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将血-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尤其是帅府上下,又要给大军运送粮秣,协调诸事,将阵亡以及立功官兵名册整理清楚,以待朝廷颁赏和抚恤之用,又得准备晚宴,头疼是还是此战虽已结束,但河东有十数万户百姓迁入大秦,此事已然持续数月,大军回转也标志着此事接近尾声。
但饶是如此,一些接收百姓的郡府官员还滞留于潼关,后续地事情比之前还要纷繁复杂,虽然朝廷户部已然派人来处置,但这些人初来乍到,怎也不如帅府之人潼关人头来的熟悉,监造名册,分发户籍以及分发于诸府郡县等等,都需要帅府上下参与。
如此多的事情,到了大军入城之后,帅府上下官佐哪里还有半点清闲时光,都忙的脚不沾地一般。
魏王殿下,东征大元帅回府,所有潼关留守官佐以及滞留于潼关的地方官吏都是帅府门前相迎,但魏王李玄道此次东征受了重伤,只是稍微露了一下脸,便坐着准备好的轿子进了府邸,让那些准备了一箩筐好话的官吏们失望不小。
到了傍晚时分,大军才陆续安置完毕。各个军营中热腾腾的酒肉流水价地送上,便是已经睡下的人也都爬了起来,城中军营处处篝火,将天都染成了粉红色,大战归来地官兵们大声笑着,跳着,满嘴流油的喝着酒水,整个潼关到了夜晚却是渐渐热闹了起来。
帅府此时也是灯火通明。各军将领安置好了部下,陆续开始向大帅府邸聚集。
张承和郭猛两人并辔而行,郭猛精神还好,汾水河畔一战,到底让他出了一次风头,唯一不美的就是没有全部拦住那些金兵,让大帅受了重伤,不过斩首也有近千级。功名册上多少可以记上一笔地。
相比之下,张承却是有些阴郁,这次出征河东,虽无小过,亦无大功。他带来的一千西北铁骑却是折了三百余人,他出身延州张家,父亲是延州指挥使,但家门之中的规矩也严。子孙不得荫补官位,于此也断了许多人不思进取,只等着享受荣华富贵的念头。
可以说张氏一门出来地将军都是实打实用军功换取地官位,这次赴潼关应援,家里可是有不少人争着抢着来的,但后还是他独占鳌头,应下了这个差事。
但这个时候呢,只立下了些微之功。次次都是偏师,不但损了延州军的名头,这回去之后恐怕也难交代啊,还有佩官那边……。
“老张,这次回去有什么打算没有?”
“打算,我家老爷子的脾气你也不是没听说过,回去之后不挨上几鞭子那才叫见鬼呢,打算?有个屁的打算……”
“我说老张啊。要说你们弟兄几个都是人中之杰。但咱郭猛就是佩服你,遇事沉得住气。心思又好使,咱是个粗人,有时候难免犯浑,这脑子也不灵光,这些咱自己都知道,但这个时候你怎么也没个想法?”
“呃,这话怎么说?”
“前些日我家老爷子来信儿了,秦州镇军禁军已经抽调一空,咱这次回去,起码儿这官儿得升上一级吧?先回秦州是一定的了,但我家老爷子也说了,南边儿看样子要起战事,要想立功,还得去南边儿,就等着我回去,老爷子那里立马给安排一下,启程去南边呢,你们延州就没个动静?”
“你是说巴蜀……。”
“没错,仗能不能开打咱不清楚,但总归又是个机会,你就不动心?”
沉吟半晌,张承缓缓摇头,“南边的情形我也听闻了一些,看来圣上雄心不小啊,但巴蜀多山,气候温润,我们西北兵和你们秦州兵不同,都是爬冰卧雪出来地,到了那里恐怕施展不开,就算我们延州有心参与,朝廷也未必肯用啊。”
郭猛呵呵笑了起来,凑近一些道:“咱们秦州兵到是有些合适,但老爷子来信就说,秦州苦无大将率之啊,咱郭猛虽然狂妄了些,但也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若不是上面有老爷子,这次潼关应援哪里会轮到咱郭猛领兵?
所以我当即就推荐了你,这事其实好说,只要延州那边放人,咱立马叫人快马报于老爷子那里,恐怕还没等你领兵回到延州地界,这调令就能给到你手里,怎么样?到时候郭猛宁肯你麾下任个别将,咱们兄弟一起去南边走上一遭?”
