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当权-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谁的功劳,谁的罪过都还不知道呢。

    “锦衣卫是朕的亲军护卫,关系到朕和皇宫的安全和整个京城的安定,也是朕最信任的一支队伍,所以,锦衣卫绝对不能出现问题,尤其是战斗力和对朕的忠心,两位案情,你们明白朕的意思吗?”朱祁镇重重的说道。

    “微臣,小臣明白!”郭怒与孟岩起身欠身道。

    “你们先写个条呈给朕,不日朕会给你们旨意!”朱祁镇并没有马上做决定,兹事体大,他也要征询一些人的意见。

    “微臣,小臣遵旨!”

    “小臣还有一件事,请圣上恩准!”孟岩道。

    “讲!”

    “小臣想在锦衣卫内做一个问卷调查,出一些题目,抽取一千名锦衣卫进行测试,听一听他们的内心的想法,这样也便于往后的决策。”孟岩道。

    “微臣也觉得任何一项政策都是众口难调,不过我们可以遵循大部分人的意见,这样就能保证我们的做法不会遭致大多数的反对!”郭怒也帮衬一声。

    “这个办法倒是不错,爱卿打算出那些题目呢?”朱祁镇略微沉思了一下。

    “小臣出的题目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对他们的家庭情况的一个大致的了解,做一个概率的统计,比如说,几口人,又没有人生病,住房如何等等,第二部分,是关于他们在锦衣卫内当值的一些情况调查,比如有没有遭到上司的责骂,同僚的排挤等等,第三部分,就是本人对锦衣卫的哪方面的改进,比如锦衣卫每年受训的时间,科目等等。”

    “孟爱卿这个问卷调查有点儿意思,你把这些题目也给朕写一个条呈,朕要看,还要亲自批示!”朱祁镇吩咐道。

    “小臣遵旨!”(未完待续。。)



第两百零一章:锦衣卫试点改革

    “郭爱卿,匠作司的案子你处理的很及时,很到位,没有引起大的骚乱,朕很欣慰!”

    “微臣监管不力,微臣有罪!”

    “唉,要说监管不力,那应该是匠作司的署理千户,这么大的贪腐案子在他的眼鼻子低下,他都没能发现?”朱祁镇哼哼一声。

    “圣上,其实我们千户大人是知道一些的,可没有真凭实据,他也不好贸然上报,而且他也没有抓人的权力!”孟岩替魏实说话道。

    “朕知道,如果不是郭爱卿派你去匠作司库房担任司库百户,恐怕这么大的贪腐亏空还不能马上见天日呢!”朱祁镇道,“郭爱卿好眼光呀,朕有些后悔了,替令千金保媒!”

    “圣上……”

    “郭爱卿别急,朕不是那种言而无信之人,既然开了口,就不会反悔,否则朕如何面对天下人?”朱祁镇笑道。

    郭怒松了一口气,这皇帝要是反悔了,那可就麻烦了。

    “郭爱卿,令千金跟孟爱卿的这杯喜酒,朕是吃定了,日子定了没有?”

    “还没有。”

    “怎么还没定下来呢,快点把日子定下来,不然朕就让钦天监给你们选一个好日子?”朱祁镇道。

    “不用麻烦了,微臣回去马上找人看一下。”郭怒忙道。

    “这就对了嘛!”朱祁镇道,“对了,敏敏跟我说,她跟于小姐很投缘,想让她时不时的进宫陪她说话。爱卿帮朕转达一下。”

    “娘娘要见于小姐,派人传个话就是了,何必要小臣转达呢?”孟岩奇怪的问道。

    “爱卿,你附耳过来!”

    孟岩狐疑的上前,凑到朱祁镇跟前。

    “这,这不大好吧……”孟岩听了之后,目瞪口呆。

    “别看朕是皇帝,其实并不自由,想出个宫,都得找个正当的理由。不然出不去。敏敏就更不行了,虽然可以召见命妇入宫,可爱卿也知道,那些人多大年纪了。这说不到一起去。上一次你带于小姐入宫一同给敏敏诊治。她俩是一见投缘,可皇后也不能随便召见一个民女,但是如果她是你的助手就不一样了。入宫给敏敏瞧身体,纵然有人说闲话,也不敢公开反对!”朱祁镇解释道。

    “圣上何不封于小姐一个女官?”孟岩建议道。

    “这倒是可以考虑,于小姐饱读医书,倒是可以在宫中尚食局担任医馆,但是宫中女官从来都是宫女担任的,而且不能随便进出大内的。”朱祁镇道。

    “那还是算了。”孟岩讪讪道,他可不能害了人家于欣,一入宫门深似海,进去了,就出不来了。

    而且宫里尔虞我诈,她也未必能够适应得了这样的生活。

    出的宫门。

    “那个蔡晋的档案我已经给全部销毁了,但是这个人你的慎重使用,他的身份来历不小!”

