事务移交给第一功臣胡光墉,加上他申报的财产似乎有诸多不实之处。郭嵩涛准备查一查,但唐宁认为这是第一届民选巡抚,为了给民众多点信心,还是放过他了,后来这几乎成了不成文的惯例,民选巡抚享有司法豁免权,要查也等到他下台之后再查。
为了制衡胡光墉这种官商,唐宁建议朝廷创建直属中央的廉政公署。公署不仅直属中央,还不能放在跟官老爷们同一个城市,以免互相认识,不好杀熟。江苏巡抚衙门在苏州,那么江苏省的廉政公署就放在上海,甚至放在租界,平时跟中国人都不怎么接触,办案的时候才冷不丁请官员到租界去喝茶。
改革的下一步就是明年的省议会选举,以及明年同时进行的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巡抚选举,包括广东、福建、浙江三省。阮长祚在上海全程见证了大清的第一次选举,认为这算是成功了,他得回去向越南国王报告见闻,以增加越南人改革的信心。
现在的越南南圻已经在大清援越远征军的控制之下,援越军司令唐萨拉正在跟越南国王商讨在南圻率先民主化改革的事宜。越南国王对法国人非常憎恨,要求严惩,但唐司令不仅没有严惩,还下令保护在越法国公民财产,仅对军事人员进行限制,这让越南阮朝政府相当不满,双方矛盾加剧。
因此,当阮长祚兴匆匆地返回越南时,发现大势不妙,现在越南国王认为自己这是前门拒狼后门进虎,并且骑虎难下。唐宁根本没有兴趣理会越南的事务,一切都唐萨拉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与越南政府进行交涉。
法国在西贡的商人早就听说东印度公司军队打仗很文明,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他们也越来越大胆,竟向占领军提出法属印支的自治要求,其要义是成立既不听法国政府也不听越南政府的法国人自治领地。唐萨拉对管理政务也不懂,就让这些法国商人掌握了实际行政权,这让越南人更是恼火,认为这是大清国正在耍手腕要他们屈从,更是闹得不愉快。
越南政府直接与大清礼部理藩院交涉,郭嵩涛以为越南自治是唐宁的既定政策,他根本也不太在乎大清国的这个小弟,也就没怎么理会。法属印支恢复秩序的消息传回法国,法国人都感到很奇怪,怎么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
唯一发生的似乎是法国人派往越南的军队消失了,总督自然也消失了。越南当地人的进步思想有限,唐萨拉有心让越南人参政也没办法施行,只好任由法国人操纵当地自治政府,只是名义上这个政府是由当地纳税人组成的,税收当然就成了这支两千人的远征军的军费。
接下来,让我们关注一下离印支半岛不远的新几内亚局势。随着阿拉伯石油公司的天然气开采到位,氦气的产量大增,飞艇的数量也大增,使“新几内亚邮购公司”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突破了瓶颈,热带雨林收藏家向荷兰国王发出了“最后一次”收购荷属新几内亚的要求。
迫于东印度公司在南洋的绝对优势军力,荷兰政府屈辱地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转让协议,世界物种奇观岛屿法理上归属了收藏家名下,由新几内亚公司打理。唐宁为此付出了100万英镑的高价,比荷兰人在新几内亚取得的利益高,而且并没有把已经在新几内亚殖民的荷兰人驱赶出去,他们的财产得到保护,也算给荷兰人民一点面子。
随着飞艇数量的日益增加,国际航线也越来越多,由于燃料电池技术的持续改进,飞艇的速度已经超过百公里每小时,可以跑赢大多数的风暴,所以敢于开通横越大西洋的航线,伦敦已经能够乘坐飞艇直飞加拿大蒙特利尔,航程为5236公里,需要大约两天多几个小时的时间。伦敦到斯德哥尔摩,航程为1430公里,仅需14个小时。伦敦直飞上海,航程为9200公里,需时约四天。最夸张的可能要属上海飞洛杉矶,航程达10490公里,耗时长达四天多。
为了保证这些超长的国际航线的安全,每一次都是客货两架同飞,万一出现意外,可以弃货保人,当然,由于飞艇公司在安全性的花费了无数的精力,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过严重的事故。从概率上来讲,比乘船都安全得多,也舒服得多。