张承听他说完,先是愕然,接着心里便是一喜,想了一会儿,大笑着拍打着郭猛地肩膀,“好,不管事情成于不成,这个情哥哥领了,好兄弟。”
这事两人自然是一拍即合,张承脸上也多了些笑意,两人又说了些闲话,但郭猛却是话锋一转,压低了声音道:“老张,这潼关不是什么好地方,咱们要是能早走还是早走的好。”
“这也是你家老爷子说的?”
“不是……咱怎么也瞧着潼关那些人不地道,就拿这次战事来说吧,咱们西军可是损伤不小,这还不算,鹰扬将军赵石那里却是陷了汾水西岸,大帅怎么行事咱不敢说,但救援他们的却是段其豹那个王八蛋,听说跟金兵打了一仗,损伤不小,但五千人硬是没把人接回来。
详情咱不清楚,咱不是说,和赵将军咱是闹过生分的,但他这个人咱也是打心眼儿里佩服,大军决战,杀敌不过数万罢了,他这次东征却已经俘敌万余,每次都是先锋,这就不得不叫人佩服了。
以他地本事,还能叫人堵汾水西岸全军皆殁,连一个报信的都没回来?搁我这里是不信地,不过他们做地也未免太明目张胆了些吧?也不怕旁人心寒?不怕朝廷怪罪?所以咱就琢磨着啊,还是赶紧回去为好,不然不定那些人能弄出什么幺蛾子来呢。”
张承微微颔首,也是压低了声音沉声道:“这事也就咱们兄弟说说,你可别出去乱说话……”
郭猛却是有些不以为然,“哼,这事谁心里没个谱儿?不用说大伙能不清楚?”
“但这事不能从咱们口里说出去,叫人抓住把柄就是祸患,不过你说地也对,这潼关确实不是久留之地,修整两天,咱们就走,这两天你管好你地嘴巴,别给你家老爷子找麻烦。”
“成,听你的,本来还想着今天晚上给段其豹些颜色瞧瞧的,娘的,算这个王八蛋走运……”
两人低声谈话之间,一行人已经来到了帅府门前……。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第三百六十章庆功(二)
第三百六十章庆功
帅府会客花厅,如今已经排开了宴席,一众军中将领将腰间佩刀解下,递于帅府衙兵,一边笑着相互打着招呼,各个脸上都是喜气洋洋。
然后仆人带领之下,按照早已预备好的座次陆续入席,职位高些,像李敢当等人还矜持一些,低声相互私语,并不高声啸叫,但那些职位低些的军中将领却是不管这些,酒菜还没有上来,便已经找到交好之人,勾肩搭背,肆意高声说笑,此时大伙儿也大多都是明白,这宴席恐怕就是庆功宴了,什么是庆功宴?大家挨个叙功,听说朝廷的钦使也已经到了潼关,这次东征打的金狗狼狈万分,虽是没有夺得寸土,但也是扬国威于异域,大大长了大秦的威风,这赏赐还能少的了?
既然作如此想法,那些领兵校尉们多已经是抓耳挠腮,一边跟人说笑,一边已经心里细数这次自己立下的功劳,到时候大帅叫到自己的时候,又该如何应答……。
月上栏杆,外布置防务,也是原潼关一众将领也纷纷赶到,又是一番扰攘,这时添具帅府长史的李廷之才来到大厅,接着酒菜吃食便流水般送了上来,气氛越见热烈,众人也知这位魏王殿下向来清简,不适奢华,潼关帅府内根本没有养艺人舞妓,这些人虽是征战日久,心头早已经憋满了火气,但此时也没人触这个霉头,到是一些将领为了助兴,间或出来舞上一段刀剑,惹的满堂喝彩这才团团作揖退下。
正热闹间,厅外却是传来声音,“大帅到。”
呼啦啦一阵桌椅响动,众人都是站起相迎。花厅台阶之下,两个衙兵掺着脸色带着苍白的魏王李玄道漫步走了过来,从李玄道受伤,到撤兵回转潼关,除了李玄道心腹将领之外,李玄道已经多日没人前露面,军中多有谣传的,此时众人见李玄道强自带着欢容。脖颈之间还围着一层白布,隐隐间还能看见些血渍,便是李敢当这等心机深沉,隐约觉得不对的,心中也是暗自一惊,原来大帅真是伤的不轻。
到了大厅门口,李玄道挥臂将两个衙兵推开,示意他们退下。这才举步慢慢走进了大厅。