    “我知道,蔡晋是个人才。”

    “我也知道他是个人才,但是没想到你会看上他,这个人用好了能够成为你的左膀右臂,用不好,会有大麻烦的。”郭怒告诫道。

    “我明白了!”

    “圣上交代的两个条呈,你要尽快的写好,这件事要快,拖久了,就不行了!”

    “知道,回去之后我就写!”

    “你先回匠作司吧,我也回南衙了!”郭怒一打马头,调整马头说道。

    “说那迟那时快,只见我们大人大吼一声,将那田伯喜猛的一推……”

    “推什么推,唐笑,你跟他们胡诌什么?”

    “大人回来?”

    “回来了,别跟他们胡说八道,我饿着呢,去,给我弄点儿吃的。”孟岩白了唐笑一眼。

    “大人,唐助理跟我们讲您在田府怎么把死了的田老爷子给救活的故事!”

    “人死了我还能救的过来,你们以为我是神仙呀?”孟岩呵斥道,“别听唐笑胡说八道,田老那是假死,假死不是真的死了,要真是了,我们大伙儿现在该去田府吊唁了!”

    “是,是,假死,假死……”

    “怎么,今天的训练任务都完成了,还有空听故事?”孟岩一抬头,环顾四周问了一句。

    周围顿时轰然一散,一个个比兔子跑得还快。

    “三天不打,就上房揭瓦了,这帮人!”

    “公子爷,老朽真是敬佩不已,看的出来他们是真心敬佩你,服你。”蔡晋笑呵呵道。

    “将心比心而已,蔡先生,对仓库的情况,你都了解了吗?”孟岩讪讪道。

    “好一句将心比心,你对他们付出了真心,他们自然也就真心对你,可这个道理又有多少人能够明白?”

    “大人,厨房里只有早上吃的疙瘩汤和馒头?”

    “馒头就馒头吧,给我弄热了送过来,大冬天的吃冷的,我胃可受不了!”

    “公子爷去了那么长时间,有什么事情发生吗?”

    “真要对你说呢,蔡先生,刚跟郭大人进宫面圣了,我和郭大人向皇上提出了整肃锦衣卫的一些想法,圣上听了之后,让我写一个详细的条呈递上去,你帮我参谋一下,这个条呈该如何写。”孟岩道。

    “什么内容?”

    “是这样的……”

    “公子爷的这个想法简直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老朽真是叹为观止呀!”

    搞这个津贴福利制度,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将下面的小金库都集中统一起来。

    当然,想要将所有的灰色收入都杜绝了,那也很难,起码大家都知道的灰色收入,比如,收取的商铺的例钱各有司想要截留就不可能了。

    孟岩原本是想把这种不合法的“保护费”给废除,但是现阶段却不能这么做。

    因为如果废掉这个例钱,锦衣卫的收入就会锐减,根本没有钱来支撑推行的这个改革。

    只有等以后实业做大了,逐步减少“保护费”的征收,直到彻底免除为之。

    而且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然等锦衣卫内部的空缺都调整完了,人心稳定下来,想要将小金库收缴就难多了,既得利益者怎么会舍得自己的利益被人拿走,或者分摊呢?

    郭怒执掌锦衣卫,肯定是要有人事调动的,南衙一系的肯定有人要挪动位置,而北衙原来马顺一系的要么在坏事没有暴露之前调走,要么就等着被肃清!

    这是肯定的,在这个权力填补的空档,将财权收缴,这时候阻力是最小的。

    蔡晋一眼就看出孟岩和郭怒搞这么一个津贴、福利制度背后的真正目的!