在交通上的进展还体现在全球第条磁悬浮铁路的开通。由于法国与温莎财团的交恶,英法海底隧道改道去了比利时的尼乌波尔特,开凿隧道日长度大为增加,但由于有大型盾构挖掘机的开道,“悬空技术公司”信心十足,硬是把这条长达80公里的海底隧道挖通了。
这项不可思议的工程似是比两条世界级运河的开通更令人惊讶,这要利益于盾构机使用的超级金属的发明。世界上最硬的物质是钻石,那么,是否就能说钻石是最强的物质呢?不行。因为钻石虽然硬朗,但是从某个角度对其进行冲击的话,钻石将瞬间裂开,这是它的软肋,布鲁塞尔的切割专家们是善于寻找钻石软肋的高手。
太硬的物质往往有弱点可寻,一旦出现裂痕就会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整体毁灭性崩塌,而以钢为代表的金属则兼具硬度与延展性,好处是它的破损是可见的,人们可以像忒修斯之船一般替换与维修它。
金属这种属性的奥秘在于它是导体,即在它的正电荷质子被海洋般的电子包围,强大的电磁力使金属原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是它坚硬的奥秘,而当它受到掠夺时,电子海洋起到粘合剂般的作用,使金属原子迅速重排,硬度没有受到严重影响,使受损的过程流畅地进行下去。
这种金属原子连接的方式被称为“金属键”,而以钻石、陶瓷为代表的化学键称为“共价键”。共价键的每个原子都与其他原子共用电子,互相连接成网格状,其单元结合要比金属键要强,即使施加外一般也不会被破坏,可是外力较大时共价键不仅自身会断裂,也会连累周边的键断裂,且断裂之后无法自发地重新配对连接,因此导致“碎”的产生。
用作盾构机钻头的超级材料是金属键与共价键共同起作用的混血儿,共由三种材料组成:碳、钨和钴。碳与钨形成的碳化钨实际上是一种陶瓷,而钴则起到金属键的作用。超级材料成形之后将获得钻石般的硬度,几乎不会变形,又能以细微的变形淡化超强外力的冲击,要压坏单位面积为10平方厘米正方体的这种合金,需要加5000吨的重物,你感受一下。它的理念与工艺都是全球最先进的冶金巅峰。
超级合金的加工难度极高,只能由粉状原料按照制品的形状烧制凝结而成。在烧制过程中产生的瑕疵只能用钻石等工具一点点削去,非常耗费时间,成本也高,因此,只有数控机床精细加工出来的模具才适用于制造这样的模具。
同样的,粉末中的杂物会严重地影响成品的机械性能,有害不纯物必需控制在0。01%以下,也不是谁都能做到如此工艺的。
只有制造出了如此精湛工具的悬空技术公司才能在预算之内完成这个世界奇观,换了任何工程公司来承包英比隧道,挖50年也不一定能完成。温莎财团正是靠着一项项的技术突破,完成了包括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之内的世界奇观工程,并总是在预算之内完成。
英比隧道里的悬空铁路达到惊人的500公里时速,这个速度比现在的普通铁路的时速整整提高了10倍。之所以有这么惊艳的表面,跟它的体积大有关系。它仅能容纳6个乘客一个司机。所以报纸也称其为海底巴士,以便与飞艇组成的空中巴士形成搭档。
由于海底巴士速度实在太快,规定两车安全距离为50公里的话,也只有6分钟左右就能发生追尾,所以同一时间基本上隧道里仅能容纳四辆巴士,分成两个方向。
现在是个不太平的世界,人们对海底隧道的安全也很关心,万一有敌人企图炸毁隧道办?这个嘛,还真没办法,但你最多一次干掉28个倒霉的无辜平民,你觉得有任何恐怖组织会认为这是一个好目标吗?还不如打翻一只小船呢,费那个劲潜到海底去搞这事,不划算。
而且,北约成员国绝不是恐怖组织,而是负责任的大国,嘿嘿。
再说了,就算发生了恐怖袭击,海底巴士可以从没有被炸的一端逃跑,而且逃跑的速度超乎你想象地快,除非你同时炸两头,让被海水包围的巴士没有任何机会,这个难度恐怕又上了一个台阶。
这条本来属于英法两国人民的幸福,现在与法国人无缘了,在英比两国人民欢庆世界奇观诞生之日,法国媒体酸溜溜地说:“一次才乘坐6个乘客,有什么用?”