“大帅……”立马有人离座想要上前搀扶。
李玄道却是摆了摆手,皱了皱眉头,让他们退回去,身子挺直,来到主座坐下。笑道:“都站着干什么?坐下,坐下。”
见众人纷纷坐下,这才接着说话,但声音一直都不很高。时不时微微皱眉,李敢当微微瞄了一眼,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他常年驻守京师,和这些边镇的将领不一样,见惯了官场上地尔虞我诈,再加上这几年李家江河日下,他行事也越加小心翼翼了起来。皇位之争虽说已经算是落幕了,但这位魏王殿下还是手握兵权,领兵外,一旦闹将起来,可不得了,这些日子他都担着心事,生恐这位魏王殿下受伤是假,打着的是以弱朝廷戒心的主意。现看来却是他小心过头了。
不过瞅着下首张承郭猛等人不咸不淡的表情。心里也是一堵,赵石所率京兆。先锋两军生死未卜,都说已经陷了汾水西岸,别的都还算了,鹰扬将军赵石少年得志,他有意示好,但却被驳了颜面,心里说不恼恨那是假的,但他侄女李金花可也赵石麾下,这个侄女自小养的他府里,视同己出,再加上如今李家年轻一辈也就数这个侄女是出息,就算是个女儿家,也未尝不能支撑李家门户的……。这次让她来潼关看来真是错了……
“此次东征,大家浴血敢战,无一人怯敌退缩,也无一人违我军令,本帅甚是欣慰,唯一不美地就是看着你们一个个都神完气足的,本帅却是挨了一下重的,这些日子连酒都不能碰上一下,着实气闷的很啊……”
众将本是正襟危坐,都作侧耳聆听状,这句玩笑话一开口,众将都是愕然了一下,接着便是哄堂大笑了起来。
“此战全是大帅运筹帷幄之功,我等不过是出了些小力罢了,我等无恙,却让大帅为敌所伤,着实惭愧啊。”
“大帅不避锋矢,身临阵前,当为众军之楷模,受了伤都是我等保护不周之过,我等心里也都不好受的紧呢。”
“幸亏大帅没出什么事,不然我等可是百死莫赎其罪了。”
“大帅乃我大秦柱石,可要好好将养身子……”
“好了,好了。”李玄道笑着压了一下手,让大厅重静了下来,这才接着道:“事先说好,本帅可没有半点怪你们的意思,不过今日这酒却是不能沾了的……”
说到这里,李玄道顿了一下,脸上浮现出些惆怅之色,“此战过后,也不知哪天再有领军的机会了……”
听了这话,李敢当面皮一紧,暗道了一声,终于还是来了,他也知朝廷断然不会让一个藩王就这么手握重兵下去地,功劳越大,这猜忌也越深,若是以前也就罢了,如今京东几乎所有军旅都这位魏王殿下的手中握着,只要一点火星……
果然,下面立即便有人问道:“大帅为大秦屏藩,以后怎会没有领军的机会……”
还想再说,但身旁之人却已经拉了拉他的衣襟,这人也是个莽撞的,和他一般地人话刚要出口,却被他抢了先,再看那些阴沉着脸色的魏王心腹将领,心里立马便也琢磨出了味道,但他们毕竟都是武人,就算是明白也许是朝廷下旨,要召还魏王,但心里还是觉得有些愤愤不平,不过这个时候,也没有谁蠢的去接这个话茬。
见大厅整个寂静了下来,那个莽撞出声的领兵校尉也讪讪坐下,李玄道却是微微一笑,“不谈这个,扫了大家地兴致,是本帅的错,来呀,将那几坛皇上赐下来的贡酒抬上来,今晚众将一个都不准走,不醉无归,这是本帅军令……。”
“谢大帅。”
众将这时才都松了一口气,李敢当也暗自有些差异,王缨等魏王心腹将领竟然没有借题发挥,难道是得了魏王命令,不过无事就好,无事就好啊……
环视众人一圈,李玄道接着道:“李廷之。”
“。”
“你陪大伙这儿,本帅还要接圣旨,大家不需拘谨,你等都是有功之臣,相信朝廷封赏即日可到,本帅唯希望诸位能戮力国事,为国效忠,朝廷必不吝封侯之赏,本帅便是今后再无领军的机会,也定觉脸上有光,你等可明白?”