    掌握了财富分配的权力,锦衣卫落入郭怒手中指日可待。

    而且这个制度一旦颁布实施,基层锦衣卫的官兵肯定是拥护的,因为这个制度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保障,他们以后拿到的比现在还要多,还不需要去出卖自己,替自己的上司干一些不该干的事情。

    “我先想到的就这些,蔡先生,辛苦你了,帮我草拟一个条呈出来。”

    “好的,老朽这就去拟!”蔡晋点了点头。

    出了这一个,孟岩还要弄一个问卷调查,这也是一个耗脑细胞的事情,这个蔡晋可做不来,必须自己亲自动手!

    “这是?”孟岩一瞅书案上居然放了一个木盒子,打开一看,居然是一排整齐排放好的铅笔。

    自己只是稍微提了一下,这就做出来了?

    “大人,馒头来了!”唐笑一只手端着疙瘩汤,一只手提着一个篮子进来。

    “放这儿吧!”孟岩正在削铅笔,头也不抬一下道。

    “大人,您都看到了,火药所的刘工送过来的,说是您让他做的,他反复试验了好几次,才做出来了!”唐笑道,“这个东西可不好做,特别是中间的那个铅芯,太软不行,太硬了也不行。”

    “配方比例记下了?”

    “记下了,大人,这笔最多也就写写画画,用来记录可不行,水一浸就看不见了。”唐笑数落起铅笔的弊端来!

    “它本来就是供人随手写画的,主要是用起来方便。”孟岩笑了笑道。

    弄这个东西,主要是为了方便自个儿,他根本没想过要搞什么铅笔厂,没有多大的意义!

    就算能够批量生产,这东西也不是普通老百姓能用的,手工生产肯定比不上工业化的机器生产,成本肯定不会低!

    孟岩虽然会用毛笔写字,可是一个习惯了快速书写的人,让他用毛笔一笔一划的写字,他肯定嫌慢,所以,他只有找人帮他把铅笔给造了出来。

    “你呀,替我谢谢刘工,另外,让他再给我做一百支出来,工钱和材料费我给双倍,告诉他,做漂亮些。”孟岩吩咐道。

    “行!”

    “大人,这个铅笔能否给我两支?”唐笑眼馋道。

    “给你两支,行呀,拿两支吧!”孟岩一抬头,冲唐笑嘿嘿一笑道。

    “谢谢大人了!”唐笑抓起两支铅笔就飞快的跑了。

    这小子,还怕自己反悔不成?

    削好的铅笔试着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很不错,字迹很清晰,笔尖在宣纸上滑动没有迟滞感,很顺滑,说明这铅笔泥颗粒非常小,阻力适中。

    沙沙……

    就着宣纸,孟岩飞速的画了起来。

    很快,一副半裸的睡美人素描出现在她的笔下……

    欲知孟岩笔下美人图画的是谁,且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



第两百零二章:孟岩教测绘

    “什么,死人都让他救活了?”

    “千真万确,翁主,东厂在田家一个下人亲眼所见,当时那田守业已经没气了,正好魏实和孟岩赶到,孟岩进去后,将田家的人都赶了出来,大概过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田守业还魂了!”曹吉祥脸色很不自然的说道。

    说实话,他接到手下的报告,也是不相信,可经过他的了解之后,并且亲自见到那个田府的下人之后。

    他确信,这不是在听故事,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这么说,这个孟岩的医术有鬼神莫测之能!”王振也着实吓的不轻!

    “翁主,您说,这孟岩还不及弱冠之年,他怎么就能有如此神奇的医术?”曹吉祥也心有戚戚,面对这样可怕的对手,那真不是一件舒心的事情。

    “你怕了?”

    “不,不,属下怎么会害怕呢,就算他孟岩又通天彻地之能,有如何,最终还不是跪在翁主您的脚下?”

    “咱家何时说过要孟岩跪在我的脚下?”王振轻哼一声。

    “翁主,您的意思是?”曹吉祥微微一抬头,眼睛偷偷瞄了一下王振的脸。

    “太后急着抱孙子,对付孟岩的事情暂且押后。”

    “可鞑靼人那边儿……”

    “你是给朝廷做事,还是给鞑靼人卖命?”王振不满的冷哼一声,眼角的一撮白毛轻微颤抖了一下。

    “属下糊涂了!”

    “鞑靼人想要做什么,你跟咱家说一说?”