对普通人来说确实没用,但它代表的是科技水平,经过运营考验之后还会联通伦敦与布鲁塞尔,甚至会再次扩展,成为欧洲大都会之间最快的交通工具。对于需要关键的快速履行的乘客来说那就是天大的用处了。
悬空技术除了快之外,还有能耗低的特性,比海底隧道研发得更早的伦敦市内自动化小型物流网也在不久之后开通。这是一个什么东西?简单来说,是一条沿着路灯建设的管道,其空间仅容一人大小,用于运送小型包裹,使用悬空技术,每一盏路灯的电力产生磁力将包裹推一下,利用惯性将包裹运到另一盏路灯,像传花鼓一般传递包裹,到了路口,包裹自身携带的机构式数字信息会被读取,路口特别设置的路线分拣机会自动将包裹投递到正确的路线上去。
包裹传递的速度并不快,但也达到了30公里的时速,约等于一个自行车手疯踩时的速度,但它好在没有红绿灯限制,也没有交通拥挤的掣肘,伦敦市区两点之间的距离最多也就是30公里,意味着你在路灯货运网的一个节点投递包裹,能够在一小时之内到达市内任何一个节点。这是多么美妙的享受啊。
悬空技术公司已经将这个网络单独成立“风鸟快递公司”,正在跟英国的邮政部门谈判承包他们在伦敦的大部分业务的合作。
而风鸟快递的下一步发展就是建设快速的城际干线,将业务拓展到整个英国乃至欧洲友好国家的城市,他们的目标是:有路灯的地方就有风鸟。
如果风鸟快递仅仅用来送点书信,那也太浪费了。由于物流的发展远远地超过商品流通的需求,风鸟快递必须主动出击以赢得业务。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电报购物”服务出现了。
说实在的,电报购物可比电话购物强大多了,它可以把打印出最新的商品清单,任君选购海量的商品。而这商品,自然要跟批发超市metro对接。对杂货店的小店主来说,用风鸟快递从metro补货简直是惬意的享受,如果你的店址附近正好有风鸟快递的节点的话。
这是电报时代的电子商务,散发着浓浓的维多利亚时代风情,同时又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207。第207章大赦
1862年秋,意大利皇后伊丽莎白·温莎在新落成的米兰皇宫顺利生下一位长公主,起名:艾琳,意为:和平女神。不过,显然这个名字遭到了北约国家媒体的讽刺,他们觉得意皇的所做所为显然与和平相去甚远。
鹊起的美国黑人社团更尖锐批评意皇支持奴隶制的邪恶立场。这些家伙,人家生个宝宝他们也冷嘲热讽一番,好吧,该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在黑人社团甚嚣尘上的巅峰时刻,经过几个月的准备,意皇宣布在美利坚联盟国成立非洲俱乐部,以著名拥有黑人血统的大作家大仲马为主席,意皇个人注资8000万美元为非洲俱乐部基金,,用于改善美国黑人的处境。
具体来讲,主要用于给黑奴赎身。当时黑奴的市价大约为800美元,8000万美元可以为10万名黑奴赎身。美国南方在战前大约存在400万黑奴,这10万的名额并不算多,因此,只能给黑人精英,主要是受过教育的精英。跟在大清实行的三学分制一样,非洲俱乐部会组织初等教育考试,只要能通过考试的黑奴就能向非俱申请无息、无期限、无抵押贷款。
这笔借款可以还,也可以不还。凡是分期还款了的黑人可以获得非俱的荣誉会员奖章,并且所有收回的贷款一分不落用于继续改善黑人的待遇。意皇称其个人能力有限,如果大家都力所能及地归还贷款,俱乐部将有源源不绝的资金来持续地改进非洲哥们儿的处境,如果很少人还款,意味着什么,大家自个儿琢磨吧。