“是。”
“大帅教训的是。”
众将站起身来,都是一脸肃然,便是有些心事的李敢当等人此时也一脸敬服之色。
李玄道说完这些,才慢慢起身,缓缓走出大厅,几个护卫衙兵的搀扶之下消失夜色当中。
身后大厅之中,静了半晌,才又渐渐欢悦,一些仆役是将几坛红绸裹着的贡酒抬了上来,片刻之间厅中酒香便又浓郁了几分,众将也都放开了心思,开始轮流敬酒欢笑……
帅府内宅,韩文魁正堂间来回踱着步子,脸上平静如水,韩文魁三十多岁年纪,身材高大,面皮白净,唇上留着短须,看上去很是威严地一个人,本朝的驸马都尉并不好当,但比起唐时那些窝囊的驸马们来说,却还要幸福的多的,主要是没那么多的绿帽子顶头上,公主们也都不是彪悍的河东狮,所以不须时时为内宅之事担忧。
但要说这前途嘛,却也未必比唐时好到哪里去,尤其是宣武十一年,驸马都尉兼殿前将军屈适昭勾结皇子反乱事败后,驸马都尉们的日子也就都难过了起来,一般官职都不会太高,也都不是什么要职,,多地便是庸庸碌碌一生,毫无作为罢了。
像韩文魁这般得君上信任地是少之又少,归根到底,并不是因为他这人有过人之才干,不过是因为他为人谨慎,娶的又是当今圣上地姐姐罢了,这个韩文魁心里如同明镜一般,他也知机会难得,所以行事起来他也只认准了一条,皇上让怎么办他就怎么办,绝不自作主张。
最新章节txt,本站地址:
第三百六十一章
第三百六十一章
听见外面脚步声响,韩文魁心里一紧,低头又仔细整理了一下官服,他知道,这个时候来的不可能是旁人,一定是那位手握重兵的魏王殿下了,这位当今圣上的皇兄,以前跟废太子争位的魏王殿下领兵外征战,回到潼关不是第一时间来接旨,而是以旅途劳顿,伤情加重为由一直拖到这个时候,实是已经怠慢到了极处。
再瞅瞅这内府周围,守卫森严,接旨之处不是设正堂,而是选了这么一处僻静所,韩文魁脸上浮现出些许冷笑,废太子李玄持谋逆,下场如何?这位魏王殿下可能没有见到那位太子殿下西山灵寝的凄凉景象吧?若是见到昔日权倾朝野,风光无两的太子一夜白头,神思浑沌的样子,也许这位魏王殿下也就不会摆下如此场面了。
脚步声临近,韩文魁收起了心思,脸上也变得面无表情。
“把圣旨拿过来。”
听见他瞅着森冷的声音,旁边的捧着圣旨的小太监身子一个哆嗦,却是赶紧将手中的圣旨捧了给他。
“东征大元帅魏王殿下到……”门外有人喊了一声。
魏王李玄道随着声音漫步走了进来,此时的他却是双目如鹰,神完气足,和大厅之上的时候表现出来的虚弱惆怅完全是两个样子。
“魏王李玄道接旨。”
李玄道刚迈步进屋,就听见这么一声,脚步微顿,接着却是毫无迟滞的走了进来,眼睛也不瞄一下站的笔直的韩文魁,径自来到主位上坐下。
两个跟着来宣旨的小太监目瞪口呆之余,身子都已经吓的颤抖不止。眼睛骨碌碌转悠着面无表情的韩文魁和混不意地李玄道身上来回扫着,谋反这两个要命的字他们嘴边转悠着,但就像被塞住了一样不能吐出口来。
“魏王接旨。”韩文魁又冷冷的重复了一遍,这个时候他的眼神已经如同毒蛇般吓人,紧紧盯魏王李玄道的身上。
李玄道混不意的摆了摆手,“坐。”
“圣旨此,如见君颜,殿下可是想谋逆?”
“谋逆?”李玄道终于冷笑了一声。“让我猜猜,这圣旨里说的是什么?是不是召我本王回京,嗯,你应该还有一份暗旨,若我这里有什么不对,是不是就要当场拿下,递解回京?老七到是打的好算盘。”
“大胆。”韩文魁闷哼了一声,“雷霆雨露具是君恩。王爷身为大秦臣子,又是皇家贵胄,难道连这个道理都不懂?”