    “他们想要绑架孟岩!”曹吉祥道。

    “什么。绑架,鞑靼人吃错药了,他们为何要这么做?”王振惊讶的问道。

    “属下也不是很明白,不过,那个卯失剌解释说,孟岩盗走了鞑靼大汗一个家传宝物,他们必须要拿回去,才能交差!”

    “什么宝物?”

    “听卯失剌说,叫什么《大漠龙图》。”曹吉祥道。

    “《大漠龙图》,难道是一份藏宝图不成?”王振略微思索了一下道。

    “属下也是这么猜想的。不过即使是一份藏宝图。对我们来说也无甚大用,这份藏宝图所埋藏的宝物一定是在大漠,我们就算想要去取宝物,那是万分困难的!”曹吉祥道。

    “茫茫大漠。别说我们了。就是鞑靼人自己也未必能够避开所有的危险!”王振点了点头。

    “鞑靼人只是希望我们提供孟岩的准确行踪。其他的事情不用咱们出手!”

    “已经有过一次刺杀了,锦衣卫那边应该有所怀疑,如果被他们抓到把柄的话……”

    “这一次应该不会。鞑靼人不会亲自出手,他们雇佣了一批亡命之徒……”

    “吉祥,告诉卯失剌,我要三千匹上等战马,他如果答应,我们可以配合他,如果不同意,那就算了!”

    “翁主,咱们要这么多战马做什么?”

    “多嘴,不该问的别问!”

    “是,翁主!”曹吉祥答应一声,“对了,翁主,卯失剌还送给孟岩一个回鹘女子,叫魅姬。”

    “哦,有这样的事情,是孟岩主动索要,还是卯失剌主动相送?”王振问道。

    “卯失剌说,孟岩去会同馆鞑靼贡使团的时候,这个叫魅姬的回鹘女子正好奉茶,被孟岩看中了,开口索要,卯失剌本不想给,但最后摄于锦衣卫的压力,还是把人给了他,只不过,这个魅姬并没有去孟岩府上,而是被郭怒派人随后接走了,现在就住在郭府内,郭怒新娶的小妾收在身边,充当侍女!”曹吉祥道。

    “这倒是有点儿意思。”

    “翁主,人不风流枉少年,这孟岩不就是因为自己把持不住才暴露了身份,差点儿把命丢了?”曹吉祥嘿嘿一笑。

    “这么说,咱们倒是可以利用这一点了。”王振微微点头道。

    “属下有一个建议,请翁主斟酌?”

    “说。”

    “咱们何不从教坊司物色一个人选,把她派到姓孟的小子身边去,这样咱们就能掌握这小子的一举一动了!”曹吉祥道。

    “是个不错的办法,可教坊司的胡老头跟郭老虎走的很近,恐怕他不会听我们的。”王振道。

    “他可以不听我王振的,但太后的命令他总该听的吧?”曹吉祥道。

    “你这个脑瓜就是转的快,行,这事儿咱家琢磨一下,你去物色一下人选吧,等我的消息!”

    “那属下就先告退了!”

    测绘,简单来说就是测定地有多大,山有多高,水有多深,然后再图纸上显现出来。

    当然了,这只是最基本的东西,前世的测绘已经不是简单的人力能够完成了,没有精密的测量仪器那是搞不定的。

    可没有仪器难道就不能测绘了?

    当然不是,玩测绘,首先要精通数学,首先要学习几何原理,不懂这个,玩不转的。

    一块小黑板,粉笔也是现做的,就是石灰条,没那么多的讲究,至于度量衡,这着实让孟岩头疼了一下。

    中国古代的长度都是以寸、尺为单位的,甚至有些时候还不统一,这个统一度量衡的事情他做不了。

    为了方便教学,也为了日后能够统一度量衡,孟岩索性将前世的“米”引入了大明朝!

    一米到底有多长?

    这个原本是有说法的,可现在孟岩也找不到一个标准参照物,只好按照前世的方法,三尺为一米!