为什么之前唐宁要求南方给黑奴受教育权、赎身权?现在终于明了了。10万,又见十万。几年前唐宁就做过一件类似的事情,宣布将在全球收养10万孤儿。精英,又见精英。以前是精英儿童,现在是精英黑人。
回馈,又见回馈。那些姓温莎的孤儿长大之后,大都有高薪工作,喜欢没事捐点款给国际学园,以便母校能够继续救助像曾经的他们一样无助的孤儿。意皇希望这些黑人也有一样的觉悟,当然,信心不是很足。国际学园的孤儿是真正的精英,而赎身的黑奴只不过是顺利通过自学掌握初等教育而已,将来未必有可观的收入。
当然,以后的事就不在意皇的考虑之内了,他已经砸了8000万美元的巨资改善非洲哥们儿的处境,可谓仁至义尽矣。林肯先生是黑人的英雄,但你能变出8000万来真正提高黑人的处境吗?当然没有,即使是总统也不可能动用如此巨资。法律上的平等并不能真正使黑人拥有平等的地位,只能让北方充斥着大量没有受过教育很可能沦为罪犯的加剧种族歧视的黑人。从此以往100年,黑人的待遇也不会有太多变化,否则也不会出100年之后的马丁路德金高喊“我特么是来代表黑哥们儿来向美国政府要求兑换一张支票的!”
意皇表示:“我国际学园的黑人学生已经证明了他们跟欧洲人拥有一样的智商,跟所有欧洲人是同一物种,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的家园确实仍然处于蒙昧的部落酋长时代,他们缺乏一个改变命运的契机,这就是教育和团结。希望非洲俱乐部以及这理论上的10万自强不息的第一批真正自由人能够点燃非洲振兴的火焰,让光明燃遍美丽、雄奇的非洲大陆。”
8000万美元。唐宁再一次挥金如土,刷新了自己保持多年的慈善捐赠纪录。美国北方佬的所有道德优越感顿时灰飞烟灭。这8000万使用之艺术性、科学性更是发人深省,使美国议员在反思自己的种族平等政策是不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这8000万美元的诱饵就好像在强迫黑人变成受教育并团结互助的民族,单从描述上就很有意思。
这一回,连泰晤士报也盛赞意皇不愧是慈善家,再也不能用“滴血的资本家”来形容他,感谢艾琳公主,公主万福!
这8000万也使得南方佬更有钱买战争物资,相当于是给黑奴增值了8000万。北方维持联邦统一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在北方政府的内部基本上已经把抢那几个未定归属的州作为战争的理由了,深南州在无良土豪的支持下看来是无法征服了。
加州,现在是北方佬对唐宁最痛恨的源头,因为东印度公司雇佣的日军已经在洛杉矶港建立了要塞级的据点,并不断增兵,看样子是要大干一场。此时,南方军的“新墨西哥州计划”已经破产,因为在不断地交战中被断了补给线,不得不退回原点,东印度公司便自食其力,将日本陆军增加到了两万人,而且全是装备了fn1855和野战炮的精锐,已经属于攻击性质的部队,最近更是频繁出动飞艇侦察加州北方的三藩市地区,野心已如司马昭之心。
对于唐宁来讲,攻下加州是进一步扼制美国的计划,有了美利坚联盟国仍然靠不住,占领西海岸才是王道。林肯已经签署了《太平洋铁路法案》,将建造第一条横贯东西的铁路,西端就是三藩市,这里是美国的绝对战略要地,其金矿为联邦提供货币的国际购买力保障,岂容他人染指?战争将继续扩大化,世人已经拭目以待,看看东印度公司的陆军有什么本事。
日本人对于加州的天气太喜爱了,这地方要是抢到了,那多带劲,比中美洲那热死人的地儿好太多了,这一仗,日本最著名的陆军统帅西乡隆盛亲自来到了洛杉矶坐阵,不过,是作为参谋长,司令还是那个就职于东印度公司的英国人。