“好胆气,到是没看出来,不显山不露水地七弟却是养了许多好狗。一封圣旨就想让本王回京引颈受戮?哼哼……”
见韩文魁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李玄道咬着牙笑了,脸上也布满了杀气,“长安巴掌点大的地方。养出的都是一些不知天高地厚之徒,本王亲临战阵,浴血杀敌的时候,七弟干什么?本王为国戍边,不辞劳苦,我那位好七弟又哪里?哼,现就连他身边的一条狗也敢对着本王叫唤?你是没见过本王行军法杀人,今天就让你见识见识……。”
说到这里。李玄道也再不想跟韩文魁废话,厉声道:“来呀,还等什么?”
韩文魁眯了一下眼睛,却是毫不动容,只是微微冷笑道:“王爷,下臣奉劝您一句,此时幡然悔悟,接了这圣旨。让臣下陪着您回京还有些余地。不然……哼哼……”
李玄道并不答话,却是一把将脖子上缠着的白布撕了下来。上面还有条红印伤口,不过已经长出了鲜嫩肉,白布上的那些红色血渍不过是颜料涂上去的罢了。
两个小太监这时已经被吓地浑身抖若筛糠,都堆了那里,屋子外面脚步纷乱,刀刃碰击声,兵刃砍入**的钝响声,以及被杀之人临死时带着不可置信意思的惨叫声,不过也只片刻功夫,外面就已经恢复了平静。
屋中明亮的灯光照一坐一站两个人的身上,脸色却是不相同,让空气中都好像充满了令人窒息地味道。
甲叶摩擦声响起,一队人已经来到屋门之外,屋门一响,吴晨洲大步走了进来,浑身披挂的他身上还带着一股子血腥气,手里握着的横刀上面犹自带着未曾干涸的鲜血,脸上也满是杀人过后地煞气。
吴晨洲本是李玄道自小就一起的伴读,随他征战疆场已然多年,是得李玄道信任的心腹,但看见吴晨洲进来,李玄道却是瞳孔收缩,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这个常年他身边的亲军统制,眼神之中有不可置信,多的则是愤怒。
吴晨洲碰触到他的目光,却是惶然转开,来到韩文魁面前,躬身一礼,“大人,外面的人处置干净了,这里都是我地心腹之人,有事还请大人吩咐。”
“下去吧,此功不小,难得你这么多年还忠心耿耿,我会如实上奏圣上的。”韩文魁摆了摆手道。
“这是末将份内之事……。”吴晨洲还想说些什么,但蠕动了半天嘴唇,终却是转头大步走向屋门,自始至终,却再没看向李玄道一眼。
“好……。好……”李玄道却是连说了两个好字,屋门之外厮杀也只片刻,砍杀的并不是这位钦差大人带来的宫中护卫,而是数个守屋门前面的帅府衙兵,这些人跟随他多少年了,声音上一听便知,吴晨洲一进屋门,他便也知道,这次却是自己信错了人,先是有些不可置信,接着心中已经一片冰冷。当此之时,说什么都是无用,只吐出这两个字,他便已经闭紧了嘴唇,盯吴晨洲身上的目光也收了回来。
吴晨洲脚步微顿,接着便快步出门而去,脸上肌肉抽动,屋子外面的人见了他这副狰狞的样子。都是齐齐退了一步出去。
“殿下不必怪他,他本就是内衙之人,殿下身边这么多年……若是殿下能顺利奉旨回京,本也见不到这一幕地,可惜……”韩文魁脸上并无多少得色,他也算是本个读书人,知道史上那些见公主王爷倒了台,就往死里作践地人多数都没好下场。唐时这样的例子一找就是一箩筐,这个时候可断然不能出了什么差错地。
“魏王李玄道接旨。”
这时他也不再管这位魏王殿下没有跪倒地,而是将脖子扬的高高的,反而心中一阵怜悯,这些皇家子弟。一旦事败,这脖子昂起来了,就算再低下去也是无济于事,这也算是保留了后一点尊严吧?
展开黄绫圣旨。圣旨也是简短,“魏王劳苦功高,又受重伤于阵前,朕心甚痛,诏即回京修养,以全思念之情,钦此。”
将圣旨一收,接着便道:“来呀。准备好车马,护送魏王殿下回京。”
………
帅府前厅,此时厅内已经有人喝的面红耳赤,声音越发高昂,不过坐上首的几个人却都是浅酌即止,便是那些低级将校给他们敬酒也不肯多喝,其他人也不敢多说什么,毕竟官大一级压死人。军中尤其如此。
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