    这样分米、厘米、毫米都出来,采取的也是孟岩前世的百分制。

    第一期学员有四个,蒙克算一个。然后就是唐笑、黑子和林天行,后来有增加了一个,那就是蒙克的老婆初音,这个回鹘女子对数字的敏感要超过蒙克。

    蒙克毕竟年纪大了,学这些有些吃力,初音比蒙克小多了,而且似乎学的也很快。

    孟岩让初音也加入听课的原因,也是为了让蒙克能够跟得上自己的教学进度。

    有些不理解的地方,初音在下课之后可以帮蒙克继续讲解或者强化记忆。

    唐笑和黑子学的很认真,这两人都是孟岩当做种子来培养的。至于林天行。他能学多少,孟岩根本不关心,只不过,这小子学的还挺上心的。

    孟岩每天晚上上两节课。一节课有一个时辰。加起来就是两个时辰。四个小时!

    然后白天还要备课,训练,还要思考有关锦衣卫薪酬制度改革的事情。

    孟岩过的很充实。

    李淳的字确实很好。孟岩的字跟他一比,那真是差太远了,这以后凡是正式的公文,最后誊写的都交给他了!

    李淳很感激孟岩,给了他一个安定的生活,虽然有些时候抄写文书有些累,但总比大冷天的在大街上摆个字摊儿给人家写家书,还挣不了几个钱舒坦多了!

    尤其是伙食,李淳感觉自己几天下来身上的肉长了好几斤,想着是不是等明年开春儿,把家里人都接到京城来一起生活。

    凭借锦衣卫的权势,弄个路引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孟岩写的两个条呈,再仔细检查,没有错漏之后,都递了上去了,剩下的就不是他能够左右的了。

    于寿城被抓后,匠作司稍微波动了一下,便恢复了平静,该抄的抄,该罚的罚,一笔银子转到了仓库的账上,这历年的亏空去了一大半儿了。

    孟岩也知道,仓库的亏空也不完全是人家于寿城等人的错,自己人监守自盗也有很大一部分。

    所以,这部分的亏空还的自己想办法填上,还好郭怒没有给他时间限制,这就给了他腾挪的空间。

    至于孟岩想要的那个“采购权”,最终郭怒并没有答应,但是同意了他的用“采买”的办法进行招标。

    货比三家不吃亏,如果不是官商勾结,故意的抬高采购的物价,其实匠作司每年可以省下很大一笔钱的。

    锦衣卫现在大力整顿军纪,开源节流,一大批的官员被问责,丢官的丢官,降职的降职,借着中后所曹豹的案子,郭怒更是毫不犹豫的展开了大清洗!

    一时间,北衙诏狱那是人满为患!

    杨溥因病辞去了内阁首辅的位置,但由于朱祁镇的挽留,还留在朝中,并没有告老还乡。

    去杨溥时代的带来,谁会是下一个内阁首辅。

    次辅陈循是最有希望的,可内阁中也有较强的竞争力,杨溥若在,自然当然不让,现在他辞了,争夺内阁首辅的位置的人也就多了。

    礼部右侍郎马愉算一个,工部右侍郎高谷,这两人的呼声也高,而且这两人关系原本就不睦,现在为了争夺首辅的位置,关系就更加恶劣了。

    还有就是司礼监王振提议增加两名参机阁务的阁员,提出了内阁大学士年轻化的建议。

    此举深的皇帝的认同。

    当然,朝中很多官员对杨溥辞去内阁首辅的职务颇有微词,认为他不该在这个时候辞掉这个首辅,没有选好接班的人选,就辞官不做,这是对朝廷的不负责任。

    这话是有些道理,不过人家一个还下半身瘫痪的人,还占着位置不放,这不是挡着别人上位的路吗?

    这怕是又会遭来嫉恨,既然不可能再当这个首辅了,何不早一点退下来,也显得自己心底无私?

    至于谁来当这个首辅,让下面的人争一争也是好的。

    这一转眼的功夫,就进入腊月了,要过年了,朝堂上的火气似乎小了一些。

    大家也都知道,年前,这内阁首辅的人选肯定是定不下来了,不是还有一个次辅代行职权吗?

    内阁的事务难道没了首辅就不能处理,不能运转了吗?

    年终了,各衙门都忙着年终总结呢,这一年都干了些啥,是亏了,还是赚了,还是没亏也没赚,好事做了多少,坏事又有多少?

    这都得汇报,各地的督抚们汇报的折子如同雪片似的往京城送,各省的孝敬也不停的各家府里的搬。

    今年似乎又不错,几家欢喜几家忧!(未完待续。。)



第两百零三章:京城煤商大会召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