由于大量日军的加入,法国人组成的“被遗忘者舰队”逐渐被日本水兵稀释,战舰上已经将遥控炸弹拆掉,而法国士兵也分成了两拔,给他们选择,要么留下来成为正式的法国雇佣兵,要么你们去越南西贡吧,那里是自治领,法国人在那里享有公民权,只是他们作为战俘,暂时不能回法国,以免法国人又征召他们入伍。
三分之二的法国人选择了去越南,剩下的已经习惯了给东印度公司当兵,怕去了越南没有谋生手段。他们也蛮喜欢加州的。
北方也在不断地增兵到三藩市。常规来讲,应该趁对方集结未完成之际进行速战速决,尤其是像东印度公司这样远到而来的客军。但eic是反其道而行之,准备让对方尽情尽性地组织大军,然而一次性决定性的打击让北方佬永远也没有能力再组织反击。
这个时候的美军已经通过费厄泼赖号发现了液压炮管的机密,对敌人陆军的炮火有相当严肃的重视,竟在加州云集了多达10万的重兵,并且,不断地加固要塞,不断地深挖壕沟,以对方5倍的兵力仍然准备采取守势。前面说过,加州总人口仅40万,这一下子挤进来10万大兵,可见这军力是多么的强大,而且后勤压力也很大,北方军这是要跟东印度公司在加州死磕的架势。
深受壕沟战的影响,eic也爱挖壕沟,不过他们开始运用战争工程机械,发展的当地的伐木业,先用小型盾构机来建造坑道,连通星罗棋布的暗堡、碉堡。再用木板来加固坑道的顶部与两侧,还用通风扇来保持坑道的空气清新。坑道防炮弹的能力又比壕沟强多了,也只有使用战争工程机械的eic能够这么做。
有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洛杉矶要塞,eic才能肆无忌惮地进攻三藩市。eic加州远征军制定了作战计划,第一步就是清扫三藩市周边的各个据点,令敌人不得不龟缩在三藩市。这些小据点都没有坚强的碉堡,只有仓促的壕沟和简陋的铁丝网。
挖掘机被西乡隆盛当成了坦克用,士兵躲在铲斗中当前锋,而前挡风玻璃则再用一块钢板防弹以保护司机,这个配置还能用来清理令人头疼的铁丝网。挖掘机后面还跟着更多的士兵。
eic军队往往能以数十倍于敌人的优势兵力清理据点,而且每次进攻前都用飞艇把敌人的防御攻势看个通透,制定详尽有针对的进攻计划,使用迫击炮对壕沟中的敌人狂轰烂炸。迫击炮是一种高轨道炮,几乎可以垂直掉落到壕沟中,经过训练的炮手在百米近程时精准度相当可观,因此破掉了壕沟战术,每每经过轰炸之后的敌军就已经丧失了对战的信心,抵抗能力有限,所以清理工作进展顺利。
eic陆军有条不紊地向三藩市推进,美国媒体开始大肆报导美军在加州大势不妙,三藩市可能被围困。
美国陆军部早就预料到eic陆军有可能有什么先进的武器,果然被猜中了,火炮专家听到后撤的士兵的描述以及冒险到前线观点之后,得出了高轨道炮的结论,北约各国立即分享了该发现,火炮专家全力以赴仿造迫击炮。
为了对付迫击炮,位于三藩市的大本营正在拼命地挖坑道,美军的应变能力极为惊人。
英勇顽强的美军士兵以血肉之躯拖延了eic的清扫战,当三藩市被团团包围时,已经有了比较可观的坑道、暗堡,日军要再想取得进展,已经不容易了。加州第一大城市三藩市,5万多人,第二大城市是距离三藩市不百公里出头的萨克拉门托,万把来人。
三藩市通往东部只有经过萨克拉门托这一条道,因此在萨克拉门托也布下重兵。防御一方的困境就在于任凭对方寻找弱点,自己很难重兵集结。经过火力试探之后,参谋部建议重点进攻萨克拉门托,这里再重兵也不可能跟三藩市相比。
洛杉矶留下两千守军,围困三藩市使用6千军力,进攻萨克拉门托的军力总共为12000人,拥有600门迫击炮和30门6英寸中型榴弹炮,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